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黄金老:运用数字技术攻克普惠金融难题

黄金老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无论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是实现共同富裕,构建蓬勃发展的小微企业生态都至关重要。IMI学术委员、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指出,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服务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提供了绝佳机遇。正是内有金融科技的支撑,外有政策的强推,这两年我国小微金融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展望未来,小微金融创新仍然任重道远,小微金融科技也仍是当前金融科技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以下为文章全文:
“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无论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是实现共同富裕,构建蓬勃发展的小微企业生态都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自然更偏爱小微企业。所以,近年来,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不遗余力,减税、补贴、转贷等等,真金白银真支持。我国银行服务业进入过剩时代。GDP增长率已下降到5%左右,但贷款余额增长率仍对应于8%的GDP增长率,保持着12%的增长率。185万亿元的贷款余额,每年20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需要找到依托。房地产、政府平台、大企业的负债率已经很高,抵质押物消耗殆尽,难以再加杠杆。个人部门、小微企业,成为加杠杆的重点。金融业需要为自己的过剩资金开辟新战场。当下,央企、大企业的经营已为不易,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更是艰难。小微企业的经营信息透明度低,最重要的是缺乏合格抵质押品。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规模小、频度高、时间急,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能力、产品服务的灵活度和创新力、操作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2009年起,银行业也曾发力做小微企业贷款,小微金融贷款快速增长,但2014年之后遭受了严重的不良贷款打击,各行随即回撤。教训深刻。希克思说“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引申一下,金融革命,又得等待技术革命。没有金融科技,做不成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普”字,对应海量用户,离开科技助力,就不可能低成本、高效率地服务如此大规模的客群;普惠金融的“惠”字,是要惠及用户,把产品价格和服务费用降下来,这需要金融机构将获客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金成本等各项成本降下来,也离不开金融科技的降本增效作用。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服务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提供了绝佳机遇。要触达海量普惠用户,就需要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支持线上不见面的服务模式,降低欺诈风险;就需要借助AI技术定位用户需求,进行精准营销、批量处理;要解决普惠客群资信较弱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增加风控信息维度,完善风控决策模型;要实现在下沉市场跨地域展业,就需要用到金融云技术提供稳定可靠的线上服务平台;要验证小微资产真实性,就需要用到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这些新技术解决了普惠金融业务中的老大难问题。正是内有金融科技的支撑,外有政策的强推,这两年我国小微金融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21年6月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6万亿元,在全部企业贷款中占比40.8%,较2015年同期提升5.8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7.75万亿元,在全部企业贷款中占比15.2%。江苏是我国经济的精华地区。江苏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市场主体庞大。2020年江苏GDP达10.27万亿元,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238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856万户。靓丽数据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2.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件,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居国际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达46.5%,成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为扶持小微企业及小微金融发展,江苏省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建设的匹配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和金融机构服务的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累计解决需求32.7万笔,总金额达1.69万亿元,服务小微企业超86万家。还成立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了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在苏州打造了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在国内率先推动“政府+银行+保险”的保单融资模式落地,在国内率先构建了覆盖全省农业小贷和科技小贷公司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建立了引导和培育优质小微企业的股权交易服务等。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积极利用上述平台资源和金融科技优势,基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开发上线了一批实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微金融科技产品,覆盖营销获客、风险审批、风险预警、催收的全流程,为江苏小微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力。例如,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江苏省联社的客户风险预警产品、江苏信保的政银担平台、江苏银行的“随e融平台”、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股权市场区块链平台、江苏金农公司的“小贷云”、南京银行的流水智能分析平台、焦点小贷的小微客户用户画像平台、开鑫科技面向产业链客户的灵析风控系统、南京星云数字的“捕逾”智能催收系统、银承网络的商票秒贴科技、票据客的商票数据分析服务产品。在金融科技与政府政策的合力下,江苏小微金融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2020年末,江苏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1万亿元,占江苏全省各类贷款余额的27.53%,占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10.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占全省各类贷款余额的9.77%;贷款户数170.54万户,比年初增加44.41万户,占市场主体数量的比例近20%。江苏苏宁银行决意以数字技术攻克普惠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阻点,让其变得更简单。江苏苏宁银行在实践中基于科技创新,构建出一套从星象精准营销系统、升级通智能进件系统、 天衡小微金融风控系统、透镜智能风控引擎、秋毫风险预警系统、到智能催收系统,覆盖了小微金融全流程。截至2021年9月,全行累计放款349.3亿元 ,累计服务28.1万家小微企业,在贷户均8.4万元。没有金融科技,难成普惠金融,江苏苏宁银行的实践生动地演绎了这个论断。及时总结梳理这些优秀案例,宣传推广,既是发扬光大,也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经验。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各会员单位,将于今年12月推出《小微金融科技:江苏的创新与实践》,系统展示江苏省小微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特色创新成果,以期为读者提供借鉴。本书不仅梳理了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小微金融产品和小微金融科技的创新案例,也对小微企业生态和小微金融组织与战略做了深入阐述,对于金融机构发展小微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整体上看,江苏省已构筑了较为完备的小微金融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中,既有完备的小微企业风险共担体系,也有赋能金融机构小微业务的创新金融科技产品,还有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非贷款综合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展望未来,小微金融创新仍然任重道远,小微金融科技也仍是当前金融科技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国内小微金融业务的深化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编辑  杜欣泽

来源  《小微金融科技:江苏的创新与实践》序言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贲圣林:中资银行应以“四个侧重”推进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推荐 |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七大看点

海外之声丨芬兰央行行长谈货币政策新路径

周末读史 | 外国货币史漫谈:君士坦丁发行的西力克银币

观点集锦 | 商业银行的基本逻辑与分析方法——第169期大金融思想沙龙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