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陈雨露:银行效率的理论基础:文献回顾(19)
陈雨露、马勇编著的《大金融论纲》从一个长期视角全面地审视了全球范围内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演变趋势,构建了“大金融”命题下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理论。《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二连续刊登《大金融论纲》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在英美的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下,证券市场是资金配置的主要场所,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格是资产配置的基本指示器。而后起国家在经济“追赶”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往往采取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两种模式都是要通过执行风险配置和管理、公司治理、信息处理和传递等基本功能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两种金融制度在实现这些功能时的不同特征则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比较优势和适用范围。
以下片段节选于《银行效率的理论基础:文献回顾》一节。
银行业在一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还是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业的融资功能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马勇,2010)。在比较金融体系(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的相关研究中,高效率的银行体系通过更好地执行代理监管(delegated monitoring),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和促进良好的跨期风险分散,最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一国银行业的效率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该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率,而且关系到资源配置的最终效率和经济运行的实际质量。正是由于银行效率对一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相关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银行效率主要来自“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即银行通过在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上生产以及产品的多样化和地域扩张来降低成本,比如Alhadeff(1954)就认为,银行业存在着递增的产出规模效率和递减的成本规模效率。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涉及银行效率的文献都以银行利差(interest margin)为研究标的,相关内容涉及业务发展、管理技术、公司治理、所有权结构和制度等诸多方面。Ho & Saunders(1981)对美国53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的交易规模、市场结构和利率变动最终决定了净利差水平。McShane & Sharpe(1985)在Ho & Saunders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银行的利差水平主要与市场力量、平均交易量、风险规避程度、利率波动性等因素相关。Allen(1988)的研究表明,当存在贷款异质性(heterogeneity)时,产品的异质化会导致利差缩小。 Angbazo(1997)对美国286家银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取决于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因素。Saunders & Schumacher(1998)通过对欧洲和美国614家银行的研究发现,监管要求和利率波动对净利差具有显著影响。在银行利差水平的国别差异方面,Demirguc-Kunt(1999)对80个国家近7900家银行的研究发现,一国的人均GDP和经济增长率对该国的银行净利差水平并无显著影响,这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存贷利差可能并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引起的。
总体来看,目前的主流文献主要是从微观视野来研究银行效率,即研究的主要对象立足于个体的银行机构。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而言,整个银行产业的总体效率不仅受到各个金融机构微观运作的影响,而且还广泛地受到不同经济体的产权、监管、法律等制度文化的影响。在此方面的研究中,Hughes & Mester(2008)认为,法制环境和经济体特征的影响(如会计制度、政府管制以及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等)主要通过内部和外部机制两类机制影响银行效率,前者包括银行的组织类型、股权结构、资本结构、薪酬制度等,后者包括资本金要求、收购兼并压力、市场竞争程度等。La-porta et al.(2002)通过对92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及经济环境的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对银行持股比例的提高同时伴随着银行的高成本和高利差,这意味政府产权与银行效率负相关。Dermiguc-Kunt, Kane & Laeven(2007)的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法制和经济环境对存款保险的制度设计具有显著影响,而是否设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存款保险的制度设计则会影响到银行效率,这实际上间接印证了制度环境对银行体系效率的潜在影响。
应该指出,在目前已有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中,大部分文献都是通过选取一个国家或者多个国家的若干个体银行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这些研究在微观层次上具有一定解释力,但却很难解释不同国家之间银行体系的整体效率差异。显而易见,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的银行业效率进行科学解释,更合理的方法是基于宏观的“国家样本”而非微观的“银行样本”进行分析。前者需要纳入更多的宏观因素,并考虑社会人文和制度层面等因素的潜在影响。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尝试通过基于“国家样本”的面板数据分析,系统考察决定和影响一国银行业整体效率的相关因素。与过往基于微观银行样本的分析有所不同,本研究将纳入更多的宏观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全面考察不同国家之间银行业效率的整体差异,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基于国家层面的银行体系效率在长期中受到哪些因素的显著影响。
陈雨露:金融体系效率的实现机制:从微观基础到宏观效应(15)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