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举行、当代英美文学翻译研究高峰论坛举办...

译世界编辑部 译·世界 2021-03-16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19第38期,总第154期)


编者按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9月28日-10月12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翻译出版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The 15th China Conference on Machine Translation, CCMT 2019)于9月27日至29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CCMT旨在为国内外机器翻译界同行提供一个交互平台,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召集各路专家学者针对机器翻译的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和评测活动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为促进中国机器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和计算能力的提高,机器翻译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数据量比较充足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非常不错的效果,然而在一些资源稀缺、领域或者说小语种的翻译任务上,有时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表现甚至还不如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数据增强的技术,例如 Back Translation、将一些词替换成一些相似的词等,以此来增加机器翻译的数据,从而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


在9月27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上,一场主题为「机器翻译数据增强技术探索」的圆桌会就为大家带来了数据增强技术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的讨论和展望。本场圆桌会由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树杰博士主持,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语音语义首席科学家刘群教授、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算法专家陈博兴博士、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脑及资讯科学系黄辉副教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陈毅东副教授,以及字节跳动翻译技术负责人王明轩博士五位机器翻译领域的专家坐镇。(雷锋网)


“第四届翻译学前沿论坛——暨新时代翻译学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举行


9月27日至29日,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中华思想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翻译学前沿论坛—暨新时代翻译学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的22名翻译学博导与知名教授参加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翻译研究的学科融合性”,专家围绕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陈述与交流。


28日上午,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旭教授做开幕致辞,他阐明了会议宗旨,即讨论在翻译研究领域前沿性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教授简短介绍了同济大学及外国学院的历史,指出这次会议主题设立的初衷是探讨怎样加强对外翻译传播建设、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并服务于推进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随后,与会专家聚焦翻译史、社会学翻译研究、翻译与话语研究、翻译与形象学等主题展开陈述与讨论。


张旭教授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湘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翻译的贡献,总结这一时期湘人翻译活动存在的问题,研究关于地理性翻译群体在中国历史形态变革中的价值。《上海翻译》执行主编、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阐述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及目的,探讨从社会学中借鉴及融合的内容,指出现有研究存在学科定位问题、系统性研究问题、术语概念的整合问题及创新与跟风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徐珺教授以实证研究讨论企业外宣翻译和企业形象建构的关系,她通过自建企业简介汉英平行语料库,利用USAS语义分析系统,考察企业外宣英译中隐藏的企业形象构建策略。湖南大学的朱健平教授分析了借用西方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指出翻译研究可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体规划:即中国翻译实践的现代观照,中国翻译经验的理论升华,中国传统思想(哲学、伦理、美学等)的跨界征用,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研究话语体系。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陈大亮教授收集了历次党代会报告和相关文献中的旗帜隐喻并进行分类描写,从翻译的视角考察概念隐喻的理解、政治内涵的传达、国家形象的重构。华东师范大学的窦卫霖教授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特色新词的翻译,借鉴成功的文化传译案例总结新词的翻译原则和策略,通过实证研究考察英语母语受众对于中国社会新词英译的可接受度。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屈文生教授深入分析《烟台条约》中三个词汇的不对等翻译问题,指出这种不对等翻译是帝国主义代言人借助翻译传达、改写、操纵不平等条约文本的实现帝国在华利益,塑造了半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中西权利关系。同济大学的吴贇教授梳理了七十年来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翻译传播政策、内容、模式、话语特征等方面的演变和发展,指出中国的对外翻译是不断更迭的思想探索和实践探索的集成。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董琇教授以《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对于中国江南城市的报道为文本,讨论了西方话语构建江南城市形象的手法、范式及其心理。


在下午议程中,首先发言的是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正栓教授。李教授阐述建国70年以来四个时期藏族格言诗在国内和国外翻译的历史,指出翻译在文化与文明共生及互鉴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中央民族大学的马士奎教授研究潘光旦作品《民族特性和民族卫生》中翻译文本的“植入”现象,探讨潘光旦“写译”过程中采取的原则和策略,指出作者的有效介入使得“植入”文本与原创部分构成有机整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莫爱屏教授基于对《禅说》原文本及其两英译本的分析,探讨多模态语用翻译中视角的转换现象,提出多模态视角转换有助于提升话语的语用叙事效果,达成不同的翻译意义和文化传播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的余承法教授借助在线资源的数据统计与文本解读,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学模式,考察《围城》过去七十年间(1948-2018)在海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和接受情况,着重对异域旅行中的《围城》进行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的黄勤教授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依托,从译者身份的角度对比分析沙博理和王际真英译《家》的译者行为,阐明不同的译者身份对其译者行为的影响。同济大学中华思想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琳教授提出了“翻译话语建构性”概念并简要分析了欣顿山水诗翻译所建构的生态文化话语。同济大学的许文胜教授借助复调叙事手法,挖掘史料记载和媒体报道,前景化译员群体,再现历史语境下“隐身”的译员,构建其应有的社会身份认同。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卞建华教授通过考察汉学家艾朗诺的李清照、苏轼研究和实践,指出美国的汉学研究与翻译学研究对当下中国文化外译研究与实践的参考意义,并分析学者型翻译与文人型翻译的异同之处。复旦大学王建开教授分析中国文化“走出去”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高校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分析《大学》中“明明德”的翻译在中国文化上的缺漏之处,提出以“sun-moon”作为“明”的翻译,并印证该词的可行性。南开大学的吕世生教授分析辜鸿铭《中庸》译本的文化认同及文化价值,指出辜氏用西方话语翻译的方式诉诸目标语接受者的文化经验,使儒学义理与目标语接受者产生文化共鸣。华中师范大学的魏家海教授从翻译选材、翻译实践和副文本分析了宇文所安的凝视观念对杜甫形象的重构、原因及反思,认为宇文所安的翻译一方面为唐诗在西方汉学研究中赢得了话语权,另一方面也遮蔽了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扭曲了唐诗的文化形象。(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当代英美文学翻译研究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


近日,由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主办、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和浙江省翻译协会协办的当代英美文学翻译研究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此次高峰论坛邀请了校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学校和学院领导莅临论坛开幕式,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当代英美文学翻译的种种话题。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所长郭国良教授主持开幕式,介绍与会嘉宾。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民教授、著名作家毕飞宇先生、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先生、浙江省翻译协会会长范捷平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先生,依次为此次论坛开幕式致辞。


毕飞宇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高度评价了翻译为他打开世界、导向未来的重要性,并以《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例子,揭示了翻译的文化与思想的构建力量,认为翻译家对于沟通与传播世界各种文明和文学起着重要作用。


许钧教授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特别珍视历史上留下的一批精神财富”。中华翻译家为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翻译家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要发扬,为此他提出要特别重视翻译家手稿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开幕式结束后,黄源深、曹明伦、毕冰宾、吴笛、姜秋霞和许诗焱六位专家分别做主旨发言。 (浙大译学馆)



事项预告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分会第六届年会将于10月11日-13日召开


当今的文学研究具有极强的跨学科性,文学批评借用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文化研究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一方面,这使得对文学经典的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多视角的特点,使一些受忽视的作家和作品被重新发现和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学作品的文学属性、功能和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英语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分会第六届年会将于10月11日-13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分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英语文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包括以下几个分议题:

1. 文学性与文学边界

2. 性别、阶级、种族研究

3. 社会、历史、政治研究

4. 英语文学与国民性的建构

5. 自由人文主义与文学批评

6. 文学经典的改写与改编

7.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8. 文学伦理学研究

9. 中国文学的英译及接受研究

10. 其它相关议题


联系人:

王  朓 15904508395

徐卓睿 0451-86414509

会议邮箱:fla_hit2019@163.com

(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第四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将于10月11日-13日召开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语言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建设需求,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将于2019年10月11日—13日在昆明理工大学举办第四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及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Routledge)、Functional Linguistics (Springer)、《中国外语》等期刊编辑部协办。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参加。


主旨发言专家包括: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国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文斌、暨南大学教授范俊军、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原一川、厦门大学教授苏新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苗兴伟、广州大学教授王晋军等。


会议主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生态语言学研究

会议议题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语言学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语言学

(3)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语言学

(4)国家语言能力发展与生态语言学

(5)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与语言生态

(6)生态话语分析

(7)生态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8)生态语言学与文学鉴赏与批评

(9)生态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联系人:

孙东 0871-65916132,13629666993

(外语学术科研网)


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将于10月15日-16日举行


为总结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成效和经验,研讨语言扶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望语言扶贫的未来,助力“第一个百年目标”和人类减贫事业,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拟于10月15日—16日举办。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导,《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主办,语文出版社、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等协办。


会议主题为: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主要会议议题包括:(一)推普脱贫的成效和经验;(二)语言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语言教育与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四)“互联网+”时代语言技术在扶贫中的地位与应用;(五)语言扶贫展望;(六)人类语言扶贫的理论与实践。


会议论文择优在《语言战略研究》专题发表或收入《语言与贫困论文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联系人

李   博 15037606590

王春辉 13681263610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一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国际会议将于10月18日-20日在大连召开


第一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国际会议将于10月18日-20日在大连召开。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主旨发言专家包括: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教授、国际计算语言学学术委员会委员Christin Boitet,英国伯明翰大学名誉教授、德国语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Wolfgang Teubert,希腊雅典大学副教授、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成员Christina Alexandris,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南京大学教授、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魏向清,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傅兴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技系副教授李斌等。


联系人:

王老师 15998467760

佘老师 13889487508

(本消息由业内人士提供) 


第八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0日举办


“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活动,已连续召开七届。第八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10月18日-20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行,由大连外国语大学语言学研究基地、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共同承办。欢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独立发言、组织专题论坛等形式参会交流。


会议主题: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话语研究

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新闻媒体与话语研究

2. 国际政治与话语研究

3. 社会交往与话语研究

4. 国家治理与话语研究

5. 改革开放与话语研究

6. 社交网络与话语研究


联系人:

党安琦 13042484911

朱磊 18340816129

电子邮箱:multilingual2018@163.com

(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第三届全国译学研究前沿论坛将于10月18日-20日举行


为进一步深化译学前沿理论研究,繁荣学界学术交流,全国译学研究前沿论坛组委会与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拟定于10月18日-20日在宁波大学举办“第三届全国译学研究前沿论坛”,诚邀各界学者拔冗参加本次学术论坛,立足译学前沿,共同探讨译学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方向,推动翻译学研究创新性发展。届时论坛将邀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


会议主题

1. 新中国70年口笔译研究;

2. 中国文学、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

3. 翻译史与翻译家研究;

4.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5. 张柏然译学思想研究。


联系人:

刘学明  13486038196  

李婵   15867226940

会务组邮箱:nbutranslation123@163.com

(宁大外院) 


第八届中日翻译实践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0日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中日翻译的实践与研究,探讨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为中日翻译教育、翻译文化研究提供平台,以期促进翻译教育工作者的翻译教学、翻译工作者的翻译实践及交流,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日中翻译文化教育协会定于10月18日-20日联合举办第八届中日翻译实践研讨会。


授课专家包括:日中翻译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松冈荣志、私立上海杉达学院日语系主任施小炜、上海理工大学日语系主任杜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丁国旗、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林璋、日中翻译文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宫伟、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李国栋、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钱晓波。


联系人:

汪洋 13984150957

刘岩 17885613220

(松冈荣志微信公众号)


2019年外语教学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将于10月18日-20日举行


为推进新时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创新,更有针对性地满足我国外语学习者的需求,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10月18日-20日举办首届外语教学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本届会议由集美大学主办,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集美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


本次会议特邀刘建达教授、徐锦芬教授、生安锋教授、任伟教授、毛浩然教授等作主旨发言,并邀请知名学者进行专题研讨和工作坊,欢迎全国高校教师、研究生积极投稿。


会议主题为:新时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主要议题包括: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新时代外语教学理论创新、新时代外语学习者研究、新时代外语教材研究、新时代外语教师发展研究、新时代外语测评研究、新时代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新时代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外国语言文学前沿研究议题等。


联系人

傅老师:0592-6180516,13696901929

会务组邮箱:

flylmy@jmu.edu.cn,165334609@qq.com

(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微信公众号)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13届专题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0日召开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专题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0日在重庆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会议主题:美国文学中的共同体想象:家园与社区(Imagining Home and Community in American Literature),主要议题包括:

1. 美国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

2. 美国文学中的地方、社区与家园意识

3. 美国文学中的共同体想象与美国民族身份建构

4. 美国文学中的共同体与个体关系

5. 美国文学与电影中的家园、社区意识的同构

6. 族裔文学中的家园、社区意识建构


联系人:

毛凌滢 023-65678512     

隋海兵 023-65678529

(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陕西省语言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资料与方法”——语言研究的新趋向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0日举行


近年来,先秦至明清各时段的出土文献数量不断增加,为研究各个时期的语言面貌提供了大量新资料。此外,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新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汉语研究呈现出新面貌并涌现出了大量新成果。


为反映近年陕西省语言学研究的新面貌,加强语言学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陕西省语言学学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文学院、安康学院联合主办,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陕西省语言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资料与方法——语言研究的新趋向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0日举行。


会议议题为:资料与方法——语言研究的新趋向,分议题包括:音韵学研究与陕西方言研究;语言教学与外语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语言与文化、民俗研究;语言学相关研究。


联系人:

杨运庚 13891581199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0日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将于10月18日-20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会议主题为: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的多维研究,主要议题包括:生态翻译理论与应用研究、生态翻译认知研究、生态翻译理论及话语体系研究、认知翻译理论与实证研究、认知翻译与跨学科研究、认知翻译过程研究、认知翻译研究的方法论、现代技术与口译认知研究、现代技术与笔译认知研究、多模态认知翻译研究、典籍翻译认知研究等。


会议主旨发言专家包括:清华大学二级教授胡庚申、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博士生导师Isabel Lacruz、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康志峰、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李德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卢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MTI中心主任孙三军、《外国语》编审谭业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建华、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会长文旭、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朱源等。  


联系人:

杨老师  010-6251105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将于10月18日-21日举行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西兰梅西大学人文学院将于10月18日-21日在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联合举办“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暨第16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ICCSL-16)、第4届汉语远程教育与传播国际研讨会(ICTC-4)。自即日起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参会论文,欢迎海内外学者提交论文提要。


会议主题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新时代汉语远程教育与传播,会议主要议题为: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本体研究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

  (3)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

  (4)汉语国际教育来华留学生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5)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6)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教育与教师发展

  (7)孔子学院建设与发展

  (8)汉语国际传播大数据与资源建设

  (9)汉语远程教学与传播

 

 联系人:

  李润生、李守纪 010-82303813

  刘楚群 0791-88120290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新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19日-20日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端口笔译人才的培养,加强与国际翻译研究和翻译教育领域学者的交流和对话,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40周年之际,主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19日-20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数字化时代的翻译教学和教学法研究,数字化时代的翻译实践研究,口笔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中的多模态,翻译人才培养和职业化,口笔译中的伦理问题,口笔译能力和评估,口笔译远程实践和教学,笔译慕课制作、问题和挑战,翻译教育史,翻译教师培训等。


联系人:

胡老师、樊老师  010-88816386

联系邮箱:gstisymposium2019@163.com

( 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


2019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将于10月19日-20日举行


为持续推进更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教学理论发展和教学方法创新,提升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的学术影响力,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CELEA)将于10月19日—20日举办“2019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中国特色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本届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本次会议的分议题包括:

1. 中国特色英语类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创新研究

2. 中国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3. 中国特色英语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4. 英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5. 英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6. 英语类专业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7. 英语教材建设与评价研究

8. 英语课程测评与能力测评研究

9. 中国基础英语教育研究

10.中国农村英语教育研究


主旨发言人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有中、浙江大学教授何莲珍、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查明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韩照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Richard Young、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等。


联系人:

余老师 13886156540

闫老师 15308652425

方老师 15342282100

(外语学术科研网)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电力金课建设”教学论坛暨第二届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年会将于10月19日-20日举行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电力金课建设”教学论坛暨第二届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年会拟于10月19日-20日在长沙理工大学举办,聚焦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打造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金课建设,旨在推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落实与实施,拓展教育视野,拓展课程深度,打造高阶性强、创新性强、挑战度高的新工科“金课”,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翻译教学和研究质量。


会议由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新工科、新能源、新思路。

  主要议题包括:

  1.能源电力金课建设方案

  2.能源电力课程思政探讨

  3.能源电力翻译与外语教学改革

  4.能源电力类高校国际合作

  5.能源电力类外语专业课程与ESP课程建设

  6.能源电力翻译行业标准探讨

  7.能源电力翻译规范与语料库建设

  8.能源电力翻译与产学研服务

  9.能源电力话语权与国家形象建构

  10.其他相关议题

  

联系人:

马丁0731-85258613;13874960219

(WITTA资讯中心)


第五届中国语言产业论坛暨第四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将于10月24日举行


根据国家语委“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组织方的总体安排,“第五届中国语言产业论坛暨第四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作为本届“语博会”系列论坛之一,于10月24日在北京举办,论坛地址为首都师范大学。论坛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为指导单位,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广州大学语言服务研究中心主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承办。


论坛的主题为“区域语言服务”和“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与产业化发展”,

会议相关议题包括:

1.语言产业和语言服务的基础理论问题

2.区域语言产业与语言服务

3.语言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创新

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语言政策研究

5.祖国统一步伐下的两岸语言问题研究

6.区域特色语言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7.省域语言产业现状调查

8.语言智能与社会进步

9.语言教育服务与语言文化传播

10.2022年冬奥会语言服务及城市语言环境(景观)建设


联系人:

帅柳娟:18811008929

王海兰:13791043835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五届中国跨文化传播论坛将于10月24日-26日举办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定于10月24日-26日共同主办第五届中国跨文化传播论坛,本届主题为“媒介科学与跨文化创新传播”。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与未来、儒家文化与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时代的媒介素养与跨文化素养研究、跨文化传播能力与国际传播能力研究、国际传播的文化性研究、媒介技术史与国际传播秩序变迁、国际传播与媒介生态学研究、国际传播与媒介考古学研究、国际传播与媒介人类学研究、数字政策与全球传播生态、智能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反思等。


联系人:

刘鑫 18032163075

宋瑞祺 13954121909

(跨文化交际前沿)


第四届《翻译界》高端论坛暨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25日-27日举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界》编辑部、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拟于10月25日-27日联合主办第四届《翻译界》高端论坛暨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集中译学智慧、广开思路,提升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水平。


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界》编辑部主办,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承办,《上海翻译》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协办。


会议主题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议题包括:

  1)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国家规划研究

  2)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理论研究

  3)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实践研究

  4)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传播研究

  5)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个案研究

  6)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能力培养研究

  7)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问题与对策研究


会议邀请专家包括:国际翻译界知名学者Christiane Nord(诺德教授)、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教授陈瑞清、日本汉学家《金瓶梅》译者田中智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宏志、上海大学教授傅敬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黄忠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马会娟、《中国外语》编辑部副主编常少华等。


联系人:

石灿 17801099593

布占廷 18006481073

(翻译界)


2019年智能技术和语言学习国际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10月25日-27日召开


2019年智能技术和语言学习国际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10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


本会议邀请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语言学习等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智能技术背景下语言教育的新形态,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范式发展。


会议涵盖两大主题:智能技术和语言学习,其中包括:技术增强的语言学习、知识构建与多元素养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习与教学、多语许恶习和语言教育等。


联系人:

曾老师 18117232596

江老师 18721008500

田老师 021-67701550

(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2019年语料库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25日-27日召开


2019年语料库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25日-27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上海理工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界》编辑部、《外语电化教育》编辑部协办。


会议探讨主要议题包括:语料库语言学理论探索与方法论建设、语料库研究中交叉验证与跨学科探索、语料库分析技术与系统开发、语料库与话语分析、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等。邀请嘉宾包括:伯明翰城市大学语言与语言学教授Antoinette Renouf、美国杨百翰大学语言学教授Mark Davies、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卫乃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梁茂成、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许家金、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李文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何安平、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濮建忠等。


联系人:

张老师 18601677400

缪老师 13611926467

(译世界)


第一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国际会议将于10月25日-27日举行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加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使学者们能够从容应对人工智能给语言学未来研究及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10月25日-27日举办第一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国际会议。


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主旨发言专家包括: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教授Christian Boitet、英国伯明翰大学名誉教授Wolfgang Teubert、韩国科学技术院计算机科学教授Choi Key-Sun、希腊雅典大学教授Christina Alexandris、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南京大学教授魏向清、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梁茂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系硕导崔启亮等。


联系人:

王老师 15998467760

佘老师 13889487508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翻译学科:回顾与展望”高层论坛将于10月25日-28日举行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教育部全国MTI教育指导委员会、《东方翻译》编辑部和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决定于10月25日-28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主题为“翻译学科:回顾与展望”高层论坛。


论坛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学科建设

二、 翻译技术发展和翻译研究

三、重写翻译史

(江苏省翻译协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学研讨会将于10月25日-28日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华文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为国内外华文教育及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学者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由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华文教学研讨会”将于10月25日-28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办。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新时代华文教学的融合与发展”。


会议主题为:

1.大数据和融媒体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

2.新时代华文教育的定位研究;

3.海外华人社会的文化传承研究;

4.华文教学领域的技术创新研究;

5.基于华文教学的华语本体研究;

6.华语习得偏误研究;

7.语言对比与华语教学研究;

8.华文教学实证研究;

9.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10.华文教育史研究。


联系人

刘旭 15001279003

蔡晓宇 0592-6167212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十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将于10月25日-30日举行


“第十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将于10月25日-30日在日本大阪府枚方市举行,由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和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合办。


会议名额为120人。本届会议继续设立青年学者资助名额20个(获得硕士以上学位但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要求申请资助者必须提交全文。(语言服务)


首届语言智能研究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26日举行


为推动语言智能研究的发展,推进语言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决定于10月26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召开首届语言智能研究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邀请来自高校和企业的语言智能专家,探讨语言智能发展的最新进展,研讨语言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会议议题包括:语料库与语言智能、机器翻译的最新进展、文本数据挖掘与文本智能处理等。会议邀请的专家包括: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华为公司机器翻译研发团队负责人陈圣权、宾西法尼亚大学语言数据联盟原科研副主任袁家宏、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刘功申、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丁红卫、达而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贾学峰、上海浦东软件园浦软学院院长罗峻。


联系人:

李老师  15121094134

联系邮箱:icsa@shisu.edu.cn

(语言学通讯) 


“新时代 新文科 新外语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高精尖之路高层论坛”将于10月26日-27日举行


为进一步研讨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战略与路径,深入探索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前沿问题,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拟定于2019年10月26日-27日联合在京召开“新时代 新文科 新外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高精尖之路高层论坛”,共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大计和前沿问题。


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高精尖之路——战略与路径”,主要议题包括: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等。


部分拟参会发言主旨专家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部长高明乐、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何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胡建华、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部长罗林、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院长武光军等。


联系人:

关心  18612507877

赵文节  13001216856

办公电话:010-65778963,010-65778420

邮箱:guanxin@bisu.edu.cn

(语言科学)


“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工作坊”将于10月26日-28日举行


为加强中外时政翻译人才的培养,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提升我国时政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使我国的时政翻译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定于10月26日至10月28日面向全国高校师生举办“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工作坊”。 


研修主题为: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实践,研修主要内容:中国时政话语外译与外事外宣工作,中国时政话语外译的方法、技巧与策略,中国时政话语外译案例解析,中国时政话语外译的难点与要点,中国时政话语外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师资团队为: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鲍川运教授、前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徐亚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傅鹏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笔译系主任欧阳利锋。


联系人:

李老师  020-36209086

(广外高翻SITS)


第七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九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将于10月26日-28日举行


第七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九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定于10月26日-28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由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1. 中国叙事学的学科建设

2. 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及运用

3. 中西叙事传统比较

4. 中国古代叙事理论

5. 后人类视阈下叙事形态的各种可能

6. 传媒变革与跨学科叙事

7. 当代生态文化、感官文化与物质文化的蓬勃发展及其叙事影响

8. 叙事与抒情

9. 叙事学视角下的中外作品阐释

10. 电影叙事学

联系人:

刘亚律 13870978260

肖惠荣 18107089153

陈  茜 13870965806

易丽君 13617093997

(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微信公众号) 


Part 2

翻译出版


捷中文艺沙龙:中捷两国的文学翻译作品也能成为畅销书


近日,“捷中文艺沙龙:文化交流70年”在北京举行。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佟福德向影视导演徐静蕾(代领)、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专业副教授徐伟珠、中捷当代美术馆馆长覃琨瑛、《世界文学》杂志主编高兴(代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捷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鹏,五位曾为捷中文化关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中方文化界人士授予“扬·马萨里克”银质奖章。


“捷中文艺沙龙”分为主题演讲、“我与捷克”作家圆桌讨论会、电影、戏剧和美术分享,以及捷克语学教学和翻译四个主题环节。来自中捷两国文学创作和译介,艺术创作与推广,以及语言、历史研究领域的杰出人物,分别就各自的文化记忆和创作实践,对70年来两国间人文联系交流进行了广泛的回顾和探讨。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捷克汉学家李素就“捷中文化关系”展开讨论。吉狄马加介绍说自己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名的诗人,在开始诗歌写作的过程中,外来诗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其中就包括现当代捷克诗人的作品。还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阅读过捷克新时代诗歌奠基人卡雷尔·希内克·马的长诗《五月》。他的作品以爱情为主题,不仅仅抒发了一个民族渴望复兴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他从人性出发,将个体的情感提升到了人类道德的精神高度。”


在李素发表的《汉学、政治与市场之间:中国文学在捷克译介的沧桑》主题演讲中,她首先提到了鲁迅在1936年为《呐喊》捷克译本所写的序言,“我们两国,虽然民族不同,地域相隔,交通又很少,但是可以互相了解,接近的,因为我们都曾经过苦难的道路,现在还在走——一面寻求着光明。”他介绍说二战后,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都曾被译介到捷克:1947年老舍的《骆驼祥子》在捷克出版,第一次印数就达到50000 册;1950年茅盾的《子夜》第一版印数10750册,1958年第二版印数则达到了34000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数字对小小的捷克图书市场而言,恐怕连通俗畅销书也达不到这么高的首次印刷数。就当代作家而言,翻译成捷克语作品最多的有余华(四部)、刘震云(三部)、莫言(两部)……最新轰动捷克读书界有刘慈欣的《三体》系列。” (澎湃新闻) 


【资料来源:外交部、教育部、外文局、译协、各院校等机构官网、媒体公开报道、自媒体资讯、业内人士推荐及其他公开信息。】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责编:张婷



声明:本文为译·世界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擅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号内搜”,获取链接,可以快捷搜索“译·世界”号内任意信息~

推荐阅读

简报 | 全国第二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报名开启、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亚洲学院、非洲学院 ...

简报 |“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论坛举行、首届徽文化外宣翻译大赛报名...

简报 | 98岁许渊冲分享翻译心得、首批“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实施研讨会...

简报 | CATTI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开考的职业资格考试、“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揭晓...

有声简报 | 华人翻译家施华谨获菲律宾“语言捍卫者”奖、留学生翻译《贾平凹散文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