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 | 刘珺:中国债券市场正处于最好的时代

2017-08-03 刘珺 IMI财经观察

编者按

《新金融论衡》是《金融论衡》的姊妹篇,是IMI学术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出版的新著。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篇是关于经典理论,包括逆周期理论和流动冲击的短缺经济学解释;第二篇是关于金融理论,包括影子银行、金融改革和创新等;第三篇是关于银行发展模式,包括对金控平台的思考、银行目标异化的见解、中小微及农村银行困境的思考、零售银行转型思考;第四篇是关于货币,包括货币政策的解读、国际货币体系的解读、抑制卢布坠落的建议等;第五篇是关于新制度,包括新科技助推新金融、传统金融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思考,以及互联网金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内容丰富,见地深刻。《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四连续刊登《新金融论衡》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节选自第二篇·关于金融理论: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债券市场格局新观察。刘珺认为,辨析中国债券市场,“纲”是“新国九条”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从监管角力、监管竞争到监管体系化,从市场分割、市场联通到市场竞合,以及从O&E、O2O到O&O等方面的线索尤为重要。以前我国债券市场监管形成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市场分割根本原因在于监管行政化,市场化机制缺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引入新监管要素,形成了监管良性竞争的格局。目前交易场所的“圈地运动”,造成市场无序分割、重复建设,市场效率在降低,成本在增加,市场要素无法自由流动。监管部门各自建立交易场所,扩围投资人,可能违背投资者适当性原则,造成交易规则混淆,交易秩序混乱,引发监管套利和新的监管风险。事实上,企业债到银行间市场交易这种制度安排已经从“分割”迈入了“联通”,未来的“互联互通”是竞合。互联网时代,未来必定是网上、网下融为一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野趋向模糊,金融服务及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日趋重合。未来Online与Offline的界限将逐渐模糊,消费者永远在线,线上线下将相互融合,最终O2O也将变为O&O。


以下为节选内容:

这个题目对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名句做了三处改变:第一处是介词和时态,原文的“那是”变成了“这是”;第二处是次序,原文先“最好”后“最坏”,变成了先“最坏”后“最好”;第三处是标点符号,原文的逗号和句号变成了先问号再感叹号。借用到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描摹,前一句是对“六龙治水”、“监管套利”、“市场割据”、“封建式监管”等贬义标签的商榷与质疑,若程度再轻一点,是客观、科学的再考量与再剖析;后一句是对债券市场建设的肯定和市场格局的展望,是积极正向的注解。辨析中国债券市场,“纲”是“新国九条”(2014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以下若干方面的线索尤为重要。

一、从监管角力、监管竞争到监管体系化

(一)以前我国债券市场监管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市场分割

债券市场发展总体滞后,债券品种稀少,企业债券融资品种只有企业债,而企业债市场规模很小,2002-2004年企业债年度发行规模一直维持在300多亿元,2004年底存量仅为1200多亿元。根本原因在于监管行政化(如发债额度是计划分配,强制银行担保等),市场化机制缺位。

(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引入新监管要素,形成了监管良性竞争的格局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立足于发展场外市场,坚持市场化理念、坚持注册制,持续推动包括信用评级体系、信用增信机制、登记托管平台、投资人交易平台、定价发行平台等在内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强化自律管理和市场约束,丰富投资人结构,建立风险分散分担机制,持续推动市场创新。此外,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机制也逐步完善,2014年7月人民币利率互换强制集中清算。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CCP)完善了金融监管框架,提升了场外市场风险集约管理能力,但也存在风险管理模型透明度不够、风险准备金不足、交易对手风险防范设计能否兼顾流动性风险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有效降低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应然未必能转化为实践中的必然。英格兰银行对CCP阻隔流动性风险扩散的能力表示担忧,FIA Global(国际期货交易的行业组织)要求CCP增加信息透明度,监管机构CPMI(国际清算银行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和Iosco(证券监管组织国际组织)要求CCP公布风险模型。可见,建立基于市场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架构仍然是长期且艰苦的探索。

新监管要素的引入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类债券存量从2004年底不足2000亿元发展到2014年底11.69万亿元,其中协会注册的产品累计发行规模、存量规模分别占企业类债券总量的77%、59%,中国企业类债券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三;(2)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持续提高,2014年末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合计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2.6%,比2002年末大幅提高7.6个百分点,而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中债券部分占比约85%;(3)切实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4)产品序列逐渐丰富(定向工具、项目收益票据、并购票据、碳收益票据、非公开定向可转债等);(5)发行主体日益多元化,包括地方性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外资企业(2014年3月戴姆勒发行了PPN);(6)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

监管创新倒逼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监管理念逐渐统一,对“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达成共识。企业债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公司债公开发行转为核准制、私募发行改为备案制;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资产证券化实行备案制;中央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注册制。监管沟通协作机制也已建立,2012年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成立。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并存、监管协调、各司其职的竞争格局已形成。

(三)监管体系的合理构建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程证明,监管体系的合理构建,一是要“履行好政府监管职能,实行科学监管,适度监管”,“加强债券市场监管协调”,“各相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各司其职”,这是对行政监管的要求;二是要同时并重法律监管、自律监管这两个支柱,维护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并引入舆论监督元素,形成多元立体的监管体系。

二、从市场分割、市场联通到市场竞合

(一)交易场所的“圈地运动”

目前国债和企业债可以选择跨场内场外两个市场发行,公司债集中在交易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公司自建交易平台发行(全称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托管在银行,尚没有交易场所。

(二)市场切块的弊端

交易场所的“圈地运动”,造成市场无序分割、重复建设,市场效率在降低,成本在增加,市场要素无法自由流动,不利于债券定价和价格发现,更不利于形成有深度、有宽度的债券市场。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当前就处在不冷不热的境地。截至2015年4月,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总发行规模只有400亿元左右,参与银行约30家,基本是互相持有到期,交易不活跃,发行成本较高。平安银行资产证券化叫停事件,也暴露了市场切块的弊端。监管部门各自建立交易场所,扩围投资人,可能违背投资者适当性原则,造成交易规则混淆,交易秩序混乱,引发监管套利和新的监管风险。

(三)未来的“互联互通”是竞合

事实上,企业债到银行间市场交易这种制度安排已经从“分割”迈入了“联通”。未来的“互联互通”是竞合,但“鼓励债券交易场所合理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不是物理的、机械的“联通”,而是变市场分割到市场细分。从数量上看,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总量占到整个债市的95%左右,银行间市场是“海洋”,机构投资者是“轮船”,交易所市场是“池塘”。逻辑上讲,“轮船”或许能进“池塘”,但“巨轮”进“池塘”就于理不通了。一位欧美市场人士在评论衍生产品清算安排时指出,“When you take an interbank market and stick it into capital markets, it’s never going to be an easy mix”(把银行间市场塞进资本市场中从来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匹配与融合),所以“互联互通”是指导思想、原则、制度和标准的统一。

一是指导思想统一,即“坚持市场化和法制化取向”。

二是原则统一,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处理好创新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处理好风险自担与强化投资者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积极推进与稳步实施的关系”。

三是制度统一,坚持市场化发行制度,坚持注册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基于风险的债券定价机制,“建立债券发行人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发展债券信用保险”,“完善债券增信机制”,“健全债券违约监测和处置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在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完善债券品种在不同市场的交叉挂牌及自主转托管机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四是标准统一,要维护债券市场规范、高效、三公、透明、服务于实体经济。(1)做到承销规范、发行规范、评级规范、增信规范;(2)“促进债券跨市场顺畅流转”,“促进债券登记结算机构信息共享、顺畅连接”、“提高债券市场信息系统、市场监察系统的运行效率”;(3)强化自律管理和市场约束,维护三公、透明;(4)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有序竞合的市场格局才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而非单色。

三、从O&E、O2O到O&O

OTC和Exchange,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市的普遍逻辑都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如美国债券交易95%左右通过场外以询价方式达成,而交易所实行撮合成交,面向个人投资者,风险识别和承受力弱,定价能力不足,因而监管制度较严,导致公司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成本较高,因此交易量较小且逐年下降。可见,企业信用债作为个性化特质很强的金融产品,更适合于有风险识别和承受力的机构投资者,询价方式决定了交易集中在场外市场;高信用等级债如国债可以向中小投资者和个人开放。国内外债券市场发展的现实说明,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二者服务群体不同、功能不同,且产品上差异也很大。

互联网时代,量身订做可以延伸到个人,服务人群从标准化、规范化向复杂化、专业化的范式转化。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边界模糊了,网络平台的裂变速度很快,去中介化、平台化是互联网金融的基因。债券市场到了O2O阶段,OTC和交易所都已电子化,都可称为Online,但基础设施建设则是Offline,如制度规则、产品设计、评级、托管登记、风险防范等。

未来必定是网上、网下融为一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野趋向模糊,金融服务及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日趋重合。未来Online与Offline的界限将逐渐模糊,消费者永远在线,线上线下将相互融合,最终O2O也将变为O&O。未来债券市场将更加强调制度与规范,强化风险管理,强化健康发展,坚持“市场化和法制化取向”,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分散金融风险”。债券市场创新的着力点仍然是市场三要素:制度、产品和参与者。制度方面要让Online和Offline联通,并且统一监管制度;产品方面可以实现Online和Offline之间的产品转化和再组合,让投资者和融资者对适宜产品的可获得性更强;参与者方面合格投资人的“合格”不再仅是数量级和主体类别,而转向以质为主的新标准,市场参与者更加广泛、更加多元。

以上只是撷取中国债券市场格局的片段,只能是管窥,不可能洞见,但大体轮廓却与题目契合:这确实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即便现在尚未达成,未来也可期许。


编辑  包倩文  张雪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专栏 | 刘珺:金融改革的题眼——社会融资结构

专栏 | 刘珺:地方债务重组中的衍生品需求

专栏 | 刘珺:将SHIBOR深入引进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中

专栏 | 刘珺:钢贸业务再思考,货押切莫CDO化

专栏 | 刘珺:金融创新与监管之度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