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城:遗憾啊!国漫鼻祖张光宇的不了动漫梦

金城 金城漫与画 2022-09-13







上个月月底,我与友人一同前往“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展览现场打卡,收获满满,深有所感。


{左}  2月28日,我和艺术家蒋悦陪同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参观张光宇艺术12燃展览。
{右}  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与艺术顾问唐胜接待我们一行,对展览各环节进行介绍。

这是一场为纪念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所举办的展览,各个部分和环节的设置创意十足,极其有趣。当然,更让人感兴趣的,毫无疑问是展览的主角——一代艺术大师张光宇。

张光宇
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

张光宇是一个富有才华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形式变幻,形象深刻,暗藏寓意;他也是一位极其浪漫的艺术家,有着一颗自在天然的有趣灵魂。

他无一重复的48个表情,可谓是开创了“大头贴”“表情包”的先河。

来自金哥的48连拍

但我发现,对于张光宇其人,以及他的贡献与成就,人们好像并不太熟悉。

如果知道了他的故事,相信你也会跟我一样感慨:

可惜了,张光宇。

遗憾啊,张光宇!


他引领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漫画时代” 

大抵天才都是早早就能找到自己的心中所爱,张光宇也不例外。

虽然出生于中医世家,但张光宇对家族事业却完全没有兴趣。家中的医书吸引不了他,反倒是书柜上的那些字帖和木板水印的画册、家人买来的各式各样的面具、泥娃娃等民间玩具让他爱不释手。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质和传统特色的东西,也构成了张光宇最初的艺术启蒙。

少年张光宇

到上海读小学时,住在亲戚家的张光宇,经常跑到附近一家名为“新舞台”的京剧院,或痴痴地看戏,或在后台涂涂画画。第二年,他拜“新舞台”剧院的置景主任,著名画家张聿光为师。(张聿光一生兼治中西绘画,早年从事西画的创作和教学,晚年多作中国画。)


《神笔马良》,1954年
©张光宇

此后一个十五六岁少年便经常出没在舞台前后,只见他要么提着大桶颜料摇摇晃晃,要么挥汗如雨地在大布上涂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就这样,在画舞台布景和剧场写生的同时,张光宇也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西洋绘画的视角和技术。

18岁时,经张聿光介绍,张光宇来到《世界画报》担任丁悚(近代漫画先驱,丁聪之父)助手,以“光宇”笔名发表作品。

1918年,《世界画报》第2期

这个时期,刊物的每一期都能看到光宇的“钢笔画”与“谐画”,后者就是张光宇四十年创作生涯中为人所知的漫画。

后来张光宇还在外国烟草公司的广告部当绘画员,画报纸上的烟草广告和月份牌。他年轻聪明,到处“偷师”——即使公司里外国画师为了饭碗遮遮掩掩,但他们的拿手绝活儿,张光宇稍微用眼一溜心里就有了数。

1921年,张光宇在上海

身处远东第一都市,也让新思想早早地萌芽。当时的上海何其摩登?十里洋场,华洋杂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以极强的消化理解能力,取百家之所长,融中外以贯通,张光宇渐渐形成了自己现代前卫的独特风格。

《小姐须知》插图,1931年
©张光宇
(左右滑动查看)

陈丹青曾经这样评价张光宇,“‘毕加索加城隍庙’——抑或‘城隍庙加毕加索’——是高度概括光宇先生的传神之语,此语指向明清民间美术与欧洲现代主义资源,二者相加,民国新上海的文化,灿然可见。”

上世纪30年代,张光宇在上海留影。

他也深刻影响了叶浅予、丁聪、黄永玉、韩美林等一大批画家,是“一代漫画家的领路人”。一批天才漫画家聚拢在张光宇身边,一同生活、共事,人们迎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漫画时代”。


 脑袋挂在裤腰上画《西游漫记》

抗战爆发后,张光宇有感于家国破乱,政府无能,画出了一批极具讽刺意味的作品。1945年,他同叶浅予、廖冰兄等好友在重庆共同举办了“八人漫画联展”,用300余幅漫画作品批判、揭露国民党的特务统治和“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腐败行径。

《关山四骑图》,1945年
©张光宇

但这依然无法抒发所见所感带来的心中愤懑,加上国民政府对讽刺漫画的打压,一部伟大的《西游漫记》开始在张光宇的脑海酝酿。他将大家熟知的《西游记》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借唐僧师徒四人,以章回的形式,通过六十幅作品尖锐深刻地直指当时社会的昏暗面。

《西游漫记》黑白原稿

‍‍‍‍‍‍‍‍‍‍‍‍‍‍‍‍‍‍‍‍‍‍在这组取名为《西游漫记》的长篇漫画中,师徒四人沿途所见,仿佛就是国破民难的写实:

“纸币国”种着一棵能长出纸币的大树,一摇树干便淅淅沥沥飘下纸币,入境者留下金银换纸币方能通行;“埃秦国”特务横行,“梦得快乐城”将亭台楼阁建在氢气球上,“上层人快乐逍遥,平民不得与焉”;大剧院中上演着假大圣训练众猴儿“三弗主义”(非礼弗视,非礼弗听,非礼弗言)的情节,气得真悟空勃然大怒,把假大圣打得半死,亲自上阵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花果山……

《西游漫记》漫画节选图
(左右滑动查看)

他的好友、漫画家黄苗子曾说:“战火和政治逆流,就这样把一个从小迷恋色彩瑰丽的画家,从象牙之塔中赶出来,逐渐改造成为一个为祖国为人民而拿起笔杆的斗士。他用忧伤的感情观察时局,用同情的态度对待请愿学生,用轻蔑的笔调嘲弄那时的当权者。”

1945年,张光宇(右)在重庆筹备《西游漫记》展览。

张光宇的妻子汤素贞则说,张光宇是“脑袋挂在裤腰上画的《西游漫记》”。

当时,应叶浅予、廖冰兄邀请,张光宇一家前往北碚温泉小住。张光宇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开始日夜创作《西游漫记》。

没想到住在隔壁的就是国民党的军统特务,特务发现张光宇在创作讽刺当局的漫画,就天天提着枪在门外威胁谩骂,好让他无法专心。周围条件也简陋,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张光宇便将木板架在装行李的木箱和铺盖上,权当画案。就这样,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四个月画出了六十幅漫画。

1945年11月,张光宇在重庆《西游漫记》展览会上。

《西游漫记》是张光宇艺术创作的一个顶峰,在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展现了一种超前性。而在张光宇心中,有着一个更为大胆更为突破的想法——将《西游漫记》拍成动画片。


 是国漫鼻祖,也是最落寞的“齐天大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光宇其实早早便与动画结缘。

1921年3月,张光宇与顾肯夫、陆洁创办《影戏杂志》,他们在创刊号通过译文《滑稽及讽刺活动画之制法》,首次向中国读者介绍卡通动画的制作过程,不经意间为中国动画推开了探索之门。

时间到了1947年6月,《西游漫记》在香港展览期间,张光宇和好友特伟、廖冰兄经过反复试验,完成了一段黑白卡通实验片《敲钟男孩》。

《敲钟男孩》
视频来源: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在通过这样一部试验片段解决了卡通制作中人物表情、动作流畅的技术难题后,张光宇正式着手动画片《西游漫记》的筹划,并完成了卡通剧本《花果山》的文字分镜等工作。

《花果山》剧本封面 1947年

但张光宇将《西游漫记》搬上荧幕的动画梦,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关于这段历史,黄苗子在1965年5月15日《记画家张光宇》一文中有所提及,“光宇曾经有兴趣在电影动画方面下一番功夫。记得1947年,他在香港一家电影公司当布景主任,曾经制造了全部绘制动画的设备,打算拍《西游漫记》角色的造型设计也开始了。但这是一桩谈何容易的工作,加以答应支持他的商人半路取消诺言,计划只好告吹了。”

幸好,伴随着一份真诚的邀请,张光宇心中的动画火苗又重燃起来。

1959年,年近六旬的张光宇的书桌上多了一份特殊的“主要人物表”,上头总共罗列了一些人物形象和主要场景的要求:

《大闹天宫》人物及场景设定手稿

如美猴王孙悟空——勇敢活泼、机智、纯真,敢作敢为、战斗的精神,反抗不屈的思想……

这正是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形象造型设计工作所需的人物及场景设定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
《大闹天宫》的背景设计是由张光宇的弟弟张正宇负责。
左:张光宇 右:张正宇

其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漫画家特伟有感于“中国动画必须走自己的路”,决心拍摄一部与众不同的动画影片,最终同意让万籁鸣筹拍《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40周年纪念版海报

“《大闹天宫》的主创,包括改编、导演、作曲、动画设计、摄影等等人员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原班人马,惟有一个重要角色——美术设计,请的是外来‘和尚’。这外来‘和尚’就是美术造诣很深、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的张光宇。”

特伟和万籁鸣深知张光宇的专业能力,更理解他那颗深藏心底已久的动画心。

张光宇和女儿周末在家中

而那时正是张光宇教学和各项社会工作最繁忙的时期,即使在家里,他都是在桌子上一刻不停画画写字。(这时,汤素贞往往会拿着鸡毛掸子梆梆梆一敲,围在张光宇身边的儿女们才会恋恋不舍地跑开。)

但张光宇还是不辞辛苦投入到《大闹天宫》的设计工作之中,他不断与万籁鸣等美影厂的创作人员沟通,反反复复、一遍一遍地推敲细节直至完美。

{左} 《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与张光宇讨论人物设定 | 1960年1月
{右}  万籁鸣(左)、万古蟾(中)在张光宇家中
     讨论《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 | 1960年1月



最后运用自己熟稔的京剧脸谱、雉尾狐尾装饰、戏剧动作等元素,设计出一个英姿飒爽、生动有趣的大圣形象。

孙悟空造型一组

猴王饮酒图

其他形象也是各有各的个性,包含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美感。

张光宇画稿形象哪吒在动画中实现
张光宇画稿形象太白金星、二郎真君、土地爷在动画中实现

1960年6月,上影画报刊登了《大闹天宫》的部分画稿。但张光宇觉得这些画稿太忠于自己的设计,他希望自己的设计和美影厂的工作人员均能发挥出最佳水准,通过相互交流达到“脱化”境界,创造独一无二的动画形象。

1960年7月15日,万籁鸣给张光宇的信

与导演万籁鸣沟通后,时任原动画创作组组长的严定宪等又在张光宇的创作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大闹天宫》经典人物形象才呈现出来。

《大闹天宫孙悟空形象定稿》 严定宪

《大闹天宫》

那个腰间束着豹皮短裙,手舞金箍棒,神采奕奕,骁勇矫健的美猴王不仅成为几代国人心中永远的孙悟空形象,也成为光影中的永恒经典。


《大闹天宫》国内外获奖无数,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动漫人,比如我们熟悉的手冢治虫。

1961年11月,在《大闹天宫》(上集)即将制作完成时,人民日报和上海解放报刊登了《大闹天宫》的一则介绍新闻,但记者却漏登了人物造型张光宇的名字。万籁鸣因此还特地写信给张光宇致歉,并将影片片头字幕“人物造型”改为“美术设计”。


而因为这个宣传上的失误,幕后功臣张光宇就这样在上映之初错失向广大读者宣传的机会。到了1964年,影片下集完成却因时局原因未能上映。影片全集直到1978年才与观众见面。

但张光宇,已于1965年5月4日带着遗憾在北京病逝。



 被遗忘已久的他还能被人记起来吗?

有人深深地记住,但更多人早已将他轻轻地遗忘。


纵观张光宇一生的艺术创作,除了绘画、漫画和动画,他的艺术实践还遍及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舞台美术、出版、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然而他的成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被人所熟知。

张光宇设计的邮票
“全世界都知道《大闹天宫》,却不知道人物造型的创作者是他。”《大闹天宫》编剧李克弱提及张光宇,一声叹息。

已故漫画家丁聪曾经这样回忆:粉碎“四人帮”后影剧院里重映了动画片《大闹天宫》,我在电车里听到两个青年的谈话,

“《大闹天宫》的人物设计真叫‘棒’,这种漫画式的夸张造型,才叫艺术呢!”
“片头上写的设计人的名字叫张光宇,没听说过,大概是个新人。”

丁聪听到后,又喜又气,喜的是张光宇的艺术成就能够重见天日,依然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也感叹像张光宇这样极有影响的大艺术家,竟不为青年艺术爱好者所知。


1950年代与齐白石等合影

张光宇为何会逐渐被人遗忘?

张仃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我有这样一种看法,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一大漏洞:主要篇幅叙述正统艺术与艺术家,中国画、油画,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而漫画、插图、装饰画、实用美术等介绍得微乎其微。”

在历史蒙尘和偏狭的艺术观念左右下,“张光宇”这个名字不单退回到这些作品之后,甚至有在公众视野里完全消失的危险。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重新认识到了“张光宇”的价值,他的名字也随着一些展览、文章报道等出现在人们眼前。


纪念张光宇历次展览海报

“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展览现场

就像当乌云散去,张光宇这颗被人遗忘的星辰,终于开始闪耀他那本该有的光芒。

“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
展览时间
2020年12月23日 - 2021年3月14日
展览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一层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
“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展览将于本周日正式结束,欢迎在北京的小伙伴前去打卡,邂逅张光宇的艺术乐园,感受其中的震撼与美好。



-The End-


参考资料:

1.张光宇与动画片《大闹天宫》,张临春 张宜秋,势象艺术

2.追寻张光宇:上海滩头的弄潮儿,陈丹青,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3.他的漫画不只“大闹天宫”,更嬉笑人间 | 张光宇诞辰120周年,肖舒妍,新京报书评周刊

4.张光宇艺术事记,清华美术院

5.全世界都知道《大闹天宫》,却不知道人物造型的创作者是他,隗延章,中国新闻周刊

6.寻找张光宇,贾冬婷,三联生活周刊

7.张光宇 从《上海漫画》到《大闹天宫》 | 封面人物,邓郁,南方人物周刊

8.国漫之父诞辰120年,没有《大闹天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一条

9.《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写给张光宇的五封信,势象空间,张光宇文献艺术中心

10.「齐天大圣」闹天宫 | 张光宇的艺术宝藏 · 为了前方,博物馆实验室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击进入微店
购买属于你的精致好物
👇
你可能错过的内容(点击文字即可阅读)👇📙金城:“鸟山明,到底还在人世吗?”📙金城:人不如狗?韩美林的动画人生📙金城:时隔25年《灌篮高手》将拍电影,我们的青春要回来了!📙金城:孤独的美食家——美味可抵岁月漫长📙金城:画出让人美哭的人间童话,他却有个噩梦般的童年

金城

60后双子座漫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动漫艺委会副主任。目前工作生活在广州。担任广州市文联副主席、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品:《明姑娘》《人间四月天》《极简少女》系列微信公众号:金城漫与画(ID:jinchengmanyuhua)微博:@金城漫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