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E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十“能源转型与低碳治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5月17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慕课平台第10次直播课——“能源转型与低碳治理”顺利开讲。本次课程由浙江大学谭荣教授和方恺教授共同讲授。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加速推进,大力推动能源领域碳减排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能源转型,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治理的深度、广泛参与低碳减排,是未来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能源转型与低碳治理也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为此,讲座以能源转型与低碳减排的意义为基底,揭示我国能源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实现路径。其中,讲座重点阐释了能源低碳转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国家治理体系层面上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低碳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展望。本次直播课,两位老师按照以下内容展开了详细的论述。1.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九“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和价格”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11月23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慕课平台第9次直播课——“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和价格”顺利开讲。本次课程由浙江大学谭荣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闫慧敏副研究员共同讲授。实践中的目标价值和制度体系会直接影响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显化过程和结果。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统筹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对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体系和价格机制创新提出了要求。如何理解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价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是实践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此,讲座围绕市场化是否真正显化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的问题,阐述各类定价机制的区别和联系,讨论不同价格机制背后可能存在忽视资源环境承载力而造成价格扭曲的问题。其中,讲座重点阐释了“半个地球”的愿景等议题,并讨论现阶段如何健全和优化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理念和制度体系。本次直播课,两位老师按照以下内容展开了详细的论述。1.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八“中国土地储备制度的转型发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10月26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慕课平台第8次直播课——“中国土地储备制度的转型发展”顺利开讲。本次课程由浙江大学谭荣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柴铎副教授共同讲授。土地储备制度作为我国土地市场制度体系中一项重要且基础的制度,新时期不仅要探索治理机制和融资模式的创新,还要能够推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协同发展。本次讲座的目的就是阐述“土地储备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怎么运行——面临什么困境?——未来需要发挥什么功能?——如何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困难”。本次直播课,两位老师按照以下内容展开了详细的论述。(1)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七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5月25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慕课平台第7次直播课——“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和启示”顺利开讲。本次课程由浙江大学谭荣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夏方舟副教授共同讲授。2022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充分显示了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凸显了土地要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禀赋基础和空间平台的重要地位。本次讲座的目的就是讨论一下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历程,同时一起来辨析一下决定土地要素市场化的主要因素。本次直播课,两位老师按照以下内容展开了详细的论述。(1)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六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及其委托代理机制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4月27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慕课平台第6次直播课——“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及其委托代理机制”顺利开讲。本次课程由浙江大学谭荣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马贤磊教授共同讲授。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委托代理机制作为全民所有产权制度的一种行权方式,依旧属于新生事物,没有过多的经验参考。试点需要做出何种改革,面临何种挑战等,这些需要在过程中去探索。本次讲座的目的就是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进行一个初步的解析,解释试点的缘由、任务逻辑、面临挑战等,以期为大家理解《方案》提供参考。本次直播课,两位老师按照以下内容展开了详细的论述。(1)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六 | 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及其委托代理机制

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被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采纳,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担任American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五国家公园建设“钱从哪里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11月18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慕课平台第5次直播课——国家公园建设“钱从哪里来?”顺利开讲。本次课程由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吴佳雨副教授与谭荣教授一起讲授。重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是新时期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又重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今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设立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恰巧的是,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这些实践进展,使得如何创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资金的体制机制,成为实践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次直播课,两位老师围绕“国家公园的筹资模式和工具”“筹资的法理基础”“全国、区域和具体保护地三个尺度上的筹资结构”,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等内容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他们以三江源国家公园、西湖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三处典型案例为例,详细介绍了案例中的融资过程和效果。他们的核心观点有:“国际上保护地的资金筹措政策工具其实有很多,我们将它们分为三种,分别是涉及土地权属变化的政策工具、直接的土地税费模式和基于土地重划的间接资金筹措模式。”“我国保护地融资真正的法理基础,应该是公共负担平等原则。”“保护地空间管制过程中的土地增值的受益人可以概括为三类:全国人民、保护地周边的居民和保护地内部的居民。因此,按照负担与补偿的公平原则,保护地的成本应由这三类人负担。”“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第一层筹资结构,是指全国层面上‘谁出钱’和‘如何出钱’。我们主要关注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两种工具。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案例可以看出,生态补偿相对生态移民来说,具有较小的制度成本和管理成本,实际的实施效果会更好。”“为了共享保护地周边土地的增值,补偿保护地内的原住民,目前一般有四种增值收益实现和再分配的方式:一是在土地“招拍挂”出让阶段,获取“土地出让金”;二是土地出让合同变更时,补交“土地出让金”;三是不动产交易阶段获取“契税”;四是不动产保有阶段的房地产税。在实施效果方面,不动产保有阶段的房产税可能是效果最好的资金筹措机制。”“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资源治理模式,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保护地筹资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可以把国家公园看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种具体场景,也就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直播视频回放(上)直播视频回放(下)《中国土地制度》慕课的直播课逐渐成为一种交流平台,把土地制度的相关热点议题作为交流话题,每次邀请一位专家与谭荣教授共同讲解和讨论,并与现场或线上的同学互动。系列直播课一以贯之地遵循着一个逻辑:将议题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放在中国特有资源国情下,放在中国制度改革进程中去解读,致力于让在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并扩展观察实践的视角;同时,也期望能够帮助实践从业者建构或提升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往期回顾《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中国土地产权之谜”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新书推荐 |《中国土地制度导论》正式出版发行

刚性土地规划的弹性创新一、破解规划指标的刚性:浙江的创新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央的创新三、“城乡新社区集聚”与“合村并居”:相同制度的迥异结果四、刚性土地规划的弹性创新:追求管制下的效率第六章
2021年10月27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四“耕地的生态占补平衡”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10月13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慕课平台第4次直播课之“耕地的生态占补平衡”顺利开讲。本次直播由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曹宇教授与谭荣教授一起授课和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中央对耕地保护的要求也从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转变为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三位一体”的新目标。2017年《中共中央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 “土地市场化与政府角色”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4月13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第三讲之“土地市场化与政府角色”顺利开讲,由余露研究员和谭荣教授共同讲解。快速发展时期形成的“六个子市场”的土地市场结构逐渐面临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协调城市扩张与农村发展等关系的新矛盾。为了推动土地市场结构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向农村赋权,开启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和宅基地等三项制度改革。本次直播课聚焦于三项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阐述了江苏宜兴、湖北沙洋、重庆郫都区在不同的区位和制度下差异化的市场化过程;揭示了治理模式对义乌市宅基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权收益分配的影响;剖析了不同地方政府对土地征收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工具选择的演化。本次课程旨在从基础制度和治理结构两个层次总结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在基础制度层次,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决定了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向农村赋权是当前阶段土地市场深化改革的必然方向;在治理结构层次,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是为了实现治理绩效而选择的工具。二者不存在绝对优劣,根据实际情况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 “刚性土地规划的弹性创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3月30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第二讲之“刚性土地规划的弹性创新”顺利开讲,由谭荣教授和余露研究员共同讲解。“从上向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配和审批制度为中央控制地方、政府调控市场提供了手段,但也会引起一种疑虑:如果土地规划指标设置的不科学、不准确,土地规划很可能就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本次直播课聚焦于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规划刚性约束而进行的典型政策创新。重点介绍了浙江省早期通过在土地整理中形成的“折抵指标”与土地复垦中形成的复垦指标来为指标“开源”的做法;比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重庆“地票”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优劣势,剖析了管制与交易两种治理结构的相互关系;对比了浙江义乌“城乡新社区集聚”和山东“合村并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差别和原因。本次课程内容旨在揭示“管制和交易(Cap
2021年4月1日
其他

《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之“中国土地产权之谜” 顺利开讲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3月16日上午10:30,《中国土地制度》系列直播课第一讲之“中国土地产权之谜”顺利开讲。本次直播由谭荣教授和余露研究员共同讲解。两位主讲老师对土地公有制的制度绩效进行了讨论,并重点解释了中国土地公有制背后实际起作用的治理结构内容。
2021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