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面故事丨访谈向以鲜:看见杜甫,重塑自己

张犇鑫 新教育家 志道
2024-10-25

为什么要重读杜甫?杜甫诗在当下,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


或许,看见杜甫,就是看见我们自己。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下,不如先让自己安定下来,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然后在疗愈中重塑身体和心灵。

向 以 鲜
诗人,作家
四川大学教授
新作《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


「新潮·新教育家」:向老师,您起初是怎么接触到,并喜爱上杜甫诗的呢?


向以鲜:我本科读的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曹慕樊老先生当时开了一门课,叫《杜诗选读》。老先生提出一个说法,我觉得非常好。


他说,每个民族的教育,首先要有能力、有勇气去和本民族第一流的诗人、作家、学者去交流。在汉语中,学诗也好,学文也好,学史也好,就是要和杜甫去对话,因为他是最好的汉语诗人。


这个理念影响了我。你去了解本民族的文史也好,其他民族的文史也好,一定要和一流大师去对话,比如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苏东坡。向他们学习,才能学到最好的东西。


「新潮·新教育家」:杜甫诗历来被研究、被注解、被引用的非常多,当下我们还能从中发掘出新意吗?


向以鲜:真正的经典是历久弥新的。


杜甫其诗,确实被说了很多,尤其杜甫身后,中晚唐以降,从元稹、韩愈、白居易开始就很推崇他。到了宋代,还出现了一个奇观,“千家注杜”(实际大概上百家),成百上千的人来对杜甫进行研究。比如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一祖”指的就是杜甫。在这段时期,杜甫诗经过不断整理,规模基本被确定下来了,也就是1400多首,宋以后零星有补充,但比较少。


到了明清,尤其到了清代,又出现了很多研究杜甫的大家,像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钱谦益的《钱注杜诗》、杨伦的《杜诗镜铨》、浦起龙的《读杜心解》,等等。再到近现代,一些诗人比如湖畔诗人汪静之等,也研究杜甫,甚至武侠小说作家还珠楼主(李寿民)也写过《杜甫传》。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不少传统的东西被扬弃了,但杜甫诗幸运地留存了下来。


到20世纪中后期,因当时的时代背景,出现了扬李抑杜的倾向,比如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表达的。但是对于这本书,我认为现在需要重新打量。


郭沫若毕竟是一位大家,当他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虽免不了带入时代背景,但一旦进入具体问题,他又会把这些忘掉,进入杜甫诗本身,由衷地去呈现一位学者的敏锐,去体现杜甫诗的光彩。


所以杜甫研究者有一个特点:都是一流学者。比如冯至(诗人、翻译家,著有《杜甫传》)、洪业(史学家、教育家,著有《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陈贻焮(学者,著有《杜甫评传》)、莫砺锋(学者,著有《杜甫评传》)……可以说,从中晚唐到宋代,从明清到近现代,杜甫研究已然成为一门显学。


「新潮·新教育家」:您提到杜甫和苏东坡,对于这两位汉语大诗人,您如何区分?


向以鲜: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比较。


可以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8至10世纪这300年间全人类最伟大的诗人。他代表着汉语写作到了他的时代,到了他的手中,获得了全面的成熟。无论古风、律诗、排律还是绝句,都在杜甫这儿趋于成熟。所以我们提到杜甫,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而他人的形象、人的复杂性,有时会隐退在文本之后,面目不清。


提到苏东坡时就不一样,首先想起的是他人性的光辉灿烂,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人格立刻凸显出来。所以说,苏东坡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人格的成熟。当然,苏东坡的诗词文章亦是绝妙的,但他这个人的光辉实在太耀眼了,某种程度上遮蔽了他文本的光辉。


所以我认为在文化传承上,一定要把本民族最好的、最卓越的部分传达出来。我最近应邀编一本给孩子的诗歌读本,打算选100首杜甫诗歌,以我的方式来介绍给孩子们,把最纯正的汉语之美,像种子一样播撒在他们的心灵中。


▲公元745年春,李白、杜甫同游梁宋(今山东),赋诗作歌,不亦乐乎,从春天一直游到秋天。但杜甫终究还是要“致君尧舜上”,他正处盛年,有着“窃比稷与契”的雄心,渴望着大展宏图


「新潮·新教育家」:其实,杜甫身上也有一种古代士大夫,或者现在所说的“知识人”这么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人格,就像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称自己是“穿裙子的士”。那么在您看来,杜甫的文化人格具化来看,有哪些珍贵的品质?


向以鲜:他的良知,他的仁爱。这是非常重要的。


杜甫身上的那种爱,实际上和他接受的教育有关。这一点很少为人所提及。杜甫出生不久,他的生母就去世了,父亲杜闲便续了弦。古代被续弦的女人,若想迅速在家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孩子。杜甫的继母,生了五六个孩子。


虽然文献上没有记载,但从一个事实就可推测,杜甫和这位继母并不亲近。在杜甫现今流传的所有文字中,从没写过他的继母,甚至他父亲也只出现过一次,还是在他青年时代,父亲在兖州当司马,他去那玩儿的时候写的。


杜甫对父亲和继母的感情非常复杂,因为他在大概两岁左右的时候,就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妹妹。杜甫实际上是被他姑姑抚养长大的。


杜甫幼年时,曾遭遇过一场巨大的瘟疫。在那场瘟疫中,全家孩子——包括杜甫和姑姑自己的孩子——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那时,姑姑选择把侄儿放到了通风好的地方,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了其他地方。后来,她的孩子死了,杜甫活了下来。


这件事,姑姑并没有告诉杜甫,是后来他听旁人说的。杜甫得知后非常震惊,把他的姑姑称为“大唐义姑”。他认为,姑姑觉得如果自己把这件事告诉了侄儿,会给他造成巨大的道德压力。


杜甫一生没有为早亡的生母写诗,也几乎不为他的父亲、他的继母写一个字,但他为姑姑写了一篇充满感情的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


「新潮·新教育家」:所以说,不仅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包括对待亲戚的孩子、朋友的孩子,也包括老师对待学生,好的童年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将是一生的财富。


向以鲜:是的。杜甫没有上过官学,他的文学素养是经由诗学培养出来的。杜甫这位姑姑知书达理,是他的养母,也是他的启蒙老师,更是他的人生导师。


杜甫青年时,游历江南和齐鲁,我推测这时的杜甫,可能是“报复性消费”。因为幼失照拂,他当司马的、收入颇丰的父亲愿意补偿他。所以杜甫一游就是十年,而且不是穷游,是和一帮公子哥儿的“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所以我觉得杜甫童蒙的这些经历,之于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弱者、百姓、苍生、万物——是一粒爱的种子。杜甫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儒家诗人,他说自己的家族是“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他们杜氏一族从远祖杜预,到他的祖父杜审言,都是儒家文化的奉行者。再者,他觉得诗是他的家业,“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他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所以,秉持儒家精神,并将之贯彻到诗里去,是杜甫自己践行、并希望传承下去的事。他对小儿子宗武抱有很大期望,“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他希望儿子精熟《文选》,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


还有,按照我们刚才所讲,杜甫应该对他继母所生的孩子心存芥蒂,但是不,杜甫非常喜欢这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妹,随时都在怀念他们,“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甚至他到了成都后,有个叫杜颖的弟弟,还从山东临邑县专程来看他。杜甫也总想顺江而下往江东去,也是因为他妹妹在那边。


杜甫父亲去世后,因为“祖荫”,按唐代制度规定,长子是可以顺位进入仕途的,但杜甫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杜颖,他自己去参加考试,然后仕途失意。想一想,如果当时杜甫接受了顺位入仕,那么他一生的轨迹,甚至我们的诗歌史,或许要全部重写。


▲相对于杜甫生命的丰富,他的形象也应当是多样化的


「新潮·新教育家」:所以说,将杜甫对入仕的渴求理解为“忠君”,可能是对他丰富的生命面貌的简化。


向以鲜:杜甫即使忠君,忠的也是他追崇的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对于古代社会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当时杜甫还喜欢卖药,卖一服药能买好几斗米。而玄宗后期尤其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对社会现实多是持批判态度。所以我们要重新去理解杜甫身上的这种“儒家文化”。


我们今天谈杜甫,谈他同情弱者,当然这是一个“仁”者应当具备的素质,但如果按原始儒家来看,“勇”,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或者如孟子所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所以杜甫虽然也歌唱盛世,但对安史之乱后的乱世,他也会毫不迟疑地、毫不隐讳地、勇敢地去批判,比如《悲陈陶》《北征》,就体现出他作为士大夫的责任、眼光和胸襟。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重谈杜甫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实,无论“仁”,还是“勇”,出发点都是爱。因为爱,所以挺身而出,因为爱得太深,所以饱含热泪。


「新潮·新教育家」:杜甫在成都度过了一段闲适的时光,现在我们身边,也会出现一些宣称“躺平”的年轻人,您觉得这两者间有可比性吗?


向以鲜:我觉得杜甫在成都的生活还真不叫“躺平”,他就像一个天涯倦客,需要一个重塑心灵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在不少人身上都发生过,比如陆游。陆游到了成都,时常去青城山,成了他的寻道之旅。成都这个地方,的确给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诗人一个喘息、疗愈、重塑的机会。


杜甫在成都,后来也曾加入严武的幕府,但他发现,有些东西时过境迁了,就很难再找回来。这时他心中生出一种彻底的空虚,“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找不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


这种空虚感来自时代,而非杜甫本人。这是一种对未来没有期许的不安感。当你有期许的时候,一切都会上升,反之,对未来没有期许,才是最可怕的。


「新潮·新教育家」:那么向老师,对于年轻人,我们可以建议他们通过杜甫来做点什么?


向以鲜:我觉得第一件事,就是可以重读杜甫,重新了解杜甫,了解真实的杜甫,了解杜甫背后的盛世,了解盛世的侧影。然后可以学习杜甫面对苦难的状态,杜甫来到成都,并没有选择“躺平”,他只是让自己身上的“伤”重新长出新肉来。


陆游到青城山,结识了一位叫上官道人的道士。这位90多岁的道士很奇怪,他住在树上,耳朵也不好,听不见别人说话,也几乎不说话。但有一天,他突然跟陆游说了一大段话,大意是我们作为一介凡人,在浮世之中,能做的事其实不多,但有两件事也许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让自己变好;二、尽量让更多人变好。


我觉得说得非常好。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先让自己安定下来。“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从不放弃自己,更不会躺平。在落日秋风中,诗人壮心未已,健康的力量正在蓬勃苏醒。


▲俯瞰现在的西安,遥想当时的大唐盛世


-END-


卷首丨用生命影响生命封面故事丨把杜甫还给学生封面故事丨为杜甫“减负”封面故事丨看“95”后教师如何把“人性”还给杜甫●邯郸初中生事件 | 如何消除孩子基因中的恶魔?

335期/2024年/二月刊

汇编 排版 | 张庆 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张犇鑫 金鑫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