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其他

​廖明君、刘远峰 | 驱傩仪式中傩面具的可能世界叙事

廖明君,广西民族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远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摘要]在驱傩仪式中,驱傩主角首先由兽类充当。随着人类在驱傩叙事中主体地位的日益凸显,驱傩主角又逐渐演变为由人类和兽类共同充当,直至最后完全由人类本身充当。傩面具造型也相应地呈现出从“兽面造型”到“半人半兽造型”、再到“人面造型”的发展趋势。其文化动因在于:傩面具赋予了巫师穿越不同世界的跨世界同一性,是巫师往返于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可通达渠道;它在造型上与人面面具的相似度越大,驱傩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可通达性愈强,叙事距离愈近;这种相关性表现在傩面具造型的演变之中就是人面造型要素逐渐递增,兽面造型要素逐渐减少,直至最后完全消失。[关键词]可能世界叙事;跨世界同一性;傩面具造型;变化规律“叙事是我们基本的认知工具;是人类经验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我们表征和重构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广义上看,叙事行为除了文学写作外,也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歌谣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法国叙事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方李莉、朱阳 | 后农业文明视野中的人类生物、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李莉教授[摘要]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人类世后,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就有了极大的改观,人类世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为地球变化的最大动力,这一动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决定着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而作为人类学学者必须要加入其中成为研究这一重大问题的一员,其最大理由:首先人类学注重研究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是如何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的,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及核心问题。其次人类学与其他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关注文化的差异性,主张文化的多元互动,人类学者又长期在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农区、游牧区等地做研究,当我们讨论后农业文明这一概念时,人类学的专业素养和视角非常重要。因此,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人类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生物性与文化性来适应环境的;如何重新认识人类文化的差异性。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讨论都与后农业文明产生的概念密切相关。[关键词]后农业文明;人类的生物性;文化多样性;生态环境[作者简介]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朱阳,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生活样式工作室主任、兼职教授。一、概述近期笔者写了两篇有关后农业文明的论文,第一篇是
2022年6月2日
其他

彭兆荣 | 我的学术归去来

彭兆荣教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一级岗),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一、小引研究人类学需服从学科属性。那么,人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我总结为“归去来”。我曾在主编的“田野归去来——人类学实证丛书”总序中这样表述(引时有删减):田野作业(field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朱靖江 | 同途殊归:庄学本与林耀华凉山彝族调查之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摄影家、民族调查者庄学本曾于1938-1939年赴西康宁属彝族地区进行了较为长期的民族文化调查,并有《西康夷族调查报告》印行。因种种原因,该调查报告在中国民族学界尘封多年,几无影响,但其内容丰富,值得发掘并研究。文章以1943年林耀华先生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考察及其代表作《凉山夷家》为参照,探讨庄、林在考察区域、调查方法以及作品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并试对庄学本在彝族社会文化调查研究领域的民族学贡献作一初步评价。[关键词]庄学本;林耀华;凉山;彝族;民族学;调查报告
2022年5月1日
其他

刘晓春|接续“自然之链”——在人类纪追问民俗学的“现代”

刘晓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向现实的汉语民俗学有两种代表性的主张:一种是主张以“民俗主义”为对象、起点的现代民俗学,另一种则是以“先验地阐明人之为人的发生条件与存在理由”为目的的实践民俗学。从人类纪的视角予以观照,这两种主张都尚未将自然与文化/社会的关系纳入考察的视野。从本体论定义的“现代”出发进行追问,可以发现自然与文化/社会的关系即“自然之链”一直是民俗学的主线,这一主线虽然经启蒙理性的祛魅之后成为暗流,但德国经验文化学派鲍辛格关于“技术的自然性”的论断,又重新激活了民俗学的“自然之链”的传统。人类纪的风险社会造成了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形成的“有机生命体的共同经验”,人类对自然的危机感同身受,促使人们思考如何与其他物种协作共存。在此背景下,民俗学传统的“自然之链”提醒人们吸取地方性的传统智慧,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与天地万物的协作共存,这将有助于人们重新思考现代以来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从而敬畏自然,寻求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存之道。[关键词]人类纪;风险社会;民俗学;自然之链;自然与社会/文化
2022年4月5日
其他

范可 | 文化、族群性与认同政治:学术生涯的若干片段

other)为研究主体的时代。在“简单社会”里,这种共享是明显的,由于分工只建立在性别和年纪之上,因而人人都掌握着相同技能,你会做的事,我也能做。但在复杂社会里,如果将共享如此理解,那就有问题了。
其他

范可|略论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兼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范可,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讲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摘要]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认同的支撑。这一事实决定了铸牢共同体意识必须考虑到集体与个体二者。民族是由陌生人所构成的共同体,这样的聚合之所以能成为共同体是因为其成员具有一个统一的认同。这是一个从“想象”到成为现实的过程。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的时代,因而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除了必须考虑到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所应有的客观的,甚至可以测度的社会和文化要素之外,还应当思考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如何进一步凝聚共同体内部社会团结的问题。建设道德共同体应该是一个方向。[关键词]民族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想象;信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下的全民话题。众多的官员和学者纷纷为此提出见解。然而,纵观这些论述,绝大部分都是话语性的。许多文章在关于如何巩固或“铸牢”多流于类似标语口号式的陈述性表达,实质性的建议不多。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必定是拥有一个统一的认同(但并不排斥内部不同群体固有的认同),内部各群体相互尊重,合作共享。这道理看似简单,但实践起来却未必那么容易。共同体如果仅见“共同”不见“个体”,这样的共同体多少有点虚饰的成分。本文探讨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共同体发展方向,同时对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论题略抒管见,以期就正于方家。一、何为共同体?
其他

何明 | 转益多师 从实求知——学术生涯的回顾与感悟

好在这样的时光没有持续太长。至2020年,“一流学科”第一个周期的建设进入收官之年,临时性机构“学科特区”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我再次回到“无官一身轻”的状态。
其他

方李莉 | 人类学与艺术在后现代艺术界语境中的相遇

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艺术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摘要]“后现代艺术界”是由西方人类学家提出的,其含义:它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旅游业的发展,世界艺术贸易的日益增长而出现的一个现象。所谓的“后艺术界”不仅是一个包罗艺术家、经纪人、画廊、媒体等等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还包括了被膨胀的国际化艺术市场牵扯进来的土著艺术家,人类学家也被卷入其中,结成了一个社会网络中的想象“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的出现,为传统的土著民族创造了全新的政治,以及新的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将使其原生文化受到挑战。中国是否也在面临这一情况?作者通过梳理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当代艺术无疑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但中西方的后现代艺术界最大的不同是:西方是从遥远的“异文化”寻找差异来重构自己的主体文化和主体艺术,而中国是从关注自身的文化历史,尤其是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来进行自己的艺术自觉,并试图由此创作出具有本土原创性的当代艺术来与世界对话,同时推动民族文化复兴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后现代艺术界;后现代社会;艺术人类学;当代艺术
其他

坚持与转换:一种学术感悟

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疆艺术学院天池学者、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专家。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专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系统首批唯一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励和称号。现任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体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化研究专委会、民族节庆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编号:16ZD09)首席专家。代表作有《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其中下卷合著,1997、1998年)、《艺术人类学新论》(2008年)、《西藏唐卡的传承与保护》(合著,第一作者,2018年)、《中国跨界民族》(合著,1994年)等,担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编译,第一主编,2018年)、《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2004年)、《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第一译者,
其他

邓启耀 | 形而下与形而上:屎溺的文化认知

[摘要]在某些社会民俗和宗教信仰中,屎溺可能成为一种超验的存在。在非常意识形态情境中,屎溺可能升华为圣物,也可能变成巫术法器。出于某种反传统的观念,屎溺之器可以升格为“艺术”经典。而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对屎溺的认知又有明显的差异。无论是民俗的务实、信仰的玄秘、政治的魔幻,还是文化的创意、认知的差异,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纠葛中,屎尿粪堆这类至秽之物,厕所溺器这类形而下之器,却也会成为财富的象征、艺术的素材、社会治理的政绩、宗教信仰的话头,是承载着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的形而上之道。道和器互为依存,互可转化,互能通达。正如庄子所说,道无所不在,遍在于一切事物中,包括屎溺。[关键词]屎溺;文化认知;形而下;形而上[作者简介]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大雅之堂谈论屎溺之事,大概只有三种人。一是极俗之人(一般俗人还是要看看场合的);二是得道高人,例如那些讲“道在屎溺”“佛是干屎撅”的道者和禅师;三是人类学家,处于不雅不俗或亦雅亦俗之间的那个群体。
其他

纳日碧力戈 | 天地游心 法用两真 ——我的学术回顾

作者简介纳日碧力戈,蒙古族,长期从事符号学、族群理论、民族理论研究,美国卡尔顿学院珍尼-拉斐尔·伯恩斯坦人类学讲座教授(2005-2009)、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院长,全国首位人类学/民族学双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民族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等多项课题,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代表作《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姓名论》《语言人类学》,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01童蒙开启
其他

2021年第1期

当代西方学者的中医翻译与中医“他我”形象的构建和传播■文化人类学与传统文化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