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应如何祭奠祖先、利益亡者?
清明,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每年临近四月,身处异乡的人们便纷纷向祖籍汇聚,提篮担盒,抱花将烛,竞上墓地。扫墓祭祖、表达孝思的主题,使清明成为社会民俗生活中的大事。
家书抵万金
人人皆有父母,但在生命旅程中,彼此真正朝夕相伴的日子并不多,从我们辞家求学的那天起,离别就成为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主旋律。然后时光流逝,一年年他们在盼,我们在忙,再然后是有一天,他们老了,走了,跟我们永别了……如果学习、工作的时候,还有节假日可以回家团聚,一旦阴阳两隔,就是相见无期了。我想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家里只要有亲人过世,特别是父母,作为子女的,内心总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重——怕想起,却又不时想起。
在这样普遍又深沉的情感背景下,对亲人的纪念和祭祀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尤其现在,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节假日,其目的除了为传承和复兴传统文化,更是为了凝聚和培育人们的血缘亲情。所以清明节里,以怎样的态度去上坟,是我们作为后代需要注意和思考的。抱着踏春游玩的心,那你只是走了祭祀的形式,抱着利益亲人的心,那你就要把生命中血浓于水的那部分呈现出来。
但这种呈现,不是通过你提着的黄表纸和锡箔,不是你烧出来的鸡鸭鱼肉,更不是你倒出的老酒点上的香烟。上坟的时候如果供荤,尤其是供烟和供酒,亡者不仅吃不到,还会大大增加他的罪过。这在《地藏经》里已经说得很明确。所以供祖先,荤的千万不要供,一碗饭,几样素菜,一支天然香,世俗的孝心就能体现了。
对逝去的亲人表达孝思,其他宗教也都提倡,但真正说到对逝者的超度,却只有佛教才能做到丰富和有效。所以我们与其在上坟时以菜肴和纸钱作为情感表达,不如为逝者念经念咒回向。除此,你还可以烧金刚杵咒轮。咒轮的功德有多大?活人配戴可避免地、水、火、风的灾难;若人去世,在他的头部、喉部、胸部各放一枚,一起火化,亡者不堕三恶道!所以上坟的时候,你烧一些金刚杵咒轮,再念变亿咒,一张咒轮就变成了无量张,而在亡者的眼里,每一张都像一朵莲花,满带着解脱的光明和力量。
用佛法超度亲人,使其离苦得乐,这才是真正的孝。我们说“阴超阳泰”,亡者得解脱,生者才安宁。所以忆念祖先这也是我们学佛修行一个很大的动力。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过去佛在世的时候,印刷还没有发明,就是要书写这个陀罗尼,书写在出声物上,钟鼓上,大磬上。
这个音声一发出去,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再重的业障也能消灭。若是在宝塔中、高山上念一遍,眼睛看到的一切众生,都能够离三途之苦,灭地狱、饿鬼、畜生之罪。
——悟公上人
↓↓↓传喜法师讲解:大宝广博楼阁
我们拿到这张纸时要看清楚,然后按照上面的内容一条一条去修,并不是说每一条都要填,哪怕只能做到一两个,填上去威德力都很大。
我们超度历代祖先,写一个“大宝楼阁”,这大宝楼阁里都是黄金白银,沉甸甸的,烧到哪里,哪里就解脱,哪里就放光明,乃至烧到地狱里,地狱都能空掉。
特别对于刚往生的人,还可以把这张纸放进他的衣服里,可以一起火化,当下就得解脱。
所以这张纸的能量是很大的,甚至可以拿来当护身符,急难的时候都可以用。
正面
反面
我们以这个方法,将无形无相的功德通过看得见摸得到的方式去传播。
这张“大宝楼阁”,就像支票一样,做了什么功德都可以填,可以送给过世的人,也可以送给在世的人。
如果想把这张“支票”,又送给老祖先,又送给现世的人,那就念《变亿咒》。《变亿咒》一念,火一烧,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你所在的地方就变成了吉祥地。
所以这个法门,
祈福、超度都可以用,
这样一张纸就可以了。
死生亦大矣
其实,除了思亲报恩,在这样行将暮春的时节,清明也是思考生命主题的好时候。想想看,我们上坟时,那墓碑上写着的一个个名字,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亲人,他们也都曾像今天的我们一样,活灵活现地生活于这个世间。而现在,他们是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种我们无法触及的回忆。想到这里,再看着我们摆上的祭品,点上的香烛,感受着自己的情动于中、泪凝于眶,无常的声音就应该在耳边响起:现在是我们给他们过清明,那什么时候、又是谁会来给我们过清明?
不管是谁,人生的行程,或长或短都会走完。时间面前,皇帝和乞丐享有了同样的权力。所以清明,虽然是对亡者的悼念,却也是对我们活着的生命的一种提示和警醒。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万物清洁,天地清澈,在这样的时节,在祖先的面前,我们也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心,是否跟上了天地的节奏,明净如镜,生长不息?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恭逢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为何您的告别是在春暖花开之时?
令权威科学家敬仰,更多不可思议往生实例证明佛教修行真实不虚!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