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中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中信证券研究部联合承办的“金融科技创新论坛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闭门研讨会以“科技赋能与普惠前沿”为主题。IMI学术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出席会议并以《数字化背景下的开放金融变革》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数字化成为世界各国未来发展的共识,金融领域数字化变革与大趋势相称,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受到新技术的深刻影响。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都在拥抱金融数字化,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金融开放模式,其核心在于以开放API为技术,以数据共享为本质,以平台合作为模式。监管在金融科技在发展过大有可为,但开放金融监管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值得金融从业者深思。
谈及当前金融问题,首先还是要从经济层面来看,因为金融变化归根到底是与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中的趋势性变化相匹配的,所以我对金融变革的分析起点是从数字经济谈起。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处于长债务周期顶部、创新周期萧条期,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消失,投资减少,各部门杠杆相对处于历史高位,长期增长无法依靠宽松政策刺激,需要依靠制度改革、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等产生的红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初新冠疫情冲击之前,全球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已经出现下滑,叠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面临共同挑战的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思路期望在长期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如何充分发挥新技术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拥抱数字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共识。除了全球经济下行的挑战,中国还面临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问题,我国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人口为例,2019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2019年底,全国60岁以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整个总人口的比重是18%左右,北京是17%左右,深圳是10%左右,上海是35%左右。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乏力,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中国老龄化速率超过历史上发达经济体类似阶段的情况。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龄化的转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升对于未来金融产品的结构风险偏好会产生复杂的影响。数字化+“巨国模型”意味着国家经济体量越大,数字化提升低效率配置和运行的空间就越大,数字经济助力内循环的作用也就越大,正如中美两国巨大经济体量为数字化助力内循环提供了广泛的腾挪空间。谈及数字化,表面上是改变了产业组织、宏观运行和社会分工,更直观表现在为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了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数字化变革具体包括三大层次,新“数字经济”即数字产业化、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即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过去数字产业化是重点关注的核心突破点,但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传统产业数字改造程度极低,金融想拥抱数字化也困难重重,成为直接制约产业数字化的核心领域。数字化变革的核心目的是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所谓“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系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中用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的指标的又一名称,在十九大报告中,“全要素生产率”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当而备受关注。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我们再次需要反思“索洛悖论”,即:过去为什么信息技术投入持续增大,但生产效率却没有显著提高?现在为什么互联网经济突飞猛进,但很多领域的边际生产率却在下降?传统产业如何先数字化改造,再叠加其他的手段进行支撑,也越来越受到政策关注和社会讨论。讨论的金融问题离不开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数字化大趋势是全球共识的,以大趋势相称,金融领域也需要发生一些变革。现代金融业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具有变革意义的各项领先信息科技,将重塑金融业未来的基本框架。从实践层面,一方面,金融变革来自于需求端,必然带来数字化金融更多特征的变化,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本身对金融带来的深刻冲击和影响,随着新技术的变化,金融的业务也在变化。从理论层面,新技术也深刻影响着金融微观基础和未来资产定价,2014年以来一系列关于神经金融学的文献出现,其核心也离不开新技术的影响。神经经济学通过把脑科学与投资行为结合起来,当人们从事投资活动时分析人类的大脑,认为在某些情形下,感情感知能力受损减弱的人实际上比其他人能做出更好的财务决策。通过市场当中投资者的异质性,能够找到分析预测市场的趋势性特征。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都在拥抱金融科技。一方面,数字化使得原有空间物理意义上的金融要素的集聚和竞争受到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对数字化时代存在焦虑感,各主体都想通过数字化的竞争来占据优势,你不做我也可以不做,你做我就做,拥抱数字化不一定成功,但是不拥抱肯定失败。全球主要金融科技中心各具特色,在规模上已有长足发展。例如,据2019年的一份资料统计,美国纽约金融科技基础完善;美国加州基础理论完善,科技植根金融行业,科技从业者逾100万人;巴西金融科技需求旺盛,拥有220家新创企业;英国伦敦资本发达,人才充裕,金融科技实现生态发展;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科技以需求驱动,基础夯实;荷兰阿姆斯特丹发展潜力巨大,举办多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峰会,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大;以色列特拉维夫科技孵化能力强,科学家占人口比高,技术领先聚焦金融需求;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由政府引导,实现监管模式创新。各个大国在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战略性考量,并界定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2020年9月,欧盟委员会通过新的数字金融一揽子方案,首次系统性考虑金融科技发展框架,具体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数字金融战略”,旨在构建欧洲金融数据空间,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新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二是“零售支付战略”,旨在促进具有成本效益的现代支付方式。三是“加密资产立法提案”,旨在保持金融稳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促进创新。四是“数字运营韧性立法提案”,旨在防范网络攻击,加强外包服务监管。一揽子方案将提高欧盟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欧盟成为全球标准制定者,同时对欧盟经济复苏也至关重要,将在实施《欧洲绿色协议》 和《欧洲新工业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本世纪初巴塞尔委员会讨论金融数字化的时候,最早使用数字金融这一概念,后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对海外影响较大,又讨论internet finance,再后来近几年大家都又用Fintech,最近又用数字金融的概念,背后的有些逻辑变化值得关注。在全球共同的数字化趋势下,中国金融也在变革,但不得不承认在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2015年颁发十部委意见,2016到2017年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谈起互联网金融人人变色。由于缺乏理论共识、监管底线与基础要素,“大干快上”造成了很多“豆腐渣项目”,损害金融稳定和金融消费者利益。没有完备的研究框架支撑、顶层规划设计、创新与安全标准、监管政策约束和金融生态环境保障是其问题根源。随着监管部门推出金融科技规划,数字金融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所有的金融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三要素,供给侧是技术和监管,需求侧是企业和居民的偏好。整个金融行业进入了信息化、移动化、开放化、智能化四期叠加的时代,当前中国金融行业整体处于信息化末期、移动化成熟期、开放化成长期和智能化探索期。传统的简单模式难以覆盖当前的产业联盟模式,所以就产生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这样的大变化下,数字金融还是金融科技这一基本概念名称的争论已经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其价值到底是什么。数字金融的价值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升金融效能,提高金融竞争力和运行效率,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打破过去金融领域数据、资源、期限的错配问题。第二,弥补功能的所谓短板,实现普惠和长尾是数字金融时代的愿景,中国仍有9亿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商业机构不关注的长尾人群是中国经济的木桶短板,触及这部分真正的长尾是带给科技时代金融的一大挑战。第三,保障金融安全。第四,发挥数字金融价值的外溢作用,在金融安全可持续运营的同时,充分发挥对于技术进步、智慧城市、民生、经济增长、ESG的责任。数字化金融所有的变化就是因为开放,开放之后就产生了融合,打破了原有的产业链,原有的模式就很难套上去进行解读。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金融开放模式,其核心在于以开放API为技术,以数据共享为本质,以平台合作为模式,拥抱客户,构建无处不在的金融生态服务。以开放银行为例,越来越开放和越来越交叉的原有相对闭环的组织模式对探索理论层面的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步,开放银行是金融科技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事物,需要从金融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开放银行的特质,从而明确开放银行研究的主攻方向。第二步是提炼开放银行的理论要素,核心涉及数据问题、平台问题以及产业组织重构问题。第三步,根据提炼出的理论要素“量体裁衣”,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为开放银行寻找适用的理论框架,作为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基准。从开放银行到开放金融,这一趋势已经在全球金融数字化趋势中日益明显。例如,开放银行的发展始终绕不开监管与市场、技术的交叉。海外开放银行的变革主要靠监管驱动,大银行不愿意开放,所以一直到变化都比较缓慢。今年因为疫情的挑战,欧洲大银行也利用这套机制逐渐转变,由于第三方支付所认可的白名单的机构越来越多,探索开放的合作模式今年年初发展比较快。开放银行实践的重点由完成合规要求,转向银行寻求与第三方开展合作,进行业务创新,提供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价值,以实现开放银行的初衷。截至2020年8月末,英国开放银行目录共包括77个账户支付服务提供商,以及196个第三方提供商, 其中88家受监管实体已向消费者推出了开放银行应用,英国开放银行生态系统内API累计调用次数达到52亿次,目前英国开放银行用户总数已超过200万。截至2020年3季度末,欧洲经济区共有410家第三方提供商在监管当局注册。此外,国外的证券业、保险业也都出现了拥抱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当然,从数字经济到数字金融变化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以开放作为抓手来看待背后的银行?监管能发挥的作用?仍然需要大量理论方面的思考。开放金融监管面临很多的挑战,从技术视角,有行业标准、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从业务视角有合作伙伴准入、业务连续性保障、组织机构支撑。海外优势在于监管机构敢给白名单,我国监管金融机构合作,白名单机制不可能存在,海外法律约束和国内相差较大,这里就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以上就是我的演讲,再次感谢!文字整理 李艳蓉
编辑 文锡炜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安然、魏唯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