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厌倦了社交媒体的人,该往何处去?
本文共计2368字 | 阅读约需5分钟
现代人手机里的社交App有很大概率是这么用的:微信,工作必备的通讯工具,朋友圈三天可见;QQ,小初高同学聚集地,万年不发一条说说动态;微博,大型沙雕网友吃瓜现场,坚定杜绝熟人往来交流。其他五花八门的社交App呢,则是装了卸卸了装,来去无踪,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从来不值得打开消息提醒。
你发现问题所在了吗?这些名义上的社交App,似乎并没有真正让我们敞开心怀去交流沟通,反而加重了社交的负担:发消息要字斟句酌、朋友圈要打造人设、在微博也要提防陌生人突如其来的怒气和恶意……“似乎该逃离了”,有人说。但是,该往何处去呢?
经历过中国早期互联网时代的人往往会很怀念BBS。就交流本身而言,BBS是一个特别好的产品,非常公平:用户可以像在广场上振臂一呼一样发布内容,就能人人可见,以观点取胜。但因为管理和技术的限制,一个论坛通常承载不了所有用户想要输出的内容,所以只能分离成不同的垂直、专业论坛,降低了效率。
现在风靡的SNS,优点是让所有的信息聚合在一个平台上,解决了效率问题。但它采用的手段是借助人跟人的强关联,传播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联者(或者说粉丝)的多少。这种关联可以用商业化手段去实现,观点和内容反而成了次要的,就导致流量、资源和利益都开始聚集在SNS头部用户,舍弃了对“所有”用户而言都非常重要的“公平”。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能让用户无所顾忌地自在交流,又能平等地实现观点传播?这个看似有些乌托邦意味的问题被一群人找到了答案,并且做成了一款App:Ta在。
早在2011年,Ta在的理论就有轮廓了。据CEO姚志煜介绍,Ta在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打破市场对社交媒体功能和技术的误解,给人们提供一款真正平等地传播信息的交流App。
这款在中国诞生不足一年的App,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前期准备。2015年初,Ta在就在美国组建了算法研发的核心团队,成员包括一名中科院博导、三位微软、Facebook和领英背景的工程师。2015年9月,算法团队在实验室证明了可行性,搭建出了算法初步框架,美国公司顺势成立。2018年6月,Ta在上海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尝试为在中国被社交媒体所扰的人带来新体验。
Ta在CEO 姚志煜
在Ta在看来,社会化媒体相比论坛,优势在于把所有的信息、知识和人聚合起来。所有的人其实代表人类全部的知识、趣味与审美。这些人如果能够有效分类,将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但遗憾的是,以往的社会化媒体没有解决好分类问题——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Ta在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智能技术上。这款软件不再采用传统社交媒体按人际关系链推荐内容的做法,而是多维分析用户审美,有拓展性地推荐符合用户调性的信息。Ta在通过算法和机器识别用户兴趣,筛选内容,传播内容,而不需要用户自己去选和搜索。简言之,就是为所有用户开启了高度私人化的社交功能,以及知识和内容传播的功能,甚至可以将其理解成一款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智能化工具。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Ta在并不是用算法“为用户做选择”,而是依托算法背后的“群体智慧”进行判断。
Ta在办公室实景
为什么会选择群体智能呢?因为Ta在认为,群体的判断在统计意义上更稳定。通常来说,个体判断是有随机性的,会受主观、情绪、知识面的影响。但是在某个相同价值观的群体内,群体的判断要优于个体,尤其是兴趣领域(比如看电影会先去看豆瓣评分)。
在系统里,Ta在会筛选出用户的兴趣爱好,再把兴趣相同的人聚合起来,由他们来决定内容的价值。相同价值观的人聚合在一起,其实是最大限度的结合了人的智慧、直觉和知识判断。人群越精准,判断也就越准确。
同时,Ta在还回避预设标签,采用在演化中动态生成标签的做法,解决了以往标签投喂下用户信息视野不断压缩的问题,从本质上还原了人类的价值观。
Ta在的算法第一次把人和机器放在同等位置,让机器高效执行和人的认知完美融合,这种基于群体智能的算法技术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目前,Ta在正在申请美国硅谷专利。
一款“反社交”的“社交”App
Ta在解决了人的自由表达、真实表达,在有限时间内高效获取信息和内容等需求。相比“社交”媒体,Ta在更乐意自称为智能社会化媒体,更关注社交中真正“交流”的层面。
不仅不自诩“社交”,Ta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社交”的特质。
当前,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通过建立强关联来实现信息交互,没办法兼顾社交和传播。在上述社交媒体上,我们有相对固定的朋友圈,有固定关注的人,还建了群,每个人貌似跟世界广泛接触,但实际上都受了圈子的影响。很多时候,用户的信息来源、对信息的判断甚至价值审美,全都由这些圈子或关注对象决定,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Ta在的系统则是上述社交捆绑的反面,打破了信息气泡。Ta在依靠人区分信息,处在任何信息狭缝中的人,数量都非常可观,同时,他们还会有其他趣味和审美。有相同兴趣的人在这一点上相遇,也不妨碍他们在别的兴趣上千差万别,因此用户接触到的人可以分布在各个群体里。
Ta在办公室实景
这样的Ta在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信息的包容性:信息在知识层级和价值观上有类似和相通点,而不是封闭在一个群里,同时每一个分类又都是广泛联系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用户听一首音乐时,Ta在的系统能联想到与之具有艺术相通性的一幅画(而非另一首歌)。在Ta在App中,用户分享的点滴趣味和调性都会酝酿出化学作用,再反过来持续为用户提供惊喜内容。
Ta在认为,新一代智能社交媒体承载的不应该仅仅是“我被关注”,而是“我能解决”。 如果算法解决了特征提取和数据分发,那么它就既可以用于社交媒体的信息分发,还可以应用于更多场景,比如电商、在线教育、本地生活平台,以及将来的物联网。
在这样的底层逻辑中,Ta在只是沧海一粟,可以无限生长。显然,这样的愿景对普通用户而言过于宏大。不过,就算只从社交一方面来打动用户的话,Ta在的竞争力也显而易见:谁不想要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拓展知识库,让我们永远跟得上时代变化的智能助手呢?我是想要的。
MORE | 更多精彩
购买方式:长按二维码或者点击文章结尾的“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