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登封净藏禅师塔的唐代建筑形式

爱塔传奇 爱塔传奇 2022-08-17


河南登封古迹云集之地,不仅有著名的少林寺,还保存下来会善寺、永泰寺、法王寺、嵩岳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等众多古迹,其中会善寺位于城西北约四公里处,会善寺以西数百米,有一座唐代净藏禅师塔,现在位于一处部队大院内。



【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


根据塔背后的铭文,净藏禅师塔建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安史之乱前11年,这个时间比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早了34年。



【净藏禅师塔背后的铭文】


净藏禅师塔的塔身上以砖仿木做出了许多建筑结构特征,由于唐代建筑仅留存七座,难以全面体现唐代建筑风貌,我们必须通过砖石仿木建筑和壁画建筑进行补充还原,净藏禅师塔是十分珍贵的标本。


相关阅读: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第二稿)>>>


塔平面八角形,最下层应为须弥座,后代修缮时包了砖,上面是八角形塔身,塔身之上叠涩出檐,再反叠涩收拢塔顶,塔刹为石质火焰宝珠,雕刻精美。



【塔刹部分】


塔身以砖做出了完整的仿木结构,立柱均为八棱柱,柱头施阑额,无普拍方,柱头铺作为把头绞项作,伸出的梁头做批竹形,正面塔门上方的补间铺作位置用短柱,其余各间均用人字栱,塔身东西两侧置假门,四斜面为破子棂窗。



【净藏禅师塔枓栱】


净藏禅师塔所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不出跳枓栱,但整个塔身所包含的盛唐建筑信息十分丰富。


柱头铺作:把头绞项作


把头绞项作是梁头直接通过栌枓口内伸出,不出跳,并用泥道栱卡主梁项,使之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建筑结构更稳固。这种结构在现存的七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已经没有实物存世,但在日本奈良法隆寺的回廊中保存下了实物。


法隆寺初创于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相当于我国的隋炀帝大业三年,比南禅寺大殿早了175年,比佛光寺东大殿早250年。


法隆寺回廊北半部分后代曾经重建,南半部分保留了原貌,进深两椽,柱头采用把头绞项作,梁头伸出的耍头为方形,这一点与批竹行的净藏禅师塔耍头不一样,回廊的主梁之上以人字叉手托捧节令栱,早期建筑活化石。


【法隆寺回廊】


【法隆寺回廊把头绞项作】


【法隆寺回廊内部人字叉手】


虽然我们没有留下与净藏禅师塔同期的唐代把头绞项作实物,但在早期的石雕仿木建筑中还是有不少遗存的。


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的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宋绍祖石椁前檐就采用了把头绞项作结构。

 


【宋绍祖墓石椁把头绞项作和人字栱】


甘肃天水麦积山开凿于北周时期的004窟散花楼虽然前檐已崩塌,从残存的柱头仍可看出采用的是把头绞项作。



【麦积山散花楼把头绞项作残迹】


同在麦积山,开凿于隋代的005窟牛儿堂柱头采用的也是把头绞项作。



【麦积山牛儿堂把头绞项作和人字栱】


山西长子法兴寺院内留下一座石灯,建于唐大历八年(773年),柱头同样采用的是把头绞项作。



【法兴寺石灯把头绞项作】


五代早期的山西代县李克用建极陵墓室和墓道壁龛建中中均采用了把头绞项作,其中墓道壁龛建筑的耍头做批竹形,与净藏禅师塔相同。



【李克用建极陵墓室把头绞项作】



【李克用建极陵墓道壁龛把头绞项作,批竹耍头】


河北曲阳田庄大墓由于未能发现墓志铭,无法确定具体年代,大致应在唐宋之间,主墓室的门洞上方也采用了批竹耍头样式的把头绞项作。



【田庄大墓的把头绞项作】


虽然唐代没有留下木结构把头绞项作的实物,但在山西陵川西溪二仙庙的梳妆楼上,还有金代的实物,这也是我国非常少见的木结构实物之一。



【西溪二仙庙梳妆楼把头绞项作】


宋绍祖石椁和麦积山005窟所采用的把头绞项作+人字栱结构与净藏禅师塔相同,由此推测这应是早期建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枓栱组合。


补间铺作:人字栱


经藏禅师塔所采用的人字栱补间铺作在现存七座唐代建筑中也没有实物存世,不少景区新建的仿唐建筑中特别喜欢采用人字栱,再遇到有人字栱的房子不用多想,一定是新建的。


仿唐建筑喜欢用人字栱是有原因的,许多唐代砖石建筑和壁画中留下了人字栱的信息。


要说早期木结构人字栱的实物遗存还是在日本奈良的法隆寺,这处相当于我们隋代建造的庙宇,在金堂和中门的勾栏上留下了人字栱的实物。



【奈良法隆寺金堂勾栏的人字栱】



【奈良法隆寺金堂和五重塔】


我们也有人字栱实物,但是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山西寿阳出土的北齐时期厍狄回洛墓的木椁上就带有人字栱,现在收藏在山西博物院,木椁是小木作,缩小版的模型。



【厍狄回洛墓木椁人字栱】


开凿于北魏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留下许多带有人字栱的石雕建筑样式。



【云冈石窟里的人字栱建筑】


北齐时期开凿的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也有多处人字栱窟檐。



【天龙山石窟人字栱建筑】


莫高窟唐代壁画里的建筑中有许多带有人字栱。



【莫高窟初唐323窟带有人字栱的建筑】


陕西西安大雁塔唐代的门楣石刻中也留下了人字栱。


山西乾县唐代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的墓室彩画中均有人字栱出现。



【懿德太子墓彩画人字栱】


窗:破子棂窗


净藏禅师塔上的窗户采用了破子棂窗,破子棂窗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采用方形窗棂,以一角向外,二是采用三角形窗棂,一角向外,平面向内,这两种形式我们在外观上看到的都是棱角向外,此外还有一种窗户直棂窗,则是以窗棂的平面向外。


门窗后代多有更换,我们没有留下确定的唐代窗户实物,而砖石仿木建筑中却有不少,比如唐乾符四年(877年)山西平顺明惠大师塔、唐长庆二年(822年)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等,都是破子棂窗。



【明惠大师塔破子棂窗】



【泛舟禅师塔破子棂窗】


由于早期砖石建筑中留下的破子棂窗较多,所以过去一度认为唐构必配破子棂窗。


然而实际上直棂窗在隋唐也有不少应用,比如唐懿德太子墓石椁、唐章怀太子墓石椁、永泰公主墓石椁以及隋大业四年(608年)李小孩石椁等采用的都是直棂窗。



【永泰公主墓石椁直棂窗】



【李小孩墓石椁的直棂窗】


唐代建筑形式比我们过去所能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净藏禅师塔在窗户的下边用了一道方材,两端包裹檐柱,这种结构在我国现存唐构中是没有的,但在日本各时期的建筑中还有不少应用。



【奈良法隆寺梦殿的破子棂窗和下方包裹檐柱的横木】



【京都东寺金堂的破子棂窗和下方包裹檐柱的横木】



柱:八棱柱


净藏禅师塔采用八棱柱,柱头卷杀小而急,柱下未表现柱础。


在现存七座唐构中采用八棱柱的有甘肃敦煌莫高窟196窟檐和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


【莫高窟196窟檐所采用的八棱柱】


【布村玉皇庙前殿的八棱柱(修缮前)】


分析一下净藏禅师塔的结构样式,或许对我们寻找更多的唐代建筑会有帮助。



推荐阅读


关于正定县文庙大成殿创建时代的探讨>>>

爱塔传奇:大同善化寺普贤阁之唐代建筑推断>>>

陕西西安鄠邑区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聊几句布村玉皇庙前殿的枓栱(第二稿)>>>

四川邛崃花置寺石窟的唐代枓栱--转角处的斜栱>>>

四川巴中西龛53龛唐代石雕阙楼与《清明上河图》中的城楼>>>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浅析(第五稿)>>>

登封净藏禅师塔的唐代建筑形式>>>

炳灵寺石窟第3窟唐代石塔的建筑特征>>>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第二稿)>>>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四稿)>>>

敦煌莫高窟428窟檐的早期特征>>>

结合新发现聊聊天台庵大殿的时代>>>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32窟盛唐建筑分析>>>


推荐行程



2018年12月15~16日,《营造法式》普及班(宁波班),讲解《营造法式》入门,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寻访,日本早期木结构建筑概述等内容,并安排宁波保国寺现场讲解,每人赠送佛光寺柱头铺作模型一套。2300元(2200元) 详情>>>




如果您对历史古迹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

QQ群:115112549

进微信群请先加 13354428550 为好友

抖音:91215700

查阅历史文章请点击订阅号菜单“基础知识”-“文章列表

“醉美古中国”文旅活动排期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