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重要性早已无需多说,但阅读量大是不是校内语文学习就一定好,却一直是大家关心和好奇的问题。我们在小花生社区发起了讨论,采访了一百多位花友,发现有效阅读才是关键。在“大语文”的时代背景下,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似乎已经是无需争论的问题。无论是早期的亲子阅读,还是入学后老师们也倡导的大量课外阅读,可以说阅读,已经成为很多孩子们的习惯。但作为必要条件的阅读,也能成为语文学好的充分条件吗?最近我们在小花生社区发起了这个经验征集讨论:爱阅读的娃们,语文学习上是不是会轻松些?
花友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会轻松!比如:很多孩子都可以自然识字、词汇量积累大、表达能力好等,甚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帮助。
@李金鹤:男孩8岁。学前就开始纯文字读物出,没有特意教识字,整本书阅读,涉略广泛,科普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物理天文化学,杂志喜欢读好奇号,万物,博物,环球少年地理等。一二年生字多音字基本在家不考不练,掌握挺好的。
@进击的罗宾汉:男孩9岁。我觉得作用很大。其实道理可能就跟学得和习得一样。因为看的书比较多,很多词语都内化成为自己的词。偶尔说出来的话,我跟他爸觉得用词高级。校内的词语就像读原版英语孩子的单词,从来不用背。基础分基本上都能拿的到。
@Le Havre:女孩7岁。一年级听力型小豆包,不满两岁开始亲子阅读,不间断持续5年+,所读书籍涉及范围广泛。爱画画,阅读时喜欢把目光落在画上,识图能力超强,听力杠杠,语言组织能力很好,逻辑性也不错,思维活跃总结归纳能力强。
但我们仔细分析了花友们的回答,发现阅读量大的孩子,在语文学习上也存在一些挑战,总结起来比较需要关注的是两方面:@鸿茗读书:男孩7岁。从小亲子共读,自己阅读字数也超过了1000万。然而,孩子的语文,怎么说呢,字词可能好一点,但也经常念白字。另外,看图写话,和阅读理解真的是一言难尽。看图写话,都是干巴巴,多写一个字都不愿意。阅读理解更是失分的重点,经常写出让人捧腹大笑的答案,不知道孩子的脑回路是什么样的。
@糊涂妈S:女孩9岁。娃爱阅读,而且各种类型的都比较喜欢,文学,科普,历史等。但是语文中等成绩吧,最郁闷是作文居然是她的老大难。娃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其实就反应了语言组织能力不行,平时说话也是啰啰嗦嗦的,表达无头绪。心智幼稚,对事物人物体验不深刻,感情也不够丰沛,写作表达欲望不强。
@Donny妈CC:男孩8岁。阅读理解弯弯绕题,在里面出不来。作文标点错的惨不忍睹。仿写造句也是搞笑的内容。我家没上任何辅导班,他也不课后拓展,可能就读了几本假书在撑着吧。哎~哎!
如果你家娃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不要急,看看下面花友的阅读方法和一线语文老师的建议,会给你启发,你也可以带娃试试看!
一、 4岁半实现自主阅读,初入小学语文不愁
儿子目前小学五年级。在阅读方面,从1岁半开始亲子阅读,4岁半步入自主阅读,并逐步从童话阅读过渡到历史阅读。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在初入小学时的语文学习,很有优势。二年级时在阅读理解等方面遇到困难后,及时调整方法,通过有方法的精读训练,语文学习也逐步提升,目前成绩也很稳定。
从娃1岁半起,我就每晚坚持为娃朗读30分钟。第一年我们就读了300本绘本,随着娃的接受度越来越好,我又尝试为娃朗读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坚持的力量是惊人的,从绘本到若干故事,慢慢过渡到朗读各种历史故事:《读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林汉达上下五千年》等。
娃在4岁半识字敏感期到来,每次去餐厅吃饭或者是等公交车的时候,娃都会饶有兴趣的指着不认识的字来问我,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趁机把之前为娃读过的绘本翻出来,让娃来为我朗读,终于顺利实现了自主阅读。
不知不觉自主阅读超过6年了。虽然现在小高年纪,我们仍然可以每晚上守着家里的灯光围在一起,各自读书,或者共读一本书后交流彼此的看法,说实话娃的阅读自驱力我很满意。唯一的遗憾是因为娃更偏爱科普,在阅读偏好上没有及时干预导致娃对文学的兴趣偏弱,不过在意识这一点之后,我开始逐渐纠偏。
在语文学习上,刚入小学时,因为已经能够自主阅读,没有操什么心。识字量和词汇量都不错。进入小学第一天,娃回来告诉我,老师让他测试了书背面的认字表,他只错了1-2个。
二年级时发现精读方面欠缺,导致语文学习上阅读理解等方面存在短板,及时调整阅读方法。从《三国演义》等主题式精读入手,到学习名师对文章的写作分析,逐步提升理解力和写作能力,目前校内语文成绩已经稳步提升。
也许是我小时候被英语整怕了,所以娃在5岁前基本上都是原版阅读,中文之前是我给他读书,自主阅读后,也是根据他自己的喜好读,没有做过多干预。虽然一年级时语文学习有些优势,但在二年级时遇到了挑战。二年级语文开始出现了阅读理解和看书写话的题型。某次单元测试,娃阅读理解分被扣完,我才发现忽略了中文阅读是多么的可怕。眼见娃每次考语文就紧张到无以复加,想起英语成为我噩梦的岁月,那种挫折感我和娃都是感同身受,所以我一方面咨询老师,一方面在小花生平台上寻找方法。最开始是加大中文阅读,每天必须20分钟。问题又来了,娃喜欢科普不爱文学,我意识到可能是我选择的书娃不是太有兴趣,小花生上有个阅读书籍推荐频道,我常去浏览看看有什么适合娃的好书,果然再搬回来的书娃明显就要接受多了。在多方努力下,我们靠着下面两种方法,终于逐步提升了语文学习成绩。同类型主题精读,建立理解力
当时孩子的问题是: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共情能力不够,无论是对课本的解读还是阅读理解答题都经常不在要点上。所以不光读还要探索怎么加强阅读理解力。小花生上介绍精读的文章不少,此时实践精读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可是怎么着手呢?在浏览了小花生上精读文章以及请教了有经验的花友后(谢谢小米粥和瀚子妈给与的帮助)我大致拟定了一个思路,那就是选择同类型的主题,寒假我们读《三国演义》,我制定了精读计划:
第一步《三国演艺》读起来,我和他每次共读一章,彼此在书籍中批注,然后交流批注此处原因;第二步碎片时间平哥《三国群英传》听起来,平哥三国群英传刚好是按照人物来讲诉的,通过事件和书本中人物描写解读人物的性格(其实这也是阅读理解分析人物性格的解题步骤),我和娃读书的时候也会回忆下平哥的讲诉,讨论平哥的分析是否合理,后来我们还听了易中天品三国,娃说易中天更有深度,也爱上了易中天的普通话。第三步买了本《骑象笔记》用上面的思维导图来做阅读笔记,鉴于上学期间时间不够,打算假期来画画思维导图。其实这么一套下来,倘若能够坚持下去,娃的理解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娃自己也会主动动手画思维导图,尤其是三国演义里人物众多,娃自制了阵营图,他说这样子人物关系才能弄清楚。
一、 长期有效阅读,女儿小学阶段语文很轻松
女儿目前小学六年级,坚持阅读,10岁时就已经自主阅读过百部儿童文学作品。目前更是人文、历史、诗词鉴赏、科普等全面开花。从我家的情况看,小学阶段确实是一路轻松。虽然初高中如何还不知道,但老师们说优势在中学会更加突显。
女儿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轻松主要表现在:
词汇量大,无痕识字:一年级学校识字比赛,我家裸考年级第一名。在家没刻意识过字。
错别字相对少:学习过程中错别字问题相对少,虽然也会时不时冒出来。至少课内考试的内容不用回家练习。
作文不愁:从小不怵写作文,写作文不用打草稿,基本每次都是范文。
理解能力强:不用额外练阅读理解,考试扣分也比较少。数学题目理解的也比较好。
阅读速度快:写作业,考试答题速度都快。
总之,小学阶段从没为校内学习操过心。我觉得都是坚持有效阅读的功劳。
三、广泛+精读+多元化讨论,这三招搞定小学语文学习
抛开方法,只谈“阅读”是没有意义的。总结女儿小学语文学习取得的成绩,从阅读方法上来讲,一直坚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才会让语文学习事半功倍。因为坚持阅读,女儿很早就顺利实现无痕识字,进入自主阅读。10岁时的她读过的儿童文学已超过百部,而且大部分都是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前50部作品推荐多集中在孩子三年级前的阅读,后50部作品更侧重于成长、励志、科幻、情感、思想,可能会更具深意和文学性。这些经典作品的广泛阅读,提升了理解力和感悟力,也给后续的精读打下了基础。10岁后,随着理解力的提升,女儿的阅读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比如2021年,闺女中文阅读了61本书,包括了:历史、相关人物传记、小说、科普题材作品、科幻作品等各个方面。这给写作输出积累了更多的素材。小花生统计的全年阅读情况如下:
历史类阅读:历史类书籍阅读由明朝进入近代史,先通过《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始末有了一个感性认知,再通过易中天的《朱明王朝》《严嵩和张居正》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政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个时期的人物,闺女关注焦点是张居正,于是读了《张居正传》。
科幻作品与科普作品的阅读:今年闺女科普类作品读的不多,但深度够。
人物传记等的阅读及读后感的书写:完成学校的指定阅读,如《呼兰河传》《俗世奇人》《童年》等。在学校读了《安妮日记》并写了读后感。最近读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还没来得及交流感受。
关于我和女儿这些年读过的优质书单,可以从这里查看更完整版:
从泛读走向精读,是一个逐步准备的过程,我们在泛读中就开始有意识的做一些讨论、尝试,逐步带女儿做好准备,终于在七岁后,开始了文章精读。我们主要是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准备:一是泛读之后的讨论:在开始精读之前,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是靠讨论来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的。我觉得这是步入精读的一个很好的准备。孩子在讨论中的思考,也可以带动她在阅读中思考。二是做一些试探:孩子还不会写字的时候,我尝试给她一些荧光笔。果然她把书涂了个五颜六色。但一问才知道,她的涂色是有意义的,比如:感到快乐的涂成粉色;感到伤心郁闷,涂了灰色;感到害怕,涂了蓝色。三是给孩子精读示范:随着孩子入学,她能掌握会写的字渐渐多了起来,可以边读边记录的可能性也大了起来。为了让她产生兴趣,我开始在自己读书的时候边读边记。她看我记录觉得好奇,就和我一起探讨起我为什么记录,都记些什么的话题。虽说想要带着孩子精读,试想我们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真正精读的又有几本呢?所以除了做笔记,我也开始画思维导图,开始了更多关于读书的思考。我想这些尝试,对以后带着孩子精读,一定会大有帮助。四是从别人那里学习精读经验:因为自己没有学习过精读,更没有指导孩子精读的经验。所以,我开始了各种渠道的信息搜索。小花生,以及各种群,向有经验的家长和专业的语文老师求教,默默观察高年级同学的精读成果。真的很感谢信息的发达,让人大开眼界,启发思路。五是选择精读的书目和精读目标:选择精读之前,选书和确定精读目标都很重要。那些理解难度等于或略高于孩子的书更适合精读。而精读的目标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从这本书最值得讨论,最能引发思考,最优秀的地方入手,会让精读更精彩,引人入胜。比如带女儿读《秘密花园》,选择这本名著名译名绘系列的版本,一翻开就让我爱不释手了。女儿读的时候对我说她很喜欢里面的插画,觉得它们有莫奈般的印象派风格。所谓精读,并不是慢读,而是反复去读。这本书我们一共读了三遍。第一遍:泛读(2个晚上)。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主要目的是掌握故事情节,对人物有大致了解,产生基本的阅读感受。女儿读完之后跟我复述了它的情节,兴奋地和我讲述了她的体会和她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地方。第二遍:精读(4个晚上)。我与孩子共同完成。在孩子读第二遍之前,我自己也把它仔细地读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做了标记,对其中需要加深理解的内容也做了准备。我把整本书按照内容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四个晚上和女儿共读。精读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女儿关注作者,构思整本书的思维导图,描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精彩情节的感受,人物心理状态的变化等等。带着女儿一点点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发现会让她兴奋、好奇,比如在第二遍读到玛丽进入花园,女儿还是特别兴奋,她在那里做了好明显的标记,后来每次翻到那里都忍不住说:“好兴奋啊!”这样的阅读过程,我和女儿都觉得收获满满,好像被喂足了肥料的植物一般,脸上都不由得堆满了笑。这样的过程不仅对理解这本书有帮助,也会影响到她的阅读习惯,在泛读中也能有更多的思考。关于我们的精读方法,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小花生社区,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分享。为了增加阅读的兴趣,多方面的进行阅读思考,我们还搞了家庭读书会。我们一家三口和外公外婆五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大家精心的准备自己要读的书和想要分享的感想,在一起交流、讨论。这样每个人相当于多读了好多本书。在倾听别人想法的过程中,也会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不同主题领域的兴趣。有时,我们还会有主题读书会,除了共读一本书,还会一起观看纪录片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这样做纪实文学:《孤筏重洋》的共读讨论。首先是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在读的过程中,我简单做了一个笔记,也和孩子有过一些交流,摘了些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比如:作者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书中提到的哪些神奇的生物?作者如此这般的去实践以后,最终有没有让其他科学家认可自己的观点?最后全家大讨论,女儿非常积极的发表她的观点,比如:这本书很神奇,特别喜欢书里描绘的浮游生物与自然世界,真的是太神奇了;这本书很幽默,最典型的是他们离开木筏看他们自己那段;这本书还写出了团队几个人的团结与互助等等。我们还一起讨论了电影和书的不同。读过书再看电影,就会感受到电影的很多不足,充斥着商业的味道,刻意篡改作者的初衷,对人物的诠释低了不止一个层次。女儿开始还陶醉在电影的画面里,她对那些惊涛骇浪有着很多的好感。但她也会发现这里对海洋生物,以及科学探索的部分减弱了许多。通过坚持家庭读书会阅读讨论,给女儿的阅读和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收获:重视阅读: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想分享的书,自然要进行精读。在材料准备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分享。有了输出的目标,就更有了阅读和思考的动力。练习了表达:女儿读的书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要么是情节和背景都比较复杂的小说,要么是逻辑性比较强的科普,想要讲明白其实并不容易。鼓励,认同,帮助,都必不可少。扩大了阅读的兴趣和领域:通过我和爸爸的分享,也让她看到了比她目前读的书还要更深奥的书,她也由此产生了兴趣和动力;因为外公外婆的分享,孩子喜欢上了苏轼,了解了李白,知道了很多散文和军旅纪事。我是一位教了十几年语文的初中老师。因为经历过,所以我可以提供一些相对客观的案例,仅供大家参考。以初中语文为例,一份标准的语文试卷包括基础积累(拼音、汉字、词语、病句、语言运用等)、文言文和古诗词的默写和注释、翻译及运用,这两部分大概是占总分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然后是阅读理解和作文,占百分之六十左右。从语文试卷的构成上看,阅读和写作是占比较大的,所以,阅读是要重视的。十年前,语文的考试更侧重考识记,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后认真记背,再加上较好的答题习惯和规范的、语言优美的作文,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但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近几年部编新教材的使用,语文考试开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阅读变得越来越重要。单就现代文阅读来说,以前考试考两篇现代文阅读,一篇课内,一篇课外。现在两篇阅读都是课外的,文体不同,每篇文章的字数倍增,出题也趋向考文章之外的整本阅或拓展应用,难度加大。作文的要求也提高了,除了文笔好,更重要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拿到高分。没有长期的阅读积累,没有较快的阅读速度,真的会出现“语文试卷做不完”的情况。以我所在的城市的中考为例,语文中考试卷整卷的文字量已经开始向一万看齐了。基于以上两点,我想用楼上某位家长的话概括一下: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不一定能提高,但不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肯定好不了。我现在教的学生中就有这两种例子。一种是一天到晚捧着书读,但语文还不及格,因为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做最基本的识记、积累,不愿意完成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并且这类学生所读之书,很少有经典的好书,所以语文成绩一直很糟糕。另一种是我们常规意识中的好学生,认真、努力、扎实,但从小没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学生基础扎实,一到考试,考良好的成绩还是有可能的,但想达到优秀就十分困难了。二、语文成绩提升需要两条腿走路:阅读和写作缺一不可于晓冰,北京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二十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经验总体来说,我觉得语文的标准,能够说“学得好”,一定要从两个点呈现出来。第一个点就是读书,能不能读得很多、读得很深入、读得很明白,这是语文学得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很多人,初中甚至是高中、大学毕了业之后,他再去读某一篇文章的时候,依然是读不懂、读不明白的。文章中很多重点的东西他抓不住,或者曲解了某些东西,实际上这就说明他的阅读能力没有提升,他没法很好地吸收文章内容。所以,阅读能力是我觉得首先需要高度关注的地方,这里面能看得出来一个人的水平。第二个,是写作的能力,写作这种输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是非要写成非常文采飞扬的、文艺的东西,那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并且每个人的个性也不太一样。但我们要能做的事情是什么?是最基本的应用文体,你要能够写清楚,不出现错字、病句,同时你的文字表达也是逻辑清晰的。这一点,一方面看起来好像要求不高,但是另外一方面,说实话,要求又是非常之高的。你看今天社会中,但凡出现某一个文本的时候,大部分文本都很难经得起推敲。尤其比如说明星出的各种各样的官方声明等等,你会发现,疏漏实在是太多了。实际上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从小缺乏这方面的训练,这也是我们小学和中学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一说语文写作,就常常要去写很文学性的东西,但实际上文学性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先能写出一个实用的东西。想要做实用的东西,该有的基本的东西首先要有吧。包括哪怕做一个议论的东西,也要有稳定的理论、扎实的依据,你的语言表达也要更为严谨……而这些,都是看出来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这块也非常重要。但基本上,如果书面写作这块不会有太大问题的话,除非先天中有一些口吃或其他表达上的问题,大部分时候,口头上都不会太差。虽然这和每个人的个性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肯定是联系非常密切的。如果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就写得颠三倒四、乱七八糟的,那基本上就意味着,这个人本身思维上也是属于非常混乱的状况,他再去表达出来的时候也一定是非常混乱的情形。
以上内容来自「小花生网」(微信号:xiaohuasheng99)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