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跟逻辑冲突吗?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与李雪评论互动
01
什么是直觉,逻辑是什么
逻辑,等于现实:真实的事情都是符合逻辑的。准确地说,逻辑本来就是在研究真实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所以,逻辑能力,等于看见现实的能力。
快速产生的直觉,建立在精准的逻辑能力基础上:当你平日里习惯于仔细观察、感受,思考现实里的因果关系。这个逻辑能力不断累积,就会产生快速的直觉判断。
好比你一打开某个APP,它立刻给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东西。是因为APP平时搜集了你的很多真实发生过的动作。因为有大数据为基础,才能够迅速判断你的喜好。
看《神探夏洛克》里的夏洛克,他对人有精准的直觉,因为他平时不断练习:观察现实细节 ——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运算推理。搜集数据和运算结果,日积月累,已经在他脑子里形成大数据快速反应能力。
如果平时你并没有清晰的逻辑能力,你对事情的快速直觉反应,往往只是剧情开演,幻想上头。
所以我说,不要那么相信自己的“第一反应”,第一反应经常是剧情。
呼吸平稳,内在安宁,这个时候对事物的感受,往往是现实反应。
02
举个🍦例子
公共场合,孩子摔倒,酸奶洒地上了。
精神病态的父母的第一反应:跟你说多少次了,拿着酸奶小心点,你怎么总是记不住。看看你污染了环境,打扰了别人,快给别人道歉!跟叔叔阿姨们说对不起!记住了吗!
更有热爱加戏的父母:我擦酸奶可以,但必须要求孩子一起擦,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公司里常见的事儿逼,一边做事一边眼睛就盯着别人做了多少,就是这样养成的。
正常的父母的反应:首先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然后掏出纸巾把地面清理干净。孩子需要的话,就再买一杯酸奶。
当我们很着急要解决一个问题时,退后一步观察 —— 已知事实是什么,什么是我能做的,什么是我不能掌控的 —— 从“事情‘应该是’怎样的”的幻想紧抓中,松弛下来。
03
退出“宏大主题”,回到事情本身
远离那种动不动喜欢上升宏大主题,热衷教育或要求别人的人。这种人会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各种机会,踩上道德高位教育你,来满足他的自恋。
如果你认同了他的正确气场,他就成功吸食了你的能量,满足他的自恋。你在他面前越来越畏畏缩缩。
比如,我搞砸了一个事情,有好心人愿意帮忙我很感谢,如果“好心人”一边帮忙一边还要升华台词:你要懂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你应该学会事先把东西检查清楚。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有人会帮你…
这不是真有爱心来帮忙的,这是趁机而入吸食我能量,刷他的自恋存在感。
远离事儿逼。请事儿逼帮忙处理一件事情,他能给你带来数倍的后继麻烦。
邓老师身上有一种特别让我钦佩的品质:他干自己的活,甚至帮别人干活,都全然专注于事情本身。
他绝不会一边干活一边想着:怎么你们都在坐着喝茶,只有我一个人在洗大家的碗,你们怎么都不知道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邓老师说,他做事情的时候,沉浸在当下的劳动中,安住内心,很享受的。哪里会去看别人做了多少。
所以,我们和邓老师杨子老师相处总是很轻松,有事情自动默契分工,每个人做自己擅长做和愿意做的事情,谁也不盯别人不催别人,自然而然的就把事情做好了。需要帮忙的时候,都把对方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一样用心。
我和店长的家务分工也是这样,我们从来不会自己干活的时候,盯着对方干了多少活。
经常出现:我清洗整理自己和店长的衣服,店长还在睡懒觉;店长干了一堆活,我还在玩手机。
因为我们都很清晰边界,我愿意做啥是我的事儿,对方愿意做啥是对方的事儿。我选择做的,我就专注做好,不干涉对方在干啥。
不加戏,专注做事情,人与人的关系会非常轻松自在,效率特别高。
04
彩蛋💛🌟
@妮妮9201803 留言:孩子如果摔倒洒了东西,我的第一反应在脑海里是暴怒,是想狠狠骂一顿发泄自己的无能。以前我毫无知觉地就会骂出来,歇斯底里眼神狠毒。
有了觉知,再次发生,我会抓住个东西用力捏住,原地不动等待这遗传的精神病时间过去。然后慢慢发现精神病时间越来越短。
@李雪爱与自由 回复:生命的勇士,终止家族轮回。
公众号 | 初心心理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插图 | 1980~1990年代的英剧福尔摩斯先生与华生大夫
/ 延 伸 阅 读 /
《 关系中的对错之争,是关系的杀手 》
《 如何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对错 》
《 童年遗憾,不是童年创伤 》
《 放弃改造对方,就是放过自己 》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