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18:看不见≠不存在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1 | 优才心理板块

2017-09-05 谢小庆淅萍王利群 优才成长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连载之18

研究18:看不见≠不存在

优才新媒体团队制作

研究1:人类是有一个大脑还是两个大脑?|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4

研究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No.135

研究4:小心视崖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5

研究5:所见即所学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6

研究6:睡眠,毫无疑问就会做梦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7

研究7:梦,也许并不浪漫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8

研究8: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9

研究9: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0

研究10: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1

研究11:敲敲木头(斯金纳对迷信行为的研究)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2

研究11:敲敲木头(斯金纳对迷信行为的研究)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7

研究12:观察到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2

研究13:期望导致结果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3

研究14: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7

研究15: 心中的地图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8

研究16:感谢记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9

研究17:爱的发现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0

18/40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

你是如何从一个仅有基本思维能力的婴儿发展成现在能使用语言、符号和逻辑等众多复杂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成人的?对于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这样的:“嗯,我是通过学习获得这些智能的”这是一个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从成人那里接受教育的过程。”

仅凭直觉,大多数人对于这个解释会持肯定态度,但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却认为,智能的获得不仅仅只是通过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渠道。人们普遍认为,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就像身体的成熟一样,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它始终是以可预测的方式进行的。

当你面对一个婴儿时,你会认为只要通过足够的学习,他便会表现出许多成人的行为吗?当然不会。相反,你明白,这里有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它将使孩子在未来表现出更加复杂的行为。只有当孩子们达到了特定的发展水平,某种学习才能导致某种行为。例如,就拿走路这个行为来说,你也许会认为走路是一种习得的行为。但设想一下,教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走路,你可以按奥林匹克训练计划每天对婴儿进行8小时的训练,他也学不会走路,这是因为他的身体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走路的程度。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智力或认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当认知发展达到某个特定的阶段,个体才会有特定的推理和思维能力。否则,无论进行多少次学习也学不会这种能力。心理学界把对认知发展概念的这种理解与认识归功于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让·皮亚杰是心理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研究不仅引发了发展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并为其后的智力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让·皮亚杰早先攻读生物学,主要致力于研究动物适应环境的先天能力。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即巴黎大学的前身)研究期间.他在阿尔弗雷德·比纳实验室找了一份工作,以赚取额外报酬,这个实验室便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诞生地。他的工作是对一项用英语开发的推理测试的法语版进行标准化。之所以要对测试标准化,主要是为了保证每个孩子所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这样,儿童所得分数的不同只能归结为他们自身的差异,而不能归结为测验本身的变异。让·皮亚杰正是在巴黎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开始形成了他自己的认知发展理论。

1理论假设

起初,对于皮亚杰来说,比纳实验室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在随后的测验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回答问题时表现出的一些有趣的模式开始引起他的注意,即同一个年龄段的儿童出现的错误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他们用同样的推理得到同样的答案。深深吸引他的不是正确答案,而是导致这些错误答案的思维。基于这种观察结果,他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年龄大的儿童不仅在学到的东西上比年龄小的儿童多,而且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也与后者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他对当时流行的建立在测验分值上的智力定义产生了质疑,他认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是不同的。

让·皮亚杰在他后来五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他的工作使他那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得以产生,该理论解释了人类获得复杂思维的过程,多年来无可辩驳。他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都要经过四个认知发展阶段,其顺序相同,年龄阶段基本数一致,详见表5.1。

与皮亚杰的理论本身同样重要的是他研究儿童思维能力所使用的技术。在比纳实验室里,他认识到如果要探索新的智力概念,那么就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与以往那些死板的标准化测验不同,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访谈技术,那就是让儿童的回答对提问方式产生影响。用这种方法,潜藏于答案背后的思维过程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掘。

表5.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阶段               年龄范围         主要特征

感觉运动阶段        0~2岁     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和运动获得的(例如观察和抓握);思维与身体运动是同步进行的;客体永久性概念开始形成

前运算阶段           2~7岁    思维与运动分离,并且思维的速度大大加快,能够进行象征性思维非逻辑的,“不可思议的(magical)”;思维万物有灵论:所有客体都有思想和感觉自我中心式思维;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包括能对客体进行分类以及根据数学法则进行运算,但其对象仅限于现实具体客体液体、面积和体积的守恒;能够推断他人的感受或想法

形式运算阶段         11岁以上 逻辑思维拓展到假设概念和抽象概念,能够借用隐喻和类比进行推理,能够探讨价值观、信仰以及哲学问题,能够思考过去和将来,每个人所达到的形式运算阶段的水平不同,有些人甚至根本达不到形式运算阶段

让·皮亚杰的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是他通过研究自己的孩子吕西安娜、杰奎林和洛朗得出了许多结论。按照今天的科学标准衡量,这种方法将会受到极大地怀疑,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偏见,并且缺乏客观性。然而,事情总有出人意料的时候,皮亚杰通过对自己孩子的研究所得的结果已成功地应用于世界上大多数儿童。

很明显,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在这短短的一节中对他的工作细节做进一步的阐述。因此,我们将重点来讨论他对关键智力技能“客体永久性”概念的探索。这一技能是皮亚杰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同时对它的探讨将为我们提供更多机会来了解他的研究方法。

客体永久性的意思是即便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之内,我们也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倘若现在有个人来到你面前,从你的手中把这本书取走,又跑进了另一间房间,你会认为这本书或拿书的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吗?当然不会。这本书和这个人已经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便你已看不见、摸不到他们,你也知道他们依然存在。但皮亚杰认为,这种能力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他以实脸证明,对物体永久性的认识是在人8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发展的。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倘若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进行问题解决和内部思维。所以,当一名儿童从感觉运动阶段(0~2岁,参见表5.1)进入前运算阶段时(2~7岁),儿童必须具备客体永久性的能力。

2方法与结果

皮亚杰用非结构式的评价方法研究了客体永久性这一认知技能的发展过程。由于观察对象是婴幼儿,皮亚杰的研究常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在这些游戏中,他与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通过对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在游戏中所犯错误的观察,皮亚杰发现在感觉运动阶段之中还有六个小阶段,这六个阶段与物体概念的形成有关。为使你更好地领略他的研究风格,下面我们将对这六个阶段作一简要介绍,并穿插一些皮亚杰观察日记中与此相关的案例。

阶段I(出生~1个月)

在此阶段中我们能观察到婴儿对喂养和接触的行为反射,但没有任何与客体水久性有关的迹象出现。

阶段Ⅱ(1~4个月)

在第二阶段中,仍然没有出现与客体永久性概念有关的任何迹象,但有些行为却被皮亚杰认为是客体永久性概念的前期准备:婴儿开始有目的地重复以自己身体为中心的各种动作。例如,如果婴儿的手偶然碰到了自已的脚,他也许会反复作出同样的动作以使这种现象反复出现,皮亚杰将其称为“初级循环反射”。在这一阶段,婴儿还可以用他们的眼睛追随物体。通常,当一个物体离开他们的视野时,他或她的视线将会继续停留在物体消失的那个点上.好像希望这个物体能再次出现。这种现象似乎是客体永久性概念的一种表现,但皮亚杰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这时的孩子还不会去主动寻找消失了的物体.如果物体不再出现,他们将会把注意力转到别的物体上,皮亚杰把这种行为称做“被动期待”。下面是皮亚杰与他的儿子洛朗(laurent)之间一次互动的情况,它可以说明以上这一点。

洛朗2个月大时,我透过摇篮的顶棚观察他,我总在某个固定点出现,当我离开他的视线时,洛朗就盯着那个点看,急切地希望我再次出现。

孩子的目光仅限于物体消失的那个地方:如果没有别的东西再次出现,那么在他的脑海里只会留下对物体知觉的一些感受,他不会再去探寻物体的去向。如果他的头脑中有物体的概念……他便会主动去各种可能的地方寻找物体的下落……但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对他而言,消失的物体还不是“永久的客体”,它仅仅是一个表象,一旦消失就无迹可寻,有时却又莫名其妙地出现。

阶段Ⅲ(4~10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有目的地反复操纵在环境中偶然遇到的物体(二级循环反射)。他们开始伸出手来力图抓住那些东西,用力摇它们,把它们拿到眼前仔细观察或放进嘴里。同时,孩子们的快速眼动能力也开始发展,他们的眼睛能追踪迅速移动或落下的客体。在这个阶段的后期,首次出现了“客体永久性”的信号,例如,如果孩子们看见了物体的一小部分,那么他们便会开始寻找那些在视线中还很模糊的物体。

在吕西安娜9个月大时,我给了她l只她以前从未见过的赛璐鹅。她立即抓住它,将它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遍。我把赛璐鹅放在她的旁边,当着她的面把它盖住,有时候盖往全部,有时候落出鹅的脑袋。吕西安娜作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倘若鹅在视野中完全消失,即便吕西安娜马上就要抓住它了,她也会立即停止对鹅的去处的搜寻……但倘若将鹅嘴露出来,她就不仅会抓往看得见的部分,把动物拽到她面前,而且……有时候为了要抓住整只赛璐鹅,她会预先揭起用于遮档的布!……即使在鹅嘴出现的情况下,她数次将布掀起,吕西安娜也从来不试着在鹅完全藏起来的时候掀起那用于遮档的布。这就证明了对整体的重新组合要比寻找看不见的东西容易得多。

然而,皮亚杰仍然坚持认为,物体的概念还未完全形成。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而言,物体的存在并不具有独立性,它是与儿童自己的行动及感知觉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儿童认为物体只露出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它们正在消失,而不是被其他物体所掩盖”。

阶段Ⅳ(10~12个月)

在第三阶段的最后几周与第四阶段早期,儿童已经知道即使客体不在视线之内,它们依旧存在。儿童会想方设法地主动寻找完全被隐藏的客体。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标志着客体水久性概念已经形成,但皮亚杰认为,这种认知技能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因为儿童仍然不具备理解“可见位移”的能力。为了便于理解,皮亚杰引用了下面的例子(你可以自己尝试一下):你与一个11个月大的孩子坐在一起,把一个玩具完全藏在毛巾下(位置A),孩子会从毛巾下找出那个玩具。在孩子看来,客体很明显地存在着,并没有消失。然面,如果你再当着他或她的面把物体藏在毯子下(位置B),孩子将有可能返回先前发现过玩具的位置(A)进行搜寻。此外,你可以多次重复这个过程,孩子会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称此现象为“A非B效应”。

杰奎林10个月大时,我让她坐在床垫上.我从她的手中取走鹦鹉,并连续两次藏在她左边的垫子下(位置A),她两次都找到鹦鹉并抓在手里。然后,我又从她手中取走鹦鹉,在她面前慢慢地把鹦鹉移到她右边的床垫下(位置B);杰奎林非常专注地看着这个移动过程,但是当鹦鹉在B位置消失以后,她却转向左侧,到鹦鹉以前消失的那个地方(A)去寻找。

皮亚杰对出现在阶段Ⅳ的错误作出了如下解释:这并不是由于孩子们心不在焉,而是由于他们脑中的客体概念与你我脑中的有所不同。对于10个月大的杰奎林来说,她的鹦鹉并不是一种已独立于她的行为的永恒存在物。我们先把鹦鹉藏起来,然后儿童在位置A找到了它,于是鹦鹉的概念就变成了“在A位置的鹦鹉”,这一定义不仅依赖于鹦鹉本身,而且还依赖于它所藏的地方。换句话说,在儿童的脑海中,鹦鹉仅仅是整个画面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客体。

阶段Ⅴ(12~18个月)

大约从1岁左右开始,儿童获得了追踪物体连续可见位移的能力,并且能够在物体最后出现的地方找到它。出现这种现象后,皮亚杰认为,孩子便进入了感觉运动阶段的第五阶段。

我们让11个月大的洛朗坐在A和B两个垫子中间。我在A与B两个位置之间交换着隐藏手表;洛朗不断地在手表最后出现的地方进行搜寻,有时候在位置A,有时候在位置B,而不像在前一个阶段那样,总是在第一次手表消失的位置寻找。

然而,皮亚杰指出,真正的客体永久性概念仍未完全形成,因为儿童还不能够理解被皮亚杰称为“不可见的位移”的现象。设想一下下面的例子:你看见一个人把-枚硬币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他背对着你走到梳妆台前,打开了抽屉;当他回来的时候,你发现那个盒子里空空如也,这就是所谓的“不可见的位移”。当然,你会自然而然地走到梳妆台前,打开抽屉查看。但正如皮亚杰所证明的,这种能力兴许也不是天生的。

18个月大的杰奎林坐在一块绿色的小毯子上,高高兴兴地玩弄着一个土豆(对她来说,土豆是一个新玩意儿)。她把土豆放在一个空盒子里,又把它拿出来,玩得不亦乐乎。然后我当着她的面把土豆拿过来.放进盒子里,然后我把盒子放在毯子下面.并把土豆倒出来,把它藏在毯子下,最后取出空盒子,我没有让杰奎林看见我玩的小伎俩。虽然杰奎林一直盯着毯子,也知道我在毯子下面做了点手脚.可当我对她说“给爸爸土豆“时,她开始在盒子里寻找土豆,还抬头看看我,又看了一会儿盒予,再看看毯子……但是,她并没有掀起毯子去寻找下面的土豆。在此后连续5次的试验中,得出的结果都是这样。

阶段Ⅵ(18~24个月)

最后,孩子们将进入感觉运动阶段的末期(见表5.1),这时客体永久性概念就彻底形成了。进入这个阶段的标志是他们能找出经过“不可见的位移”的东西。

杰奎林1岁零7个月时,已具有构想物体被隐藏在重重障碍之下的能力……我把铅笔放在盒子里,用一张纸将盒子包起来,再用手帕扎裹一层,最后用贝雷帽和床单把它罩起来。杰奎林先揭开贝雷帽和床单,然后再解开手帕,却没有立即发现盒子,但是她维续寻找,显然她已确信盒子的存在。然后她觉察到了纸,并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她撕开纸,打开盒子,找到了铅笔。

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这种认知技能是真正思维的开始,是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开始。这就为儿童进入下一个阶段(前运算阶段)的认知发展做好了准备。在前运算阶段,思想与行动相对独立,使思维的速度能显著提高,换句话说,客体永久性是所有智能的基础。正如皮亚杰所说:

“在众多的事物当中,客体守恒是客体定位的机能。也就是说,儿童既能明白当物体消失时,它依然存在;也能理解客体去往何处。这一事实表明,客体永久性的图式建构是同现实世界的整个时空组织和因果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3讨论

这种操作和行为观察的方法构成了皮亚杰工作的基础并贯穿其对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的建构。皮亚杰坚信他的阶段理论可广泛地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儿童,无关乎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另外,他强调了在感知运动阶段中与客体概念发展有关的几个重要方面。

1每个阶段的年龄范围仅是一个近似值。因为皮亚杰的早期工作只涉及3个孩子,要很确定地预测年龄范围,这对皮亚杰而言相当困难。例如,他在杰奎林l岁零7个月时观察到的能力,吕西安娜在l岁零3个月时就己表现出来了。但在以后几年,随若研究的深入,皮亚杰所描述的年龄范围平均而言是非常准确的。

2皮亚杰坚信各阶段的发展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所有儿童在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必须经历此前的每一个阶段,不可能有任何跳跃发生。

3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变化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发生的,这样,在前一阶段的错误就会随着心智能力的成熟而渐渐减少。皮亚杰认为,孩子们有时会处在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也会同时表现出滞后或超越某个阶段的一些能力,这都很正常,很普遍。

4儿童的认知发展进人下一个更高级阶段后,与前一阶段有关的行为并没有完全消失。对于一个处于第六阶段的儿童来说,采取第五阶段的智力策略来解决问题是很自然的。若这些策略未获成功.儿童便会采用新的方法,即用第六阶段典型的推理方法来作新的尝试。

4批评与近期应用

尽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概念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已将近40年,但其间也确实遭到一些批评。有人把质疑的目光集中在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上。许多学习理论学家不同意皮亚杰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过程由不连续的阶段组成,而他们则坚决主张智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特殊的顺序。他们坚信认知能力就像其他行为一样,是模仿、学习和条件反射的结果。

另一些批评者认为,皮亚杰断言的特定能力将会出现的年龄段并不正确。甚至有些人认为,某些特定的能力也许在出生时就已出现。客体永久性只是这众多能力中被挑选出来加以讨沦的技能。在一系列设计精巧的研究中,瑞尼·贝拉吉恩和她的助手采用了先进的新式研究方法,并已经证明,在两个半月大婴儿的头脑中已经出现了客体永久性概念的最初形式。她和其他学者声称,皮亚杰所用的方法不足以对幼小婴儿的能力进行准确的测量。由威尔科克斯、纳德尔和罗斯主持的另一项研究认为,客体永久性的概念也许确实是人在出生时就已具备了的。他们用类似于贝拉吉恩所使用的方法对早产婴儿进行了测试,看他们是否能够记住玩具狮子消失和重现的位置。其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半月大的婴儿不仅能正确记住玩具狮子的位置,而且在这些测验中,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客体水久性概念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皮亚杰的理论概念和研究发现不断地影响着其他更广阔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仍有大量文献引用皮亚杰著作中的内容,当然这本著作也是本节内容的基础。从1997年到2000年之间,这类文章多达170余篇。例如,哈根罗夫的一篇文章就应用了皮亚杰的理论,增进了我们对幼儿在接受住院治疗时的反应以及在医疗过程中所受伤害的理解。这种信息对医疗和家庭护理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医师和父母决定选择什么时间给孩子做外科手术最为合适,这不仅可以使孩子目前和未来的心理创伤降到最低限度,并能有助于促进孩子作住院后的各方面适应。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婴儿的睡眠与其客体概念的发展有关。这种关系是,在同年龄组(9个月)的婴儿中,客体永久性概念水平较高的婴儿比水平较低的婴儿睡眠状况要好(如果你不能确信第二天早晨醒来后你的财物依旧原封不动,没有消失,你可能也睡不安稳吧)。

5结论

随着对婴儿认知能力研究的方法不不断更新、层出不穷(例如视觉偏爱、习惯化——去习惯化技术的应用).皮亚杰的一些研究结果受到了质疑。事实上,围绕着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现在仍存在着大量争论。这种争论是非常有益的.它所引发的研究将最终导致我们对认知能力的进一步了解。

尽管仍有争论出现,但对所有相关的研究领域而言,皮亚杰的理论仍然处于基础地位,催生着各种新型研究。他的工作还在继续指导、启发着人们对儿童研究、教育方法及家教风格等方而的思考。皮亚杰的贡献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不可估量的。

延伸阅读:

制作:优才成长

译者:郑日昌 张珠江 王利群 李文莉

微妙的男性至上主义者与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偏见的微妙形式同样指向女性。达里尔和桑德拉·贝姆夫妇认为,社会对妇女的偏见是“未意识到的意识形态”的一个范例。也就是说,人们盲目地接受了一套信仰,却并未意识到它,因为人们甚至无法想象世上还存在着其他观念。在我们的文化形态里,很难想象让一个妇女去当卡车司机或看守,而让她的丈夫呆在家里看孩子、补袜子、收拾屋子。倘若确有其事,很多人就会认为这种夫妇不太正常。为什么?因为这种安排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并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就像鱼不知道它生活在水中一样,人们还不曾意识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由于这种意识形态实在是太普遍了,因而人们甚至不可能设想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观念。 


回忆一下第一章的例子,小玛丽在9岁生日时得到了一套过家家玩具(包括灶具)的生日礼物。这时她9岁,已经知道自己的角色是在厨房,并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这种制约是如此彻底,甚至连她父亲也相信“家庭主妇”在本源上是遗传的。这并不只是一个幻想。正像我们提到过的,甚至幼儿读的第一本小人书也容易传播这些角色的刻板印象。的确,鲁斯·哈特利的研究表明,孩子在5岁时已清楚地知道了男性和女性的适当行为定义是什么。这种“未意识到的意识形态”可能对社会有重大的影响。例如,琼·李普曼一布卢门报告过,大多数妇女在幼年时就形成了对自身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即“妇女的位置是在家里,而不是接受高等教育”)。而那些持有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的女性则表现出更强烈的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倾向。 



时下妇女自我意识的提高对妇女是大有裨益的。依据李普曼一布卢门的发现,我推测随着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日益瓦解,寻求高等教育的妇女人数将会增长。实际上,1980年,公立大学校园里女生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男生。这一趋势持续到90年代中期。对参加职业训练的人数的统计表明,虽然男性在那些一直为男性把持的行业里的人数仍然超过女性,但在诸如心理学等性别要求比较中立的领域里,女研究生的数量居多。还应该提一下,妇女自我意识的提高令男性同样受益,因为妇女的兴趣扩大了、工作的类型扩大了,男子的角色规定也变得不那么苛刻了。 


让我将这个例子扩展开来说。近年来,我们这个社会已越来越认识到对性别的歧视和刻板化是不同性别角色的结果。性别角色的观念就是所扮演的角色要适合于性别特点,这对于理解社会给男子和妇女的压力是很有用的。按照传统观点,人们期待男子——成为能养家糊口的人、创造者和攻击者,任何时候都不暴露他们的脆弱情感和弱点。按照传统观念,女性则往往与较低的自尊、高度焦虑和较低的社会接受程度相关联。正如前面所述,人们认为女性更温和、更敏感、语言能力更强,但是竞争力较低且优柔寡断。女性的角色一直集中在家庭、孩子和婚姻上,在获得更高地位或更广泛地选择职业时则受到限制。


 

这种性别一角色的刻板印象存在着严重的后果。在一项有趣的实验中,纳塔利·波特和弗洛伦斯·盖斯发现,与男性同事相比,甚至连女研究生都没有因其智力上的领导能力而受到多少肯定。在实验中,给大学生看一幅一群男子或一群女子围坐在桌边的照片。研究者向大学生解释说,这是一群研究生讨论研究课题的照片。然后,研究者让大学生们猜测谁对小组的贡献最多。被试人具有非常强烈的倾向,选择坐在桌首的人作为对小组贡献最多的人。在另一种情况下,研究者给大学生看一幅男男女女(两个男子和三个女子)围坐在桌边的照片。当其中一位男子坐在桌首时,大多数被试人都指认他是贡献最多的人;当其中一位女子坐在桌首时,没有一位被试人指认她是贡献最多的人。实际上,照片中的每位男子收到的“选票”都比三位女子收到的选票之和还要多。在实验中,被试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研究者获得的实验结果都极为相近,因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未意识到的意识形态”的绝妙范例;此外,实验中的女性与男性一样,很少选择女性作为贡献最多的人。


 

波特和盖斯的实验指出,对女性怀有偏见的人并不全是男性;在妇女中间,对女性怀有偏见行为远比我们所知的要更普遍。此外,罗伯特.S、巴伦、玛丽·伯吉斯与C.F.考发现,女性对女性的性别偏见往往不易察觉。他们在实验中请男性和女性被试人看12幅刻画了某人以蔑视女性的态度对待女性的插图。当以蔑视女性的态度对待女性的人为女性时,男性与女性将其行为视为蔑视女性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同以蔑视女性的态度对待女性的人为男性时相比,将这种行为视为不太极端、不太激烈。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使我们把男性、女性的角色看做是固定的、有限的。该领域的研究者发现,这种传统的标签化方法同充实丰富的成长过程是对立的。例如,桑德拉·贝姆提倡人们用“双性化”来减少性别角色的刻板化。根据她的理论,“应该鼓励男性与女性成为既能干又善于表达、既果断又柔顺,既具有男性特点又具有女性特点——究竟采取什么行为,取决于行为与其所处的情境是否匹配。”举例说来,无论是男性或女性,要求加薪时,果断自信的态度比较合适,而唯唯诺诺或羞羞答答的行为则不会让你达到目的;然而,在争论后寻求和解时,柔顺态度是比较合适的。武断只会增加局势的紧张。



通向男女平等的道路充满坎坷。像少数民族成员一样,妇女的行为如果符合低下、被动、无独立性、神经过敏的传统文化观点便受到鼓励。结果就会导致预言的自我实现:如果一个妇女用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不同的观点评价自己,那她不可避免地会感到不舒服,因为她的行为与她自童年时期形成的自我观念不相符。例如: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样,如果一个卡车司机和家庭主妇调换一下位置,显然会产生许多不协调,特别是当他们与同伴相互交往时更是如此。这样,一个社会所习惯的刻板形象便会以这种方式长期存在。如果一个妇女试图通过变得果断或找一个非传统的工作来摆脱她固定的性别角色,那她就面临失去友谊的危险,甚至会挑起他人的偏见情绪。相应而言,如果个人需要从善如流,那么跳出规定角色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 


然而,有理由认为,现在人们对适当的男性和女性行为的认识也越来越灵活。琳达·杰克逊与托马斯·卡什发现,被人描述成“双性人”的男性和女性比一直恪守传统性别角色的男性和女性更令人喜爱,也更适应环境。但蹊跷之处是:如果女性以人们刻板印象中只有男性才采取的方式行事时,她们受人喜爱的程度最低。同样,如果男性以人们刻板印象中只有女性才采取的方式行事时,会被认为比以人们刻板印象中只有男性才采取的方式行事的女性更令人难以接受。得出的教训似乎是这样的:人们只要在“性别交叉”行为与其原本性别中被视为适宜的行为之间小心地达成平衡,就能够被人接纳。回到我们的例子上来,当个女卡车司机的想法可能不会令多少人惊讶,如果她同时还是一位超级厨师、女裁缝或业余芭蕾舞演员。同样,选择待在家里看孩子的男性也可能赢得社会更多的肯定,如果他同时还是个王牌捕鱼手或灵巧的机械工。 



性别一角色的社会化存在许多后果。从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玛蒂纳·霍纳所做的一系列实验表明,妇女实际上可能惧怕成功,特别是当成功不符合其角色的期望时。她在研究中要求女大学生,以“安妮发现自己是医学院里的尖子生”为题描写一段故事。学生们都喜欢把安妮的前途描写为不幸的,把安妮的特点描写为或者极力缩小自己的成就,或者由于成功反而得到恶果。有趣的是,最近的研究证明,当男性在非传统场合取得成功时,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具体说来,当男性被告知“约翰”是护校里的尖子生时,他们所估计的负面后果比被告知“安妮”是医学院里的尖子生的女性所估计的负面后果还要多。因而,“惧怕成功”现象与“劝导能力”现象十分类似;男性与女性都呈现出这种效果的行为症状;而何时出现或以何种方式出现则取决于不同的情况。 



我认为在这里,可以学到两个重要经验。 


其一,虽然男女的行为之间存在差异,但许多差异可以追溯到两性所处的不同的环境。也就是说,最初女性似乎更容易被说服或者更惧怕成功,因为人们是以男性的游戏规则来评价她们的。你瞧!当人们以女性的游戏规则来评价男性时,男性似乎也显得更容易被说服或者更惧怕成功等等。此外,甚至当男性与女性的行为完全相同时,评价他们的标准往往也不尽相同。例如,正如前面所述,当女性获得成功时,人们通常将其成功归因于勤奋或运气;而男性获得成功时,人们通常将其成功归因于才干。因而,在匆忙得出“某一性别在任何领域都逊于另一个性别”的结论前,我们必须仔细考察行为发生的背景情况,以及在评价男性和女性行为时,是否引入了双重标准。请记住阿伦森的第一法则:干蠢事的人不一定都是蠢人。同样,做“劣等”事的人不一定都是劣等人。 

    其二,必须意识到所有人——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男孩、女孩;无论是黑人、拉美人,还是白人、亚洲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都是束缚着我们的刻板印象的受害者。如果遗漏了“某些角色比其他角色更有限制性、更虚弱”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将是幼稚的。然而,如果疏忽了“群体挣断偏见枷锁的力量间接地使我们获益”这一事实,也将是愚蠢的。随着我们学会接受他人超出角色范畴的行为,我们自己超出角色范畴的行为也会逐渐被人接受。最终,我们会更加自由地发挥自身作为人的潜力。(未完待续)


文字内容来源于原作者 埃利奥特·阿伦森

优才成长新媒体团队制作。谢谢

>>>>

策划:王利群  教授

青藤园

为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

留(游)学整体解决方案

阅读课

读你、读他、读自己

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

优才成长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自动获取新闻早餐

 

优才成长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自动获取优才新闻早餐


青藤园

为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

留(游)学整体解决方案

加油九寨沟!震中航拍画面首次发回!| 优才文摘 NO.614

最好的告别(上)| 阿图——医界良心 | 优才文摘 NO.627

最好的告别(中)| 阿图——医界良心 | 优才文摘 NO.628

最好的告别(下)| 阿图——医界良心 | 优才文摘 NO.629

世间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 | 文摘No.479

邓小平南巡讲话(原版):发展才是硬道理 | 文摘No.48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