草儿 mela 品生活

其他

荐《新太空竞赛》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讲的书,是美国财经记者蒂姆·费恩霍尔茨的《新太空竞赛》。这是一本280多页厚,将近30万字的书,它的原书名叫《火箭大富翁》。谁是“火箭大富翁”呢?副标题里写了,是马斯克和贝索斯。这两位美国企业家,本来不是在航天领域出名的。但在21世纪初,他俩也开始投身太空事业,只花了20多年时间,就在运载火箭这个公认的“高精尖”行业里做得有声有色。本书作者费恩霍尔茨因此讲,21世纪的太空竞赛,主角已经不仅是各国政府和传统军工巨头了。新型初创企业的价值,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如果你是一位“硬科技”爱好者,你一定知道:在今天的全球航天市场上,中美两国是当之无愧的“双雄”。在2022年,美国完成了87次运载火箭发射,中国则是64次,加起来占到全球的81%。不过,中美两国的头部火箭制造商,类型可是很不一样。在中国发射的64枚火箭里,有53枚属于著名的“长征”系列,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制造的。而在美国发射的87枚火箭里,有61枚是马斯克的“猎鹰”系列,4枚是贝索斯的“新谢泼德”系列。反倒是代表政府科研力量的NASA,也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整年只发了1枚火箭,甚至要把太空业务外包给马斯克。新势力大显身手,老“玩家”逐渐边缘化:美国航天市场的现状,不光跟中国比显得独特。就是和它自己的历史比,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要知道,在“冷战”时期,NASA可是全球航天业的龙头老大。家喻户晓的“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都是由它主导研发的。NASA还和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军工巨头合作,请它们为自己制造运载火箭。这种由政府牵头立项,军工企业负责生产的模式,可以说是美国航天产业的起家之本。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85%的火箭发射市场,还是被NASA和军工巨头控制的。为什么30年过后,情况却完全变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费恩霍尔茨实地探访了马斯克和贝索斯的火箭研发团队,还和马斯克本人做了直接对话。他发现:两位“火箭大富翁”的成功,并不是由于资金更充足,也不是因为技术更先进。他们真正的优势,是理解了商业航天的内在逻辑,把成本控制和市场开发做到了极致。至于最后的成功,则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到了2023年,马斯克的火箭公司估值已经超过1300亿美元,核心业务逐渐开始盈利。贝索斯的公司,同样计划在2024年发射自己的新一代火箭。这两位“火箭大富翁”的成功,又吸引了更多创新型企业,包括中国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市场。这样看来,即使是在航天业这种看上去门槛特别高、“玩家”特别少的领域,新公司也一样能找到机会。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如果你希望在一个市场前景广阔,但短期风险比较高的行业取得一番成就,这本《新太空竞赛》一定能给你不少启发。毕竟,高风险的背后,可能也隐藏着高回报。本书作者蒂姆·费恩霍尔茨,是美国商业新闻网站“石英财经网”的资深记者,报道航天产业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他不仅和马斯克的火箭研发团队保持着密切联系,对全球航天市场也是如数家珍。因此,本书英文版在2018年出版之后,立即获得了《纽约时报》和《福布斯》杂志的大力推荐。《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就说:“费恩霍尔茨的这本书,真正讲透了为什么NASA的旧模式会失败,马斯克和贝索斯又为什么能成功。”相信它也会让你收获满满。接下来,我就分两部分,为你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半路出家”的马斯克和贝索斯,能迅速在商业航天市场站稳脚跟。在第二部分里,我会向你展示,马斯克和贝索斯在吸引投资时,用了哪些独特的技巧。最后,我再为你总结一下,“火箭大富翁”的成功,能为我们日常的创业活动和项目管理,提供哪些启发。第一部分首先,我来问你一个问题:马斯克和贝索斯,都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互联网浪潮的受益者。为什么他们在21世纪初,却要选择进军航天市场,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重新创业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和美国民间的“太空梦”有关。马斯克和贝索斯,一个是“70后”,一个是“60后”。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美国宇航业恰好进入第一个高峰期。登月探险、航天飞机发射、“哈勃”望远镜升空,这样的大事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马斯克和贝索斯也被这些航天成就所吸引,埋下了“太空梦”的种子。等到他们从互联网行业掘到第一桶金,实现了财务自由,当然就会琢磨重归年少时的梦想了。2000年,贝索斯率先在华盛顿州创办了他的太空科技企业,名字叫“蓝色起源”。2002年,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在加州挂牌成立。这家公司的简称十分朗朗上口,叫作SpaceX。公司建好了,具体要开展什么业务呢?两位大富翁都把目光投向了运载火箭。要知道,无论是宇航员、人造卫星还是科研设备,都需要借助火箭这种发射工具,才能脱离地心引力,升入太空。我们熟知的航天飞船,也是先由火箭发射到近地轨道,再启动自己的发动机飞行的。可以说,在航天领域,火箭就是最大的刚需,市场极为广阔。但就是这样一个需求旺盛的产业,在21世纪初的美国,却处于极其低迷的状态。当时,美国能生产大中型火箭并提供发射服务的企业,只有4家军工巨头。它们的单次发射成本,比中国和俄罗斯要高50%。不仅如此,除了来自NASA和军方的订单外,美国的火箭制造企业几乎没有其他收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反差呢?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美国宇航业曾经的辉煌中。前面已经提到,美国的航天产业,尤其是NASA,是在“冷战”期间诞生的。它的初始动力不是商业利益,而是军事和国家竞争。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是美国的国家形象工程。为了抢在竞争对手苏联之前,把宇航员送上月球,NASA几乎不考虑航天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一位前NASA工程师告诉本书作者费恩霍尔茨,NASA这个机构的文化,是先用1亿美元做出一个80分的产品,随后继续烧钱堆料,直到心理上完全满意为止。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最终定型的产品,性能上也许只提升了10%,经费却多花了3到5倍。正是因为这种一掷千金的习惯,NASA在它的黄金年代研制的航天发射工具,往往都以昂贵著称。比如,登月用的飞船,是用一种叫“土星5号”的火箭发射的。这种火箭比自由女神像还要高,每枚的造价相当于1/3艘航空母舰。“土星5号”一共只生产了18枚,居然花费了美国1%的GDP,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继“土星5号”之后,NASA又开发出了航天飞机,准备用这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平台来代替火箭。但航天飞机是一种非常“娇贵”的设备,它每使用一回,就要接受120万次大大小小的检测和维修,至少要花三到四个月时间。用流行语来说,就是“通话5分钟,充电两小时”。结果,美国一共造了5架航天飞机,在31年里只完成了135次发射,每次发射的成本高达15亿美元,还因为事故损失了2架飞机。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NASA开发航天发射工具的思路,完全是由技术驱动的。只要能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它可以容忍高昂的“试错”成本,对运营开支也不太敏感。这种思路在国防领域可能适用,但在商业航天市场,只会让客户望而却步。要知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航天活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国防和纯科研,而是发射商业卫星。从广播、电视到海事通信,卫星都能派上用场,需求是持续增长的。然而,在这个新兴领域,NASA那些又大又贵的发射工具根本没有竞争力。美国通信公司宁可租用俄罗斯和欧盟的火箭来发射卫星,也不愿以每次15亿美元的“天价”使用航天飞机。到了2011年,就连NASA自己也不堪重负,决定退役所有航天飞机。NASA的溃败,是美国商业航天走向凋零的第一步。接下来登场的,是底蕴深厚的军工企业。20世纪90年代,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这两家军工巨头,一度成为美国航天发射市场的主力。它们发展的平台,不是航天飞机,而是重型火箭。这些火箭是基于“冷战”时期的洲际导弹开发的,技术上很成熟,价格也过得去。靠着这些火箭,波音和洛马一面承接政府订单,一面为各国客户代发卫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过,到了2006年,美国政府提出让波音和洛马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门为军方和NASA提供航天发射服务,还订立了严格的保密协议。这家叫ULA的合资公司,倒是不缺订单了,但它的商业化之路也被彻底堵死了。根据保密协议,ULA即使为美国公司代发卫星,也需要提交政府审核,流程极其烦琐。美国企业于是加速奔向海外,彻底抛弃了ULA。而美国军方和NASA下发的火箭发射订单,是按次数付费的,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从2006年到2022年,这样的发射订单一共只签了155份,平均每年只发9枚火箭。波音和洛马为了维持庞大的人工和研发开支,只能坐地起价,不断向政府提高订单价格。结果,ULA发射一枚火箭的成本,居然上涨到了4亿美元,这样就更别指望找到普通客户了。马斯克对本书作者费恩霍尔茨嘲讽说:“我还是头一回听说,世界上有什么火箭要花4亿美元才能造出来!这比正常的成本贵了5倍还不止。”正是因为NASA和ULA的前车之鉴,马斯克和贝索斯在投入火箭研发时,决心既不盲目追赶新技术,也不把生杀大权交给政府。他们的思路,是搞清楚商业航天市场的逻辑,再用这个逻辑来指导研发。而商业航天的制胜法宝,其实就是两个词:成本和周期。火箭研发和制造的成本越低,给客户的报价就越优惠。优惠的报价能持续吸引客户,进而增加同一款火箭的订单数量,这样生产成本还能压得更低。另外,航天客户在签下订单之后,不会无休止地等下去。他们希望火箭能在约定好的时间“窗口”发射,不需要最先进,但需要够稳定。这意味着公司要控制好产品的研发周期,让少数几种“拳头”产品,稳定地为客户提供发射服务。在“蓝色起源”和SpaceX这两家公司里,贝索斯的经营策略是厚积而薄发。他花了十几年时间研制可靠的火箭发动机,直到2012年才开始显山露水。相反,马斯克的SpaceX从第一天起,就经常出现在报纸和网站的头条,显得极为高调。这种高调,说起来其实是形势所迫:在SpaceX的初创期,马斯克没有拉到外部投资。公司的全部预算,就是他自掏腰包拿出的1亿美元。这笔钱只够承受三次发射失败。如果不能在1亿美元花光之前,吸引到商业订单或者投资人,公司就只能破产。因此,马斯克做了两项重大决定: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把产品化周期压缩到最短。控制成本的第一步,是给火箭确立新结构。提到这个问题,就得说说运载火箭的技术特点了。主流的商业火箭,通常都是两级式的。真正负责把航天飞船或者卫星送入轨道的,其实只有顶上的一级。底部那一级,主要功能是助推。它会把顶部的箭体推到离地几十公里的高空,随后就自动脱落,带着发动机和燃料箱掉进大海。换句话说,底部那一级火箭,是个一次性消耗品,用完就丢掉了。发射火箭之所以格外昂贵,主要原因就是这个一次性的第一级。问题是,第一级火箭的发动机在坠海之前,只运转了短短几分钟,结构还是完好的。如果它可以回收再利用,成本不就降下来了?马斯克的头脑,在这时候来了个灵光一现。他想出了一个新方案:第一级火箭在脱落以后,不是直接坠海,而是多次重复点火,调整下坠的姿势,最后垂直掉落在指定海域。这样一来,这一截箭体,特别是上面的发动机,就可以回收并反复使用。按照马斯克的计算,如果第一级火箭能重复使用10次,每一次的发射成本就能比传统火箭下降80%。于是,SpaceX研发的所有火箭,都采用了这种特殊的可回收结构。要实现设计上的新功能,还必须有专业人才。作者费恩霍尔茨讲,马斯克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火箭工程师,而他最讨厌的,恰恰是和他本人太像的人。要知道,“火箭迷”在美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光是在佛罗里达州,就有好几千家初创航天企业。每家公司的老板都是一个偏执的梦想家,都认为自己有绝世无双的好点子。马斯克一开始也接触了一批这样的创业者,但他发现对方的产品意识太弱,而且对成本完全不敏感,于是很快就放弃了。最终,SpaceX招募到的研发人才,是一群既在传统航天企业工作过,又没有染上“大公司病”的技术大咖。公司的二号人物、COO肖特维尔,在军工企业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熟悉整个太空产业链。总工程师科尼斯曼,是航天电子学方面的权威。马斯克自己是公司的CEO,他不需要员工为他提供创意,要的是把成形的思路变成看得见的产品。作者费恩霍尔茨讲,SpaceX的火箭研发,走的是一种“迅捷流程”。每个研发部门会设定自己的短期目标,完成后就做演示和复盘,而不是等待上下游的其他部门,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另外,马斯克还提出了“在发射中完成测试”的理念。换句话说,不是等火箭做得尽善尽美之后再发射升空,而是有了80分的产品,直接就上发射台,从实际发射中总结经验。这和NASA那种过度雕琢的完美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不过,SpaceX最具革命性的举措,还是它对航天产业链做的垂直整合。简单来说,这家公司会直接研发和生产火箭的大部分零部件,减少外包,后续的测试和发射服务也由自己完成。SpaceX的COO肖特维尔告诉本书作者,传统军工巨头,造火箭时严重依赖分包商。随便一个小部件也要招标,交货时间完全被牵着鼻子走。下单一种阀门,可能要等18个月才能收到成品,进度都被耽误了。而SpaceX却反其道而行,不仅自己造发动机,连阀门和铆钉也是自己研发的。这种做法在简单的工业制品里,当然是不划算的。但在火箭这种极度精密和复杂,对小部件的需求量还相当可观的系统里,“垂直整合”模式不仅能严格控制预算,还大大提升了交付速度。2005年,也就是SpaceX正式成立后第三年,马斯克的第一款火箭“猎鹰1号”已经诞生了。这是一种比较轻的两级式火箭。它的第一级安装的“梅林”系列发动机,是SpaceX自己开发的,后续可以进一步升级,安装到更大的火箭上,发展潜力非常大。但“猎鹰1号”的前三次发射,都遭遇了技术故障。这个时候,马斯克的1亿美元启动资金,已经快花完了。就在这个时候,NASA伸出了援手:他们听说,“猎鹰1号”的单次发射成本只需要700万美元,比美国最便宜的传统火箭还要低1/3。这样的价格实在是太诱人了。冲着低价的诱惑,2006年,NASA与SpaceX签订了第一份委托发射合同,价值近4亿美元。马斯克的公司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他的“太空创业”路逐渐走通了。第二部分好了,以上就是《新太空竞赛》一书记录的,马斯克和贝索斯创办新型火箭企业的经过。到了2023年,马斯克的SpaceX已经进行过46轮融资,获得了130多亿美元的外部资金,公司估值超过了1300亿美元。贝索斯的“蓝色起源”,规模虽然小一些,但也凭借自己研发的重型火箭和登月车,拿到了NASA的登月项目订单。但你可别以为,能拉到这么多投资,完全是因为公司的产品力强,成本控制得当啊。其实,这里头还有一些特殊的营销技巧。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印象:十几年前,欧美国家出现过一波“太空旅游热”。汤姆·汉克斯、安吉丽娜·朱莉这些美国名人,都花几十万美元预订了太空飞船的船票,准备到离地100多公里的高层空间去“打个卡”。这些旅行,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成行。不过“太空旅游”这个概念,还是被带火了。发明“太空旅游”这个噱头的人,叫理查德·布兰森,是一位英国商业巨头。布兰森对飞行有着狂热的爱好,他先是办了一家航空公司,接着又创立了自己的航天企业“维珍银河”。维珍银河的独门秘器,是一种火箭动力飞机。它可以把6名乘客带到离地110公里的高空,在那里滑翔几分钟。布兰森四处推销的,就是这种看热闹式的“太空旅游”。可别小看这个噱头啊。作者费恩霍尔茨讲,布兰森是一位营销天才。正是因为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全世界宣传“太空旅游”,资本市场才对初创科技企业投身商业航天的前景,产生了浓厚兴趣。马斯克和贝索斯这两位火箭大富翁,都受到了布兰森的影响。比如,马斯克经常挂在嘴边的“火星殖民”,这个富有煽动力,但离现实比较遥远的噱头,就模仿了布兰森的营销模式。贝索斯呢,干脆直接抄了布兰森的“作业”。2021年,蓝色起源公司刚刚发射了自己的第一型运载火箭,贝索斯就对汤姆·汉克斯喊话说:“把布兰森那边的票退了吧!来坐我的火箭,到真正的太空待上12分钟。”汉克斯倒是很干脆地拒绝了。因为贝索斯给火箭上的座位标价2800万美元,实在太贵了。当然,噱头毕竟只是噱头。全世界范围内,付得起高昂的太空旅行费用,还敢于坐火箭和飞船去冒险的人,始终是极少数的。指望他们在短期内撑起一个产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布兰森的维珍银河公司,直到2021年才发出了第一个太空旅行航班,6位乘客还都是自己的员工。马斯克和贝索斯,也没有把私人太空旅行当成真正的业务重心。但布兰森吸引关注的技巧,却被两位火箭大富翁学到了。马斯克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典型。2014年,就在SpaceX推出“猎鹰9号二代”火箭之后,马斯克公开起诉了美国空军,宣称他们在ULA下单的发射服务属于“不正当竞争”。前面已经提到,ULA这家由军工巨头组建的合资公司,一直是靠美国政府和军方“投喂”订单的。由于波音和洛马在国防系统的影响力,ULA的服务虽然昂贵,但还是能拿到新合同。而SpaceX虽然从2006年起,就成为NASA的重要发射服务商,但一直没能打进美国的国防航天市场。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马斯克干脆用打官司来做营销。他对外放话说:“空军从ULA买的火箭发射服务,每枚要付4亿美元。而我的‘猎鹰9号’只要5000万。为什么不选我?”其实,所谓“5000万”,只是马斯克的一种夸张。“猎鹰9号”火箭的实际发射报价,是每枚6500万美元。但是,这场异常高调的“诉讼秀”,很快吸引了整个美国的关注,给军方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为了息事宁人,美国空军被迫宣布:在下一次军用卫星发射招标中,SpaceX以及其他私营企业都有资格参投。就这样,SpaceX在2016年拿到了美军第三代GPS卫星的发射订单。沸沸扬扬的法庭诉讼,当然也不了了之。在跟军方合作时,SpaceX还拒绝接受附加的保密协议。这意味着“猎鹰9号”火箭除了参与国防发射外,依然可以继续承接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订单。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的这场“诉讼秀”,还起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2014年之前,资本市场对航天企业的投入是很谨慎的。航天项目平均每年吸纳的外部资金,还不到9亿美元。但在马斯克起诉美国空军之后,金融家们猛然注意到:原来,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一家可以和老牌军工巨头“打擂台”的公司。它的产品线虽然单薄,但成本控制极为精确,可以用市场价的不到一半提供高品质的火箭发射服务。商业航天市场的“大洗牌”,就这样开始了。2015年12月,SpaceX一次性获得谷歌和富达基金10亿美元的投资。这笔钱大部分投入到了“猎鹰9号”的升级版本“猎鹰重型”火箭的研发当中。投资者的青睐和国防订单的“背书”,更促使马斯克走出美国,从欧洲宇航巨头“阿丽亚娜”手中争抢订单。到2018年,SpaceX在全球新增的火箭发射合同中已经占到65%的份额,变成了真正的航天巨人。当然,马斯克的宣传手段,远不止于打官司。作者费恩霍尔茨注意到:在SpaceX,火箭发射失败,也可以被做成一场高明的“公关秀”。这和NASA的情况完全不同。从美国政府获得预算的NASA,每当遭遇航天事故,会面临国会乃至全体民众的质问。而马斯克面对的是投资人和客户,他会大大方方地公布调查结果,并坚定地表示:尽管火箭的某个部分发生了故障,没能成功升空,但其他部分运转正常。这意味着SpaceX依然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而失败的教训,经过总结提炼,将会成为未来成功的保障。这就是为什么,SpaceX从最初的“猎鹰1号”开始,曾经多次遭遇发射事故,但不仅没有吓跑投资人,反而形成了独特的“失败的成功学”文化。这是传统航天企业无法想象的。2023年4月20日,SpaceX苦心孤诣的新一代重型火箭“星舰”在发射升空4分钟后,没能实现箭体分离,带着搭载的飞船一起爆炸了。对这起事故,马斯克只在“推特”上写了两句话:“祝贺我的团队完成了激动人心的测试发射。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发射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媒体甚至拍摄到了SpaceX的技术人员在目睹火箭爆炸之后,继续振臂欢呼的场面。因为爆炸没有损坏发射台,已经实现了基础目标。SpaceX的新一轮融资计划,也没有因此中止。除了马斯克的SpaceX以外,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也在航天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蓝色起源”参与了ULA的火箭迭代工程。它把自己研制的发动机和第一级火箭,与ULA提供的第二级“嫁接”到一起,推向全球商业市场,同样收到了海外订单。和SpaceX一样,“蓝色起源”的火箭采用的也是“短平快”的研发模式和垂直整合的生产流程。在特定领域,它的火箭同样有价格优势,和SpaceX形成了差异化竞争。而NASA为美国的下一代登月计划选择的发射服务商,正是SpaceX和“蓝色起源”。这对私营航天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商业前景,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结语好了,关于费恩霍尔茨这本《新太空竞赛》的主要内容,就为你介绍到这里。在航天这个高科技领域,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马斯克和贝索斯在美国的崛起,未必能原样复制到中国。但SpaceX和“蓝色起源”的成功,已经激发出了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的热情。就在2022年,有3家中国民营航天企业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火箭,参与到全球商业航天市场的竞争中。在可见的将来,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还会迎来更多新“玩家”。如果把目光投向航天产业以外,我们还可以从两位火箭大富翁的故事里,学到许多企业管理和商业经营上的策略。马斯克的火箭之所以能建立价格优势,靠的是高效的成本控制。这种对投入-产出比和研发周期的关注,是每一家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都会需要的。SpaceX对产品化的强调,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在内部讨论和决策制定中,我们经常会为一两个好点子而洋洋得意,却忽视了单纯的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的难度。而马斯克的例子告诉我们:有时,你需要跳出“当局者迷”,冷静地判断想法转化为产品的步骤,以及其中存在的障碍。这才是真正的客观。另外,马斯克对待火箭发射失败的态度,同样值得我们借鉴。许多时候,失败会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它使我们看不到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甚至导致自我否定。但马斯克却从一次又一次失败中,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继而勉励自己总结教训,继续向前。对此,《纽约时报》有一句评论SpaceX的话说得很好:“失败来得很快,但你要学得更快。”这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拿来自勉的金句。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此外,你可以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撰稿:刘怡讲述:徐惟杰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了解原创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1月21日 上午 12:00
其他

荐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是《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这本书的内容可跟间谍没什么关系,它讲的是一种生活在地下的生物,蚯蚓。你可能觉得,蚯蚓有什么可说的?它不就是在土里钻来钻去的小蠕虫吗?要是你有这种想法,那可就太小看蚯蚓了。蚯蚓,可是生物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你听这个话,会不会觉得我太夸张了?其实,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生物学的开山祖师,达尔文说的。达尔文在他传奇的一生里,不仅提出了进化论学说,打破了神创论的精神围墙,还在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凡的贡献。可就是这么一位大人物,却把他晚年的最后时光,都奉献给了蚯蚓这种似乎不值一提的小东西。达尔文人生中的最后一部著作,就是关于蚯蚓的。我们小瞧蚯蚓,其实恰恰证明了蚯蚓的重要性和它应该受到的重视程度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而这可能会阻碍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真正关系。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就以作者养殖蚯蚓的经历为主线,向我们详细展示了蚯蚓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不为人知的真正意义,那就是,蚯蚓能通过改造一个地区的地质结构,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甚至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展现了这些“地下工作者”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艾米·斯图尔特。和其他科普书作者不同,作者并不是一位专业的学者,而是一名园艺师和畅销书作家。每天听本书栏目曾经介绍过她的另一本书《鲜花帝国》。在那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关于鲜花文化和鲜花产业的很多知识。鲜花离不开土壤,园艺师出身的作者,自己也养了蚯蚓。为了写这本书,作者不仅亲身体验与蚯蚓打交道的过程,也采访了很多蚯蚓的研究者,逐渐发现了蚯蚓独特的伟大之处和迷人魅力。书里还附有作者养殖蚯蚓的一些心得,如果你听完本期音频也有养一箱蚯蚓的小冲动,可以拿原书当参谋,试试看。好,既然蚯蚓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这么少,那么接下来我就把全书分成三个部分,来为你解读一下蚯蚓的故事:第一,为什么说蚯蚓能改造地质结构?第二,为什么说蚯蚓有能力影响生态系统?第三,为什么说蚯蚓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部分,为什么说蚯蚓能改造地质结构?达尔文很早就意识到,蚯蚓能在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渐改变一个地区的地质结构。这里说的改变地质结构,其实就是改造土壤。可正像荀子在《劝学》里说的那样,“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它是怎么做到改造土壤的呢?这种普遍生活在土里的小生物,说它能对土壤产生一定影响,应该不会有人质疑。但针对土壤用“改造”这个词,是不是太夸张了呢?要知道,就算是人类,在面对一块土地的时候,也不是想改造就能改造了的。想当年中国为了治理盐碱土地,那真是费了天大的力气,才把土地改造成适宜种植的状况。所以要想弄清楚蚯蚓改造土壤的问题,我们还是得仔细分析一下,蚯蚓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一条蚯蚓肯定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一群蚯蚓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蚯蚓这种生物,分布得到底有多广泛。这么说吧,只要你找块肥沃潮湿的土地,拿铲子挖两下,蚯蚓就会密密麻麻地出现在你眼前。说不定,你家花盆里就住着不少蚯蚓呢。达尔文曾经推测,每亩花园土中生活着超过两万条蚯蚓。而20世纪初的研究表明,比较肥沃的土地里,蚯蚓密度甚至可以超过每亩两百万条。如果这么说你还是觉得没什么概念的话,还有个更直观的数字对比。如果世界上的人口是60亿,平均每人都是60公斤的话,那世界上所有人的质量加起来还不到4亿吨。然而蚯蚓的总质量有大约1000亿吨。也就是说,地球上蚯蚓的总质量是人类总质量的200多倍!而且蚯蚓一共有超过几千种,但其中相当多的种类我们不仅没什么了解,甚至都还没为它们命名。可以说,有土的地方就有蚯蚓。在这么庞大的个体数量背景下,就算一条蚯蚓的力量微不足道,那么整个蚯蚓群体对地质、对土壤的影响,可想而知,也必然是巨大的。而且,蚯蚓的生活习性完全适应了土壤的特点。它既能从土壤中获得养分,又能反过来对土壤的结构和成分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的生活过程,也是改造土壤的过程。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蚯蚓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它经常在土壤里爬来爬去,它们在爬动的过程中会在身后留下一条条隧道。而这些地下隧道网络能让空气和雨水深入土壤深层,提高土壤的蓬松度,还能帮助植物的根系进入深土层,更好地获取养分。而且蚯蚓在进食和爬动的过程中,还会把底层的土壤带到表层,把表层有机物埋入地下,促进土壤的翻动。达尔文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耕种用的犁是人类最早、最杰出的发明之一。但在犁发明之前,蚯蚓的活动就有着类似的功能。”这还不算完,蚯蚓不仅能用物理手段改造土壤,还能用化学手段来改造。如果你摸过蚯蚓就一定知道,这种小蠕虫的表面总是黏糊糊的,它被自身分泌的黏液所包裹。所以蚯蚓爬动过程中,在隧道壁里留下的黏液有机质,就能起到为土壤增肥的效果。想为土壤增肥,蚯蚓还有第二种方法,就是“吃土”,然后代谢。一条蚯蚓一天能吃掉的土壤质量,能达到自己体重的三分之一。就算按照达尔文的保守估计,一个健康的蚯蚓种群用上一年时间,在每亩地里所搬运的土壤总重就能超过3吨。蚯蚓吃下去的,是连同着土壤颗粒的腐殖质和微生物。这个“腐殖质”,是死去的生物体被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有机物。而蚯蚓排出来的蚓粪,就是上好的肥料。这个肥料有多好?你一定知道,给植物施肥时如果肥料加得过多,可能会把植物的根腐蚀掉。但神奇的是,蚓粪在任何浓度下,都不会灼伤植物。它养分齐全、肥效显著,还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所以被称为“有机肥之王”。所以达尔文也说“除了蚓粪之外,没有沃土”。听了这么多,你应该能发现,蚯蚓改造土壤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它们天然地就是改造土壤的专家。而帮助它们做到这一点的,是它们高度适应地下生活的生理特征。比如它们用不到视力和听力,所以没有眼睛和耳朵,但对土层里的震动非常敏感。在土壤的狭小通道里,它们也不需要肺,所以只用表皮来进行氧气交换。最关键的是,蚯蚓还有着让人惊讶的顽强生命力。比如它们对各种致病因子都有极强的免疫力,生活在腐烂的环境中却能做到几乎从不得病。在蚯蚓强健的体质面前,人类对比起来倒显得特别脆弱了。蚯蚓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上面。我小时候就听过一种说法,一条蚯蚓就算被截成两半,那它也能把自身完全补齐。确实是这样的。科学家们做过的实验表明,一条蚯蚓就算经历了三、四十次,从被截断到再生的轮回,它的自愈能力也不会受到损害。它的生命力甚至顽强到了,就算你把蚯蚓的尾巴和头部缝合起来,形成一个O型,那头尾相连的蚯蚓,也能在饿死之前正常地存活。你看,正因为在土壤中广泛的分布,以及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蚯蚓才能自诞生之日起,历经过二叠纪和白垩纪两次生物大灭绝,生存至今。从这个角度来看,蚯蚓真是一种天然为改造土壤而生的物种。好了,现在你应该理解了达尔文的那句话了吧?他说,蚯蚓能改变一个地区的地质结构。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蚯蚓凭借自己庞大的数量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的土壤中经营了上亿年。它早已完全适应了在土壤中的生活方式,不仅能疏松、翻动、搬运土壤,还能通过自己的代谢改变土壤的成分。总归来说,它们的活动让土壤更适合植物生长和农业种植。日积月累之下,就算是再微小的改变也能造就沧海桑田。第二部分不过,光讨论蚯蚓改造土壤的方式,可还远远不能体现出蚯蚓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达尔文可是说过“蚯蚓是生物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这句话的,那达尔文有没有夸大其词呢?第二部分我就来给你说说,为什么说蚯蚓有能力影响生态系统?相信你听完这部分之后,就能理解达尔文的这句话,知道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有多重要了。蚯蚓小吗?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肯定会说当然小啊,长度不过几厘米、十几厘米,重量不过几克、几十克,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小生物。但其实啊,我们这么觉得,是在拿我们的视角来看蚯蚓。如果从蚯蚓的视角来看,在土壤世界里,蚯蚓可不算小。除了田鼠等少数几种生活在地下的动物以外,蚯蚓已经是土壤里的巨无霸了。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它们就像我们世界里的大象、鲸鱼。在土壤生态系统里,蚯蚓的小伙伴们只有线虫、细菌、真菌、原生生物这类更加微小的土壤生物,它们既是蚯蚓重要的食物来源和协作者,有时候也是蚯蚓消化道里的旅客甚至是居住者。可以说,蚯蚓在土壤世界里,是块头最大、位置最核心的物种之一,也是很多土壤生物的“生存裁决官”。怎么个裁决法呢?比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能通过蚯蚓的消化而增殖,还有些则会被蚯蚓的消化道杀死,一增一减之间,微生物环境就会发生改变。举个例子,有一种小麦的致病真菌,这种真菌会让小麦枯死腐烂,很让人头疼。但科学家发现,这种真菌的数量,会随着一种特定蚯蚓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科学家们推测,这是因为这种真菌不能活着经过蚯蚓的消化道。再比如,一种叫“皱纹假单胞菌”的细菌能通过蚯蚓的消化而扩散增殖。而这种细菌,是一种小麦致病菌的天敌。所以,蚯蚓的存在能帮助皱纹假单胞菌增殖,保护小麦。你看,蚯蚓这个“裁决官”,可以说掌握着生杀大权,维系着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健康。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些就会发现,蚯蚓不仅能对微生物产生巨大影响,还能影响更为宏观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员。比如有一种叫做“白粉虱”的害虫特别可恶,它能危害到包括花卉、蔬菜、果树、药材等六百多种植物,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但作者通过她自己的实验证明,被白粉虱危害的玫瑰花,在接种了蚯蚓之后,白粉虱就彻底消失了。其中的原因还没被证明,但蚯蚓专家表示,这可能与蚓粪的成分有关。我们刚才说了,蚯蚓能改造土壤,提升土壤质量,改变土壤中各个组成成分和微生物的群落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但作者也提醒我们,事情也有例外,有时候蚯蚓也能作为一种入侵物种,危害本地植物的生长。作者就曾研究过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因为外地蚯蚓的入侵,植物种类消失了80%。这太可怕了,蚯蚓是怎么做到的呢?原因很简单,蚯蚓特别擅长消耗土壤中和土地上方的腐殖质,比如腐烂的树叶。原本生存在这片森林的很多植物,每年春天需要一层厚厚的落叶滋养才能发芽。而蚯蚓提前把这些落叶都给消耗掉了,这些植物就无法再生长了。这种影响蔓延开来,不仅植物会受到影响,这片森林的生态系统也会遭到破坏。比如以植物为生的田鼠被老鼠替代,生活在落叶层的小型昆虫、蛙类和其他两栖类也失去了家园,以至于食物链更高层的鸟类的生存,也开始面临威胁。你看,蚯蚓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部分内容,蚯蚓虽然是一种小生物,但在地下的土壤生态系统里却是一个大块头。它们能对真菌、细菌、原生生物等微生物的生存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影响这些生物种群的兴衰。同时,蚯蚓还能通过自身对土壤的改造,一方面提升土壤质量,便于植物生存,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到某些植物的正常生长。在种种作用之下,整个生态系统的链条被蚯蚓撬动,小到微生物,大到植物和鸟类的生存都会受到蚯蚓的影响。也许我们很难量化蚯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蚯蚓的自然界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回到这部分开头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蚯蚓有能力影响生态系统?其中的原因也就不难分析了: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是关键的核心物种:它是微生物的捕食者,同时又是其他动物的猎物,既能为土壤增肥,又可能成为植物养分的抢夺者。再考虑到它庞大的种群数量,所以达尔文敏锐地意识到,蚯蚓是生物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第三部分好,我们讨论了蚯蚓改造土壤和影响生态系统的方式,见识到了蚯蚓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而人类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员,当然也会在方方面面与蚯蚓产生或深或浅的联系。实际上,蚯蚓已经在,或者即将在你意想不到的领域里,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了人类。所以最后一部分我们来说,为什么说蚯蚓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从历史上细数,蚯蚓其实最早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达尔文生前所写的最后一本书,叫《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他在书的结论处写道,“蚯蚓在历史中的重要性,比很多人一直认为的要大得多。”这里的“历史”,既包括自然的历史,也包括人类的历史。达尔文之后,蚯蚓最狂热的追随者,法国草原生态学家安德烈·沃伊津也认为,蚯蚓在世界伟大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发现,在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谷地区,都有着很高的蚯蚓密度。正是因为这么高的蚯蚓密度,才能造就孕育古文明的肥沃土地。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说话,在尼罗河流域,蚯蚓每年每亩地可以产生多达一百六十吨的蚓粪,这么多天然肥料的滋养,这片土地想不肥沃都难。所以我们可以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初期,人们之所以能发展文明,就是因为蚯蚓已经为人们准备好了耕地。这样人们就能在填饱肚子的前提下,着手组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可以住得更近,分摊农业劳作的负担,甚至发展出专业化的职业,提升社会的劳动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科学、语言文字乃至于文明的种种发明,都萌发于肥沃的土壤之中。而蚯蚓就是耕种人类文明的“犁”。所以说蚯蚓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最原始、最根本也是最彻底的,就是农业领域。而且,蚯蚓对农业的影响也一直持续了下来。比如当欧洲农民在19世纪开始大量移民新西兰时,他们有意地引入了欧洲蚯蚓,来改造新西兰的耕地。统计表明,在接种欧洲蚯蚓后的几年里,当地耕地的生产力最多提升了70%。美国也有类似的经历,“每天听本书”曾经解读过的一本书,是《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也介绍到了蚯蚓对北美洲的影响。因为北美洲中北部的蚯蚓在冰河期之后就灭绝了,所以在英国殖民者把欧洲蚯蚓带过来之后,美国东北部地区才有了蚯蚓。而蚯蚓将这片土地改造得更加肥沃,才为殖民者的定居和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可以说,是蚯蚓把北美洲的生态环境翻新了一遍。你看,美国和新西兰的例子都有力地证明了,蚯蚓对人类农业的影响有多么深远。而在现代生活中,蚯蚓影响人类生活的方式更是花样百出,比如监测土壤环境。科学家们发现,蚯蚓有一种特殊能力,那就是在体内富集大量的污染物,还不影响生存。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蚯蚓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所以人们就可以利用蚯蚓富集毒素的能力,通过蚯蚓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水平,判断这片土地是不是还存在威胁。在这里,蚯蚓就特别像煤矿里的金丝雀。金丝雀对瓦斯这种气体特别敏感,所以可以及时地为矿工预警。而蚯蚓在土壤里也可以扮演相同的角色。更让人兴奋的是,已经有学者开始探索利用蚯蚓来清理污染的可能性。比如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多氯联苯,也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难以分解的致癌物。而研究发现,接种过蚯蚓的土地里,多氯联苯可以更快地被微生物分解。原因也很简单,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蚯蚓一方面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中的含氧量,另一方面它的消化道也有利于部分微生物的繁殖,这些微生物中有很多具有极强的分解能力,可以分解包括多氯联苯在内的多种有毒化学物质。所以蚯蚓的这个特点,也为我们清除土地污染提供了思路。作为自然界中的分解者,蚯蚓还是人们处理垃圾的好帮手。比如作者自己饲养的两箱蚯蚓,就能把她家里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全部消化掉。这对未来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而且很多地方会制造大量的有机垃圾,比如养猪场会制造很多很多猪粪,不仅污染水源污染空气,而且由于这些粪便含有有害成分,所以不能直接作为肥料。但经过蚯蚓的加工,却可以变成高效、安全的蚓粪肥。这种变废为宝的手段,有着很大的使用潜力,而且蚯蚓在垃圾分解领域的应用还可以延伸到各类有机垃圾,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人类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作者的一句话很能概括蚯蚓和人的关系:我们对蚯蚓的依赖远比蚯蚓对我们的依赖大得多。蚯蚓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污染处理等多个方面造福了人类生活。而且在未来,蚯蚓对人的贡献还有着继续扩展的潜力,我们有理由去继续期待。不过有点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对蚯蚓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作者在书里就提到,因为经费不够,有的研究蚯蚓的研究者还得打其他的工来养活自己。有个被作者采访到的蚯蚓研究者,就是一边当着卡车司机,一边继续着研究工作。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很感动,感谢这些看到了蚯蚓价值的研究者们能一直坚守。总结好了,说到这儿,本期音频的内容就说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为你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首先我们说到了,为什么说蚯蚓能改造地球的地质结构?蚯蚓有改造土壤的能力,绝不是夸张的说法。蚯蚓已经凭借着自己庞大的数量,适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过去的上亿年时间里,改造了地球上的土地。沧海桑田的变化,就是在日积月累之中发生的。接下来我们说到了,为什么说蚯蚓有能力影响生态系统?蚯蚓体型虽小,但却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它们既能影响地下微生物的生存,又能影响地上植物乃至其他动物的繁衍。自然界中食物链丰富繁杂,蚯蚓处在核心重要的位置上,它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能力。最后我们说的是,蚯蚓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显而易见,蚯蚓对土壤的改造促进了人类农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出现离不开蚯蚓造就的沃土。而时至今日,蚯蚓更是能在很多领域造福人们的生活,它们可以监测土壤环境,协助清理有害物质,还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各种垃圾,将垃圾变废为宝,从而降低环境的污染压力。在结束本期音频之前,我想聊聊我们对待蚯蚓应有的态度。我们总以为蚯蚓是卑微的生物,因此常常轻视它们。但它们就真的很卑微,人类就真的很伟大吗?人类在地表上建造的一切,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带入地下,无论是深埋几十米的开封古城,还是古罗马的地下废墟,都证明了在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的渺小无力。而蚯蚓改造地质结构的能力,证明了它正是自然伟力的实际执行者。因此在面对蚯蚓这样的朋友时,我们应该少一分轻视,多一分理解和了解。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曾经写过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句子,“一个人能用一条吃过国王的蚯蚓来做饵钓鱼,然后把吃过这条蚯蚓的鱼吃入腹中”。在面对自然生命时,这句话或许能给我们最好的启发。撰稿:田正赓脑图:刘艳导图工坊转述:徐昆鹏转述:李璐了解原创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1月20日 上午 12:00
其他

荐《我在北京送快递》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我在北京送快递》。书名提示了,这是一本跟送快递有关的书。市面上有不少讨论快递行业的书,大多是由学者或记者所写,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书,是由一个快递员所写。他用第一视角,讲述了他在这份工作上的经历和感受。这位快递员叫胡安焉,胡安焉是一个化名,“胡”在文言文里是“为什么”的意思,“安”和“焉”也都是疑问代词,三个字加起来,是在问“何以安心”。胡安焉1979年出生在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老实本分,没给过他什么压力,他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的采访时说:“我不是个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年轻时过得浑浑噩噩,既没有鸿鹄之志,又缺乏世俗欲望。”他中专毕业,之后去读了夜校,学广告设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1999年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做服务生,之后他走南闯北,做过快餐连锁店送餐员、加油站营业员、便利店店员、面包店学徒、动漫杂志美编、服装店售货员等19份工作。2017年,胡安焉在德邦物流公司做理货员,他将他这一年的经历写成文章,发在了豆瓣上,结果获得了上万次点赞转发。他作为写作者的一面逐渐为人所知,如果点开他的豆瓣主页,你会发现他标记读过500多本书,看过2000多部电影。后来有出版社编辑联系他,在了解了他过往打工经历后,建议他把他在北京送快递的经历也写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本《我在北京送快递》。这本书出版于2023年3月,全书有四章,完整记述了他进入物流公司,从顺德到北京,从理货员到快递员的经过,同时也讲到了他在快递员之外,其他的一些工作经历。胡安焉的写作平实又冷静,他在这本书后记中提到,他想做到客观记录,尽可能避免受情绪左右,并减少对人和事的评价。但与此同时,他也明确表示,他的叙述难免带有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和立场。他在一些采访中说:“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从个人的生命感受角度,去观照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重要的是个人独特的感受和视角,而不是有意去反映现象或问题……我的视线始终只盯牢自己,因为我相信只要无限地深入到个体的独特性中,必然会在更高的层面融汇于普遍性。”换一句话说,这本书并非把“送快递”当成一个课题,在这本书里,它指向的是一个人的一段生活。你可能会说,我们为什么要来看一个陌生人写他的生活呢?人类学家项飙提出过一个这几年备受讨论的概念,叫做“附近”。他说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于我们附近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实际是一无所知的。我们用一个手机可以处理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生活变成了几个按键,我们越来越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去了解我们的生活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了。项飙把这叫作“附近的消失”。他后来发起过一个叫做“看见附近的500米”的活动,号召大家尝试去弄明白我们周围500米在发生着什么,有怎样的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还做过一个叫做“你好,陌生人”的播客,也是想唤起大家对于“附近”的重视。我想,今天的这本《我在北京送快递》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见“附近”,看见“陌生人”的机会。你可以在这本书中很直接地看到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快递员,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你还可以借由他,看到他所接触到的,可能就住在我们楼上楼下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如项飙所说,只有当你对附近、对社会的了解越丰富,你才会对你自己、对你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有更丰富的了解,进而你才会有更多的勇气去跟具体的困难打交道。好,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将分两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一下胡安焉在上岗前的经历,他为成为一名快递员做了哪些准备;第二部分,我们来了解胡安焉送快递的经历,他的工作内容是怎样的,他遇到了怎样的人和事,以及他对于这份工作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胡安焉是在2018年3月18日来的北京,他花了两天时间安顿自己,然后迅速在第三天开始找工作。他在58同城投了应聘资料,当天中午,他就接到电话,一名女士说,看到他投递的资料,想把他推荐给S速运公司,有时间的话,下午去亦庄面个试。胡安焉随后去了,面试地址在一个工业园区,一同面试的有十几个人,一个经理接待了他们。经理开门见山,他说,网上很多人说快递员的月薪过万,难免有人觉得快递员的工资很高,但其实这只占少数,刚入职的新人手头没有客户资源,不可能拿到这么高,不过入职第一个月,公司会保底给5000块。接着他又说了很多这份工作的难处,上班时间长、客户难伺候、风吹又日晒,等等。他想以此劝退一批有过高预期、干不长久的人。结果在场无人离开,经理满意地拿出一沓表格,让填好后去就近的站点报告。胡安焉当时住在“梨园”附近,就选在了梨园分部。第二天,胡安焉去了梨园站点,一个被胡安焉称之为L经理的人对他进行了又一轮面试。L经理问他为什么想要送快递。胡安焉心想,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就不来送快递了,但嘴上当然不敢这么说,他只说自己住在附近,想找一份就近的工作。事后胡安焉觉得自己还是说错了,起码应该说说自己对S公司向来的好感。之后经理又问了他为什么来北京,想在北京待多久,父母多大了,有没有小孩,反反复复确认他是否是一个稳定的体力劳动者。胡安焉直说自己没觉得这个工作有多好,他不怕吃苦。但经理好像还是对他不是很满意。他后来察觉到,相对于其他应聘者,他太文雅了,而经理可能更喜欢性格“粗”一点儿的。但不管怎样,经理收下他了,让他第二天到附近的站点试工。S公司要求职员在入职前试工三天,试工是无薪的,说是不用干活,只用跟着师傅看看学学就行,但实际肯定是要动手帮忙的。胡安焉的师傅叫小高,是一个1995年的东北小伙。小高负责三个小区,他已经很熟悉了,哪家有人,哪家没人,没人的时候,哪家可以放门口,哪家放鞋架,哪家放电表井,他一清二楚。胡安焉帮着小高送件,并抽空去做了体检,但没想到的是体检报告要等三天才能取,这意味着他无法结束试工就立马入职,还得空个三天。三天过后,胡安焉拿着体检报告去站点找主管入职,书中他把这位主管叫Z主管。Z主管操作着电脑,告知说3月份的入职名额已经满了,最快要4月2日才能入职。胡安焉当下很生气,但又没办法,只能接受。到了4月2日,胡安焉再一次去找Z主管,要到签好他名字的入职表,然后又去站点找L经理,办最后一道手续。可经理不在,两个多小时后才回来,随后把办理手续的任务转交给了一位女财务。女财务接过资料,她提醒胡安焉说Z主管没在人事系统中填报他的入职申请,他得再回去找Z主管,并且他的体检报告中有一项“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值,这是不能办理入职的。胡安焉马不停蹄去了医院,询问医生,为什么有数值异常,你们却在总结一栏写一切正常。医生很惊讶说,这个数值没有影响,正常人身上随便哪里发炎了,这个数值就会波动,过几天就恢复了,因为这个不让入职,实在是荒唐。胡安焉提出能不能改一下结果,医生说只能重新验一次血。胡安焉只好又掏了50块钱验血,结果很快拿到了,一切正常。又过了一天,4月4日上午,他再次去经理办公室,经理却说财务请假了,改天再来吧。胡安焉转头就去找了Z主管。Z主管说如果着急,直接去公司总部办理吧。胡安焉即刻去了三十公里外、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公司总部。总部的职员很耐心、很有效率地接待了他,但是他们发现,站点的财务没有提交他的身份证复印件,手续还是办不了。胡安焉立刻掏出身份证去复印。但职员提醒,身份证要提交到公安局审核,当天无法返回结果。而第二天是清明节,放三天假,胡安焉又得等三天。4月8日,距离面试18天过去了,女文职这时告诉他说,正式工的名额已经满了,他只能先作为小时工入职。小时工意味着没有底薪和补贴,也不给买五险,一般情况下只负责派件,不负责揽件,但派件费是每件2.2元,正式工每件只有1.6元。在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后,胡安焉没再计较,他办好一切手续,终于入职了。胡安焉所在的站点当时有六十多个快递员,分成了十多个组,每个组负责一块区域。胡安焉因为入职得晚,所有的小组都满员了,他只能先作为机动人员,哪个小组有人请假,他就被安插到哪个小组。这段时间他几乎把站点十多个小组的地盘都跑遍了,他在书中称这是一段“到处流浪的日子”,持续了半个多月,他才收到通知可以正式入组了,并且领来了自己的第一辆快递三轮。胡安焉在书中详细记述了他去领三轮的经历。S公司在北京六环边上租了一块露天的空地,在这里停了好几百辆车,有三轮的,也有两轮的,大多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修车师傅指了几辆已经修好的车,让胡安焉自己去挑一辆。这几辆车各有各的毛病,车门关不上,或是顶棚有小洞,下雨天会漏水。有一辆车的车轮轮径不一样,导致车身都是倾斜的。胡安焉勉强挑了一辆,他形容说,“就像在一包掉到地上的饼干里挑出一片没弄脏的”。随后,师傅给他装好电瓶,不是锂电瓶,而是重达几十斤的铅酸电瓶,提上提下充电很麻烦。但不管怎样,胡安焉有车了。当天下午,他开了30多公里,把车开回了家。他在书中说,“那天晚上,当我初次把三轮停到住处楼下时,我终于有了安心的感觉:这份工作稳固了。”这之后他就要正式开始开着三轮在北京送快递了。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来具体讲讲,胡安焉在送快递这件事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第二部分入组后,胡安焉有了一块特定的负责区域,包括两个小区,和当时还没建成的环球乐园工地。工地的面积非常大,有四平方公里,全被围墙围了起来,设有20多个出入大门,胡安焉负责3号。他每天第一站是一个叫做高楼金的小区。高楼金总共16栋楼,1到7号楼住的主要是回迁村民,8到16号楼则主要住的是外来的租客。回迁楼的快件很好送,因为住的大多是本地人,白天有老人在家,哪怕外出了,也可以放在门边或水电井里,邻里之间很熟,不太会出现盗取快递的事情。租客楼就相对麻烦了,楼里多是北漂的年轻人,还大多是合租户,彼此间不认识,快件很容易丢失。胡安焉是新来的,同组的同事很自然地让他去送难送的8到16号楼。一趟下来,人筋疲力尽,但还得马不停蹄去环球乐园工地。工地也不好送,因为不让进,又不让代收,只能在门外等。很多收件人没有车,出来一趟要二十多分钟,而且还拖拖拉拉,经常得等大半个小时。甚至有时候他都走了一个多小时了,收件人才回电话说,我已经出来了呀,怎么没看见你。胡安焉说,新人刚来时不太会计较,但逐渐就会察觉到其中的不公平,渐渐就会感到不快,但又无法改变这一局面,最终只能是变得不太在乎这份工作了。他在书中写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大程度是由我所处的环境,而不是我的本性决定的。其实在当时我就已经察觉到,工作中的处境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我,令我变得更急躁、易怒、没有责任心,总之做不到原本我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也不想做到了。”胡安焉在书中记述了一系列送快递过程中的麻烦事。比如说赔钱,那简直是家常便饭,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丢件,但也有别的情况,就在胡安焉负责的高楼金小区,曾经有一个快递小哥因为三轮开得太快,避让一个孕妇时,车侧翻了,孕妇虽然没事,但受到了惊吓,最终小哥修车加赔偿花了近2000元,他当即就辞职不干了。胡安焉的运气还算好,没丢过件,也没赔过钱,只有一次,他送一箱水果快件,收件人没开门,让他放门外,他放下就走了,但没多久后收件人打来电话说要拒收。胡安焉说签收了就不能再拒收了,如果要拒收,就得当即验货,当即拒收。但收件人显然不接受这个解释,执意要拒收。胡安焉觉得她不讲理,没再争辩,干脆自己花了几十块钱,把这箱水果寄回给了发件人。回去取件的时候,这箱水果还是放在门外,而且箱子显然是打开过再封上的。胡安焉在书中说,“从头到尾我都没见到她,却被她讹了几十块钱,而她还觉得门外都是坏人,要想方设法保护自己,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胡安焉觉得很多人尽管每天都在收发快件,但其实对于快递员的工作方式仍然很不了解,尤其是对于快递员的劳动报酬不了解。他在书中记述,有一次,有一个收件人的地址发生了变动,他告诉收件人他不负责那块区域,得转由另一个快递员,要第二天才能送到了。收件人很不解,两个区域离得也不是太远,你抽空给我送过来不就行了吗?胡安焉说,会这么问他的人有很多,他们难以想象,他们所说的不是太远,对于每天只在一两个小区活动的快递员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趟奔波了,并且去一个陌生地方派件,还要花不少时间找地方,而最终这一趟下来,其实也就能挣两块钱。不过,胡安焉也遇到过善解人意的客户。有一次他送一个要现场付款的电视购物快件,收件人是个老阿姨,她买了一个学英语的机器人,要送给孙子当礼物。送到后,老阿姨想打开试一下,但不懂操作,胡安焉留了下来,边看说明书边教她用。这个机器人从说明书到产品都很粗糙,在胡安焉看来,顶多能卖三四百块,但订单金额却是两千多。老阿姨对机器人也不满意,她打了客服电话,对方没有接,但马上对方拨了回来,胡安焉看见这个电话号码被自动标注为了“推销诈骗”。客服一味地哄老阿姨付钱,说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退货。老阿姨还在犹豫,但似乎是不想让胡安焉等太久,就说我先给你拿钱,有问题我再找客服。胡安焉没忍住说,我觉得这不值两千多。老阿姨说,我也觉得不值,但我不想让你白跑一趟。胡安焉在书中说,他当下觉得有点难过,但说不清为什么,他最后告诉老阿姨:“没关系的,我只负责送货,你买了这钱也不是我挣。”还有一件说起来很简单,但却让胡安焉很烦心的事是,向客户要评价。快递站点每天都会开早会和晚会,会上主管会统计每一个快递员的好评数,排名靠后的会被揪出来挨训。胡安焉很怕自己会排在后面,但又不好意思向客户开口。于是每天下了班后,他得专门花时间编辑短信,给客户发过去,请他们帮他打个好评。对他来说,文字表达要比口头表达容易。而且他还得小心挑选一番,给那些对他比较客气和热情的客户发,不给老年人发,因为老年人就算愿意给好评,也不懂怎么在手机上操作。每天要发二三十条这样的短信,胡安焉在书中直言,“这真的把我整得好苦”。对于物流快递来说,春夏属淡季,秋冬属旺季,其中包含双十一、双十二的两个月是全年最忙的两个月。到9月份,公司就要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了,胡安焉所在的站点开了动员会,还开始招收新人。站点这时有了新的正式工名额,派件量排名前四的小时工可以获得转正资格,胡安焉刚好是第四名,但这时候他已经不想转正了,分到的地盘不够好,钱挣得很累,换一个好一点的地盘,又不知道要熬多久,他想要换一份工作。他跟当初面试他的L经理说了。L经理说,马上要到挣钱的时候了,怎么就不干了呢。胡安焉没有直说,编了些理由,说父母老了什么的。2018年9月,在S公司工作了半年之后,胡安焉跳槽到了P快递,这是一个线上购物平台自营的物流公司,主要负责该购物平台订单的配送和退货揽收,同时也在拓展常规的快递业务。胡安焉选择P快递的理由很简单,在当时所有的快递公司里,它是社保相对完善的一家,并且待遇并不比S快递差。P快递的快件量不如S快递多,并且要更加分散,大多数小区每天只有十几个快件,有的甚至只有几个,所以它手下的快递员,工作区域都很大。胡安焉接手的地盘包括八个住宅小区、两个商场、两栋写字楼和两个创业园区。但因为有经验了,有时候他下午六点前就完工了。不过,他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麻烦事。有一些商场明确不允许快递员入内,只能在楼下打电话联系,让收件人自己出来取件。胡安焉有一次在商场外实在等不及,就进去了,结果被保安逮住了。胡安焉跟保安说他马上出去,但保安不准他走,说他屡教不改,要扣下这几箱货。几番沟通不成,胡安焉报了警,很快保安的上级来了,让胡安焉先给110回个电话,说事情已经解决了,货物可以拉走了。但没想到的是,这时收件人也赶来了,对着保安一通骂,保安又急了,改口货物必须扣押。最后还是靠警察出面,这事才算解决,但保安仍要挣面子,要求收件人写保证书,才能领走货物。胡安焉在书中说:这很荒谬,我做错的事情并没有对商场造成实质伤害,我又不是小偷,就算违反商场规定,也只是小过失,犯不着这么嫉恶如仇地应对吧。这之后没多久,胡安焉迎来了双十一。从11月1日到11月10日这段日子,快件量逐日减少,顾客纷纷按捺住购物欲望,等待促销。胡安焉形容说,“这段短暂的闲暇时期是压抑的,我每天都忧心忡忡,就像眼见暴风雨即将到来,却又没法提前做些什么。”但等真到了双十一,胡安焉觉得其实并没有他预料得那么累。起初三四天,货物量涨了近三倍,接下来几天则保持在平常的两倍左右。胡安焉早上六点半吃了早餐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晚上九点,然后吃第二顿饭,奇怪的是,他并不感觉饿。他在书中说,“由于过度集中精神在工作上,我没有留意到身体的状况,而当时间点过去后,那种感觉消失了。我的身体会自觉地调整内分泌水平,就像逆来顺受的劳工在发现雇主并不打算满足自己的需求后,默默地放弃了自己的权益。”相比11月,12月的工作其实要更艰苦,这时候北京的温度已经降到最低了,一整天都在0摄氏度以下。胡安焉在南方长大,毫无应对0摄氏度以下天气的生活经验。12月和1月,他上身一般穿棉秋衣打底,套一件羊毛衫和一件棉芯拉链马甲,再加上一件外套,下半身则是棉秋裤外面套一件冲锋裤,总体不能太厚,因为太厚的话,不方便搬货和爬楼。因为要用频繁用智能手机,他只能戴半指头的手套,手指经常被冻僵,别说操作手机了,连弯一下都做不到。但这样的艰辛也是有回报的,胡安焉在书中特别提到,12月站点全员的税后工资都超过了一万元。2019年春节,胡安焉作为值班人员,只有五天假期,他索性没有回家。春节期间,订单不多,胡安焉说节后复工的第一天,他们处理积压了几天的快件,总量没有平常一天多。节后,胡安焉发现有很多老客户消失了,他推测他们离开了北京。还有很多人搬家了,节后的一个月里,胡安焉遇到了十几个留错地址的快件,全是收件人在搬家后忘记修改收货地址的。这些收件人大多住在合租房,快件会被原来的室友代收,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胡安焉只能自己掏钱帮他们转寄。这个时候,胡安焉还不知道的是,P快递计划要停止快递业务了,全国四万多名快递员将被遣散。2019年下半年,胡安焉所在站点的快件量逐渐在减少,那是因为公司已经在和别的快递公司对接,将部分的订单分拨给了那些公司。但直到接近2019年年底,公司才公布这一消息。胡安焉倒是觉得没什么,他在书中写道:“总的来说,在这整个过程中,我和同事都情绪稳定,心中踏实,毕竟在北京,快递和送餐工作很好找,东家倒了我们就换西家,只要肯干,不可能饿死,我不像2018年初刚来时那么战战兢兢了。”在P快递最后那段日子,也就是2019年10月到11月期间,胡安焉的工作节奏慢了下来,原本不按照一个固定的线路派件,他根本完不成当天的工作,但现在他可以顺着走,倒着走,甚至跳过中间好几个地方,都不成问题。他在书中说:“如今我到达每个地方的时间和原来墨守成规的不一样,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因此不同。事实上,我发现自己正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份工作。”他开始试着和客户相处得更好一些。他说,快递员和客户之间其实不仅仅是业务关系,某种程度上,快递员参与和见证了客户的部分生活。在日复一日派件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了解着“他们的居住环境、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宠物,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和待人接物的方式”。胡安焉发现当自己不那么在乎工作效率的时候,几乎客户都变得很好相处,他觉得有时候工作让我们变得烦躁、怨恨、满腹牢骚,进而不公正地看待周边的人和事,认为他们都是自私自利和蛮不讲理的。最后几周,他常常下午一两点就送完了当天所有的快件,然后他会坐在有空调的商场打发时间。他最喜欢负一层的员工就餐区,那里不会有顾客进来,比较安静。他在这里见过许多和他一样的体力劳动者,售货员、服务员、送餐员等等,有时他会揣摩这些人的生活。他想,这些人很可能和他一样,并不会在北京定居,他们在北京的全部时间都用来挣钱,是什么吸引他们这么做呢?是什么让他们甘愿为之付出呢?是财富吗?是家庭吗?是梦想吗?胡安焉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他自己来说,他想要追求的是自由。这种自由不在于你享有什么,而在于你能意识到什么,它是一种对生活从始而终的自觉。这也是为什么他慢慢地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写作正是调用自觉,对有限和局促的现实做出观察和思考,最终超越这种有限和局促。胡安焉说,或许我终身都无法抵达这种自由,但这并不要紧,“因为我对它的追求比对它的获得更重要……它就像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生命的支点,而不是内容。”结束工作的前一天,胡安焉发了一条朋友圈,仅客户可见,他告知了客户P快递解散的消息,还有他将不再负责订单配送。他收到了很多客户的留言,大多是称赞和感谢,其中一个客户说,“你是我见过的快递员里最认真负责的”。胡安焉很惊讶,他并没有很喜欢快递员这份工作,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做得很糟糕,他没想到他会收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他在书中写道:“我相信她是真心诚意的,因为她和我已经没有业务往来,很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打交道,她没有必要违心地奉承我。所以我想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我这段快递工作经历,它并没有夸大其词:我曾经做得比一些客户见过的所有快递员都好。”结语好,到这里,这本书就为你介绍完了,我们再来回顾总结一下。胡安焉在这本书中完整地记述了他从2018年4月到2019年11月在北京送快递的经历,他用平实的口吻、冷静的叙述,几乎事无巨细地讲到了他是如何入职,如何领到自己的第一辆快递三轮,以及在正式送快递后他遇到了怎样的人、怎样的麻烦事,他如何备战双十一,又如何面对最终的离职。而我们对这本书的解读,也沿用了他写作的思路,我们没有对此做过多的归纳、评价和议论,而更多是一种展现,可能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客观地看到这个人和这个人的工作。正如我在一开始所提到的,今天我们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附近的人和事,可能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基本的看见。我们不必急于去评判,先看见,然后才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行动。当然,在这本书中,胡安焉也不仅讲到送快递,他还花了一些篇幅去讲他做过的其他工作。这里碍于篇幅就没有展开了,比如他讲到他在做便利店店员期间,是怎么通过收集货架上过期的便当、饭团、手卷,来降低生活成本,还有他在南宁开女装店的时候,是怎么判断流行形势,寻找货源,并与别家争抢顾客,等等。这些内容同样平实且动人,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翻开书读一读。胡安焉在这本书中谈论的生活,显然不是轻松的,相反满是困难和波折,但他叙述的朴实和平静,让你读下来,却是充满力量的。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胡安焉在本书后记中写下的一段话,他说:“事实上,今天我对自己所有的打工经历,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怨恨,我承认曾经有过,但已经全部放下了。因为从更多的生活经验中,我逐渐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好,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你可以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撰稿:杨以赛转述:宝木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了解原创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1月20日 上午 12:00
其他

荐《工具论》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为你解读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逻辑学著作。如果你对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他的著作和影响有兴趣,可以直接拖动音频到27的位置,在那里我们对这些背景信息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背景介绍里,我们提到亚里士多德著名的知识分类,他把知识分成理论的、实践的和制作的三大类,而没有被归入这三大类的逻辑学,则是所有这些知识门类的共同工具。因此古代的学者,就把亚里士多德的六部逻辑著作统称为《工具论》。也就是这期我们要解读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大多数研究,不管是物理学、形而上学、灵魂理论,还是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都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也很乐意承认前人的贡献。但是逻辑学这个领域却非常特殊,亚里士多德很清楚,自己做的是开疆拓土的工作,他说:“关于这个主题,情况并不是前人已经做了一部分工作,另一部分没有做,而是根本就什么都没有。”亚里士多德这么说确实一点都不夸张,在他之前,虽然已经有了不少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也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论证,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清楚地提出过推理的规则是什么样的,还有很多智者或者修辞学家,用各种错误的推理来迷惑听众,用这种方式赚钱。亚里士多德确实是从无到有创造了逻辑学,而且他的创造还不是萌芽水平,需要等待后人的推进和发展,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成熟和完善,尤其是他创立的谓词逻辑的演绎推理规则,在人类文明史上屹立不倒,直到十九世纪末弗雷格和罗素提出数理逻辑,才算遇到了真正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并不是日心说推翻地心说那样的全盘否认,而是更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物理学的挑战,是对传统理论的扩展,指出传统理论在一些领域并不适用。其实在我们今天的日常推理中,大多数时候使用的依然是亚里士多德留给我们的逻辑学遗产。被统称为《工具论》的六部著作分别叫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和《辩谬篇》。这些著作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我们在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就提到过他在《范畴篇》里讲到的实体理论。但是这期音频我们主要是从逻辑的角度来解读这些著作。从逻辑学的视角看,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这六部著作的主题:《范畴篇》处理的是如何构造命题的问题;《解释篇》处理如何做肯定和否定陈述;《前分析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演绎推理的规则;《后分析篇》是要确定科学证明的规则;《论题篇》给所谓的“辩证法”或者辩证推理确定规则;《辩谬篇》则是专门处理各种逻辑谬误,通常被当作《论题篇》的附录。这期音频我们来讨论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篇幅也最长的三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和《论题篇》,重点解读四个问题:第一,亚里士多德如何用精细的分析,确定演绎推理的规则;第二,亚里士多德如何将科学的本质界定为从第一原理出发的演绎系统;第三,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经典的定义理论:定义就是属加上种差;第四,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辩证法”的作用。第一部分我们首先来看看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里如何确定演绎推理的规则。所谓的演绎推理,就是一种论证形式,给定某些事情,就可以必然地推论出另一些事情。这里强调的是必然性,也就是说,给定了前提的真实性,就必然能够得出真实的结论,满足了这一点,这个推理就是有效的推理。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就是所谓的三段论,也就是从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在前提和结论里一共涉及三个词项,其中有一个词项要出现两次,起到连接两个前提的作用,这个出现两次的词项就叫做中项,而另外两个词项就叫做端项,意思就是两端的词项,最终这两个端项通过中项连接起来,形成的就是结论。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三段论的例子:大前提是:所有人都是会死的。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结论就必然是:苏格拉底是会死的。在这个经典的三段论里,三个词项分别是人、会死和苏格拉底,其中人出现了两次,就是所谓的中项,而苏格拉底和会死就是端项,结论就是这两个端项在中项的作用下,连接到一起。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推理过程不论多么复杂,都可以被还原成一系列三段论。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理规则当然不适用于所有的句子,比如像“请坐”这样的祈使句,或者“你吃饭了吗?”这样的疑问句都不在逻辑学的讨论范畴之中,他要讨论的是能够判断真假的、有主谓结构的句子。这种句子一共有四种,第一种是所有的B都是A,第二种是没有B是A,第三种是一些B是A,第四种是一些B不是A。这里顺便说一句,用ABC这样的符号来代表具体的词语,也是亚里士多德对于逻辑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这样就可以更抽象也更普遍性地讨论逻辑规则了。词项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推理形式,这些推理形式中,有一些是有效的,一些是无效的。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里做的最重要,也最具有开创性的事,就是用列举法把所有推理形式的排列组合都给了出来,并且逐一分析哪些推理的形式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正是这种非常有序也非常细致的工作,使得亚里士多德能够给逻辑学奠定如此坚实的基础。在考察了全部48种排列组合之后,亚里士多德确定了14种有效的推理形式,我们就说说最基本的四种。这四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亚里士多德证明了,所有其他有效的推理形式,最终都可以转化为这四种形式。第一种,大前提是“所有B是A”,小前提是“所有C是B”,结论是“所有C是A”,比如: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热血动物;所有牛都是哺乳动物;所以,所有牛都是热血动物。第二种,大前提是“没有B是A”,小前提是“所有C都是B”,结论是“没有C是A”,比如:没有哺乳动物是冷血动物,所有牛都是哺乳动物,所以,没有牛是冷血动物。第三种,大前提是“所有B都是A”,小前提是“一些C是B”,结论是“一些C是A”,比如: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热血动物;一些海洋生物是哺乳动物;所以,一些海洋生物是热血动物。第四种,大前提是“没有B是A”,小前提是“一些C是B”,结论是“一些C不是A”,比如:没有哺乳动物是冷血动物;有一些海洋生物是哺乳动物;所以,有一些海洋生物不是冷血动物。好,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一点,亚里士多德如何在《前分析篇》里,通过细致的分析,建立起了谓词逻辑的演绎规则。正是这项成就,使得亚里士多德尤其配得上逻辑学之父的赞誉。两千多年以后,康德依然盛赞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上取得的成就,他说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逻辑学就既没有一丁点的退步,也没有一丁点的进展,亚里士多德似乎凭借一己之力,一劳永逸地成全了逻辑学。第二部分亚里士多德确立演绎逻辑的规则,并不仅仅是为了逻辑学本身,他是要用这一套逻辑规则,服务于更广泛的科学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二个内容,亚里士多德如何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他的《后分析篇》就是要回答“科学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得到的用户大概都很熟悉波普尔提出的“科学的本质就是猜想与反驳”,以及“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科学的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可以被证伪”;你或许也听说过另一种经典的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就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但是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的理解和这些大不相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科学本质上是要进行“解释”,或者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释一个事物为什么必然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而科学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就是用更清楚的东西来解释那些还不清楚的现象。要想保证科学解释的有效性,这个更清楚的东西就必须是一个非常坚实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将任何一门科学中的基本前提称为第一原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公理。这个第一原理或者公理,需要具备以下六个特征:它必须是真实的、首要的、直接的、它必须比结论更清楚、它必须在逻辑上先于结论,并且能够解释结论。公理是用来证明其他结论的,而公理本身必然不是被证明出来的,否则整个科学体系就要陷入无限倒退或者无限循环了。从公理出发,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演绎推理,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科学证明”,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一个从公理出发的演绎系统。数学是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科学的范本,不管是算数还是几何,都可以从很少的几条必然为真的公理出发,用严格证明的方式,得出必然的结论,所有的结论都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只要你接受前提和基本的推理规则,就断然不可能否认结论的正确性。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科学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看法,也就是从某个确定无疑的东西出发,来解释和说明其他的现象,这种科学观经常被称为基础主义,和着眼于实验归纳法或可证伪性的科学观大不相同。说到这里,有一个大问题就出现了:科学中的第一原理那么重要,我们又是如何得到它的呢?亚里士多德确实没有忽略这个问题,但是他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却很难让人满意,他仅仅在《后分析篇》最后一章给出了一个非常模糊的答案。亚里士多德的起点是某种经验主义的认识原则,在这方面,他明确反对柏拉图的看法。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是不朽的,在我们降生之前灵魂就看到了终极真理,也就是那些永恒的理念,但是在我们降生,也就是灵魂和肉体结合的时候忘记了它们,之后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回忆的过程。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的一切认知都从感觉这种自然能力开始,之后形成记忆,然后是某种针对个别事物的经验,最后认识到普遍性的第一原理。这种对第一原理的认识,以及认识到第一原理的那种灵魂状态,他称之为“理智”。很显然,这个获得第一原理的过程,非常不同于利用演绎推理,从前提推出结论的科学证明过程。前面我们说过,科学证明是从必然为真的普遍前提推出具体的结论,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现在这个获得第一原理的过程方向刚好相反,是从个别的感觉经验上升到普遍性的第一原理,亚里士多德把这个过程称为“归纳”。但是需要注意,亚里士多德讲的“归纳”和现代科学倡导者所推崇的归纳法,至少有两点非常重要的不同。第一个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归纳”,只是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过程,并不需要预设某种严格的程序,也没有要求用实验,更不用说受控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了。第二个不同是,亚里士多德似乎对我们利用归纳得出第一原理的能力非常自信,他认为我们的理智足以从经验得出满足上面那六个条件的第一原理,也就是真实的、首要的、直接的、逻辑上先于结论的、比结论更清楚,并且能够解释结论的第一原理。亚里士多德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个过程其实没有演绎推理的那种逻辑必然性,因为可观察的个别事物和普遍性的第一原理之间存在一个无法跨越的逻辑鸿沟,即便积累再多的个别事物,也没办法绝对确定地得出必然的普遍结论,就像我们观察再多的白天鹅,也不能得出“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种必然结论,只要有一只黑天鹅出现,之前的归纳就都作废了,这就是所谓的“归纳难题”。亚里士多德虽然也很推崇经验主义的方法,他自己甚至还被誉为生物学之父,但是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后,还是成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攻击的靶子。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二点,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本质就是从绝对必然的第一原理推论出具体结论的演绎过程。但是这个科学方法论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漏洞,就是对于科学知识来讲至关重要的第一原理要如何获得,又如何确保它的普遍必然性。这个漏洞显然非常严重,有很多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原则,和他自己强调用理智直接把握第一原理的看法存在矛盾;也有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最终还是倒向了某种柏拉图主义的先天认识,认为我们的灵魂中先天就已经拥有了那些第一原理,只是需要经验对这些先天的知识进行激发就可以了。我们在第四部分讲到辩证法的时候还会看到亚里士多德认为辩证法在获得第一原理的过程中会起到什么作用。第三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经典的定义理论:定义就是属加上种差。这个问题和上面讲到的科学第一原理的问题密切相关,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很多时候,一个学科的第一原理就是一个定义。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什么是X?”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寻求普遍的定义或事物的本质,但是终其一生,苏格拉底都没有成功。柏拉图曾经尝试过用设定“理念”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比如说要回答勇敢的定义和本质,就要认识到勇敢的理念,但是这个方法似乎还是没能真正解释勇敢是什么。在柏拉图晚期的作品里,他又尝试过用所谓的“划分法”来下定义。用今天的标准看,这种划分法看起来甚至有点诡异。要定义一个事物,柏拉图要先对这个事物从属于其中的那个更宽泛的事物做一个二分,然后去掉其中一个分支,保留另一个分支,之后对保留下来的那个分支做二分,再去掉一个保留一个,如此反复进行很多次,最后将保留下来的那些限定词连在一起,就是一个事物的定义。比如他这样定义钓鱼,首先,要确定钓鱼从属于“技艺”这个大的范畴;随后柏拉图对技艺进行区分,将技艺分为生产性的和获得性的,钓鱼属于获得性的;获得性的技艺又可以分为通过交换获得和通过抢夺获得,钓鱼属于通过抢夺获得;抢夺的技艺又可以分为用战斗获得和用捕猎获得,钓鱼属于捕猎获得;捕猎可以分为捕猎陆地上的动物和捕猎水生动物,钓鱼属于捕猎水生动物,等等。经过这样一连串的二分,柏拉图最后得出来的钓鱼的定义就是:“钓鱼是一种获得性的技艺,它采取抢夺的办法,用捕猎的方式,捕捉鱼这种水生生物,采用的是用钓钩突袭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的这种定义方式非常麻烦,也非常机械,进行二分的过程还带有一些随意性,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最后得出来的定义必然是非常啰嗦的。相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定义理论,在哲学和美学上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他的定义只包括两个部分:属和种差。简单来说,属就是被定义对象所从属的那类事物,而种差就是将被定义对象区别其他事物的那个本质性的特征。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这句话就既是幸福的定义,又是伦理学的第一原理。这里的“实现活动”就是“幸福”所在的属,而种差“合乎德性的”就是能够将幸福和其他不同种类的“实现活动”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再比如,人可以被定义成有理性的动物,这里的动物就是人的“属”,而“有理性的”就是种差。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定义理论,既是对柏拉图划分法的批评,也是对它的继承和提炼。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是将被定义的对象放到比它更大的范畴里,之后找到某些特征,也就是种差,将这个被定义对象区别出来。但是亚里士多德摒弃了一连串的划分,更不能接受机械的二分,而是要直接找到能够把握被定义对象本质的那个种差。这个定义理论看起来简单明了,但是里面其实也有一些重要和复杂的问题,学者们对很多问题的争论还远没有结束。在这里我们围绕这个定义理论强调三点,分别是定义的对象、属和种差。首先,我们需要注意,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和他的科学理论密切相关,严格说来,定义的对象并不是语词,而是真实存在的对象,比如说,我们可以定义马、牛这些动物,但是不能定义麒麟、凤凰这些想象中的动物。此外,定义的对象还必须是普遍性的种类,称为“种”,而不能是个体,比如我们可以定义人、男人、中国人,但是不能给苏格拉底这个个体下定义。第二,要对某个“种”下定义,我们先要找到在分类上高于它的“属”,但是这一步看起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一个事物可以从属于很多不同层级的普遍概念,比如说人从属于灵长类动物、杂食动物、哺乳动物、两足动物,甚至就是动物,那么哪个才是给出定义需要的那个属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我们最好是能够找到只比被定义对象高一级的那个属,或者叫做临近的属,然后在这个属里面去找到种差,因此说人的属是“动物”其实并不是最完美的定义方式,或许说“灵长类动物”更好一些。但是这个要求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可以从更高的属里面,直接通过某个种差确定一个事物的本质,也是可以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把人定义成“理性的动物”也没有问题。第三,这个定义里最困难的是找到种差,也就是在同一个属里面,将被定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个本质特征。当年有个很有名的笑话,说柏拉图把人定义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于是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拎过来一只拔光了毛的公鸡,说“这就是你要找的人!”这个笑话或许不足为信,但是很好地说明了找到恰当的种差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还是用人做例子。可以说,人有无限多的特征,比如有两只眼睛、有嗅觉、能直立行走,但是这些特征毫无疑问都不能把人和很多其他的动物区别开来。那么,我们可以说人是会写诗或者会制造复杂工具的动物,这些特征或许足以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但是我们能说写诗和制造复杂工具就是人的本质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写诗、制造复杂工具可以说是人“特有的属性”,但是并不揭示人的本质。定义肯定是一种特有的属性,但又是特有属性中最特殊的一类,是能够揭示这类事物本质的那类特有属性。那么怎么才算是揭示本质的特有属性呢?就是那个可以用来解释其他特有属性的性质,比如说正是人的理性能力解释了人为什么会写诗、为什么会制造复杂工具,那么人的理性就是人的本质,它在解释上优先于其他的那些特有属性。这种能够揭示事物本质,能够回答“是什么”的定义,也就和科学要处理的“为什么”的问题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和我们在解读《形而上学》时讲到的那个“形式就是事物本质”的理论联系了起来。因此,亚里士多德经常说,“是什么”“为什么”以及事物的“形式”其实是一回事,它们都是要寻找事物的本质,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也经常被称为本质主义。但是要找到这个本质属性,或者种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正是需要科学家和哲学家付出辛劳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三个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定义就是属加种差,这无疑是哲学史上最经典的定义理论,直到今天,当我们给一个事物下定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这种方式。这个定义理论还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科学哲学和形而上学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四部分说完了前面的演绎推理,以及利用演绎推理的科学证明,我们再来看亚里士多德在《论题篇》里讲的另一类推理,辩证推理。辩证推理也叫“辩证法”,是相对于上面讲到的“科学证明”说的。辩证法这个词在希腊语里的本意其实就是“讨论”,辩证推理的特点在于,不是从那些必然为真的大前提或者公理出发进行推理,而是从某些并不是必然为真,但是被人们所接受的意见出发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某些结论,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是苏格拉底惯用的方式,他特别善于从一个对话者提出的前提出发,推论出对方无法接受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错误和无知,这个过程就是辩证法。在柏拉图的学园里甚至有这样的辩证法竞赛,一方选取一个立场,努力为它辩护,而另一方就像苏格拉底那样不断地发问,挑战这个立场,最后看是提问者将捍卫者引入自相矛盾,还是捍卫者成功捍卫了自己的立场,从而判定胜负。在《论题篇》的主体部分,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很多在日常讨论和哲学辩论中常用的论题,类似今天的辩论选手在准备辩题时的一些固定思路,假如对手提到了某个问题,就可以按照特定的思路去反驳他,并且为辩证法的训练确定了规则。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辩证法”和我们在经典教科书里看到的那个用“联系的、动态的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方法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指的就是我们从并不必然为真的前提出发,进行的推理活动,并且经常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辩证推理大多数时候也使用《前分析篇》里讲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也就是从对方或者大家能够接受的前提出发进行演绎,但是同时,辩证法也可以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从一些大家熟悉或者认可的事实推论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讲到了辩证法的三个用处:首先是思维训练,就像柏拉图学园里的论辩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当然,哲学家不一定要和某个具体的对手辩论,也可以在头脑中和自己进行辩论,从而考察一个立场是不是可以站得住脚。辩证法的第二个用处是日常交流,我们要有能力从别人的前提中得出某些结论,用这种方式说服对方接受某个提议,或者指出对方的立场存在矛盾,从而让他放弃自己的某个想法。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可能是在政治和法庭辩论中,能够抓住对手的弱点,指出对方的漏洞,这是赢得辩论的最好途径。辩证法的第三个用处是帮助科学和哲学研究,我们要特别来说说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承认,辩证法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证明和普遍性的知识,但是它依然可以在科学研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也会遇到很多前人提出的观点,能够考虑某个难题正反两方面的论证,能够批判性地考察前人提出的观点,对于解决要研究的问题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辩证法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帮助我们达到科学的第一原理。我们前面讲到,科学中的第一原理本身是不能被证明的,而只能用理智直接把握到。有很多人认为获得第一原理的过程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原则之间存在矛盾。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矛盾并不容易彻底消除,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对第一原理和定义的把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复杂的思考过程,才能确定是否把握到了一个事物的本质,而这个过程经常需要通过辩证法的技巧,不管这种论辩是和前人、同时代人进行,还是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在各种观点的辩难之中,真理也逐渐显明自身,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科学研究中,随处可见他从前人或者大众的观点入手进行研究,在考察了一番别人的意见之后,澄清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或者得出自己的结论。还是用亚里士多德那个经典的幸福定义来举例子,他正是通过考察了一般人和柏拉图对于幸福的看法,反对将幸福等同于感官享乐或者追求荣誉,也反对将幸福看作是对“好的理念”的认识,之后再通过对灵魂进行划分这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看法,得出了他自己的幸福定义,也就是伦理学里的第一原理。通过辩证法获得第一原理,虽然不足以彻底解决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原则,和用理智把握第一原理之间的矛盾,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个矛盾。理智并不是像柏拉图说的那样,通过回忆的方式认识到第一原理,而是通过与他人和自己进行辩论,逐渐清晰地把握到那些第一原理。这就是我们解读的第四点,“辩证法”的最初含义其实是讨论,之后特指一种相互论辩的哲学讨论,亚里士多德在《论题篇》里讨论了辩证法在思维训练、日常交往和哲学研究中的价值,并且给这种辩证推理确立了规则。总结到这里,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期音频的四个要点。第一,
1月19日 上午 12:00
其他

《绝境盟约》无完整资源但必须推荐

这部今年第一部能用“震撼”形容的电影,出自西班牙灾难片《绝境盟约》,讲述了著名的“安第斯空难”。该片由回忆录《雪下百态:世界上最伟大的生存故事的权威叙述》改编而来,将代表西班牙冲击奥斯卡奖。只有他们记得:一旦回归原始状态,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不复存在,只有求生意志最可靠…只有他们记得:罹难者紧握在手中的纸条写着:最伟大的爱莫过于为朋友舍命…只有他们记得:那个走投无路时的“死亡契约”:要是我死了,你们可以吃我的尸体…道德审判是容易的,但谁能保证当身处绝境时自己就不会被求生本能驱使做出同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安第斯山…
1月19日 上午 12:00
其他

荐 《君主与大臣》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要为你解读的书是《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说起“军机处”,你可能并不陌生,很多清朝题材的影视剧里,都能听见这个名字,它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个由皇帝亲自领导的机要部门,是清政府的权力中枢,而“军机大臣”更是位高权重,仿佛是百官之首。而如果今天你去北京故宫游览,会发现军机处值房只不过是一间不太起眼的小屋,在乾清门边上,看起来一点不像是大机关衙门的样子,跟人的直观印象形成了很大反差。事实也正是这样,“军机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根本就不是正式的政府部门,没有固定的岗位,没有固定任期,甚至连岗位工资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班子,竟然总揽军政大权将近两百年,成为18世纪中期以后大清事实上的最高领导机构。了解军机处的来龙去脉和运作方式,才能真正弄懂清朝皇帝与大臣之间“权力游戏”,甚至看到中国帝制时代的权力博弈脉络。我们本期要说的这本《君主与大臣》,就将带你走进历史,起底神秘的大清军机处。在正式讲述本书之前,我先为你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白彬菊。白彬菊是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被著名汉学家魏斐德誉为西方最熟悉清朝中央档案的学者。她在撰写本书的时候,得到了北京和台北两处清宫档案所的大力支持,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有这些珍贵史料的加持,所以本书成了清朝政治制度史方面的权威著作,也是被引用最多的汉学著作之一。这本书的叙述结构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依次讲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里军机处的发展。但我们的解读会对这些素材进行重构,重点关注军机处的产生、运转和影响。在第一部分,我们先说军机处的诞生。我们将追溯军机处的由来,它是雍正一手创立的吗?为什么雍正放着现成的六部和内阁不用,要另起炉灶呢?在第二部分,我们说一下军机处的运转。我会结合雍乾嘉三朝的历史沿革,来详解军机处的运转机制,它开创了什么工作方法?为什么说这些大清的操盘手其实是一群临时工?还有,和珅的落马真的只是因为贪污吗?这背后藏着哪些和军机处有关的权力斗争?在第三部分,我们说一下军机处的影响。这也是这本书最有争议的地方,传统上的看法是,军机处是清朝皇帝加强专制的工具,但是本书给出了另一个角度:军机处对皇权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作者甚至认为军机处促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君臣共治”。那么,她是如何得出这么颠覆的结论的?她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第一部分好,下面,我们开始说第一个问题:军机处是怎么产生的。关于这一点,必须从雍正继位说起。众所周知,雍正登基的过程费尽周折,即便他当上皇帝之后,仍有很多人不服。比如他此前的竞争对手“老八”允禩、“老十四”允禵,以及他们各自的党羽,这些有意争夺皇位的人可以称为“夺位集团”。在这个集团周围还有一股势力,看起来能量不大,但动不动就煽风点火,我们叫它“满蒙王公贵族集团”。这是清朝初创时期“原始民主”的遗风,虽然经过从皇太极到康熙的历次整肃,他们的实权已经很小,但毕竟他们是清朝的统治基础、“自家人”,所以影响力还是不容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雍正还能相信谁,重用谁呢?正像影视作品里交代的,雍正的心腹,就是“老十三”怡亲王允祥和张廷玉,此外,有一段时间里,隆科多也算是他的亲信。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允祥是亲王,皇室成员;隆科多,雍正宠信他的时候,亲切地称他为“舅舅”;而张廷玉,在康熙年间就是南书房的人。这么一说,这三个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们都可以进入内廷。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的是,中国古代的高层政治格局中,是有“外朝”和“内廷”两套系统的。“外朝”就是我们常说的衙门,像六部九卿之类的;而“内廷”,简单理解就是皇帝的御用办事机构、顾问班子、秘书处,官职不一定大,也不一定具体做什么职务,却是皇帝的眼前人。自汉代以来,用内廷牵制外朝,就是皇帝大权独揽、控制朝政的惯常手法。前面我们说了雍正朝的局势,外朝要么是闹对立的夺权派,要么是不听话的反对派,要么是看热闹的逍遥派,总之不听使唤。控制外朝,实在操心费力,于是雍正皇帝干脆用历史上的做法,建立一个内廷心腹小团队。这个内廷小团队,没有任何正式的名称,白彬菊称之为“内廷代理人”,这就是军机处的雏形。可以说,“内廷代理人”原本是一种非常规的,甚至拿不上台面的临时措施,但是,两个条件促使它从临时变成常设,并且不断强化。第一个条件来自清廷内部,那就是雍正帝用这种制度来控制外朝,越来越得心应手。那么,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以户部为例来解释一下。户部是主管财政的,最高长官户部尚书,大致相当于财政部长。按清朝正常规制,应设有一满一汉两名尚书,共同负责。但是在雍正元年,雍正帝任命他最信任的十三弟允祥为“管理部务大臣”,这个此前没有的职位比两个尚书要高。同年九月雍正任命张廷玉为户部尚书,不久又把他调进内廷班子,这时给了他一个更奇怪的头衔,叫“仍管户部尚书事”,比尚书高半格,比允祥低半格。这就造成一个局面,出现了四个理论上应该有财政部长职权的人:允祥、张廷玉,以及两位尚书。那么怎么分工呢?就是允祥、张廷玉将管钱、花钱的权力,悄悄转移到了内廷,而在外朝保留的两个尚书,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办事人员,让他们去操持户部衙门里的日常事务,维持着外朝的运转就行了。这样一来,雍正帝就通过内廷心腹,牢牢掌握着财政权。雍正四年,雍正帝终于找机会把他最担心的老八允禩囚禁了起来,此后逐步清除了反对派,外朝也没有谁再跟他对着干或者阳奉阴违了。然而内廷制度能帮他绕开程序直接掌握权力,更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这实在太舒服了,所以雍正帝不但没有改变这种临时政策,反而还把它加强了。“内廷代理人”制度方便皇帝加强集权,所以皇帝喜欢这种制度,这是它得以发展的第一个内在条件。而促成内廷制度强化的第二个条件来自外部,这就要说到“军机处”这个名称的由来了。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廷都面临着一个重大边患,就是西北的准噶尔部落。他们一直不服从朝廷,还频繁骚扰蒙古、西藏等地区,康熙、雍正都跟他们交过手,雍正初年年羹尧平定的青海叛乱,背后也有准噶尔部落挑唆。雍正三年,双方议和划定边界,但谁都知道这种和平只是暂时的。雍正五年,准噶尔部落的新任可汗噶尔丹策零上台,雍正帝拿“准噶尔威胁”来做文章,备战筹办军需,成立了一个叫“户部军需房”的机构,名称上是“户部”的,但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内廷机构,并且雍正还打算进一步扩大它的职权范围,把原本属于吏部的官员任免之权也收进来。到了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廷再次对准噶尔用兵,战事一起,要做的事儿就不仅仅是筹措粮草了,工作多了,人手不够了,偏巧次年,允祥又去世了,雍正只好提拔了一些官员。这些官员,有的会打仗,有的会搞后勤,有的了解敌方情况,总之是一群专家型的人才,他们以张廷玉为首,有个新的名字,叫作“办理军需大臣”,后来又改成“办理军机大臣”。这就是内廷代理人制度逐渐发展成军机处的第二个条件,也就是外部的战争压力,使雍正帝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上面我们说到了“办理军机大臣”,听起来这就很像“军机处”了吧?白彬菊认为,还不是。“内廷代理人”、户部军需房、办理军机大臣,虽然人员上有重合,但三者是同时存在的。这三个群体和机构都是军机处的雏形,真正的军机处是乾隆把这三部分整合调整后定型的。下面,我们就要说到乾隆朝的故事了。雍正帝驾崩,遗诏中把四个人列为过渡时期的辅政班子,分别是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还有两位宗室成员允禄、允礼。允禄是雍正的十六弟,允礼就是《甄嬛传》里那个老十七果郡王,在真实的历史中他并没被雍正杀掉,此时已晋升为果亲王。按惯例,在老皇帝下葬、新皇帝守孝过后,这种过渡性的辅政班子就要解散。可乾隆领会了雍正的用意:他留给自己的其实是一个“内廷代理人班底”,方便他直接掌握权力。于是乾隆二年,又把已经解散的班子重新召集起来,并借机做了人员调整,允禄、允礼出局,再加入另外四名大臣和若干办事人员,仍以张廷玉、鄂尔泰为骨干。这个班子的名字,就被定为“军机处”。好,我们来总结一下:雍正时期,雍正帝不信任外朝,设置了御用心腹团队来管理实权,这个团队,本书作者把它命名为“内廷代理人”;此外,雍正还成立过专门管理财政的“户部军需房”,设置过专门协调战争指挥的“办理军机大臣”,在乾隆朝时期,这些班子被整合并正式命名为“军机处”。这就是我们对军机处由来的全新梳理。白彬菊认为,乾隆的这一做法,是康熙、雍正时期就在进行的高层行政重组的最后一步,从此,中国政治体制迎来了新的内廷霸权。第二部分那么,了解了军机处的由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第二个问题:军机处是怎么工作的。在讲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明清两代正常的政务流程是什么样。比方说,甘肃发生了一件事情,当地写了一份公文上报给朝廷,这种公文叫作“题本”,题本到了朝廷后,由内阁拿出一个意见,这叫“票拟”;再将“票拟”呈给皇帝,皇帝认可的话,可以“批红”;“批红”的文件再转发给外朝,由相关部门抄发下去。这一套手续,如果涉及好几个部门,比如地震,户部要管赈灾,工部要管建桥修渠,这两个部门都要经手文件,文件一层一层地转,耽误时间。显然,它还会引发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务根本不可能保密。票拟的文件还没送到皇上那儿呢,兴许京城里四品以上的官员都传遍了。更严重的问题是,对政务的处理意见是外朝的一帮大臣拟定的,在票拟后才可能被皇帝看到,皇帝根本就没有参与讨论,却必须立刻表态同意或者不同意。可见,这套公文处理制度漏洞比较多。雍正对付它的办法,是发扬了康熙创建的奏折制度。奏折,本质上是皇帝和官员的私人通信,不算政府公文,它什么都可以写,哪怕不是本职工作管理的范围,也可以向皇帝报告。而且,它的传递特别快,不通过外朝,可以直接送到内廷,第一时间让皇帝看到。雍正就充分利用了奏折的优势。下面,我们就说说奏折制度的办事过程。雍正看了奏折之后,会将它转给“内廷代理人”,也就是军机大臣们,让他们写出一份书面意见。这份书面意见,与奏折再一同交给雍正。如果雍正认为书面意见很合心意,就可以批示“依议”“照议”。如果雍正还想多嘱咐几句,或者说几句军机大臣不敢写的话,可以用红笔在原奏折上写字批示,比如他写给年羹尧的“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等等,这叫“朱批”。雍正批复过的文件,是要回复发给上奏人的,那么,“朱批”就等同于圣旨了。而在奏折制度创建之前,皇帝给某人下达命令,是要经过外朝的一系列手续的,要走一套公文体系,费时费力。可见,奏折制度简化了流程,让皇帝和上奏折的人直接书面对话,一步到位。这种办事方式,再往下又发展出一种新的形态,叫“廷寄”,朝廷的廷,邮寄的寄。白彬菊认为,军机大臣是“廷寄”制度的中心,而“廷寄”,又是军机处运作的核心。那么,什么是廷寄呢?它实际上就是“朱批”的加强版,也就是俗称的“密旨”。雍正不想写朱批了,或者一两句话说不完,就让军机大臣按他的想法写一份文件,以军机大臣的名义发给有关官员,让他们去办事,这就是廷寄。原则上说,它不是公文,不是诏书,虽然字字句句是皇帝的意思,可发信人却是军机大臣。廷寄文件雍正是要过目的,如果有补充意见,就加上几句,这叫“过朱”。廷寄草稿和过朱加一起,就算是圣旨,誊写、盖印那些流程都用不着,赶紧快递,省了很多时间。这种廷寄,除了皇帝、参与讨论的军机大臣和接旨的官员,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内容,用白彬菊的话说,保密性、独立性、机动性都非常强。然而,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上到财政军事,下到修桥补路,奏折内容五花八门,军机大臣都要拿主意,难道他们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什么都懂?忙得过来吗?这就要说到军机处的人员构成方式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军机处是一群临时工。白彬菊在台北和北京两地,找到了63件雍正时代的廷寄档案,有6个人的名字至少出现了两次,其中最多的是张廷玉,出现了45次,但只有18次是以他为首的。解释一下这组数字的含义,这说明在63次内廷讨论中,只有18次张廷玉担任总召集人;有27次,张廷玉只是参与者,由其他人主持。而这63次内廷讨论中,只有6个人是参加了两次以上会议的,其余的人只开过一次会,雍正就不找他们了,可见人员变动非常大,也非常机动。这充分说明了军机处的非正式性,某项工作涉及谁、涉及某个特殊领域,雍正就让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型官员参会。事实上,这更像是个专项问题处理小组,事儿办完了,小组解散,专家们重新回各自岗位上班。就连张廷玉这样经常参加会议的,其实也是临时工,他的本职身份是户部尚书,后来又兼了吏部尚书。和财经、人事有关的会他参加,不擅长的领域,他就要让位给专家型官员。白彬菊统计,乾隆朝平均每年有7位军机大臣,而在战争时期,比如乾隆十三年开始的金川之战,军机大臣达到了12人。军机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临时性的机构,所谓军机大臣,不是正式职务,而是一种兼职身份,军机处甚至也没有六部那样的正式办公署衙,紫禁城里的只是一处临时值班房。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军机处:它是一个“四无机构”,无常任人员、无正式职称、无办公署衙、无岗位津贴。注意,以上就是为什么皇帝可以信任军机处。因为它的一切是“非固定”的、临时的、兼职的,这样也就很难发展势力,便于皇帝控制。乾隆时期,正式设定了军机处的总协调人“领班军机大臣”,这个职位也是临时工。但即便皇帝这么小心防范,因为长期参与最高决策,军机处的权力还是在膨胀,这就要说到乾隆在世时期的最后一位领班军机大臣:和珅。确切地说和珅担任此职是在嘉庆二年,但此时乾隆还在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握着最高权力,所以作者把和珅也算到了乾隆时期。关于和珅被赐死,白彬菊认为,并不是仅仅因为所谓的“古今第一贪”,也不是官方公布的那些琐碎荒唐的罪状,真实的原因,是和珅把持的军机处权力太大。和珅有“副封”之权,副本的副,册封的封。“副封”究竟指什么,并没有准确的定论,本书中认为是大臣给皇帝上奏折的时候同时发一个副本给和珅。这就是说,很可能在嘉庆没来得及阅读奏折的时候,和珅已经看过了。这是对皇权极大的挑战,嘉庆亲政,自然要杀和珅,同时对军机处进行改革。他把军机大臣的人数从乾隆时代的7人减少到四五人,还会抓一些错别字之类的小毛病,动辄惩罚军机大臣,嘉庆二十三年,5位军机大臣竟然被处分了70多次。这些改革,无疑是嘉庆防止军机处机构膨胀、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不过,经历了雍正、乾隆两朝,太多的权力已经集中于内廷,所以嘉庆的改革措施也难有太大收效。正像白彬菊所说,制定改革方案的,不就是军机大臣们自己吗?自己改革自己,怎么可能动大手术呢?事实上是,皇帝越来越离不开军机处,军机处的权力也越来越稳固,终于发展成大清朝政的中枢。第三部分那么,我们就得谈到第三个问题了:军机处对清代政治格局的影响。军机处和皇权到底是什么关系?又该怎么评价这种关系呢?我们先来说一说白彬菊的结论,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说明清朝并不是君主独裁,而是形成了皇帝和军机大臣共治的形式。这种说法很具有颠覆性,那么,它有没有道理呢?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前面说过,雍正时期,军机大臣先拟定书面意见,递给雍正,雍正参考了书面意见之后,在原奏折上“朱批”。我们看一个例子。雍正四年四月,署理直隶总督杨鲲上了四份奏折,档案里同时发现了对应的军机大臣书面意见。相互一对照,发现:第一份奏折,雍正朱批有绝大多数的字是抄了军机大臣的,自己仅仅补充了一点意见;第二份、第三份奏折的朱批,几乎一字不差全是抄军机大臣的;第四份倒是没抄,可指示精神又和第二份朱批一样,只不过把军机大臣的意见换了一个说法而已。这么看来,雍正的朱批,除了“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这样的雷人之语,几乎都不是原创的,政策决策,事实上是军机大臣和雍正一起做出来的。这岂不正说明皇帝和军机大臣在共治朝政吗?那么,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把这个问题放到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权力博弈史的大背景下来看。中国的帝制时代,上层最主要的权力斗争就是君权和相权的斗争,君是指君主,相是指宰相。合理的分工应该是,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代表着法统,提供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国家的凝聚力;宰相作为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同时向君主负责。不过在运转过程中,相权的加大,就会威胁到皇权本身,这个问题在汉代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唐宋的制度设置都是分割宰相权力,以降低他们对君权的威胁。这个趋势在明清两代进一步加剧,明代废除宰相,用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来取代,清朝又进一步用军机处这样的“四无机构”来取代内阁大学士,这一切都是为了把行政权从政府收归到皇帝手中,从制度设置上看,军机处的出现符合“君权侵占相权”这一发展主线。同时,就如本书中举到的例子,皇帝再勤勉或者说专权,毕竟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得不依赖专家型的大臣,所以军机处的意见会极大地影响皇帝。但毕竟最终决策权还是牢牢抓在皇帝本人手里,而且本书中也说到,军机大臣的任命完全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罢黜军机大臣也无章可循。这正说明了,评估军机处的政治影响,不能因为皇帝的倚重,而片面地以为军机处具备了和皇帝共治朝政的权力。因此,白彬菊认为“皇帝和军机大臣共治朝政”的观点,论据并不充分,这也是她这本书最大的争议所在。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于1991年,此后白彬菊曾经写文章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只论述了军机处的诞生和定型,至于嘉庆之后的军机处,她就没能力涉及了,尤其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时期,军机处的权力和职能有很大的变化,这只能寄希望于年轻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了。即便如此,本书依然有其很高的学术地位。国外学者认为它是研究清朝制度史的标杆性作品,它提出的研究方向给汉学界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更难得的是,白彬菊自己也承认,在写作过程中她得到了中国学者的帮助,书中的很多观点源于中国学者。可以说,这一本书,包含了中国史学家的思想智慧,也融入了西方的研究方法,是清史研究领域中少见的中西合璧的学术结晶。总结好,到这里,《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说完了。我们说了军机处的形成、运作方式、政治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还谈了本书的缺点和可取之处。军机处的产生,不像某些学者所说的起源于“户部军需房”或“办理军机大臣”,事实上在雍正初年就存在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型团队,白彬菊称之为“内廷代理人”。乾隆继位之后,将这种只服务于皇帝的小团队延续了下来,从此才有了“军机处”的正式称谓。军机处的工作简化了流程,具有高效性;直接操纵信息渠道,具有保密性;专项问题可以临时将专家型官员拉进来议事,具有专业性;军机大臣又都是经验丰富的心腹,具有可靠性。以上这些优点,使得军机处在乾隆时期迅速膨胀,机构大了,官员的权力也大了。在嘉庆主政时期,不得不进行一些不触动利益的改革,由此,军机处制度定型,一直到清末,长期发挥着最高决策层的中枢作用。军机处能够高效、专业地参与最高决策,得益于它的灵活性,灵活性体现在军机大臣的临时工性质,皇帝能够把某些有能力、有经验、有专长的大臣随时招来使用,不称职的随时替换,由此,军机处掌握了大权。但反过来说,正因为军机大臣是临时工,他们所谓掌权,也只不过是皇权独断的表象罢了。撰稿:曲飞工作室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转述:李璐了解原创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1月19日 上午 12:00
其他

《野战排》豆瓣8.2

《野战排》是1986年上映的一部美国战争片,由奥利弗·斯通执导并担任制片人,汤姆·贝伦杰、威廉·达福、查理·辛等联袂主演。该片讲述了一名天真的新兵被编入一个步兵分队,在与其他战士一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很快就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战斗的唯一理由其实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可以活下去”的故事。路过看看,喜欢留言,欢迎打搅male
202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