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度观察

其他

“打工人嘴替”视频走红,网友集体声援共情让人深思

文|熊志近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群聊中怒怼上级”,引发关注。该员工称因工作材料出问题,被上级责骂“没脑子”。她连发多条语音反击:“不会好好说话吗,还弄个主任,有主任会这么干活的?”“你说了我两句,我大概能骂你两百年。”面对职场压迫,毫无犹豫地反抗回击,这位员工硬刚领导的硬核操作,在网上让一众打工人瞠目结舌,被称为“打工人嘴替”。这一称号背后,是集体性的共情——在不少网友看来,该员工干了自己不敢干的事,堪称整顿职场的样本。面对舆论风暴,温州红十字会发布情况说明,大概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官方说法,涉事员工诸葛某某(临聘人员)向上级部门报送统计表格,因表格存在填写差错,被上级部门工作人员麻某某(非领导职务)批评,诸葛某某感觉委屈,于是发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红十字会的回应,特别在上级麻某某后面,用“非领导职务”的括号进行了备注。这一令人玩味的细节,似乎是想否认二人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进而否定职场压迫本身,以化解外界对其职场文化官僚化的指控。但不是领导职务,不代表上级部门的人,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享有颐指气使的特权。无论如何备注强调,一个是“上级部门工作人员”,一个是“临聘人员”,在职场上,他们哪怕不是直属上下级,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同事关系。身份、职位的差别,是二者冲突的重要背景,这一点很难忽视和否认。当然,即便他们就是直属的上下级关系,把员工怒怼,当成反抗职场压迫的正面案例,并贸然站队,其实也失之草率。所谓“表格存在填写差错”,到底是多大的差错?作为上级的麻某某,“态度不好、语气生硬”是指何种程度的批评,构不构成羞辱?这些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答案。正因为事实不清,所以我们很难断定,工作出错的员工,到底是一种情绪失控的任性,还是有理有据地去整顿职场。如果是前者,那么大家得认清一个事实:这位员工,当不了打工人的嘴替。说到底,“整顿职场”四个字,如果积极正面地去理解,那么它应该是对职场不公平和压迫的反抗,而不是在自身有亏的前提下,一味地去挑战上下级,去出风头,把硬怼领导当成一种行为艺术。在职场上遭到压迫和羞辱,当然可以反抗。只是就此事而言,它承载不了太多的额外赋义。一场职场的上下级冲突,尽管事实不甚清晰,但那位工作出错、硬刚上级,且事后已提出离职的员工,被捧成整顿职场的英雄,这恰恰是值得深思的地方。网友的集体共情,未必是因为员工完全占理,而是因为硬刚领导的姿态,符合很多人心中那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职场美好想象——就像“嘴替”一词所示意的,自己做不到强硬,所以盼望着有人能够替自己表达维权。重要的不是反抗得对不对,而是敢不敢反抗。于是,一场职场冲突中具体的细节和是非,自然无足轻重了。这其实解释了,为何整顿职场的话题现在越来越火了。资料图。图文无关。就在前不久,有网络截图显示,南京00后员工被公司要求陪酒后离职,并在离职前痛骂领导,引发热烈关注。对年轻人整顿职场的热情期待,成了一股强烈的社会情绪。就事论事,新闻中怒怼上级的员工,也许当不了“嘴替”,也许只是情绪过激。但千千万万的打工人,只能依靠“嘴替”来发泄情绪,表达自己在职场上遭遇压迫时的不满,由此所反映出来的职场生态,让人深思。健康的职场生态下,领导当然应该“好好说话”,不会动辄“态度不好、语气生硬”;广大的打工人,也当然有底气表达自我,面对不公正、不合理的遭遇,敢于说不。正是这样的职场文化稀缺,“嘴替”才会在舆论场被不断生产制造出来。“嘴替”被强烈需要的现实,正是打工人权利和尊严保障孱弱的缩影。而让打工人有底气,让他们的尊严,不被上下级关系随意剥夺,最终还得回归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治层面来。
1月22日 上午 10:39
其他

河南中药材种植户遭哄抢损失20万,这次又息事宁人了

文|令狐卿伴随整个秋收过程,河南多地出现哄抢农作物、经济作物的新闻。媒体11月1日报道了最新一起哄抢事件,据周口市淮阳区冯塘乡某中药材种植户讲述,近日收获药材白术时,遭到附近村庄四五百号人哄抢,损失近20万。在引发舆论关注后,“淮阳融媒”发布情况通报称,种植户邱某某对种植的白术在第二遍收割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机械发生故障。附近村民误认为种植户第二遍已收割完毕,遂进地捡拾药材(药材二次收割完成后,种植户允许村民到田地内捡拾遗留药材已是多年来的习惯),种植户劝阻无果后报警,当地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劝导群众离开。这似乎又是一个“误会”,但网友并不买单。跟多起田间哄抢事件一样,这起哄抢药材的情况也被视频记录下来,场面还是很震撼的。几百号人冲到几百亩药材地里,劝阻也不听,也没法阻止,种植户完全无力,只能哭天抢地,徒劳地控诉。有知情人向媒体透露,警方拿喇叭驱赶,村民才离开。这也叫“误以为收割完毕”?不出所料,周口这起哄抢药材事件,与近期、乃至近年发生在河南的数起哄抢事件联系在一起,成为差评河南民风的证据。从音乐节上搜掠乐迷营地,到捡玉米、捡花生发展成抢玉米、抢花生,舆论对这些哄抢行为很是气愤,以此为素材来给河南人画像,审丑与“地域黑”就成了舆论的主要倾向。按照一般城市人的思维,有哄抢就该有法办,就该严肃打击,以匡扶法治。但现实的落差是,地方政府与基层警力都采取了降级处置的办法,至多出动干部和警力驱散了事,种植户要挽回损失,有点痴人说梦,就当是必要的成本。就目前各方的态度看,这起哄抢药材的事,仍然采取这种息事宁人的办法。种植户再叫苦连天,网友再义愤填膺,都很难撼动背后的乡村治理逻辑。乡村捡拾剩余农作物的传统根深蒂固,在村民观念里,捡拾和明抢的界限又如此模糊,集体哄抢时的道德压力接近于零,公权力部门挡得了一次,挡不了第二次,将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最现实、也是最不麻烦的模式。再说一层实际的,真要定性为盗窃案,一下子确认数百起案件,考虑到派出所的考核,哪个派出所所长都会头疼。若真下定决心增加警力铁腕治理、依法严惩,也不是做不到,但处置稍有不慎,容易激化群体矛盾,影响乡村稳定,这又是地方最不想见到的事。资料图,图文无关说得再难听一点,在息事宁人的处置思路背后,隐含着这样一种未来主义的期待:等到容易有哄抢冲动的这一代乡村老人去世,这种哄抢自然就会销声匿迹。现在看看乡村,没有年轻人在种地,村里也没多少年轻人居住,源于贫穷、饥饿、生存习惯等的哄抢冲动,局限在特定的老人身上,一旦他们没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么说也许不那么讲究法治,不那么政治正确,但可能这是基层治理中隐秘的心态,拿不到台面上说,却有着强大的势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南一系列哄抢事件及其最终走向,就会发现外界想要一个明确的有法必依,到了乡村场景中往往是协调处理,差不多就算了,非要用法律来弄个水落石出,临了都是失望。这跟和稀泥执法不一样,只能说乡村的生存环境,以及它形成的文化、行为方式,与城市网友希望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不一样的。理解哄抢及其处置思路中的乡村特性与现实考虑,是理解传统中国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不纯粹是地域黑的问题,而是乡村治理中非得在场才能逐渐理解的国情。(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因领导检查河南乡政府禁止机械收花生?形式主义闹剧又来了

文|龙之朱深秋的中原大地,颇有几分魔幻色彩。这边,周口数百农民哄抢玉米的喧嚣还未完全散去;那边,新乡延津又曝出不让农民用机械收花生、只能“人收”的新闻。据媒体报道,近日,网传河南延津禁止群众用机械设备收花生。网络视频显示,拍摄者询问一名现场工作人员“不让收咋了?”工作人员回复,“有领导检查”,“扬尘太大”。对此,延津县有关部门回复称,系接群众投诉后花生摘果扬尘太大,影响过往车辆视线。魏邱乡安排人员引导群众错峰作业,降低扬尘,由于个别人员解释有误,导致产生误解。当地村民告诉媒体,从10月15日起,已不再禁止机收。尽管当地称此事的起因是有人投诉,不是“领导检查”,但网友普遍表示不相信。毕竟前有视频为证,又有知情人士告诉媒体,因为扬尘检查,“有好几个乡都不让用机械设备收花生”,难道这几个乡的工作人员都解释错了?而且视频中,群众多次询问他们应该怎么收,想知道具体多少天不让收,但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明确解释,这叫“引导错峰作业”?不管“不用机械用手收”的起因是什么,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想象力都太强了。一个村子就有几千亩花生,而整个延津县今年的花生种植面积则是60万亩。别看现在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天气说变就变,一旦下雨,这60万亩花生没收回来,可能就烂在地里了。即便是所谓“错峰作业”,也纯属想当然。稍稍有点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农民秋收堪比虎口夺粮,那是一场与大自然争夺时间的战役,一丁点儿功夫也耽搁不得。倏忽变化的天气,还会有耐心等你“排排坐吃果果”的“错峰”吗?更不要说,包括大名鼎鼎的“鲁花”在内,延津县大大小小的花生油企业,还在嗷嗷待哺,等待原料进厂呢。花生摘果,先要用机械翻地,然后再用机械把花生摘下来,客观而言,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扬尘现象,短时间内让空气中PM10的浓度加大,会对区域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资料图翻看过去新闻可知,这些年来,治理收花生扬尘,是当地农业治污的一个重点。2019年9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发布《河南省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扬尘治理指导意见》,推进花生机收扬尘治理,明确要求当年秋收期间花生剥壳加工必须在室内进行,禁止露天作业。《意见》还提到,支持新型低扬尘花生作业收获机械研发、推广和大规模应用,使花生机收作业扬尘得到长期有效控制。据媒体报道,2019年10月,河南三门峡市还专门召开花生机械化收获扬尘治理现场演示会。演示会上,对装降尘装置和未装降尘装置的设备进行了对比,让与会者感受花生降尘机械的作业效果。这就让人纳闷,既然从2019年开始,当地已经广泛推广降尘式花生摘果农机具,且还用财政支持新型低扬尘机械的研发应用,那为什么4年后收花生时还会大量扬尘?这里边,究竟是绿色农机具不好用?还是推广普及不够?就算降尘设备的普及还需要时间,当地也不能动辄把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叫停。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群众利益,而不是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利益不是一句虚文,而是附着在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具体活动中。任何时候,老百姓的利益都不该被随随便便牺牲掉。很多人还记得,也是在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城管局以影响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为由,阻止农户机收小麦,“必须用手割”,引发广泛关注。事后,当时的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发布通报,明确指出上述做法与中央的要求、与环境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自欺欺人的行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实表现。然而,时隔多年,某些官员放过了小麦,又盯上了花生,类似政令反复,令人叹息。(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河南小麦遭烂场雨减产每亩只赔20,农业险保障了谁

文丨令狐卿河南小麦遭“烂场雨”减产,保险一亩地只赔20块?据媒体报道,5月底河南多地小麦遭遇“烂场雨”,农户损失惨重之后,他们发现原本投保的农业保险赔付很低,有的每亩只赔20元,相对于损失只能算“杯水车薪”。农业保险在需要它的时候发挥不了作用,农户投保积极性更低。在今年麦收减产的背景下,农业保险显得越来越“鸡肋”。从媒体在河南搜集的农业险赔付情况来看,首先是赔款很低,一亩地赔10块、20块的,略高于农民交的几块钱保费。其次理赔标准不清不楚,保险方工作人员说,达到农业部门测产后减产20%的,才到起赔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标准不公开,全是保险公司说了算。其实过去这些问题就存在,只是都没什么真正的解决。今年5月份,就有河南粮农向媒体反映,2020年涝灾,他40多亩水稻,被淹到近乎绝收的就有20多亩,但最终被确定为受损的,却是4.7亩,损失率为34.2%。神奇的是,其他几十位与他同村的村民的损失率,均与他一模一样。保险公司说,这是采用了“定点采样”的定损模式。但定点采样方式是否科学,这一定损模式合不合理,外人就说不清了。这一切导致的结果是,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评价很低,认为农业保险徒有其名,起不到作用,这与国内险种的风评差是相一致的。拉保险的时候,保险经纪人说得天花乱坠,投保人也真相信有了兜底保障,可一旦真的出了事、生了病,再去找保险理赔时,却发现千难万难,被各种例外条款、附加协议给挡住了,很难指望保险能保障什么。但农业保险与商业险不一样,它是政策性普惠险种,体现在保费缴纳分成上,中央省市缴纳80%保费,农户只需承担20%。对于以十万亩起算的粮食主产区来说,相当于财政转移支付了巨额保费给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对农民没什么用,但是对保险公司来说很有用,因为它相当稳定,这种保险性质决定了农业险的尴尬处境。在丰年,也许看不到农业保险的真实运作情况,今年河南因“烂场雨”歉收,算是一个机会,让旁人见识到农业保险的“真面目”。各地财政补贴的保费,进了保险公司的账上,很难再变成为农民兜底的赔偿金。研究农业保险的专家早就警告过,要顺着农业保险中钱的流向,来完善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不能让农业保险变成吸纳财政补贴的“池子”,却被截留在保险公司环节,不能继续流向受灾农户。当然,也有声音替保险公司说话,说有的地方习惯干扰农业险运作,遇小灾让保险公司多赔,遇大灾又撒手不管。不排除,在一些地方,农业保险既不能真正保障农业,又不能按照保险的真正原则来运行,它被政策导向、地方政府干预、保险公司牟利冲动等因素合力扭曲,变成了“四不像”。然而,哪怕保险公司再怎么喊冤,说受政府牵制太多,关键还得看钱流向了哪里。盯住钱,就理解了农业保险究竟保障了谁。在此前的媒体报道里,有业内人士算了笔账:“以一个地块为1000亩的稻田为例,由农户自缴的保费为8744.8元,而由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的保费则为34979元。保险公司实际收到的保费,为43724元,理赔时即便将农户自缴的保费双倍返还,保险公司依然能有26234元的‘毛利’”。好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回到这次的新闻,对农业保险失望透顶的情绪,已经在农户那里蔓延,不少村民嘲笑着农业保险的严苛的赔付条件、少得可怜的赔付金,以及捉摸不定的理赔手法,纷纷表示不再投保。而保险公司又会着急起来,因为农民不投保,它们就拿不到财政补贴的保费,还会面临政策压力,反正是各种别扭一起爆发了。从保险公司象征性赔偿河南麦收损失看,农业险游离在保险监管体系外,但又由保险公司一手操盘,这么个设计显然越来越违背它成立的初衷。如果像今年河南这样规模的麦收损失,农业保险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继续以扭曲的模式存在下去,农民只会对农业保险更加灰心丧气,是不是要将改革农业保险提上日程了?(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17岁男生是救了3个不知感恩的姑娘吗?

舍身救人的17岁男孩。文|
2021年8月10日
其他

阿里早就该这么做

文|
2021年8月9日
其他

郑州暴雨致地铁五号线12人死难,有没有避免的可能?

文丨杜虎7月21日凌晨4点,郑州市公布一则暴雨消息:困在郑州地铁五号线的500多名乘客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而在20日夜间报道中,轨道宣传部门曾告诉媒体:乘客没有生命危险。但死亡事件还是发生了,他们本来有没有可能逃生,这个强烈疑问萦绕人们心头。
2021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