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月三,微醺说《兰亭》| 陈俊江

春之江 文汇笔会 2023-07-01

作者于今年3月8日遽然离世,年仅57岁,本文是其遗作。图为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遂想起《兰亭集序》。

春暖花开时候,适合郊游,适合约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王羲之在山阴(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下邀约了一个聚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踏青,饮酒,赋诗。写成的作品辑为兰亭诗集,王羲之亲为作序,记述兰亭雅集,抒写人生感慨,是为《兰亭集序》。

当时,王羲之以右军将军的官衔担任会稽内史,就是会稽郡最高行政长官,以他的身份资历出面召集这个聚会,很自然,他未曾想到这个休闲小聚竟成为一次文艺盛会,从此彪炳中华文化史。名士游春,曲水流觞,诗酒唱和,这很符合文人脾气,很应景,很自然。做东的王羲之早就以书法名于世,由他为诗集写个序,也是自然。王羲之乘着酒兴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打个草稿,哪知这篇序文草稿的书法水平会超越他以往的所有作品。从此后,论书法,就绕不开《兰亭序》。

我本无心论书法,但说到《兰亭序》,书法确乎又是绕不开的话题。我最早关注《兰亭序》,还正是因为书法。念了一点书,就附庸风雅,迷恋笔墨纸砚,上大学后更是醉心。“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什么是“上”呢,即最好。《兰亭序》,“天下行书第一”,当然最好。要学就学最好的,练将起来。

字帖印装成书本那样,难窥全貌,便灵机一动,将字帖放大复印,再拼接成一横幅,张贴起来观摩。这个操作好,一时得意。八个人的宿舍里,比较自我的空间主要是一张床。找一块木板搭在铁架床两头,靠着墙就做成了一个长长的书架,最有面子的家当悉数“财产公开”。书架之上那一方白壁,《兰亭序》赫然“占领”,虽是黑白复印件,然而光彩亮眼。

上学之余,临池学书,惜乎专心不够,见异思迁,或为追求古拙转而临习石鼓文,或因喜好“外拓”转而临习颜鲁公,或为艳羡洒脱转而临习米襄阳,总之定力不足,难成其功。当然也并非全无是处,将字帖大张于壁,气韵流动,朝夕读之,也算千虑一得。《兰亭序》何其神妙,譬若一等一武功秘籍,能于有心无意之间揣摩一二,幸甚至哉。

《兰亭序》,不仅是冠绝古今的书法圭臬,还是文章佳构,其文雄视六朝。由读帖而读文,甚爱之。做了教书先生以后,我喜欢给同学们补充一些课本之外的诗词文赋,以作教材的拓展,就经常提到《兰亭序》。有一阵热衷参与教学资料编写,也常拿《兰亭序》说事。

说来啊,还真是与《兰亭序》有缘。中学语文教材换来换去,新教材便收录了《兰亭序》,于是一轮一轮地教。光是读一读教一教考一考什么的,似乎还不足以表达“有缘”这层意思。直到在公开课按指定的考核程序来执教《兰亭序》,不由得感叹这缘有点深。一些荣誉称号的评审,少不了课堂教学这个环节,至于上什么课,由专家命题密封,到备课前才抽签拆封,尔后独立备课,在考核承办学校借班上课。话说参评江苏省特级教师及申报正高级职称,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考核要求及评委团队,我竟然抽到了同一篇课文:《兰亭集序》!

是啊,这天下有很多的“巧”。就《兰亭序》,说来也是个“巧”。王羲之挥毫作序,并非有心借机炫耀书艺,却于无意中完成了书艺的升格。他微醉之中,振笔直遂,一切那么轻松自然,一切又那么超凡脱俗。传说羲之酒醒之后,也是惊异于《兰亭序》走笔行云流水,如有神助,他试着又写几次,均未能再臻如此妙境,可见这样的一个“巧”,并不易复制。

以我拙见,这个“巧”就巧在无意,无意于佳,率性自然,一任天真放得开。而这,正是魏晋风度的精髓。

当然,这个“巧”不是春风随便吹来的,须得无数的机缘,方能成就其巧。且不说羲之的天赋、阅历与学养,也不说羲之数十年书法历练的造诣,只说援笔作文的环境与心境,我觉得,有三个因素完成了“助攻”。这三个因素就包含于《兰亭序》字里行间,一是“惠风和畅”,二是“清流激湍”,三是“流觞曲水”。概言之,即风、水、酒。

这个说法不是今日作文故弄玄虚,这点感想早已有之。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漫游稽山镜水,既到绍兴,兰亭那是一定要去看看的。都说“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亲身感受才知什么叫“游目骋怀”。我到的时候并不是“暮春之初”,我看到的“流觞曲水”也只是仿造之景,但这并不妨碍我“思飘云物外”。

三月三日天气新。春风吹啊吹,吹醒了百花,也解放了心灵;春水漾啊漾,荡漾起酒觞,也灵动了笔墨;春酒美啊美,美得休沐度假、畅叙幽情的名士们物我两忘。好了,这气场足了!在这样的氛围里,主角王羲之心手双畅,笔墨生辉,一字字,一行行,春风里起舞,春水中流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正是:《兰亭集序》本天成,羲之妙手偶得之。

打开《兰亭序》,学书也好,读文也好,记得斟杯酒。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

2021笔会文粹《我也浮过生命海》

【笔会近期作品推荐】

甫跃辉:有酒食

王瑞芸:南极的獠牙

毛时安:上戏西藏班的《哈姆雷特》

范慕尤:追怀梅塔教授

王士跃:雨天不打伞

徐继康:中国第一家佛教图书馆

韩东:Z之后是什么

严锐:一个乐痴老人的临终岁月

张秀英:吃草

韩羽:我觉得“冷月葬诗魂”更好

赵鑫:读薛超伟《隐语》

谢冕:岂止水仙,更有腊梅

云德:毗邻而居

张宪光:我要到对岸去

李成:后山

陈建军:丰子恺的“八年乱离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