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评估中心

其他

中共教育部党组《人民日报》撰文: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编者按:10月16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一起来看——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教育系统将坚定不移抓好落实,勇担兴教强教新使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增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4年10月16日
其他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培训会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教育工作新形势,高质量推进下一阶段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8月24日,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培训会在南京举办。本次培训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140余名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代表、20余名认证机构代表参加线下培训,1700余名专家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学习。此次培训由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主办,南京晓庄学院有关领导出席培训并致辞。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周爱军介绍了当前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思考。他深入分析了教育强国背景下,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强调要积极谋划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改革,紧紧围绕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心,主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大局,同时,他强调认证工作要坚持理念内涵,不断提质增效,实现自身高质量、持续性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冬生做了题为“基于证据,重在课程,判定两线”的报告,对认证改革优化后如何聚焦课程重点查证、如何把握两线与课程的关系及如何判定整体达标情况进行了系统指导。结论审定委员会委员叶忠、学术委员会委员高湘萍、李广平分别从聚焦两线的课程查证要点、明确各环节查证目标、聚焦课程考察案例等方面对参训人员进行了具体指导,为专家进一步把握认证重点、聚焦课程考查提供参考。协调委员会委员庄辉明从师范认证工作制度文件、总体纪律要求和各环节风险防范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认证工作纪律要求,要求专家们规范、公平、公正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本次培训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有关要求,介绍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做出优化调整的有关考虑,提出了落实“全面覆盖”目标的提质增效建议,为聚焦重点开展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础。后续,将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持续做好认证改革优化工作,不断提升认证工作的政治性、引领性、智能性、前瞻性、国际性、机制性。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2024年9月14日
其他

评估中心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9月12日下午,评估中心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党组扩大会议精神,对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行部署。会议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了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人民情怀,为建设教育强国擘画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评估中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切实扛起政治责任,迅速形成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二是要坚持深学深悟,把学习大会精神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贯通起来,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在学懂弄通上下真功夫、细功夫。三是要推动中心工作,科学谋划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大会精神入脑入心、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部党组决策部署上来,挺膺担当、奋发有为,拿出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闻鸡起舞的勤奋精神、滴水穿石的实干定力,在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中贡献评估力量。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2024年9月14日
其他

中共教育部党组《求是》撰文: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者按:中共教育部党组在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文章《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起来看——“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后继有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以来,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育人成效显著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4年5月,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总书记的要求,是教育系统的行动方向。新时代以来,教育系统精准化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大中小学各学段全面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全国高校实现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及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以“概论”为核心的课程群不断完善;中小学及时开设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导读、导学及主题活动选修课。连续7年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持续推进“寻访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考察足迹”、“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等活动,面向师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巡讲2万余场次。在各学段、各类型教育中针对性设计开展“开学第一课”、“技能成才,强国有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深度覆盖2.9亿在校学生。调查显示,广大学生高度赞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2022年4月25日,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专门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总书记的关怀,给教育系统以极大鼓舞。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自觉担起主体责任,把思政课作为学校“第一课”,书记、校长认真履行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讲课听课等要求。教育部党组制定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和规划方案,推动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全面改善和加强思政课条件保障。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部成立指导委员会,布局32个省级一体化共同体,推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有效贯通。全面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建设,修订义务教育、高中、中职课程方案和标准,统一开设“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完成5轮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修订。推进课程改革,各地区“一盘棋”实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等重大项目。新时代以来,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得到有力重塑。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又多次论述这个问题。2021年4月19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5月31日,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教育系统牢记嘱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健全育人体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大力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施基础学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计划等,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教材教法教师改革为主要内容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修订的教育法将“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爱劳动、会劳动逐步成为校园新风尚。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解决“小胖墩”、“小眼镜”问题,持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加强作业、手机、读物等管理,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健全美育课程体系,实施美育浸润计划、青少年读书行动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发展的育人生态进一步形成和巩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基本形成。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系统提出的明确要求。“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教育系统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时间上全过程、空间上全覆盖、要素上全动员的体制机制,推动健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等“十大”育人体系,育人合力大幅增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历史性成就等研究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梳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出一批示范课程、名师和团队、数字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的融合。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覆盖全国高校,将学生社区“末梢”转变为思想引领、发展指导等工作“前哨”,推动育人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在2023年教师节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教育系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启动“国优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等,进一步建立建强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长期存在的思政工作队伍缺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综合师生比均已达标。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的成效,为新征程上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面临着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挑战。从国家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变化看。国家的战略利益、战略目标决定了教育发展的优先导向。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时代新人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等提出了全新要求,迫切需要以更为宏阔的视野和更为主动的担当,谋深谋实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更好地把青少年学生凝聚和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以更强的能力本领积极投身并担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看。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愈加严峻。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使之成为理想信念坚定、视野格局开阔、能担当现代化建设重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突破,使机器从过去替代体力劳动向替代脑力劳动转变,对学生未来应当拥有怎样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教育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等提出了全新要求,需要在教学和评价上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素质培养,让学生有更全面的发展、更强的综合素质和数字素养、更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更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看。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信息获取超前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身处网络时代的当代青少年拥有更为充足的平视世界的底气,更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精神体验。如何系统把握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变化规律,加强他们网络安全意识、网络素养、网络行为等的教育和引导;如何在关注他们知识增长的同时更细致地关心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精神世界,并引导他们认识和担负起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这些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教育内外部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全面育人水平有待提高,人才培养重知识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分数至上等现象还较普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尚未完全落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形成更强的协同育人合力;思政课程教材各学段在贯通、协同、联动方面还存在“堵点”、“痛点”,思政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还需增强,思政工作队伍能力建设与现实需求还有差距,高校思政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针对性地、大力度地予以解决。三、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动价值观教育一体化贯通、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一体化贯通、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体化贯通,为新时代新征程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贡献。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有组织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力量,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揭示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构建起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高质量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开发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发挥“统编教材+配套课件+示范讲义+集体备课+实践研修+研究阐释”合力作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抓好新时代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高质量开发“中国系列”原创教材,打造自主教材体系,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学科方向和课程教材,将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融入学校教育。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立足新时代新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整体优化设计新版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纵深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各学段思政教育课程贯通、教材联通、教学融通、队伍打通、资源互通。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中小学生体验感悟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提高思政工作队伍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育人本领。深入拓展“大思政课”育人重要阵地。加强“大思政课”建设,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统筹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和环境营造,探索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阵地。加强实践育人,组织学生深入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前沿、高质量发展一线,强化小我融入大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网络育人功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政教育课程和工作内容革新、方法革新、样态革新,培育网络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塑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和育人生态。强化育人阵地内容建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分学段有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要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深化体教融合,有效控制近视率和肥胖率。推进美育浸润计划,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强化劳动教育的软硬件保障,培养劳动意识,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持续深化科学教育促进行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以人文情怀、人文底蕴支撑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支撑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以核心课程、教材、师资团队和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小切口”牵引解决人才培养“大问题”。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健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深化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在一些关键急需领域超常规培养国家高端人才的新模式。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使不同发展潜质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新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方式,着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培养探索性、批判性思维品质。持续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地,深化考试招生、人才评价等改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推动构建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职业发展全程的有效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来源
2024年9月2日
其他

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党总支召开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会

7月31日,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党总支召开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会。党总支书记、主任徐维清出席,班子成员、党总支委员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周爱军主持。
2024年8月6日
其他

党纪学习筑根基 严明纪律守初心 担当实践显本色 砥砺前行谱新篇——评估中心第一党支部开展党纪专题党课暨党纪学习教育集中理论学习

按照部直属机关党委关于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及评估中心党总支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计划,评估中心第一党支部于7月26日组织开展党纪专题党课暨党纪学习教育集中理论学习活动。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评估中心党总支宣传委员、副主任张辉武同志以“学纪明规强党性
2024年8月5日
其他

评估中心第二党支部开展党支部书记专题党课暨党纪学习教育集中理论学习活动

7月24日,根据评估中心党总支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评估中心第二党支部开展党支部书记专题党课暨党纪学习教育集中理论学习活动。评估中心党总支书记徐维清参加活动。第二党支部书记周爱军主持活动并为全体党员干部讲专题纪律党课。
2024年8月1日
其他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工作会召开

2024年7月11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2024年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同志,副主任委员顾明远、王定华等20位委员参会。专家委员会下设的学术委员会、结论审定委员会、认证协调委员会、专科认证工作组及秘书处成员列席会议。会议现场会议由刘利民主任委员主持。他强调,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健全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要主动融入教育强国建设主战场,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服务好教师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刘利民主任委员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秘书处关于2023-2024年度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学术委员会关于认证支撑服务高水平师资培养、加强科学素养考查、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优化组织实施、规范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认证等预研情况报告,协调委员会关于加强专家与机构管理、实施评价工作的有关建议。与会委员就相关议题进行了研究。会议审议通过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受理原则、2家省级机构的认证资质申请、有关专家和机构工作问题处理建议,审定了2024年认证结论和中期审核结论,相关审定、审议结论将在会后按程序发布。秘书处、各专门委员会报告有关情况参会委员发言刘利民在听取报告和委员发言后强调,本次会议就推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他要求秘书处后续协同各专门委员会,落实会议要求,研究改进认证制度,完善认证体系,切实发挥认证服务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心任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同志代表教师工作司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指出要进一步思考和谋划师范类专业认证定位,持续加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他强调,新形势下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更加体现政治性,最大的政治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建成教育强国,要胸怀“国之大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更加体现引领性,推进分级分类认证,强化结果使用,把认证结果与教师教育布局调整、资源配置等结合起来;要更加体现智能性,探索数智化认证,推动教师教育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新要求;要更加体现前瞻性,聚焦实践能力培养等核心关键问题,支撑高水平师资培养和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要更加体现国际性,高站位谋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中亚、非洲国家的沟通交流,推动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走出去;要更加体现机制性,从长效机制上谋划师范类专业认证与队伍建设。俞伟跃司长讲话本次会议是在全国教育大会和第40个教师节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启动6年、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会议。会议坚定了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服务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信心,吹响了新时期做好专业认证,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支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冲锋号。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2024年7月23日
其他

激发青年干部心系教育强国建设,想事、干事、干成事——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开展年中工作研讨

7月17日,为深入推进中心各项工作开展,进一步强化各处室协同联动意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各处室业务工作的了解,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开展了以“教育强国,评估何为”为主题的年中工作研讨活动。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副主任张辉武主持。活动首先由来自各处室的9位青年干部分别以“致广大而尽精微,于平凡处创不凡”“脚踏实地,自信自立,奋进教育强国新征程”“做好专业认证工作,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开展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助力夯实教育强国基点”“教育强国
2024年7月22日
其他

评估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教育青廉说:党性与国情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交流活动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纪念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提升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以“教育青廉说:党性与国情教育”为主题的党纪学习教育交流活动。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徐维清,中心副主任江河,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全体青年干部参加活动。信息与安全处何菁菁、党建工作处(人事处)郑叶霞两位青年干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分享参加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心得。通过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分享其对于工作纪律的理解,强调深学深悟《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工作生活必修课,激励青年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以强化理论武装、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底线意识为努力方向,切实耕好自己的“责任田”。认证与专项评估处王贺宁、办公室初丹丹两位青年干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分享参加教育部直属机关党性与国情教育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心得。带领大家重温了党的历史和党的工作方法,结合在古田的培训学习和具体业务工作,表示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自我革命,更好地践行服务宗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年轻干部。四位青年干部“入脑入心”的学习、“干货”满满的分享和真诚用心的讲述,激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纷纷表示作为年轻干部,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切实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要扎实学习、增长才干,把“青廉”作为一种品质,时刻绷紧纪律的弦。徐维清书记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成效,激励并要求大家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勤快人、业务上的内行人、生活上的贴心人和廉洁上的清白人”,在向教育强国跃升的关键时期,努力提升工作本领,积极发挥青年力量。日前,评估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已组织开展了“强化党纪学习
2024年7月4日
其他

评估中心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赴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6月5日下午,评估中心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评估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徐维清等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活动。
2024年6月7日
其他

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与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联学活动

5月22日,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党总支与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党总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联学活动,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保国教授结合警示教育案例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处分条例》)。高教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李楠、副秘书长郝清杰以及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出席联学活动,共有8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常保国教授以“党的纪律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为主题,从党的纪律建设史的维度,系统梳理了党纪处分条例的四次修订情况,通过引用大量数据和警示案例的分析,对处分条例进行了深度专业解读。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警示警醒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守红线,筑牢思想廉洁线起到了积极作用。与会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党纪学习教育的辅导学习,也不仅是一次对铁规禁令的深入研习,更是一堂深入浅出、触及灵魂的党课,是一次精神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刻领悟处分条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落地落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部党组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与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纪正思、知纪正见、明纪正身、守纪正行,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以履职担当教育质量评估认证监测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2024年5月2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AI与大学课程教育——评估中心开展2024年第一次党建业务联学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数字化智能化思维,深化干部职工关于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影响的认识,5月17日,评估中心联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开展了2024年第一次党建业务联学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江作“AI与大学课程教育”的专题报告。评估中心主任徐维清、副主任江河、评估中心干部职工以及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参加了活动,并进行了互动交流研讨。陈江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以ChatGPT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收集提炼信息、跨语言能力等方面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陈江教授重点围绕如何运用AI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分享,运用生动的案例演示了AI在PPT制作、文档撰写、数据图表制作、文生图、视频制作等方面的应用效果。陈江教授强调既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对大学课堂教学变革的推动作用,也要客观看待、冷静应对AI技术对教学的冲击和重塑。参与活动同志纷纷表示,报告主题鲜明、内容详实、形式活泼,通过陈江教授的讲解和演示,加深了AI在大学教学中创新运用的认识,对评估中心进一步开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证监测工作具有启迪意义。本次联学活动,既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助力评估中心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2024年5月27日
其他

陆根书 | 扎实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扎实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全面准确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深刻内涵,正确认识和理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体现根本立场和时代要求首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指明了我国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根本立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遵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要求,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标志。其次,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高质量高等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现代化提出的新使命,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需求,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对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提出的新任务,也是经济新发展格局对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丰富内涵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至少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高等教育,满足学生“上好学”的教育诉求。能够为学生个性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把优质高等教育的“蛋糕”做大,实现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努力解决好“上好学”的高等教育质的发展问题。第二,能够提供公平、机会均等的高等教育。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不是为了让少数人享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是为了让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学生。因此,不仅要把优质高等教育的“蛋糕”不断做大,还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优质高等教育的“蛋糕”分好。第三,能够提供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切实解决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以便更高效、合理地配置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要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和提质增效。在省域内,也要解决好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类别的高等教育也要形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第四,能够提供更高效率的高等教育。一个高效率的高等教育体系,从学生的视角看,应该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学有所为、学有所得;从高校的视角看,应该能够让高校紧贴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解决好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科学研究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从社会的视角看,应该能够科学平衡政府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鼓励和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第五,能够提供多元多样的高等教育。经济社会需要是多元多样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应该是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多样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多样的高等教育支撑。要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满足不同类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第六,能够提供指向未来,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等教育。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不是面向过去、现在的,而是应该指向未来,引领未来的。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宏伟目标。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面向2035年、205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周期,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明晰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与途径第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坚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第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是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强国的基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把高等教育作为战略性投入给予优先保障,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形成结构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落实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建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经费使用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要把高质量作为检验标准,从体制机制、结构类型、评价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进行分析,推动高等教育向高质量迈进。第三,健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面向未来,在制度、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大胆尝试,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第四,积极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推进不同区域、层次、类型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要依据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明确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高等教育布局和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布局。要发挥高水平大学主力军作用,突出培养质量、办学特色和实际贡献,培养更多一流人才。要通过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水平。要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紧缺人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厚植人才优势。第五,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公平、多样、均衡、开放发展,以及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协同融合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必须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构建优质、公平、多样、均衡、开放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缓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焦虑感、不安感,提升群众的高等教育获得感;要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优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布局,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推进形成国际高等教育新格局。第六,健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高校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培育创新动力,加快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同时,要把科研成果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第七,要完善高质量高等教育建设的保障体系。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前瞻性、全局性规划,并整体推进。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行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助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来源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大学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一课

“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既要避免‘有教育无劳动’的现象,也要避免‘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文君说。那么,如何做才能让高校的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劳动教育?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还存在着哪些困难?如何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科研优势?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所高校,力图在这些高校的困惑和探索中寻找突破的方向。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创新引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的特色亮点、政策趋势与发展路向——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主题获奖成果分析高鸿,赵昕摘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分析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类43个获奖成果,其所呈现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实体化运作为核心的机制体制创新、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办学模式改革、以标准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教学改革五个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进入以创新为引领的新阶段,职业院校应紧紧把握时代发展大趋势,聚焦“校热企冷”等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始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从国家到地方,均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与教育政策,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开发全过程。职业院校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在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获奖成果是当前我国地方层面以及职业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探索与实践的杰出代表,是极具典型性的鲜活案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态势,为引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一、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成果概况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共计572项。依据成果标题关键词统计,产教融合类成果约为43项,占全部获奖成果的7.5%。其中,一等奖10项,在全部一等奖成果中占比14.3%;二等奖33项,在全部二等奖成果中占比6.6%。高职院校牵头完成32项,中职学校牵头8项,普通高校牵头2项,教育研究机构牵头1项。43项产教融合类获奖成果的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省域分布方面,东部省份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江苏(7项)、浙江(6项)、广东(5项)和山东(4项),4个省份的获奖成果总量占比超过5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教融合发展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在完成单位方面,由一个单位独立完成的成果仅有4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有39项,占比达到90.7%;合作完成的成果中,以“院校+企业”或“院校+企业+N”(N包括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普通高等院校)的形式占绝对优势。总体来看,企业参与完成的成果有36项,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和普通高等学校参与完成的成果均为9项,行政部门参与的有2项,充分体现了多元化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特征以及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主体地位。三是在主题热点分布方面,产教融合领域的改革探索主要聚焦于中国特色学徒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专业群、实训基地等方面,其中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题的成果达到了11项,占比25.6%,反映了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中国特色学徒制已在实践层面得到了广泛实施。二、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中的特色与亮点“产”与“教”的有机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其核心就是要有效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届43项产教融合类获奖成果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改革创新,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实践中存在的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如:产教融合缺乏长效机制,企业参与度不深;缺乏有效载体,融合路径不畅;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环境脱节;课程体系建设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职业院校服务能力难以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等,开展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其所呈现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实体化运作为核心的机制体制创新、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办学模式改革、以标准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改革五个方面。(一)聚焦机制体制改革,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及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体化运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融合”的机制问题。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和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层面通过顶层制度设计,鼓励各地方和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实施职业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及实体化运作职教集团(联盟)。在产教融合类获奖成果中,产教融合的机制体制建设必然成为核心议题,其中有10项成果的主题为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或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共同体。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成果开创性探索了“产教综合体”实体化运行机制,通过搭建股份制“3+3园区模式”双元育人平台,从三个方面有效解决了如何建、如何管的难题。一是以资产经营公司为桥梁开展股份制合作,打通政策瓶颈。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学校以设备、场地、品牌等入股,企业以资本、技术和订单入股,优化决策执行,保证政校企各方的平等话语权。二是股权结构组成多样化,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与区域头部企业、风投资金等合作,基于多样化股权结构,采用轻资产和重资产两种股权类型,成立生产型、研发型、培训型三类股份制实体公司,分别与学校实训中心、研发中心、企业服务中心融合运行,通过明晰股权架构、设置股权下限和一票否决权等措施,平衡各方利益。三是健全实体化运行保障机制。成立产教融合理事会及公司董事会,出台《产教综合体人事薪酬管理实施意见》等19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方案,推动校企利益、制度、资源、文化、技术和人员的全面融合,疏通校企资源整合“堵点”,为构建良性互动产教关系提供了新样板。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以常铁校为主体,企业大学、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中国中车集团子企业和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1+1+1+N”紧密型实体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常州中车培训有限公司作为共同体运营实体。同时,建立紧密、开放型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体化运行机制,技术融合共建专业,人才融合共建教学团队,资源融合共建实训基地,文化融合共育工匠人才,推动企业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中车集团作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了央企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以校企技术、人才、资源、文化融合为路径,搭平台、建机制、强措施,共建专业、共编教材、共创课程、共建基地、共培师资,保证产业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创新、生产装备升级在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为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提供了范本。宁津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主导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山东博尔特电梯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混合所有制学校——宁津电梯学校,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同根共生、资源共享”的厂校一体化育人改革方案。(二)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作为破解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紧难题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形态,在各职业院校广泛实施,推动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从“西方舶来”到“本土创新”的跨越,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在43项获奖成果中,共有8项成果的主题为现代学徒制。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如: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完成的成果聚焦探索适应现代产业技术特征、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系统阐释了现代学徒制匹配现代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学理逻辑,构建了现代产业一线员工从业能力形成模型,研发了基于现代产业从业能力特征的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技术,设计了体现现代产业技术特征的师傅教学法,形成了以师徒关系制度化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成果揭示了现代学徒制服务现代产业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回答了“现代学徒制以何、如何应用于现代产业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为我国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学理基础。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集团化、集群化、多样化”的现代学徒制新理念和“精准匹配、一岗一案、多样成才”的现代学徒培养新路径,推动现代学徒制实现了由“一校一企”向“集团化协同”转变,形成“集团化”组织优势,健全决策、管理、执行“三层级”学徒制运行管理架构,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保障学徒制可持续发展;由“单个专业”向“集群化发展”转变,形成“集群化”资源优势,对接西南地区“铁公水空”交通建设需求,重点打造4个交通土建专业群,形成专业集群化协同育人新格局;由“单一供给”向“多样化培养”转变,形成“多样化”育人优势,融入交通土建“八大员”岗位标准,实施“一岗一案”的多样化现代学徒培养,满足企业多岗位的人才需求。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牵头的成果针对现代学徒制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组织系统、资源条件、运行规则、评估体系“四缺失”问题,打造了以政府主导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太仓模式。成果构建了政企校行四方共同体,以各项合约化规则规范多方行为,实现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学校支撑、行会服务,四方深度融合,聚焦素质培养,实施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成果形成了学徒培养校企协同整体解决方案。学校促成政府牵头成立职教集团,出台“政府津贴+项目补贴+资源共享”组合激励措施,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中荣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学徒制试点,实施车间班组长“村干部培养计划”;制定《学徒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定岗强基—轮岗提能—晋岗增值”三阶递进学徒培养路径,让学徒待遇有保障、成长有通道;制定《企业导师激励办法》,明确导师可享受与带徒成效挂钩的学校课酬、企业补贴、政府津贴等待遇;制定《双主体协同培养管理办法》等制度,畅通招生招工、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岗位认证等渠道,专设学徒培养科与管理专员,全程负责师傅聘任、岗位设置、生产协调、教学监督等。(三)聚焦办学模式改革,广泛开展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产业学院是一种创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是推动松散型校企合作关系逐步走向深度、实质性融合的重要载体。我国高职院校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相关方面的探索实践。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建设正式写入国家文件,成为促进产教融合的国家策略。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企业与高职院校实质性紧密合作建设产业学院正在成为一种热潮和模式创新。在43项获奖成果中,有3项以“产业学院”为主题,而在具体成果内容中,将产业学院作为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的成果达到10项。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悦达纺织产业学院,首创了产业学院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学校投入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师资、教学经费,企业投入生产实训设备、资金,按比例占股,办学收益全部投入到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形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创新等利益共享、办学和社会服务收益内循环,通过这种办学利益内循环市场化运行模式,实施双主体办学、五融合发展,突破了双主体办学利益制衡瓶颈,促进了产业学院长期稳定高效发展,实现了由产教结合到产教深度融合的转变。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牵头的成果提炼出“以时间造空间”的产业学院办学理念,即人员互聘、场地共用、项目共享、技术共研,让学生在校期间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岗位技能,相应地减少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时长,缩短了学生成才时间,同时,企业提供场地让师生进行实践锻炼,扩大了中职学校的教学场域和空间。秉持“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校企共育”理念,逐步打造出以“三界协同”+“三链对接”+“三源共享”为特色的“嵌入式”(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互相嵌套,多方紧密融合)中职汽车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有效地满足了产业链所需人才的精准、精细和精益化要求。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行业领军医院、企业共建9个健康产业学院,将产业学院作为实体化运行的基础单位纳入职教集团管理,各产业学院合作方(企业、学校)共同组建集团理事会,与监事会(行业)和集团指导委员会(政府)共同构建“政府统筹、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集团化治理体系,为产业学院发展聚合政策、资金、基地、专家、平台、转化和市场资源等,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推进合作治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聚焦“五个对接”,强化标准建设及其引领作用标准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行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参与不足而导致的职业院校教学标准更新不及时、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困扰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职业标准—岗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标准链”,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天津大学牵头,与包括职业院校、普通高校、企业等15家单位共同探索形成了“多元接续”的职业教育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成果针对企业标准对接教学标准的关键节点,设计了基于国家标准的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学校通过牵头联盟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合研发企业需求端的“技术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组织龙头企业和龙头院校牵头研发体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需求的专业建设标准;以“产业链—教育链”为纽带,指导联盟院校与企业联合,基于自身办学基础和企业需求,开发基于“工厂生产模式”的课程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标准、基于项目化管理和真实生产环境的实习实训标准,打造“职业标准—专业标准—教学标准”多元接续、周期更迭的标准开发体系,推动技术标准向教育标准的高质量持续转化,实现联盟内“龙头院校—试点院校—辐射院校”整体提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与雅戈尔、太平鸟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发了“懂市场+善电商+通物流+会管理”德技并修的新零售人才培养标准并公开发布,在新零售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实现了新零售人才培养质量“有章可循”。同时,成果紧跟区域产业新零售岗位变化,对专业方向、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以岗定标”新零售人才培养范式,增强了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特色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完成的成果完善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确定高职7个食品专业内涵和属性定位,提升专业教学标准应用规范和区分。实施标准“迭代优化”,融合食品加工岗位群及其职业能力标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解决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问题;同时,推动基于标准的课程教学改革,遵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以“专业标准+职业素养+技能培养+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目标和手段,三校联合头部企业共同确定了新的岗位能力和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五)聚焦专业和课程改革,探索专业(群)发展新模式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将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核心,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深处则是课程改革。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改革是深化产教融合在教学层面的核心内容与最重要的抓手,这一点在43项获奖成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几乎所有成果均涉及了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成果以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拉动引领,以商流为先导、物流为核心、信息流为支撑、资金流为保障,形成了四流一体的专业群布局,打造了集战略定位、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组织生态为一体的33521物流管理专业群高水平系统解决方案。即:专业群“专精高”精准3定位;贯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3层次机制;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文化创新、国际输出5项服务功能的全价值输出;2治理:党建引领下专业群数字化治理及文化治理;1生态: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群与供应链产业生态共荣双赢、协同共生的生态化发展。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完成的成果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创新建筑类专业群建设理念,引入产教孪生,着力重构了建筑类三大专业集群、6个专业群、26个专业的新型结构体系,搭建了“有效冗余、泛在共享”的专业群网状模块化课程与教学资源子生态系统,“二维多梯、产教一体”体系化的教师发展子生态系统和“分类分层、集成递进”人才成长与技术技能创新的子生态系统,建设基于建筑产品工作过程的孪生课程体系、基于工作标准的孪生教学标准、基于工作情境的孪生专业课程、基于工作项目的孪生学习项目、基于现场资源的孪生教学资源、基于现场技术的孪生技能平台、基于企业团队的孪生教师团队、基于企业员工的孪生学徒,一体化构建资源共享、交叉融合、相互依存、共同提升、持续发展的建筑类专业群生态系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与CQC合资的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纽带,专业群与165家电子行业典型企业开展多维、多向合作,构建产教协同“微生态”。通过生态圈企业,把握岗位技术复合趋势,动态优化专业群构成,形成“设计→制造→检测→集成→运维”专业链,建立“企业→专业→课堂→学生”快速传导链路;依据智能升级、精益生产需求,完善人才培养规格,加强新技术应用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升级专业平台和专业模块课程,构建“技术+质量”课程体系,系统解决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三、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政策领域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方、院校积极探索实践,其成效已逐步显现,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典型模式,这些获奖成果就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但同时,通过这些成果,也反映出了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性不足。产教融合类成果在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上多数停留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比较常规的做法和举措,或者是在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下的“修修补补”,真正具有突破性、改革性、创新性的举措还比较鲜见。二是理论支撑不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必然需要理论的支撑,虽然多数成果都借鉴或运用某些教育学理论,甚或是一些跨学科理论,但存在着理论运用不适切,或者理论与实践并未能结合起来的“两张皮”的现象。三是缺乏较为成熟的模式,推广性有限。各地方和职业院校在探索实践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些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这些模式或者仅是在本专业、本校层面进行了推广实践,或是在省域或国家层面进行经验交流,或是实践期较短,尚未有在较大范围得以广泛实践并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的成熟模式,多数实践还处于自我摸索阶段。四是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尽管绝大多数的成果是由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完成的,但行业企业基本处于“附属”地位,更多的是“参与”,职业教育还是“学校职业教育”,是“教产合作”而非“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学校,多元主体的活力还未得到充分的激发。在成果中呈现的问题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的堵点和难点问题的一个缩影。从宏观层面看,一是我国产教深度融合法规体系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缺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门性法规,相关政策制度真正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对于职业学校特别是公办职业学校如何与企业及社会力量合作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仍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这也是各地方和职业院校在实践中不敢创新的现实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院校发展活力和创新力的发挥。二是国家产业系统与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融合机制尚未形成,相关顶层制度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不强,如管理体制的障碍,跨部门政策的配套、衔接与协调等。三是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尚未构建起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职能和责任划分并不明确,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指导地位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凸显。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对于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和财税土地政策支持的对象、形式和具体内容还需更为明确的规定,以支持很多好的政策有效落地。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新趋势与职业院校改革新路径我国的产教融合实践探索既有源于国家顶层设计、政策层面的有力推动,也有来源于基层的自发性实践,是一种“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相结合的模式。当前,国家层面有关产教融合的政策密集出台,着力打破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跨界融合的现实困境,从而构建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产教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基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的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趋势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定位在法律得以确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一体、两翼、五重点”;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出了五个方面的19条政策措施。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边界不断拓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主体协同性融合性更强,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看,未来的改革发展将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更加强调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企业和学校的问题,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这在近年出台的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意见》中提出的“一体”,就是指教育部和有关省份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新模式,鼓励地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一省一策,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省情和教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就是要聚焦市域,由政府牵头,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打造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体,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格局;《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要达到50个左右,职业教育发展主体责任下沉到了市域层面。地市一级的城市或城市群成为推进产教融合探索创新的最优场域。强化政府统筹、发挥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彰显了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二是更加强调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其在推进过程中必然要跨界、跨部门,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打补丁式”“零敲碎打式”的改革,显然已经不适应改革新要求。国家发改委与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出台的《实施意见》,就是要通过多部门协同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并整体推进,以更有效地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等难点问题;同时,为使顶层设计的政策得到更好又地落地落实,国家也愈发强调配套政策的设计。如最近一段时间内,教育部配套《意见》及《实施方案》而密集发布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指南》等具体政策。三是更加强调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产教融合”首先是“产”,探索产教融合改革不能只在教育的语境下,更要在产业的语境下。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培养主体和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同时,企业不仅是产教融合的责任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因此,在产教融合的政策设计中,其立足点逐渐从基于学校的立场对企业产业“提要求”,转向更加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制定金融、财税、土地、信用等政策,以充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由国家改革发展委牵头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并提出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配套政策,让企业真正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四是更加注重组织形式与载体的迭代升级。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和专项计划设计引导着产教融合的组织形式不断迭代升级、载体不断迭代更新。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到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从职业教育集团到产教融合型城市、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都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二)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新路向国家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为基层实践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基层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性、特色性实践也将为制度与政策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实践基础与依据。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则需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聚焦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一是以实体化运作为抓手,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多层面共同探索并推进办学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走出改革深水区的重要突破口。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托产业园区,重点选择与区域、行业的领先企业、标杆企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寻找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的利益结合点,通过构建现代化的治理结构,明确各方资源共建共享、利益合理分配、风险共同承担的治理规则,优化各方资源整合机制,增强不同性质主体的活力优势,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可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二是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全面融入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立足区域服务区域,全面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以服务区域产业园区优势主导产业(链)的专业群为纽带,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打造产业学院。依据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并整体规划构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联合体内的各类主体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依托联合体,与联合体内的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等主体共建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从而使产业学院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平台,为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充分的人才与技术供给,实现产业链(群)、专业链(群)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优化整合资源,全面融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依托已有行业型职教集团,优化整合已有资源,与龙头企业共同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共同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四是升级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与载体,积极探索“科教融汇”新路径。“科教融汇”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更是科学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职业院校应找准“科”与“教”的契合点,既要聚焦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又要服务“卡脖子”难题攻坚,探索科教融汇新路径:对标产业发展前沿,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实践中心,包括公共实践中心和校内实践中心,服务学生实习实训,服务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搭建多功能一体化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突出学校办学和服务特色,将科技创新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服务,借助学校专业优势和科研资源,发挥科研技术平台的支撑作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育人功能,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学校科研团队,鼓励师生更多地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作,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五是以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为载体,全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采用校地协同、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联盟等多种形式共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学院,校企联合招生,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共同研制现场工程师培养方案,开发建设高水平教学资源。基于工程现场真实生产任务,联合开展项目制课程、工程实践教学等校企培养;发挥办学优势和专业特长,按照企业需要协同开发培训资源,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来源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丁薛祥在广东深圳调研时强调: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教育报》(声明:“教育部评估中心”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中共教育部党组《求是》撰文:奋力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奋力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中共教育部党组“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引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献,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对世界历史进程和强国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深谋远虑和勇于战略抉择的历史担当。教育部党组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主题教育成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结合年初确立的重大项目和专项行动的实施,一体推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重点改革项目的落地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谋划研制等工作,积极拓宽视野和格局,努力把总书记的期盼和党中央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切实增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历史使命感。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的战略利益、战略目标决定了国家发展的优先导向,决定了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摆在优先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强国明确为到2035年必须“建成”的目标之一,放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目标之前,充分体现出教育之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报告还提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等强国建设目标任务,推进这些强国目标任务的完成,人才是关键,而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回顾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总结16世纪以来5个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史规律,分析3次工业革命渐次演化的历史进程,无一例外显示出教育的优先布局与国家的兴盛强大密切相连,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更富有创新能力,能更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国家持续繁荣。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果”,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因”。要在国家发展的新方位新征程中,找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定位新任务,自觉增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感、使命感。把握好蕴含的重大机遇,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有着良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由大到强的历史新阶段。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将在重要政策举措、重点工程项目安排、重大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和全面加强,这是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要看到,教育内外环境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既可能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影响,也将给教育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带来无限可能;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深入发展,对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科研创新数量质量、人才数量类型结构等提出全新要求;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发展将带来新挑战;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等等。面对这些变化和趋势,要敢于抢抓机遇、善于主动作为,强弱项、固底板、防风险、扬优势,自立自强地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总号令。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确立的硬目标、硬任务,还有不到12年时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没有现成道路可以因循,也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迫切需要加快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思路创新,以目标倒逼改革,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如期建成。二、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人才的高度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高度和国家竞争的真正实力。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攻克的核心任务。牢牢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做好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不断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和大中小学读本,打牢学生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根基。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开展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开展青少年读书行动,引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引导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重要指示,实施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工程,把思路、政策和精力更加聚焦到“自主培养”上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深化“双一流”建设,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培育一流优势学科。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探索构建各学段贯通、多方协同、科学完备的培养体系,让更多好苗子得以挑选出来。重点从基础学科人才、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骨干人才、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等需求侧出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向理工科、战略紧缺和新兴交叉领域布局。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建设计划,研究建立国家科教融合创新特区,加强与政府部门、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协同育人,抓紧实现基础研究、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等的重点突破。打造职业教育新增长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探索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网络体系与机制设计,打破职业教育内部循环和毕业生身份固化,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模式,源源不断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到来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述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号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总书记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我们要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抓牢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实施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开展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从目标、方法、机制和手段创新着手,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优化教师管理和结构配置,拓宽成长发展空间,营造浓厚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三、强化服务导向,有效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要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自觉主动做到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工程,加快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高质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协同中心建设,集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建设,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形成国际比较优势,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科技、产业、经济布局对教育、科技、人才以及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出的新要求,部署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工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上先行先试。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地方重大产业发展需求,以实施新一轮部省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选择一些试点区域探索设立高等研究院、区域创新中心等,提升区域教育服务能级。持续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设,面向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加快构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和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创新政产学研用结合新载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加强技术转移转化,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发教育强国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挥政策、制度、机制的价值驱动与战略牵引作用,加快推动教育体系调整走向更加系统性、综合性的集成,推动教育发展走向更加主动自觉的自信自立,推动教育活动延伸到更加灵活广阔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积极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顽瘴痼疾,以政策、制度和组织机制的一体化部署来推动观念更新、工作评价和方法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公平包容、更有质量、适合人人、便捷高效的数字教育,有效支撑个性化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和发挥教育数字化助学、助教、助管、助交流合作的功能,以数字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灵活的教育对外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促发展,增强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不断扩大中国教育的朋友圈,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五、坚持人民至上,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表明发展教育的根本立场,反映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要深刻认识教育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稳步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方法,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评判标准,切实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当前,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对“入好园”、“上好学”、“就好业”的愿望更强烈了;对发展素质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供给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意愿更强烈了;城镇化的发展、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群众对城乡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教育服务的期盼更强烈了。要准确把握群众对教育的新关切新期盼,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方面各环节,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夯实基础教育基点,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重点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资源共享智慧化、教育关爱制度化,着力抓好提高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加强县域高中和综合高中建设、20万人口县设置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创新育人方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降低教育养育成本、学生心理健康等热点难点问题,全力以赴办实事解民忧,让人民群众享受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是最大政治优势。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汇聚全党全社会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的强大合力。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升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质量,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党旗始终飘扬在育人一线。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教育系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全战线智慧和力量,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谋划设计,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笃定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来源
2023年10月6日
其他

充分发挥委员会职能作用 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2023年10月3日
其他

认证引领专业建设“追卓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认证中最高级别的认证。它的实施是我国高校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今很多高校已将专业认证作为加强本校工科类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教育部:开展职业教育国家教学基本文件落实情况自查工作

(五)质量保障。学校教学制度体系是否完备、是否定期公布教育质量年报,是否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等纳入毕业标准,杜绝“清考”,是否有听课巡查制度,校内教研机构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情况等。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为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更好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2023年通俗理论读物《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本书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联系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对17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力求说理深刻、透彻、晓畅,注重文风平实、朴实、切实,可作为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读物。今天来看《人民日报》“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专栏深入解读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立柱强基方致远——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知识革命的产物,离不开教育的积淀、科技的突破、人才的支撑。回顾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最早进入现代化,与其兴办一批著名大学、集聚一批一流科学家、产生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基于对教育、科技、人才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重大论断,作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长远之策必须靠教育、科技、人才。这是历史发展的结论,更是面向未来的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任务,着力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古今中外传承文明和知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国古代来看,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门下三千弟子、第一所官办学校稷下学宫,还是从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始建于元代的北京国子监,都是中华民族重教尚学的重要体现。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比如古希腊先哲交流思想的柏拉图学园、古印度佛陀讲经的鹿野苑、古埃及王室和贵族学习的宫廷学校,这些都是早期文明重视教育的生动例证。世界进入近代以后,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的时间大致是重叠的,进而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促进国家实力快速增长。比如,意大利成为16世纪的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就源于中世纪大学的勃兴,意大利是当时欧洲大学最多的地方,为其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奠定了基础,也为其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德国成为近代科学活动中心,也得益于德国大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从而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有力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崛起。这也启示我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事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作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但也要看到,我国离教育强国仍有一定差距,“钱学森之问”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不仅涉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优质资源的均衡,而且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社会观念的转变。【在线问答】什么是“钱学森之问”?200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力锻造、人格养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经验分享】江西井冈山以德育培养红色传人江西省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00多处。当地将红色资源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革命旧址,让学生了解红军艰苦斗争的故事。古人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和特点,社会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人人都接受合适的教育。这些年,党和政府一直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持续不断地努力,使教育的格局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解决有学上、上好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经验分享】浙江天台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为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吸引孩子就近入学,从2022年起,浙江省天台县采取“名校嫁接、强校帮扶、老校领衔”办学模式,通过城乡共享教育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乡村名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教育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关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庭、社会都需要转变成长成才、职业选择等观念,使教育回归其本质,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不断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上,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在影响人类生活最重要的300项科技发明中,中国有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道,“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10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世界进入近代以后,西方科技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从蒸汽机到电气化再到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推动西方现代化大踏步向前。与此同时的几百年间,中国经历了从充耳不闻到亦步亦趋再到奋起追赶的过程,科技水平从远远落后于西方到逐渐缩小与西方的差距,但总体上还是处在落后于人的状态。最近二三十年,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某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存在着“卡脖子”现象,成为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在线问答】什么是“阿喀琉斯之踵”?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阿喀琉斯的英雄,传说他刀枪不入、所向无敌,但身上有一个“死穴”——脚后跟,是最脆弱的地方。在特洛伊战争中,知道阿喀琉斯弱点的对手,用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导致阿喀琉斯身亡。后来,人们用“阿喀琉斯之踵”来说明一个道理:再强大的人和事物,如果存在致命的弱点,也容易被击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自主创新的历史性突破,“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等成就令世人为之惊叹。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党的二十大瞄准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专门部署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历史和现实表明,许多影响深远的科技创新都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时间成本,都不是个人或企业能够单独承担的。我国具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转化为科技创新的优势。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重大战略部署,并就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这样的制度设计,以国家为强大后盾,以社会为创新源泉,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必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经验分享】江苏南京抓牢创新“牛鼻子”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立足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优势,全面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抓牢创新“牛鼻子”,当好创新“排头兵”,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显著增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认为,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边际效益会越来越小,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则潜力无限。我国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选择,也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就是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明显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出炉 《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发布

8月19日,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在北京发布。据了解,这是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据介绍,研究团队选取了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图书与信息管理及教育学等13个国际通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作为评价对象,从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两个维度,对境外1万余家学术机构的相关学科实力进行了评价分级,得分前2%评为A+、前5%评为A、前10%评为A-、前40%评为B、前70%评为C,得出《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其中,在9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哈佛大学都位居境外大学之首;在另外4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各在一个领域排名境外大学第一。在对学科进行分级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将评价范围内学术机构入选13个学科A+、A、A-的情况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境外大学学科综合竞争力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得分前2%评为A类、前5%评为B类,其余为C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东京大学、剑桥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介绍,此次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是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建立中国自主的跨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有益探索,其创新之处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首次探索研制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为国内用人单位及学生出国留学提供境外高等教育质量信息;二是克服了现有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不能有效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弊端,有利于促进全球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三是破解了现有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不能有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难题,有利于纠正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评价导向;四是指标体系具有适切性,既强调客观性、国际可比性,又兼顾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文化性、地域性。发布会上,来自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教育在线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与高校评价改革”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源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论坛在杭州举办

8月19日,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同期活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论坛围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主题,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健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等专家作报告。论坛由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葛坚,副院长余倩主持。张大良致辞张大良指出,我们要站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思考和把握育人的使命责任,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坚持出英才出大才培养目标,着眼长远、夯实基础。要着力培养学生坚定的家国情怀和法治意识、深厚的科学基础和人文素养、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宽广的战略格局和国际视野、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三要坚守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优势转化、自主培养。要推动学科交叉、跨界整合、开放融合、创新聚合,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人才自主培养。吴健致辞吴健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机器革命融合叠加,深化了模式创新,拓宽了核心理念,锐化了策略方向,对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她期待各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各展其才、精诚合作,肩负起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使命,在创新尖端中共同探讨培养时代高才的新策略,齐心协力落实培育杰出人才的新方法,在引领潮流中并肩构建教育新典范,共同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顶尖人才培养体系,飞跃新界限、攀登新巅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卓越力量。陈云敏作专题演讲陈云敏作题为“大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为己任——从科学研究看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专题报告。从科技创新的角度阐述探索的重要作用,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四要素”模型,指出探索能力在素能模型中的重要地位。陈云敏认为,大学要传授知识,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面对未知、应对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本手段。要将创新设计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加速学生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基本素质。梅赐琪作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以“正视创新教育中‘先基础’还是‘先上手’的抉择难题”为题,深刻探讨了创新教育中的矛盾难题,强调了无论选择哪一路径,真正的目标是营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土壤,让每位学子都能在其中茁壮成长、绽放创意。章俊良作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章俊良以“以现代书院制促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深入阐述了线下实体书院与线上虚拟书院两个维度的创新实践,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书院制和学术共同体,不仅强调了对基础学科学生的全方位自主培养,更融合了线上线下资源,为拔尖学生打造了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和实践平台。孙广中作主旨演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孙广中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深度解读了该院对于精英人才的创新选拔和因材施教的独特方法,在持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该院不仅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规律,更是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拔尖创新人才。王骏作主旨演讲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骏以“荣誉学院的拔尖人才培养之路:基于匡亚明学院发展历程的思考”为题,深入阐述了荣誉学院作为新时代教育理念探索的先锋,推进跨学科的课程组织和专业培养,强调了以基础学科为核心的融合与交叉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的关键作用,展现了匡亚明学院在这一伟大使命中的决心和担当。葛坚作主旨演讲葛坚以“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逻辑起点与路径选择——浙大竺可桢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深入探讨了从历史、现实到理论三重逻辑下的拔尖人才培养策略。结合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的发展历程,详细阐释了如何结合国家战略,通过贯通培养、导学赋能和使命激发,为中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凸显了拔尖育人的实践智慧和方法选择。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的举办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拓了新思路,对新时代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作了有益探索。来源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职业教育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核心阅读:设置职业院校贯通培养项目、推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方式更加多元,努力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高等、中等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陆续进行。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日益拓宽,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跑向更加出彩的人生。纵向贯通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线7场招聘活动

近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上招聘”“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百日冲刺’招聘专场”“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场”等7场招聘活动,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保驾护航,预计提供岗位20万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上招聘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上招聘”,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推动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结构,预计提供岗位5万个,活动持续到9月30日。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百日冲刺”招聘专场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举办“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百日冲刺”招聘专场”,预计提供岗位1万个,活动持续到8月31日。体育服务行业招聘专场体育服务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举办“体育服务行业招聘专场”,聚焦体育服务行业人才精准对接,汇集体育服务行业用人单位岗位资源,助力体育学科专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就业,预计提供岗位8000个,活动持续到8月31日。医药卫生行业“百日冲刺”空中双选会医药卫生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举办“医药卫生行业‘百日冲刺’空中双选会”,助力医药卫生类学科专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顺利求职,预计提供岗位3000个,活动持续到8月18日。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与贵州省教育厅共同举办“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精准助力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计提供岗位12万个,活动持续到8月7日。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与河南省教育厅共同举办“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精准助力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计提供岗位2万个,活动持续到8月31日。东莞市“招才引智”专场招聘会东莞市委组织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东莞市‘招才引智’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吹响“是人才
2023年8月5日
其他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重要“一翼”。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出台《通知》支持建设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加大政策引导,政行企校协同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性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为其他行业共同体建设提供成熟的经验和示范。问:教育部选择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建设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如何考虑的?答:《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优先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亮丽名片,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选择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试点,一方面考虑轨道交通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明显,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快速流动集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带动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另一方面考虑中国中车是行业中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研制的以“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化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明显,并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示范效应。问: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主要包括哪些?答:《通知》明确由中国中车、有关高水平大学和职业院校共同牵头,分三个阶段逐步建设完善。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0多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0多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普通高校成员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常州大学、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职业院校成员包括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行业相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包括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包括长春市教育局、青岛市教育局、株洲市教育局、大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育局。问: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哪些创新?答:一是更加注重政府搭台、机制保障。政、企、校有关负责同志联合组建共同体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解决有关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同时,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所在地,由地方政府宏观指导区域产教匹配的工作。二是更加注重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立足服务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企业、学校双主体作用,对匹配行业需求与教育供给、促进产教深层次融合和校企高水平合作、提升职业院校培养行业人才的关键能力有重要推动作用。三是更加注重高水平大学在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普通高校学科、师资、科研、平台等方面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搭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四是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内涵,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共同体内职业院校深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建设,构建共育人才新范式,探索科教融汇新路径,激活关键能力合作新动能。问:《通知》的保障措施有哪些?答:在经费投入方面。教育部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共同体成员学校的教育经费支持,支持共同体成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渠道,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共同体企业确保提取适当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职业教育,探索职工教育经费一定比例统筹使用机制。在政策支持方面。教育部积极协调其他部门共同加强对共同体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支持共同体相关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组合式激励在共同体内率先试点。中车支持行业院校教学资源建设;支持子公司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积极招录共同体院校毕业生;支持子公司按照不低于岗位总量的2%为共同体院校教师学生设立实习岗位。在氛围营造方面。教育部加大对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成果的选树和宣传推广力度。按照有关规定对共同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单位、人员给予表彰、奖励。问: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预期的成效有哪些?答:一是探索创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初步建成组织健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相关院校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基本匹配、教育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高度契合,建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评价评估体系,全面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标杆、示范。二是创新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推进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创新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向行业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联合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协同攻关,产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促进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竞争力。来源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教育系统持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 服务不断线 护航求职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千万家庭紧密相关。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表示,教育系统将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到三个“不断线”,即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同时,与人社部门做好接续,确保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2023年7月15日
其他

教育部推出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

为深入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持续推出系列“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截至3月29日,平台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已制作播出24期公益直播课,累计观看人次超9600万。课程涵盖形势政策、行业趋势、能力提升、求职策略、职业规划等主题,通过专题报告或经验分享,帮助毕业生开启职场第一步。
2023年4月8日
其他

职普如何融通?产教怎么融合?科教怎样融汇?

3月20日下午,在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学术研讨会上,董刚、孙善学、李梦卿、高鸿、董大奎、覃川等6位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宝贵经验,向与会的人员“传经送宝”;这不仅是一场集智聚力谋发展的“头脑风暴”,更是一次影响深远、意义非凡的职教发展的“华山论剑”。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宏志助航”促就业 精准帮扶暖人心——教育系统用心用情做好高校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

当前,教育系统正在推进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并把开展“宏志助航”重点群体帮扶行动作为重点内容。高校正全力做好暖心帮扶各项工作,提供更多岗位对接机会,助力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来源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结构和体系 培厚拔尖人才生长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2023年3月19日
其他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最紧密结合点,高校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如何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立足高校自身优势,激发人才生机活力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国高校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是高校最鲜明的气质,人才是高校最可贵的资源。”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表示,高校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建设“一高地一中心”进程中,天然具有科技竞争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以及创新动力优势。要积极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布局国际领先的科研重器,让优势长优;要强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端人才汇聚工程,让优势更优;要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产生聚合效应,让优势真优。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谢青梅更强调了高校汇聚人才资源的优势:“一方面,高校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从高层次拔尖人才到学生科技新星,基数较大;另一方面,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高校毕业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力量,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上亿人次,也推动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力资源大国。”人才是最具生机活力的要素。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流动机制,成为高校激发人才生机活力的重要抓手。“我们教职员工的人事制度采用了与传统大学不同的、非常灵活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向记者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学校刚建立的时候,我们就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准聘-长聘’制度,又叫PI制度。青年教师来了以后就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学校会为其匹配研究生资源和科研经费,青年教师有了实现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教学的舞台。目前,我们利用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依托深圳灵活的政策优势,对科研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一些调整。最近两年,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了十余个校级科研机构,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针对关键技术和未来技术,形成了平台或团队攻关的模式。比如建立了碳中和能源研究院、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高校要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张晓宏建议,要为人才松绑,破除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思维,激励人才“揭榜挂帅”,特别要敢于放手任用青年人才,让其打头阵当先锋;要为人才赋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等,鼓励人才大胆拼搏、大胆创新;要为人才赋能,构建拔尖人才共享模式,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校地共引共用机制”,引导人才服务地方。在人才激励机制中,薪酬分配制度和体系建设是高校关注的焦点。“高校要建立具有公平性、多元化的薪酬结构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建议,强化“以贡献为依据,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划拨和分配机制,健全体现岗位绩效导向、岗位分类管理的薪酬分配和考核体系。推行年薪制、协议薪酬制、项目薪酬制完善人岗匹配的薪酬机制;强化绩效评估的一流导向和激励作用,建立人才特殊津贴机制;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兼顾现有人才与新引进人才的平衡。瞄准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当前,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键任务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破解“卡脖子”问题,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针对STEM、芯片、种业、双碳等战略领域超常规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成为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使命和关键任务。“基础研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时间的不确定性、问题正确与否的不确定性,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手段、用什么样的人去实现、用什么机制去实现,都有不确定性。对基础研究人员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简单用量去衡量,这个是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的观念。”薛其坤表示,“做好基础研究的关键是人才对科学追求的态度和热情。因此对于基础研究方面的人才评价,不能简单用文章数量、转化情况等数据去衡量,而应该看科研人员付出了多少时间,是否专注于研究本身。在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中体现出来的科学家精神和智慧,是推动科技进步、科学进步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应该充分鼓励这种科学追求的精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钟章队同样谈到了在时间维度上要给予致力于基础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充分的包容,他说:“青年人才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是冉冉升起的一支队伍。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抓住青年人才这个关键。作为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给青年人才提供机会和平台,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从政策层面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托举。鼓励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攻坚克难,只有这样,才能让千千万万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博士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地,体现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应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革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汪小帆表示,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都在不断提高,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此他建议,设立“拔尖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具体举措包括采取积极措施选拔最为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校的双博士学位,以培养交叉型拔尖人才。作为一名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谢青梅向记者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的乡村振兴经验以及在种业振兴战略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当前,国际育种已经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华南农业大学依托作物一流学科设立了本-博贯通的‘新农学’创新班,探索高层次农科人才培养的‘华农模式’。实施丁颖创新班提升计划,开设‘卢永根书院’,培养学术领军人才。建议进一步扩大‘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范围,创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设立专项培育经费助力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加强有组织科研,聚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范唯 | 全球教育治理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中国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为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国家战略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作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坐标,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一、准确识变,应对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疫情反复、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暗流涌动,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1]准确辨识全球教育治理大趋势、大格局,才能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找准方向,科学定位,化挑战为动力,以机遇促发展。(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赋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的历史使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要任务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在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的统筹部署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人才支撑和创新能力支撑。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协调推进的共同任务,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新征程赋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使命。(二)全球化为国际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新机遇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高等教育要以世界情怀和全球担当,面向世界,融入世界,主动作为,创新作为,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人力、技术、文化、情感的支持。[2]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在积极适应全球化大趋势,开放办学,广泛合作,致力于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举措,塑造时代新人,培养全球治理所需要的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建立互信互认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纷纷成立,通过确定主题、制定规则、形成共识,开展对话交流,实施质量评价,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互联互通、学分互认、学生交流、资历框架对接等提供质量保障,有效地促进了全球教育治理,奠定了质量保障国际合作的良好基础。全球化趋势浩浩荡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高等教育的合作将越来越密切,必将把国际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向纵深推进。(三)百年变局下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面临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发展中国家积极争取包括教育治理领域在内的各项权利。但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规则的制定、解释、实施的话语权,以及许多国际教育质量保障机构运行机制都由发达国家主导。如何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实现平等互惠,任重而道远。[3]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全球教育治理带来新挑战。新冠疫情下学习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远程及在线学习、国际联合学位、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等现实问题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供价值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提出的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原则,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存,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全球教育治理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中国大地,放眼全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建设平等、互惠、合作的高等教育新秩序,构建多边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毛入学率达到57.8%,进入普及化阶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球教育治理需要分享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中国有责任有能力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担当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二、积极应变,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中国方案我们深刻认识全球教育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立足中国,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服务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经历了试点探索、实践积累、全面推进和创新发展几个阶段,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构建了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国方案”。(一)构建“质量共同体”高等教育已走出象牙塔,破除封闭圈,开门办学,开放办学,联合办学,把国家需求、行业标准、社会需要纳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我们提出“质量共同体”的理念,正是立足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变化,基于人才培养质量共同目标,建立包含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专家、社会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达成思想认识、目标任务、行动举措上的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公益性和时代使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上,建立部省协同工作机制和沟通联络机制,形成统一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顶层设计上,建立专家组织议事机制和咨询指导机制,充分发挥认证和评估专家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咨询、指导服务作用,优化质量保障决策;三是评价主体上,建立行业、企业、学生参与机制,多角度审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四是评价标准上,将政府、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实践支持、协同支持纳入评价标准,引导学校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共同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实施高校分类评价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迈入普及化阶段,形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小精特”新型研究型高校等多种办学模式。《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我们从本世纪初开始探索分类评价,二十年来已经形成成熟方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亮点。以院校评估为例,根据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和高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发展实际,实施周期性、诊断性的高等学校审核评估,采取柔性分类方法,由本科高校自主选择评估类型,自主选择不同指标模块组合,“用自己量身定制的尺子量自己”,引导不同高校各安其位、各展其能、各负其责,实现内涵发展。针对新建本科高校开展合格评估,加强底线监督,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达标;针对“小精特”新型研究型高校,实施“一校一案”评估,引导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针对新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按照以评定向、以评促建、特色发展、重在定位的工作方针,引导学校探索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4]当前评估标准和评估工具日趋完善,分类评估因校制宜、因校施策,将引导每所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加快形成办学定位清晰、类型分明和特色彰显的高等教育新格局。(三)“数治”高等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我们主动对标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为用而建、应用导向、强化协同、共建共享”的理念,建设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在教育质量保障、监测预警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收集的1200余所本科高校200余万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深度挖掘、综合整理,每年研制系列《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呈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质量,为高校全面了解全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及同类院校发展情况、为政府开展科学决策、为社会客观了解本科教育教学状况提供权威平台和专业化服务的“品牌”。《报告》总结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呈现本科教育教学整体情况、问题和趋势,并提出改进建议,引导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每年《报告》的发布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高教战线热议话题,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转发报道。我们致力于建设全国统一、分级使用、开放共享的评估认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评估过程、数据和信息等要素全周期管理,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评估设计,减少集中入校天数、人数和环节,为高校及专家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服务,成为高校和专业“提质减负”的有力举措。三、主动求变,探索国际实质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国实践在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中国方案科学审视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时代之问,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广泛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既解决中国问题,又可供全球教育治理借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从“中国方案”走向世界舞台,关键的一环是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教育质量标准,开展专业认证,推动学历互认和专业资格互认,为人才的全球流动奠定基础。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建立了较成熟的专业认证体系,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探索建立实质等效的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有效路径。中国从参加、融入到主动作为,示范引领,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守正创新的道路,向国际舞台展示了中国实践成就,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一)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中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多边互认《华盛顿协议》(WA)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工程专业学位互认协议。1989年美国、加拿大等6国签署《华盛顿协议》,缔约方所认证的工程专业具有实质等效,即毕业生都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基本素质标准,开创了国际互认的先例,也是最具权威性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一。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专业布点数约占普通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体量大,覆盖领域广,对高等教育具有全局性影响。2012年,我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2013年成为预备成员,2016年成为正式成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加入的首个多边互认协议。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得到国际认可,为我国工程教育毕业生全球执业提供了“通行证”。通过认证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在英、美、日、韩等21个正式成员组织辖区内享有同等权利,获得在相关国家和地区执业的可能,提升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有力推动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全球流动。(二)积极参与工程教育国际治理,为国际教育质量保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推进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合作”。[5]作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我国全面参与《华盛顿协议》的各项标准和规则制定,在各项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对跨境认证、新成员吸纳、全球通用的工科毕业生核心能力素养(GAPC)修订、线上检查规程制定等热点议题提出中国意见;接受协议成员组织观摩,派员参与境外认证,大力宣传中国工程教育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成就,不断提高在成员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支持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非传统西方阵营国家/地区加入WA,增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及周边邻国在国际工程联盟的影响力。通过搭建国际多边交流的平台,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师培养等方面的研讨,阐述中国观点,介绍中国经验,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升了中国话语权和中国影响力。(三)建立国际实质等效的能力评价标准,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要走在世界前列,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必须要建立中国标准,形成中国话语权。2022年,在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的积极推动与直接参与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联合58家行业学协会正式发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规范》2项团体标准。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估领域第一个被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内的标准,既包容了国际标准,又加入了立德树人、中国文化等元素,体现了中国特色,对于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多元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中国教育“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参与中国科协牵头研制并发布的《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团体标准已经在部分国家、部分领域得到实质等效互认。建立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能力评价标准体系,为我国实现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了坚实基础。(四)科普工程教育,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治理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公平和质量也是新时代赋予工程教育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是要深化专业改革,构建高质量的、国际认可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树立质量标杆。截至2021年,已有1977个工科专业通过认证。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认证的质量保障作用,需要跳出认证的小逻辑,置身国家发展大格局,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治理新形态。利用第三方认证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树立质量标杆,引领质量革命,推进高质量建设。评估中心每年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专业名单,让优质一流的专业广而知之,确立品牌效应,获得社会更大范围的认可,供广大家长和学子择优而选,提升社会大众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支持度和参与度,推动全社会关心、参与工程教育,对完善多方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自2020年起,评估中心每年联合《中国青年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等媒体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硬核工科报考指南”“王牌专业宣传”“院士说专业”等高考招生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解读工科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和代表性的专业,答疑解惑,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为国家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通过科学宣传,推进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在更高质量上实现更大公平。图2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二十大报告要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高中的探索值得借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高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创新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黄金期,高中集合了未来可期的众多优秀少年,而这些高中如何培养在人口总数中占比2%的“头部人才”的创造力,也就是拔尖创新人才,是需要重点来思考的问题。本篇推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英才学院,让优秀学生出得来、发展好“均衡优质、培养卓越”是学校课程教学中心关注的重心,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以学生为中心,全力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让优秀学生出得来、发展好。为此,2019年,一零一中学建立了英才学院。英才学院下设四个书院:一知书院,主要是对接五大联赛;学森书院,主要进行科学探究;圆明书院,关注人文艺术;六韬书院,关注领军人才。在英才学院里,更重要的是构建特色课程。比如,大师引领课程、科学实践课程、航天特色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与科学大师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也由此成立了很多社团。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应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形成培养的链条,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壁垒,形成真正的合力。这不仅要在高校招生上做好对接,更要架构与高校衔接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等,开发对标大学科研院所的高端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成长通道。近年来,一零一中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对接,先“强基计划”一步将基础学科在中学阶段夯实。英才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创新学院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联手,致力培养响应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人才,由国内最高水平的专家和院士领衔,在英才学院创建实验室,并亲自担纲指导。在教育集团内部,英才学院采用项目式培养的新模式,尝试混龄、跨学科的培养,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学段的界限,突破年龄、年级、校区的限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无边界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学院由四个群体组成:一是混龄的中小学生,二是跨学科的教师团队,三是支持学习的大学生团队,四是专业引领的科学家团队。所有人聚合在实验室这个平台之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英才学院还制定了一套“五个一”标准,即一个平台、一套课程、一本教材、一个团队、一批成果。“一个平台”,是指建设高端实验室;“一套课程”,是打造基于实验室平台和基础教育相衔接的STEAM课程;“一本教材”,编制适合PBL学习方式的教材;“一个团队”,培养一个学生混龄团队和跨学科教师队伍;“一批成果”,不断推动学生各项竞赛获奖、创造发明、教师科研成果等。目前,在英才学院,生命科学实验室、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同济实验班、未来影像工作坊……基础学科与科学前沿的无缝衔接,尊重规律、形成良好生态的创新人才培养,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原文:陆云泉:创新人才培养的101种可能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发展的无穷潜力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质,陶行知说,人人都是创造之才,时时都是创造之时,处处都是创造之地,并且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高中时期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质的重要阶段,学校应形成创新的氛围,构建创新的机制,打造创新的平台和条件,从创新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锤炼上,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新素养发展支持。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学校创新文化的生成。在今天这个充满创新的时代,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些创新不仅要体现在教育的理念和制度上,更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与实践上。例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变革,不仅能让学生直接感受科技给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带来的巨大改变,而且能够深刻地理解教育变革对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卓越领导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努力构建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既要开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方法意义的课程,又要开发能够让学生创新性地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程;既要创设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课程,又要创设基于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实验类和比赛类课程。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只有创新才能把握住机会,只要创新就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这不仅极大促进了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心灵和意识也是潜移默化的浸润和熏陶。原文:孙先亮:教育要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世界,而不是留在今天的世界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联合高校培养学生新时代对全球治理人才和创新人才有哪些要求?从学校培养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中国学生能够具有: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国际视野、批判思维、接纳能力、身心强健、气质高雅、专通结合等。科技创新教育。2017年6月,金陵中学组建STEAM中心。整合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统筹学校校本化的科技创新教育、创客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等工作,开发了有金陵中学特色的STEAM课程,助力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施中,金陵中学科创团队注重学科融合和整合,关注真实问题情境,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PBL),借助技术力量,着眼复杂问题的处理,立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科创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拔尖课程。课程资源的整合融通。学校有围墙,课程无边界。金陵中学课程的丰富性与综合性体现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融通并利用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联合高校,与南京大学共建“准博士培养站”,与东南大学共建“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先后8年联合高校培养了240多名优秀学生。学校与南京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1+1+N”合作方案,即1个管理机制,1个教学研共同体,N个重点项目。同时,外聘国内国外的优秀师资,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如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2022年11月19日
其他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工作会召开

2022年6月27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会场设在北京。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副主任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等7位委员到现场参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等14位委员通过视频参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负责人、专家委员会下设的学术委员会、结论审定委员会、认证协调委员会等3个专门委员会委员、专科认证工作组以及秘书处成员列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宋磊主持。会议现场线上会场刘利民主任委员在讲话中从坚守初心、主动求变、引领示范三个方面提出意见。他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承载着助力培养优秀师资的重要使命,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要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高度认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性。要坚守认证初心使命,坚持服务教师教育发展需求的定位,同时也要主动识变应变,适应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和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以优化创新推动认证不断变革求进。刘利民主任委员讲话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就2021-2022年度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情况进行了报告。他从认证体系建设、认证能力建设以及认证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详细介绍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修订情况及后续工作考虑。专门委员会和专科认证工作组分别进行了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汇报了第三级认证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后续工作建议。认证协调委员会汇报了2021-2022年度认证工作纪律及工作规范执行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后续工作建议及要求。结论审定委员会汇报了认证结论和中期审核结论初审情况。专科认证工作组汇报了2021年-2022年专科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开展情况。会上,专家委员会对全国386个认证考查专业的结论和61个专业的中期审核结论进行了审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就机构的认证资质申请进行了汇报,与会委员进行了审议。会议还听取了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介绍师范类专业认证宣传的有关工作和后续考虑。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自2018年启动以来,促进师范教育改革成效明显,期待未来认证工作能更好地服务教师教育的发展,在改进师范院校评价、助力教师教育改革和优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供稿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2022年7月2日
其他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周年。五年来,各地高校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起来看报道——全国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5年来,各相关部门和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政素质明显提高,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扎实有效。广大师生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拥护,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我国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各相关部门和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讲话精神,把握主要遵循,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5年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并制作配套课件,采用图文影音等形式精心设计,贴近高校师生思想实际和思政课工作实际;每年制定领导干部上讲台宣讲要点,推动50名国企领导进高校授课百场,遴选百名央企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重点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我们都是收信人”等活动,1500多名高校负责人、院士等组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线上线下课堂有机结合;2019年起推出“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推选展示活动,创新“奋斗的我
202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