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丨向松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高杠杆和高负债的金融模式

2017-05-22 向松祚 IMI财经观察

编者按

《新资本论》是由IMI副所长向松祚出版的新著。该书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历史,论述了如何解决国家主权与宏观经济政策独立的矛盾,并探讨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未来的救赎之策以及中国战略。

全书分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救赎”三卷,视野宏观,气势磅礴,是一部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磅经济学作品。《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一连续刊登《新资本论》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节选自卷二•第五章: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两极分化。本节是《新资本论》系列连载第101期。历史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虚拟资本、金融资本、资产价格的增速开始大幅度超过实体经济和物质资本的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革命风靡全球,IT技术和金融创新带来了金融资本快速膨胀,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的膨胀速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一直持续至今。

有多个指标可以衡量全球范围和各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麦肯锡全球经济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1980年,全球虚拟经济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刚刚越过100%,1995年突破215%,2005年突破316%,2010年突破338%。2010年,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的虚拟经济规模分别达到本国或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0%、380%和350%。到2013年,根据全球金融稳定局的数据,全球流动性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500%,美国流动性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11倍。

从历史趋势来看,“二战”之后,欧美各国经济快速复苏,股票市场和其他金融投机市场却增长缓慢,固定汇率体系确保利率水平和通胀稳定,外汇交易和衍生金融产品刚刚萌芽。1950~1970年的20年间,大体属于实体经济增速超过虚拟经济增速的时期。

20世纪70年代开始,纯粹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刺激全球流动性急剧膨胀,尤其是撒切尔执掌英国和里根入主白宫之后,经济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刺激全方位金融创新,外汇买卖和投机交易飞速增长,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垃圾债券及其衍生产品风起云涌,令人眼花缭乱。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发动供给学派革命,以史无前例的大幅度减税刺激走出“滞涨”,进入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时期,华尔街股票市场迎来迅猛飙涨的黄金时期。虚拟经济、虚拟资本、金融资本、资产价格的增速开始大幅度超过实体经济和物质资本的增长速度。

20世纪90年代,信息科技革命风靡全球,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和硅谷成为全世界IT精英的梦幻乐园,成为所有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的朝圣“麦加”。IT热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激荡全球,纳斯达克指数急速飙升超过5 000点。全球许多国家皆涌现热闹非凡的IT股浪潮和泡沫,直至2000年全球性IT泡沫破灭,人们才如梦方醒,惊觉虚拟投机泡沫确实是“非理性繁荣”。

美国IT泡沫破灭不久,本·拉登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惊愕和最不可思议的“9·11”恐怖袭击,全球金融市场瞬间掀起恐慌性抛售浪潮,市场濒临崩溃,世界经济阴霾密布。为力挽狂澜,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断然决定实行长期低利率,时间长达16个月。与此同时,1998年克林顿总统开启的放松管制和促进金融创新改革法案开始产生效果。多重力量汇聚发酵,次贷泡沫应运而生。信用评级机构和信用违约掉期推波助澜,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的膨胀速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可以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来简要分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运行机制。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需求和供给行为有本质区别。实体经济的需求和供给是生产性需求和生产性供给,可以称为真实需求和真实供给。虚拟经济的需求和供给则是投机性需求和投机性供给,可以称为虚拟需求和虚拟供给。真实需求和生产性需求主要来自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也就是很难获得信用资源的普通百姓;投机性需求则主要来自占人口极少数的富裕阶层和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他们很容易获得货币信用资源,以满足其投机性需求。

虚拟经济或投机性金融活动或投机赌博资本主义,其核心机制是信用创造和杠杆交易,举凡一切金融衍生产品,无不大肆运用金融杠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投资银行迅速转型为“投机模式”或“交易模式”的金融交易主角;商业银行亦全身心投入金融交易和投机套利。高杠杆成为所有金融机构的共同特征。财雄势大的金融巨头和富可敌国的富豪,能够轻而易举凭借高杠杆从事金融投机。信用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两极分化,之所以成为一对孪生姐妹,相互依赖,相互强化,核心机制就是高杠杆和高负债金融模式。

以美国为例,10%的最富裕人群持有75%的股票资产,前10家金融机构控制了80%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其他国家情况类似。

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对消费和投资具有深刻的负面影响。马克思的生产相对过剩理论,源自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不足。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就是基于边际消费趋向持续下降。人们的收入越高,边际消费趋向就越低,储蓄趋向就会越高。如果社会财富过度集中到少数富裕人士和富裕阶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群尽管边际消费趋向很高,绝对消费水平却非常低,那么,经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总量就可能很低,难以维持经济平稳增长和充分就业。因此,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对物质资本的积累和实体经济增长,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富裕人群的收入和财富越来越多,低收入人群和穷人的收入和财富却越来越少。前者拥有巨额财富,边际消费趋向却很低;后者边际消费趋向高,收入和财富却很少。所以我们看到,虚拟经济、虚拟资本快速增长时期,实体经济增速往往很低。

编辑  韦祎 肖子琛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新资本论》连载(100)丨向松祚:货币信用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

《新资本论》连载(99)丨向松祚:“三个两极分化假说”

《新资本论》连载(98)丨向松祚:人类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三个两级分化

《新资本论》连载(97) | 向松祚:争论和解释

《新资本论》连载(96)丨向松祚: 新兴市场国家的贫富分化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金融国际化、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研究所发起设立了跨境金融50人论坛、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以及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三个智库平台。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