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赵紫阳
6
写小说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起源 解读 龚
9
妈 分享 回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赵紫阳
6
写小说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起源 解读 龚
9
妈 分享 回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为啥东亚孩子,想要一个李湘式的妈?
Original
维舟
三联生活周刊
2023-10-03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维舟
编辑|王海燕
为了鞭策自家孩子,中国家长经常会抬出“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那谁!”现在,风向似乎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许多人看起来同样是在羡慕“别人家孩子的人生”,但其隐含的意味已经变成了:“看看人家父母!”
诸如“下辈子我当王诗龄”这样的话题,居然能引发全网热议,透露出这样的讯息。不管这种想法有几分是真,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李湘为女儿王诗龄所创造的条件、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许多人渴望得到的理想人生。人们从期待努力改天换命,转向投胎学:但愿下辈子出生就中个大奖,成为那些好父母的孩子。
“李湘看王诗龄的眼神“成为微博热搜
弗洛伊德曾创造“家庭罗曼史”(family romance)这一概念,来指称神经官能病患的某种幻想,在这一幻想中,病患希望能逃离自己鄙视的亲生父母,由某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取而代之。例如,想象有一个当贵族的生父。这折射出一种内心的渴望和冲动,即人们相信,自己出生就理应得到某种人生,但现实中却令人挫败地没有。历史学家林·亨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一书中移植了这一概念,
她发现,在某些特定时期,这种幻想会发展成为集体无意识的家庭秩序想象。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一个李湘式的妈?
因为她看起来符合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家长人设:她对孩子的态度相当开明,不是命令式,而是出于不附加条件的爱,只想她能自由成长,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李湘说得明白:“我有这个能力,想给她最好的,希望她小时候见识很多,不要长大了被个包就骗走。”
乍看起来,这仍是“女儿要富养”的逻辑,要求也卑微:有了见识之后,女儿至少不会因为一点廉价的物质好处就受骗。虽然没有理由认为,穷人家的女儿就更容易上当,不过,这是中国社会广为接受的说法,体现出某种“好的家长制”:为孩子尽可能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把她/他向上托举,使之起点能高一点。
当然,也有质疑李湘的声音,不是质疑她对女儿不够好,而是质疑她公开亲子互动。
作为一个娱乐明星,让女儿低龄就积极参与真人秀,曝光人生,这合适吗?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能有两种做法:一种会把孩子推到台前,一种则尽量避免这么做,保护孩子的隐私。毕竟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下,一旦家长有什么负面新闻,或亲子关系有什么问题,被14亿双眼睛审视,不是哪个孩子都能承受这种体验的——对一些人来说,这本身就很难说是“爱孩子”。
从这一点来说,李湘必须呈现出一个“完美家长”的形象。按照欧文·戈夫曼在其经典《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的说法,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前台”,而非真实的“后台”,这种“印象控制”(impression management)是相当微妙的技术:“有时,个体会按照一种完全筹划好的方式来行动,以一种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其目的纯粹是为了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使他们做出他预期获得的特定回应。”
按照这个理论,李湘其实是在“演”一个好妈妈,由此带来的流量,对母女俩当然都有好处,因为人们对王诗龄人生的羡慕,就是对李湘的肯定。不过,就算是这样,这至少也表明一点:李湘对公众心理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把握,她清楚地知道,人们想要什么样的理想人生;而人们之所以代入其中,说到底还是因为投射了自己的很多愿望、焦虑、期待、羡慕。
由此,明星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成就的微妙共谋。
因此,它确实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中国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过得很苦,来自父母的,原本理所当然的爱,成为一种稀有的奢侈品——
毕竟,如果它不稀有,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羡慕。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旧式家长制的委婉批评
,因为这意味着,越来越人开始认同:父母不仅有责任为孩子提供更高的物质保障,其出发点,还应当更多是“爱”,而非指望“孝”。这一层意思,鲁迅一百年前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写过,他说,觉醒的人们,应先解放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图源网络
然而,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同样的话也很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响:有些条件,靠自己努力,是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最终,这倒像是在“拼爹”。而那些做不到的父母该怎么办?这样难免有人觉得,如果给不了孩子幸福,那还不如不生。
这种心态固然可以理解,但吊诡的是,这本身就是出于一种“无限责任制”的家长式心态,因为它假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负有无限责任,且必须负责到底。照这么说,穷人家的孩子难道就不能长大成材了吗?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李湘那样的财力和能量,但并不是只有达到她那么高的门槛,才有资格为人父母。
在人们的想象中,那种“爱”的实现,似乎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需要父母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很多人本能地觉得,没钱就会限制选择,至少父母不能资助你去出国留学、周游世界。然而,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一点可能根本没那么重要。“爱孩子而不附加条件”这一条显然更基本,如果家长认为“为孩子创造更好条件”就是自己去多赚钱,那他们努力的方向可能就错了。
我是主刀医生,做一台大手术站台费返给治疗小组一共是200块钱,自己到手可以拿100块。
手术平均两三个小时,一个下午能做三四台,一个月平均能做30台。
做手术
王诗龄确实幸运,但她的幸运并不只是因为有了李湘这样的妈妈,而是她在成长过程中似乎和妈妈并没有多少冲突。现实中,我周围不乏这样的例子:父母尽其所能为孩子创造优越条件,清除路障,但孩子却并不按家长为之铺平的道路走。此时,矛盾就爆发了,父母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好的路你不走”。
这就是棘手之处:那种“被安排好的人生”,换一面来看,就是“为你好”的翻版。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如果父母能井井有条地为孩子规划好人生,那么他们也就能很大程度影响子女的选择。但按照父母设计的道路走下去,并不一定就是“幸福”。
《请回答1988》剧照
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经常有这样一个讽刺性的现象:越想做一个好家长,越容易忍不住去干预孩子,控制欲越强,其结果,越接近一个坏家长。
以前的父母是没什么能提供给孩子的,现在却很多城市家庭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之后,同样失望地发现,孩子的成长并不如预期,反倒搞得家里鸡飞狗跳。我一个朋友在经历了多年努力之后,自嘲说:“放弃做一个好妈妈之后,我轻松了许多。”
问题就在这里: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爱,虽然自己也相信是无条件的(主要是相信自己在无条件付出),但其实隐含着一个期待,那就是“当爸妈做到这些之后,你也应当做到你应做的,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相当吊诡的是,中国式家长对子女的真正放手,往往是对其完全不抱希望的时候,比如“随便你怎么样,我也不管了”。所以笑星童漠男才揶揄:“有可能人就是这样,就你对谁只要足够绝望,你对他就做到了真正的包容。”
细想来,那种“投胎学”的思路潜藏着一个陷阱:似乎子女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家长充分支持自己,满足自己的所有愿望。这种白日梦当然有情可原,但却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它期望“出厂即巅峰”:仿佛父母什么都帮你安排好了,还对你无所求,等于生下来就免费得到了别人一辈子努力都难以实现的梦想。
然而,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生并不是静态的。
人类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通过仪式”:每个人在从少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一系列仪式性的试炼,而在这一危险、迷茫、混沌的过渡期,所有这些,都只能自己去摸索,最终才能蜕变重生。父母可以为你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但却无法保证你能有一个“无痛人生”,
因为不亲身经历那些痛苦的考验,你就无法长大成人。
排版:佐伊 /
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