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好属于我们的每一个当下。▍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九期8月27日《生活十讲》回顾

2017-08-30 读书会 名师楼

 



有自信的人,

充满富足的感觉,

总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文 蒋勋

 

 

当我们谈起生活,这是很宽泛的话题,能说的不只是十种吧,我们只能从心出发,去探寻那种美好的可能性。蒋勋在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娓娓道来,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8月27日,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九期《生活十讲》,我们一起从心出发,在蒋勋坦然温柔文字里,探寻美好的可能性,在百转千回的人生旅途中,寻得一片自心的清明。

 


 



1.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

 

《生活十讲》源自蒋勋广播节目“文化广场”,谈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现象。这个节目跨越十年,风靡台湾,曾抚慰了无数寂寞而困顿的心灵,并荣获金钟奖。

 

在书中,蒋勋似乎是在同读者聊天,讲一些故事、说一段自白,不知不觉间就让是非分明道出来,而那又的的确确是经得起推敲的,因为那一路我们都是参与其间的,尤其那种对于生命的关怀,尤为动人。

 

◎ 新价值

如果你的心被物质塞满了,最后对物质也不会有感觉,就好像一个吃的很饱的人对食物不会感兴趣,而肚子饿很久的人,他在品尝食物的时候,就会得到好大的满足与快乐。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一味的跟别人比,迟早都会走向物化。

 

◎ 新官学

美感教育会随着不同的环境改变。要让下一代有气节,也要有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一个多元的人才是完满跟健全的。

 

◎ 新伦理

法需要有文化、道德、宗教等其他东西来辅助时代快速进步,伦理不断改变,人要在这么不稳定的状况下自处,应该是要找回自己的信仰,在对人、对事的期待与渴望中,重新去体验追求本身代表的那种高贵性,才是永恒不变的。

 

◎ 新信仰

信仰最有价值的力量就是实践,在佛教经典中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深”这两个字就是强调实践,单单成为一种知识没有意义,反而会成为沉重的包袱,甚至是一种“知障”,因为有知识就会卖弄,会被知识牵绊,反而一个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生活在土地当中,很自然的就会有信仰,会认为“我知道的,我就要去做”。

 

◎ 谈物化

社会的物化是不知不觉的,如果说物化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器,我们可以选择不要卷进去。这个体制一旦运作起来了,整个自然环境都会被绞进去,土地被开发,林木被砍伐,然后变成物质买卖。甚至是人文的东西,例如教育、道德、伦理也都有可能被绞得支离破碎。

 

◎ 创造力

讲到文学,很自然就想到文字,因为文学要用文字记录,这是我们第一个要打破的观念,因为文学的起源,远比文字还要早,不是用文字书写才叫做文学,最早的文学是口述的,就像我们读基督教《旧约圣经》,里面很多是口传文学,后来才整理成文字,中国最早的《诗经》也是民间流传的歌谣,后来才被文字记录。

 

◎ 文学力

当我们破除一些对人生的假设,有了悟性的看破时,就可以不带成见地去看一切事物,这才是文学的开始。

 

所以我说文学是一种疏离,保持旁观者的冷静,去观看一切与你有关或无关的事。但并不容易,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假象比真相更实。

 

◎ 爱与情

爱,也是一种介入。

我相信,爱是人类最大的课题。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哲学、所有的文学艺术,百分之九十的主题,都在谈论爱的问题。这么大的问题,几千年来被人类讨论,还是没有一个结论。

 

所以我们要探讨这个主题时,应该是要怀抱着谦卑的心情,不意图立刻下定论,这是一个要用一生去修行的课题。我不确定每一个人在最后都能圆满,我的意思是在临终的时刻,怎么看待自己这一生爱的功课,会是一个圆满的分数,或者是不及格,甚至零分?

 

◎ 情与欲

身体在人类的文化中一直是一个蛮大的禁忌,大部分的文化,在牵扯到人的肉身和精神时,多半会得到一个结论:就是精神比较是崇高的,肉体是比较低下的。不管是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希腊文明和埃及文明,都有这样的观点,希腊只是相较之下平衡一点的,却还是存在着对肉体的轻视。

 

我常会建议很多人做自己的“身体备忘录”,记录下所有会让身体有反应的事物,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开始描述自己的身体时,你才能开始认识身体,并且用平常心看待你的身体。

 

◎ 新食代

在新食代,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缓下自己的脚步,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并且学会等待,等待花开、等待果熟,等待不同季节的不同食材,等待一到食物用繁复的手工步骤细心料理。

 

只有让等待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心态,他才会成为生活中的信仰,成为我们作为人的新价值。

 

 




2.信仰最有价值的力量就是实践

 

生命在成长过程中,有其自然的发展现象,人类的很多智慧就是从自然现象中学习到的,人们总是在学习大自然中的秩序,久而久之,这些秩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形成一种文化,进一步变成“信仰”。

 

在佛教经典中说“行深波若波罗密多”,“行深”这两个字就是强调实践,信仰最有价值的力量就是实践。单单成为一种知识没有意义,反而会成为沉重的报复,甚至是一种“知障”,因为有知识就会卖弄,会被知识牵绊。反而一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生活在土地当中,很自然地就会有信仰,会认为“我知道的,我就要去做”。

 

“深”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不断地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有时候做了,但可能做不够,就是行不深。信仰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力量,哪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信仰。

 

在电影《冈波仁齐》中,我们会想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电影的剧情大概是,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一路上,他们那重复了上万次的动作,无意识的连贯,在生老病死的轮回里,像极了人生。远看像长河,近看是碎片,四季变迁生死轮回,生生不息。

 


 



3.过好属于我们的每一个当下

 

人永远都逃不开整个大环境的影响。

 

人处在这个大环境下,时时刻刻都跟外在的环境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关系,影响我们最大的往往不是一个从天而降的人,而是一直以来都在看什么,做什么,和什么样的一群相处,背负着怎么的责任,所以我们在每一个阶段最好的状态,过好属于我们的每一个当下。

 

生活不是一次临场发挥,它见证了你的每一个当下,用心对待每一个当下,才能稳妥地走好每一步路,只有自己才能决定生活的样子。

 

丰子恺曾对人生做过“三层楼”的隐喻: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

 

懒得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慈父孝子,这样就满足了。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界也很多。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还要往上爬。他们做人很认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而在丰子恺看来,李叔同就是那个认真走完了三层楼梯之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夕写下的“悲欣交集”的帖子,很多人想理解这耐人寻味的意思。

 

蒋勋提出他的看法:弘一大师在临终写的四个字:悲欣交集,有一部分是悲哀,有一部分是喜悦。美同时也有一部分是不忍,是生命的不忍,因为你看到了生命最本质的现象的时候,它同时包含了喜悦,也包含了悲伤,你也不太清楚这两部分到底怎么去分,它其实是混合在一起的,是共同的感觉。


 


4.真正的爱是智慧,

是正确地对待爱与自己。

 

有自信的人,充满富足的感觉,总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爱是一生的功课,如果可以真正诚实地面对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情与欲的挣扎。“忙”即是心的死亡。在越来越匆忙的生活中,要学会停下脚步,享受绿色和有机的生活。

 

从当下开始,我们一起可以重拾生活的信仰。

 




 

花絮


读书会中,书友文君能有几多愁和大家分享了在上海博物馆观展《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的有趣见闻。




 

关于《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

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BBC联合制作了介绍大英博物馆的100件/组藏品的广播节目,名为“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广受欢迎。2014年起,由广播节目转化而来的同名展览先后在阿联酋、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博物馆亮相,参与世界巡展的展品与广播节目介绍的物品不尽相同,各地的展品也略有差异。

 

展品的时间跨度

年代最早的展品:奥杜威砍砸器,来自180万—200万年前。

年代最晚的展品*:菲尔·多斯·桑托斯《母亲》,创作于公元2011年。

 

展品的地域分布

 

其中制造于中国的展品有8件:玉琮,沬司徒疑簋(康侯簋),青铜镈,六博俑,唐代墓葬俑,双耳瓶,元青花盘,太阳能灯和充电器。

(第101件展品除外)




 

展线构成

Ⅰ开端

200万年前—公元前2500年

Ⅱ最初的城市

公元前3000—前700年

Ⅲ权力与哲学

公元前700—公元100年

Ⅳ仪式与信仰

公元1—800年

Ⅴ贸易与侵略

公元300—1100年

Ⅵ创新与适应

公元900—1550年

Ⅶ邂逅与联结

公元1500—1800年

Ⅷ我们制造的世界

公元1800年至今

 

此次展览时间从2017.6.29-10.8,有兴趣的书友们都可以去看看哦~

 




 

主办单位

福建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名师楼

 

特别感谢本期志愿者

嘉宾主持 @绰绰

分享者 @林薇@文君能有几多愁@※香水百合※张娴 

文字整理 @EmonChen

 

绰绰

闽江学院客座教授

闽江学院创意创业教育园(名师楼)联合创始人

福建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副会长

名师楼读书会发起人

 




想要加入名师楼读书会吗?


我们不仅每月定期举办读书会

还经常举办各种美育公开课

沙龙和派对哦

请打开朋友圈添加微信号

en784935220为好友进群

我们的招呼语是“四时读书”

期待你的加入






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查看:

1.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一期11月21日蒋勋《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

2.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二期12月26日蒋勋《品味四讲》

3.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三期2月21日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4.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四期3月27日蒋勋《美的曙光》

5.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五期5月8日蒋勋《生活十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6.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六期6月5日《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7.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七期7月17日蒋勋《此时众生》(有视频)

8.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八期8月28日蒋勋《孤独六讲》(有视频)

9.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九期9月25日蒋勋《无关岁月》(有视频)。

10.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期10月30日《蒋勋说唐诗》(有视频)。

11.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二期12月25日《蒋勋说宋词》(有视频)。

12.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三期2月26日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3.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四期3月26日蒋勋《吴哥之美》回顾

14. 一次800人在线的读书会,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五期4月23日《如何阅读一本书》回顾。

15.与唐代诗人对话往来,别有一番潇洒。▍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六期5月14日《蒋勋说唐诗》

16.舍不得,舍得,是一生的功课。▍名师楼读书会第十八期7月29日《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回顾







整理:名师楼编辑部


名师楼是多元的文化艺术场域,集合了美好的希望与乐趣,我们通过传家课堂、创想课堂、少年人文研习、沙龙、读书会、国际游学等展现和诠释传统文化、应用艺术与生活美学。这里是一个提供由心灵至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心,一个汇集学术交流、设计创意的跨界交流平台。




合作 | 投稿 | 发布 请留言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