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I研究动态 |(2021年1月总第二十八期)

1

一月精彩观点回顾

点击标题查看具体内容

 

潘功胜: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中国监管路径

潘功胜表示,金融监管要看机构的实质,而不是组织形式。鉴于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面对各种风险,中国目前采取的监管行动跟世界其他国家是类似的。

 

王忠民:检验爆款和回报率的核心时代命题

王忠民通过对汽车、新能源、新发电领域的三组典型公司的市值比较,分享了私募股权投资的三个新姿态:所有资金都向无限责任担当者,向真正的市场化投资追求的标的靠拢;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流动性越强,越能吸引更多资金进行短期资源配置;风险不是用来回避的,是用来管理和攫取收益的,这样才可以在新赛道、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当中得到有效的成长。

 

王兆星:当前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数据治理问题与治理思考

王兆星表示,数据的治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金融治理能力、金融核心力和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他认为,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直接决定数据的资源价值和可用性,是形成有效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挖掘数据价值、扩大数据运用的重要前提,金融数据治理要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同时他强调,不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战略有差别,中小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压力和难度更大,信息科技外包占据相当比例,更要注意防范相关战略风险和技术风险。

 

宣昌能:应用科技手段提升外汇监管效能

宣昌能认为外汇监管理念需要发生转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监管科技成果,突破现有外汇管理手段,强化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实现外汇交易监管全覆盖,提高科技赋能外汇监管水平,提升监管质量。

 

涂永红:商业银行应当深化创新,当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

涂永红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商业银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方便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抓住当时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的汇差,内外联动,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新要求、新机遇,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金融创新针对性,提供高度适配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更深层次上成为助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

 

张杰:关于“最优金融结构”

张杰认为一国某个特定时期的“最优金融结构”取决于经济发展本身对金融因素的“内生需求”,中小银行在中国金融 ( 体系 ) 结构中的角色及其重要性取决于经济改革与发展本身的实际需求,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演进也同样遵循 “内生需求”逻辑。若着眼于更为基本的改革逻辑层面,中国既有改革成功的奥秘在于决策层或者改革的推动者 “尽力维持了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而在经济金融改革方面,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平衡就是市场因素与政府因素之间的平衡。

 

涂永红:人民币汇率不宜过快上升

涂永红指出,近期人民币升值原因比较复杂,并非都是实体经济外汇供求的反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短期避险情绪作用的结果。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持人民币在国际收支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稳定外贸、稳定投资的关键。

张杰认为一国某个特定时期的“最优金融结构”取决于经济发展本身对金融因素的“内生需求”,中小银行在中国金融 ( 体系 ) 结构中的角色及其重要性取决于经济改革与发展本身的实际需求,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演进也同样遵循 “内生需求”逻辑。若着眼于更为基本的改革逻辑层面,中国既有改革成功的奥秘在于决策层或者改革的推动者 “尽力维持了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而在经济金融改革方面,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平衡就是市场因素与政府因素之间的平衡。

 

管清友:中国未来要跨越四大陷阱,其中三个与美国有关

管清友发表了题为《全球经济新格局与大宗商品新机遇》的演讲,漫谈了中国未来经济走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对大宗市场的供求需求、货币政策、美元前景、碳排放目标等议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看法,并指出中国未来要跨越的四个陷阱,其中三个都与美国有关。

 

管涛: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管涛表示,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从单边下跌走向了双向波动,特别是2018年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以后,汇率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央行已经基本退出了常态化干预。这样的情况下,增加汇率弹性、让汇率更好地发挥对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已经成为了基本共识和日常操作,故“十四五”规划里没有继续提及。回顾2020年,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震荡中呈现先贬值后升值的趋势。

 

金煜:城商行高质量发展思考

金煜给出了在经济迈入转型时期的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着哪些新的外部环境?”、“城市商业银行寻求高质量发展又需要注意从哪些方面发力?”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前景又应当如何擘画?”等问题的自己的看法与解答。

 

陆磊:后疫情时期的科技创新与经济金融变革

陆磊认为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探索货币理论和宏观政策,2021年乃至今后若干年,货币“寻锚”进程仍将持续,实际利率是关键指标。

 

盛松成:新一轮严监管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背后深层原因

盛松成提出“余额宝投资的存款应受银行准备金存款管理”,并在文章最后表示,“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应遵循统一监管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和有效运行”。

 

王国刚:横向金融改革赋能经济双循环

王国刚指出,应确立金融机制内生于实体企业间商业交易活动、实体企业是金融活动的主力军等理念,将金融活动置于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

 

王广宇:负利率悬顶,全球不平等的幕后推手

王广宇认为从再分配角度看,负利率是“不公平”的,会固化当前全球性的低增长和高债务问题、复杂化传统的通货膨胀等政策目标,此外还会促进风险类资产价格上涨、加剧全球不平等。

 

肖耿:中国双循环背景下,2021资产证券化监管的三大方向

肖耿指出: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对国家发展战略与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疫情到中美关系,再到整个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发现外循环在过去一年有着创新风险和政治风险,而内循环最关键的要提高自身的效率,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发展的方向。运用资产证券化助力经济发展,他提出了政策支持股权融资,但必须排除隐性杠杆,借助数字明晰产权杠杆率,推动资产证券化。

 

周月秋:科技赋能商业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周月秋指出金融科技提高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经营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范围大幅扩张、客户边界大幅拓展三个方面,深化“中台思维”、打造“开放银行”、强化“数据驱动”、优化体制机制是未来金融科技为商业银行赋能的几个重要方向,就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来看,商业银行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

2

一月报告&论文推荐

扫描二维码查看具体内容


【IMI Working Papers NO.2102】国际基准利率替代适用性分析与商业银行的应对

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将对各国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客户带来深远的影响。目前,各国拟采用的新基准利率与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体系存在较大结构性差异。一是新基准利率将由各国独立发布,导致不同货币存在不一致性;二是新基准利率均为隔夜利率,暂不具备期限利率;三是新基准利率都是无风险利率,不包含信贷风险溢价。新基准利率与LIBOR的隔夜利率利差分析显示,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波动性高于LIBOR,且数值普遍高于LIBOR;英镑隔夜指数均值(SONIA)与LIBOR的利差相较SOFR更小,且改革后的SONIA数值普遍高于LIBOR。新基准利率与LIBOR的期限利率利差分析显示,远期定价SOFR比复合SOFR波动性小、利差小,且普遍低于LIBOR;远期定价SOFR的1个月期限定价效果好于3个月、6个月期限。针对基准利率替代改革,商业银行应积极跟进监管及市场最新进展,及时梳理自身敞口,做好充分应对的准备。


【IMI Working Papers NO.2101】沿边地区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路径

目前,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境合作区、边民互市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产业投资平台以及边境旅游试验区等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平台,由于各自的原因,政策功能和产业集聚功能尚未有效发挥,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亟待加强。“十四五”时期,需要从推动政策落地,加强平台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广复制等多方面推动沿边各类平台高质量发展,使沿边地区成为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IMI Working Papers NO.2103】什么造就了避险货币?——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分析

今年伊始,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如果人民币依旧能够持续升值并保持稳健(即成为避险货币),一方面将有效地减少资本外流从而保障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本文通过一个类因子模型发现,影响一国货币汇率收益与避险价值的既包括本国因素,还包括本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其他各国因素(本文称其为外国因素)和全球风险因素。随后,本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表明:(1)本国与外国因素均会对货币避险价值造成影响,其中利率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价格水平因素的影响程度则相去甚远;(2)多数基本面因素不会直接地影响货币避险价值,但会通过影响经济基本面的各类因素对其造成显著的间接影响;(3)本国利率水平、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与资本市场开放情况对于货币避险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大多数外国因素对货币避险价值的影响相对较小。

编辑  查王皓天

文字整理 查王皓天 褚菁菁 栾伊珉

监制  魏唯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