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谈枕边书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中华读书报:您曾在一次讲座中谈到读书的体会:书要越读越薄,甚至将一本书浓缩成一句话。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越读越薄”?重读、读透?
王立群:对!是这样。有些书,特别是跨专业、跨研究领域的书,开始读时,因为不熟悉,感到书太厚了。我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大部头书籍而言的。如果多读几遍,读透了,自然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本书的内容。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越读越薄的,只有那些经典之作,才需要常常去读,才有可能越读越薄。
中华读书报:很多人都是通过“百家讲坛”知道您的大名,实际您是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在《中国诗词大会》看到您对于古典诗词信手拈来,了如指掌,是不是记忆超强?您最喜欢谁的诗歌?
王立群:不敢称“大名”,我只是一位来自河南省属院校的普通教授。虽然做过一些学术研究,也在本专业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一些论文;但是,都是在小众的范围之中,为少数学者所知。借助于央视“百家讲坛”的平台,讲了司马迁的经典之作《史记》的部分人物,才为关注这一节目的观众认知。可以说,我是在“百家讲坛"最受国人关注的时间,上了一档央视最受关注的栏目,讲了中国文学、史学最负盛名的《史记》,因此才为观众所认知。
所以,应当感谢央视“百家讲坛”的平台,应该感谢“百家讲坛”制片人给了我讲述中国文史经典《史记》的机会,感谢全国观众对这档栏目的高度关注。
参录诗词大会的嘉宾都有在“百家讲坛”的经历。诗词大会嘉宾怎么选的,我不清楚。他们或者有在“百家讲坛”讲诗词的经历,或者有在“百家讲坛”讲历史的经历。
因为我是河南大学1979至1982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即在停招研究生10年之后,恢复招收研究生后的第二届研究生,1982年毕业,即奉命留校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因此,中国古代诗词是我几十年来在大学讲坛上讲授的内容之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分两类:一类是自己长期在课堂上讲过多遍的诗词。这些诗词的点评只是将课堂上讲的内容,用最时尚的词汇,简述一下。一类是自己虽然喜欢,但没有在课堂上多次讲过的作品。这类诗词需要准备一下。
大学课堂上讲诗词是为讲中国文学史服务的,“史”是重点,“诗词”为讲“史”服务。诗词大会的点评,往往只评一首诗词,要求简洁明了,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个人的见解。我主张用时尚的语言独到的见解阐释诗词。
魏晋南北朝作家,我喜欢曹植、陶渊明;唐代,我喜欢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宋代,我喜欢苏轼、欧阳修、陆游等诸多诗人的诗词。
我的记忆力,从学生时代到中年都相当不错。现在七十多岁,记忆力下降了。
中华读书报:您是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据说《史记》是您在小学时就读的,还记得那时候的阅读感受吗?
王立群:小学读《史记》是讹传。我最早接触《史记》是在1966年。是我所在的小学图书室中唯一的一部《史记》。当时读起来有障碍。一是文字障碍,二是理解障碍。那时生活比较简单,高考失利后,读书是唯一让我快乐的事。小学的图书室,特别是1965年刚刚建校的厂办小学的图书室,图书少得可怜,难得见到一套中华书局版的《史记》,当然视为珍宝。
中华读书报:《史记》算不算对您影响最大的书?您读《史记》,讲《史记》,出版了《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作品——您从《史记》中收获了什么?
王立群:《史记》的确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书。因为《史记》两次影响了我的人生。
第一次是1979年的考研。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给我指出了唯一一条可以圆我大学梦的路。因为1965年高考失败后,我在开封一家厂办学校教书。1977年恢复高考,不准1965年的高中落榜生参加,完全封堵了我读大学的梦想。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而且将最低学历降至高中,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因此,考研,成了我圆梦大学的唯一之路了。我没上过大学,又在大学停招10年之后,大学教材非常难找到。我到处借大学中文系的教材,自学中文本科的主要课程,准备参加1979年的研究生考试。因为报考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古文阅读及其相关知识是一大关,特别是复试时有一道有关《史记》的题目,我在1966年至1977年的《史记》阅读,帮了我一个大大的忙。
第二次是2005年12月24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来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我讲了《史记》中“鸿门宴”的前十几句,讲完即受命去录像,录完离开时,央视“百家讲坛”的一位编导告诉我:王教授,你是河南大学的首选。果然,十几天后,我接到通知:2006年元月16日到北京试讲。我讲的即是《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的全文,一口气讲了100分钟,这是两集的最高时长。讲完,被编导叫上楼,见到了“百家讲坛”当时的制片人。制片人第一句话就说:“王教授,你选一本书给我们栏目讲讲。”我回答:“讲《史记》吧。”这一讲,就是10年。
2006年我61岁,从此年开启了和央视的一段时间的合作,除了“百家讲坛”270多集节目外,还有2013年直播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2015年开始的录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一至第六季等活动。
中华读书报:您觉得自己研究《史记》,在众多学者中有何特点?
王立群:《史记》作为一部文史名著,研究者众多。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普及,二是研究这部经典中的篇章。
普及工作主要是在央视“百家讲坛”以《史记》十二本纪中的《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帝本纪》(参阅《汉书武帝纪》)为对象,讲述秦始皇、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系列人物,同时穿插相关世家、列传中的重要人物。这项工作,历时七年。
当年跟着央视听“百家讲坛”读《史记》系列的小学生,现在已经读大学了。接棒传播的是近年兴起的音频平台,如“学习强国”、蜻蜓FM等,都比较完整地收录了“王立群读《史记》”的绝大部分内容。
我对《史记》的篇章研究,主要集中在《司马相如列传》《扁鹊仓公列传》等篇目上。前者揭示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婚姻,实际是司马相如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后者揭示了扁鹊只是上古“神医”的一个图腾。
关于《司马相如列传》的解读,有过相当激烈的争议。但主要是非学术争议,学术争议中赞成和反对者兼有。
中华读书报:您常常重温读过的书吗?反复重读的书有哪些?
王立群:读过的书,不等于读懂了。新的阅历,新的认知,新的视角,都会产生新的看法,因此,有些经典会过一阵子再看看。
中华读书报:您的枕边书有哪些?会经常变化吗?这些书为什么会成为您的枕边书?
王立群:我的枕边书主要是历史书。我从1979年读研开始,就一直认为:地理环境影响历史,历史现实影响文学。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学。所以,我从读研究生开始,就非常重视读史学类书籍。因为历史时代不同,文学形式、文学理论、文学表达,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中国文学长河中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和小说,无一不是和历史息息相关的。历史认知的匮乏,会导致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产生很大的误解。
我的枕边书经常会变。原因是有了新的历史书,就会将新书放在枕边,晚上睡觉前读一会儿。有时感觉非常好时,也会把枕边书放到白天去读。
中华读书报:能否具体谈谈,您眼下读的枕边书的感受?
王立群:最近在读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寄赠的新作《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这部新作重点讲了帝制时期的制度变化给予历史的巨大影响。作者认为:“与事件、人物相比,制度是历史发展中更具体的因素,因为它的作用是结构性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规则,它规定人的活动范围,影响人的选择,注定其结局。”(《制度与人心》第3页)此书从开篇的导读到结尾,始终以“制度”为纲展开论述。
中华读书报:您喜欢什么样的枕边书?
王立群:我喜欢能给人启迪的著作。比如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是一本译著,此书的高光是作者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角度:将“历史”一词,切割为三个维度进行论述。
中华读书报:您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会记笔记吗?喜欢快读还是慢读?
王立群:我看书一向比较慢,这可能和阅读习惯有关。不写笔记,但会在给我启发的书页上批批划划,留下初始的读后感。
快读往往忽略了思考,慢读可以让我从容地思考。
中华读书报:您最理想的阅读体验是怎样的?
王立群:引发我的思考,改变我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栏目主持人:宋庄)
▶点击阅读枕边书系列文章:
李佩甫 | 邵燕祥 | 阿来 | 李洱 | 莫砺锋 | 李敬泽 | 张抗抗 | 严歌苓 | 徐小斌 | 谢冕 | 宗璞 | 周大新 | 丁帆 | 毕飞宇 | 许子东 | 牟钟鉴 | 陈彦 | 格非 | 林希 | 冯骥才 | 马瑞芳 | 聂震宁 | 阎晶明 | 刘勇强 | 杨雨 | 张炜 | 宁宗一 | 刘亮程 | 王充闾 | 唐博 | 张庆善 | 叶永烈 | 韩少功 | 蒋子龙 | 汪涌豪 | 范小青 | 杨武能 | 余中先 | 詹福瑞 |吴承学 | 叶兆言 | 鲍鹏山 |王彬彬 | 黄霖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书业的风向标
学者作家的交流平台
教师学生的课外园地
编辑的案头参考
书店图书馆的采购向导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中华读书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协会主办,彩色对开大报,每周三出版。每期20版,15万字,单价3元;全年50期,总价150元。新出好书、学术前沿、文坛风云尽在其中!您可以随时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订阅页面:
邮发代号:1-201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60
咨询电话☎️:010-67078085,67078076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