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大故事】从林场走出的张新时院士


开栏语

1952年,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王震将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八一农学院(后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七十年来,一代代农大人扎根边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值此新疆农业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开设“农大故事”专栏,忆往昔、寻初心,讲好农大故事,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于薪火相传中绽放芳华。


原载于《桑榆》2013年12月30日  第4期

作者:余仲子


张新时,1934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祖籍山东高唐,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随之分配到新疆学院任教,1959年新疆学院农牧类学科合并到我校时,他调入我校林学系。


张新时院士是我校走出的一位国际知名的生态学家,玛纳斯林场是张院士成长的重要阶段。


张新时


据人文百科网介绍:“张新时院士揭示了我国荒漠区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提出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在‘高原地带性’与高原对中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的重要论点。他提出了较为完善与规律性的中国山地植被垂直系统与类型;他发展了群落生态分析系统并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与类型;他采用信息科学的先进手段与理论,将中国气候与植被关系和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



1970年我校在前往玛纳斯林场办学之前,时任南山实习林场场长的赵杰同志就有组建木材加工厂的安排。并确定由张新时、余仲子、李国芳、连树旺等4位教师和4位工人组成木材加工厂的工作班子,由我负责厂长工作。


最初,木材加工厂设在林场场部西八栋房对面,将原木加工成各种规格的锯材对外销售。随着生产的发展,加工厂又增加了生产家具及桌椅板凳等产品,发展为两个车间。


建校初期学生上试验课


当时加工厂的设备,一部分是购置的,还有一部分是张新时和连树旺负责设计,其他人员担负制造和安装。这些设备包括带锯、圆盘锯,各种钻床及刨床。其中,有一台是张新时院士设计的。


当年,36岁的张新时老师设计木材加工的平板刨床的往事还鲜为人知。作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专业教师,要设计加工木材的平板刨床,首先要确定电动机的功率,然后要根据刨刀的转速,计算传动皮带轮及齿轮的直径。这一切是很专业的工作。但是,张新时老师却能通过查找资料,最终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他设计的这台刨床约有2米长,其他有关部件是在学校农机工厂加工完成的。


老水利教学楼


这台刨床制造并投产后,加工木材的效果很好,为大家所称赞。直到八一农学院迁回乌鲁木齐前,加工厂都一直在使用着。张新时老师本人也在木材加工厂工作了两年之久。


当时,我们加工厂的设备虽然比较简陋,但生产的产品加工质量还算可以。更重要是,为师生们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良好机会。


在玛纳斯林场期间,张新时老师还在形势及各种条件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挤出时间研究高山植物。他的才华很快地得以显露,其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所承认。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主持的《中国植被》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由他担任编辑和指导的科教片《西藏的高山植物》,荣获贝尔格莱德国际大众科教片金奖。


张新时院士来新疆农业大学参观考察


改革开放后全国恢复评职称,张新时老师从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该消息刊登在《新疆日报》上,一时传为美谈。后来,他到国外深造,专攻植物生态学,1985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调到北京工作,1991年被评为院士。后来,他出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张新时老师成为我校走出的一位院士科学家,而玛纳斯林场则是他在“文革”中极为困难条件下,通过刻苦钻研取得业务腾飞的基地。



2020年9月25日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原副主任

全国政协常委张新时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


1986年夏天山考察留影,乔尔玛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前 (左3:张新时)

点击图片查看农大官微往期文章

《悼念:发扬张新时先生的求索精神》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张新时几乎踏遍了我国主要的林区和牧区,他一直呼吁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守护大自然的绿色之美,其实也是守住人类的生存底线。”这是他的研究理念,更是他毕生的追求。



排版/编辑:鲁冲

责任编辑:冯魁 万婷

审校:宣农


运营:大学生记者团

客服:官微君(微信号:XJAU1952)

版权:本文由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与客服联系并标明出处(来源:新疆农业大学官方微信)。



官微农大故事系列推文之一:八一农学院创始人——王震将军


官微农大故事系列推文之二:八一农学院首任院长——涂治


官微农大故事系列推文之三:深切怀念八一农学院老书记孟梅生同志


官微农大故事系列推文之四:忆我的父亲王桂五教授


官微农大故事系列推文之五:“黄大文老师,您在哪里?”


官微农大故事系列推文之六:为了大地的丰收——忆张学祖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