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金融论纲》连载(26)丨陈雨露:金融危机的经济成本与社会影响

2016-12-27 陈雨露 马勇 IMI财经观察

陈雨露、马勇编著的《大金融论纲》从一个长期视角全面地审视了全球范围内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演变趋势,构建了“大金融”命题下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理论。《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二连续刊登《大金融论纲》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节主要探讨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导致的成本是巨大的,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除直接经济损失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还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停滞甚至倒退。金融危机内部来看,银行危机对经济的危害程度明显大于货币危机。银行危机明显导致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同时导致经济增长的减缓和不菲的财政成本支出,并且这些代价随着危机的严重程度而增加。总体而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极大,因为它将导致经济活动的一系列紊乱。

以下片段节选于《金融危机的经济成本与社会影响》一节。

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年来,对金融危机的研究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实务界重视,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的成本是巨大的。根据Barth, Caprio & Levine(2000),自1980年以来,130多个国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银行问题,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Kaufman(2004)详细研究了1975~1997年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发现金融危机带来的GDP实际损失和经济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成本都是巨大的(表3-2)。在Allen & Gale(2004)的一项关于银行危机的研究中,银行危机带来的产出损失平均达到GDP的27%左右(表3-3)。上述情况的出现,使得如何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成为世界范围内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现实议题。

 表3-2   金融危机的成本:相对于趋势的产出损失(1975~1997)


注:“经济恢复时间”是指危机后GDP增长重回趋势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危机的平均累计产出损失”通过将危机开始后直至年产出重回趋势这之间的趋势增长和产出的差额加总而得,是所有危机的均值;“伴随产出下降的危机”是指危机开始后,产出低于趋势值的危机所占的比例;“伴随产出下降的危机平均累计产出损失”是指在产出低于趋势值的危机中,通过将危机开始后直至年产出重回趋势这之间的趋势增长和产出的差额加总而得,是所有危机的均值;“货币崩溃”(Currency Crashes)是指当指数进行危机报警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中的货币成分占到75%以上的那些危机;“货币和银行危机”(Currency&Baking Crises)是指在货币危机发生一年内同时发生银行危机的情况。资料来源:Kaufman(2004)。

表3-3   1977~1998年由银行危机带来的产出损失


实际上,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还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停滞甚至倒退。作为经济基本面恶化的基本指标之一,银行不良贷款率直接体现出了宏观经济的恶化趋势,而金融危机(尤其是银行危机)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在表3-4中,我们容易看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与高的不良贷款率相对应的是低的经济增长率:高收入国家危机爆发时期的不良贷款率为13.5%,实际GDP增长率只有0.7%;中低收入国家分别为27.8%和0.59%;所有国家平均水平分别为22.4%和0.62%。


表3-4   银行危机发生国的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率


注:*表示来源于IMF,世界经济展望,1998年5月,第四章。(a)估计值。在进行国别比较时应注意该国对不良贷款内涵的具体界定,不良贷款率常常被低估。(b)危机期间的平均水平。储蓄货币银行对私人部门的贷款,括号中的数值包括来自其他银行的贷款。

 从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比较来看,银行危机对经济的危害程度明显大于货币危机。如表3-5所示,虽然产出的12个月变化在货币危机之后仍然比平静阶段的标准要低(平均10个月),但要从银行危机中恢复过来却需要前者两倍的时间。这种缓慢回复模式约需要2.5年回到正常水平。资产价格的弱势以及低于正常水平的股价,因银行危机而持续平均30个月——约是从货币危机中恢复时间的两倍还多(Goldstein, Kaminsky & Reinhart,1999)。一般认为,银行危机之所以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更沉重的打击,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危机切断了家庭和公司基金的国外和国内来源,而货币危机只切断了前者——换言之,银行危机下的信贷脆弱性更加严重。

 表3-5   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后的恢复时间


注:*括号中标记的是变量在平静阶段标准以下还是以上。所谓“平静阶段”是指:不包括货币危机之前和之后24个月的阶段;对银行危机而言,则是其开始前24个月和结束后36个月都不属于平静阶段。**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在正常水平之上主要由于危机后GDP的下降。***实际利率的危机后表现的不同体现在大部分货币危机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利率受到管制且不能获得大量市场信息。

资料来源:Goldstein, Kaminsky & Reinhart(2005)。

此外,银行危机还将明显导致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图3-2显示了银行危机发生后3年内实际公共债务(real public debt)的累计增加幅度[1]。这些数据表明,银行危机导致的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其历史均值高达86.3%。Reinhart & Rogoff(2008)对长达一个世纪的危机历史的研究发现,政府债务的大幅增加是危机后的一个明显特征,而政府债务的恶化主要是因为税收的大幅下降和政府反危机支出的大量增加,相比之下,用于银行担保的成本支出在一些案例中实际上只占了危机后债务负担总额的一个较小比例。

图3-2   银行危机发生后3年内实际公共债务的累积增加(%)

 注:图中的历史平均值不包括2007以后的危机数据。

资料来源:Reinhart & Rogoff(2008)。

[1]这里之所以使用债务增加的百分比而不是债务与GDP之比(债务/GDP),是因为危机可能导致的产出的大幅下降使得债务/GDP的解释变得不太确切。


不仅如此,银行危机将同时导致经济增长的减缓和不菲的财政成本支出,并且这些代价随着危机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从全球范围的情况来看,银行危机(尤其是系统性银行危机)通常都意味着巨大的财政成本,在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尤其如此。根据Caprio & Klingebiel(2003)的研究,拉美国家的危机财政成本达到了GDP的20%左右,这一数值相当于OECD国家的2倍,比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均值也高出了1/3左右(如图3-3所示)。此外,危机的财政成本与危机前后3年之间的GDP增长率的平均变动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如图3-4所示),这说明随着危机程度的加深,危机的干预成本也随之上升。


图3-3  系统性银行危机的财政成本(占GDP%)

 资料来源:Caprio & Klingebiel (2003).

 

图3-4  财政成本和GDP增长率

 注:纵轴为GDP增长率变动(%),横轴为财政成本(占GDP%)。

资料来源:Caprio & Klingebiel (2003) 和 IDB估计。

总体而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极大,因为它将导致经济活动的一系列紊乱。危机通常将导致信贷供需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同时恶化,这意味着无论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还是借款人的融资能力,都将出现普遍的下降。净财富的急剧缩水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信贷紧缩,进而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减少。随着危机深化和支付体系的崩溃,原本正常的市场交易也将被迫中止,产出进一步下降。蔓延在金融体系中的恐慌情绪和投资者对于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将导致市场信心的普遍下降,随着国内外存款者从金融体系抽离资金并从实体经济中撤出投资,资本外流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经济更加不堪一击。当金融机构轮番破产的时候,不仅大量企业的资金链面临断裂威胁,而且大量关于借款人的有用信息也将随之灰飞烟灭。这一切不仅彻底破坏了金融体系,而且摧毁了资源经由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进行有效配置的能力,其结果是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在双向负反馈的环节中陷入恶性循环。

编辑  魏宗 肖子琛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陈雨露:金融危机的基本类型与历史维度(25)

陈雨露:金融市场效率的实现:”国家禀赋“问题(24)

陈雨露: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一般性讨论(23)

陈雨露:金融市场的效率基础:基本模型(22)

陈雨露:影响一国银行体系效率性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21)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