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S1号线再传新动作,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近日,轨道交通S1号线已经全面复工,因疫情中断两个多月后于3月7日完成“第一拆”,位于S1线玉山广场站的文商旅大楼(3200㎡)完成全部拆除。
自从2018年11月开工后,作为首个跨市轨交,S1号线的建设一直稳步推进,备受瞩目。本条市域地铁对于苏,昆,沪三区皆意义非凡,利于昆山市内交通建设,更利于苏州和上海人民交流,一体发展。
2018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作出批复,同意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及S1号线等4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2023年,线路总长137公里,总投资约为950亿元。
自此,苏州正式拉开了轨道建设第三阶段的新时代,首个城际轨交s1的获批更是令人振奋。
S1线连接苏州市与昆山市,线路起点与苏州3号线终点站唯亭路站衔接,止于昆山花桥镇,终点与上海11号线花桥站换乘。线路连接苏州工业园区、沪宁城际阳澄湖站、昆山主城区、沪宁城际花桥站、昆山花桥镇。
S1线线路全长41.450km,均为地下线。设站28座,其中换乘站5座,平均站间距约1.526km,最大站间距4.664km,为阳澄湖南站-渔家灯火站;最小站间距0.923km,为祖冲之路站-文化艺术中心站。
车辆采用B型车,长19米,宽2.8米,为大运量地铁,最大客运量(单向小时人次)为3-5.5万,采用6辆编组,速度目标值100KM/h。与苏州已经通车的3,4号线地铁相似,预计坐完全程约50分钟。
2018年11月27日,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S1线工程开工仪式在6号线金储街站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宣布6号线、S1线开工。
2019年2月24日,S1线土建3标莲湖公园站首幅地下连续墙顺利成槽,钢筋笼稳稳落入槽坑,首幅地下连续墙开始浇筑,标志着S1线工程实质性开工。
2020年1月2日上午,同样是莲湖公园站,S1线03标项目莲湖公园站主体结构底板施工顺利封底,却成为了停工两个月的开始,直到最近随着全员复工,施工建设才再次全面展开。
S1号线是苏州首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也是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它将成为苏,昆,沪三地重要交通联络通道,促进交通、产业、空间一体化布局,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S1号线主要行经区域,昆山因此获益匪浅,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昆山,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832.06亿元 , 2019年先后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一。单凭一县之力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越国内大部分地级市。
这样一座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可惜因为行政等级的束缚,主城区一直没有地铁,唯一一条轻轨还是上海11号线的外延,创造了花桥新城。这一条S1号线,昆山人民期盼已久。
S1线全线28个站点,其中在昆山境内有26个。全线贯穿昆山巴城镇、高新区、中心城区、开发区、陆家镇、花桥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区域,还承担着代建部分与地铁站密切相连的地下综合城市管廊的重任,成为了昆山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为了抓住历史的机遇,2018年9月28日,昆山政府重磅发布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以S1号线为串联,推出“五区一线”,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理念,将规划建设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杜克智谷小镇科创中心、昆山南站城市门户、朝阳路商业中心、亭林园传统文化集聚区和轨交S1线走廊等各具特色、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客厅”。
杜克智谷小镇科创中心
位于昆山城西科创集聚区,占地3.84平方公里,集聚“三湖两园一镇”优势,以昆山杜克大学为支撑,建设中美(昆山)科创中心,在大渔湖畔形成集科研办公、商业服务、生态公园于一体的复合型园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昆山科技创新中心。
亭林园传统文化集聚区
位于昆山玉峰山下,占地0.73平方公里,将形成融文化艺术公园、传统文艺商区、生态休闲绿岛等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文化集聚区,展现江南文化的灵气与秀美。
朝阳路商业中心
位于昆山老城区,占地5.55平方公里,规划“一环双轴、三心四片区”的空间结构,展现老城新貌,增添城市新活力,成为特色鲜明的老城中心、精致宜居的街区典范。
昆山南站城市门户
位于昆山高铁站周边,占地1.6平方公里,具有高铁、轨道交通、公交等交通枢纽功能,叠加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人才中介等综合业态,打造开放创新的现代化城市门户,成为沪宁城际发展轴上重要的商务集聚区。
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
位于昆山城市中心,占地3.4平方公里,以生态为优先、文化为底蕴、智慧为前导,建设传媒港、文化绿洲、城市生活社区、滨水公园带、未来生活体验区、青年创业园“六大片区”,形成多载体滨水空间、多样性文化活动、多元化城市生活。
轨交S1线走廊
线路全长约41公里,全地下铺设,设站28座,全程贯穿昆山核心区,疏解交通压力,推进轨交站点与地面一体化综合开发建设,成为城市“全新一跃”重要载体。
“五区一线”将以卓越的规划设计建设完备的功能设施,创新的载体平台,接轨雄安新区先进理念,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撬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布局总部经济、科创产业、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不同业态,建设生态宜居之城。
S1号线将几个功能区串珠成链,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极具特色的“城市客厅”,这将是昆山新一轮的发展重心,也是经济繁荣的另一契机。
中国有四大城市群,其中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而成渝都市圈也在路上。
日前,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已经出炉,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2035年,以上海为核心,旨在于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想富,先修路”,朴实无华的俗话往往是真理,交通永远是前提。从苏州高铁北站扩建,苏州南站规划出台,再到S1这条意义非凡的市域轨交,都是为大局上的一体化发展做准备。
不久前,同济大学副教授钮心毅发布一项跨城通勤研究。大数据证实,数万来自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居民每天往返上海工作,其中来自苏州的占80%。花桥地区跨城到上海中心城区工作的人数甚至超过奉贤、青浦等上海郊区新城。
去年,作为一个承接上海溢出效应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花桥经济开发区(花桥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在全国百强镇中排名第14位。
苏州和上海的人群联系大部分依赖于昆山,特别是花桥区域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沟通有限。而当s1号线建成之后,从苏州园区到上海乘坐地铁只需要1小时左右,到达上海市中心也只需要2小时左右,与此同时,苏州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353公里(含上海11号线昆山花桥段6公里线路),线网总客流预计将超过400万人次,这势必将会为两市带来大量的人流往来,“工作上海,定居苏州”或将成为一种潮流。
届时,苏州将构建起功能相对完备的轨道交通网络,并初步构建服务市域、连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的市域线,可想而知,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
另外,除了S1号线,苏州南部的吴江区曾在公开发布的政府信息《“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与重大项目建设规划》中提到,积极协调苏州市轨道4号线松陵大道站和上海轨道17号线延伸至汾湖枢纽站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未来已来,机遇就在你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