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Tim

其他

Emergency Break 摄影工作坊 23.0 申请指南

等待通知活动参考:你并不能在真好玩乐园中找到一个北欧风的滑滑梯:无聊摄影奖获奖作品展示进一步了解工坊的线下实体花了200万,建了个不赚钱的影像工作室详细的MISC
2022年4月6日
其他

Emergency Break (Tim的摄影工坊)22.0 申请指南

在课程中也会有职业技能相关的讨论,例如展览和发布作品的渠道,参赛的选择和方式,艺术基金的申请方法等等。也会适当的进行关于文书写作的讨论,包括作品阐述(Statement),奖金申请(Grants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传统纪实摄影危机是如何发展的?

今天我们共同目睹了传统的纪实摄影走向一种枯竭。说危机也好,或者说“纪实已死“也好,但我更愿意说以照片为基础的纪实摄影,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果说这是一种终结,那么造成这种终结的现实因素则是纸媒的没落,而理论因素则是照片已经不再能够作为“证据”。纸媒的没落是正在被写下的历史,而纸媒是传统纪实摄影最大的媒介和载体。失去了媒介和载体,就像失去了根基。同时,摄影也在逐渐“去功能化”,从“证据”蜕变为“纯粹摄影”。照片不再被作为证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摄影被证明先天不适合进行叙事。理由是图像或图像构成的序列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即图像的模糊性,所以不能满足作为证据的必然和唯一性。二是我们已经获得了更先进的媒介去接替传统摄影的任务,例如视频。而且对于视频来说,互联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载体和传播媒介。互联网在第一个十年用电子图像让纸媒没落,而在第二个十年用视频取代了图片的纪实功能。这也是传统纪实摄影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视频相对于于静态图像来说信息密度更高,并且更难篡改,更不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在纪实功能上取代摄影显得非常合理。开个脑洞:视频会不会在某个历史节点被其他媒介取代呢?我认为完全有可能,VR/AR这样的媒介一旦成熟,并且发展出适合的载体,我相信发生新的取代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上在很多科幻作品里已经为我们开了这样的脑洞,比如《赛博朋克2077》中的超梦,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超纪实”的媒介呢?以上是“传统纪实摄影完成历史使命”这一观点的依据。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剔除了传统纪实的摄影,应该是什么样的摄影?我们会发现,这种剔除似乎是一种媒介自身的“去功能化”,这种去功能化不仅存在于摄影,在很多事物的发展中都伴随这一定的“去功能化”过程,但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本篇中不做具体探讨。要明确的是,在去功能化之后,摄影越发的趋向于“纯粹摄影”。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到过纯粹摄影这个概念:首先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纯粹摄影」,也即是摄影自己消解了自己,自己抵消了自己,于是摄影就不再是摄影。说人话就是,负负得正。在这个语境中,摄影对于艺术家来说彻底变成了的形式和方法,画家怎么看待画笔,艺术家就怎么看待相机。结果是,艺术家对摄影具有主导性,思维决定了拍摄的结果。而在传统上,由于摄影在技术上的强势导致了,摄影对摄影师具有主导性。这种技术主导性意味着,摄影师会思考“我能拍什么”,而不是“我要拍什么”。具体来说,对传统上的摄影而言,摄影师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的影响。我们能在最近数十年数码相机的发展中看到这种影响:一些摄影师会因为相机像素的提升,或是镜头光学设计带来的高放大比例而去关注微观世界的影像;也有摄影师会关注「深空摄影」,这是因为他们有了适合的镜头和仪器去对宇宙进行观察。反之,在没有技术加持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种拍摄「不可能实现」。此类的摄影,我可以将其归结为摄影的原始动机。如果对这种原始动机做一个定义,那么应该是:我想看看这个东西拍出来什么样。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我能拍什么”。我也可以将其叫做“技术摄影”,因为本质上是技术不断刺激摄影师去探索新的领域。但问题是,这些新的领域很快就会变得拥挤,就像一块没有篱笆和城墙的肥沃土地。然而纯粹摄影是一个更高维度的存在。如果这两种摄影拥有人格的话,那么技术摄影是个循规蹈矩的人,那么纯粹摄影看起来则有点「不择手段」。这其实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艺术的影子可以投到伦理道德的边界之外。这也让艺术和哲学,成为了人类文明当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去研究本质的渠道。纯粹摄影应该是某种启发。启发即想象之外的图景。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与证据是相悖的,证据是内向的,而启发则是外向的。
2021年9月7日
其他

campfire #4:空间与色彩:威廉姆 艾格斯顿与史蒂芬 肖尔

前言最近在研究1940年以来的彩色摄影,无意中发现,艾格斯顿和肖尔这两位重要的当代彩色摄影奠基者有着非常巧合的生活时间线,比如,几乎同时获得第一台相机,几乎同时被MOMA发现并且几乎同时获得古根海姆奖。这篇文章节选自我的论文,From
2021年8月16日
其他

campfire #3:什么是摄影作品的完成度?

对于一个作品来说,完成度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一个是表达的完成,另一个是制作的完成。表达的完成,是说一个作品的内容是否完整有效。简单说就是,话是不是说完,有没有说清。可以用作文的思路来套用在摄影上来理解。比如写一篇文章,写一半跑了,或者写不下去了,草草收尾,这篇文章的完成度就会打折扣,观众读起来会有明显的虎头蛇尾的感觉。对摄影来说同理,有人起手是很宏大的主题,比如当代现象,或者关注某个群体,但是无法坚持拍摄,或者无法深入拍摄,那么最后只能看到一些非常表面的东西。这种作品就是低完成度的状态。实际上,当下的摄影面临着媒介本身,即摄影本身这种形式的限制,或者说摄影这种媒介所能表达的东西是很有限的,相机截取三维空间并转换为二维的像,并且很多内容摄影师也不去控制,许多的信息就流失了,包括环境本身携带的信息,还有摄影师自己想表达的信息。于是目前很多艺术家的解决法是通过图像流来构成完成表达,图像流也就是一组照片,通过编辑的方式组合实现叙事或者传达。靠单张图像来构成视觉趣味来吸引观众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今天某个摄影师再拿着布列松那样的作品出来给人看,我相信他也就只能在网上骗点赞。我曾经和梁源讨论过布列松,我们都认为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被后来的摄影爱好者曲解的一个产物(补注: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作品也就无从谈及完成度,因为作品本身都是碎片。梁源虽然是个书法艺术家,但是却提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观点:我们现在进行的摄影创作,都应该是「什么都决定不了的瞬间」。就决定性瞬间本身这个概念来说,它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布列松本人在拍摄那些照片的时候都有一个预期,然后在原地等待一个符合预期的瞬间。所以说那些照片其实根本不是来自于某个瞬间,而是一系列决策之后的一个结果,是被安排的。而「什么都决定不了的瞬间」这个概念就有意思在,实际上它所陈述的事实是,一个完整叙事或者表达中的片段被拿出来是无用的,甚至是断章取义。而当我们再回到内容完成度这个问题上来的时候,一切就都很清楚了,单张图像的内容之间产生联系,并且在整组作品中构成了连续的、符合感受或逻辑的信息流,才能达到「完成」的基本标准。制作的完成则是说,一个作品在形式和呈现上是不是做到位了,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做好。衡量制作完成度的因素有几个:一是材料,二是手法,或者也可以说工艺,三是呈现。对于摄影本身来说很多的创作者是忽略制作的。原因是数码所带来的便利使人变得懒惰,照片只会保存在硬盘内而不是被印刷或者放大出来。我之所以要强调「制作」这个概念,是因为对于摄影来说制作会影响内容,或者改变内容,甚至成为内容的一部分。举例来说,我们在制作照片的时候,选用的纸张材质不同会影响照片的观感,是光面的还是哑光的,还是带有一些纹理,这是作品的重要属性。如果说用传统工艺去制作照片,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不同,可以选用普通放大,也可以选用达盖尔印板,湿版,或者是铂金印象,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不了解摄影的太容易忽略材料和工艺对作品的影响了,反过来说,一组没有经过制作的照片,存放在硬盘里的照片,先天上就有未完成的嫌疑。而最后一点,即呈现,是指照片如何被呈现,比如装框,或者裱在灯箱上,再或者做成摄影书,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每一种呈现方式都有复杂的分支和选项,装框对于框的选择本身也会考虑材料和工艺,做摄影书方法就更多更复杂。所以,以上两点,内容和制作,即衡量摄影作品完成度的基本属性,也是我们评价一个作品考虑因素。放在其他艺术形式下也基本适用。《什么是摄影作品的完成度?》2019年campfire是
2021年8月13日
其他

campfire #2:如何在家种地?

事情的起因是,我想在家种地。一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盘算这事儿了,但是我住的地方太冷了,一年有9个月冬天,所以我决定把麦子种在客厅后面的空房间里。在真正开始实施这个计划之前免不了做一些研究。根据我的研究,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在家、在自己的房间里种过麦子。第一个原因是这可能是这实在没什么意义。第二个原因是,麦子很难在室内生长,它需要足够深的土壤,大概一米,和足够的光照。我想,首先我需要一个花箱,要有一米深,于是我找了一点木头:
2021年8月6日
其他

campfire #1:逃离黄石公园

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和环境变化,我决定停止在知乎写作和发表作品,并且删除了在知乎过去七八年中的所有文字。其中一些我认为值得保存的文章,我将会陆续的重发在公众号。这些被删除的文章将会被打上
2021年7月31日
其他

Tianxi @ abc书展

这本Zine收录了我与王汉洋、谢轶轩、刘正、曹丰泽、雨落在东北沿中东铁路旅行时拍摄的一些照片。谢轶轩、刘正作为摄影师与我一起完成了这些照片的拍摄。其余小组成员则与在北京的可达制作了《拯救东北
2021年7月6日
其他

新画册:再见,谢谢所有的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座城里的人也像是他们的河一样。他们似乎并不像其他城市里的人那样总是信誓旦旦的,甚至有点歇斯底里的争取些什么。所以这里的地铁基本上没什么人,总是能找到座位。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花了200万,建了个不赚钱的影像工作室

阿卢用拍立得拍的工作室,左边是工作室窗景,下面是水上公园,远处的高塔则是天津天塔。
2020年12月25日
其他

一种胶片线性去色罩的方法

Lab,除了个人创作以外,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胶片数码化技术、微喷输出工艺以及艺术创作的媒介与材料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除了自己使用以外,也用于帮助其他艺术家和专业用户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2020年8月10日
其他

你并不能在真好玩乐园中找到一个北欧风的滑滑梯:无聊摄影奖获奖作品展示

此次大赛将评选出一个无聊透顶奖,以及两个百无聊赖奖。奖金由工坊提供,获奖者将分享966元的奖金。(原本我们想要把无聊透顶奖作为一个大奖,但是大家都太强了,所以前三个奖项的获奖者均分奖金。)
2020年3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再见,谢谢所有的鱼

一些鱼被高高抛起,然后落入水中,仿佛这些鱼被抛的越高,放生者就能积攒越多的功德。在落水的时候,几片鱼鳞散落下来在水里反起一些细微的光,不动了,似乎是昏了过去,几秒钟之后又翻身游走了。
2019年12月30日
其他

像素的虚空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沈旸旸跟飞思总代搞了几个近摄环,原因是我很好奇135的底片通过接片的方式扫出超大的图像会是什么结果。最后顺手还做了个120的测试图,不过文件尺寸真的是太恐怖了。
2019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