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善与散善二门经文的出处何在?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2022-12-02


选择极乐净土作为归命处,称合佛心

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别。言通者,即有三义不同。何者。一从韦提白佛,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者,即是韦提标心自为通请所求。二从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即是韦提自为通请去行。三从世尊光台现国,即是酬前通请为我广说之言。虽有三义不同,答前通竟。言别者,则有二义。一从韦提白佛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弥陀佛所者,即是韦提自为别选所求。二从唯愿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韦提自为请修别行。虽有二义不同,答上别竟。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这段疏文是回答第二重问:未知定善与散善二门经文的出处何在?(表明净土教义必以经文圣言量为依据。)这定散二门的施设,又与韦提希祈请往生净土的因缘直接相关。从《观经》发起序中,导祖梳理出韦提希的祈请有通请与别请二类。
韦提希通请因缘中,含摄三层不同的法义。是何种递进不同呢?一者,韦提希因她儿子违逆,被囚禁深宫,命在旦夕,愁忧憔悴,遥礼世尊,哀求救护。见佛悲愍示现深宫,韦提希悲喜交集,恳诚向佛表白欣净厌秽之心。“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这即是韦提希标心所念,自为通请所求,乃属于欣厌启愿范畴。
二者,韦提希既生起通请所求十方净土之心,而净土胜妙之处,必有胜妙之行,方克往生。韦提希恐有业障,障碍往生,便先五体投地向佛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此即韦提希标心所念,自为通请往生净土的行法。
三者,世尊为酬韦提希广求净土之请(即通请),即放眉间光,照十方国,以光明广摄诸佛净土,还于佛顶上,化作金台,如须弥山,佛神力故,显现他方无量诸佛庄严净土,加被韦提希,令其悉皆得见。此段经文彰显释尊度生之善巧方便。因韦提希发言通请往生净土,即是广开净土法门之胜缘。此时若为之总说十方净土,恐韦提希因不能亲眼目睹,内心或存疑惑。是以释尊慈悲,将他方净土景象,一一显现在韦提希眼前,令其随心好乐,自选往生何方净土。上述三层法义递进不同,总答韦提希自为通请去行竟。
别请即别选所求,包含两层意思。韦提希于世尊光台当中,一一目睹十方佛国,并皆清净庄严,然西方极乐世界,却超胜第一。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大愿智慧与大行福德所庄严成就,穷微极妙,全彰涅槃常乐我净四德,大愿光明普摄九法界众生,速生安养,速证无上菩提,并主动接引,平等普济。名号度众生,妙德难思,故使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赞叹,往圣先贤齐趋。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与娑婆众生有大因缘,致使释尊冥加密遣韦提希特别选择极乐净土作为归命处。是故韦提希明白无误地向世尊禀白别选所求:“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这种信仰的终极指归,既是韦提希宿世净业善根所致,更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加持的结果。经历旷劫轮回的苦苦寻求,终于有了今生的别选所求,称合佛心,诚为百千万劫稀有难逢之一时!
二者韦提希既选得真往生处,便自忖,得具备特别的妙行,精勤一心修行,方可成就往生极乐净土之胜益。是故韦提希向世尊别求往生极乐之因行。“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韦提希自为请修别行。韦提希别请虽有二层含义不同,总答区别通请之义竟。
综观韦提希通请与别请之心态与观念,有一共性特点,即是以凡夫的观点、自我的立场,予以祈请。属可思可议的范围,尚未能契入净土不可思议的特质,即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感应道交的奥藏。均属“自为通请”“自为别请”之列。故释尊随顺韦提希“自为”的祈请,所说的法(即随他意),亦有着相应的可思可议的通途佛法的定善特点。而随自说(即属于佛无问自说)的三福九品之散善,恰正内具净土大不可思议的事理因果。导祖层层剥笋式的讨论,意在令吾人深明此点。

——节选自《观经四帖疏·玄义分》讲记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四)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三)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二)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一)
净土教法何机得受?
发菩提心的下手之处
如何理解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
释名 | “无量寿”,“经”
释名 | “佛”,“说”
依报的通、别、真、假
生命不可或缺的真善美慧



责任编辑 @ 东林寺文宣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赣(2022)000000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