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教务处

其他

蔡天新:从看见到发现——第三种智慧|岳麓讲坛|创新与创业|总第972期

讲座预告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无论科技、文艺,还是经济、生活,都有一个从看见到发现的过程,我们既要一览众山小,也要曲径通幽深。作为科学家、作家和诗人、演说家,蔡天新将结合科学、艺术和人生经验,分享了解和观察世界并认识规律的方法。01嘉宾介绍蔡天新,浙江台州人,曾是少年大学生,山东大学理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导,求是特聘教授。数学家、诗人和作家,已出版文学、学术和普及著作30多部,并有外版著作20多部,其中英文版7部。主要研究数论,在新华林问题,加乘方程、完美数问题、整数幂模同余式、Witten
4月19日 下午 4:13
其他

尚重生:一种正确“问题观”的建构:如何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岳麓讲坛|中国传统文化|总第969期

讲坛预告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是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一定是一个量变和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和平理性非暴力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理念,走向宪政民主走向法治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之策。本期讲座特邀尚重生教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一种正确‘问题观’的建构:如何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讲座,带领我们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的社会问题,用智慧解决复杂微妙、盘根错节的困扰和麻烦。01
4月15日 下午 3:40
其他

周繁文:从考古发现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岳麓讲坛|中国传统文化|总第967期

温馨提示湖南大学本科生参与岳麓讲坛(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并完成相应课程作业,可获得学分,无需在教务处提前选课,一学年内成功签到累计6次得1学分,12次得2学分。排版
4月9日 下午 4:31
其他

孙娟:带你走进黄梅戏的艺术世界|岳麓讲坛|艺术与人生|总第965期

讲坛预告01嘉宾介绍孙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全国妇代会代表、安徽省2022年度十佳非遗传承人、安徽省“六个一批青年拔尖人才”,曾荣获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演员奖,曾在《天仙配》中扮演七仙女、《女驸马》中扮演冯素珍、《风尘女画家》中扮演潘张玉良,在《孔雀东南飞》《明月清照》《春》《西楼会》《花田错》等多部黄梅戏电视剧中均担任主演。02讲座信息主题:带你走进黄梅戏的艺术世界主讲人:孙娟主持人:陈飞虎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9:00地点:湖南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主办方:湖南大学教务处
4月9日 下午 4:31
其他

2023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 候选人风采(二)

导言“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是湖南大学77级校友熊晓鸽先生为回报母校、激励广大教师,于2006年设立的奖励基金,以表彰坚守一线本科教学岗位的优秀教师。经学校资格审查、学生网络投票、专家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将评选出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10名。2023年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评选工作已于近日启动19个学院共推荐19名候选人本栏目将分两期介绍候选人的优秀事迹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老师吧!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小华担任“量子力学基础”和“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学生评教居学院前列。“量子力学基础”课程被认定为湖南大学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编写了《工程量子力学》教材,2022年获批教育部材料类教指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被列为学校2023年规划教材建设立项。作为学院的资深教师,年过六旬依然不断学习新技术,利用线上平台与学生互动讨论,线下课堂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承担并完成湖南省教改项目,发表教改论文2篇。担任本科生班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主持完成国家自科基金10余项。指导的学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一等奖、长沙市创新大赛一等奖。近五年来,指导研究生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8篇,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湖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篇。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作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献计献策;作为学校、学院两级督导组成员,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与青年教师反馈交流。廉洁从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责感,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2年被评为湖南大学“师德标兵”。11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冯垚径承担电气工程学科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课程建设工作,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方式方法的创新,将“化文为图、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的教学设计融入课堂,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曾获湖南大学教学优秀奖、湖南省青年教师电工学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负责的“电工电子学”课程获批2023年湖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建“电机及其系统”系列课程本科教学团队,教研相长、教学效果优良。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湖南省教改课题2项,湖南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项目立项1项。担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3届本科新生班主任,获得2021、2022、2023届本科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曾获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新人奖”、湖南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个人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课题,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1项。12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荣辉桂从教20载,深耕教学一线,将真挚关爱倾注于每一位学生。视学生小事为大事,及时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对课程学习有困难的学子抽课余时间辅导,多人次引导学子们走出阴霾,重拾学习生活信心。依托“信息技术与工程(ITE)创新创业中心”,指导上百个双创团队,覆盖学子上千人,荣获中国“互联网+”总决赛金奖,中国服务外包大赛银奖及挑战杯等国赛奖项50余项。其中培养火生旭(“互联网+”金奖获得者,入选湖湘英才计划),洪鑫(“互联网+”金奖获得者,获宝钢优秀研究生特等奖,全国唯一入选),陈夏润(全国信息安全大赛银奖获得者,保送北京大学,自主创业入选“中关村U30”30位高精尖领域创业青年榜单)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取得良好的教书育人成效。2011年至今,在核心期刊发表教研论文5篇,主持阿里云、IBM等教育部协同育人课题2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4项,荣获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第1),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第2;2022,第5),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第1),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第4)。2019年受邀出席“一带一路”中国-斯里兰卡糖网筛查公益光明行活动,受到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亲切接见;2023年受人民网专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成效。13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袁朝晖坚守建筑学本科教育一线31载,以生为本,潜心育人。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思维,通过案例教学拓展专业视域,渐进式引导学生自我思辨,鼓励学生勇于试错与深入研究。针对建筑学科专业属性与实践创新特点,利用周末、暑期等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与设计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国际、国家、省级大赛奖项16项,与多所国外高校合作开展设计工作营和研讨会。关爱学生,以爱育人。针对学院转专业学生,利用周六时间组织学生集中补修专业课程,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多次获得湖南大学教学标兵、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湖南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南大学教学优秀奖、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曾获湖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2017,排名1;2019,排名2;2022,排名4)、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7,排名1;2022,排名4),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9,排名2),主持部省级教改项目4项(2022,2019,2009)、参与3项(2019,2018,2013)。获“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教案奖(2012,2015)。14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周芬坚守本科教学一线,精心打磨每一节力学课程,曾获第六届全国结构力学及弹性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主持湖南大学标杆课程、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结构力学Ⅰ》。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结构力学课程慕课建设,《结构力学》获评湖南省一流线上课程(2020,排2)、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2023,排2)。本科教学质量优良,曾获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教学优秀奖、顺天奖教金等荣誉;近三年教学综合评价成绩数次进入土木工程学院前1%。多年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学生评价高。疫情期间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移动课堂的融合,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三重保险”教学模式,讲授《结构力学Ⅰ》课程作为线上教学先进典型在媒体宣传。连续四届指导学生参加中南七省“结构力学大赛”获得一次特等奖,三次省冠军;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和院校志愿者服务工作,给予学生悉心鼓励和温暖陪伴,四次获评湖南大学优秀班主任。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校级教改项目四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三项。主编湖南大学规划教材《结构力学教程》(第二版、第三版),参编湖南大学经典规划教材《结构力学》(第六版、第七版)。15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郑培主讲课程“市场营销学”,提出并确立营销学“经世济民,明德尚行”的课程思政理念。2016年,开启“培培老师神奇校车”移动课堂,车轮是学科专业知识,方向盘是营销伦理,车站是校外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访芒果超媒、三一重工等16家湖南本土优秀企业,覆盖制造、建筑、传媒、国际贸易等多个行业。为鼓励学生课堂创新,在定价策略课程上准备奖品。为帮助学生攻克难关,得知有学生因毕业论文懊恼,多次前往学生宿舍,悉心开导,引导学生走出焦虑顺利毕业。定期举办“湖大青年沙龙”主题活动,为知识共享铺路。曾获湖南大学“双带头人”标兵(2023),湖南大学教学优秀奖(2023),湖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2022),湖南省优质研究生课程负责人(2019),获湖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湖南大学优秀党员,湖南大学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等。国家软科学重大研究计划核心骨干成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及省部级课题9项,承担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以及横向课题9项,校级课题4项,主持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4本,主编国家创新实验区教材《创业梦百科》,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运营管理教程》、《市场营销学》。16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蔚扎根教学一线,承担《社会医学》《组织行为学》等多门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专业思维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相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依托自身的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和研究积累,通过跨学科的课程创新手段,向非医学生传递我国最新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及国内外健康治理理念,以最大程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参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做好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作。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获得了学生、教学督导员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并荣获湖南大学2021年度教学优秀奖。在实践教学方面,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到多地实地调研中,并指导学生完成关于我省民政事业的评估报告。基于自身的科研经验,指导多名学生立项SIT国家级项目,成果入选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等学术会议的报告内容。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供针对性的科研训练、实习或升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业或职业生涯。指导的多名本本科生保研至双一流高校。17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孙帅在教学育人方面,始终以尊重与鼓励学生为前提,以知识的内化为目标。在《视觉设计基础》的教学中,针对学生设计基础差异较大的情况,采用课后一对一解答与练习的方法,让基础较差的同学能追赶学习进度,让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够探索更多设计的可能性。在《设计批评》的教学中,通过设计案例教学、组织情景模拟与戏剧扮演等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主持省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教改项目1项(2022,排名第二),参与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建设(2020,排名第二)。带领学生获得国内外顶级设计竞赛的奖项与参展机会,如2件作品入选Global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2023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 候选人风采(一)

导言“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是湖南大学77级校友熊晓鸽先生为回报母校、激励广大教师,于2006年设立的奖励基金,以表彰坚守一线本科教学岗位的优秀教师。经学校资格审查、学生网络投票、专家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将评选出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10名。2023年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评选工作已于近日启动19个学院共推荐19名候选人本栏目将分两期介绍候选人的优秀事迹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老师吧!01岳麓书院副教授陈岘主持通识实践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书院”,2021年获批“湖南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融合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地考察、小组研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知识视野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充分树立文化自信意识。主持制作“走进《周易》的世界”线上线下结合课程,帮助青年学子更好地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两门历史与文明类通识课程,以及主讲的历史学、人文试验班本科专业课程“《周易》导读”“《春秋》研读”等,旨在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授课形式,让新时代的青年们既能够认识到所继承的千年文明脉络,又能够准确找到古今中西多维度交织下的当代使命,成为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能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贡献力量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团队成员)、湖南大学“微格演练”讲课比赛一等奖(2017)、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1)、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新人奖(2021)、湖南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湖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参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本科生培养》。02金融与统计学院副教授邓庆彪从教30载,教过的课程多达20余门,是同行口中的“老黄牛”。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受疫情、地域等因素影响实习的学生,妥善解决学生的问题。上课用专业案例、行业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细心地捕捉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和状态,激励督促,耐心倾听,答疑解惑,呵护备至,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是学生心中的“彪叔”。理解年轻老师科研压力大,主动接过繁琐的事务;对于刚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青年教师,积极向学生们进行推介;尽其所能地给予年轻老师关怀与照顾,将自己的授课经验技巧倾囊相授,不遗余力地帮助新老师在最短的时间适应教学岗位,是后辈眼中的“兄长”。曾获湖南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湖南大学优秀老师、湖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湖南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湖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本科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中央教改项目6项。“保险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主要参与人,“保险学原理”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主要参与人;主编教材《保险学原理与实务》《统计学》《金融学》。发表教改论文近十篇。指导SIT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5项。03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陈峰2020年入职湖南大学以来,将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作为职业目标,潜心课堂教学,锐意课程改革,矢志立德树人。在教学理念上,以摸清学情为先导,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年级差异调整授课方式及相应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做到课堂讲授与文物展示、学生提问相结合。在课程建设上,将课程网站建设、教材编纂相融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使命拓展教学素材。在教学实践上,积极投身“大思政课”建设,为《于斯为盛》纪录片核心撰稿人。历次学生评价皆居全院前列,荣获教学奖励多项。在湖南大学教务处发布的《湖南大学学生评教分析报告(2023年春季学期)》中,在100人及以上课堂的通识必修课学生评教分数中,得分位居全校第一。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多次走访学生寝室、教室,围绕学业、就业等问题与学生组织谈话;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教研部部长,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在教研结合上,以研促教的效果不断显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CSSCI论文4篇,出版古籍整理1部,积极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讲授。曾获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新人奖(2023)、湖南大学教学优秀奖(2022)、湖南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0)等。04体育学院讲师阴莉2019年入职体育学院,潜心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争作“四有”好老师。刻苦钻研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学比赛,先后荣获“湖南大学新聘教师入职培训微格演练”一等奖(201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2022)、“湖南大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22)、“湖南大学教学优秀奖”(2022)。担任湖大跆拳道校园队伍教练员,以竞赛积极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2019、2020年湖南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4金3银5铜;2022年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项目:4金2银3铜,获评优秀教练员;2022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品势项目):1金1银1铜;2023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跆拳道项目选拔赛(品势项目)第8名;2023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竞技项目):3金1铜,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获评优秀教练员。发挥国家级运动健将优势,积极投身社会赛事服务,参与省内各项田径赛事的执裁工作:2022年获评“第12届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优秀裁判员;2023年获评“湖南省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优秀裁判员。05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何岚出身于教育世家,任教30年,积极组织、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课堂内外耐心答疑,向所教班级赠送300余本中英文经典著作,鼓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近三年连续每学期学生评教优秀,学校年度考核连续5年优秀(2018-2022)。致力于将课程思政融入教材、课程、课堂,落实“立德树人”,创新外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1,排名第3)、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2,排名第2)、湖南省一流线上本科课程(2021,排名第1)等。主编《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学生用书(2016,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朱邦芬院士:激发自我发展之路——对大学生的几点建议|岳麓讲坛|创新与创业|总第928期

讲座预告01嘉宾介绍朱邦芬,清华大学教授,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Chinese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李微:纪实与创意——我的摄影世界|岳麓讲坛|艺术与人生|总第898期

微主持人:陈飞虎主题:《纪实与创意——我的摄影世界》时间:2023年3月15日(周三)19:00地点:湖南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主办方:湖南大学教务处编辑|李湘雨责编|孙聪月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柳肃:我的建筑人生|岳麓讲坛|艺术与人生|总第890期

讲坛预告01嘉宾简介柳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从事古建筑修复保护和历史城镇教学与设计研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教学和设计研究,承担过40多项重点文物建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设计。02讲座信息主讲嘉宾:柳肃主持人:陈飞虎时间:2022年12月7日晚上19:00地点:湖南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主办:湖南大学教务处03温馨提示1.因疫情原因,本次讲座仅限湖南大学本校同学参加,请参会人员携带校园卡,配合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查验。2.所有参会人员务必佩戴口罩,做好防疫措施,进入会场后均需全程佩戴口罩。3.所有参会人员进入会场前均需出示湖南居民电子健康码(或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提供本人当天的居民健康码认证结果,黄码和红码不得进入会场。4.所有参会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检测,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体温低于37.3°C方可进入会场;体温检测不合格,不得进入会场。编辑|时碧莹责编|孙聪月、张琳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邹建平:诗与远方. 大漠溯源|岳麓讲坛|艺术与人生|总第888期

讲坛预告01嘉宾简介邹建平,湖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当代艺术馆艺术总监、云冈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原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圣之空间董事。作品参展情况:新意象——中国当代纸本水墨作品展、第十三、十四、十六、十七届亚洲国际艺术展、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世纪之门·1989年——2000年中国艺术大展、“传统的延异”中国当代纸本彩墨学术邀请展、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义当代艺术展、“墨非墨”当代艺术水墨邀请展、“当代视像”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中国艺术百人展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2022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 候选人风采(二)

湖南大学77级校友熊晓鸽先生为回报母校、激励广大教师,于2006年设立“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奖励基金,表彰坚守一线本科教学岗位的优秀教师。经学校资格审查、学生网络投票、专家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10名,每人奖励人民币5万元。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2022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 候选人风采(三)

湖南大学77级校友熊晓鸽先生为回报母校、激励广大教师,于2006年设立“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奖励基金,表彰坚守一线本科教学岗位的优秀教师。经学校资格审查、学生网络投票、专家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10名,每人奖励人民币5万元。
2022年11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2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 候选人风采(一)

湖南大学77级校友熊晓鸽先生为回报母校、激励广大教师,于2006年设立“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奖励基金,表彰坚守一线本科教学岗位的优秀教师。经学校资格审查、学生网络投票、专家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年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10名,每人奖励人民币5万元。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丝绒陨×谈骁:变幻的场域里,诗应如何言说|岳麓讲坛|中国传统文化|总第885期

讲坛预告爱是有的,但从来不是已说出的那一部分,空气中被气流推动而消散的一小块。
2022年11月19日
其他

刘树模 :从创业创新回看大学所学——毕业二十年的一些创业实践和感悟|岳麓讲坛|创新与创业|总第876期

讲坛预告1嘉宾介绍刘树模,1981年出生,山西忻州人,中共党员,湖南大学2002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工专业校友,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在读),注册咨询工程师,给水排水高级工程师,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双一流大学校外导师。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在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内涝防治、污泥处理处置、水质监测等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科研与实践经验,拥有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带领清源华建参与数十项国家级重大环境治理工程,获得广泛认可与赞誉。2讲座信息主讲人:刘树模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四书》与人生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四书》与人生“《四书》与人生”为学校2016年重点立项建设通识选修课程,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坚持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课程负责人岳麓书院殷慧教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师生互动。主要教学成果有:(1)“《四书》与人生”获学校重点建设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参与主讲的“中国思想史”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两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研讨式教学在国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和十二五规划省级课题《儒学教育视野中的朱熹〈小学〉》;(4)编著《湖湘文化读本(教育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获“第八届湖南优秀社科普及读物一等奖”;(5)发表教改论文2篇:《思想共识与文化自信——岳麓书院教育传统与本科生导师制》《岳麓书院传统日记教学法源流及其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运用》,分别见刊于《大学教育科学》2016(5)、2018(2)。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借鉴中国古代书院教育传统和理念,发掘儒家文化的价值内涵并结合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总体设计和特色有:(1)经典导读,修身为要:通过师生共同研读《四书》,学习并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道理,领会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精髓,强调读书与修身相结合,着眼于涵养性情、提升气质。(2)礼乐为教,学思结合:将“习礼育人”与课程讲授相结合,以学生在日用人伦中面临的人生问题作为主线,将仁爱、礼义、交友、学习等作为重点讨论的议题,强调格物穷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3)平等切磋,共同研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讨式教学,加强交流;实行助教辅导机制,为学生解答疑难困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4)触动心灵,价值塑造:鼓励学生有感而发,提交心得体会或论文;指导学生手抄《四书》,练习书法、温故知新;指导学生撰写修身日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中。湖南大学2016年通识教育类重点立项建设课程、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依托岳麓书院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课程是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自2004年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两轮较大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出版了一系列国家级规划教材。图1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水的社会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水的社会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水的社会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是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注重国家绿色低碳政策和水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课程授课团队由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贺维鹏副教授、周石庆教授和马晶伟副教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美新副教授等组成,教学设计指导组由土木工程学院施周教授、许仕荣教授、柯水洲教授和余健教授等组成。历经十余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一支教学与研究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且跨学科特色显著、爱岗敬业的优秀课程团队。“水的社会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团队教学设计指导组:授课团队: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掌握水的社会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学会应对水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使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引导学生注重对世间万物存在价值的思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审视,使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价值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情操。本课程先后被认定为湖南大学品牌课程和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土木工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课程设计
2022年3月20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路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路“电路”授课团队由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2名、副教授3名、助理教授1名组成,团队成员主讲“电路”课程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设计指导由帅智康教授担任。多年来,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坚持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电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基本技能,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电类问题准备必须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电气信息类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通过融入思政案例和学科前沿开展课程教学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伦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课程先后获湖南省线上一流课程(2019),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湖南省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2020)。团队教师获评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1人次,获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1人次,获湖南大学年度教师优秀奖和教学优秀奖2人次。课程设计
2022年3月3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复合材料力学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力学”课程负责人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任毅如副教授,授课团队包括范智超副教授等,姜潮教授、彭晓燕教授和方棋洪教授负责教学指导。复合材料在现代工程装备中被广泛采用,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传统金属材料有显著差别,传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无法应用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问题,开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成为了装备发展的关键核心内容之一,课程通过讲授复合材料结构评估、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同时结合航空航天、中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等思政元素,培养爱国报国的拔尖创新人才。课程先后获评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首批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设计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史”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由阳美燕教授和季凌霄助理教授主讲。本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对中国百年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史的线索梳理、演变阐述,让学生扎实掌握中国新闻传播史。以新闻界人物的活动、思想及新闻传播方式的演化为主体对象,系统展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发展以及功能扩展的历史过程及因由。课程以时间序列进行编排,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重点是近代中国百年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课程充分挖掘新闻史长河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正确新闻观、历史观、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的卓越新闻人才。课程先后获评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湖南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设计
2022年1月31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机化学实验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团队核心成员由蔡双莲讲师、赵万祥教授(国家青千)、王兮教授(国家青千)、陶忠林教授(湖南省百人计划)、冯见君教授、刘劼教授、刘强教授、杨文教授、匡永清副教授、史玲讲师和李滔助理教授组成。通过“有机化学实验”使学生系统了解并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树立规范即安全的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具备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和责任担当,使学生成长为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人才。2020年“基础化学实验”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有机化学实验”获评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出版了《基础化学实验》教材;获省级教改项目4项(其中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项);省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竞赛获奖20多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利用网络资源和智慧教学工具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教学做练”四位一体的教学法。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湖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骨干师资,由蒋月评教授、罗汉教授等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导,授课团队核心成员有彭豪副教授、易学军副教授、彭国强教授、杨湘豫教授、袁朝晖教授、刘先霞副教授、黄超群助理教授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随机现象的直观感知和理论上的严谨推理,使学生对随机现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和准确的理性理解,掌握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统一的思想,体会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探究意识、养成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树立质疑、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社会实际案例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将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化为个人素质。湖南省精品课程、湖南省线上一流课程、湖南大学品牌课程、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彭豪老师曾讲授本课程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和启迪思维”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在向学生传授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随机现象形成充分的感性认识和准确的理性理解,领悟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统一的思想,用统计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指导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核心途径是全方位深度挖掘、提炼、整合思政教育元素,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点,将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纳入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实践:(1)立足课程本质立足课程体系固有的世界观、方法论,让学生树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辩证思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以部分推断整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数学建模能力。
2022年1月15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材料工程基础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团队组由学科责任教授肖汉宁教授、杨建校副教授、雷智锋教授、刘海蓉教授、欧阳婷副教授、陈石林副教授、李伟助理教授、郭文明助理教授、覃航助理教授9人组成,团队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5人有海外留学经历,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背景丰富。“材料工程基础”的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思政”和“一流课程”建设,分别设立了专业教学目标与德育教学目标两大目标,旨在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结合”的课程育人体系,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富有团队合作和献身科学的专业精神、拥有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发展能力,从而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良好人格品质、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2020)、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课程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与一流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构建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新范式,助力材料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和一流课程建设。首先,针对章节知识点的逻辑性不连贯、知识面广的问题,教学团队梳理了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思维导图(图1),并归纳出了一系列启发性问题,体现了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主体地位的教学特点。其次,瞄准打造“金课”的目标,教学团队围绕国家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材料领域国际学术前沿以及当前热点工程问题等,精选案例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拓宽了课程内容的广度,提炼了知识点的深度。
2022年1月4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机化学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由刘强教授、赵万祥教授、郭灿城教授、江国防教授、刘志刚教授、谭泽教授、史玲助理教授、安德烈教授、许新华教授、周永波教授、曾泽兵教授、何清教授、袁林教授、李家昆教授、高兵教授、刘劼教授、李滔助理教授、杨文副教授、邱仁华教授、彭志鸿副教授、董万荣副教授等为核心成员的专业教师组成,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6人,教授16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2人,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充满活力的队伍。多年来,团队始终坚持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团队成员承担着有机化学的专业核心课授课任务,并依托多维立体化课程思政平台、教师党支部和基层教学组织三个课程思政平台进行集体教研,摸索出“123”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课程以“学生中心”
2021年12月25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量子力学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量子力学“量子力学”课程授课团队由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陈克求教授、夏凌波副教授、陈世祯助理教授和丁中科博士助教等组成。1.知识能力目标(1)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量子力学理论方法如表象理论、自旋与轨道理论、微扰理论、量子跃迁理论、以及散射理论等;(3)熟练运用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解决实际科学与工程问题。2.价值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和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2020),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量子力学”课程采用一种梯次进阶、环环相扣,教学、科研与育人合一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使课堂教学环节丰富多彩,课堂教育影响深刻持久。思政内容设计分为四个方面:①科研素养、②个人生涯规划发展、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将思政元素与课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德育环节穿插在整个量子力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引领同学们将思政元素中体现的德育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内容各章节课程思政案例素材同行评价湖南大学的量子力学课程思政建设,将丰富多彩的思政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乃至课后互动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提升其素质品质,为祖国培养既有专业素质,又有优良品质的人才。学生评价课程思政教学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使同学们对知识的认识不止停留在做题上,而是对量子力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学们也都对量子力学课程有了更高的积极性。量子力学课程除了课堂教学,还有丰富的课后环节。同学们通过互动交流,不但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用量子力学的思想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乃至体会量子力学中的哲学智慧,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颜学庆:当代激光技术及其颠覆性应用创新|岳麓讲坛|创新与创业|总第823期

讲坛预告01嘉宾简介颜学庆,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物理学院副院长,怀柔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主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4-2021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工作,2017-2021年任北京大学重离子所所长。长期从事激光离子加速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首次提出稳相光压加速方法,建成首台1%能散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2019),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首席科学家(2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19),曾入选胡济民教育科学奖(2007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07年)、洪堡学者(2008年)、科技部创新人才(2015年)、中组部万人计划创新人才(2016年)、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2018年)、美国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杰出讲师”(2019年),2019年获得世界加速器大会Hogil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益创业学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益创业学湖南大学“公益创业学”课程核心团队由汪忠教授、陈立勇副教授、冯科副教授、王跃武助理教授和龚慧云助理教授等组成,长期进行公益创业、创新创业教学研究。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级教改课题10项,发表教改论文26篇。图1
2021年12月3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际经济学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课程团队由王腊芳教授、许和连教授、张亚斌教授、侯俊军教授、肖皓教授、刘志忠副教授、范子杰副教授和戴理副教授组成。近5年,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改课题6项。为响应新文科建设培育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需求,课题组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视课程的两性一度,主动对接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团队提出国际经济学核心素养“1+3”教学目标,“1”是参与经济生活必备品格;“3”是三个关键能力,包括国际经济认知与辨识力、经济逻辑思维能力和跨专业实践力。通过前沿文献、思政、中国案例、热点问题等内容引入,掌握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塑造使命感、责任感、爱国情怀,以期成长为有持续学习能力“德才兼备”的各界精英。“国际经济学”2020年获评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和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在不断创新中努力冲击国家级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王腊芳教授荣获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和“湖南省教学能手”称号。1.教学理念针对教学痛点,团队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合作共同体”的教学理念。旨在采用翻转课堂,基于项目的任务驱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应用、问题解决和合作探究能力,并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构成一个“教”“学”合作共同体,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进步。2.教学内容重构团队每年都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开发和组织,存在八维度的内容重构举措,以此打造复杂情境和高阶问题。既不依赖课本,也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讲解课本内容,而是以成熟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每年根据最新的经济局势、研究成果以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单元任务板”给学生不同难度的话题供他们自由选择,跳出课本的固有框架,提升内容的开放度和高阶性、创新性,打破学生原有被动参与听课的思维模式。3.课程思政初步实现“思政五融入”,分别是哲学、党史、经济发展史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以及研究任务主题和教师言传身教。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两个方法让学生自主思政,一是设置翻转课堂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二是创建互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高阶思维锻炼机会。4.课程资源建设情况除了常规信息化资源,比如学习通、在线开放课程(MOOC),可以帮助师生分割时间和空间,突出教学重难点之外,课程团队增加了两大特色资源建设与创新运用,一是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自主研发虚拟仿真软件和平台;二是自建六大系列特色数据库,及一些微观小型资料库,为学生学习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撑,做到了理实结合,既解决了传统教学量化不足的问题,也实现了知识的更新迭代。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达成度明显提升。一是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极大提高;二是学生实践力显著增强;三是学生研究力明显提升。整体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创新能力都有提升,学生提交分组讨论论文92份,并通过智慧平台实现了知识的持续更新迭代。学生的科研兴趣大大提高,在各大赛事上取得优秀成绩。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资源平台,促进了教学资源共享,“国际经济学”视频在B站的单学期点击率达到2.5万人次,惠及更多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增进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以理性精神为底色,厚植文化自尊自信,深入理解我国的制度优势;也能从经济发展历史脉络中更深刻体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人生情怀、文明进步、价值追求等特质。“国际经济学”主要是通过高质量研究任务设计,引导和陪伴学生学习,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高阶思维能力训练不够问题;通过八维度内容重构,解决了跨学科专业知识整合不足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度不够问题;通过大量现实案例、统计数据、虚拟模拟软件和平台,解决了理论太抽象、理实结合不足和学难自用问题;以全过程真实性评价,解决了对学生培养的表现性和质性评价问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单元任务板的做法对于经济类课程建设具有很大参考价值,系统性较强,内容逐渐深入,涵盖初阶、中阶和高阶。研究导向型的“教学合作共同体”旨在实现教学相长和学用研一体化,目前已经在“国际商务”“环境经济学”“中级国际贸易学”进行了推广,并在进一步探索完善!文稿|王腊芳编辑|王莹、高珊审核|刘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磁场与波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磁场与波“电磁场与波”课程教学团队由谭阳红教授、帅智康教授、朱彦卿副教授、黄清秀副教授和高兵助理教授组成,是一支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实验经验丰富、教学实验协同创新,具有很好成长性的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围绕立德树人,建设一支专注本科教学、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一流本科教学团队和学院本科教育示范者;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与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建设新形势下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新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抓紧教材建设,出版数字课程和数字教材,积极建设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知识能力目标:本课程通过矢量代数、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时变场、电磁波在无界媒质中的传播、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场的思维方法建立能力;2.工程电磁场问题的建模能力;3.工程电磁场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定性和定量分析);4.运用软件工具,对工程电磁场问题进行正确建模、调试和仿真分析能力;5.实验方案、仿真和实验测试等技术报告与文档的撰写和沟通能力。思政育人目标:课程将思政内容无痕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怀”“责任”“求实”和“工程伦理”的思政育人目标:1.情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通过实际的案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责任。教学设计中针对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学习乐趣,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感、专业荣誉感和职业使命感。3.求实。在课程内容中设计针对性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培养求真务实、不信谣不传谣,敢实践和敢创新的精神。4.工程伦理。注重强化工程伦理教育,能够采用场观点,分析并评价场的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湖南大学品牌课程(2018)、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0)、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020)。1.课程采用成果反向设计,从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开始,开展一条龙设计,让课程思政真正落地(1)制定思政育人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思政育人指标点,支撑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并修改教学大纲。(2)思政育人目标和其他专业技术能力一起,参与形成性评价和考核。(3)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新教学大纲明确思政融入点、融入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2.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基因式”融合,实现无痕思政育人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将思政资源与工程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反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协同育人。3.思政目标评价的创新,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评价—诊断—改进”的良性循环开展电磁设计实践,撰写课程论文,在论文考核中融入工程伦理和经济、环境等因素考量。传统电磁设计实践中,一般指定设计参数的纯技术性指标,而在本课程考核中,加入了经济、环境和工程伦理等因素的考虑。将教学过程置于真实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思考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以解决传统电磁设计的不足。4.采取“思考+讨论”的“问号课堂”,打造一流课程采取“问号课堂”和“吊胃口”的方式,形成对话课堂和开放课堂,打造一流课程。让学生“既疑又懂”,达到学思合一、知行合一,提高动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达到知识增长、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1.从课程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课程考核,实现课程思政一条龙设计,保证课程思政真实落地坚持以成果为中心,从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开始,反向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2条思政育人目标:科研素养和设计伦理。其中,科研素养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发展观、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和务实创新;设计伦理是指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电路设计项目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并承担责任。将课程思政“基因式”融入教学内容,巧妙实现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统合二为一。对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达到无痕育人效果。思政育人目标和其他的能力目标一起参与课程考核评价。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法和专业能力一样,课程思政目标有明确的考评方法和考评指标。思政育人目标主要通过平时表现、思政论文和电路设计实例考核。本课程每年给出3道思政论文备选题和6道设计题,且每年不同,学生可以自由选题。在传统电磁设的设计实践中,一般指定各种设计参数的纯技术性过指标,而在本课程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设计伦理指标,以及经济、环境、安全和工程伦理等因素的评价指标。课程论文的思政评价指标主要是论文本身的质量(格式的合理美观性、内容的科学规范性、层次的合理完整性、思路的清晰一致性、见解的深刻政治性等)。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和示范辐射(1)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最直接的成果是学生的工程思维、工程伦理能力等得到了提高。问卷调查显示,本课程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如工程思维、工程问题的多要素制衡与博弈、工程近似计算、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应用能力以及类比法、间接等效法、对比分析法等工程研究方法。(2)得到了修课学生和教师的认可,本课程于2020年认定为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得到了兄弟院校的认可,课程负责人受邀在国防科技大学、桂林科技大学进行课程思政专题报告。1.坚持成果导向和反向设计理念,坚持内涵设计,让课程思政真正落地。明确了包含科研素养和设计伦理的思政育人目标,放入教学目标,并明确写入教学大纲。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思政目标和其他技术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和评价。2.课程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的“基因式”融合,实现思政育人于无形。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做到“基因式”融合。3.建设特色课程思政案例,丰富课程思政内涵,建立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立举证式、内容融入式、反思式、工程应用式案例等思政案例库,使之成为激励高校师生的思想库和加油站。4.创新评价考核方式,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调整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方式。撰写思政论文,在电磁实践和电磁设计考核提出具体的工程伦理指标,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的考核指标,和其他技术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和评价。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科研素质、设计伦理感等多维度延伸。文稿|谭阳红、朱彦卿编辑|王莹、高珊审核|刘
2021年11月9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金融学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金融学“金融学”课程教学团队为金融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共有教师20余人,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教学与研究水平高、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优秀师资队伍。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员由喻旭兰教授、张强教授、马理教授、陈雪飞教授、肖曼君教授、段进副教授、龙薇副教授、罗斌副教授、许朝晖副教授、马威副教授、刘晓剑副教授、王忠生助理教授、李晋娴助理教授、王于栋助理教授、黄颢助理教授、岳崴助理教授、李立助理教授、黄彤彤助理教授等老师组成。本课程以团队自建的“金融学”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资源为依托,依据湖南大学“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总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各类数字化教学工具,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契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和前沿的金融理论,拓展学生的金融视野和认知模式。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系统性的金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解析金融理论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通过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致力于价值观认同、金融文化传承、情感与品质的培养,系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2006)、“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010)、“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湖南大学品牌课程”(2018)、“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020)、“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0)、“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0)。《金融学》教材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融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金融学教学团队(2008)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团队闭环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获2019年度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整体优化,编写了全新教案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高屋建瓴,将学术思想、典型案例、时事热点等有机融入课堂,精心挑选18个思政映射与融入点,通过问题导入,运用信息媒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段,有效发挥金融学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功能。1.课程思政开展情况2020年以来,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核心任务,召开了6次线上线下会议,围绕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教案修订、思政案例编写、教材改版升级等内容,系统推进相关工作。课程紧密结合“两性一度”要求,强化思政特色,强化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差异化设计。2020年11月,张强教授主持由高教社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经管院长本科教学联席会议,以“课程思政与金融学课程建设——讲好中国的金融故事”为题做专题讲座,2021年6月张强教授在中国高校金融联盟中南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会上,以“厚重基础
2021年11月2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知识产权法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授课团队由湖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喻玲教授、罗静副教授、黎楚文助理教授和汪叶助理教授等组成,教学设计指导组由屈茂辉教授、刘定华教授、陈锦红副教授等组成。教学团队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合作,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时结合知识产权法课程特点和新文科建设的需要,组建跨学科专家和实务专家团队,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活动。《知识产权法》课程践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旨在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重目标,培养“德法兼修”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020)。1.总体设计围绕课程育人目标,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突出专业精神和法律职业伦理;融入人生态度、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行业领域的发展信心、法治中国的使命感,形成专业报效国家的奋斗理想。2.课程思政开展情况(1)教学目标升级: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启迪学生辨析正义之本质,探索公共之福祉,反思自身之价值,立足学科与专业领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使命担当的新时代法治人才。(2)教学内容优化: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信号与系统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教学团队是电气院的五大本科生教学团队之一。课程团队由李树涛教授(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领衔,王炼红副教授,黄清秀副教授,陈洁平助理教授,颜志副教授,李成副教授,杨彬副教授,杨唐胜副教授,马子骥副教授,刘立成副教授,杨文忠工程师等教学骨干组成,团队梯度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目标:秉承湖南大学“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向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电气”“自动化”“测控”等专业学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输出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课程通过“虚”“实”相融的双馈混合式教学、讨论课和实验等环节,保障学生达成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支撑电气与信息大类人才培养要求。知识目标:掌握信号、系统基本概念,信号、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时域、频域分析方法与特点,掌握运用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特性方法、以及信号经过系统后的输出变化。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分析,提取特征;能从时域与频域层面分析设计系统,满足工程应用需求。素养目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以及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信号与系统”既是一门“老课”,也可以说是一门“新课”。为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和新工科发展需要,该课程作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类必修课程(院平台课程)于2017年开始建设。2018作为湖南大学品牌课程建设慕课上线运行,2019年被认定为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时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202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和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同年出版《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与系统学习与实验指导》。团队成员还荣获湖南大学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计算机系统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教学团队由8位教师组成,其中7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2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3人,其中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学者1名,湖南大学岳麓学者2名,1名教师获2018年度IEEE
2021年10月10日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际金融学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际金融学湖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团队核心成员由杨胜刚教授、姚小义教授、吴志明教授、肖曼君教授、邵新力副教授、姜昱副教授、何娟文副教授、杨晓临副教授、刘晓剑副教授、马威副教授、刘晓兰助理教授等组成,是国内人数最多的国际金融教研团队,更是有信念、有思路、有办法、有激情、能战斗的优秀团队。团队长期以来坚持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通过传承创新、聚焦精品,实现了课程建设集约式、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近5年来,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重大、国家社科教育规划项目、教育部中央教改项目、省级教改课题12项,发表教改论文9篇。《国际金融学》主要讲授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管理等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及国际金融理论的新进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学习者导向深度学习,正确理解国际国内时政金融形势和国家的国际金融政策,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内容建设与持续改进并重,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金融人才。团队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004)、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007)、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08)、国家级教学名师(2009)、“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13)、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和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0)共10项国家荣誉。
2021年8月5日
其他

湖南大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英语

湖南大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英语
2021年7月6日
其他

湖南大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分析化学(1)

湖南大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分析化学(1)由王玉枝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宦双燕教授(湖南省“双带头人”标兵、湖南大学教学名师)、邱丽萍教授(国家优青)、陈增萍教授、李继山教授和雷春阳副教授组成。《分析化学(1)》主要讲授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围绕“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扎实的化学分析基础理论,树立严格的“定量”概念,通过思政案例、课程实践和学科前沿的引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成长成为化学及相关学科“德才兼备”的学术精英和卓越人才。《分析化学(1)》2020年获评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1年获评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围绕课程育人目标,结合国家战略、“卡脖子”技术和“健康中国”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知识内容、学科前沿和课程实践中蕴含的科创精神、家国情怀、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育人元素。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围绕知识体系构建系统完善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和示范教学课件,开展示范性教学,团队成员在“2020新时代高校化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等国内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在国内高校起到示范辐射作用。课程思政资源建设。(1)从学科发展史中梳理与“家国情怀”、“科创精神”相关的典型人物事迹,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2)在分析化学应用实例讲述中传承岳麓书院“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优秀文化传统。(3)以热点话题和案例事件映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1)线上与线下相统一进行混合式创新教学设计。将知识点、案例教学、思政融入和学科前沿进行多元融合,强调互动式教学和启发性逻辑推理式教学。(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活”起来。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等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运用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管理和反馈改进。(3)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开展创新课程实践。与课程同步推进课程实践选题、文献查询、方案设计、实践探索以及成果分享,在小组学习和应用讨论中推动实践育人。分析化学(1)教学的四维评价结果多数为优秀(即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学督导和教学规范评价),在创新教学体系中,学生从学科角度对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认同“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达到“如盐入味”“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有获得感,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以思政育人理念为先导,创新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以学科发展史中的人物事迹、典型应用实例、社会热点话题和特定案例事件为载体,从学科角度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科创精神、优秀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通过热忱报国的高鸿院士等人物事迹激励家国情怀;从疫情防控、环境监测等应用实例讲述分析工作中“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优秀文化传承;结合国家战略和“卡脖子”技术探讨核心价值与责任担当;从如何应对特定安全事件体现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以课程思政实践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将知识、案例、前沿和思政多元融合进行混合式创新课堂教学设计。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手段,让课堂“活”起来。开展产出导向(OBE)的项目驱动式创新课程实践,推动实践育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文稿|宦双燕教授编辑|周文君审核|刘杰
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