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宁:以“自然建造”,重新思考中国乡建
“如果说‘归田园居’代表的是一种传统中国人带有田园牧歌色彩的、对于‘返乡’的归属情结的话,那么今天中国的乡村则是另一幅生机勃勃的场景。
当下,有不少建筑设计师、艺术家、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各种资金、技术等都在纷纷涌向乡村。这是一种全新的‘返乡’,也给乡村带去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知名建筑理论家、评论家、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倡导“自然建造”理念,并提出要在中国乡村中重新发现日常生活文化价值。他认为,当代中国要营建的乡村,不应再是怀旧的、复古的,或者简单复制重建的乡村,而应该是“面向未来”的乡村。
“New Plan of Rural Area · 筑乡计划”
这是一筑一事【筑事研究院】下的全新子栏目。在城市化进程高度运转的当下选择回归农村,聚焦乡村建设,是一种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选择,亦是重启田园文明、唤醒文化乡愁的重要方式,其内涵已远远超出建筑学的范畴。
观察“城”与“乡”的变迁,思考乡村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从建筑出发,持续探访有价值的乡建实践案例,并邀请拥有独到学术见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的学者、建筑师、运营者,以及投身乡建工作的管理者、基层工作者、在地居民等多方人员,共同探讨乡建的意义、如何乡建、谁在乡建和乡建为谁等话题,希望为城市及乡村的未来规划提供些许参考路径。
· · ·
以建筑的视角,
观察和思考当代中国乡村的剧变与未来。
在2018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中国国家馆由李翔宁担任策展人,主题为“我们的乡村”。在展览“自由空间”的大主题下,李翔宁认为当下中国乡村正是一个充满无穷可能性的 “自由空间”:乡村向所有人开放,是大家都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
中国需要打造怎样的乡村?我们又该如何对传统材料进行创新运用?面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怎么结合当代中国的语境和形式,让传统重获“新生”?
乡村建设不会停留在过去,也并不存在于幻想中的未来。李翔宁用策展的语言和思路,结合具体建筑案例,为当下亟待发展的乡村,描绘了一幅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实操蓝图。
“自然建造”和建筑的“在地性”,
在未来发展中,有多重要?
在中国经历了城市化发展、城市快速增长的浪潮之后,如今乡村及其他农村地区成为了中国当代建筑值得关注的新前沿,无论是建筑师、艺术家、开发商、施工者,都纷纷加入到了农村生态群落、公共生活以及价值体系的重建当中。
· 王澍设计的宁波东钱湖田螺山的茶室+展厅,图片来自豆瓣©巴洛克的屁股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结已经被打破,很多人走出农村,移居到了城市。到了现在,人们又开始厌烦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等城市化的负面结果,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农村。不仅仅是为了更宜居的环境,更是一种文化价值,因为我们一直都没有忘记“nostalgia”(乡愁、怀乡)。
在“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许多人开始思考乡村和城市的关系,很多人正在回望乡村、关心农村地区的建设。年轻一代可能会离开城市、去到乡下,并在那里生活、工作。
在2018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李翔宁以“乡村”作为中国馆的主题:在展览结构中,中国馆以六个方面的版块呈现,分别是住所、生活、旅游、生产、文化和未来,试图探究乡村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 2018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展览现场,摄影:高长军
李翔宁认为,建造和自然并不一定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很多建筑采用非常天然的材料,并且以一种消隐的方式来达到和自然的融合,不管从景观还是从资源上都不对自然造成破坏。”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筑应该是珍视自然、温柔对待自然的建筑。但“自然建造”的核心,显然不是单纯地关注自然,而是坚持对差异性的坚持,对统一性的反对。
“自然建造”的概念是由中国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建筑师王澍提出的,他认为中国“千城一面”的现象实际是和统一性有关系,而我们如何在自然建造中坚持差异性,如何找到更适合未来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这是应该持续思考的话题——今日乡村,是一个可以让中国建筑师反思的地方,城市和乡村应该是一种更良好的共存关系。
· 安徽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图源朱锫建筑事务所
“自然”作为名词时,它描述的是自然的状态;但“自然”亦可作为副词,表达“一种自然而然的建造”。
“有很多人说混凝土是一种‘不自然’的材料,我觉得未必一定要这样理解”,李翔宁解释说,“我们在谈论‘自然’时,使用人工材料还是自然材料,应该是取法自然、顺势而为的。”
假如从上帝视角来看待人类建筑,其实和蚁穴蜂巢并无不同——如果它们能够被认为是“自然”的,那人类建造的建筑实际上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最终是会“被自然降解和消化的”,关键是找到更贴近自然的发生方式。
· 四川舍得文化中心,图源非常建筑
在未来城市生活中,什么样的建筑才是自然和舒适的?李翔宁认为,一个好的人居生态应该具备三个层面的因素:
首先,物质条件当然很重要。合适的容积率和密度对居住的舒适性来说影响很大;
第二,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说,能允许建筑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共享和共生。
第三,则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关于社区是否是可持续性的来进行讨论和延伸。
· 杭州山涧迷你社区,图源叠术建筑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采取不同的建筑方式,也是遵从自然和真实的表现。这并非是在强调“虽古犹新”,而是为探寻人类居住空间的另类可能性,以及追寻简单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李翔宁以重庆为例:“例如,重庆的楼市不像上海的居民楼那样全是平的高层,而是多重屏障样式的,像山一样自然展开,重庆真的非常魔幻,当然,这也是适合重庆的一种自然建造方式。”
· 重庆,摄影:ICY©ICYWORKS
现当代建筑展览,
对普通人认识未来有何意义?
作为研究中国当代建筑理论、批评与策展的青年学者,李翔宁将对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切近观察理论化,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独特理论视角。
他集合了青年教授、建筑学者、策展人等多重身份,在建筑文化与现实城市发展中积极搭建桥梁和沟通平台,从另一个窗口帮更多人解读建筑与人、与城市的关系。
在国际上,从奠定现代主义建筑里程碑的“魏森霍夫建筑展”,到宣告了美国现代主义开端的“国际风格展”,再到标志着解构主义运动兴起的“解构主义建筑展”,每场展览高度浓缩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建筑历史,艰涩难懂的理论以更具象化的模型和概念作品出现,让观者一目了然。
· 柯布西耶之家在魏森霍夫住宅展的位置,图源网络
· 柯布西耶之家现状外观,图源网络
· 柯布西耶之家设计图,图源网络
将视野从国际收回国内,中国现当代建筑展览同样值得关注。2013年,李翔宁策划的“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业内引起极大反响。联动建筑、艺术等门类,重新探讨城市、空间与文化的关系。
2016年,“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展览邀请了60家中国当代新建筑事务所参展,一次性将当代中国最前沿的文化建筑、居住建筑、改造建筑、乡建和数字建筑“打包”分享。
· 图源网络
2017年,李翔宁受邀担任“釜山国际建筑文化季:居住在城市”展览的特别展“居住釜山·居住上海”板块的艺术总监及策展人,将中国上海建筑设计文化放置于国际舞台上,从不同剖面映射上海的生活状态,与国际建筑师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对话。
· 张永和的垂直玻璃宅,图源网络
2018年,李翔宁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以“我们的乡村”作为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回应“自由空间”向世界呈现中国乡村建设的经验与图景,引起中外建筑师广泛关注。
“策展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内容的学术性,同时在表现形式上,应该用普通老百姓也能理解的方式来呈现。”如何深入浅出地将看上去较高深和阳春白雪的建筑文化、艺术文化,以一种更接地气、更下里巴人的状态展示,李翔宁认为,这才是判断一个展览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放在展览中一样成立。李翔宁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发生‘误读’的某些时候,可能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如何解读一件作品、评判一个展览的价值,每位观者心中是有不同看法的。
· 2019年《“我们的乡村”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海外巡展》现场效果图。图源网络
策划专业的建筑文化展览、倡导更多人去了解建筑文化,是近年来李翔宁持续活跃的出发点之一。和过去不同的是,现在相对专业的领域似乎在以更开放性的姿态去拥抱各类人群。
从钢筋水泥打造的所谓“城市建筑”,回到以更质朴的材料和更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建造”。李翔宁希望在营建乡村的话题上,通过观看展览的方式,让普罗大众更轻松、快速地去了解未来建筑可能存在的环境、空间和形式。
·“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海报,李翔宁为展览学术主持。图源网络
人与建筑、与城市实际上是在共同成长的,通过展览将建筑文化共享的必要性也基于此。李翔宁表示在未来,他会继续倾力策划、打造更多公共文化艺术展览和活动,让大众在公共环境中可以和建筑、艺术进行对话,使城市界面更加友好,行走和生活在城市空间中也会更加有趣。
· 林明弘、李翔宁、犬吠工作室 / 《上海类推都市》
2019年,由王澍提出的“自然建造”理念,再次得到延续和发扬——由英文建筑期刊Architecture China主办的“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将“自然建造”的基本价值观作为奖项的评判标准。
基于对当下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本土现实的思考,主张传播自然建造的理念,试图通过寻找建造的诗意来重返自然之道,并探寻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或相关理念。
显然,这为中国的乡村建设提供着必要的学术支持和实践参考。
· 李翔宁介绍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图源ArchitectureCN
自然建造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分设实践成就奖、技术探索奖、青年探索奖、评委会特别奖四类奖项,关注已经建成的作品所体现的“自然”理念,并鼓励技术创新与跨专业的探索。
李翔宁认为,当代中国的建筑品质和设计质量和美国、欧洲相比绝对不差,甚至在很多方面,有很多好作品绝对是超过美国的。
“但是我们缺失一个话语,让它能够表述出来。我们做这些事情就是希望能够用国际上可以认知的一套话语体系去表达,同时也把国内这些最好的作品和最好的建筑师介绍出去。”
· 王澍致辞,图源ArchitectureCN
首届“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于2019年12月28日由七位奖项评审委员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完成了初评。
除李翔宁外,参与初评的另外六位评委分别是王澍、张永和、葛明、王路、阮庆岳。
·评审委员从左至右:葛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建筑师、建筑学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阮庆岳(台湾建筑评论家、作家、元智大学教授),崔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王澍(“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评审委员会主席、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张永和(前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李翔宁,王路(建筑师、建筑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图源ArchitectureCN
据悉,奖项终评已完成,由于疫情原因,最终颁奖日期将另行公布;关于“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的作品展览,也将视疫情发展择情举办。
而我们也期待着这场关于“自然建造”的探索,给中国乡村建设带来新的思考与实践。
-
李翔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知名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和策展人,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讲授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课程。2009年美国洛杉矶MAK艺术和建筑中心研究员,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欧盟ERASMUS MUNDUS客座教席。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加拿大建筑中心等学术机构做演讲。李翔宁作为顶级建筑策展人,曾担任PLAN、Le Visiteur等国际刊物编委;以及担任过“走向批判的现实主义”——哈佛大学GSD当代中国建筑展、深港双城双年展、西岸2013当代艺术与建筑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重大展览的策展人。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涩々
撰稿 | 涩々
校对 | 忧忧
摄影 | 图片来源网络
设计 | 三金、11
-
延伸阅读
“筑乡计划 2020”
2020筑乡计划:去乡下,为沉默山村“发声”
从这12个建筑开始,翻开一份中国“乡建”图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