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绫 罗 绸 缎 识 别 指 南

松子 博物馆丨看展览 2021-07-14

绫罗绸缎人人都会说,但大家真的分得清吗它们?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识别绫罗绸缎纱绢锦绒等等各种中国古代的织物。


不过需要先说明的是,每种织物组织各个朝代的称呼不尽相同,它们本身也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所以这里只是做个一般说明,让大家对它们有个简单的印象。


另外,织物品类和织造技法众多,本人时间有限,文中如有不足,望多包涵。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正式开始吧!





中国古代织物种类繁多,但它们基本上都需要“组织”来确定每根纱线之间的关系,所谓组织,就是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相互交叠的规律。


常见的组织分为三种,它们又被称为三元组织,要想认识绫罗绸缎,我们得先来认识这三种组织。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就是指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的组织。




平纹组织织物坚牢耐磨,弹性较小,光泽较差,如果你用手摸一摸,会发现手感很硬,但比较轻薄。


而且平纹织物不易磨毛、抗勾丝性能好,可谓经久耐用,是古代平民的首选。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经纬交点连成斜线,它的浮长线较长。




浮长线就是指一根经纱浮在相邻的几根纬纱上(或者纬纱浮在连续的经纱上面)。


斜纹组织织物摸起来手感较软,弹性好,看起来有光泽,但耐磨度不及平纹织物。


缎纹组织


经线(或纬线)浮线很长,形成的交织点为单独的、互不连续,间隔距离有规律而均匀的组织称为缎纹组织



经面缎纹:织物正面呈现经浮长居多。



纬面缎纹:织物正面呈现纬浮长居多。


这种缎纹组织织物质地柔软,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但因为浮长线较长,所以易摩擦起毛、勾丝。


绞经组织


绞经组织是指仅纬线相互平行排列,而经线互相扭绞地与纬线交织。


两种绞经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起绒组织


起绒组织有一组附加的绒经专门产生直立的绒圈,这些绒圈通常会被割断,以形成断而密集的绒毛。


一种起绒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看完上面的几种组织结构,我们再来分别看一看每种织物的构造。






绫与绮






绫一般是指斜纹组织的织物,绫的表面有明显的斜纹纹路。


其实绫在早期也有平纹的,后来发展中才逐渐统一为斜纹组织。唐代是“绫”的盛行时期,官方甚至对官员的绫纹衣做了细致的规定。绫在元明以后不再流行。


南宋 花卉纹绫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一般认为“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绮”是一种平纹上浮纹显花的丝织物。


两种绮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后来,绮渐渐不再流行,到唐宋时,绫几乎已经完全取代“绮”的称呼。






纱与假纱






纱在早期是指一种平纹组织,它的纱线密度较低,相对轻薄。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就是这种平纹组织的纱,它的重量仅49克,透光率达到了75%。


西汉 素纱衣(直裾)湖南省博物馆


但后期还有一种绞经组织,也被称之为纱,为了区分它们,一般把“平纹纱”叫作“假纱”,“绞经纱”我们才叫它“纱”。


几种纱罗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明清以前提到的纱一般都是“假纱”,比如马王堆素纱襌衣,用的就是“假纱(平纹纱)”,而绞经纱常见于明清。











之前提到的绞经组织也叫做纱罗组织,这种组织的经线相绞,造成的孔眼较大,所以轻薄透气,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湿热的南方地区。


汉代至唐宋罗一般为贵族服饰所用,五品以上官员才可穿罗制成的衣服。


南宋 黄褐色如意山茶暗花罗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如何区分“纱”与“罗”?所谓:方孔为纱,椒孔为罗,或者更直接地说,先织成三、五、七等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再经线相绞,则为罗。


一种罗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不过后来明清时纱罗都成了轻薄丝织物的代称。






绸与绢与帛






“绸”古时候写作“紬”,“紬,大丝缯也”;“帛”是早期丝织物的统称,还作为交易等价物,所谓“钱帛”、“币帛”。


汉代“缯帛”并用,一般指平纹素织织物,后来又统称为“绢”。


绢 中国丝绸博物馆


由于绢平实纤薄,所以除了用于制作衣物,也常用来作画或扇面,今天我们能看到流传下来的很多绢本画作。


北朝 黄绢地锁绣花卉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明清之后,绸是丝织品的统称,一般指是质地比较紧密的丝织物。










缎就是缎纹组织的丝织品,缎出现得很晚,至今未发现宋代以前缎的实物。缎在明清时期成为流行品种,受到贵族的追捧。


缎 中国丝绸博物馆


晚清 白缎钉线绣花卉袖头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缎纹组织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摸起来顺滑,但也非常容易勾丝。






缂丝






缂丝是一种平纹组织,但它的纬线会根据图案需要在局部挖梭织成,所以“缂丝”的织法被称为“通经断纬”。


缂丝 中国丝绸博物馆


缂丝一般认为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最初是用毛纤维制作,叫作缂毛,传入中原后改用丝,这种织法耗费人工。


宋 缂丝仙山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缂丝的图案和织物本身融为一体,线条细腻,没有明显的突起和反光。






妆花





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为妆花,与缂丝不同点在于,妆花图案是在完整的织物上面后加上去的,而缂丝图案是织物本身的一部分。


妆花 中国丝绸博物馆


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的最高代表。











锦是一种重组织,相较于单层组织,它是多层组织的集合,所以质地较厚。一般使用多种彩线,色彩丰富。


唐 红地联珠五彩鸟纹锦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按织造方法可分为,以不同色彩的经丝起花的经锦,用不同色彩纬丝浮长显花的纬锦、双层组织的双层锦等品种。


清 红地蔓草纹加金细锦 局部 苏州丝绸博物馆


锦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最著名的有苏州宋锦、南京云锦以及四川的蜀锦。











绒是在绒圈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絨圈锦,最早出现于汉代。


绒 中国丝绸博物馆


制作起绒织物时,要利用起绒竿使起绒经屈曲于织物表面,织后将起绒竿抽去,就显出浮雕状的绒圈立体花纹。最后可将绒圈剪开,但也有不剪的。



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此结束,大家还有什么识别绫罗绸缎的窍门心得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参考资料:

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

赵丰,《中国丝绸通史》

顾平,《丝绸品种史漫谈》

严勇,《中国古代缂丝艺术》

钱小萍,《蜀锦、宋锦和云锦的特点剖析》

戴健,《传统绒织物的起源、织造原理和复制工艺》

陈娟娟,《缂丝》

韩英,《馆藏丝织品的初步整理》

王建平,《纱罗结构面料的系列化设计》

崔琦,《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

王诺诺,《小说里那些绫罗绸缎的区别是什么?》

注:本文图片除注明出处外,未标注的组织示意图片版权归看展览与本文作者所有

封面图来源于微博博主动脉影于被你滚到底了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日啖荔枝三百颗:危!如何认识一尊菩萨造像?郎世宁:论一个意大利籍在京务工人员的艺术修养

古人宠物命名大赏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那个掳走蔡文姬的左贤王其实拿着深情男配的剧本3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可查看约稿函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