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王剑:香港交易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桥头堡
近日,IMI特约研究员、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及其团队发布聚焦香港交易所集团的首篇深度报告。报告通过对西方交易所行业的分析,阐述交易所行业抢夺交易、赢家通吃的竞争逻辑;并指出港交所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唯一一家大型交易所集团,连接着中国和全球的资本市场,机制灵活,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护城河深,将长期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逐步的对外开放,成长性充足。
以下为报告全文: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首先介绍交易所行业的竞争格局及业务特点,然后再介绍香港交易所的基本业务情况,并进行盈利预测及估值。
1
行业生态:争夺交易,赢家通吃
放眼全球,证券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在于两点,即(1)交易量和(2)上市产品。
围绕着交易量,证券交易所行业通常有着赢家通吃的特征,所以交易量往往是行业竞争的核心。交易量越大,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好,如此投资者就能达成更好的交易,或者价格更好,或者在相同价格下成交规模更大。所以,交易量吸引着交易量,流动性追随着流动性,使得证券交易所这个行业天然拥有着赢家通吃的特征。而证券交易所为了获取更大的交易量,往往在科技层面及产品层面努力创新。但科技层面的时代红利已然告一段落:全球各大交易所已经竞相实现了电子化交易,很难再有吸收老式楼层交易平台的战略机遇。所以当下证券交易所扩大交易量的主要竞争手段就是产品创新或者并购整合。而在电子化交易的时代背景下,产品创新的成本越来越低,使得各大交易所在产品竞争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衍生品交易所:争先上市最强衍生品
衍生品交易所的竞争更显惊心动魄。在电子化交易的时代下,各大交易所争先上市各品种的衍生品,谁上市的最早,谁最先抢夺到交易量,谁就能稳操胜券。典型的例子如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行业龙头,如CBOT和CME,即使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在产品创新方面仍不遗余力,如下表所示。深入分析,衍生品交易所行业的产品创新并不容易,且需要时间来验证其是否成功,积累交易量。正如下表所展示的,有的学者认为要等到第五年之后才能判断产品是否成功,或者投资者该类产品的需求亦需要时间积累。
衍生品交易所行业发展至今,基本经历了6轮的产品创新,从1865年农业期货到1982年的股票指数期货,涉及到多个基础商品种类,包括农业、金属、能源、外汇、债券、股票指数等。
当下,全球主要的衍生品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王牌交易品种,如下表所示。例如,芝加哥交易所(CME)拥有大量王牌金融衍生品,例如欧洲美元和指数类衍生品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不仅拥有农产品期货,同时拥有美国国债期货这类王牌衍生品;ICE Europe则拥有布伦特原油和西德州轻质原油等王牌能源类衍生品,而纽约商品交易则擅长轻质原油及黄金类等商品的交易。
1.3 行业格局:交易集中,竞争激烈
当下,全球股票交易所行业基本以国界或者行政区域的疆界为界限,在界限内整合集中。再放眼全球的股票市场,美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在下滑,但整体的市值在上升,在一定程度体现出各行各业的市场集中度在持续提升。同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在持续提升,利好香港交易所集团的业务前景。
从交易量及换手率等指标来比较,中国香港皆处于较低的水平。
衍生品交易所行业也基本以行政区域的疆界为界限,市场份额一般在界限内整合。香港交易所的成交量同样比中国内地及美国的主要交易所相差甚远,如下表所示。
放眼全球的衍生品交易市场,金融衍生品类的交易量最大,其次是商品。
综上所述,目前全球交易所行业以行政地域为疆界,在疆界内整合集中。香港交易所,作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唯一的一家交易所集团,同时作为中国内地和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拥有一定的垄断优势,护城河深。
在了解完交易所行业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开始重点分析香港交易所的业务前景及估值情况。2
公司概况:资本枢纽,香江瑰宝
2.1 基本情况:三家交易所和五家结算所
1999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区域内的证券及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中国香港的竞争力和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于是,在港府的推动及整合下,中国香港的交易所行业在2000年实现了全面的集中化,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称为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实行股份制,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以下称港交所)拥有。同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是港交所的单一最大股东,截止于2019年末,持股5.98%。根据港交所集团2019年的财务报表,其拥有3家交易所,持股比例皆为100%,同时拥有5家结算公司,除对香港场外结算公司的持股比例为76%,对其余4家结算公司的持股比例皆为100%。
2.3 业务结构:产品集中度高,改善空间大
在业务结构方面,港交所目前的交易量是比较集中的,集中于明星产品:在现货市场的股票中前100名的日均成交额占比达到74%,结构性产品中前10名的日均交易量占比为88%,而交易所买卖产品亦是如此;同时在衍生产品中,期货的前3名产品的日均交易量占比达到95%,分别为恒指期货、恒生国企指数期货和小型恒指期货,而期权的前3名产品的日均交易量占比达到98%,分别为股票期权、恒生国企指数期权和恒指期权。所以,港交所在产品方面的改善空间非常之大。2.4 未来定位:战略长远,步步为营
在战略规划方面,港交所的战略规划长远且明确。首先在定位方面,港交所提出“拥抱科技,立足中国,连接全球。”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港交所的长远目标可总结于以下三点:
中国香港:积极在全球,尤其在亚洲推广和巩固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内地:推动中国的持续开放和国际化,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促进中国资本与国际资本互动; 全球:成为国际投资者于中国及亚洲地区配置资本的首选市场及主要融资中心。
2.5 收入来源:以交易和结算为主
在具体的收入科目方面,香港交易所集团的收入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现货分部、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分部、商品分部、交易后分部、科技分部和公司项目部分,如下表所示。各分部中,科技分部与市场情况并无直接关系,而公司项目分部与投资收益相关,难以预期,所以我们将在业绩预测部分主要预测前四个分部的业绩。
各分部中,科技分部与市场情况并无直接关系,而公司项目分部与投资收益相关,难以预期,所以我们将在业绩预测部分主要预测前四个分部的业绩。
在介绍完港交所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开始对港交所进行量化分析,以预测其未来业绩。我们首先简单介绍港交所的收入计算方式,然后再预测其收入。
3
业绩分析:以交易规模为基础
现货分部的交易品种包括股票及ETF等产品,交易费用的计算方式基本如下所示(ETF等产品有一定的豁免比例,北向和南向交易的收费方式略有不同):
日均交易额×交易天数×0.005%×2 交易系统使用费的计算方式基本如下所示(南向交易的收费略有不同):日均交易额×交易天数×HK$0.5×2如上所示,如果收费价格不变,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的收入规模与日均交易量和交易天数直接相关。联交所上市费用主要包括公司上市年费、首次及其后发行的上市费、其他费用,其中以上市费用为主,与上市公司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我们假设其计算方式可以如下所示:上市公司数量×平均上市费用所以,如果平均上市费用基本不变,上市费用的收入规模直接与上市公司数量相关。衍生产品分部的交易品种包括股票期权、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以及期交所的衍生产品。各品种费用的计算方式基本如下所示(做市商交易享有一定的折扣):
日均交易量×交易天数×每类品种平均合同费用×2因为股票期权根据面值对应三档价格(HK$0.5,$1,$3),期交所的衍生产品根据种类主要对应四档价格(HK$2,$3,$3,$10)的收费价格,所以衍生产品分部的年收入不仅与日均交易量和交易天数直接相关,也与当年的产品交易结构直接相关,以算出每类品种的平均合同费用。衍生产品部的上市费用主要来自衍生权证及牛熊证的首次及其后发行的上市费。各品种费用的计算方式基本如下所示:上市衍生品数量×平均上市费用因为每类衍生品的上市费用不同,所以该上市费用的年收入也与当年产品的上市结构直接相关,即各类上市产品的数量占比,同时也与衍生品的上市数量相关。商品分部的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主要以交易费用为主,与以上分部一样,与日均交易量和交易天数存在直接关系:
可收费的日均交易量×交易天数×平均单位价格×2我们在预测时假设平均单位价格变动不大,主要根据对日均交易量和交易天数的变化来预测收入总额。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拨自衍生产品分部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日均交易量×交易天数×平均单位价格×2我们在预测时假设平均单位价格变动不大,主要根据对日均交易量和交易天数的变化来预测该收入。结算及交收费主要涉及到现货市场的结算费、交收指示费(SI)、南向及北向的结算费、商品结算费等,且计算方式都基本一致(单位清算价格略有不同,例如联交所的结算费按照总交易额的0.002%计算收费,而商品的结算以固定单位结算价格计算收费):日均交易额×交易天数×单位结算价格×2在各类结算及交收费中,如若其单位结算价格变化不大,则我们可以依据日均交易额和交易天数的变化来预测其收费规模。综上所述,同时拥有交易所和结算所的香港交易所集团可以对一笔交易的买卖双方收取两次费用,拥有强大的盈利基础。未来三年盈利预测
综合以上各分部的数据,我们得出港交所在20-22年的收入分别为189/207/230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18/131亿港元,每股分红分别为7.6/8.4/9.3港元。
4
估值及投资建议(略)
4.1 估值:目标价392港元
分红折现法:350-394港元实际上,港交所具有垄断优势,其发展稳定,盈利稳定,分红稳定。港交所在公开资料上显示,其营运支出占比是固定的。即如果收入承压,港交所将会搁置部分非关键性项目,同时执行成本管控措施,使EBITDA利润率保持在65%到70%之间。同时,港交所的分红率长期保持在90%的水平。所以,鉴于港交所的分红相对而言是非常稳定的,我们采用分红折现法对其进行估值。关键假设:(1)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如上文所述;(2)2023年-2032年的收入平均增速为10%(参照2010年-2019年的收入平均增速);(3)运营支出比例假设为26%(港交所不需要进行庞大的投入,就可以维持自己的垄断优势),税率假设为15%(参照2010年-2019年的数据);(4)股息派付比例假设为90%(参照2010年-2019年的数据);(5)2020年-2032年的折现率为8%,2033年之后的折现率为6%;首先,我们解读当前市场的估值:港交所在7月6日的收盘价为354港元,对应的基本面信息可以如下列表格所示。我们假设2020年-2032年间的折现率为7%,未来的折现率为6%,对股价做敏感性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于以上测算,投资者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1)以上最乐观的成长情景会不会出现?(2)以上折现率会不会较低?首先,我们认为以上最乐观的成长情景可能会出现。我们对比全球主要区域的行业数据,在2018年中国香港的股票总交易量为2万亿美元,而美国是33万亿美元。如果中国香港在未来13年的年平均增速为20%,则到第13年其总交易量将大概达到14万亿美元,只接近2018年中国大陆的总交易量,不到美国的一半。同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空间是很大的,证券化的空间亦非常大,所以即使在第13年之后,港交所也仍有可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扩张,其未来平均增速能达到4%亦存在一定可能。未来,港交所大幅提高交易量可能还是必须得双管齐下:一是让大量优秀的上市公司选择港交所上市,二是通过互联互通等通道,使得中国内地的资金可以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香港,提高中国香港的交易量占总市值比例。其次,考虑到港交所的低风险,以上折现率应该并不低。与一般的科技型企业不同,港交所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就可以维持其当下的竞争优势。同时,与一般的金融企业不同,港交所不需要负债经营,且盈利能力强,盈利稳定,其经营风险非常之低,可以匹配较低的股权要求回报率。(虽然中央结算业务天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等方式控制。)
综上所述,根据分红折现模型的测算,当前港交所的股价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考虑到当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市场流动性,我们认为目前港交所的合理股价可以在350-394港元之间。
在以上背景下,港交所的股价及估值水平如图所示,从2000年的3港元上涨至2020年的350港元:港交所的股价自上市以来一路上扬,在2007年突破50港元,但在2009年到2014年间基本在100港元上下盘整,直到沪港通在2014年开通,深港通在2016年开通,才使得港交所股价又开始一路上扬,在2014年到2020年间从100港元上涨至现在的350港元附近。港交所历年对应的PE倍数如下图所示:
港交所的PE倍数在2005年到2013年间长期徘徊在20到40倍之间,在2007年最高达到了76倍。
在2013年到2019年间,港交所的估值范围波动较大,其PE并未有稳定于某一区间,例如在2015年的最高点达到67倍,在2017年稳定在42倍,在2019年位于42倍到36倍之间,在2020年开始一路向上,至7月3日达到48倍。当下,资金面宽裕,市场活跃程度超前,同时叠加中概股回归等积极因素,港交所股价在短期内有望进一步抬升。所以,短期内我们取PE为55倍,短期的股价目标定为392港元。
5
风险提示
估值的风险
(1)我们采取分红折现的方法计算得出香港交易所的合理股价在350-394之间,但该计算结果存在多个重要的假设,包括未来的成长性、运营的稳定性、业务的竞争能力等。这些假设都面临着同一个潜在变数,即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资的逐步开放,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可能会与香港交易所同台竞争,如此则香港交易所将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2)我们采取PE倍数来对香港交易所估值,得出的短期股价目标为392港元。由于同业公司的参照性较差,我们仅参考历史数据,所以估算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涉及到对未来资本市场活跃度的判断。如果美国股市大幅下挫,打击市场情绪,或者国内资金面收紧,都将打击到市场活跃度。中央结算业务面临一定的风险。
编辑 李艳蓉
来源 公众号“王剑的角度”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安然、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直播入口 | “2020国际货币论坛”重磅来袭(7月25日)
王永利: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视点 | 央行数字货币——货币战争的新战场
刘元春:下半年国际资本涌入中国是大概率事件
视点 | 杨涛:如何运用金融科技缓解小微金融难题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