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小成:贵州绿色发展创新和举措

张小成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导读


11月27日下午,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张小成应邀参加“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平行论坛二“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模式与路径”上参与讨论,从绿色发展现状、绿色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绿色发展的一些经验上的举措和绿色发展前景等四个方面来介绍贵州绿色发展创新和举措


以下为会议纪要:


 1

贵州绿色发展现状

(1)绿色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整个贵州森林覆盖面积达到61.51%,自然保护地达到229.26万公顷,有国家湿地公园45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河流的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超过99%;绿色经济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42%。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2021年,我们从“贵州国际生态文明论坛”数据显示,2020年,整个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到8783亿元,这和2012年相比已经翻了1倍,所以,整个“绿色颜值”已经变为“富民的价值”。


(3)持续发力大数据与生态融合发展。2016-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可以看出,整个贵州数字经济规模每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4)在绿色金融上,发展也是比较快的。2019年-2020年,绿色信贷占比比较大,尽管现在绿色信贷余额和浙江、广东这些发达省市相比还相差较大,但绿色信贷占整个信贷平台比还是比较大,2020年9月已经达到7.85%,也就是说我们绿色信贷的占比已经超过国家的平均水平。


(5)规则制度创新。近几年,贵州实施了160多项文明制度的改革,尤其是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评价考核,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多个全国领先的。我们制度创新成为贵州探索绿色经济之路,创新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贵州目前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贵州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近几年,贵州尽管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十年排全国前三,但从2020年疫情以来,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在放缓。


(2)经济财政实力比较薄弱,远低于发达省市。2019年、2020年整个财政支出,一般性支出5700多亿,收入1700多亿,整体预算收入2000多亿,支出2800多亿。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财政大规模赤字,财政实力比较薄弱,主要来自国家的转移支付。


(3)各级政府的债务压力特别大。我们负债率占全国各省市排名第四,还债压力很大。


(4)高层次人才稀缺。贵州博士点、重点实验室和全国相差相当得遥远。


基于这种情况,贵州在绿色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三个方面:


(1)政府支持方面。绿色发展是带有正外部性的,然而它的价格和整个市场需求、供给是不平衡的,即供不应求,为改善这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补贴、税收优惠,但由于贵州整个财政压力很大,它的支出和收入相差很大。


(2)金融支持方面。一方面,贵州的绿色信贷比占比比较高,和全国是差不多的。但绿色信贷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城市。另一方面,绿色金融产品过于单一,最主要是绿色信贷,产品缺乏创新。


(3)绿色产业基金规模比较小。因为政府支持资金的力度也是比较小的,远低于其他发达城市,而绿色发展需要产业基金来扶持。对比国外,英国、德国的产业基金,能够通过乘数效应放大约三倍,撬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4)人才方面。贵州确实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需要综合性的人才,人才也比较欠缺。


 3

推动绿色发展举措

(1)贵州推动实施“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来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绿色发展。


(2)贵州出台了很多绿色发展创新的举措,如生态综合补偿、生态旅游补偿机制,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积分对换机制,单位碳汇补偿机制等。


(3)拟出台绿色金融创新支持服务。我们希望绿色资源变为绿色资产,再由绿色资产带动绿色发展,我们想通过这块来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开发一批具有市场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的金融产品。


 4

绿色发展前景

整个贵州在发展里也面临很多的问题,2019年以前,整个贵州有88个区县,其中有66个区县是贫困县,贫困县比例占比非常高。2019年以后,我们已经脱贫,但脱贫存在刚脱贫就成为一个问题,我们要防返贫,还要支持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战略,在这方面我们就面临很大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其他方面。我们在考虑绿色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应该是首位的。在整个过程里,贵州经济实力是比较薄的。贵州是以烟、煤、酒、电为主要产业的,占整个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新兴产业产值达64%,从整个贵州统计年鉴还发现一个问题,2020年-2021年,整个新兴产业尤其是计算机,比如通信、电子设备等制造业,我们的增长是负数,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的财政压力很大,负债压力也很大,但我们必须以经济增长为重点。在增长经济的同时我们兼顾绿色发展。

观点整理  虞思燕

编辑  徐诗惠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周月秋: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前景广阔

视点 | 数字人民币,绿色发展的可行解

刘伟:以绿色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绿色

视点 | 朱太辉:货币供给的内外生争论迷局

观点集锦|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模式与路径——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