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进唱片:成都“黑胶”玩家入门,不妨从这个空间开始
你对“黑胶”有什么误解?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不同表达自我的方式,对于“80后”老陈和老卖来说,这种方式就是摇滚。当然,他们并不玩摇滚,只是热爱这种音乐形式,爱听。
如今,他们合伙开了一家黑胶唱片店。从热爱摇滚到开黑胶唱片店,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单凭着一腔热血能成事儿吗?
别又是一群被摇滚“耽误”的年轻人吧?
摇滚是初恋
“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迷上了摇滚。”老陈吸了一口电子烟,一股蓝莓味的甜香扑面而来。
老陈和老卖都是新疆克拉玛依人,上学期间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听摇滚。自从老陈第一次通过磁带感受到摇滚的魅力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如同每个男孩的初恋一般,整日魂牵梦绕。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的新疆物质匮乏,大家希望找寻精神世界的满足,”老卖吸了一口电子烟说,“后来我经历了‘高考移民’来到成都,发现当时成都听摇滚的人很少,在班里能够互相交流音乐的人也比不上在新疆那么多。”甜甜的烟雾又再一次席卷我的鼻腔。
● 不快进唱片店内。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毕业后,他们也都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很稳定。我确实也想不通为啥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开了一家唱片店,还是黑胶唱片店,可能不只是为了赚钱,一定是有什么事想不开。
“没那么复杂,真就因为喜欢”,老陈坐在吧台前脱口而出,“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要卖黑胶唱片,直到我前几年在朋友那里第一次听到了黑胶版本的摇滚音乐时,刹那间,感觉一切尘埃落定,我一定要开一家黑胶唱片店。”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所以你们现在应该都是高端玩家了吧?感觉搞这个挺费钱的。”我问。
“害,我们一直都是初级玩家。喜欢的东西哪有什么高低端之说。”
为什么是黑胶?
其实关于音乐的鉴赏向来都是一件挺玄学的事儿,有的人把精力花在耳机、音响上,这些设备从几千到上万的也有,很多时候单单一根音频线的价格都得四位数。这个“烧”也不是人人都能发的。
再加上这个世界“木耳”(听不出音质好坏)那么多,很多时候自己花上万块买来的设备音质听上去和一千多的airpods差不多,然后麻痹自己“嗯,高频亮,中频稳,低频沉,这钱花的太值了。”
这就是如今很多音响发烧友的现状,他们并不是真的喜欢,他们只是真的有钱。
至于很多玩黑胶音响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玩法又是另一个次元了,这里暂且不表。
● 不快进唱片售卖的唱机都是平价但优质的唱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相比于以上这些“发烧友”,老陈和老卖相对冷静很多,他们并不盲目追求播放设备的附加价值,而是更专注于音乐本身的传播载体,毕竟是从打口碟时代走过来的年轻人,在那个磁带称霸天下的时代,他们很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声音”。同如今数字音乐不同,那个时候的音乐并不能随意下载,更不能想听啥就听啥。
“我们虽然怀念那个时代,但也一点不回避如今数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老陈说。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音乐确实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拉低了听音乐的门槛。这是大时代的趋势,不论如何反抗都如同螳臂当车,老陈和老卖自然也都明白这点。因为他们知道,真正冲击实体音乐的其实是盗版。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盗版的门槛太低了,早年国人版权意识不强,谁都不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听音乐上,能听就不错了。而且有些盗版唱片做得比正版还好,这就更要命了”,老卖说,“而且,中国的音乐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从磁带到CD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如今CD也逐渐走向了落寞,倒是黑胶唱片最近几年有开始向上的态势。也有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发布黑胶唱片。虽说谈不上崛起,但一定是个好兆头。”
● 店内售卖的中古黑胶唱片。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所以你看,黑胶唱片诞生得早,在经历了好几代的“音乐革新”后,磁带、MD、CD这些晚辈前仆后继,如今它依旧在主流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这算不算一种“死灰复燃”?
黑胶其实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只是暂时被遗忘了而已。
当他们听黑胶时,听的是什么?
说回这家店,这家开在无里创意园区的中古唱片店并没有眼花缭乱的招牌和所谓高大上的室内装修,店内你所能看到的就只有:唱片、唱片和唱片。同时也会寄售一些衣服与周边。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2017年,不快进唱片诞生于川音附近的一条小街,那时的店面也没有现在这样大,能摆放的唱片也不像现在这样多。知道的人不多,生意并不好做。
● 当时的店面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图片来源于不快进唱片
好在艰难的时刻咬咬牙坚持过来了,“现在我们基本上保持了收支平衡,算是回本了”,老卖骄傲地说,紧接着又猛吸了一口电子烟。
那个时候他们并不太明确未来发展的路子在哪儿,只是在二手市场上看见喜欢的唱片就买下来收藏在店里。唱片的音乐风格也从一开始的摇滚逐渐延伸到了各个种类。毕竟是做生意,带有太多的主观色彩并不是明智之举。
往后,他们开始意识到线上与线下双重宣传的重要性,于是也参与到了各种线下活动中。
● 他们在黑石复古节上的摊位。图片来源于不快进唱片
● 他们在由banner store举办的一次快闪活动上的摊位。图片来源于不快进唱片
一来二去,受众面慢慢被打开,不快进唱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虽说大多都还是圈内人,但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开店的这两年多时间,我们惊喜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黑胶文化。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老陈说,“但如今的盗版也开始侵蚀到黑胶的领域了,希望不要重蹈当年CD的覆辙。”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店内的装饰风格,并没有刻意“复古”。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似乎大多数人对于黑胶的印象都是“复古”,其实这是一定程度上的误解,黑胶的历史虽然由来已久,但它一直在进化,从唱片的材质工艺到唱机的更新换代,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黑胶从没有停止过发展的脚步。
只是,我们经历过“打口时代”却没有经历过“黑胶时代”罢了。
● 店内收藏的部分中古音乐杂志,光是看封面就充满了一股浓浓的古早味。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而他们创立不快进唱片的初衷也不仅仅是想让我们这代人重新感受“黑胶时代”,而是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能静下心来,好好听一首音乐,不管是摇滚也好民谣也罢,亦或是一首节奏明快的电子音乐,用一两首歌的时间放慢节奏,Just take your time.
也正如他们的名字“不快进唱片”一样。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么急躁,留给自己一首歌的时间,慢慢听。
● 店内的“点歌台”,买唱片之前可以放在这里听一听。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很多光顾于此的消费者也都认同这种价值观,听黑胶并不是自己对“小众文化”的炫耀,而是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体现。他们与顾客的关系正是靠着这种共识所维系着,相互也自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甚至有些顾客会专门过来一起吃个饭喝个酒,顺便借根充电线再走。
听黑胶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件所谓“高雅”的事情,而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当我们小心翼翼将唱片从精美的包装内取出,擦拭一番后放入唱片机,听见音乐缓缓地从音响中流出时,这种体验感无疑是数字音乐所替代不了的。
相比于快餐式的音乐消费来说,听胶片也算是一种对好音乐的尊重吧。
后记
店内的唱片大多是二手,有平价也有贵得吓人的。老陈指了指一旁货架上的一张唱片,伸手给我比了一个数。
● 点击查看大图,猜一下老陈指的是哪张。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然后他随手拿了一张上世纪50年代的唱片放给我听了听,说实话,我全神贯注竖起耳朵,愣是没有听出和数字音乐究竟有什么差别。
“你们经常听唱片的应该一下就能分辨出来模拟和数字吧?”
“其实,我有时也分辨不出来,这里面没有那么多玄学的东西,喜欢听黑胶的人听的并不是什么门道。”
我惊讶于老陈的实诚,也尝试着去理解他这话背后的含义。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走之前我问道:“对了,你和老卖当年是咋认识的?”
“本来就是朋友,我们三个合伙人都是朋友。”
“等等,三个合伙人?”
“对,还有个哥们儿一直在里面干活呢,他叫老邢,认生~”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可爱闪了一下腰。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
.
🎧
来自“不快进唱片”的
PLAYLIST
最近宅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听点音乐,总比睡觉好。一份由不快进唱片推荐宅家playlist请大家查收~
1.《Strasbourg/St.Denis》
Roy Hargrove
2.《Helpless》
Patti Smith
3.《Marley:No Woman,No Cry》
Sheku Kanneh-Mason
4.《Pela Sombras》
Arthur Verocai
5.《The Last Time》
Talk Talk
6.《Hug Me‘Til It Hurts》
Lonnie Mack
7.《Gnarciss》
Jeff Parker
8.《Gété》
David Murray
9.《Keep Givin' Me Love》
Gladys Knight & the Pips
10.《Winter Is Here》
Joanne Brackeen
⬆️
扫码在线听歌
.
.
.
🎁
Wait~~~我们还有一份“宅家”福利送上!
一筑一事Z:SHOP特推“手保健操”组合:
1.《一筑一事城市指南·重庆》
2. ALL系列便签本
3. 可触控原子笔
原价:242.9
现价:208
还可获赠:
1.手机壳(下单留言备注手机型号,赠完即...送其他产品)
2.神秘的“手保健操”教程 👋
▲
长按识别海报中的二维码
即可购买超值组合
看书、下棋......还能怎么玩儿?
来找我们解锁新玩法~
延伸阅读
关于“小众文化”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十一
撰稿 | 十一
校对 | 涩々
摄影 | 雨婷©一筑一事、不快进唱片
设计 | 三金 ©ZASHE杂社
档案 | 214
拍摄 | 20200108
发布 | 20200213
类型 | 音乐空间
面积 | 约200m²
位置 | 花牌坊街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