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社

其他

一个丧子母亲的断舍离:假如暴雪未至

为了忘却的纪念:一只大雁飞过去了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四母探郎!一曲文明被庸官羞辱的悲歌

文丨单眼鱼开局一个视频,来示个丑。上面视频上的女人,叫刘桂珍,胖中显贵,这气质形象,很有些“地方干部”的味道。但,秀外烂中,满肚青菜屎。刘桂珍是沈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文旅局长,仅从字面和结构来看,就知道文化应是前提或底色。但,偏偏这个文旅广电干部,是真没文化。她吭赫吭哧了半天,结结巴巴的,别别扭扭的,狗啃猫抓的,最终,只是把《四郎探母》照稿子念成了“四母探郎”。抱歉,在文化面前,我就不怜香惜这块老玉了,为了文化尊严,我得嘲讽挖苦调戏一下桂珍大妈。庸官不可怕,就怕庸官没文化。刘局长这种文化官员存在,就是对文化人的羞辱,就是读书人的悲哀。我说得直白点,桂珍大妈念稿件,就是在唱一首文明的挽歌。《四郎探母》,是京剧传统剧目,绝对的顶级文化符号。我太喜欢这戏。其中有怎样价值元素,不展开多说了,仅推荐一篇文章——《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不论是《四郎探母》这戏,还是我上面推荐的文章,都快把我击穿了。这里的伦理、责任与情怀,是我这样一个漂泊异乡游子的爱与哀愁。所以,你们得理解我,这样的文化符号,到一个文化小权力的烂嘴,变成了“四母探郎”,我会有多么的恶心。当然,有些习惯于这种文化羞辱的人会说,理解一下嘛,人家刘局长毕竟还没说成是《色狼探母》或《四探母狼》!在文化权力鄙陋如此的今天,公共判断难道真要降格到“色狼”“母狼”的地步吗?这是一种公共耻感呀,这是一种文化的深层次悲剧呀。而且,代价是属于每个真正的文化人呀。我就来问一下,如果你是读书人,如果你是个知识人,你有没有受到过”桂珍式“官员的羞辱、伤害、蛮霸和掠夺?太多人都受过的,而且,都无法反抗。反抗,那就等于自杀。对很多人来说,不论是个人实现的渠道,还是自我成长的资源,都会被这种狗官庸官昏官控制得死死的。各位,日决刘桂珍,不,我是在辱骂刘桂珍式的二货权力,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这种以权力无知来坑害文化思想的人,这种鸠占鹊巢之后只会下臭蛋的人,不止是缺德无耻,而且罪孽深重。他们欠下的,是整个国家文化尊严受损的历史巨账。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再多说一个事例,前两天,有一个后续官方消息——山东师大被指性侵未遂教授傅某已离职,官网资料删除。其实,在此消息出来前,有篇文章,题目就叫《拆解傅谨教授“个人澄清信”:这个顶级权威的水平真是烂透了》。具体内容大家点开上面蓝体字来看,我只说一下,不管这个叫傅谨的老家伙有没有干过那些肮脏的丑事,但是,这个身份地位抵达中国最顶级的文化学术权威,水平真尼玛太撇了,烂到骨头了,差到下水道了。仅从基本的语言、文化、价值、逻辑进行了专业拆解,就得出他是水货的结论。但,傅大专家就是拥有那么大的文化权力身份和地位。如果他不是因为出了这么大的丑事,无数家长还是会把娃儿送给这种满肚青菜屎的所谓权威来教育。我以前写文章骂某些学术四姨太,说到底,就是因为其卖身权力,以水货误真知。不要骂我太矫情了,今天我就透个底,说一个我的情绪G点——每次看到这种外行祸害内行,假权威羞辱真智识,我都有些想哭。我不是为自己人生悲伤,而是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而难过。还有一个痛苦,就是现在甚至连批一下这种真正祸国殃民的水货坏东西都危险万分。前段时间,我因为日决那个"爱国大V"周X平一句话中有五个以上语法错误,就遭遇到人生最不堪的伤痛。这世道,茶难喝,饭难吃,事难说,人难言。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多么想对国家慈母呐喊:请善待真正的文明和科学。至少,别让她受到权力无知的羞辱。不懂文化者侮辱文化,就是文明的灾难。作为普通公民,讲究自律,我在关于文明和科学的认知上,也努力追求闭环。不能形成关于文明的认知闭环,人在什么领域都会制造灾难。像前面说的刘桂珍和傅谨,这种人是权力官员,是学术权威,是官场赏赐的,而不是民意界定的,更不是来自于知识回报。才不配位,德不配位,他们遇到文化和高级阶段——文明,自然就现出丑形。于是,刘桂珍不知”四郎探母”,只知道“四母探郎”。刘桂珍官员,思维认知其实只是停留在母系社会。而傅谨大教授嘛,很可能是穿越回到了原始社会,在异性会有脱了裤子的冲动,这是原始时代的文明。四母探郎,真是一曲悲怆的文明挽歌!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刚刚,官方揪出“北极鲶鱼”爷爷这条老泥鳅了:罪恶+愚蠢是一种报应

文丨单眼鱼求锤得求锤,“北极鲶鱼”这个脑残女,不只是在为自己求锤,而是拼命要为她爷爷讨一口牢饭。就在刚刚,万民等待的大锤终于落下了,“北极鲶鱼”的爷爷,即深圳市原交通局货运管理分局局长钟庚赐,被官方证明果然就是个彻底头彻尾的老坏逼。针对上面深圳纪委监委的通报内容,我简单拆解一下吧:“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说明这老东西太虚伪阴恶;“多次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说明这老家伙太过狡猾顽固;“借机敛财,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说明这个老混球贪婪作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说明这个老狗官腐败势利。……我这样的剖析,没有任何差错吧,也半点不过吧?各位,说白了,“北极鲶鱼”的爷爷也不算是条大鱼,他也就是一条又黑又脏又坏又阴又狠又滑的老泥鳅。如果他的罪恶不是遇上了孙女的愚蠢,这样的老泥鳅一定还是呆在黑洞里,过着吞吸的滋润人生。要知道,这钟老头是2007年退休的,到现在都16年了。漫长的季节,整整就是杨过等待小龙女的苦逼时光。但,钟老坏逼是不需要活在苦熬之中的,他已经足足享受16年,应该早已年过古稀。从处理结果看,似乎也不会再被送进深牢大狱了,老东西这辈子,够值的。如果不是钟老头在黑洞中豢养出“北极鲶鱼”这么一条惊天怪兽,最后对他进行了反噬,估计老泥鳅余生都叫"幸福的时光“。我如果是个画家,一定画出这幅21世纪中国小吏腐败现形记最有冲击力的图景:一个被贪腐喂投的邪恶少女鱼精,最后青面獠牙张开血盆大口吞下一条又黑又滑的老泥鳅。而且,这样的画作,太具备隐喻效果了,它深刻说明:老坏逼多是被小傻逼给坑了,罪恶往往会被愚蠢给埋了。是的,这样的反腐败战果,不是来自于正面战场,而是来自于网友的散兵游击。但,这恰恰就是对广大网友最好的礼敬,是对民意智慧最大的实证。所以,今天我们等到的“北极鲶鱼”的最终结果,相较于江西周公子和苏州许可馨,这是值得聊以自慰的事。深圳毕竟不是苏州,深圳更不会是江西。好在,这次新闻没有烂尾,正义总算还是来了。谢谢正义的网民,这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包括我自己,都多少写过呼吁公布“北极鲶鱼”事件文章,为中国网友持续接力叫好。现在,我们一起迎来了中国互联网值得铭记的一次网络民意胜利。对此,我的总结是这样的——永远不要低估民意的智慧与理性,谁侮辱民意,谁就被民意侮辱。网友的声音就是民意最强音。行文到此,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老将今天文章深度不够,文风有些粗鄙了。谢谢,您是对的,对“北极鲶鱼”事件正义归来,我没有更深刻的东西要表述了,即便有,我也不敢再说深了。所以,有了胜利就是觉得爽。这里,我还特别要呼吁一下,面对老坏逼和小蠢货最终遭报应的这个结果,请不要露出任何假装圣母的同情表情。这世间,有些伤害,是真的不能遗忘。对“北极鲶鱼”曾经恶意满满的羞辱,我就永远无法和解。在今年3月,这个小妖女这样发微博:“怎么办,我润了”“我家那么多钱都是韭菜供的我怎么能不喜欢呢”“家里没有厅级干部的不配骂我”。够狂的吧?够疯的吧?够踩踏民生吧?她极尽言辞进行炫富,取笑底层人民只能靠卖萝卜赚得月薪三千,是“下等人”“底层贱畜”。这特么简直就是个小畜生呀。而且,她晒出自己在交通局的“局长爷爷”,极其嚣张地表示:“我只知道我家有9位数”“爷爷去桂林扮渔夫卖鱼,摇身一变穿西装公派美国变华尔街之狼”“感觉贪了。”或许正是觉得自己“润了”,有了移民身份,她还公然挑衅了一下@深圳公安。更不可忍受的是,她伤害民族感情。“北极鲶鱼对网友直接用侮辱性称呼“支那”,嘲笑网友“支性难改”。从伤害民意,到挑战公安,再到侮辱国格,这样的公共耻辱,当然不能忘。遭遇如此羞辱的网友,挖出豢养出如此阴恶的小怪兽背后的权力资本,当然也就是正义的应然。所以,今天“北极鲶鱼”结果是出来了,老泥鳅是被揪出来了,贪墨的那些真金白银也交出来了。但,我就是要狠狠日决一下这种罪恶+愚蠢的坏逼们。是的,现在“北极鲶鱼”肯定已经被吊打得像一条死鱼,只能翻白眼了。真尼玛活该!真尼玛是现世报!真尼玛是丢丑!此时此刻,想想对这条老泥鳅进行的8月追凶,这场民意胜利背后已经载不动许多愁和累。在这片黄泥地里,一定还有不少这样的老泥鳅,他们藏得深了,藏得久了,挖不出了,甚至已经成为腐烂的鱼骨了。所以,对已经挖出的“北极鲶鱼”爷爷这条老泥鳅,我们尽情日决,疯狂吐口水,对枯井多扔几块石头,这也是一种治愈与慰藉。这事至少让我们看到,老坏逼+小傻逼,罪恶+愚蠢,就是一种现实报应。PS:全文完,共1984:今天文章,只图爽字。你若真爽,不妨打赏;感觉不爽,不必勉强。祈愿黄泥地里再无此类老泥鳅。
2023年10月10日
被微信屏蔽
政治

抛开立场观点不谈,且看周小平写一句话能犯多少语病

文丨单眼鱼开局一张图,大家只看上面周小平写的这句话。是的,就这一句话。今天文章,我只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说说一句话,周小平能写的错成啥样子。用我小学语文老师的话说,这遣词造句,完全就跟狗啃的一样。在分析之前,我先说一下写作背景,这样大家就明白我为何只谈汉语言基本知识了。今天,网上痛批周小平夫妇的声音,如同惊涛骇浪。原因是,周小平妻子在马里乌波尔歌剧院的废墟,唱了《喀秋莎》这首歌。兹事体大,有人说这是在伤害天道人伦,有辱国格形象,伤害民族感情,是陷海外同胞于险境。对这些说法,我得先来表个态——今天抛开立场不谈,不说任何观点,只说语言语法问题。是的,我这是出于求生欲。我现在是真怂了,只求活着,人号安全就行。下午的时候,我看到很多自媒体账号因为这次批评周小平,已经粉身碎骨了。所以,我抛开立场观点不谈,只想通过剖析周小平的水平能力,给国家用人提些诚恳建议。众所周知,周小平同志已被打造成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而且属于官疼权爱的那种。现在,他有着极高的权力身份,在庙堂之上拥有一席之地,头顶的光环简直是奇幻夺目。但,作为一个热爱中国语言文字的民间写作者,我想真诚地说,周小平的语文水平之差,简直已经抵达非人类的地步了。我可以负责地说,周小平的文章,仅从语法修辞上讲,就堪称是国耻,是在严重伤害民族感情。那么,今天仅以开篇推荐的周小平那一句话为例,来说说这个曾参加国家文艺工作座谈会、做过四川省第一届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的周小平,语言表达水平差到何种地步了。错误1:坚决支持我夫人英勇无畏的行为,她的这场艺术行动……前半句说是“无畏行为”,后半句说是“艺术行动”。行为和行动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意向性,是否存在主客观的“目的”“动机”。连这样基本词义都不懂,把周小平说成是文盲,我不算是太夸张。错误2:她这场艺术行动可称:战地玫瑰
2023年9月9日
其他

刚开始就污名化,我建议农管不妨先认个老农民做爹

文丨单眼鱼它来了!它来了!这几天,农管终于出圈了,在网上争议惨了!农管这个名字,是民间普遍的通俗称谓。在官方那里,全称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有的也叫“农业执法大队”。现在,大家统称为农管,就跟城管的称呼来源是一样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众舆论和城管都干了20多年了,尽管这个队伍严重污名化了,但是,被骂出翔的城管仍然是无数小商小贩的恶梦。所以,我是真担心农管也会步城管的后尘。事实上,这支此前不显山不露水的队伍,最近以制服、大盖帽、执法车以及各种猛撞行为,也在让乡村大地开始有“农管来了”的惊呼。还未见建功立业,就如此不被待见。一出生不是风华正茂,而是污名传扬。这就尴尬了。农管们一定会觉得冤。毕竟,初衷是好的嘛,都是为人民服务嘛。而且,要管的事情也多,从农村宅基地到生猪屠宰,从动物防疫检疫到水产养殖,还有发放农机有关各种证,都是执法内容。问题是,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不买账,不相信。城管不也是这样一边自己想要委屈奖,一边让市民很委屈吗?我个人认为,很多农管所作所为受质疑,其实还是做了制度的替罪羊。说得难听点,有些问题不厘清,农管绝对仍会像城管,成为无数人内心憎恶鄙薄的对象。在我看来,农管身上至少带着几下三条让老百姓很不爽的“原罪”。一,身份形象过于权力符号化了,观感真不那么好。不论是执法大队,还是被简缩的“农管”,从语义称谓上都不难看出,是种强权身份,是来管制别人的,而不是服务。这种身份符号,天然就不亲民,就有高高在上凌架于人上的感觉。难道,取个让老百姓舒服点的名称,就真的很难吗?从逻辑上,作为公职人员,吃财政饭的,本来只应该是“服务”身份,而不是“管理”角色。不得不说,现在一些政府部门,重管理轻服务,已经成为固化思维,这种模式,只会离老百姓越来越远。除了身份,就是着装打扮。一个个制服穿的,比城管还要威武,比公安还要森然,至于吗?从一些装备看,农管感觉也似乎要武装到牙齿了。这样的权力形象符号,容易给人产生一种暴力的符号。符号的意义,有时甚至大于内容。穿制服开执法车在某些领域是必要的,但在某些朴素的场景下,过于泛滥不加节制,就容易制造对立氛围。第二,机构臃肿容易造成人员冗余,增加吃财饭的负担。这些年,简政放权喊得很响,但在很多场景下,更像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农管来了,这个部门团队乍看上去,似乎是有必要,但换个思维想,这里面真的不会出现多头管理?真的不会出现交叉管理?真的不会陷于把管理当服务的错位?比如,管宅基地的不是国土部门吗?管假种子假农业不是有质检部门吗?管生猪屠杀的不是畜牧部门吗?管森林和耕地关系的不是有林业部门吗?他们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厘清?总不能今天他上完门,明天他又来过夜吧!关于制度和管理,真懂的都知道,绝不是越多越好。比如,钱穆制度陷阱,这个理论我讲过,就是说一项制度不行了,就再出个制度,结果一个制度套一个制度,相互打架。同样,部门多了也是如此。多头管理的结果,这些年大家也看到了,有的变成各方都不管了,有的变成部门为争利在打架。最后,浪费的还是公共财政,受苦的还是被各种权力束缚的人们。第三,三农的事很专业,不要轻易让权力来亵渎农民的朴素情感。这一点,是我内心最惦念也最不安的。一群不会种地穿着制服戴着大盖帽的官爷们对农民指手画脚,要他们这边种菜那边养花,这种情况,很容易既不符合天道伦理,也不符合大地道德。而且,有些行为,真的挺傻逼的。乡村一定是要有自治空间的,老是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有多么先进和文明,总是以一种俯视农民的眼光看待农村事务,其实是典型的无知。这里我多说两句。我是地道的农民儿子,我老爸老妈一把年纪了,现在还在乡下种地。对此,一些人觉得是我不孝,认为我是混得太差,没把他们接到大城,让他们还在种地受苦。不想解释。只说一点,每年,我都要花很多时间在乡下陪他们,一起扯扯瓜藤,一起割割果枝,一起挖通沟渠,一起晒晒粮食,还有一起摸摸鸡,抱抱猪。这就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在固化一种心之安处的美好感觉。我的老父亲,这一辈子垂钓大地,现在腰都弯了,但是,他只要离开乡村跟我跑到大都市,感觉就跟魂丢了似的、对我父亲来说,种子是要怎么泡的,树上的果子啥时就应摘了,还有猪得在什么时候去做爱,这些专业技术对我父亲就是小儿科。我敢说,在这些事情面前,大多数农管肯定看得一脸懵逼。最后,我得说下电视剧《老农民》里的台词,正好是咱山东方言,我就拿两句来农管们学习一下。第一句是怎么与农村牲口相处的:这就和给驴浍(kuai,三声)痒痒一样,你浍两下,他浍两下就好了。第一句是农民之间相处的:你这不拉人屎的货……别拿自己当老虎。不要小看这两句话,农村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村要乡风清净民风淳朴,很多深刻的道理,就都在其中呢!要领悟透这种深度与深刻,对很多权力加深的农管来说太难了,毕竟,不是每个农管都是农民的儿子,更何况,这年头也总有一些人在数典忘祖、所以,面对农管污名化,我强调建议,没爹在乡下的先去农村认个爹。这还真不是骂人,让老农民来做农管的爹,人家要不嫌弃你,那都是你的福报了。PS:全文完,共2200字。感谢各位对这个小小号的转发支持,我会努力写出精品回报各位!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员工怒骂领导一直骂一直爽:再卑微的生命也终有冲天一吼

文丨单眼鱼很久没在这发文章了,主要是我进攻性太强,害怕给号主惹事。不过,今天还是想来说个观点:生命必须承受冲天一吼。我情绪是受到某单位员工怒骂领导的激愤濡染了。尽管被指那家国企最新回应称无其无关,但疑似是其外包公司。这哥们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炮轰绝骂,今天让共情和共鸣席卷整个神州大地。看过相关报道的朋友,请直接跳过下图系列截图,看我后面激情生猛的三点剖析。今天评论绝对过瘾解恨!没看过的朋友,烦请再细心划拉一下,感受一下这些细节叙事传递的时代之痛。通过以上截图不难发现,这次领导安排清明加班,终于引爆这位凉山龙哥心中的火药桶,让过去长期遭受加班压榨的怨气喷薄而出。事实上,这也不是凉山龙哥一个人之痛。英雄的愤怒之火,不仅激荡起他所在的软件开发部门23人集体请求辞职,甚至蔓延到硬件和其他部门的员工几十人纷纷跟辞。能燃烧这样的熊熊战火,也不是因为龙哥是盖世英雄,而是人人都在怒火中烧。如此阵仗,表明这是一次集体觉醒,而如此冲天一吼,能得到社会普遍共鸣,其实也敲响一些企业长期静默无声的用人警钟。这家企业员工对领导一直骂一直爽,也是该骂醒这个领域某些无良权力的狼子毒心了。对此,我想提以下三个观点,希望能得到广泛传播,形成普遍社会共识。一,首先呼唤全社会致敬英雄、感恩发声、善待大侠。大家也看到了,骂完爽完的龙哥辞职了,这是他的宿命,也是他的选择。说实话,看到这个结果,我是很难过的。第一想法是,能联系上龙哥,以便捐点小钱。各位,再来看看截图中龙哥同事这几句定性定调: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为生民立命者,不可使其殒殁于无声。这些话,真不是即兴恭维,而是灵魂对白。还有就是,龙哥冲天一吼的价值,也不仅指向一家单位,而是全社会。我真心希望,人们都不要用权力或资本的精致利己主义的有色眼睛来打量龙哥,不要因为经此一役,就给他扣上了“刺头”的帽子。以我的人生经验,可以负责地说,越是像龙哥这样的人,在遇到好制度好领导之后,越是能做到“士为知己者死”,做出大事业大贡献。所以,面对龙哥那句“后会有期”“江湖再见”,我的希望是,不论江湖如何人心险恶,龙哥都应该得到长久善待。只有这样的社会,才不会令人绝望。二,其次要警告那些总喜欢下山摘桃子领导,不要再做这种断子绝孙的事了。这个事情里面有个细节,令我最意难平。那就是这些员工在加班,领导在“躺平”,随时“下山摘桃子”。龙哥说:“每天早上8点上班,夜里11点下班,基本上都是加班一百多个小时。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使吧。”棒打快驴,这种事非蠢即坏。问题是,部门领导却一边躺在家里遥控指挥,一边天天忙着拍领导马屁,给领导办私事。一个直管领导不能陪着兄弟们同甘共苦,只凭口活好,就占有人家拼死拼活、熬更守夜的劳动成果,把别人当工具来利用,桃子摘到了手软,这,特么太下作了。我这人说话,既不唯上,也不媚俗。这里还得说句心里话,像有些属于国家利器的企业,作为国之重器,要说完全不加班,那真不现实。甚至,我个人认为,在如今这种时艰下,有时拿出点造原子弹的奉献精神,也是人生荣光,而不能过度上纲上线。问题是,一是在待遇激励方面你必须跟得上,做驴子也是要吃草的。二是领导始终要冲在第一线,与兄弟们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这就跟张文宏说的“共产党员先上”是一个道理。所以,加班,请领导先上。问题是,被怒骂的黄大经理和董大官人,在员工们眼里,一边做的是奴才跪舔的事,一边还要随时下山来摘桃子。这种烂货当然就是国之祸害,人之垃圾了。三,在一些专权专断的单位,“外行领导内行”已经成为一种祸国殃民的灾难。
2023年4月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饶毅抹黑张文宏,反而榨出他自己的种种不堪

我阳了,全家十几口人,没阳的已近廖廖了。有两三天了,我的烧还没退,一直在39度到40度之间徘徊。很多时候,人就是昏的,头跟炸裂一样,剧疼。不得不说,我还是低估了病毒的危害。我一直觉得自己是猛人,人生几十年,遇到点病痛,基本也就是硬扛。但是,这次还是遭大罪了。我没打过疫苗,情况似乎是好过父母,他们上吐下泻,到处疼痛。前两天夜里,父亲扛不住了,我把他弄得很好的大医院,在发热门诊折腾了两小时,最后医生给的结论也就是两个字——硬杠。父亲有基础病,我怕他一直高烧会出事,就强烈要求输液。于是,发热门诊就推给急诊门诊。我接着去挂号排队,在风中又苦守两小时,结果还是没药可开,医院也没药,只接治危重病人。真是看了个寂寞。没有在此时到过午夜的夜院,不足以谈民生苦痛。此时此刻,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人在遭罪,在渡劫。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令我心忧。我无法对眼下的一切释怀,如果按照张文宏在3月提出的方案,选择春夏之际放开,至少不会遭遇这次多重流感的夹击,喜冷病毒也不会如此疯狂。而且,大冬天冷到缩手缩脚的,就像打工人,连睡公园长椅的条件都没有。我在外谋生感染后,也只能把病毒带回家给老人孩子。社交媒体上晒讣告的信息太多了。当然,很多人死后,连说是卒于新冠的资格也没有。他们只是死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肌炎等等。看着全家被新冠折磨的痛苦,我想不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比如,为什么以前核酸结果说90%是无症状,而事实上,现在感觉90%是有症状?三年抗疫,我的内心被植入了太多的孤冷寒意。此时此刻,谁在为那些寻找一片布洛芬东奔西突的普通人难过呢?今天黄昏时,看到各大官媒在报道张文宏的最新研判,他预期上海一周内达到感染峰值。之前,他还到过养老院,强烈主张提高老人们的营养。比如,至少要加些鸡蛋,要减少这些老人感染机会。关于如何疗救老人,张文宏说了密密麻麻的细节措施。其实,所有的困难都是具体的,是要个体都解决的。这就是朴素的善道,医者的价值。然而,就是对这样身体力行活跃在医疗一线的医者,就是对这样以普适价值与普惠心态服务人们的民间知音,有些人却露出青面獠牙,言语刻毒,极尽污名。其中,来头最大的,就是此前以“学术鲁迅”人设活跃于权学两届的饶毅。尽管我曾是笃定的饶粉,但是,不得不说,现在饶毅的给我感觉,真的是异化了。或者说,饶毅已经处于方舟子化了。前天,我在小号谷小九写了一篇《饶毅再次狂批张文宏的背后玄机:屠龙老年也会成为恶龙吗?》,这个文章也算是个爆款,得到很多人的共情与激赏。再推介一下这文章,我觉得这是我写饶毅污名张文宏的不理性不道德的最好文章。我是抛开利益视角,仅从科学家与医者的身份差异和服务受众,指出饶毅涉嫌以批评学阀自造学阀,直言他在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转化层面,要落后张文宏10条街。然而,这两天,饶毅却频发文章,加大了攻讦力度,特别写下诸如《致:为造神而践踏原则、牺牲科学的伪君子们》的文章,完全堕落为一个大字报写手。他直接把张文宏说成是按摩大师,直把认同张文宏的人都说成是伪君子,满口都是道德污水。同时,他还一边疑似隐匿地谄媚“卫生部那位退休的部领导”(训斥过张文宏的共存),一边言必称自己是“科学家”,认为“伪君子不自量力”。通篇文章,饶毅在为炮轰他这种真科学家、力捧张文宏所谓的这种假科学家,满肚子子怨恨,完全变成了一个骂街的的泼妇。如果说过去饶毅挑战裴钢之类学术权力展现在一定学术风骨,那么这种不惜侮辱亿万普通人朴素情感信仰的腔调,已经完全消解了饶毅身上最后的独立精神。对此,我在前文强调过,饶毅的观点诉求是自私的,是窄众的,是孤傲的,这种遗世精神过度异化,就走向方舟子化,随时在暴露出人性的恶。其实,饶毅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错误的,他自诩是科学家,但张文宏说到底,只是一个公共医生。他不完美,甚至很普通。但,仅仅是民间话语体系,仅仅是求真务实地捍卫真相,就足够了。这两天,人们批评饶毅最多的是,指摘他是隐藏的“清零派”,就是一个防疫爱好者。比如,称饶毅从不会批判吴尊友梁万年。或许,这是因为他作为首医大校长,身上有行政权力底色有关。所以,饶毅只捡民间偶像下手,不敢挑战权力附体的无良组合,这多少也有可以理解之处。但是,我认为,比起语文水平极烂,是饶毅在公共表达上有失风度,有失人格,掉进大字报写作的毒井。他怼天怼地,他的小编恶语伤人,他极大地消解一个公共利益维护者的价值形象,可鄙可夷,太不体面。今天,我还看到大量文章,盘点了饶毅背后诸多关联企业,以此推论饶毅之所以恶批张文宏,就是因为张文宏倡导的防疫方法,其实是断了饶毅的财路。这些文章例举了饶毅家人名下大量生物科技企业。比如,直指上面的董女士。其实,我早就知道饶毅以及他的对手王延轶、耿美玉等人背后也都有相关强大资本加持。但是,我还是认为,我还是觉得,这种以利益视角来直接判断饶毅这一轮疯狂异化,可能有失武断了。其实,饶毅让我觉得最大的遗憾,还是在公共价值转化上,在医疗科研成果上,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成绩。疫情三年,像饶毅这样的公共人物交了这样一个醒目的“零蛋”,本身就够可悲的。回到本文开头,我说了眼下的中国,无数人正在被病痛折磨。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也是咳着的,痛着的,是顶着39度高烧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怨天不怨地,认了这个命,和全家在痛苦中死扛。因为我知道,这就是三年抗疫的结果和代价。这,就是命。但不代表我内心没有大量的意难平,没有大量的痛苦情绪郁积。所以,我想明确地告诉饶毅们,我很喜欢张文宏这样心理按摩师,特别是,他懂得把医疗常识和人性人文无缝地对接在一起,给了我巨大的安全感。在几乎所有偶像都被污名的年代,张文宏其实是民间社会最后那点温情朴素的寄托了。这,恰恰是刻薄的饶毅们永远也无法做到的,因为他们只活在科学家的高度自恋中,他们只是活在权力和利益编织的小世界。当他们眼里完全没有了普罗大众,这届人们抛弃他们也就不远了。我的判断是,这次饶毅污名张文宏,完全属于求锤得锤。饶毅,也许可能应该是真的废了!PS:全文完,共2600字。抱歉了,各位,这两天我病重难忍,高烧反复,今晚随性写这些文字,也是向大位告个假。接下来,受困于病体,我可能无力更新了。后面自会归来。谢谢。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饶毅再次狂批张文宏的背后玄机:屠龙老年也会成为恶龙吗?今天祝胡适131岁生日快乐:原谅他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今天我终于回来了,幸好时间对善恶正邪给出了答案痛悼这位因护妻爱子而死于独自隔离的男人:做父亲是不能死的今天是真正大转折,是时候祛散内心阴霾夺回失去的三年了今天我人生再遭重击,但被父亲讲的软肋故事治愈了儿子是所有父亲的软肋,但不要低估男人为护子随时拼命的决心致敬这些人生惨败却仍在坚持的人,谢谢你们把孩子当作信仰
2022年12月23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将夜战神①:世界杯是一面照妖镜,请胡锡进不要再写球评了

文丨将爷大家好,我是老将!这阵子我也被封了,一直呆在家里,这两天开始陪儿郎们看世界杯。从今天起,随手写些球评,想哪说哪,阅后即焚,乱取个名字,就叫“将夜战神”。看世界杯,怼怼国足,这是大家共同的开胃菜。国足确实也烂透了。前两天,那个“业余”球队把北京国安干趴了,展示了什么叫“专业丢脸”。这个事玄机很深,不过,就是国足真被城管队踢到满地找牙,成了没脸的东西,我也绝不奇怪。世界杯前,原来的国足主帅铁子进去了,拔出这个大萝卜,后面能带出怎样粪土,拭目以待吧。中国足球水平烂,但是,中国球迷绝对是世界级的。这里要自夸一句,老将这个,就属于这世界级球迷。毕竟,几十年球龄,我是听着詹俊苏东的变老的,只可惜去年李元魁离世了。昨天开幕战,不吹半点牛逼,我活生生猜了个2:0,收了9倍米米。讨论群有朋友问我,老将,东道主从没输过,你为何坚决买他输。我说,国足辜负了世界杯,但世界杯从没辜负中国人呀。世界杯,是我的信仰所在。卡塔尔再有钱,也击不夸我对公平和实力的信仰。那就说复杂点,世界杯在我心中,到底算是什么?是民主,是自由,是人心,是命运,是文化,是希望,是灵魂,是人类世界一切美好的集中。是海选的超级女声,是以科举考试代替世袭,是以打破阶层固化实际代际自由转移。……反正,世界杯是一面照妖镜,让诸神归位,让小丑现形,让你能看清,他到底是人是妖还是人妖。昨天
2022年11月2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刚刚郑州社区书记刘红英翻脸了:有一种权宠巨婴注定成为弃子

文丨将爷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回忆起疫情年代荒诞往事,岁月风云人物的群像开始倒带,一张张可敬或可鄙的面孔快闪而过。但是,人们都会把目光定格在一个小吏演员身上,随后发出一声长叹。这个人,就是刘红英——郑州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社区总支书记。2022年立冬时节,恰是刘红英的人生分水岭。节前节后,几乎一夜之间,这个防疫典型人物,从荣耀的舞台跌落,从媚态演员现出了时代巨婴的原形。重新目睹这位21世纪基层小吏的官场现形记,不妨再次阅读昨日拙作《矫情抢戏的郑州社区书记刘红英,终于被观众赶下场了》(点蓝色字体可读)。这篇拆解权力场“成功学”的文章,在发出4分钟后,即便ID为“骑驴大叔”盗至今日头条。这厮抹去署名,打上原创,开设打赏,传播迅即达到百万。这位叫“骑驴大叔”超级文贼,竟被今日头条捧为黄V的“优质作者”。当其抄袭行为被老将曝光后,当日便将ID改为“奇旅先生”,试图躲避随后而至的版权官司。演和偷,虚伪和野蛮,这是2022年凛冬将至时节令人不堪的社会众生相。今天,抛开所有的宠大叙事,再次聚焦人间小丑刘红英,来看看这张社会多米诺骨牌,如何抹黑一根命途链条,进行撕裂。不妨把目光再次投注到这场命运轮转的聚焦点——郑州那一场以道歉和抚慰为主题的疫情发布会。那一天,风光无限的刘红红走上发布会现场,其实本是在走上人生进阶的平台。刘书记是作为基层代表,来讲好郑州防疫好故事,发出基层好声音,传播管控正能量。这是一个权力场的底层演员的高光时刻。台词已经备好,情绪全部渲染,舞台光芒四射。随着中原大地一声锣响,刘红英水袖抖动,珠泪横飞,刘红英声情并茂,唱出了一曲疫战悲歌——“成人礼”:为了郑州的岁月静好,我日日夜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连女儿的18岁成人礼都没有参加。为回馈各位对拙文的热情打赏,老将今晚特别改写一下很喜欢的那首《赤伶》,再现台上台下的神奇场面。各位请欣赏刘书记的表演:
2022年11月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矫情抢戏的郑州社区书记刘红英,终于被观众赶下场了

文丨将爷今天立冬,人间草木开始凋零,只愿人心不再荒芜。这段时间,有很多朋友在微信上诉说人间寒凉滋味。我不敢把时间切成碎片,零星地回复,也很难熨帖各位心灵。有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很多人内心有强烈的挫败感。这种失意人生,并不只是失去市场的打工人,还有体制内的上班族。我人生有些丰富,做过创业导师,还研究过黑厚学成功学,官场小说都读过几百本,长期又分解时事热点,对有些具体问题是能有点自己看法。那么,今天就讲一个眼前的成功学警示案例,来供大学参考。今天,不仅是各种社交媒介,而且很多官方机构媒体,也都在评说郑州的社区书记刘红英。这是一个正面典型瞬间变成负面笑话的经典案例。这个刘红英,在郑州遭受上方批评的语境下,作为基层代表走上新闻发布会了。刘红英发言时间,排在向市民道歉的领导之后,意图显然是希望这物能接地气的人物,去温润那些被失序管控伤害的心。只要有点常识,都能判断出,一个社区书记,此时能被推到这样舞台上,其防疫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必然得到了官方认同。对刘红英来说,这样的发言,原本既是殊荣,也是机遇。我看了刘书记当时状态,她是自信满满,想必觉得自己能讲好郑州故事,能发出防疫好声音,能传播管控正能量。但,她讲的只是个笑话,而且,还让自己变成了笑话。这个笑话的具体主题是:为了郑州的岁月静好,我日日夜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连女儿的18岁成人礼都没有参加。为了表达好“18岁成人礼”的遗憾,刘红英深情款款地讲述了她女儿和猫过生日的孤独感,并将之提炼到“妈妈让女儿很骄傲”的高度。在现场,刘书记几度哽咽,几近泪洒发布会,声情并茂展示着一个抗疫“高大全”干部形象。真是一曲基层干部抗疫的自我颂歌!然而,刘红英书记,却彻底演砸了。全网不仅没有什么共情,反而嘲讽如同潮涌。这份情境,比我在剧场看过的所有喝倒彩,还要生猛。如此被嘲,如此遭鄙,只是角本写的太差?只是个人演技太烂?我并不这样认为。问题还是出在根子上。这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郑州版,就是权力没有公共伦理的体现,就是小权力服下春药后,对自身失节已无意识的反应。当时的话语环境,已经是官方正在道歉。当然,如果道歉有用,还要问责干什么?在层层加码方面,郑州防疫受到官方点名,遭到官媒批评,接下来,要解决真正的问题,当然是以严厉问责来促成整改。那么,到底怎么改?就用“人民至上”这个词来说,千千万万的网民,那就是人民。你首先得与人民共情吧?然而,刘红英不解人情,无法共情,她遭遇漫天嘲讽,那就是民意反击。这种民意,本质上就是在反映刘红英这种基层权力,并没有真正体察老百姓所受疾苦!“成人礼”这三个字,在这样场合说出来,就太矫情了。网友用琼瑶在《一帘幽梦》中这句台词,来比拟刘红英的伪饰与傲慢:绿萍,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却是她的爱情啊!矫情的人是不可能共情的。而共情,那就是一种朴素的良知。兰州没能送进医院的三岁孩子没有成人礼,这才是人们的遗憾;呼和浩特的女儿被隔离板阻挡着难以立见跳楼跌落冰冷地面的妈妈,这才是社会的痛感:……只要看看网上密密麻麻对刘红英的嘲讽,就知道那一刻说出“成人礼”三个字——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被侮辱的,就是人们纯朴自然的民生情怀,就是很多人间烟火熄灭后的悲凉心境。然而,这位刘红英书记,对网友的群嘲,不仅毫无反思悔意,而且还在朋友圈一脸不屑地说:“网上我不认识的人关我什么事呀!”这位刘书记甚至这样自信地说:"真不在意”“网上的喷子影响不到我!"“关我什么事”,这是冷漠;”也真不在意”,这是傲慢。这就是一个优秀基层干部的媒介素养?这就是一个典型形象对待民意的真实态度?谁还敢指望这样的小权力能用温暖与良知对待普通老百姓?今天早上,恰好有一些被刘书记管理的当地居民在微信上给我发信息,对这位刘书记工作给予“差评”。我当时内心倦怠,真的不想多说什么,于是,随口回复一下,感叹这些年很多得志者,竟是这样的“二逼”。抱歉,当时因为私聊,我用语粗鄙了。之所以说这句话,就得因为我在本文开头所说,现在很多人感觉生活失意,人生挫败,都在寻迹良方。我是个极致专业主义的信仰者,长期给大家传递的人生进阶理念就是——没有怀才不遇,只有怀才不够。但是,我今天也必须要澄清一下,这个人生进阶的判断,是基本绝对的市场公平逻辑,而并不适合某些权力生态较差的场域。前几天,我与几个朋友聚餐,他们混迹于各个部门单位,席间,大家谈起他们身边春风得意的发迹者,经过人物画像,很多正是刘红英的面孔。这类人的职场打法,其实也就是演、装、冷、狠。回过来头,再看刘红英在新闻发布会的舞台,在更高权力目光注视下,她那种形象——兰花指翘,豫戏锣响,媚语口红,珠泪忍下。她怎么就演砸了呢?很简单——这戏,就没有按照互联网思维来演。刘红英的核心用户,只是权力,不是观众。所以,刘书记,你可以被官疼,但难被民爱。因为你眼里,真的根本没有老百姓。事实证明,违背用户思维的刘红英,矫情抢戏,只能让观众审丑。于是,她也就只能庞大的网终民意灰溜溜地赶下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贱人总是娇情,蠢人总演假戏。像刘红英这类人,他们那套成功学,确实能在某个场域获得短期回报。但是,各位不必眼红,不必效仿。因为没有文化,没有人性,无法共情,这种人生,注定随时幻灭。最后说一下,今天还是我深爱的作家加缪109岁生日。所以,我把这位写过《鼠疫》《局外人》《反抗者》的大师这句经典话送给刘书记们: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PS:全文完,共2300字。凛冬已来,愿老将文章,能持续温润各位心灵,感谢各位不离不弃。欢迎扫二维码与老将交流。微商勿扰,加过号勿重复。今天重点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今天终于回来了,说说我是如何抵抗生命抑郁的颜宁归国是因饭碗快丢了?总有一种傻逼苟活在“理性的自负”中刚刚颜宁宣布全职归国,唯愿从此她的赤子之心不被辜负从富士康徒步返乡的年轻人,让我想起了农村老家的孩子们
2022年11月7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颜宁归国是因饭碗快丢了?总有一种傻逼苟活在“理性的自负”中

文丨将爷大家好,我是老将!昨晚我写了《颜宁宣布全职归国,唯愿她的赤子之心不被辜负》,观点得到绝大多数朋友认同,但也有少数人向我这样提示:颜宁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走到职业天花板和科研天花板了在AI革命下,颜宁传统的结构生物学饭碗快丢了这些人给我甩来的,几乎都是这个看似“专业”的质疑者。混迹中文互联网这些年,我太熟悉这种“同行陌生人”泼冷水的味道了。我写批评文章,长期招致暗害污名。其中,最不休不止的,就是文章写得极烂,做格像狗屎一样的网络乞丐。一个是希望我帮他带号遭拒生恨,一个是被我批洗稿抄袭生仇,他们长期在朋友圈或群中攻讦我,真可怜可悲。这两个攻讦者,文章阅读一直单薄,打赏长期廖廖,他们一边挣着五毛,一边对我的“流量”“激赏”嘲讽不屑。一个真正有自尊的原创者,永远都不会把心思放在每天赤着眼去挑剔与他并与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的公共表达者,一个真正有追求的科研者,永远都不会以嫉恨心理对待那些他们三生三世也无法企及的被时代证明的学术先锋。各位,一个人能够自我实现,那一定是懂得仰望高处,同时看到自身渺小。我不知道躲在暗处嘲讽颜宁“混不下了,饭碗要掉了,科研抵达天花板”那位的网络黑客到底是什么人,但从他罗列的相关信息看,大抵也就是游荡在生物医学领地失意者。只要有起码的科研思维,有基础的科研实践,也都能从他堆砌的毫无逻辑与价值次序的文字中,读懂一个失意喷子专业浅薄是多么可怜无知。众所周知,学术研究走到今天,跨界早就成为趋势。以“结构生物学”的专业学科身份来轻慢一个人的学术成就,是多么无知呀。更何况,赋予结构生物学“传统”这样的特点符合,来否认这个学科本身博大精深,本身也极其可笑。事实上,这个学科包裹着物理学方法、配合生物化学,关联分子结构,这一切要素都决定着这样的传统学科,其实又是常新的。我在昨天文章中说过,仅仅在过去两三年,颜宁论文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世界最顶级刊物上频发,获得美国双院士等殊荣,这本身就是学界前沿认同的最大表征。只有那些对学科专业缺乏敬畏的人,才会以“传统结构生物学饭碗丢了”来看待遇颜宁。他们可能眼都瞎了,对颜宁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事实视而不见。说得最俗点,人家早就有了铁饭碗。对此,我昨天在朋友圈互动,用了“来去自由”这四个字,来表明像颜宁这种专业极致的人能够拥有的自由特权。再举个看待专业的类似观点,在新闻传播专业领域,一个共同的视角是把新闻学看作是传统陈旧的,把传播学看着是符合趋势的。由此,有些专业学养很烂的人,认为新闻学没有价值了,失去饭碗了,传播学才是正道,才有未来。新闻学的道,传播学的术,没有新闻学的专业底色和硬核基础,很多传播注定因为价值虚无而成为伪传播,不能让信息转化为更多公共价值。否定新闻学,那是极度无知可笑的。举个例子说,很多年前,新闻业界也是感叹AI时代来了,机器人写稿会让传播新闻写作丢了饭碗。但是,到现在为止,又有什么机器人写稿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呢?认为在AI革命下,颜宁传统的结构生物学饭碗都快丢了,真是可笑之极,也真敢说。一个人如果在看待颜宁全职归国的价值次序选择上,把颜宁“混不下去”来作为首要观点,我个人认为,这种狭窄和鄙见的人,最后修为,也最多像方舟子,在漫天嫉恨的仇视中,丢掉了专业和人格的双向支撑,只留下一个骂名。我为什么要激赏颜宁?那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价值是形成闭关效应的,是体系性的高位高格,她才能配位,德能配名,格能配人。甚至,连自由个性都能让学术圈死水微澜。甚至在颜值上,可能学术四姨太长得是比她漂亮,但全天下没一个人会说四姨太比她有气质。昨天我的文章发表后,也有大量朋友在说,基于某种环境气候,并不看好颜宁回国的结果。对此,我能理解大家的忧心,但越是如此,不就越是反衬颜宁回归的独立价值吗?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连颜宁这样的孤勇人也没有,那不更是学术人的悲哀。更何况,如果她的归国最后证明是一种失败,我相信,这就是颜宁一个人的失败了。由此,岂不更具公共反思价值,来驱动相关积弊的祛除。这些年,中国文化学术界,包括民间舆论场,有一种非常可耻的现象,就是一些庸众在以“理性的自负”来给公平、正义、良知、求索泼冷水,在消解社会前进和人心向暖的动力。“理性的自负”,这是哈耶克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我以前在讲刘擎的时候,也就提过他写的那篇《“理性的自负”为什么很危险》。在相关学术阐述中,把苏联的超理性和纳粹德国的非理性,都归于“理性的自负”。其中有个例子,是说对犹太人的迫害,纳粹的口号并不是仇恨,而是在用伪科学证明犹太人是不符合秩序的存在,因此才要进行铲除。这种在道德和社会秩序上的“洁癖”,其实都来自某种所谓的科学理性。于是,有些人只相信是自己在掌握人类的终极知识,想要无限度地追求卓越,变成了疯子和恶魔。哈耶克之所以提醒人们要警惕“理性”,他也并不是否定理性的价值,恰恰是因为理性的某种工具性,才要防止被夸大和滥用。这些年,我在自媒体写作中,一边植入并不易于传播的理论理性,一边又表达易于共鸣的情怀理想,就是要既尊重理性的力量,又呵护人文的价值。很多盲信颜宁在美国混不下去的人,一定没有兴趣听我剖析这种“理性的自负”理论。而我把文章写到这步,自然也就注定是小众的。但是,我一直在强调,我的价值观是普适的。所以,我想表达的是,颜宁对专业的极致求索,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个性的无比捍卫,以及对价值的公共转化,正是普适的。今天,我并不是反对那些质疑颜宁的声音,也理解有些人相关探求的心情。但是,因为失去笃定的价值信仰,失去基础的专业逻辑,这样的怀疑,其实就是阻挡自我实现的绊脚石呀。不得不说,每当一件极具公共价值导向的事件发生后,每当出现一个值得呵护的公共价值偶像之后,总有一种“理性的自负”在消解这种价值,在推倒这样的偶像。而某些躲在暗处放冷枪的极度理性自负者,从某种程度讲,正在从失败者走向失心疯,沦落为另一种反智的傻逼。请记住,这个世界永远不会辜负你的,是以一颗谦卑之心,从那些专业顶级、价值正当、人格独立的先锋身上,汲取你所并不具有的价值元素。站在普适的价值观视角,颜宁,就是这样值得仰望和尊重的公共专业人格偶像。最后,我可笃定的判断,那种试图论证颜宁在美国饭碗要丢了的那种同业同行,他们穷其一生,连颜宁的一口剩饭也不可能吃上。他们这辈子,也只能在某个暗夜,悄悄地溜到颜宁的楼宇之下,在泔水桶里舀上一勺,然后品咂一番,一边自我顾怜,一边心生暗恨。PS:全文完,共2700字。这篇文章,理论可能稍有生涩,批评用语有些过于生猛,再次声明产强调,老将绝无疑于冒犯普通人探询事实真相的热情。但,对公共舆论场类似这种“理性的自负”的互害现象,我已极度憎恶。我们真的要懂得致敬在浊世中不逐波浊流的专业人格偶像了。欢迎扫二维码与老将交流。微商勿扰,加过号勿重复。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刚刚颜宁宣布全职归国,唯愿从此她的赤子之心不被辜负从富士康徒步返乡的年轻人,让我想起了农村老家的孩子们从北理工“老色批”院士到苏大“聊骚包”教授:有一种学棍已经烂到根子大数据分析女博士狂吻老院士:是时候对“学术妲己”进行祛魅了
2022年11月2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刚刚颜宁宣布全职归国,唯愿从此她的赤子之心不被辜负

文丨将爷大家好,我是老将!由于大小号仍在休息期,我很久没能以这个名字和大家交心了。连日来,一直在读书喝茶,心无牵绊,风清云淡。但,刚刚看到一个重磅消息,内心无比激越,想给大家表表心迹。就在今天上午,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人格志的老铁都知道,颜宁是老将极度推崇的人格偶像。这个学术女神从个性自由到价值情怀,从学术成就到公共精神,都令我无限仰目。因为之前写过太多关于颜宁的文章,这里就不再复述她的太多岁月往事了,只来简述几句“颜宁出走以后”。2017年,颜宁离开清华大学,远走普林斯顿,从此,成为中国学术圈的巨大隐痛。只要随便翻一下媒介对此事的评价,大多标题都是这样的:“颜宁的离开,给国家未来敲响重重的警钟”“颜宁成为美国院士又获奖,我们失去的只是一位科学家吗?”“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为何在国却评不上”……我也写过很多关于颜宁的文章,包括《颜宁美国获奖意难平:悲歌学术风骨》等文。但是,从未直接判断什么才是颜宁出走的真正肇因。作为一个混迹学术圈的写手,我始终认为,应该呵护一个人对学术境界的自由追求,应该给予人格独立者更为辽阔的价值选择空间。这里先不说清华,说几句普林斯顿。各位,普林斯顿是世界顶级的学术圣殿,经常排名超过哈佛、耶鲁等成为美国大学第一。而且,真正了解普林斯顿的专业,就知道这里最顶级的专业,恰是匹配颜宁的专业追求。那么,这个中国最年轻的顶级科学家,在学术生命最旺热的时刻,到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自我,就是抵达科学高度的应有之义。事实上,这几年,在普林斯顿的颜宁,论文频繁刊入世界顶级期刊——《自然》《科学》《细胞》等,这种成就,放眼世界也是一道极光。除了论文,颜宁拿奖也拿到手软。比如,去年她获得女科学家组织的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等等。国内学术界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颜宁获得所谓的“美国两院院士”——2019年4月正式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4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为2021年AAAS院士。不论如何,这样的院士,其实学术含金量都是世界顶级了。总之,论文、拿奖、名誉、成就,颜宁这几年在美国,一路高歌,一路突进。而她的每一次光环闪耀,都引发国内一片痛惜和反思——我们为何留不住颜宁?我们会不会失去更多颜宁?我认为,这些反思是必要的,它有助于让“钱学森之问”能成为长悬在学术界头上的道德律令。前面我说了,从未直接判断过颜宁当年离开清华的原因,因为颜宁对此也始终未曾清晰表达。但,我也会想,这是不是属于“君子绝交,不出恶言”,在给彼此都留一份体面。普林斯顿固然是个学术理想谷,但是,清华也本应是中国的顶端学术殿堂。当年,颜宁就是从普林斯顿义气风发的回到清华,成为最年轻的教授,想必是要大有作为的。学术人生,如同饮水,冷暖自知。对于井底之蛙来说,又岂知鲲鹏有垂天之翼,凌云万里?在清华时,颜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竟然连续两年不获立项。更可悲的是,这个站在结构生物学世界研究前沿的年轻科学家,甚至连个面试答辩的机会都没有!2017年,颜宁中科院院士增选落选!对此,颜宁虽然没有像饶毅那样公开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但是,她婉拒了后续提名。饶毅和颜宁的态度,我的解读仍是:老子不陪你们玩了,老娘不再当陪练了。院士这个身份执照,都留给舒红兵这种娶艺术特长生的学术权力了,都留给因为有权势就可以把谬误变成真理的裴钢学阀了,都留给被年轻女博士狂啃猛亲的方岱老色匹了。于是,在劣币驱逐良币之中,在学阀学棍无耻狂欢掠夺之下,国家科学创新唱出一首首挽歌,科技国运被卡脖子也成为一种时代的巨痛。也正因如此,颜宁在普林斯顿有多风光,我们的心情才会有多黯淡。这样的公共心理,本身就是家国情怀的自然流露,值得呵护。从家国情怀回到精神自由,颜宁更值得仰望的是,她的独立人格成为一股时代清流,她的精神自由成为现代公民偶像!众所周知,颜宁不止在世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还时常在社交媒体上捍卫常识和人性。在2020年8月,颜宁曾这样评价国内学术圈的问题潜规则。特别是,她在一些公共事件上的发声,招致一些蛆虫的围攻、辱骂、污名,被扣上了“公知”“汉奸”之类的帽子。在西安疫情中,她有过发声;甚至,在徐州某花梅女事件中,颜宁都敢于持续发声。在价值观上,颜宁选择站在人性和文明的立场,她没有一点媚语口红,没有一丝随波逐流。甚至,当微信群里某个人说“这个事件明显是有人在带节奏”,颜宁回了个“呵呵”,就立即在通讯录上将其删除。这样的绝决,这样的独立,只会令国内那些精致利己的知识贩卖所伙计,永远汗颜。比起舒红兵这类能把夫人送上正厅级所长官位的院士,比起那些靠狂亲猛舔下嫁的学术四姨太们,颜宁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在这片学术土壤上,当然有几分遗世之花的落寞。但是,至高的学术地位和极致专业水平,又让她拥有足够的文化自由,足以抵抗宵小的伤害,坦然不受俗世捆绑。自由在高处的颜宁,一直被中国民间学术圈仰望,这是我们对公共精神的向往。当然,这些年,太多的学术浊流,也让无数人有着一种“中国终于彻底失去颜宁”的未来强烈担忧。然而,就在今天,这个始终保持中国国籍的学术女神宣布全职归来了!她的学术成就,她的创新精神,她的性格率真,她的自由轻快,她的敢怒敢言,她的价值担当,无疑会给无数内心灰暗微凉的人中注入了一股强烈的暖流。颜宁最念兹在兹的一个语词,就是“自由”。那是因为,她一直在以一颗自由之心驱动科研创新,以一个自由之心表达赤子之情。现在,从普林斯顿到中国深圳,颜宁归来了。这样的归来,这是文化和科学的福音。颜宁没有辜负人心,深圳不可辜负颜宁!期待在南海之滨,在创新之城,颜宁,让学人风骨凛然长存!她让学界虚伪落荒而逃!她让人性文明永驻人心!最后,老将作为一个终身绝不移居他国的写手,想借颜宁归来,发出一句深藏于心的锥心呐喊:请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精神自由者的家国情怀!请永远不要怠慢一个人格独立者的赤子之心!PS:全文完,共2400字。在等待大小号归来的孤寂日子,看到这样一条暖心提气的消息,内心感慨万千。我最大祈愿,就是所有像颜宁这样在专业和人格上都站得住的人,能得到这个世界的善待。欢迎扫二维码与老将交流。微商勿扰,加过号勿重复。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从富士康徒步返乡的年轻人,让我想起了农村老家的孩子们从北理工“老色批”院士到苏大“聊骚包”教授:有一种学棍已经烂到根子大数据分析女博士狂吻老院士:是时候对“学术妲己”进行祛魅了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从富士康徒步返乡的年轻人,让我想起了农村老家的孩子们

文丨单眼鲁应很多网友要求,来说几句郑州富士康“员工大逃离”的事。从昨天到现在,富士康的年轻人身影,一直在朋友圈刷屏。他们成群结队在深夜冲爬出厂区的大门,脚踩在高速公路坚硬冰冷的路面上,身影凄怆地散落在田野上。有图有视频,真相在眼前。我看多了,就有些泪目。在我农村老家,有几个亲戚家小孩,就是在富士康打工。我上次回去,与他们喝酒,还说到里面细节。工作多是累成狗,环境也很脏乱差,这真是客观存在。但是,我当时是拼命地鼓励他们,好好干。这会说得刻薄点,这年头,就冲着那四五千块钱工资,富士康还真算是他们的福报了。而郑州富士康更是超大工厂,一度吸纳了40万人就业,托起郑州8成的出口总额、近3成的GDP。当然,从民生角度,我最看重的是,这样的富士康,还是能让数十万年轻人,在这里找饭吃呀。现在,这些年轻人徒步返乡了,很多人都付出丢掉饭碗代价了。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下午,胡锡进煞有介事地地说:“郑州主流媒体在富士康事件上基本失声,媒体不该是这样的”。这个发声也引来不少人点赞。不过,我也要说,老胡多少还是有点在自己头上插根葱,来装蒜。媒体为啥会这样,这个世界,恐怕也没人比他这种叼盘手更门儿清了。大家都装傻,不敢直指症结,我能理解。就像我,这段时间写东西,真的太惨了,稿件没有活的,连着在炸号,我干脆从“被休息”变成主动休息了。很多朋友让我写郑州富士康,我真心排斥。每次写郑州,都会招致伤害。从郑州暴雨到村镇银行爆雷,再到赋红码,以及最近各种事件,郑州很多事真是乱到一批吊遭。其中体现出来最大的恶,就是公然瞒报,就是在任性地捆绑公民权利。当然,对诸如瞒报、赋红码等问题,郑州一些权力已经受过问责了。这次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真的很悲情,在网上动静极大,可以说是兹事体大,影响极坏。要知道,就在昨天富士康数以万计年轻人徒步返乡的时候,郑州官方如此公布。而且,往前推推,类似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日了。我查证到富士康官方此前给出的消息是:富士康厂区未发生重症感染现象,疫情总体可控。称将尊重员工个人意愿办理离职手续。这就诡异了,明明都在说这事是与病
2022年10月30日
其他

我一时竟不知如何安慰肖主任

文丨单眼鱼开局一张图:面对图上信息,我有些五味杂陈。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安慰肖主任了。说来惭愧,我最近越来越不会安慰人了。这些天,有很多朋友在微信上找我诉苦和求助,面对他们的苦情与愤懑,我无能为力。一开始,我还在无奈地回了个“哎”字,一声长叹。后来,看到这样下面这个截图了,我吓得连“哎”都不敢发了。所以,面对肖主任发的朋友圈,我一时无话可说。但是,我试着想象一下,某些人会如何来看待肖主任的委屈和愤怒:肖主任,请你先去你刷一下朋友圈,拿自己遭的罪,去比比西宁网友遭遇的悲苦,去照照郑州网友的窝火。没有对比就没有安慰,肖主任,你是不是太情绪化了?要知道,有人在去世前连口饱饭还没吃上呢,有的吃个白菜就跟吃海鲜是一样的消费规格。对比此情此情,发这样的朋友圈,肖主任,你是不是格局小了?肖主任从15日到24日都奋战在抗疫一线,结果在劳累体衰中被感染,好不容易做成了疫战英雄。没想到却受不了方舱环境,如此将此前英名毁于一旦,肖主任,你是不是不分轻重,代价太大了?特别是,作为一个体制内人士,把方舱医院说成是“菜市场”“难民营”,肖主任,你的正志站位实在太低了!没有地方洗澡不能忍吗?烧开水还要抢不懂让吗?吃饭不及时不能当作是在减肥吗?没急用药就不能用锻炼来弥补吗?肖主任,你还是思想境界太低了!怎么就不去算正志账呢?怎么就能把自己等同于戾气的网民呢?怎么就要给自己的单位和组织抹黑呢?我相信,这次肖主任一时怒火焚心,发个朋友圈一时爽,捅出舆情后,再想安慰,就更难了。因为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很残酷的现象——遭遇了委屈,面对着困苦,无法抱怨和辩白,否则就是错误叠加,就是惩罚加剧。这一点,我这几天就尝尽了滋味。最近,一个文章让号休息了,我用其他号来说下委屈,就连带着号也就休息了。还觉得委屈,又说。结果,真进入这种循环了。有了委屈,你别说!切记!我现在,真的不敢求安慰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肖主任。同时,对很多朋友找我诉说委屈的朋友,我也无法用文字来安慰了。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不是屁滚尿流的。这几天,我没有写文章,正在恶补专业。我专门找了两个某圈的大师来指导我,教育我,批评我。并且,让他们给我划划边界,过滤一下不宜的词汇。诊断的范例,就是前两天给大家汇报情况的文章,内容除了讲点自己生活,还讲了一个在《收获》杂志发过的海豚故事。当然,这文章也失踪了。第一个大师拿起这文章读了两篇,然后一脸绝望地说:“哥们,你这个就纯粹是散文嘛,我真找不出问题在哪!”第二个大师,瞪大眼睛,像是用两个巨大的放大镜来挑刺。经过长久地屏气凝视,最后,他兴奋地说说:“找到啦!找到啦!”。他指摘我在文章中用了“霜降”两个字,然而给出了一大堆理由。当时我就震惊了,先是目瞪口呆,然后心如死灰。打死我也想不通,这种节气词,竟会被他联想得如此深远复杂。天啦,他是知道的,我是多么喜欢已故散文家苇岸写的“二十四节气”。然而,这个节气词,也是雷?写作以来,我一直活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神秘文字游戏中,经常对着大大的红竖号,想破脑袋。朋友这次的解释,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谜之存在。我承认,我正在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所以,那天,在喝酒的时候,想到我可能连吃饭的手艺都要丧失了,竟是悲伤欲泣。于是,朋友就开始安慰我了。但是,他越安慰我越焦躁。那种情势,也就跟我在上面想象如何安慰肖主任是一样。所以,今晚,我一直在想,生在今世,我们如何彼此安慰?!不由又想起了这段往事:1918年11月7日,梁济正要出门,遇到儿子梁漱溟来讨论欧战新闻。那天,梁济问道:“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完就离开了家。三天后,梁济留下一篇《敬告世人书》,投净业湖自尽。梁漱溟是新旧交替的真正儒家,对我影响极深。梁老曾受过强权者痛骂,还是扛过去了。他不仅有独立人格,而且坚持理想人格。直到上世纪80年代,梁漱溟还是坚持“社会发展总是在向好的”。尽管,也承认这是他的“我执”。今晚,我不知道如何安慰肖主任,但是,很想把陀氏这句名言送给所有感觉到痛苦的朋友: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今天给大家报个平安,再讲一个特别悲伤的故事

文丨将爷大家好,我是老将!今晚借这个号,来报个平安,再讲一个悲伤的故事。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86周年。那一天,黄历上并没说,宜歌颂,忌批评。当天,我写了纪念鲁迅的文章,结果,造成主号“被休息”一月。那一天,我比祥林嫂还要傻,面对这种遭遇,伤心之下,竟然还用小号表达痛苦与委屈。结果,小号也因此“被休息”半月。同时失去主号和小号,这是我前所未有的经历,也与朋友们也失去了联系。这是巨大的伤害,沉重的打击。没有写作平台,失去收入,面对生活重量,内心压力极大。更痛苦的是,内心的抑郁被激荡起来,在无边地泛溢,暴裂无声之中,我的身体和心理陷于严重自戕。事发已经数日,我先是闷头大睡三天,随后就是连续发烧,直到今晚,才依稀清醒过来。在微信上,有密密麻麻的关切询问,有数以百计的朋友在给我转账和发红包。谢谢这些亲爱的朋友,我知道,你们是在用温情和金钱,来给予我精神安慰和生活支持。对所有的情感慰藉,我都感恩收下。但,对所有的红包和转账,不论多少,我全部一以贯之地拒绝。这一点,我在公号上声明过多次了,只是很多新朋友不了解。我再解释一下,除了按公号规则,例行地设置打赏功能,我绝不会接受朋友任何金钱馈赠。我一介书生,只愿靠努力和才具,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体面,来获得适可而止的回报吧。这也是我残存的尊严。当然,有很多朋友是希望通过付费,来阅读惹事的文章。对这种方式,我能理解。但,也还是要愧疚地拒绝了。每次文章被删,索要的朋友都太多。我顾不上,不能一一发送,干脆就悉数拒绝。当然,我也不愿以此为由头,再去收取几许碎银。真心不想说这些琐屑之事,如此碎碎念,只为报个平安,说出个原委。此时,霜降已经过了,凛冬并不遥远。去年,我们也是经历一场秋天分别,然后,在凛冬归来,再次相聚。所以,很快,我们又可以在人格志、谷小九上,抱团取暖,一起大战恶人,猛击宵小,悲悯苍生。只是,眼前,活着真难呀。人活着,有时连痛苦都要遮蔽起来了,甚至,连沉默都可能变得不行了。以前,我一直反对躺平,觉得一定要向阳而生,逐光而行。为生命的质量,为生活的美好,要拼搏努力。但是,最近我常有精神无依之感,觉得选择哪一种前行方式,都可能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彷徨于无地。大地微凉,无处彷徨。怎么来说这种“无地彷徨”的滋味呢?那,就讲一个特别悲伤的故事吧。这是双雪涛小说《宽吻》中的事。老铁知道,我阐述过双雪涛很多小说,包括《刺杀小说家》《平原上的摩西》等。宽吻,是海豚的一种,吻较长,嘴短小,嘴裂开的外形,就像是在微笑。在很多海洋公园里,这种海豚的表演,都会让游客爆棚。这篇小说写的就是一个海洋馆里宽吻的故事。海豚驯养师阮灵曾经带过两只这种海豚,然而,它们都选择自杀了。一个是撞死,一个是绝食。它们是在用生命,来拒绝这个世界的摆布。或许有人会说,它们在海洋馆里,有吃有喝,又不用在大海里去抢食,不用面对种种凶险和猎杀,怎么会自杀呢?人类的伤害,往往都带着自以为是的善意。其实,海豚是在用声呐代替触觉。而小小的游泳池,不是辽阔的大海。在这种狭小的空间,声波来回弹射,只会让海豚无法判断,在迷失中渐然绝望。在人类无知而野蛮的禁锢中,在日复一日地被迫表演的苟活中,海豚是痛苦的,绝望的。它们,无以对抗,终会迎来忍受不了的时候,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小说中,驯养师阮灵为了让下一只海豚不再陷于这样痛苦自杀的悲剧,就编排了一个节目。她每天坐在木筏上,假装被鲨鱼撞下大海,等待海豚来救。那只名叫海子的海豚,明知道那只是一种表演,是虚假的。但是,它担心阮灵的安危,一直在强撑着,去救起自己喜欢的驯养师。一边在承受着声呐迷失的痛苦,一边以善良回报驯养师的善意。这就是海豚的善良,这就是海豚的高贵。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海豚宽吻永恒的微笑,映照出人类的冷漠与残忍。在小说的最后,那位苦闷压抑的中年男人,在知道驯养师阮灵和宽吻海子的生命秘密之后,想出一个方法,要和驯养师解救海豚,把它放回大海。这其实是一个很荒唐的主意。原来,正如训养师所说,在游泳池里困了太久,海豚已经丧失了捕食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困境,是在人类愚昧反智的捆绑下,里里外外的生命困境。海豚宽吻,就处在这样的困境中。它因为内心有爱,连自杀都变得艰难了。生在今世,足以尝尽悲欢。心向大海,奈何困于窄池。我们活着,很多时候,就像海豚一样,被各种回弹的声波搅乱了神经。看不见光,声呐失常,活在迷失之中。就算有一天被装进大桶,逃离游泳,送入大海,也不想捕食了,也没有捕食能力了。今晚,我想想问问各位,你有没有感觉,自己正在变成这种永远微笑的宽吻?而在你的笑容里,几分是痴?几分是傻?几分是装?几分是媚?又是谁,在将我们变成这样的宽吻?我,一个写手,因为失去阵地,昏睡几天,高烧几度,此时清醒,今晚对着镜子,真心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海豚。我的脸上满是笑容,只是不想让爱着的人看到绝望和悲伤。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哪怕就算是一个畜生,也都不许它糟蹋粮食呀

文丨单眼鱼这是2022年的秋天,农民丰收节的味道在大地犹存,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强烈惦念之下,颗粒归仓仍是人们未竟的梦想。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朋友圈在密集转发某地疑似防疫人员糟蹋粮食的视频。拍摄者指挥“红马甲”,划开大米的包装袋,摔烂鸡蛋,倒进垃圾桶,并配发““外面来的东西全部销毁”的训诫声。网上各种信息印证,此事疑似发生在佳木斯市郊区红旗街道辖区内小区。有当地办工作人员也表示:“确实存在这个事儿”,并且强调这样初衷是“以此提醒小区居民不要私自从外购买物资”。凡是涉及到防控的事,我都早就噤若寒蝉了。秋蝉已无声,但是,对这个事,我相信,只要还有点公共良知和天道伦理,也都知道此举纵有权护,也应遭受天谴。因为,这是大恶,是极恶,这是突破大地伦理和人性天良的恶行。甚至,此事要远比今年5月发生在上海的“孕妇低价买鸡蛋分邻居,半夜被逼写保证书”还要令人愤恨到一百倍。这两件事,都是相关“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打着防疫旗号,甚至以“食品商品安全卫生”为理由,在剥夺普通人的市场自由选择权。种种事实早就证明,这类丑剧,很可能就是某些既得利益者,在打着正义的旗号,通过垄断和控制食物供给的配送渠道,来盘剥掠夺民生的丑剧,满足自己的贪欲罢了。比如,当时上海孕妇绕开“志愿者团购”渠道购买的鸡蛋价格,是远低于那些穿着“红马夹”戴着“红袖章”的权力二婆婆价格。而对于这起把鸡蛋摔烂把大米倒入垃圾桶的恶行来说,甚至可以抛开这一切疑似的掠夺行为,仅就此等行为的伤害公共伦理,以及突破人性良知底线,都堪称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盛世妖孽行径。此种人渣存在于世,这人世间注定混沌灰暗,天怒人怨。不要怪我说得有些宿命,被这种人渣践踏和侮辱的地方,哪有又有可能是一片清朗干净的天空?这种人渣不遭报应,民众必然遭受苦难。我不是硬要标榜自己有粮食情怀,而是乡村生活给过我太多这方面的灵魂印记。我永远都忘不了,在老家乡下生活时,无数次看见村民将糟蹋粮食的牲口都给打到半死。尽管这几年,已经见多了“红袖章”在权力幻觉下,把人性变成了兽性。但是,在东北这片最应有粮食情怀的土地,还是出现这样毁坏食物的垃圾人渣,不仅严重踩踏人们朴素的大地道德,而且还对防疫进行极大污名化,实在令人震惊。不论是站在国家立场,不论是考虑公共伦理,不论是着眼于治理水平,不论是出于呵护公共情感,我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理由,来容忍这种暴行的存在。因为这种东西,就不是人养的,干的就是畜生都不如的事。我一直忘不了,在电视剧《天下粮仓》,有个“米肉”的说法。当时,饿殍遍野,人们把吃米长的人肉,称为“米肉”。“米肉”给我的心灵冲击,不亚于鬻儿卖女,易子而食。所以,在灵魂深处,我始终认为,有一种大地道德律令,就是不可能亵渎和践踏粮食庄稼。只要了解当代文学的,都应该记得著名作家那篇划时代的小说——《狗日的粮食》。当年,读完这篇小说,你一定会明白,在那个年代,粮食就是农民的命根,就是人的生命。主人公天宽生,买回了一个曾被人为换粮食卖过6次的极丑女人,他们生的孩子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大数据说明,老百姓的小日子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文丨单眼鱼这个号昨天才出小黑屋,让大家等那么久,抱歉了。今天就一句都不绕了,直接开始说硬货——大数据显示,我们日子越来越脆弱,真的经不住太多折腾了。最新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PMI,是36.2,这较上月下降了5.8个百分点。这是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同样,4月份财新制造业PMI下降到46,供需继续在收缩。我要强调一下,不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这样的数据值,其实都与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情况趋势是一致的。当然,说起PMI,毕竟是专有名词,很多人感知可能会差。那么,我就举昨天三联生活周刊的最新报道,给大家一个直观感受——疫情两年多,中国民航业亏损达两千多亿。两千多亿,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可以多维分析,我不去复述报道内容了。这里,只说一下之前我看过很有印象的消息——空姐改行做直播,机组工作人员还不上房贷了。民航,是服务业的绝对代表。此外,还有旅游、餐饮等。这些行业受到的冲击有多大,现在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相关从业人员,日子过得是真难。服务业难,制造业也不景气,令人焦虑。这两天,很多人都在刷屏一个假消息——德州仪器裁撤中国区的MCU(微控制单元)研发团队并迁往印度。这个消息在朋友圈疯传,是因为很多人都感慨,又一个资本家要走了吗?不过,昨天澎湃新闻辟谣了——德州仪器表示,中国区没有裁撤任何员工,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会持续投资中国市场并履行承诺。德州仪器,是全球领先的MCU供应商,2020年全球通用MCU市场份额7%左右。尽管这两年情况变得复杂,但有点风吹草动,市场就特别敏感。我早就注意到,德州仪器原本在印度就设有研发中心和MCU的人员,产品线经理在印度。今年,团队管理有所调整了,外界有“脱钩”的夸大解读。这种敏感,我倒也觉得,也是一种谨慎理性。无风不起浪。没看到浪,不代表无风。毕竟,之前诸如韩国三星在中国宁波撤资的痛楚,大家太有共鸣了。数千名宁波三星员工高呼“三星是我家,我要工作,我要养家糊口”的口号。背后流淌的,也都是民生之泪。这些同胞,为什么对外国资本家“血汗工厂”如此留恋?那是因为他们自己更清楚,这样的“血汗工厂”被赶走后,他们得为讨生活流,更多的血汗。而那些叫骂资本家的“爱国”喷子们,对这些失业群体的呼喊和泪水,绝对是听不见、看不见。这就是流氓爱国主义的风格。最近,大量财经媒体都在说“越南这匹黑马”。对此,我也做过功课,有一些说法确实夸大了,现在越南超过中国某个省还是可能的,但与中国整体比,暂时还是够不着。但是,越南现在确实发展太迅猛了,一季度GDP非常亮眼,核心城市好地段房价也有超过10万人民币的了。这样的味道,多年前,我们品尝过!越南何以如此牛逼?说白了,就是成为外资投资热土了,拿到劳动力的红利机遇了。印度、越南现在拿外资有多疯狂,那边的社会底层日子就过得有多么欢快。当然,我们有些人也是在跟着狂欢的,比如,“成功”赶走外国资本家的爱国愤青们。当然,在行业剧变的大潮下,最艰难的,还是中小企业。这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痛感了。昨天,经济观察报有一篇报道,题目就叫《一家上海小微企业的漫漫求生路:在倒闭与裁员间扛过5月》。这篇文章我仔细读了,内心唏嘘。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现在公司账上只有不到20万元,5月员工工资已经发不出来了。疫情真的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文章具体内容我不复述了。总之,疫情成了这些小公司的黑天鹅,把这些曾经豪情万丈的创业者打得鼻青脸肿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