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是“附体式”育儿惹的祸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1-03

  

文 | 李雪

 

 

01

 


被阻断的感受,被阻断的成长

 

 

有个五岁男孩,他有鼻涕流出来一点。正常孩子是觉察到有鼻涕不舒服,去拿纸擦鼻涕,解决这个不舒服。但是这个孩子感觉到鼻涕越来越多,从哼唧变成大发脾气,直到大发脾气时,父母手忙脚乱拿来纸巾给孩子擦鼻涕。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孩子妈妈平时总是关注着孩子,鼻涕刚有一点点,纸巾已经伸到孩子鼻子下面。妈妈完全阻断了孩子“感受自己身体 —— 发现问题 —— 寻找资源解决问题”这个跟现实世界碰触的体验过程。


附体的妈妈,成为了孩子的生命代理人。



02

 

被裹挟的“小皇帝”“小公主”

 

 

之前开雪居的时候,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到很多亲子互动。大约70%以上的孩子问题,都是“附体式”育儿导致的。


妈妈的意识不在自己身上,大部分时间扑在孩子身上,以孩子为自己的重心,这就是“附体式”育儿。

附体式育儿的妈妈都很辛苦很付出,总是请示孩子,以及时满足孩子、不让孩子有情绪为己任,觉得自己给孩子的是爱和自由。

正常的寄生只发生在胎儿时期 —— 妈妈吃饱了,孩子就不饿了,妈妈安全孩子就安全,妈妈开心孩子就开心。

而“附体式”育儿等于妈妈反过来寄生成了孩子的胎儿 —— 看孩子吃得多多的,妈妈就饱足。只要孩子没有情绪,妈妈就情绪平稳。妈妈的所有心神都挂在孩子身上。

妈妈以满足孩子不让孩子有情绪为己任,必然导致孩子情绪炸裂,一点不满足就歇斯底里,没有边界地想要操控所有人。

孩子没有边界地想要操控一切,因为:妈妈没有边界地寄生在孩子身上,孩子无法发展出现实边界感。

附体式育儿,因为妈妈的心理发育水平在自体水平,幻想操控孩子一切如自己所愿,不能忍受孩子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不能忍受孩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幻想孩子应该永远是开心的、健康的,所以生活中处处操控孩子。


而且是以一种很卑微的方式操控:孩子,你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事事都要请示你,我全部围着你转,只要你没情绪就好。

附体式育儿的妈妈都很疲惫,甚至苦大仇深 —— 我已经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怎么还是动不动就大哭大闹,一点道理不讲。

被附体的孩子非常可怜,表面上看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都围着自己转满足自己。



实际上,孩子是全家人的傀儡,被全家操控着,无法碰触现实边界,心理发育水平被捆绑在小月龄婴儿,不得发展。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四肢被捆住,任何需求都不能自己满足自己,都要等别人来满足。

 

 

03

 

 

少年不是儿童,儿童不是婴儿

 

 

一些父母抱怨:孩子黏人,需求多,缺乏专注力,不愿意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创造力十足的智者。因为父母边界不清,无法区分自己的事情与孩子的事情,关闭了孩子练习 观察 —— 感受 —— 思考 —— 创造 的心智通道。

感孩子之所感,想孩子之所想,大部分注意力给到孩子 —— 这种高浓度的母婴共生关系,对于刚出生一两个月的婴儿,是美好的。


客体关系心理学称之为:原始母爱灌注。


注意,即便是原始母爱灌注,也不是进入“我做了××,孩子就会××”的自恋幻想里。自体自恋地关注婴儿,会吸食婴儿能量,让婴儿体弱多病。


正常是,父母有自己主体性,有现实边界,只是暂时放下个体的兴趣爱好。比如,生孩子之前,每天连续几个小时自己打游戏,但是作为新生儿父母,需要大量时间沉浸在和孩子的关系中。


一些人生了孩子依然沉浸在浪漫少年的角色里,无法进入父母角色。比如,孩子生下来扔给老人和保姆,小两口烫头化妆出去嗨。孩子的人生地基就不扎实。

一些父母能够进入父母角色,却一直跟孩子共生,把幼儿甚至少年儿童,当婴儿一样养。孩子的发展非常受限。

所以说:成为父母,不是人人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心理发育水平到了客体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活出自己的主体性,给到孩子真实需要的回应。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悬挂 · 周星驰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 长按扫码  了解详情 👆


李雪:


黄玉玲老师线上电影工作坊《 故事知道怎么办 》来啦 ~!仅限18岁以上女性参加,限60人。


这是第二期电影工作坊,通过对第一期学员的观察,我再次得以确认,通过电影的方式进行心理工作,是一种轻松又很有精神深度的方式。

经典电影,呈现出人类潜意识中的故事原型。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电影,都值得细细观察品味思考。

通过经典电影,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去解读,其实也是在解读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故事。

那为什么要解读电影,而不是直接解读具体一个个学员的故事呢。

这一点我和玉玲老师认真探讨过,直接解读一个人的故事,很具有挑战性,需要在更亲密和安全的关系里,比如一对一咨询,线下团体建立安全感之后。

因为人很容易对自己的故事产生羞耻感防御,或者深陷剧情里迷雾重重看不清,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我们能够更安全放松的、以观察者的视角去厘清故事里的精神动力。

在这个线上工作坊团体中,玉玲老师会跟大家一起,通过电影里的故事,照见自己内心的力量。

黄玉玲老师带课程,跟我犀利一针见血的风格有所不同,她拥有着一种伟大的女性力量:它很温柔,具有宽广的包容性,能承托各种发生,照见它们的存在,静待它们的发展。这种一种强大的生命韧性,女性痛苦之身磨练出来的生命力。



上一期小伙伴课后创作了一首诗,分享给大家:



《 我和我的33天 》

我看见胆怯,
也看见勇敢。

我看见逃离,也看见扎根。
我看见虚假,也看见求实。

我看见拥抱的温暖,
也看见孤单的死寂。

我看见流光溢彩的梦,
也看见蒙蔽双眼的黑。

那些美好的阴暗的都是我。
而我终将卸下面具。

我终将圆满。



《 故事知道怎么办 》

创 造 性 表 达 线 上 疗 愈 课


第 二 期


《 野性的呼唤 》


2023 年 03 月 11 日 ~ 04 月 15 日


导师:黄玉玲


👆 长按扫码  即可报名 👆


延    伸    阅    读




《 父母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试着诚实 》



《 诚实地区别:做不到 与 不愿意



《 如何让早恋成为孩子上进的动力 》



《 只要这一句话,就能挽救自杀的孩子 》



《 没忘了做孩子的感受,就能做好父母 》



《 养育出温情又智慧的孩子,特别简单 》



《 每天都在消磨你智力的,是什么 》



《 为人父母,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



《 内驱力,不是“培养”出来的 》



《 有爱的能力,是什么样子 》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心理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