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枚园地

其他

南宫踏舞:2022,我的身上依然都是光,都是热

作者:南宫踏舞先生和儿子都羊了,剩下我这个基础病患者平时病恹恹的人,买菜做饭洗衣服搞卫生。一天五六顿送吃的,一下送牛奶一下送面条一下送冰糖炖雪梨一下送排骨汤,三楼四楼不停地跑。很庆幸,15年前自己眼光独到,花了20万买下这个十八线小城市两栋相邻的五层半小楼。两栋打通成一栋,一人一层,每层都有客厅、卧室、卫生间,互不干扰。现在他们羊了,各自关在自己那层楼,避免传染给我。忙得忘了时间。中午我煮好了汤圆,微信问先生吃几个,他说想吃一小块蛋糕。我们这里的羊估不知道有多少,反正周围全是咳嗽声,我都好久不敢去超市了。我心里有气,煮了带皮鸡蛋他说要吃芙蓉蛋,蒸了芙蓉蛋他又说要吃煎荷包蛋,煎了荷包蛋他又说要吃汤圆,这会儿汤圆煮好了他又说要吃蛋糕。这来回折腾,谁受得了啊?儿子在第五天已经转阴,但是他还是尽量不出门。我给儿子说了,你老爸想吃蛋糕。儿子叫我千万不要出门,由他想办法。一会儿他带上N95口罩,全副武装出门给先生买回来了蛋糕送上楼,还给我说:“你怎么忘了,今天是老爸生日!”是哦,又过生日了,难怪要吃蛋糕,都怪我。老伴生日在年末,过完生日新的一年就开始了。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2022有啥值得书写的呢?我早就说过,我们是历史的记录者,黑屋、约茶,喵喵、核酸、铁L、铁丝网、抢食品、大火、放开、羊了,抢药、随时可能被消失的文字与公号……我们在经历着种种超乎想象的荒唐,这就是2022的总结。2022年,我们辛勤耕耘的家园——一枚园地,被消失了十多次,而我在此发表的20篇文章也随号一起灰飞烟灭!从2022年元月4日发表的《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我们彼此多看了一眼》到2022年12月9日发表的《你到底做核酸打疫苗没有?没有》,我的所有文章只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所见所闻,我想是得到许多读友喜欢的。其中铁L女事件发生后,我于2022年4月7日在园地发表了《比铁L女更骇人听闻的故事》一文,点击率很快突破10万+,著名学者梁文道在他的节目中引用了我文章中的故事,说明中国农村拐卖人口发生的事情骇人听闻。当然还有很多坚守道德底线的网络大V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我这篇文章的故事。我为自己的书写记录,为自己的微弱呐喊声感到骄傲和自豪。当然,2022年我做得最多的是继续关注底层老百姓,帮助弱势群体,坚持做那个眼向下心向善的小老太太。我发表的《燕子飞走了》(资助一个无家可归的癌症晚期患者)、《白云深处有人家》(长期资助一个地中海贫血症儿童)《家门口被拐18年》、《人间有爱,不能白来》、《74岁的叔叔失业了》。另外我还在二湘空间发表了《我的八旬舅舅,那个不愿被生活打败的老人》、《我的父母和八个哥哥姐姐,个个都像二舅一样活着》、《疫情三年,他们还在坚守》、《我拼尽全力付了首付,却买了烂尾楼》等等。我把疫情以来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写出来,我就是要记录眼下的一切,不说那些高大上的空话假话大话,只为实事求是的记录。当然,这一年当中的小区静默、次生灾害、恶性打人等等事件,我有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质疑。我在6月10日发表了《一次惊心动魄取核酸检测报告的过程》,接着又发了《核酸检测,老百姓有太多话要说》,《让蠢人继续蠢下去》,《不求医者仁心,但求不草菅人命》,12月2日我还发表了《没做过一次核酸的人飘过》,12月9日发表了《你到底做核酸打疫苗没有?没有》等文章。有人说我异类,有人说我特立独行,在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城市,有人说我是专门唱对台戏的,头上有反骨。为此,我承受很大压力,有关XX两次派人到我家告知我:写文章发表必须要经单位宣传部门审核,领导签字盖章。难道写文章不能提出自己的质疑和看法吗?XX第二次来我家我很生气,对来人说:“我违法了请依法抓捕我,我叛国了请按规逮捕我。”后来我发朋友圈说,我既不犯法又不违纪,你踏马的天天约茶谈喝,喝你奶奶个腿!前几天,园地的另一位作者江澜生在她的文章《纷争》中写到:“我佩服我的一位文友,她的笔名叫南宫踏舞。2020年以来,她没打过一针喵喵、没做过一次核酸,在全民核、喵的时期,她这样的人难免遭到那些刻板、僵化的口诛笔伐,甚至会被扣上破坏防疫大局、扰乱秩序的帽子,一定是那些人眼里的异类。但现在看来,南宫大姐这样的人反而是明智而坚定的。”我非常感谢园地的文友们和读友们,是大家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能坚持到今天。我现在跟园地的一百多名读友保持密切关系,和大家一起抱团取暖。读友们经常给我快递当地土特产,给我留言,跟我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大家是我的坚强后盾。在一只脚迈入2023年的时候,用我的一位读友给我的留言结束这篇文章:你是一个敢恨敢爱的人,爱憎分明的人,而且你的性格是特别特别的好,很少见到你这样的性格,又特别的奔放,又特别的有个性,又特别的热情,浑身都是光,都是热。作者夫妇和学生们在一起不知道是谁能借着我的光走出黑暗?虽然我发出的光很微弱,但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简介】南宫踏舞:坐标广西,高校老师(已退休)。一个眼向下、心向善的老太太。一枚园地耕耘者。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于无声:只要没有丢弃生命里最可贵的东西——勇敢,就会得到救赎

作者:于无声一、今天是北京时间12月31日,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一到年终,有人在回忆过去艰难的一年,有人在幻想未来崭新的一年。中国人喜欢总结,有人总结出实话,有人贩卖着文字,有人玩弄着情感,有人忽悠着信众……长篇大论,不一而足。如果让我来总结,我会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2022年是苦难的、不堪的一年。特别是进入12月,是最dark的一个月。我确信,这个月很有可能是我有记忆以来,告别亲人最多的一个月。最近我看了两篇年终总结。第一篇是《致敬每一个扛住了生活的平凡人》。文章如实刊载了过去一年我们曾经听过的或没听过的影像纪录,其中的当事人有的还在,有的已经随风而逝。文章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与其幻想星辰大海,不如努力活在当下。接地气,说人话,所以不合时宜。我向这篇文章致敬,因为勇敢。讲出实情和实话,在当下,是需要勇敢的。第二篇是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文章以散文似的笔法与诗歌般的语言,将过去一年这样总结:这一年,时间有过保质期。棉签落入试管,明天在小程序里摆荡。全民长队的雨夜,困在算法里的骑手,南腔北调的喇叭……光阴曾在试剂中显现。这篇献词的两个关键词,是相信和勇气。文章里还这样写道:裂土重建,谁让人间值得?凛冬守夜,谁在点燃篝火?深陷险地,为陌生人的不幸悲伤;经受不公,为更弱者的折辱奔走。是根植内心的勇气,是对抗宿命的相信。勇气,是生命在艰难时间奋不顾身的相信。相信,是时间赋予生命坚韧恒久的勇气。……说实在的,南周的新年献词越来越不想看了。我耐着性子快速过完年终评论,只想问几个问题:你要我们相信,让我们相信什么?为什么相信?有什么值得相信的吗?你要我们有勇气,勇气何来?勇气用来做什么?如果连相信都需要勇气,那就说明相信的东西只是空中楼阁;如果勇气只是用来相信,只是用来活着,只是用来默默承受,那么,对不起,这不叫勇气,这叫苟且,叫沉沦,叫麻木,叫生不如死。二、法学家罗翔老师曾经说过,人最可贵的品质是勇气。罗翔老师同时勇敢地承认,他自己不够勇敢。我想,罗翔说的勇敢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勇敢,不是让你默默地承受苦难,接受一而再的身心折磨;勇敢,更不是在一片沉沦中千方百计去找到让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勇敢,是我反对、我拒绝、我不接受,于是我呐喊,我举起双臂……实在不行,我不与你为伍总可以吧,我远走高飞,去另外一个地方追求我生命的价值。我又想起了张维迎教授在几年前的一次演讲中说:99%的国人不把自己当人看。他说,我认为现在的国人60%以上,甚至于99%,不把自己当人看。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有理性、能思考、有自由意志。这包括了要去表达。如果你想说一个话,别人不让你说,你就不说了,这就是你不把自己当人看。显然,张教授是在期待中国人的勇敢。要把自己当人,就必须勇敢。是啊,如果我们生存的环境里,包括食品空气土壤都不安全,甚至最基本的表达都战战兢兢,我们屡遭侵犯还忍气吞声、默默忍受,我们就是不把自己当人,我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人、独立的人、完整的人。三、今天早上,我跟一位好朋友聊天,她说,身边很多人是混沌的,或者说跟所处的环境一起久了,不知不觉中陷入混沌与沉沦,把所有的不应该当成了正常,等到灾难劫难到来都无知无觉……我回应她说,是的,他们无力无助无奈无望,无处安生……就是缺了无所畏惧,缺了最珍贵的勇敢。她说,对啊,多年的温水煮青蛙,早忘记了什么叫勇敢,什么叫勇气,什么叫争取。因为很多人把反常诡异当成了正常,理所当然的接受一切,接受别人给予的任何说法,最不可思议的事情都能找到理由圆说,而且最后自己还真的信了,尽管刚开始大家是不信或者说是假装信的。最后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只给我三分钟就要回答清楚,我猜,是她不想听到我言不由衷的回答吧。她问道:为什么你要花那么多的精力去帮助别人Run?我的回答是两句话:第一,我信god。第二,我想告诉她,一个人,只要没有丢弃生命里最可贵的东西——勇敢,就会得到救赎。正如我在2020年1月31号带着家人决然离开,正如凤姐在10多年前Run到大洋彼岸,正如今年秋天王歪嘴到了泰国……正如Bible里的那个故事,出埃及。所以,如果你要让我用一个词语来送给即将来临的2023年,我只想说:勇敢!【作者简介】于无声: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一个永远在路上,永远有梦的老男人。一枚园地耕耘者。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2月31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南宫踏舞:你到底做核酸打疫苗了吗?没有!

作者:南宫踏舞(一)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从没做过一次核酸的人飘过》,结果收到各式各样的留言。大部分人说,不是我们愿意做核酸,是不做核酸寸步难行,不能上班,不能上学,甚至不能出门。我知道,大多数人喵喵也好核酸也罢,都是万不得已。有人给我留言说,他有个大姐在乌鲁木齐市,截止12月1日,已经做了288次核酸,不知道算不算全国最多的?可不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还有一位来自北京的文友徐老师告诉我,他曾经有过一天做五次核酸的经历。他说:“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和女儿自驾游去内蒙的阿尔山,我们是9月28号早上从北京出发,下午5点到内蒙的通辽市(全程高速)下高速住宿(落地核酸)。从通辽市到阿尔山没有高速(全程全是内蒙地区),只能走省道,全程5个卡口要做5次核酸,最可笑的是从通辽出来第一个卡口叫孝庄园,到第二个卡口开车不足10分钟时间的距离做两次核酸。”除了徐老师这样被迫一天做五次的,也有人把做核酸当成一种占便宜,只要路过核酸点,就赶紧排队捅一下,不捅不舒服。我就碰上这么一件事。今年九月参加中小学同学聚会。我身边就有人说,来的路上,看见广场的核酸点没人排队,他们几个就赶紧去捅喉咙趁机做了。我觉得非常诧异,还有趁机做核酸的?便问:“没要求为啥要去做?”“不要钱啊,免费的,不做白不做!”天呐,这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是占了便宜,不做觉得自己吃了亏。我说其实你认为的免费也是花我们自己的钱,我们医保的钱。另外一个女同学说不对啊,我都做了十几次了,我医保卡一分钱也没被扣。也有人说,管它那么多,反正不要从我口袋掏钱去做,国家叫做的就错不了,其他的哪里管得那么多?好悲哀!我就看到深圳一个网友今天的朋友圈说,我每天必须服用高血压药,每两个月去开一次。之前是走医保个人账户可报销,今天去开药,竟然被告知十二月开始,深圳需要自费!想想看,这难道不是天天核检劳民伤财,掏空了医保的恶果吗?如果连深圳这样的城市医保都没钱了,那其他城市呢?常年吃药的慢性病患者怎么办?这几年除了给人时时刻刻做核酸外,还要去深山老林里找人做,到边防哨所给军人做,给地里的青菜做,给大货车做,给墙壁做……更可笑给鱼做给虾做,那玩意它有肺吗?有人说,都是为了像你这样的老人家好。你看国外疫情死了多少人,你看香港放开死的都是老人!那我问你,你家先死的不是老人,难道是年轻人和小孩吗?我也是老人,我不惧怕死亡,如果真的要死,那就先死我吧,请保住年轻人和孩子!总是拿香港死亡的那几例8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事,他们本身都有很多种基础病,这样的人得了其它病也会离开人世会死的,这不是很正常吗?(二)这几天也不停地有人问我:“你没做过一次核酸那你打疫苗吗?”没打。马上有人诧异:“为啥?你总是与国家对着干!”且慢,说清楚了,一开始国家就说打疫苗必须遵循公开、知情、自愿的原则。因为我身体不好,有基础病,天天要吃药。按照国家说的公开、知情、自愿原则,我不自愿。我自己能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这没错吧?国家卫健委今天已经明确表态:不能强推疫苗接种令!在12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疫苗研发专家工作组组长郑忠伟称,必须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强制推行疫苗接种令,我想这方面我们也必须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作出选择。很庆幸,我终于熬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强迫我去打疫苗了!不是我有什么先见之明,是常识。我们知道一般疫苗都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临床医学实验,这次接种的疫苗有正式批文吗?经过几年临床医学实验?浙江大学生物学王立铭教授在2020年初期就断定,一个安全的产品在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完临床测试。不管用什么办法,它有时间规定。我家里还有三个老老人(我妈妈88岁,我叔叔82岁,我舅舅81岁)也都没有打喵喵,没做过一次核酸,违反国家政策了吗?作者的母亲(左)和叔叔(右)我有一次回家,我妈妈就对我说,经常有人去敲她的门,要她去打疫苗,她非常害怕(她一个人住一套房子)。她说几次她都听见门外的人说,刚看见她回家了,肯定在家的。“但是我就是不吭气不开门,怎么敲门踢门我都不开。”我说你做得很对,谁敲门都不开,他们不能砸门进来抓你,强迫给你打疫苗的。我妈妈虽然88岁了,但身体非常好,她能吃能睡,生活有规律,每年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没有疫情以前,她还跟我去泰国、韩国、柬埔寨旅游。2019年疫情前,我还带她去了贵州、重庆多地游玩,你说她打了疫苗万一出啥事我找谁?反正她那么老了,真的有一天走了就走了呗,我们做儿女的认了。我叔叔82岁,是文革以前的大学生。我曾经写过《我的叔叔梁福庭》、《十担稻谷的爱情》等文章详细记录他不平凡的一生。叔叔大学毕业的时候碰上文革,没安排工作回乡当了农民。31岁那年在高温下干农活昏倒(脑溢血),从此半身不遂。文革后他平反到了我们当地中学当老师,因身体原因五十岁就病退回了家。这几十年叔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前年我回去看他,他拄着拐杖勉强在屋里能走几步,但觉得他精神状态不错,笑声洪亮,他自己说活一百岁没问题。但是今年7月份,村干部带领七八个大白到家里要给他打喵喵。刚巧碰到我堂妹放暑假带孩子从南宁回老家,拦住他们说:“你们不要动他,出了事我要你们负责!”堂妹说他们来给叔叔打喵喵的理由是:“你不能动弹出不了门,觉得自己不会受感染,但不保证有人从你家门口经过感染给你啊!”当时堂妹把电话打到我这里,我说你把电话给他们,然后去厨房把刀拿出来,看谁敢给叔叔打针就砍谁,看哪个不要命!后来他们说,他们也是执行上级指示,为了完成指标,算了,不差你叔叔这一个。再说说我舅舅。舅舅命很苦,真的是比黄连还苦的那种。先是妻子癌症无钱医治去世,接着儿子中年又因病去世,孙子13岁时遭遇车祸后昏迷13天,抢救过来后一直瘫痪在床。我曾在二湘的六维空间发过一篇文章《舅舅,眼睁睁看着儿子妻子离去,孙儿被撞,仍不愿被生活打败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杜若源:我得了新冠

作者:杜若源今天是我确诊感染新冠的第九天,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梳理一下这个过程,描述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病,摆脱对它的恐惧。很多人习惯了被封控,被禁足,做核酸,在公众场所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但是对这个病并不十分了解,也很少听到感染者对康复过程的描述。时间要追溯到11月23号下午,当时我在上班(我在医院工作),主任接到上级通知,我们科的混采管为阳性,需要马上做单管复检,我隐约感觉不妙,有可能自己是阳性。因为自己这两天有头晕乏力感。下午三点多复检,晚上七八点才能出结果,这是个漫长的等待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煎熬。下午科里三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那个阳性,主任说最好是操作误差,复检全阴,科里所有人都没事。玩笑开着轻松,可是空气里充满着紧张的氛围。复检结果还没出时,我们科就宣布立即停诊,全副武装的消杀人员进入楼里进行消杀,喷雾器的声音很响,喷出来的白色雾气散发着呛鼻子的消毒水味道。我想如果自己阳了,真不知道准备什么,都知道该准备药和生活用品,但是我的甲状腺不好,有的药要求在冰箱里存储,隔离点肯定没有冰箱,而且隔离点的条件让我心里更恐惧,得病已经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被拉到集中隔离点。就在我手足无措时,表弟打来电话,问我有什么感觉,我说感觉头晕,我告诉他我们科混检阳性,单管复检还没出结果。他在电话里说21号晚上一起聚餐的人中有两个感觉嗓子疼,他有些担心,买了抗原检测了一下是阴性。表弟的电话增加了我的不祥预感。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结果。晚上快八点时,复检结果出来了,我是阳性。一切都尘埃落定,一切又都刚刚开始。得到实验室的结果通知,主任和院里领导迅速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对我至关重要,他们经过讨论决定还是让我居家隔离更好,并让我保证做到一个人居家隔离。我很感激他们,事后证明这对我来说是最佳的康复方案。那天晚上我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家,我先生和我爸爸先行离开,去酒店。我有气无力地躺在沙发上,紧接着流调人员的电话就打来了。问我五天以来的行程。虽然流调部门的小伙子态度很好,但是交代行程的那个过程让我感觉自己是一名罪犯。我在电话里详尽地交代了自己五日内的行动轨迹,从11月18一直到23号下午。18号到20号晚基本都是两点一线,周一也就是21号开始我的行程轨迹渐多,那天早上八点半至十一点我去了改善房的物业楼办理了收房手续;十一点十五分在小区门口药店买药;下午三点半在新收的房里安排装修人员量尺寸;五点半去饭店吃饭,总共八人;饭后晚上九点回家。周二也就是22号早晨上班。八点半开始逛了几家窗帘店,订好窗帘后,十点半至十一点之间到家,中午在家吃饭;一点半在医院北门接货;三点去检验科送标本;三点离开医院;下午三点半到新房里安排窗帘店人员量尺寸;四点半回家,晚上未外出。周三23号早上上班做完核酸后,八点半去了家具城;九点去红星美凯龙,买了灯具和厨灶;十一点到家,中午在家吃饭,下午上班。本来那几天我想休假进行新房子的装修,只是工作上还有些事需要安排,而且上级要求我们每天都做核酸,所以只能打完卡再去忙装修的事情。我的行动轨迹让搞流调的小伙子写了足足五篇。我心里不由得对那些因我而起的密接者感到愧疚。不知道我的阳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损失。流调到了半夜才结束,原本我嗓子就干,也不知道是说的话太多了,还是病情进入下一阶段,嗓子开始疼起来,嗓音也哑了,凌晨的时候我昏昏沉沉睡着了。第二天我在家躺了一天,头疼头晕嗓子干疼,咽口水都疼,亲戚朋友纷纷来电话问候。我说嗓子痛有人建议我吃点清热解毒药,告诉我蓝芩效果好,家里没有蓝芩,只有连花清瘟,我就吃了两粒,然后就大量喝水。那天我一点食欲都没有,一天只吃了一个苹果,三片面包。表弟来信息说他又做了抗原检测变阳了,还说一起吃饭的其他人有两个也变阳了。我告诉他千万别去隔离点,争取居家隔离。随后窗帘店量尺寸的小伙子打来电话,气哄哄地问我是不是确诊了,我不置可否,只能挂断电话。其实我也很郁闷,要是自己在一个放开的国家,最后阳了我也认了。可是身处又静默,又防控,又戴口罩,又健康码行程码,又核酸的环境中也没有摆脱被感染的结果,心里自然不平衡,三年来生活中处处受限换来的依然是感染。那么这三年来所承受的意义何在?!紧接着又一个电话打来,电话那头的男子,劈头盖脸地说到:“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情况,你的问题大了!”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说事儿(135)竹林风影 :往事随想(5)

作者:竹林风影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是可怕的80年代末我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当中学老师,那里的人不怎么讲究清洁和穿着,给人的印象是灰头土脸,比较邋遢(当然也有年轻人比较讲究)。有一回县教育局两个家属到学校做门窗油漆(教育局付钱),我认识其中的一个,她对我说:我感觉这里的人好窝囊。学校食堂是三间平房,西边一间是大师傅的宿舍,中间一间隔断,后面小半间是司务长的办公室,前面大半间做餐厅,东边一间是厨房,三间屋从来没干净过。大师傅平时一个人住在宿舍里,那年冬天不知道为什么,把他老婆和俩孩子全都搬到那间屋里住着,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头猪、一条狗、几只鸡、一只猫,人和动物都挤在那一大间房里(约30平米)。那年冬天雨特别多,校园里到处泥泞,人到食堂,胶靴上就有泥巴粘在地上。食堂里鸡、猪、猫、狗撒欢儿,地上有鸡屎,那个脏啊!那个尿骚味儿啊!老师们照常在餐厅吃饭,有时候,大师傅的老婆或者孩子在尿盆里很响地小便,吃饭的人像没听见一样,他们适应了鸡飞狗跳、猪哼猫叫空气混合尿骚的环境,认为这没啥。随遇而安,意思是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随遇而安是一个褒义词,我却说是麻醉药。逐步适应了恶劣环境是可怕的,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对恶劣环境逐步适应,制造恶劣环境的人就会得寸进尺。老师轮班当佣人1981年,公社(乡镇)分管教育的林副书记肺癌晚期,长年在公社卫生院住院,一个人占住三楼。公社决定让镇中小学的老师轮班照料林副书记,一人一天轮流,给林副书记端屎、端尿、喂饭。陈凤清老师轮了一天,叫苦不迭。林副书记知道自己行将就木,脾气特别坏,动不动就骂娘,老师们忍气吞声。陈老师的第二轮就要到了,他暗暗祈祷:阎王把他收走吧!别让我受罪受辱啦!阎王满足了陈老师的愿望,在轮到他的前一天,林副书记去世了,陈老师大喜。不要讥笑老师们,掐着你脖子的人,让老百姓咋样就得咋样,老百姓没得选择。林区长发奖昨天朋友圈发了“老师轮班当佣人”,有朋友提出质疑:乡镇副书记,副科级干部,住院独占一层楼,还要老师们侍候他,何以那么大的特权?林副书记是老革命,北方人,1949年大军南下留在我家乡当区长,三十年没有升官,原因:文盲,脾气暴,县领导他也骂。我家乡的男女老幼都知道林区长的威名。后来撤销了区,他当了公社分管教育的副书记。职务变了,当地干部群众仍称他林区长。林区长发奖的故事不是段子,家乡的干部和老师人人皆知。那年举行了全公社中学生乒乓球比赛,比赛结束后由分管教育的公社领导亲自颁奖。林区长拿起一张奖状大声念:好!兵兵球第一名......,旁边的教育组组长小声说:女子……林区长性子急,没等组长说完,大声重新念奖状:女子兵兵球第一名......组长又指着奖状上的字小声纠正:乒......,急性子林区长念:女子乒乒球第一名...组长再指着奖状上的字说:乓…林区长再念:女子乓乓球第一名......组长再纠正:乒乓......林区长火了,吼道:什么乒乒乓乓,就这个JB球第一名!来把奖状拿去!台下哄堂大笑。感想:那时候上下级之间关系比较融洽,搁现在,谁敢当面纠正啊!胡老师捡铁我的同事胡老师,周伯通式的老顽童,成天乐呵呵的。退休后闲不住,楚天都市报红火的时候上街卖报纸,八十多了还不休息。九零年代初由于特殊原因,国家经济非常困难,老师们的生活受影响,百多元的工资不涨,物价却蹭蹭蹭往上涨。胡老师五十多了,带几节副课,半休息状态。他找校长,说日子太紧巴了,想停薪留职到武钢捡铁。校长体谅胡老师家庭困难,说:你去吧,工资照发。胡老师挑担箩筐到武钢,加入捡铁大军。那时候武钢管理混乱,废铁到处都是,铁价又高,胡老师收入可观。光靠捡是不行的,半捡半偷才能挣钱多。有一回胡老师“捡”了60多斤铁,两个警察追他没追上。英雄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有一回胡老师“捡”了百多斤铁,被警察追赶,别人扔下担子就跑,他舍不得丢,以为还像上次那样警察追不上他,结果胡老师被警察包抄,进了派出所。警察听他说是老师,吃惊不小,武汉话说:“您嘢老师做这个事?”警察尊重老师,没为难他,只是劝他回去教书,再不要捡铁了。总设计师南方谈话让国家重新回到改开的正确道路,过了些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发展上了快车道。经济发展了,老师的工资节节提高,老师成了让人羡慕的职业,再也不会出现老师捡铁的事了。相关阅读:说事儿(133)竹林风影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黄裕生:人总是向往过更美好人性的生活

作者:黄裕生从不同渠道了解到,曾经占据世界各大媒体头版的伊拉克,这十多年来的情况很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发动科威特战争与两伊战争的萨达姆,曾备受伊拉克人的拥载(至少宣传传达出来的情况如此),同时却不容于现代世界。在萨达姆被当作独裁暴君送上绞架之后,伊拉克在民主化进程中出现了持续多年动荡不安的局面。各种爆炸与混乱的事件不断登上世界各大媒体,以致给人的印象是,民主给伊拉克带来了灾难。的确,在萨达姆的专制统治下,毕竟还有秩序,也不用担心出门就面临爆炸的危险;而民主化之后,政治家之间相互竞争,各自争权夺位,导致社会不知所措,国家无力以雷霆之力整治治安,打击恐怖分子。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对民主化的伊拉克不抱希望。传统专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希望,民主也没有给伊拉克带来新的希望。历史似乎再次否定了专制与民主之间的历史差异性与代际方向。但是,近十年伊拉克的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却否定了历史的否定。民主化使伊拉克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空间,使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广阔的权利空间里自由地流通自己的一切资源,以使每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优势,最大功效地配置自己的资源。自由与法治,促进了伊拉克走上繁荣的道路,也会保障伊拉克走在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上。相信今天的伊拉克人,永远都不会再怀念萨达姆时代,永远不再会向往扛着萨达姆头像狂热崇拜的生活。相信今天的伊拉克人,看重的也不再是萨达姆许诺给他们的伟大的伊拉克,而是每个人的自由、尊严与富足的日常生活。人总是向往过更美好人性的生活,历史总是朝向更合理的方向迈进。无论什么文化,无论什么地域,也不管有几千年的传统,都必被历史的方向穿越,必接受更高人性的洗礼。(2022年11月7日)相关阅读:黄裕生:任何人都不能打着防控的名义随意践踏国家法律专访黄裕生:真正的历史,是思想时间的构成黄裕生:汉语世界总是喜欢造各种神话来神化一些人黄裕生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说事儿(134)竹林风影 :往事随想(4)

作者:竹林风影褪火改开前大别山农家没有床单和垫絮,床上铺稻草,再放一张篾编凉席,大冬天也睡竹凉席。他们进入深秋就开始烤火,一直到第二年春暖。据说长期烤火身体会上火,睡凉席是为了褪火。有一年冬天我到一个同学家里去,同学家在高山上,很冷,入夜之后围在火塘边烤火,烟熏得人扭头眨眼。晚上睡凉席,同学习惯了,穿着秋衣秋裤哧溜一下上床,钻进被窝就睡。大冬天睡在硬硬的竹席上,我很不舒服,不敢脱毛衣,还是冷得半夜睡不着。改开之后床单棉絮进入百姓家,扔掉了稻草,铺上棉絮和印花床单,软和暖和又美观,多好呀,多舒服呀!他们依旧保留着烤火的习惯,再也没有火塘,不用忍受烟熏。很先进的火炉,屋里没有烟和灰尘,干净卫生。然而他们再也不用凉席褪火了。老伴是大别山人,我问她山里人家为什么不褪火了,她说:什么褪火!穷!没有棉花,没办法才睡竹席!一匹贱骆驼看了电影《隐入尘烟》,我想起了20年前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那是一档谈话节目,几十个老人坐成三排,有人拿着长长的话筒,谁说话就把话筒伸向他。那些老人都是北京人,五十年代响应号召到宁夏种地。大城市居民到西北种地,经历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北京人现在什么生活水平?北京户口多金贵?而他们和他们的子女,都成了满面尘灰的西北农民。那档谈话节目的主题是:青春无悔。那些老人都表示对当年的选择无怨无悔,都说死后把骨头埋在宁夏。他们有这样的境界我钦佩,但是其中一个老人有句话我无法认同。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吃苦,如果不吃苦,人生就没什么意思。”听了他的话,我心里骂了一句:贱骆驼!人生的苦难,要么是命运不济,要么是上当受骗,要么是有人强加的,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苦难。赤脚孩子1982年9月我师范毕业分配到大别山一所村小学当老师,发现孩子们都是赤脚,穿鞋的没几个。几百双赤脚在操场奔跑追逐,煞是有趣。孩子们为什么都不穿鞋?因为穷吗?是,也不是。改开之前大别山是很穷,穷成啥样?可以看电视剧《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有很多改开前大别山农民困苦生活的镜头。改开之后农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任教的那个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我家乡平原地区,自行车普及了,几乎家家有自行车。而我家乡自行车普及率大约30%。那里农民有几项收入是平原地区没有的:一是养蚕。养蚕业非常红火,家家户户养蚕忙,蚕宝宝为农家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二是板栗。罗田县是板栗之乡,板栗树为农家带来一笔小收入。三是花生,缓坡沙壤地特别适合花生生长,收获季节,家家花生堆满房,花生油装满缸。买得起自行车,为什么不给孩子卖双鞋?当地老师告诉我:习惯。过去穷,买不起鞋,养成了打赤脚的习惯,现在生活好转了,一时没觉得穿凉鞋有多么重要。过了两年,孩子们都穿上了各种颜色的塑料凉鞋,很少见到赤脚了。三少年赤足踏雪1979年初春我念初三下学期,学校离家八里多,由于学校没有床位,走读。那天下晚自习后,一个村的我、徐友明、徐才银一同回家,好大的北风,我们迎着风弓着腰艰难前行,又下起了雨,走到镇上,还有一半路程没法走了,路过卫生院,我们跑进去,上到二楼会议室。会议室里有那种木条做成的长椅,我们把两张椅子拼在一起,三个人挤在一起睡。徐友明的二哥当过兵,有一件军用雨衣,那天徐友明带着了,三个人合盖一件雨衣。军用雨衣真是好东西啊!盖在哪儿哪儿暖和,冻醒了就把雨衣往自己身上拉,三个人笑着吵:你把雨衣哈(全部的意思)拉到你身上去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出卫生院大门一看:下雪了,地上铺了一层薄雪。三个少年不约而同地脱下鞋袜,踏着雪赤脚向学校跑去,一口气跑了四里多路,到了学校,双手把脚上的水擦干,穿上鞋袜。成年以后我多次与徐友明说起这事儿:我们为什么那么傻?他说:还不是穷!怕打湿了鞋。我怕供销社的营业员小时候真的怕他们,每次被大人差遣去买东西我就怕。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商业由供销社独家垄断,那些站柜台的女营业员骄傲如公主,态度如悍妇。供销社的画风是这样的:不得挑选。商品在柜台里面,顾客严禁入内。想挑个颜色款式?没门儿!我有一回买个木制学生尺,她给我一蓝色的,我让她换黄色的,她一声吼:给你么样的拿么样的!强行搭售:香烟霉坏了,强行卖给顾客,买东西就得买几根霉烟。卖肉的牛气哄哄:起五更排队买肉,给你么样的就是么样的。想要肥的?肉往窗外一扔:“下一个!”(那时候没油吃,肥肉猪油多)。压级压价:农民向供销社出售农副产品,压级压价扣水分,他说么样就么样,不许争辩半句。听说供销社要回归,我打心眼里害怕!相关阅读:说事儿(133)竹林风影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专访黄裕生:真正的历史,是思想时间的构成

:现在学界正呼吁感性的回归,认为工具理性把人的因素都抛掉了,人毕竟还是来自自然,且理性思考是需要感性材料的,二元对立是对自然的否定,人需要通过感性认识真正理解人。您怎么看待?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黄裕生:任何人都不能打着防控的名义随意践踏国家法律

作者:黄裕生防控疫情很重要,但应当在国家普遍法前提实施防控。任何人都不能打着防控的名义随意践踏国家法律,破坏法治机制。防控疫情是为了什么?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否则任何防控措施都会失去合法性,也会失去民心。人民的生命就是每个成员个体的生命,就是每个活生生的同胞的生命;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民的生命,每个同胞作为人的生命,不只是苟活着的动物,而总是同时拥有其尊严、权利与个人意愿的生命。因此,以人民的生命为至上的防控措施,不应当以压缩乃至无视人民的基本尊严、基本自由与合理意愿为代价。凡是这样的措施,这样的做法,都是懒政与恶政,而在法理上,则都是对法治的破坏,对人民的背叛。无论如何,防疫人员肆意殴打居民都是不可接受的。这种行为的发生,预表着社会失序的危险,值得全社会警惕。虽然人需要神话,但并非所有领域都可以去造神话。(2022年11月8日)【作者简介】黄裕生: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等。主要代表作有《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第一哲学问题研究》《权利的形而上学》《站在未来的立场上》《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主编有“纯粹哲学丛书”。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主讲的《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入选哲学类国家一流课程。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于无声:哭诉的刘书记和精致的李局长是同一种“何不食肉糜”

作者:于无声昨天,郑州某社区书记刘红英在疫情发布会上哽咽和哭诉的形象很快传遍网络。伴随她光辉形象的还有这样一句话:前几天,我的女儿是18岁生日,然而我却缺席了她的这场成人礼。或许,在刘书记的心目中,女儿成人礼重要过社区老百姓在疫情期间的疾苦,她觉得缺席了女儿的十八岁生日很遗憾,所以要在发布会上特别彰显出来。感谢刘书记,让我想起了真有成人礼这一说。不过我的孩子十八岁时,她在努力迎接高考,我在卖力赚钱养家,女儿没有想过要过成人礼,我也不知道如何操办成人礼。从电视镜头看,刘书记外表朴素,容貌平平,这样普通的一个中年妇女,丢进人堆里怎么也不显眼。然而,她说出的话语却是非比寻常。那位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李局长是靠精致的装扮吸引眼球,河南郑州这位刘书记是靠动人的语言雷到众生。刘书记哭了,哭诉十八岁的女儿是和宠物一起过的成人礼。从她的心痛欲碎,感觉她真像一个好妈妈。估计她心目中是很看重自己的小家,但不知社区里遭受疫情甚至风控后缺这缺那,生活都过不下去的老百姓这个大家,在她心里的地位如何?刘书记的痛彻心扉和梨花带雨,并没有感动千万网友,因为刘书记的卖惨太不高明太不合时宜,老百姓和亿万网友也不是傻子,大家都心眼明亮得很。一位网友这样表达内心的愤怒:“如果错过女儿成人礼都值得在这场发布会上哽咽,那那些因为封控错过自己婚礼的人呢,错过家人葬礼的人呢,那些被饿死在家里的人呢,从楼上纵身跃下的人呢,他们的眼泪有被你们谁看到,又被你们谁共情。是他们不配被同情吗,还是只是因为他们没坐在这个位置。”还有众多网友纷纷一句话点评:众生之苦不及其女成人礼之重。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紫菱失去的可是她的爱情啊!——来自琼瑶电视剧台词。一份普通工作,结果自我感动,入戏太深。我说我家没米下锅,她说她今天忘记了吃燕窝。哽咽刘红英,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兰溪: 还有

作者:兰溪还有一一读王东成老师《还有多久》有感如果没有了太阳还有地热冰霜仍然溶化如果没有了月亮还有灯塔夜空仍然有光如果没有了蜜蜂蝴蝶还有虫儿鸟儿蛾儿花朵仍然结果生长如果不能说话还有文字和公号仍然传递乐观和坚强有一个年有一个年病毒猛于虎人成了兽关门又闭户禁令又封闭空前也绝后灯会庙会文化节未开始即结束闹市静悄悄负了红灯笼梅花兰花迎春花寂寞开无主偶见"口罩猴"有一个年未开始即结束空前也绝后(2020年3月)相关阅读:王东成:没有大歌哼小调【作者简介】兰溪:本名钟岚,土生土长成都人,中文本科。因先天弱视,不能长时间使用电脑,50岁以工人身份退休。一枚园地读者。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王东成:要教孩子认写繁体汉字

作者:王东成某一大陆,被称为“简中区”(简体中文区)。在这块大陆上,推行简化汉字教育近七十年了。这期间,孩子上学读书,不学(认写)繁体汉字,尽学简体汉字。因此,这期间成长起来的许多人,对于繁体汉字,既不认识,更不会书写;有人可能认识一些,但基本不会书写或会书写的很少;而大部分人对于汉字构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蕴更是茫然不知。正因为如此,这块大陆上走出来的几代人,阅读繁体汉字书籍、报刊的能力普遍比较低。有意思的是,迄今为止,除开“简中区”,美欧、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汉语书籍、报刊等,大部分都是繁体汉字。我们这几代“简中区”成长起来的人,基本上就“一简到底”了。凡正我们一辈子基本上看不到海内外的繁体汉字书籍和报刊。那些正在走向世界的新人,大概不会像我们这几代人这样“单纯”了吧。他们似乎必然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繁体汉字书刊(包括电子文本);那些五花八门的书刊,是他们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砥砺思想的重要来源,更不要说他们中的有些人还会去那样的出版单位、新闻媒体工作。2018年夏秋,我们夫妇在美国走了两个多月。行走美利坚,我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感觉(只是感觉):从总体上说,“简中区”的移民,全方位竞争不过台港的移民。我感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似乎其中包含着价值观、世界观、意识形态、对西方文化的亲和度、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接人待物、语言运用、举止言谈等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没有对繁体汉字掌握的程度大不相同这个原因呢?我不敢说,说不好。诚恳地建议一些家长,从现在就开始认写繁体汉字吧,从现在就开始教孩子认写繁体汉字吧,和孩子一起了解和体会繁体汉字奇妙、隽永的文化意涵吧。在“简中区”,这是只有你们才能承担起来的文化使命与教育责任;除了你们,没有谁在乎这件极其重要的事!这件事,关乎到你们孩子的成长啊。“头顶的星空,地上的孩子”,还有什么比它们更重要呢?听雨者2022年11月6日记于京北沙河之荷斋【作者简介】王东成: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已退休。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1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说事儿(133)竹林风影 :往事随想(3)

作者:竹林风影忘不了朱老师那一幕1977年秋季我读初二,有一天我们到高中大操场参加批斗大会,有四五个人挂着牌子挨斗,其中有一个少年,他的罪名是写“反标”,在学校厕所的地上写了“打倒某某某”(已去世的最高领导)几个粉笔字。那个孩子很犟,按下他的头颅,手一松他又倔强地扬起头,要他下跪他不跪。我们的物理老师朱老师一个箭步飞跃上台,把那个孩子打倒在地,然后和几个人一起把他反绑起来,强按着跪下。这事儿与朱老师没有关系,他和我们一样是去当看客的,犯不着出头。朱老师为什么这样对待一个孩子呢?大概是长期阶级斗争教育的结果吧。那个孩子被判了十年徒刑。那时候“反标”案件经常有。压制得太狠了,人就有了逆反心理和猎奇心理,写“反标”多半是寻求刺激。后来改革开放,言论环境宽松了,停止了因言获罪,也就没有“反标”案件了。神秘的档案五年级上学期,班主任舒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有档案,记着你们的一言一行,你们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都记着,档案跟随你们一生,影响你们一生,你们可要注意了。我们第一次听说档案这个词,对档案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有一天舒老师的办公桌上(在教室的一角)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档案袋,望着那神秘的档案袋,我们吓坏了,一个名叫徐双全的同学吓得一脸沉郁一言不发。村小学哪有啥档案呀,中学也没有,老师吓唬我们的。东德垮台后,人们发现真有这样的档案。人们冲进特务机关总部斯塔西大楼,发现了无数的档案,记录着人们的不满言论,哪怕曾经发过一句牢骚也有记录。这些记录来自妻子、丈夫、孩子告密、学生告密、邻居告密、同事告密……前些年,李家大小姐在两会上提案,要给每个公民建立道德档案。什么道德档案!不就是监视吗?不就是鼓励告密吗?我用一句北京话骂她:建你奶奶个腿儿!讨米我们这里把要饭叫讨米。改开之前讨米是常见现象,拿根棍子挎个篮子,默默倚着人家门框,轻声说:“把一点。”到我们那讨米的多是河南人安徽人,也有少量本地人。改开后,讨米现象绝迹了。社科院历史研究院发表万字雄文,抛出闭关锁国有益的惊人观点,乌有之乡网站紧跟呼应,发表题为《改革开放谁都会,闭关锁国才是真本事》的奇文,说正是1949年开始闭关锁国才让中国强大人民富足安康。看了这两篇我身上冒冷汗,不知道这是极左分子梦呓还是代表了一种风向。难道又要闭关锁国了吗?又要回到讨米的年代吗?一定要闭关锁国的话,等十五年我死了再闭吧,让我还吃十五年饱饭吧。这么不确定的日子我也不想多活,活到平均寿命74岁就够了,不占别人的寿命指标。典妻典妻,就是出租老婆。查百度,典妻是旧社会买卖妇女的婚姻现象。我就见过典妻!1970年,我村一个老光棍典来一个妇女,那女人是西岸的(举水河以西),西岸发大水,庄稼无收,有亲戚的靠亲戚接济度命,亲戚无力接济的,就典妻。那妇女带来俩孩子,典价是一担稻谷,如果生了孩子,再加一担稻谷。我还记得妇女的丈夫跳着一担稻谷出村,一边走一边哭。入典的这家三口人,老母亲和兄弟俩光棍,哥哥徐大河,弟弟徐二河。妇女名义上是典给二河,出工的时候兄弟俩无精打采,村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徐家为了让那妇女怀上孩子,夜夜不空。那妇女为了自己和俩孩子有饭吃,听凭大河二河折腾。大水退后,抢种的荞麦有了收成,妇女的老公来把妻儿接回去了,终究没有为两河怀上孩子。读梁晓声的作品,我才知道改开之前北方贫困地区一直存在典妻现象,叫拉帮套。改开之后,典妻现象才绝迹。共妻
2022年11月5日
其他

王东成:没有大歌哼小调

作者:王东成一、还要多久?还要多久,我才能说话?星星啊,你是我眼中迸溅的泪滴吗?还要多久,冰才能融化?岩浆啊,你是我心底热血的喷发吗?还要多久,燕子才能飞回家?柳浪啊,你是我心河里翻腾的水花吗?还要多久,天边才能涌光华?朝霞啊,你是葡萄酒洒在我梦里了吗?二、给邃道点亮一盏灯黑夜,是人生的重要旅程。它奸诈而血腥,它贪婪而凶猛;它不用声明,便将我们无臭无声;它不动生色,就使我们无踪无影。战胜黑夜的方法,是安然睡觉,是养神蓄精;是编织美梦,是盗窃火种;还有,在邃道里点亮一盏灯,给窑洞安上一扇窗棂。让心里透进星光透进风,让眼睛映出晨曦和黎明……三、送我的学生一簇簇枫叶红得坚贞,一树树银杏黄得高贵!深秋的原野,正弹奏英雄的黎明,送一行行大雁南归!再见了,大海迎日出,云霞伴你飞!地球都是家,鸿雁与苍鹰哪儿都有群英会!再见了,旷野耕牛奋,冰山化春水。回来那一天,伫立高坡望,芳草萋萋天涯醉!四、一枝月季在早春里发芽,在晚秋里凋敝。长风为我唱安魂曲,我给大地种下希冀。燕儿轻拂柳丝,雨儿洗绿莺啼,转年的山野和水溪,又会绽放一枝月季!听雨者2022年11月4日记于京北沙河之荷斋【作者简介】王东成: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已退休。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民声VI(25)秦耕:七天隔离日记(四)

作者:秦耕相关阅读:民声VI(22)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一)民声VI(23)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二)民声VI(24)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三)2022年10月29日(第七日)从床到窗没有7步,从窗到床也没有7步,看来比伏契克当年那间囚室更小。走到窗口,将脑袋伸出,发现生活秩序正以其固有的节奏,顽强地向前流淌着,只是街上的人们,一律佩戴口罩,这说明今时不同往昔。向下可以俯瞰街上行人,有的手插在口袋低头独行,有的骑着电动车,一闪而过,但都穿上了很厚的冬装,可见今年的冬天,就是比往年来得早了很多。有的拖着买菜的手拖车,有的看样子像是去上班,有的电动车上还带着背书包的孩子。昨日还看见对面一个女人,正对着服装店门口的大玻璃,左扭右转,对穿在身上的绛紫色的衣裙寻找感觉,尽管其身材不敢恭维,但她的神情无比认真,而她同行的女伴,像我一样冷眼旁观。比行人和电动车流速更快的,当然是各种车辆,东来西往,川流不息,其中一辆美式大鼻子黄色校车,每天在固定时段路过。脑袋向左转动,还可以看到不远处,州城路与工农路连接的丁字路口,南北方向行人车辆更多。在路口西北角的空地上,有两个蓝色帐篷,3天一次,有人在那里排队张嘴做核酸。因为不等天亮,就听见广播车在街上巡逻,喇叭里说“不做核酸的一律赋黄码”。在非全民核酸的日子,那里另有核酸小亭,也有零星顾客在那里付费张嘴。目光再抬高一些,还能看到位于工农路与莲湖之滨,本市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大都汇,“牛排工厂”、“上锦火锅”、“外婆印象”等店招十分醒目,入夜霓虹闪烁。说起这个大都汇,故事太多,简要如下。2018年的那个夏季,我曾带着孩子在大都汇吃过牛排、吃过火锅,还看过电影,记得是杰森斯坦森的《巨齿鲨》,有在海南三亚大东海拍摄的美丽外景。不过彼时大都汇还是五层建筑。之所以如今变成三层,是因我一个同学。他时任本市博物馆馆长,以本地最高长官勾结温州开发商,违法拆迁,破坏文物为由,四处告状,要求拆除大都汇,其结果是他自己被他的长官以霹雳手段迅速双规,后来撤职,办理退休手续,而本地最高长官自己也被她的上级调离、降职处分,可谓两败俱伤。开发商在最高批示和省委常委会决议彻底拆除的压力下,经过折冲樽俎,各种勾兑,最终只拆除上边两层,留下三层,损失惨重,这才为此事划上句号……但就在公众认为此事尘埃落定时,最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今年2月26日,我这位单名一个“鹏”字的大学同窗,上到高层楼顶,纵身一跃,也像一只展开翅膀的大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一众同窗留下强烈震撼。生活的本相也许就是如此,既绵延不绝,生生不息,鲜花时开,也阴暗龌龊,刀光剑影,生死惨烈,像一条用泥沙挟裹着缤纷落英的长河,日夜奔流。从窗口收回目光,一切又瞬间静止下来,仿佛被人突然按下视频播放器的暂停键。斗室狭窄,地毯污秽,死水一潭,但把我厕身其间的斗室放大,想象为某个街区、某个城市,这就叫静态管理了。静态管理下的斗室,时间相对粗糙,无需精确计时,每天只有4个刻度,每个刻度都用“咚咣”一声表示。第一声咚咣在上午8时左右,听见门响,打开房门,走廊空无一人,门口铺着塑料纸的凳子上,照例放着两份早餐。我拿进来,这就是我和妻子一天的开始,其意义就是距离我们“解隔”又近了一天。第二声、第三声咚咣,分别在上午12时和下午6时左右响起,可以从门外拿回午餐、晚餐。有天我正在窗口放飞目光,发现人行道上停了一辆红色三轮车,有人揭开厚厚的棉被,下边是用塑料袋分装成份的餐食。我笑着给妻子说,大约十分钟后,咱们的门就会敲响,不信你等着。果不其然,妻子惊讶于我料事如神,但转眼就看破了我的小把戏。第4声咚咣,一般在凌晨30分左右,我们需要起床张嘴做核酸了。隔离7日,每日就被门板上的“咚咣”声划分为4段,当时针指向第24个刻度时,就是我们“解隔”的时间到了。说到解隔,昨日又有6人胜利解隔,他们都是21日关进来的,应该在28日放走。一上午群里都是这6人在聊天,竞猜当日核酸结果几点出来、他们几点可以解隔,解隔之后是否还要在门口拍照留念、一起聚餐庆祝?因为昨日本市已开放堂食。检测机构还算给力,11时许,他们的阴性结果就出来了,于是这些人就在群里欢呼,真真慕煞人也。他们的意思,是午饭也不吃了,想立即解隔,结果大白让他们等通知。午饭后没消息,1点之后还没消息,他们急不可耐,纷纷叫喊大白,结果大白现身答复,你们是21日晚上12点过后才进入隔离点的,今天不能走!平地风波,晴空霹雳,712室那个从不在群里说话的女生,当即就哭了,因为她29日,也就是今日要参加“教资”考试,也包括803室稀里糊涂、误入白虎节堂一般被拉来隔离的那个山东小伙子,他今日也该解隔的,他这场从山东到陕西的爱情奔赴,不知日后是否有人想拍电影?他们在群里吵成一团,甚至表示要闹出什么事情,大白这才答应将他们的情况上报疾控中心,让专家去研判,能否在今日解隔。整个下午,都是漫长的等待,妻子也跟着着急,惴惴不安,担心到我们解隔时,会不会也来这么一手?我反复解释,我们是23日傍晚就进来的,时间明确,不存在问题,放心放心。下午4:30分,晚饭几乎都要快来了,他们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于是一哄而散,解隔了。当日同车隔离的人在群里说,712室是个美女,我希望小美女今日考试顺利,未来成为网上粉丝很多的那种“最美女老师”;803室的小山东,我希望他爱情美满。人说山东出美女,巩俐冰冰子怡之类,也有人说娶山东女人就能当领导,七常中五个山东女婿。其实在我印象里,最好的还是山东小伙,有东北男人的高大帅气、热情豪爽,又没有一些东北人的那种奸猾与匪痞,是中国最好的女婿,我们这儿的那个姑娘还是很有眼光的。今天吃过早饭,我艾特了群里一个叫“春风吹又生”的大白,内容如下:406是23日晚8时进来的,到今日已第7天。23日早离开西安时采样一次,上午到达商洛北落地采样一次,已“七日八采”,等今天下午结果出来,就“七日八阴”了,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等到30日才能放人。何况此前我们有将近两个月的连续核酸阴性记录,以及无高中风险疫区行程,本来完全无隔离必要。加之从西安自驾返商,23日从商洛北就纳入你们的闭环管理之中。“七日八阴”,理应解除隔离。鉴于此,我要求你们隔离点负起责任,上报疾控中心,请专家研判,下午放人。特此请求。几分钟后,我又发了第二条,内容如下:疾控中心专家研判结果如何,是疾控中心的事,是否将我的情况上报,是你们隔离点的事。你们不能把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水平和执行能力。你们大白不是机器,相信也有思维和自己的判断能力,昨日你们及时上报,解隔6人,就做得很好。对我的隔离本属过度防疫,我也十分配合你们,现在也需要你们配合我。请你们在上报之后,把上报记录截屏发到群里,给我及时反馈信息。感谢合作!结果大白上报了,并把上报截屏发到了群里。但直到此时,仍无消息。我跟妻子说,能否今天放人,是他们的事,但据理力争,是我们的责任;疾控中心专家如何研判,是他们的事,隔离点大白是否上报,也是他们的责任。做自己能做的,对结果平常心对待。时间仍在粗糙的刻度上渐进,我们仍困坐斗室耐心等待。下午16时,突然响起敲门声,大白宣布,我可以走了。同日同车的另外6人,还关在里边。此刻我站在楼下的街上,等红码转绿,然后乘车回家。本次强隔虽短,但我的人生仍然被人偷走7日,就像苹果被咬了一口。(全文完)【作者简介】秦耕:中国独立作家,自称纸上谈兵百万,未曾杀贼一人。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民声VI(24)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三)

作者:秦耕相关阅读:民声VI(22)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一)民声VI(23)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二)2022年10月27日(第五日)也该给亲友们说说“强隔”点的餐食了吧。今日的早餐,是被关进来后的第10顿饭,10次无重样,不得不说,为了让这些惨遭“强隔者”们度过艰难7日,大白也煞费苦心了。猜想他开列一张菜谱,7日循环,交给某家定点饭店去照单操作。反正饭店已被勒令停止堂食,大白不但是他唯一的客户,每天回头的客户,更是它的超级VIP,收到大白订单,饭店老板一定毫不含糊,认真对待。也许早中午三餐,订单分别下给了3家饭店?炒菜的师傅未必会操作包子油条,榨豆浆的机器,经营宵夜的店里未必就有。从24日早上接到第一份早餐开始,发现“强隔点”的最大特点,就是饭量巨大。9月份我小妹母女两人与她们小区全体居民被转运异地强隔10日,妹妹每日就在微信吐槽食量太多,母女二人吃一份略少,吃两份实在太多,每餐都有浪费,十分不忍。今次轮到哥哥被“强隔”,亲测食量之巨,简直是把姚明的饭端给了马云吃。出生于三年饥荒年代,鄙人养成了吃饭不剩的习惯,堪称光盘模范,为此,每日两食,省略午餐,已坚持了十数年。隔离点一日三餐,首先就多出一顿午餐,更因每餐提供的食量,估计都是按1970年代天津港码头工人、或大兴安岭伐木工人的粮食标准执行的,鄙人肠胃不堪胜任。想在隔离群提出减少食量、或每日两餐的要求。一想,此类私人订制,超出现有操作标准,增加大白工作量,何况大白也只能回我以小白眼一枚……所以,迄今为止,鄙人除刚进群时,十分唐突、蛮横无理地在群里发过一条专门艾特了大白、要求更换床单的微信外,从此再不说话。妻子说,你吃两餐,别人要吃三餐,你说分量太大,也许别人刚够,所以此类要求,千万别提,万一食量减少,这不是害人吗?想想也有道理。但进群的前两日,还是看到其他人发过此类要求,或者不要午餐,或者不要晚餐,或者建言食量过多,可见英雄所见。后来不见再有人提,估计也是发现提也白提,于是闭嘴,像我一样。妻子说是这么说,但她自己的食量,平时只有我的三分之一,我每餐都要剩下一半,她就更不用说了,论到对隔离点剩饭所做的贡献,她若谦居第二,何人敢争第一?头两日,我还把馒头、花卷、米饭、炒面、油饼、鸡蛋红烧肉之类大好事物,堆放在电脑桌上,仿佛还有机会再吃。但堆到3日,这种“深挖洞广积粮”模式就不可持续,因为来源绵绵不绝而空间有限,在此情况下,妻子决定采取断然措施,一次性解决,我像那挥泪斩马谡的诸葛孔明,面向窗户,背对那一大堆美好,猛一挥手说出两字:好吧!……只须臾功夫,等我回过头来,桌上已干净整洁,眼目清爽了。除过食量巨大,肠胃不堪重负之外,若要继续吐槽,就只能在内容上做文章了。我多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是“五鱼二牛”,即每周大约五次海鱼,两次牛肉。隔离点的伙食,自然没有这些东西,想想那些此刻还在海里游泳的鱼,离我也实在过于遥远了。其次是没有辣椒,没有辣椒是我对隔离点饮食的最大意见。不光我,看到群里也有人喊叫想念辣椒,也有人趁机炫耀自己提前准备的那一瓶老干妈。虽在每餐炒菜中,也总能见到切成小块的红色干辣椒,但对于无辣不欢的我来说,那都是小数点后第3位了。辣椒被我誉为饮食的万用灵丹,不管多么难以下咽的食物,只要有了辣椒,只要你足够辣,都可以风卷残云一扫光。想起那年夏天,我全家入川旅游,连吃5天火锅,何等畅意!其实24日一早,当隔离点第一顿早餐呈现眼前时,我的思绪突然切换到3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那是我获得“高墙假期”中的第一顿饭,一碗玉米粥和几块土豆片儿。因为隔离点的第一顿早餐,也有玉米粥和土豆片儿。二者的区别在于,隔离点的玉米粥里还有红豆,土豆刮皮后才切片,此外还多了一盒炒莲花白、一个鸡蛋、两个馒头。我和妻子所在的406室,就是从这时开始剩饭的,第一天剩下的是4个馒头、一盒炒菜、一个鸡蛋。而“高墙假期”中饭菜绝无剩余的可能,那是不可想象的。时光过去30多年,我再次享受到有人守门和专人送饭的“强隔假期”,但总算实现了饭菜自由。其实在406室,我们不光实现了饭菜自由。姐姐昨天去河边散步时,又顺路来到窗下仰头说话,我们趁机让她又买了一大瓶消毒酒精。此前她和同窗兄长分别送来的物品十分充裕,我们已经实现了水果自由、抽纸自由、瓜子、花生和锅巴都自由,现在又实现消毒酒精也自由。2022年10月28日(第六天)进入隔离点第6天,早上起来,窗外阴暗,金凤山笼罩着一层薄雾,气温降至10度以下。但心情仍不算差,因为有了盼头,隧道幽暗,但出口越来越近,后天即可复得自由。亲友们看了我的《隔离日记》,有人关心本次隔离费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昭告众亲,你们无须担心,本次隔离费用价格亲民,算是地板价,每人每日仅收取100元,包括住宿吃饭在内,贫困户、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还可以免费享受隔离。我夫妻二人同室隔离,为组织节约了一间房,是不是还可以谈谈价格呢,例如对其中一人减半收取?这个到时候再说,我目前重点关注的是地球的自转速度,上帝能否用祂大能的手,把地球拨楞得再转欢势一些呢?例如选择1.5、2.0倍速?上次我妹妹她们小区全体居民被转运异地集中隔离,费用全免,是组织买单。但我这次被“强隔”,是不听劝返、恶意返乡的结果,属于咎由自取,是给组织增添麻烦,所以必须自费隔离,否则恶意返乡者定会多如过江之鲫。虽说如此,但还是相当有温度的,宽宏大量,每日仅收区区100大洋。但是,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之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也就是说,依法应该给我“提供生活保障”,这里所说的生活保障,当然包括吃喝拉撒睡,甚至包括鄙人每餐对辣椒的强烈需求。也许会有人对“隔离人员”的定义进行狭义解释,为收费而恶意规避法律,将“提供生活保障”的规定,仅适用于主动安排的隔离者,像我这种不听劝阻、自投罗网者不在其中。前者是要解决的问题,后者制造了问题。这种区分看起来貌似有理,但查遍《传防法》,关于隔离者的表述,仅此一条,并未分类,不存在“这种隔离者”,“那种隔离者”。据先一步进来的老隔离在群里说,大白出示过当地政府的盖章文件,明文规定,自费隔离收费标准为每日100元。我23日晚进群,无幸目睹该文件,但不知文件起草者当时是如何理解上述第四十一条第二款法律规定的?存疑。说到农村贫困户免单,本隔离点还真有一个。徐男,家住本市杨斜镇海棠岔村,是2017年政府认定的贫困户。听说可以免单,他立即晒出镇政府贴在他家房门上的贫困户公示文牍,仿佛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估计是家人及时拍照发过来的,内容详尽,个人隐私也全部暴露。但大白在群里回复说,没有看到公章,有盖章的证明文件才算数。后来没有下文了,我猜测时隔5年,砥砺奋进脱贫攻坚,是不是他家按照帮扶计划,养猪养菌种猪苓,已经脱贫了呢?本次收费700元,会否让他的家庭因而受到影响?还有一个小问题是开具发票,出差人员回去需要发票报销隔离费。大白只管微信收钱,称等将来疫情结束,酒店复业,再来酒店索要发票。这种答复马上引来不满,有人说我是外地的,隔离结束还在这里坐等发票么?有人说我千里迢迢返回来拿发票,是想被你们再次强隔吗?也有人揭露说,你们也许本来就是酒店工作人员,摇身一变成了大白,就不管发票了,难道还要等上级文件,才能开发票吗?针对这次微型“舆情”,大白采用缩头战略,不做回应。其实办法很简单,答复留下地址邮寄,或者扫码,回去自己打印发票,就妥了。也许这些大白们,穿上大白,就忘记先前早已熟知的生活常识了?鄙人关于辣椒的强烈需求,最终还是我姐保障的。她看了我昨天日记对隔离伙食的吐槽,一大早赶在大白送早餐前,就送来一瓶辣椒。遗憾的是,本来对我负有生活保障之责的大白,漫不经心,至今没有把辣椒送上来。(待续)【作者简介】秦耕:中国独立作家,自称纸上谈兵百万,未曾杀贼一人。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民声VI(23)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二)

作者:秦耕相关阅读:民声VI(22)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一)2022年10月25日(第三日)最早听说“隔离”一词,还要追溯到童少时期,看见母亲开会时拿回来的文件上写着对某某“隔离审查”。我问什么是“隔离审查”,干部出身的母亲向我解释,就是他不得接触其他人,其他人也不得接触他,然后查他的问题。我又问那如何才能办到呢?母亲想了想,说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找一间小屋子,将他单独关起来,与世隔绝。于是我明白文件上说的黄吴叶李邱诸人,此时每个人都单个待在一间小黑屋里,门上挂着一把大铁锁。如今我身陷“强隔”,失去自由,才明白隔离未必是小黑屋,门上也无需铁将军把守,审查也无需派人四处调查,只需每日午夜时分,用棉签到喉咙探查,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寻找蛛丝马迹,阴性阳性。幸运的是,我被“强隔”的这间酒店,位于两条街道交汇的丁字路口附近,俯看州城路车来人往,仰视金凤山上的宝塔,听得见某处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喇叭声。同时我还有互联网络,可与外界信息互通,唯一失去的,是肉体自由。黄吴叶李邱他们的隔离属于政治性质,我的隔离仅属于生物性质,防止他人呼吸我曾呼吸过的也许包含某种微生物的空气。昨日上午9时许,刚吃过早餐,一位同窗兄长闻知我被“强隔”在此,就跑过来,站在窗下的人行道上喊我,我从窗户伸出脑袋,他在绿化树下仰着脖子,相顾大笑,这笑声既有无奈,也有解嘲,同时也包含着“不过如此”的大义凛然。聊天结束,同窗离去,我才意识到刚才的见面颇为特殊,比如说很像是…探监。说起这位同窗兄长,他可是一个奇人,有人视其如匪,有人视其为侠,亦正亦邪。他义气豪爽,蛮横狠勇,年轻时就在当地扬名立万,手下有一班小喽啰、小钻风。敝县老君河以西的几个人民公社,也就是如今的乡镇,可以说都在他的治下,在辖区内惩恶扬善,仲裁民间纠纷,也让自己在那个贫困年代生存于食物链顶端。辖区大小社会事务,凡他出面,无不迎刃而解,有时仅需派出一名小钻风传令,打架斗殴之类的事,也能传檄而定。凡他定的事情,无人再敢说不,就连当地大小头头,也要依靠他才能“抓革命,促生产”,学大庆、学大寨。恢复高考后,他依靠自己的聪慧,考上大学,这才告别了江湖,成为了传说。我曾开玩笑说,从此当地的公共事务管理权才正式交还给了当地。他如今虽壮士暮年,依然头脑清晰,目光犀利,不同流俗。同窗“探监”刚去,我姐复来探视,她这次来倒更像是“探监”,为身困“强隔”的我夫妻二人,带来了水果、瓜子和充足的纸巾。她找来纸片,写上我的姓名和“监室”号,和带来的物品,一起放置在警戒线后边,等待中午时,大白送给我。你们说这操作流程是不是和亲人探监别无二致?水果解决饮食单调,瓜子打发无聊的“强隔”时光,卫生纸则更加重要。这间酒店是专门用来强隔的,一个“强隔”刚走,另一个“强隔”复至,其间绝无空暇。说是酒店,并不准确,此时的正式称谓是“新冠疫情集中隔离场所”。酒店的原有工作人员悉数撤离,全由大白接管,而大白岂是给你搞卫生的服务员?所以我们进来,发现卫生状况十分堪忧。自投罗网前精心预备的两瓶消毒酒精、消毒纸巾以及抽纸,很快短缺。其他房间的“强隔”们不如我之幸运,我有姐姐“探监”,提供物资,他们多数人只能在隔离群向大白要这要那,但一如既往,犹如对墙喊话。昨日下午两点,我的另一位大学同窗兄长,又驾车来到窗下喊话,我和他隔着窗户,又是一番哈哈大笑和哑然失笑。他给我带来数量充足、品种多样的水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别出心裁,为我带来一套青花瓷茶具,和一大盒豪华包装的茶叶,笑称希望我们这对患难夫妻用喝茶品茗打发“强隔”时光。这位兄长更有办法,他电话中称这家酒店老板杨某是他好友,要啥都可找他解决。我告诉他此地现在已非酒店,老板已经“下岗”。结果他带来了另一位比我和他晚一届的学弟,称这里的大白是学弟的伙计,果然,他大喇喇站在路边与我隔空说话,大白就咚咚敲门把东西送来了。说起这位同窗兄长,更是一位奇人。他天生大哥风范,不管站在哪里,自带气场,打眼一望就知道他是核心。也喜欢用翅膀护着一班小弟,我便是其中之一。他身在官场,依然霸气十足,算是其中十分的另类,一言不合,就封金挂印,弃官而去,如是者三。有陶渊明挂冠而去的清高,也有关云长义字当先的豪气。他走过多个部门,但从未出任副职,都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某年,一位书记来敝家乡履新,上任先烧三把火,召开首场会议,事先说好各单位一把手必须亲临,但开会点名时,发现唯独这位兄长指派排名最末的副手前来应付。该书记勃然大怒,当场令人传话,令他一时三刻到场。结果怎么着?他跟来人说,你跟书记说,让她用大轿来抬吧。后来这位书记大人腐败落马,行贿名单上赫然罗列着我6名身在官场、科科处处的同学,但就是没有这位兄长。他一身傲骨,轻看乌纱,你若与他对上脾气,可当场割身上肉给你,若对不上他脾气,则丁丁卯卯,寸步不让。“强隔”的第一个白天,就这样很快打发过去了。但我此时想说,黄吴叶李邱们的“隔离审查”也好,我的这种“强制隔离”也好,其最大共同点都是被动的、被迫的、也就是强制的,因为人天性自由,没人愿意坐困“隔离”。2022年26日(第四日)入驻隔离点的23日不算天数,从24日凌晨做核酸才开始计算天数,25日是第二天,我们迟至10月30日才能结束本次“强隔”。25日当天发生了两件事,其一是“红码事件”,其二是有28人期满“解隔”。此“红码事件”不同于今年6月郑州3000人的彼“红码事件”,“红码”相同,“事件”相异。前者轰动全国,尽人皆知,算是疫情发生以来最大的丑闻之一,后者静悄悄发生,人神不知,只是将闲极无聊爱刷手机的隔离者自己吓得从床上跳起来而已。当日上午,关在412房的张女士,忽然在隔离群大叫一声,我为何变成了红码?!此女23日与我们一同在高速卡口遭到网罗,也坐在我们附近的草坡上长时间等待转运车辆。此女个性随和,心无城府,是个自来熟,什么话都和人说,什么人也都说话,当日在卡口如此,进隔离点后在群里也是如此,群里不管谁说话,她都能接,暂时没人说话了,她也要起个话头儿,群聊信息,估计一半都出自她手。见她变成红码,我们立即分析,是不是她的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异常?那我们和她相处一日,又同车密集转运,我们是不是也要跟着中标?退一步说,是不是大数据显示她曾与阳性有过密接?即便如此,那我们也是妥妥的次级密接,如果我们夫妻二人不是被判处7日“强隔”,又怎会如此这般倒霉?妻子忽然说,赶紧看看我们自己的绿码!她这一说,我也反应过来,我们平时不玩手机,这时赶紧各自找手机,赶紧各自打开一码通,赶紧各自点自己的码,红的!红的!两人都是红的。果然中标?!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十分谨慎,守护了整整3年的绿码此时转红,情何以堪!而且是黑里透红、一片猩红、阴森可怖、深不可测的那种,还冒着丝丝冷气,不是热烈奔放、明朗鲜亮、让人心情愉快、吉祥喜庆的那种红。我们惊恐不安,万分忐忑,不知该如何是好,更不知道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事,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一遍刷新隔离群,等待消息。所幸没过多久,群主大白浮出水面,大白说:不要紧张,凡是入驻隔离点的人员,等信息上报平台之后,疾控部门统一赋红码,待隔离结束就统一转绿。原来如此!物理隔离,还要再加电子隔离?我写到这里,停笔回查隔离群,发现从张女叫喊红码,到大白现身解释,其实仅相隔9分钟。但对我们这几个红码来说,瞬间长于一天。25日做核酸的时间比平时晚,凌晨1:40时才响起砸门声。我问大白以后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吗?其实我的本意,仅仅是想确认每天是否都要从梦中醒来做核酸,是不是白天也可以?谁知大白回答:今天稍微晚了点,因为今天有28个人到期,耽搁了点时间。果然,刚吃过午饭,隔离群突然热闹起来,纷纷询问核酸结果为何还不出来,并称平日不是12点就会有结果吗?有的说,是啊,我还要赶车回柞水,几百里路程呢,再不出来今天就赶不上车了。有的说我虽然在商州本地,但回去村里也要几十里地的。更严重的是,有人说我本来是去医院住院的,在这里被隔离7天,就等着今天下午去办住院手续,称再不及时去医院,他药也没了,人真的就撑不住了。关在803房的刘男,估计还是年轻小伙子,他也急着要走,而他的7天“强隔”,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根据他在群里的聊天信息得知,他是山东济宁的,爱上了这里的一个姑娘,本次旅程是一次单向奔赴的爱情之旅。月初他老家出现疫情,疫情抵不过爱情,他提前跑到没有疫情的威海待了15天,然后才奔向陕西,知道西安也有疫情,他提前下车,打了一辆的士,直奔商洛。到了高速商洛北出口,才知道需要姑娘所在村镇开具接收证明,否则也要拉去“强隔”。但就在他等待期间,阴差阳错,将他与其他强隔者一起被拉到这个酒店。就在他入住酒店后,收到了姑娘村子同意开具接收证明的消息,他欢天喜地等着离开。谁知风云突变,村子知道他此时已在隔离点了,就说既然已被隔离,那就不能出证明了。隔离点的大白答复更干脆,既然进来了,那就不能离开。就这样,山东刘男稀里糊涂被隔离7天。大白也在群里现身了,估计他们也盼人早走。他让28个人耐心等,不要急。到了下午13:30时,群里又热闹起来,一下子出现了28张微信截屏,简直就是亮宝大会。是的,他们第7次核酸阴性结果出来了。群主喊话,让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下楼,出了房间就不得返回。这时群里有人叫为何铁门没有打开?原来心急的已经下到1楼了,而503则说他腿部骨折,能否批准他走电梯?大白说不行,必须走隔离通道,进了电梯也出不去……未知这503最后究竟怎样下的楼梯?楼梯上全都是消毒水,比建筑工地还要湿滑。就在我发呆的时候,看见大白说凡是今天解除隔离的,请自动退群。我紧忙返回群首,点开查看群成员,只这一瞬间,发现群里一半人都已消失无踪,真的,就是瞬间消失,一眨眼功夫,哧溜一声,全部不见了,自由了。我数了数,还剩下33人,都陪着自己的红码,在等待时间流逝。其实是34人,因为我们夫妻是一个房间。(待续)【作者简介】秦耕:中国独立作家,自称纸上谈兵百万,未曾杀贼一人。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黄裕生:汉语世界总是喜欢造各种神话来神化一些人

作者:黄裕生汉语世界总是喜欢造各种神话来神化一些人,包括把一些学者神化,陳寅恪就是一个被神化的学者。陈先生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在史学方面多有开新之功,但也仅仅是实证史学层面,而无关史观史论层面;另一方面是真正有学术之求真精神与学者之独立精神。但是,他却被塑造或想象为精通中西之学的文化大师,思想大师,甚至是文化圣人。这样的神话只能说,汉语世界实在太贫乏了。陈先生对吾国文化要义曾做如此概括:“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犹希腊柏拉图之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这一概括被广为引用,并以之为至论。但是,对吾国传统文化的这一见解,我认为不仅恰是陈先生锢陋之处,且大失儒家之精义。因为陈先生这里所解释和维护的君臣观并非儒家的,而是法家的:君乃绝对之君,无不是之君。是以,君为桀纣,期之以尧舜。完全无视先秦儒家的相互性关系的君臣观。而以柏拉图之理念附会法家之绝对君王观,不伦不类,亦可见其西学之隔而谬之千里。造神话是人性之必然,根基于人之自由本性。但是,在所有神话中,造个人的神话,是最简单粗俗的,而于人类而言,却是最危险的。因为对个人的任何神化,都必危害人的本性,正如对任何学者的神化必损害学术一样。虽然人需要神话,但并非所有领域都可以去造神话。该面对现实的领域,诸如学术思想、科学研究以及经济活动、政治行为等领域,应该回归现实而驻足于现实,而把神话交给艺术、道德与宗教。简单说,让该回归现实的回归现实,该回归神话的回归神话。(2022年10月31日)相关阅读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民声VI(22)秦耕:七天隔离日记(一)

作者:秦耕2022年10月23日(第一日)知道回乡无法避免强制隔离之后,毅然踏上归途,临行口占一首:咫尺乡关万里长归心似箭脚踉跄既然无计避“强隔”今日自去投罗网在秋色如画的良辰美景中,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挥别长安,穿越秦岭,回到自己梦牵魂绕的故乡。不出所料,在高速商洛北出口,遇到成群结队的大白、大蓝、大深蓝和少许西装、便装们,正张网以待。自驾送我的亲人,按计划被“劝返”原路返回,我夫妻二人此时的感觉,就是那句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白人们已非常熟悉,真人深藏于大白之内,奉命行事,我已无我。记得早年读《社会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身着职业服装,用编号代替姓名,另一组穿自己的衣服,用自己的名字,让他们分别用同样的工具刑讯犯人。经多次实验,发现第一组打人很重,敢于下手,第二组通常打得很轻。大蓝是城管执法人员,负责盘查来路、登记信息。但令人惊悚不安的是,他们一律身着蓝色大褂,是从背后系着带子的款式,双手戴着手套,偶尔手抄褂子踱步,恍然想起在屠宰厂见过的工人,十足《水浒传》中屠户镇关西的扮相。大深蓝是现场压阵的警务人员,在每个爆发争执的现场,总能及时现身。便装、西装们或是头头,或是各单位、各村镇派驻卡口的联络人员。例如其中一个腆着肚皮、戴N95口罩的小平头,据说就是城关镇的,我要求他通知我家所在社区来人闭环接转我回家实行居家三天两检时,就被他断然拒绝,称我不打电话,打了他们也不能来接。当日最大的问题,是热冷交加,饥饿难耐。我于上午11时许到达,办完各种“强隔”手续,也就12时,然后一直原地等待,直到晚上8时,才来了一辆医用救护车,将我等装车,拉去定点隔离酒店。这期间长达9个小时,还有一早就到这里的,比我等待的更久。大蓝告知,他们和转运组互不隶属,他们仅将需转运人员信息上传平台,至于何时有房间、有车辆、有时间,能来拉走你们,他们不得而知,也无法过问。一句话,你们就在这里耐心等。无论谁去追问大白大蓝,答复始终两个字:等待。这一等就是一天,秋老虎十分了得,骄阳无处躲藏,我从大白屁股下强行拿来一只塑料方凳,放在路灯柱子背后,让妻子躲避暴嗮,但等到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则寒意阵阵,每况愈下,很快就冷得瑟瑟发抖,无处藏身,只能用双脚跺地取暖,避免感冒了。这期间,没吃没喝,我原以为只要痛痛快快自投罗网,人家也会快速收网,因此未做任何准备。这期间有三家人是幸运的,亲人迅速送来吃喝,其中当然包括我。我姐听说这里不管吃喝,就迅速拍马赶到,送来两份炒面和一大壶热水。妻子只能吃半份,我不习惯剩饭,只好吃了一份半。结果当天夜里,其他隔离人员在群里纷纷吐槽,叫喊饿的肚子疼时,我夫妻二人正在隔壁房间撑得胃疼、难以入睡呢。大白当天夜里仍未给隔离人员提供饭食,表示让他们坚持一下,明天上午8点就会有吃的,他们只能饿着肚子睡觉,度过自己的第一个隔离之夜。第一日所见,最大问题是,如果“强隔”人员有风险才需要隔离,那么让众多隔离人员滞留高速路口,长时间聚集等待,是不是更有风险?其次是一辆救护车,像装货一般,塞进去8人,“强隔”们挤作一团,这期间如果一人有问题,其他人是不是都会被感染?如此以来,隔离的意义何在?我算是幸运的,酒店在市区,路途大约十分钟,但听说前一日的“强隔”人员,因市区没有房间,被转运到外地,路途需要几个小时,如此“密接”转运,还需隔个鸟离!还有,送饭来的,亲人相见,抱成一团,谈笑吃喝,相见甚欢,然后亲人返回市区,强隔人员继续滞留等待。你既然认为强隔人员风险,那么这种因饥饿导致的“亲密接触”,有没有风险?再者,大白大蓝大深蓝们,也在现场吃喝抽烟谈笑,扎堆聊天,他们之间是否也需要“一米线”?2022年10月24日(第二日)夜半,腹鼓胃胀难入眠,有家难回奈何天,恰在此时有人砸门,声响如鼓,想起大白曾说半夜12点开始做核酸,从8楼依次向下。我在4楼,这时也该到了也。于是立即起身开门,未等走到门口,二番砸门声又响,依旧声响如鼓,赶紧开门,果然门外赫然站立大白两枚,犹如南极企鹅,我伸颈张嘴,他九浅一深,须臾完事。看表,正00:47时也,他们还真是说半夜核酸,就半夜核酸,一点也不含糊。心想今早8时许在西安核酸,上午11时许在高速卡口核酸,现在半夜又核酸,此谓一日三酸也。如此密集,也算是三年大疫鄙人核酸的尖峰时刻吧,唯希望事不过三。昨日在高速商洛北卡口等待转运期间,附近草地上坐着一位女人,不停地打电话,都是打给她的一些亲人。原来她老公两天前从树上坠下,颅脑受伤,昏迷不醒,她闻报紧急赶回,但在这里无法过关,大白大蓝现场执法,给她判处隔离7日,她叫天不灵叫地不应,唯有泪流满面,挨个给这个或那个亲人打电话。听她在电话里说:姐啊,我怎么得了,这就是天塌下来了啊!才3米高咋能就摔成这样?当时知道消息,我立即向老板借了5000元,赶紧微信转给他,谁知他昏迷不醒,没人知道开机密码,那笔钱用不上,医院催钱,又只好又四处去借……姐啊,不管他是死是活,我到处欠账,今后咋还得起啊,这日子我实在没法过了……说着又是一番呜呜咽咽。得知她已两天两夜没睡没吃,我妻子见附近某单位定点接运本单位人员的核查点,备有饮水和面包,立即前去讨得面包两块,饮水一瓶,给她拿过去,那女人说声谢谢。后来,那个单位撤离时,还有没有吃完的工作餐三份,妻子立即抢到一份,也拿给那个女人。我见她接了过去,也不说谢,就狼吞虎咽,心里涌起无限悲伤,同时也忍不住仰天长叹。晚8时许,我因为先来,非常幸运的排队等到了闪着蓝灯的救护车,而那个苦命女人因为晚来一步,没排上这辆车的转运名单。我们离去时,她只能在寒风中,继续坐在山坡上,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哭泣。而此时此刻,她的丈夫还在某个医院的ICU里,等着她的到来。也许她的呼唤,能让丈夫醒转过来。但我明白,这一刻的到来,将在7天之后。没有哪个大白大蓝或者大深蓝,愿意为这个女人昏迷不醒的丈夫,去犯颜直谏,更不敢先斩后奏,特事特办,网开一面,将这女人先送到她老公身边。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民声VI(21) 李娅:疫情下,我们被困住的只是身体吗?

集中隔离期间,我用最后这半张练习纸画奔马:喜它能追风嘶月,碎踏流云!作者:李娅深秋的夜晚,天气已有些微寒意。我待在小城一个临时改成集中隔离点的小旅馆,回想这几日经历种种,依然神思恍惚。像做了一场魔幻大梦,至今还没有醒来。一十月十六日,已经在郑州待了将近一周的我,准备启程返宛城了。因为母亲突然发病,陷入昏迷,我与弟弟妹妹都赶往郑州,把母亲送入省人民医院救治。现在把她安排定,我们也都得往回赶了。打电话问网约司机,问有没有郑宛专线车。他一连声说有,只要双码一酸正常,随时叫随时都可以走,高速卡点也一路通畅。我一听就放心了,心想既然这样,明日再走也不迟,就又回了医院,陪着依然昏迷的母亲,多留了一天。可是第二日一大早,就听到其他病人陪护家属有说,郑州各个居民小区全封了,实行静默化管理,除超市外其他门店全部关闭。我一听就急了,问人出入怎么办?人家告诉我,还出入呢,现如今小区内的居民除规定时间下楼做核酸外,其余时间要求做到足不出户呢!我赶紧跑出去看,果然才走到病房一楼门口就被保安拦下来了,漠然着一张脸,认真检查完我的行程码,核酸码后,问我出去到哪里,如果是回居民区的话就打消念头,根本没有可能。我告诉他我是离郑回家上班后他才放行,并告诉我,出去之后就不能再进来了。联系网约车,又被告知防疫政策变了,自今日起所有的车一律停了。问什么时候再有车,他说不知道,或者三天,或者一周甚至更久,等吧。怎么能等呢,要赶回去上班呢!赶紧查高铁情况。幸好,通车,有票。网上订好票,收拾行李,与母亲主治医生交流后,由弟弟开车,送我与妹妹去高铁站。一路上,偌大的城市好安静,商铺都关门了,餐馆虽然开着,但只能打包,不能堂食,且门口都放有阻挡食客进入的障碍物。各个路口除了卡点的协警在阻挡行人,拦截车辆进行盘查,大街上鲜少见到活动着的事物。一切都像是陷入了沉睡中。在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睡美人被女巫施以魔咒,沉睡了一百年,她的世界深陷在停止的时间里,静静等待王子的爱来唤醒。那么,疫情下我们的世界,又等着什么来拯救?平日挤得水泄不通的医院,也鲜少人群。二通向高铁站的路倒是顺畅,难得的一点都不堵车。站里也是鲜少有乘客。郑州东站是在全国排名前十几位的高铁站,同时段最高可纳五千——七千乘客。现如今,看上去最多几百人?稀稀疏疏,呈零星状分布于几十个候车区域。进了车厢才发现,我是该车厢唯二的乘客。是的,整个车厢里,我没有数到底有多少座位,一眼望去尽头,除了一位中途在平顶山站下的乘客外,余下路途,就只载运我一人。好奢侈!坐定,我开始打电话给朋友,询问回家后隔离政策,朋友讲不清楚,模模糊糊说,可能需要社区报备,居家隔离。追问隔多久,说三天,也可能是七天。不管了,已经回来了,知道时间会有尽头,而且是隔在自己家里,不管三天还是七天,总是都能结束的。会过去的事,便是有希望的。在奔跑中的空无乘客的车厢车在驶离,看车窗外疾速后移的树木,苍茫的原野,与渐渐黯淡下来的夜色,列车像个突然闯入安静之地者,我像一个偶然闯入某种场景中的人,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可是我又清楚,这就是我正在经历的时间,这个时间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正在经历的。想到我正在与躺在ICU昏迷不醒的母亲渐行渐远,再想到之前所见,以及站后的未知,突然生出一种冲动:就随这列车厢往前走呀,往前走呀,不要停下,不要到站,就这样直达时间的尽头吧!三电影《无问西东》里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提前知道了你要过的生活,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勇气前来?我想,假如我提前知道了我下车要遭遇的一切,我可能宁愿留在医院陪母亲。可是没有假如。车到站,我从“专车”上下来。刷身份证出了站以为就结束了,结果才发现,那个出站根本就只能算前奏。接下来是乘客沿着被隔成一个一个长长的狭窄通道走,边走边扫码,做落地核酸,查看健康码,行程码,根据行程码把人分成两拨,从低风险地区来的人可以凭借24小时核酸阴性登记,报备社区,然后走人。我就没有这样幸运了。落地核酸也做完了,双码也看完了,社区报备也填完了,让我先在出口旁边的空地等着,里面还有十好几号人,都是从郑州回宛城的,都被留下了。问工作人员,被告知,先等一等,没看到正忙着呢!又等。直到所有顾客正式离站,有个中年男人过来了。通知我们,让我们耐心,等我们所属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又等。我心焦,过去问,那个比较年轻的工作人员脾气不好,直接挥手厉声让我坐回去。我质问他,我们又不是犯人,起来活动一下总可以吧!他翻翻眼,告诉我只准在隔离区活动,才不言语了。这时候有电话,是我所属社区防疫防控中心打来的,问我从哪里来,劝我原路返回去算了。我看时间,已经22点30分了,想想已经近在咫尺的家,怎么可能呢!就坚定告诉他高铁没有班次了。他无奈,只好说,请示一下领导,让我等着,还责备我是不是故意给他们找麻烦。我说怎么会?他说我就是故意的,否则为什么选择在这个点出门,增加他们工作难度?我气急反笑,没有搭理他。总不能责备我母亲病得不是时候吧!隔十分钟,电话又打来,说指挥部派救护车来接我,让我等着。一对一转运,点对点隔离,产生的费用自负。继续等。旁边坐着一对父女,父亲一看便知是年迈病人,脸色苍白,一问之下,知道是在郑州肿瘤医院刚刚做完化疗回来。唉,带病之躯,回家后集中隔离,也是难过。来回走动时,我拿手机想拍两张周围环境的照片。结果一下子,三个工作人员都恼火了,一齐指责我,怎那么多事!勒令我删除照片。咦,我奇怪,反问他们,我又不是拍关于你们私人的照片,何况你们又没有做什么见不到光的事,我们也没有犯法,为什么公共空间不能拍照?正与他们理论,突然,工作人员中间那个中年男人情绪爆发,吓了我一跳。他开始骂我,指责我是多事,一看就是不老实不听话的,素质太差,不懂得体谅工作人员。然后开始讲他们早上五点开始上班,都这个点儿了还没有下班,还碰到我这样不讲理的人,让他们怎么活?他声音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激动,愤怒地看着我,真把我吓到了。我不晓得我怎么素质差了,也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情绪崩溃了,我总觉得他情绪崩溃与我关系不大,充其量我与之理论只是他情绪崩溃的导火索而已。不管怎样,这架是吵不下去了。不怕一个人厉害,就怕一个人伤心。看他发泄完一个人走到远处黑影中坐下,我也坐下,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字帖,开始练字。看看时间,快夜里11点钟了。大家都困在这里,也困在时间里,之后再没有人说话。四听到有人在叫我名字,是社区派车来接我了。出去就看到一辆急救车停在路边,司机全副武装成大白模样,给车消毒后,示意我上去。扫码缴费,二百车费,不论远近。其实还好,大半夜的,专门用急救车接送,还能想什么呢,虽然这样别扭。平生第一次上急救车,以这样的方式。我有没有感染新冠病毒我不知道,我只是去看望一下母亲,大概率是没有的。社区出动急救车来接我,这种车司机与病人间用玻璃隔开,隔离效果的确好。可是,一个急救通道被我占住了,假设啊,这一刻,真有需要急救的病人呼救,不知道社区医院还能不能派出车了呀!这样一想,坐车上真令人忐忑。五迷迷糊糊中,我被拉到了隔离点。扫码缴费,一天一百,住宿,就餐另算。领房卡,进屋。一共五层楼的一个旅馆,应该是被临时改成隔离点的。被隔离的人很多,一人一个房间,进屋后不能再出去,产生的生活垃圾放门口,有专人收拾。公正地说,别讲隔离,单说一天一百的房间,价钱还是合理的。室内还算干净,浴室齐全。每天的活动就是看书,又托我家人送来笔墨,可以趴在床上练字,练累了就在屋里走动。从门口到床边是七步,活动时走动不开,得多走些来回。隔离酒店的外面就是街道,白天人来人往,夜晚有霓虹。后面是居民区,路边有高大的树木,迎着秋风能自由摇摆。我站在窗边向外看,能听到人的欢声笑语。他们和我们一窗之隔,他们的世界我们触碰不到,我们的隔离,他们觉得是该着的吗?至少送饭的大妈以及那个做核酸的小伙子觉得是这样。每天饭点,她猛烈地敲开门,力气好大。小伙子声音倒是不大,可是,他是手劲儿大,做核酸时,总是让人伸出舌头,我不愿意伸,他便使劲儿把棉签捅进嗓子里,非得搅几搅才罢休。也没有过于烦闷,因为我有事情做。可是,我的邻居受不了了。早上起来,听到外边有吵吵声,原来是邻居那位大姐与送饭大妈发生争执,原因不明,无外乎你计较我态度不好,我计较你事多之类的。可是吵着吵着,战况升级了,听到大姐大叫着心脏疼,大妈也气呼呼,说这样的工作做不了了,嚷嚷不干了。房间不隔音,我坐在屋里,只好静静地听着她们你来我往的吵架,觉得生活充满荒诞感。疫情下,我们被困住的,难道只是身体吗?人们被困的精神,又如何去拯救?后记:以上文字,记录于2022年10月19日隔离中。10月24日,隔离终于解除,我算是恢复自由身了。回到家,看到走时插的蒜,已经变成水仙了。【作者简介】李娅:一个热爱生活,希望以笔记录生活的人。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0月30日
其他

郭宝昌:好人树纲

导演郭宝昌(左)与已故国家一级编剧刘树纲(右)(本文所有照片由刘树纲遗孀,《当代电影》主编沈及明(退休)提供)作者:郭宝昌好多年没这么嚎哭了,实在憋不住,树纲贤弟走了,不好的消息已经半年多了,憋着,忍着……回到家还是不行,他的说话,他的笑容,时不时就在你眼前晃一下,泪就涌上来,忍不住……咱们还有好多的约定呐!约定了一起去中戏搞个双人讲座,约定了一起写篇论文,谈流派的得失和超越,约定了一起搞一个电视剧,约定了十二月给你过生日和庆祝你与及明的翡翠婚,咱们约好了一起去吃生蚝……这一切的约定瞬时全成了废话,你居然如此弃信毁约。朋友,什么叫朋友?六七十年交友成千上万,应该年龄越大交友越多,不是的,越来越少!曾经的志同道合的,生死与共的,难兄难弟,红颜知己,酒肉之交狐朋狗友什么样的没交过,数不胜数。经几十年的沉淀,过滤,筛选还能留的住交往深、不离不弃的还有几个?我与树纲一家,四十二年的交情,四十二年是什么概念?四代人!树纲的妈喜欢我,只要有段时间不去,老人家就要念叨“宝昌怎么老没来了?”知道我爱吃窝头,每次蒸好就叫树纲打电话,叫我过来吃,老人家很纳闷儿:“宝昌这小子劳改四年,吃了四年窝头,怎么还想吃?”这是老一辈人的疼爱。第二代当然是树纲了,八六年我们合作过电视剧《雪泥鸿爪》。下一代儿子刘深,儿媳刘阳与我合作了话剧《大宅门》。第四代他的孙女端端在我导演的话剧《大宅门》中扮演了小佳莉,四代人有三代在文学艺术中与我合作过,这在树纲的朋友中,我是唯一的了吧?!上世纪八十年代郭宝昌与刘树纲沈及明一家合影八零年刚认识的时候,每到树纲家,两儿子刘漫刘深还小,都管我叫叔叔,其实我俩都属龙同岁,我还大三个月,应该叫我大爷才对,怎么就叔叔了,仔细想来也是,无论学识,相貌,身材,官衔都比我高一截子,那就叔叔吧。两个儿子特别欢迎我,我那时落实了政策,比树纲有钱,我是真没想到著名编剧刘树纲还当过一任话剧院院长,日子过得那么清贫。两口子的工资养活五口人,捉襟见肘。我每次去串门儿,都要带上些好吃的,什么酱肉,小肚儿,烧鸡,蒜肠之类。孩子们盼着我去,我也如到了家一样,赶上什么吃什么,奶奶蒸的窝头喧腾香。有一阵我忙,去的少了。奶奶蒸了窝头,叫树纲给我送家来,这个大编剧,大院长,居然骑着自行车来到我楼下,大喊三声,“宝昌……”我下楼拿窝头,一大包裹的里外三层严严实。树纲满头汗涔涔地说:“刚出锅的,趁热吃……”我托着热乎乎的窝头看着树纲骑车远去的背影,心里也热乎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树纲叱咤风云功成名就的时候,我们还什么都不是呢。他参与引领了新时代的戏剧潮流,他的太太沈及明在影视剧的宣传系统上地位显赫,他们家天天宾客如云,影视界不管多大的腕儿到了他家也都显不出哪儿大了,都恭恭敬敬如学生一般求教求助,这两口子不知扶助了多少后进,帮助了多少人,却从不张扬甘居幕后,从未见他们有厌倦之色傲慢之态,特别是我们这些外地的哥们儿有了新作品进京送审,第一件事是先到树纲两口子家,递上门帖,躬身拜竭请多多关照,我也是其中受益者之一。树纲看上去很温和,其实脾气挺暴的,有一天我去他家,一进门,只见大儿子刘漫低头坐在墙边,哭哭咧咧的,问怎么回事,原来是刚刚被树纲打了一个大耳帖子。这太离谱了,这么大儿子还上手打?原来是儿子赶时髦儿剃了头,却在后脑勺留了一大撮毛儿,居然被树纲说成是不学好小流氓。我真急了,把树纲痛斥了一番。说来也怪,树纲的作品如‘死访生’‘离婚案’‘灵与肉’等等充满了对传统意识的挑战,无论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十分先锋超前,可在家庭礼教上如此保守陈旧,很分裂。我从小叛逆所以对儿子们的反叛特别欣赏,儿子们与我也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心里话愿跟我说,惹得树纲眼神里经常流露出羡慕和嫉妒。其实他骨子里很传统,很孔孟,循规蹈矩,按说树纲与及明两口子郎才女貌,很惹眼的。树纲当年真是大帅哥,英俊挺拔,论哪方面都是拔尖儿的。很讨女人喜欢的那种,但几十年从无绯闻,问他怎么做到的,树纲说:“有那贼心,没那贼胆儿,跟现在国足似的,外围盘带过多,临门一脚不灵。”这回答挺可爱。好像是八七年吧,树纲请了我和他信得过的几个好朋友吃涮肉,谈话主题是要不要出任实验话剧院院长,大家好像没什么异议,谈的更多的是怎么当这个院长,只有我反对,我觉得刘树纲根本就不是当官儿的料!他不会察言观色,不会奉迎拍马,不会见风使舵,不会瞄着上司的眼神办事,这你还当什么官儿?!大家批驳了我的谬论。他还是当了,但注定是长不了的。不过,那一任下来,我听话剧院很多人却在夸赞他。晚年,他的作品少了,经常表示惭愧,写不出好作品了,这话我就不爱听,行啦!你曾经那么辉煌,那么耀眼,你还想怎么着?你儿子刘深都一级编剧了,该看他们的了,差不多就让让吧。树纲身上带有浓重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范,清高谦逊,自律,也特别好面子,借钱是为人最尴尬的事。我经历过一次,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其实人家的各种借口不借给你是很正常的,甚至是正当防卫。现如今债主是孙子,欠债的都是爷爷。九十年代初,我婚变后,一贫如洗,有位极好的朋友向我借钱。我拿不出那么多,转向树纲开了口,树纲二话没说,当即拍了三万给我,那时的三万是个数儿呐!是他准备装修房子的钱,那时树纲两个儿子都工作了,日子好过了,后来家里突发变故,陷入困境。我很晚才知道,问他为什么不跟我说?他说怎么好意思开口向好朋友借钱,你看,这就是那一代老知识分子心态,可我当年开口向树纲借钱,不就因为是好朋友吗。我八十生日庆九,树纲送我两方印:”宝刀不老“”昌言无忌“藏头宝昌两字,若说到早已卷刃缺口,老矣老矣。如说”言无忌“,是对我的宽容和鼓励,我这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爱胡说八道,为此受过大罪,吃过大苦,但也改不了,树纲从未指责过,厌烦过,总是津津有味的耐心倾听,我就越发‘无忌’,知心知己至交好友才肯如此容忍你这坏毛病,树纲走了,我还胡说八道给谁听?所以,无论生活上事业上,树纲都是我最信赖的朋友。九五年我的电视剧《大宅门》剧本刚一脱稿,树纲一家便成了我的第一批读者和审查者,一套剧本五十二集。树纲、及明、刘深一家人轮流传阅,一夜读完,第二天就告诉我写的好!没什么修改意见,他说好那就一定是好,他从不做违心的捧场,这一肯定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我心定了。因为无论树纲说好说坏都是真诚的,在我心中有无可动摇的信任度,我知道,我成功了。树纲弥留之际,几个朋友来看他,在最后的告别,那时已神志不清,他忽然喊了一句,“我要吃大董!”几位朋友都不明所以,后来我听说了,我当然明白,去年十一月份传来坏消息,我们都有些惊慌失措,且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是叫他开心,放松,快活,减少心理压力。过了新年,忽然传来喜讯,树纲病情得到了控制,各项指标正常,各种危机信号解除,那是什么心情?什么劲头儿?去“大董”!暴搓一顿,树纲那天吃得开心愉快,好像什么疾病、瘟疫、战争、乌克兰等等都去他妈的,我们树纲还是从前那个好好的树纲,那顿晚餐是难忘的啊!之后慢慢地又不行了,叫及明问树纲想吃什么尽管说,一定让他吃到,可他说只想喝粥,吃六必居的酱菜,第二天,我们好友去六必居买了酱菜,我老婆当即闪送给了树纲,及明来短信告诉我们,树纲坐在客厅,望着桌上的酱菜,默视良久,眼里噙了泪花,树纲在想什么……最后的几天,他偶尔清醒,他想见我,我也想见他,但始终没有勇气去,那会是撕心裂肺的一刻,会增加痛苦而已!临终前他对一位心理医生说,“我是好人!”这位医生写了篇文章赞赏他。我听后感慨万千,光明磊落,充满爱心的人才敢说这样的话,我不敢,我知道自己称不上是好人,树纲可以,他的一生一世所作所为都是明证!写了许多杂七杂八的小事,大家都在研讨树纲的作品,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具备着那个时代的开创性,先进性,这样的文章很多了,我就不跟着起哄了,何况人家都比我说的明白,也许有人会笑话我写了些什么?我想树纲看了,绝不会笑话我,他知道这字字句句,心心念念的全是他!相关阅读:在笑声中诀别附:刘树纲简介: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话剧金狮奖优秀编剧奖等奖项。主要作品:话剧《灵与肉》《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一场关于爱与罪的审判》《都市牛仔》等。另有《再塑一个我》《都市枪手》《第二条战线》等多部影视作品问世。2022年8月因病逝世。【作者简介】郭宝昌:1940年生,北京人,北京电影学院五九级导演系毕业生。曾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深圳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编剧工作,创作有电影《神女峰的迷雾》《雾界》《春闺梦》以及电视剧《大宅门》《淮阴侯韩信》《大老板程长庚》等多部影视作品。近年仍从事着影视、文学、京剧、话剧的创作及戏曲理论方面的研究。202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新作《了不起的游戏》及《都是大角色》征稿: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点击关注
202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