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休 假 极 简 史

蜘书 博物馆丨看展览 2022-04-22

国庆假期马上就要来啦,现在的你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呢?


别着急,在为祖国母亲庆生以前,不妨让我们先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古代的休假制度,好好了解古人都是怎么休假的吧。


清 佚名《十二月月令轴·正月观灯》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类早期的休假主要是源于祭祀行为。


在当时,人们每年都要举行两次祭神活动,分别是春日的祈农之祭,和秋日的丰收之祭。祭祀时大家会聚在一起吃饭宴乐,热闹非常,官府于是也暂停公事,放个假与民同乐去了。


五代 燃灯祈祷 莫高窟146 北壁


除祭祀外,被古人认为有“澡身浴德”之效的洗浴也是官员放假的一个重要因素。


古时贵族洗浴讲究沐头浴身。长长的头发沾了水,又没有电吹风可用,自然难以做正式打扮,因而也不方便坐堂理事,所以他们一般会闭门谢客,同时暂停公务。


到汉时期,政府将其规定为明确的休假制度。据《汉律》描述,“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也就是说官员攒满五天的工作日后,可以兑换一天的假期用来洗澡。后来人们把这种休假方式称为“休沐”


明 陈洪绶《晞发图》局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与现代统一的周六周日不同的是,汉时期实行“轮休”制度,以保证每天都有打工人在岗打工。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休假时,就是由上官桀(汉昭帝上官皇后的祖父)留在“办公室”处理政务的。


“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汉书·霍光传》

 

此外,由于汉代官府采取“寄宿制”,官员需要离开家人单独住在府中。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休沐”不仅仅是洗澡假,也是他们归家谒亲的日子。


五代 王齐翰 荷亭戏婴图团扇(传)局部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如果官员放假了还留在单位996,则会被认为是一种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西汉的薛宣就曾劝带假办公的张扶遵循古制,回家多陪伴亲人,言曰:“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


魏晋时期,在政府颁布的《魏令》和《晋令》中皆有提及休假制度,官员放假被更为规范地纳入法律体系,呈法制化趋势。


清 金廷标《春野新耕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田假、授衣假、私祭假、婚假、拜墓假等都是重要的法定休假。其中田假因各处气候不同,放假时间依当地种收情况而定,一般为五月。


此外还有临时休假(非法定休假),也称急难假,每月有五次申请额度,一年最多放六十天,病休可再申请延长二十日。


南朝梁武帝时,新增省亲假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传)》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时期政府对休假制度进行调整,将假期间隔由五日一休改为十日一休,也就是“旬休”。


“永徽三年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宽百僚休沐。”

——王聘三《古今事务考》


好在唐时期的节令假没有跟着一块儿缩水,反而是“水涨船高”,变得比汉朝还多。


春节(古时称作元日或元旦)就是在唐代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拥有七天的假期。


明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只是对于部分官员来说,他们并不能完全放假。例如,根据规定,元旦节内,地方行政长官不得离开衙门,只能让家属到府看望。


除春节外,冬至和清明这两个节日也有七天的假期,同时节内会有重大祭祀活动。


官户和奴婢的假期则相对较短,只有三天。


“官户、奴婢,元日、冬至、寒食放三日假。”——《唐六典》卷六


元 黄公望《快雪时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假期结束后,官员必须准时返岗,因为如果人不来的话,钱也就没有了。


“诸州府县官请出界假故一月以下,即任权差诸厅通判;一月以上,即勾当留官,例其课料等,据数每贯克二百与见(现)判案官。

——《唐会要·卷八十二》


至于退休制度则是在晚唐时期被正式确立,据《通典》记载:“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诸职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


宋朝的基础放假制度与唐朝相同,仍是十日一休,与唐朝不同的是,宋朝扩充了很多节令假。


北宋 苏轼《黄州寒食帖全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昌杂录》记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


但其中仅有18日属于“休务”,即全天休息,其余50日则为“放假+办公”双拼模式,只能休息一会儿,并办公一会儿。


宋《缂丝上元婴戏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宋朝还对唐时少数出现过的几次因事设节做了大力推广。


宋真宗因为天书事件而设立天庆节就是一个典例。


故事还要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正月初三说起。


当时在皇宫左承天门南角的兽檐上,突然出现了一条两丈多长的黄帛,其上还书有文字,经专人翻译,内容如下:“赵受命,兴于宋,付与恒(即宋真宗赵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宋 《宋代帝半身像册·宋真宗》 台北故宫藏


宋真宗认为这是神人在向他降下天书,并决定为此设节。


从此,正月初三日就被定为天庆节,大宋的公务员也因此多了五天假期。


有时候假期太多,容易导致政务堆积。


包拯曾因此特意上书宋仁宗,言:“每节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只给假五日。”之后,有些假期就变得像是程序员头顶的头发——不仅少了,而且很难再长回来。


宋 《宋仁宗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打工仔们想要偷懒的心情可没有随之减少。


沈括《梦溪笔谈》描述,宋时轮值翰林馆阁的官员常以“腹肚不安”为由,翘掉夜班,导致原本应该是记录值夜的“宿历”渐渐地变成了“害肚历”。


元朝因循旧制,仍采取“旬休”,但删减了很多节假日。


中统五年(1264年),政府规定,京府州县官员,“若遇天寿(皇帝生日)、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


同时备注“公务急速,不在此例”。意思就是爱会消失,恨会消失,但工作不会,办公室才是宇宙真正的尽头!(夸张了)


元 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至元八年(1271年),政府还规定,对因病休假超过百天的官员做停薪留职处理,并要求官员自停薪日起,限期十二月回任。


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中书省的建议下,元世祖将官员的日常休假由“十日一休”增加为“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和乙亥日休假”。但同时又规定这五日不能杀生。


明 唐寅《岁朝图(传)》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时期的休假制度几乎是走向了与宋朝相反的另一个极端。


不仅官员们的基础休假被缩减为“一月一休”,大量的节令假也被废除,只有元旦、冬至、元宵三节,被保留了下来。


其中,元旦休五日,冬至休三日,元宵休十日。


明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国家博物馆藏


值得注意的是,元宵节延长至十日的规定仅为皇帝对京官们的恩赏,并不适用于地方官员。同时,元宵假内,若有外任官员赴京考核,相关衙署须照常办公,“不可妨公务耳”。


但有时候皇帝也会“大发善心”,友情赠送官员一些假期。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就曾赐上元节假25日。


明 商喜《宣宗行乐图》故宫博物院藏


比起这些偶然的赐假,更为特殊的还得数翰林院庶吉士的休假制度。


相别与一般官员,他们的假期要多得多,可以“五日一休沐”。


国子监学生的休假也比较特别,为“朔望给假”,一月两休。


清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中央衙署将元旦、冬至、元宵三节统一为一个假期,称为“封印”。由钦天监测算吉日,依此为“封印”的起止时间,每年不定,大约是从旧年的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起)放到新年的正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止)。


这也是清公务员们的唯一节假。


清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封印”假期过长,缺少官员管束,因此,在这一时期,社会治安经常出现问题。类似为富不仁的地主逼租佃户的案子就已发生多起。“甚尔掀瓦掇门,栓妻缚子,又甚将本人锁押至家,百般吊打。”


针对此类事件,天台县令戴兆佳曾专门张贴布告,严禁土豪纵仆逼租,并强调:“本县决不因封印便尔高卧衙斋,如入定之老僧,竟置民瘼于不问也。”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影响,周日休假成为一种普遍的放假方式。


从先汉到清,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休假制度,它在决定官员生活作息的同时,也对国家的政务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你来说,你最喜欢哪个朝代的休假制度呢?


参考资料:

弋戈《古代休假制度探源》

刘疆《漫谈古代退休制度》

周礼《我国古代的休假制度》

孟月《宋代官员休假制度研究》

廖保平《中国古代的休假制度》

越楚《古代官员如何带薪休假》

张艳玲《汉代官吏的休假制度初探》

李红雨《简论由宋至清公共休假制度》

王艳艳《古代传统节日官吏休假制度述论》

彭梅芳《汉代“休沐”制度文化根源探析》

内蒙古人大《盘点中国古代休假制度,宋代假期最多》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扇 子 极 简 史
绫 罗 绸 缎 识 别 指 南
放大看古画,婴戏图里的小朋友真是太好玩了
雍正:偷偷换个审美,然后惊呆所有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那个掳走蔡文姬的左贤王其实拿着深情男配的剧本
3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可查看约稿函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