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菜园里的不死之物 | 高明昌

高明昌 文汇笔会 2022-05-19

 

春节过去半个月,母亲就想种土豆了。

    

母亲拿出一只杭州篮,篮里排着五六行土豆,数数有二三十只,都是长出了芽头的。芽头是嫩青色的,芽尖处颜色偏蓝,而且有些晶亮。芽头半寸长,一寸长的很少,且多是三四个簇在一起,也有五六个的。母亲左手拿着土豆,右手拿着菜刀从芽头四周切下去,切出三角锥或者金字塔(上图)。不管哪一种切法,芽头都在那块土豆肉的中央。切好后,再将畚箕里的蓬尘灰涂在切面的周围,然后放入另一只杭州篮里。母亲拍拍手说,起来,去菜园,我们种土豆去。

    

种土豆不是累,而是烦。首先得整地。被整的这块地很大,是一畦长八米、宽两米的土地。整地时,这块深挖到了一尺左右,底下铺着一层青草。母亲说这是基肥,马铃薯吃肥厉害,施了基肥可以使得土地肥沃,可以让土豆吃饱喝足。这块地铁搭已经铲了三次,土块也晒了三四个日头,地块已经疏松,并且已经做成了垄地。垄地一高一低,起伏有致,非常有气势。现在垄口开着,母亲将一只只芽头放进垄当中的土上,放一只,看一眼,芽头之间的距离是十公分。半小时候后,芽头全部放好了,再拿起铁搭,轻轻盖上碎泥,碎泥有一虎口的厚度。盖好后,母亲蹲下来,再轻轻拍打土面,拍拍实。

    

我问,切成片的土豆还活么?母亲笑了笑说,当然活着,到了土里,不消一周,就能长出苗苗来,以后就能生出更多的土豆。

    

三个月过去,六月中旬到了,土豆好吃的时节也到了。母亲让我跟着去起土豆,撩开一排土豆秧,顺着茎根起开泥土,最后看见了连着茎根的一长串一长串的土豆。土豆最大的像鸡蛋,有六七个;大多数与麻雀蛋一般大,最小的比黄豆大一点点,倒是滚圆的。母亲问,你看见了啥?我说看见了土豆——我终于知道,土豆原是不死之物,可以一个芽头变成一串土豆,像死而复生。但这样的机会是母亲给予的——土豆要想在新的一年继续自己的生命,让生命更加灿烂,就得把自己长成好看的样子,因为母亲选择留种的标准就是看品相。

    

这菜园,不死之物并非只有土豆。

    


很难忘记的还有花生。花生在海边村叫长生果,也叫花生果。我十来岁左右,花生是很难吃到的,只能到了年底时,南汇的舅舅捎来一二斤。母亲视若珍宝,非要年初一过了后才油氽一碗当菜吃,要吃好几顿的。余下的花生母亲藏了起来。四月到了,母亲说我们种花生去。花生种法与土豆种法有点不同:一是花生直接放入泥里,二是地面不需要起垄,三是泥土不需要深挖。只需将烂泥捣碎成鸡鸭粪的大小即可。不过,母亲说这泥土最好先晒上一两个太阳——一两天的意思,将泥土晒晒香。晒熟的泥土花生出芽轻松,芽头也不容易被虫子咬掉。花生播种是排排对对的,所以长出来的叶面也是一长排一长排的。花生要半年时间才能起底。起底的花生是一绺一绺的,颜色雪白。花生节壳大多数是两节,一节的很少。母亲说,花生长多长少,长大长小,长圆长扁,除了种子的质量,主要看地力的壮与不壮。

    

山芋秧和山芋


从我懂事起,老家种得最多的是山芋。母亲说种山芋去了,手里拿的是一把把的山芋秧苗。秧苗像河边斫来的一把把青草,叶儿半尺长,闻闻也有青草香。种山芋,是将山芋秧苗插入泥土里,然后培土浇水,水只需要一点点。种山芋种的是山芋秧,山芋秧哪儿来,母亲没有说。种山芋也需要起垄的,垄离地面半尺高,垄与垄的间距是一尺半,垄旁边的沟渠要当中高两头低,出水要流畅,光照时间也要长。山芋是十月份收成的,山芋的好坏看山芋藤的长相就能知道,山芋藤的叶子大、脉络清、秆粗直,茎皮暗红,地下的山芋就个子大、圆整,颜色也均匀,表皮没有疙瘩。一根山芋藤,山芋是长在节节上的。山芋节很短,有时一二公分就有一个节,一个节就是一只山芋,节多山芋就多。收获的时候挖出来,拎起山芋藤,山芋一只只竖起来,很像丝网捕鱼的样子,藤叶是绿的,山芋是红的,红绿相间,很闹猛。

    


最近几年,我们家种起了地瓜(上图)。地瓜的留种不是地瓜果实,而是地瓜秧上花朵里生出来的果实,这种果实就是地瓜的种子,是用来落种的。种地瓜不需要起垄,平地就可以,但地泥需要细耕,细耕才能蓬松,而且要放地脚肥——泥底下放草肥。地瓜的根系又粗又长,吸收营养不含糊,而且扎地本领强大,相互渗透厉害,所以行距要大。地瓜收获的季节与山芋同期,地瓜收获时,大家都感到惊奇的。一根苗下,地瓜通常有七八个,大的比拳头还要大,三角形,底座宽,是坐在土里的,很稳扎。地瓜比山芋甜,水分比山芋多,肉色比山芋白,肉质嫩相,且有一股淡淡的果香气味。这气味带点青草药味,地下的虫子不太喜欢吃,啃一啃就不愿啃了,所以圆润无比的地瓜不多,一般都有大小不等的浅浅的坑洼,有长条的,也有圆形的,都是虫子尝鲜留下来的印痕。它影响了美观,却不影响丰收,更不影响食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书上说的。真正的农民说:“种啥出啥,种啥生啥。”一粒种子,放进了泥土,不多时,就可以变成一棵新芽,变成一株嫩苗,变成一种果蔬。有自然的朝阳与雨露,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有农人的照应与呵护,生命就可以得以延续而蓬勃生长。总之,不死之物要想长生不老,首先要靠自己,二要靠别人,三要靠土地和阳光,反正一样都不可缺少的,你说是哇?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

2019笔会文粹《这无畏的行旅》

【笔会近期作品推荐】

刘云耕:写给大朋友们的话

肖复兴:前门九章

徐则臣:重走西南联大之路

徐建融:诗画艺术中的向日葵

刘心武:找吴恩裕先生约稿

管继平:谢国桢与施蛰存的“金石交”

沃兴华:剑气箫心——书写龚自珍的诗

汪家明:范用——书话书的推动者

甫跃辉:《五楼村志》序

李宏昀:日常生活的奇迹时刻

汪成法:大学者的小失误

李成:木工小记

何频:黄楝树的命运,起伏无定

沈轶伦:晚樱开得这么热闹,是为什么呢

张蛰:在步行中发现南京城

刘摩诃:向彼岸:也说《汉广》与《蒹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