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痛的,不是爱
文 | 李雪
01
爱,不是做“对了”换积分
爱是一个人给予另外一个人的能量。而不是这个人做了多少正确的事情,说了多少正确的话。
有一天,科技发达到家用机器人能够做好所有家务,说各种正确无比的话,难道你能说这个机器人是在爱你?
爱仅仅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对另一个活生生的人,能量的投注:如果我在拖地板的时候灌注的是对这个家的爱,家人会感受到被爱;如果我满腹怨气,家人收到的是伤害。
爱与不爱跟你在事情上做了多少没关系,只取决于是否有投注爱的能量。带着控制和怨气削出来的苹果也是毒苹果。
婴儿专注看着妈妈脸庞的样子,就是对爱最好的诠释。那种全然的能量灌注,即便婴儿不能在实际层面为妈妈做任何事情,妈妈也会幸福得眩晕。
很多女人陷入到一种困境中:在婚姻中日益枯萎,脸色都原来越黄,过得真的不开心,但是又觉得老公好像很爱自己,不要求自己做家务,随便花钱,没有出轨家暴等任何恶习,很多时间跟自己在一起,可这个婚姻还是让自己感到孤独和不被支持。
想要离婚,被所有人骂没良心,不知道好歹,这么好的男人你还上哪儿挑。
这种看上去事事都好,却没有温度的关系,就是活死人墓。
这样的男人没有一点能量投注出来,因为他的心理发育水平没有到客体水平,他活在他孤独的头脑世界,他其实无法在情感上意识到别人的存在。
“别人”的概念只存在于他的头脑幻想中:我给钱,给时间,没有出轨家暴,我已经仁至义尽没有一点错了。要是你还觉得不满,就是你有病。
男女同理,可互换。
02
放弃改造“活死人”
跟活死人谈恋爱容易产生的幻想,就像一位读者留言说:如果我能做得更好点,如果我能更少要求,如果我能更体贴对方,如果我能成熟点,如果我能少依赖点,对方就不会离开我了。
当一个女人渴望“活死人父母”“活死人男人”能够看见自己,回应自己,那么她的生命力就会被逐步吸食,最终也变成“活死人”然后再去吸食孩子。
把自己吸干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自恋幻想。
这个幻想比如“我如果做得再好一点,就会被爱了”,而事实上,你是否值得被爱,跟你是否“做得更好一点了”没有半点关系。
活死人憎恨其他人不如自己所愿,不能为自己所用。
比如妻子生病,或者刚生了孩子,没有办法去赚钱养家,或者没有精力围着老公的需求转。活死人男人内心是很愤怒的。
虽然出于表面上的道德约束,不能对着生病或哺乳的妻子怒骂诅咒,甚至还不得不帮忙做些事情,但那冷漠不耐烦的态度,言语中的贬低打压,你会知道,活死人男人其实藏着很多愤怒。
活死人男人的心理发育水平决定了他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妻子的需求是“妻子能符合我的想象,满足我的需求”,而他顶多付出“我能赚钱”,有时候这一点也没有。
当妻子生病,或者忙于照顾孩子,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这是在“伤害”活死人男人。所以他会用冷漠残酷的方式反击妻子。
亲子关系同理。
当孩子不能满足父母的自恋幻想,活死人父母太愤怒了,恨不得得毁灭孩子,所以会说出“你怎么还不去死,当初怎么没掐死你”之类的话,吸收这种毁灭能量太多,孩子会自杀。
03
辅助阅读:“童话”之外的自由丰盛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如何把老公改造成理想伴侣》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点击链接可获取原文。*
几乎每个女人都有过这样的渴望:希望有个人能够养着自己,让自己安心做家庭主妇,享受家的感觉。
其实我也有过这种渴望:有个男人养着我,我安心享受家庭生活,把家里布置得美美哒,不用疲于应对外在的经济压力,岁月静好,想瘫尸就瘫尸,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后来我发现,这是自己的头脑剧情给自己绕的一个大弯子:我想要享受自己的生活,我想要过上我喜欢的生活方式,就直接去过啊,为啥要给它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先找到一个足够能赚钱养活自己的男人”?
找一个足够能赚足够多的钱,还得愿意养活自己,还不能给自己脸色,还得尊重我,给我自由的男人,或者把现有的男人改造成我理想中的样子…
先不说改造成功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就说与其花这么多心力用在改造男人身上,不如直接为自己做些事情,直接去享受人生好不好。
你想要请人照顾自己,好,就算暂时请不起全职保姆,每周找一两次钟点工,把较脏较累的活交给钟点工,这个总可以吧。
你想要瘫尸,就算暂时没有条件瘫一年,能否先给自己一天的时间,啥也不做,就是尽情瘫着,到了饭点让外卖送家里来,端到床上吃。
你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直接去做。比如买一束花给自己,装点在窗台,醒来就能看见美好的花,不用等老公飞黄腾达能够每天买得起满屋子鲜花。
你老公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是你的责任。
你能为你老公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直接去过你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不消耗精力在改造他身上。这样,就是给他最大的自由空间来成长。
夫妻之间彼此改造,是对能量巨大的耗损。一旦收回改造欲望,你会发现,精力平白无故多了几倍,各种创意想法接踵而来,心自由了,丰盛自然来。
我越从一件事情中感到吃亏痛苦,就越想去改变这件事情,想象着改造成功后,我就会获得满足和幸运,弥补前面的痛苦。可事实结果却是:我不断投入精力时间和金钱试图去改变现状,却发现我反倒是更吃亏了。
过度执着于改造的欲望,还有一个功能,是为了防御现实中我的无能无力感。我之所以如此能折腾,脑子不肯放下执念,都是为了防御那个极度无力落魄的黑暗灵魂浮现。
成长过程中,我走过的最大弯路,是试图改造别人,包括为了让别人改变而做出的自我改变。
我走过的最短路径,是直接活在真相中,不跟真相较劲一丝一毫,当下是怎样,就看到是怎样。这条捷径真是极难,无数的恐惧评判拼命把自己拉走,不允许自己简单的活在真相中,可以说,一秒钟的清醒都极为珍贵
* 以上,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如何把老公改造成理想伴侣》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点击链接可获取原文。*
04
辅助阅读:写给试图自杀的孩子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少年跳桥,死于母亲的精神虐杀》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点击链接可获取原文。*
所有想要自杀的孩子,都是在替父母表达想死的愿望,尤其是妈妈。也就是说,真正想死的是妈妈,孩子本身并不想死,但是孩子分不清:其实自己是在背负父母的潜意识。
有一种家庭里,通常父母看上去情绪还算“平稳”,过着正常的生活,家里也没有特别恶劣的事情,但是孩子三天两头会想到自杀,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
但是如果深入的跟父母聊,你会发现父母的生命空洞而麻木,机械地做着该做的事情,忙着“正常的生活”上班工作结婚生子买房照顾老人等等,自己成了生活的工具。几乎没有感受力,没有自己享受的事情,没有喜悦,没有“自己想要什么”只有“我应该做什么”。
这样的生活,内在是极其煎熬的,但是父母用麻木隔离的方式逃避,敏感的孩子就替父母背了过来,替父母去死,并且真切的觉得就是自己的生命了无生趣。
原本,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很多未知等待去探索,每个孩子都很好奇这个世界,都想要活下去。
几乎每个童年不幸的孩子都抱有这样的妄想:只要我足够惨,爸妈就能了解到我的痛苦了。自残、自杀,把自己身体搞坏,学业事业搞坏,就为了让父母意识到他们对你的伤害。
Stop it!别这样了!
第一,父母不但不会因为你的自残而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反而会把你钉在“有病”的耻辱柱上:看,我们如此爱他/她,为他/她付出一切,他/她却这样回报我们!我们太不幸了!
所以请不要再那么傻的主动扛起“有病”的标签。
第二,父母会吸食你的痛苦以获得隐蔽的快感。当你被父母逼到自残时,父母会感受到身心的释放,快感甚至让他们抑制不住嘴角上扬。所以父母经常抓住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反复逼孩子直到孩子崩溃自残才行,就是为了吸食这口快感。
所以请不要再那么傻地供父母吸食你。
那么,有这样的父母,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如果你还在上学,尽量去住校。虽然大部分学校住宿环境确实不好,但也好过被父母吸食能量。
第二,如果你已经毕业,搬出去。你可能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独自存活,那只是能量被父母吸食的结果。没有人吸食你,你会多出很多能量养活自己。
附:《 守住界限的 6 个技巧 》
附:《 不做人际关系中的“殖民地” 》
第三,如果你有稳定的觉知力,并且想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定力,那么你可以尝试,在父母歇斯底里又来攻击你的时候,直视对方,面带微笑,不入戏,没有敌意,也没有要改变父母。
过程中可以辅以念佛持咒,或者念你喜欢的箴言等,来帮助保持定力,让先哲们的智慧加持你,超然于人间剧情之外。这是一条通往证悟的道,如果能做到,你会感恩父母给你这样的修炼场,甚至对他们升起大慈悲心。
烦恼即菩提,当你保持觉知面对它的时候。
* 以上,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少年跳桥,死于母亲的精神虐杀》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点击链接可获取原文。*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玛丽娜与乌雷的行为艺术,以及《机器管家》(两百周岁的人)电影截图
更多辅助阅读:
①《 不优秀,也配放肆地活 》
②《 抑郁的自我救赎 》
③《 童年的创伤,一粒昨天的子弹 》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