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峰:金融科技正在重塑整个中国银行业

高峰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导读


7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承办的“2020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通过直播方式成功举办。本次分论坛聚焦“硬核抗疫,金融科技站上新风口”,由首席合作媒体新华财经进行全球直播。CFT50学术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出席并发言。

高峰以“抗击疫情,非接触金融服务凸显价值”为题,介绍了非接触服务促进银行业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非接触服务的未来应用以及相关的监管挑战。

他指出,疫情加快了线上化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驱动:客户需求,疫情加速了用户对线上服务的需求,使得很多线下业务逐步转移到线上;银行供给侧的技术驱动,在新技术的应用下,未来无接触金融服务体系将会逐步形成;监管政策的驱动,疫情期间监管部门连续发布了一些新的举措,要求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线上服务。

从Bank3.0到4.0,非接触起到一定的“催化剂”作用。通过远程办公和线上化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例如,很多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率先打破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必须到网点进行风险评估的惯例,以及推出“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复工复产等。

“非接触服务”未来会形成“一体两翼一跑道”。以非接触金融服务体系为一体,以人工智能和生态联盟协同为两翼,数据的安全有序使用为跑道。人工智能当下在前中后台的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零售银行端、运营管理部门,能降低整体运营成本,但也存在技术成本、人才缺乏等障碍;此外,数据安全和客户的隐私保护问题,也需要通过联邦技术等解决。

最后,高峰指出,疫情带来了金融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无论是非接触服务还是无接触贷款,都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新常态。利用金融科技赋能,全面提升非接触服务能力,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加速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CFT50学术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

以下为演讲全文: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整个中国银行业。疫情前,各家银行移动端已经是客户获取服务、完成交易的主要线上渠道,尤其很多理财产品、基金和保险等等。电子渠道的替代率在90%以上,线上客户转化率很高,线上渠道销售占比也在逐步增加,疫情前整个银行业都显示了这种银行线上服务能力是比较强势的。疫情的到来更加速了客户线上服务的需求,中银协和新华财经在疫情期间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金融科技在疫情期间提供的不间断服务、远程办公等在线服务都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各家银行持续发力,将重点放在技术、数据和场景为依托的线上服务能力。

以往,我们看某一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实力,主要是看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员占比情况,有人说前者体现了银行对科技的态度,后者体现了银行的科技基因。在疫情下,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很多行业都带来了无接触场景,无接触不仅仅是金融行业,也催生社会各个行业出现的新业态。除了线上购物,还涌现了线上教育、线上医疗以及远程办公、政府治理,例如每天使用的App健康扫码,应该说数字经济在整个抗击疫情过程当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数字金融的创新和应用也摆在了日程上,成为各家银行现在开始竞争的新赛道。所以今天我们再看某一家银行金融科技实力,就是要分析它的无接触这种服务能力,因为无接触服务能力在当下更能体现客户满意度,也直接影响到客户忠诚度。我个人认为金融科技追求的极致用户体验,无接触金融服务是重要指标之一。今天我想还是聚焦在无接触金融服务上,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无接触金融服务认识与实践。

无接触金融服务需要“四化”实现,数字化是基础,线上化是根本,智能化是关键,生态化是未来。今天跟大家汇报三项内容:一是疫情加速银行业的线上化;二是非接触服务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三是非接触服务的未来和监管方面的挑战。

第一点,疫情加快了线上化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主要是三个方面驱动客户需求的驱动,金融消费习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疫情加速了用户对线上这种服务的需求,使得很多线下业务逐步在转移到线上;银行供给方的技术驱动,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一些业务逐步到线上化。未来我们预测无接触金融服务体系将会逐步形成;监管政策的驱动,疫情期间监管部门连续发布了一些新的举措,要求银行积极推广线上服务。比如五部委,央行联合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在2月份提出了鼓励各家银行为了抗击疫情发展线上金融服务。我们确实应该高兴的看到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线上服务,也引导客户使用电子化渠道在办理结算业务之外,做一些财务管理,或是一部分小额的线上信用贷款。

银保监会在2月14号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为了保障服务不中断,通知要求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做好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这里面尤其强调两点,第一点就是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还有一点就是强调提高线上金融服务效率,首次提到非接触服务,优化丰富非接触服务渠道,我觉得这是监管部门在疫情期间向银行业、金融服务机构提出最好的一个示好行为,要求各家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积极探索利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很多银行开始做线上理财直播,效果不错,这种咨询也涉及到核心交易。另外,探索非现场稽核检查和核保、核签,我们发现地方银保监局对一些贷款业务监管政策有所放开,保证风控前提条件下利用技术弥补以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尤其是江浙地区的监管部门思想既谨慎也开放,切实做好让这些疫情期间的客户做到应贷尽贷、快贷,还有一些保险应赔尽赔、快赔,在线上对整个抗击疫情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点,非接触服务在整个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Bank 3.0到Bank4.0这个阶段,非接触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通过远程办公和线上化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这种无接触的方式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初级阶段是从线下和线上相融合,高级阶段就是完全在线上。目前我们欣喜的看到两个场景,一个就是很多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率先打破首次购买理财品必须到网点进行风险评估的的惯例,现在开始放到线上进行风险评估。这是比较革命的一步,确实给很多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另外一个是刚刚颁布的《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解决了数据支撑和风控模型上跟原来线下贷款的不同,这才是真正的线上贷款业务。中银协和工商联还有网商银行一起推出了“百行进万企”活动,重点举措就是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一共十项举措,主要是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复工复产,截止到7月20号协会初步统计已经服务企业和商户超过1600多万户,贷款累计6500多亿。

第三点,非接触金融的未来和挑战。非接触未来的下一步是“一体两翼”,再加一个“支撑”。非接触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在人工智能,和通过API做开放银行的生态联盟,这是未来整个金融服务体系非接触形成的两个重要抓手。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安全和客户的隐私保护问题,可以通过现在比较成熟的技术,比如联邦计算法,对数据做私有化部署,可以把各家银行不出行数据变成一种模型化,让大家共享。

现在人工智能赋能的行业很多,尤其是金融行业最为广泛,几乎覆盖所有金融业务场景,在新基建方面金融智能化是很大的机遇。目前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应用方面,包括身份识别、智能风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等,贯穿于前中后,也贯穿于各个业务线,包括市场端对公对私业务,运营端RPA业务,还有大数据模型贷后管理和评审等等。智能语音客服也在疫情期间发生很大作用,很多都通过机器人智能化解决了。受疫情影响、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也都寻求线上机会,促使通过开放银行的方式来赋能社会,很多大行做的比较好,招行、工行和建行等都搭建了跟政企结合的服务平台,实现了智能化的撮合。

人工智能在前中后台得到应用,尤其是在零售银行端、运营管理部门,前端包括身份认证、催收机器人等等,中台就是智能运营和风控,当然也包括用户画像和反欺诈,后台就是包括智能语音、质检还有智能运维,包括联邦信息法等等。人工智能最大的好处是降低整个运营成本,最大障碍就是技术成本问题,还有人才问题,以及技术风险和监管风险是否能达成共识的问题。

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如何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当下应该重新审视数据获取、共享和使用、加工,不能出问题。尤其在跟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过程当中,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当然微众银行提出来的联邦学习法,这种方法在很多银行得到了尝试和应用,能够带动整个跨领域和企业级数据合作,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催生出基于建模的新业态模式。

总之,疫情无情,科技有情,国内疫情已经趋缓,各个行业已经复工复产,但因为疫情带来的金融环境和金融需求的变化仍然有不确定性,无论是非接触服务还是无接触贷款,或者是零接触,这些都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新常态。我们相信国内银行如果能够在这次疫情期间迎来这种挑战,抓住机遇,必将会加快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变革。谢谢。

编辑  侯津柠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商倩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周诚君: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个问题思考

金煜:金融科技应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引擎

丁志杰:从锚货币视角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贾康:结合财政政策贯彻平稳投资

王国刚:建立横向金融体系,推动金融的市场化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