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报道丨访谈刘洋:品格的源头,家庭到学校

高洪云 新教育家 志道
2024-10-2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老师如何见贤思齐、进德修业,并在教育教学中以合适而有效的方式,用自身智慧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这关乎学生的未来。


本篇访谈,刘洋校长从《送东阳马生序》谈起,现身说法自己如何通过读书来提升精进,强调为学生营造“教育的情调”,做好家校共育,为孩子的品格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刘 洋  

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副书记

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星河学校

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

高级教师

中语会第二届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一等奖

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

中语会首届学术先锋人物

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

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新潮·新教育家」:刘校长好,您在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如何看待《送东阳马生序》年初走红网络?

刘洋:这篇名文《古文观止》也收录了,讲的是宋濂靠苦学实现人生逆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中国历史上,社会阶层排位是“士农工商”,主流价值观是“学而优则仕”,这体现出科举时代上升通道的狭窄。正基于此,中国有久远的重视读书的传统。 

同样入选教材的《项脊轩志》一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是中国式的劝学,期待后辈读书上进,有出息,光宗耀祖。

从这个意义上讲,《送东阳马生序》走红,甚至有人称它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神文”,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人已历经社会的历练,再读此文,的确令人感叹唏嘘——逆袭的觉得“皇天不负有心人”,更多的人或许因当初未刻苦求学而深感懊悔或遗恨。

「新潮·新教育家」:您觉得,这篇文章能不能打动还没有进入社会的中学生?

刘洋:宋濂现身说法,用类似自传体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多事实说话,少空洞说教,似乎是一篇上佳的育人素材,但无法回避的是,宋濂少年时饥寒交迫的生活处境、艰辛求学的经历,对当今大部分学生而言,是相当陌生的。或者说,励志文或“鸡汤文”的教育效果,究竟有多大?

杨绛先生说过,“年轻的时候认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从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读经历来看,能点醒人的,似乎少有道理和说教,而更多是痛苦与磨难

比如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每次当他要踏入歧途时,德顺爷爷都要好言相劝,可他从来都是一意孤行,不为所动,直到最后登高跌重、痛失所有,才幡然悔悟。这也是挫折的教育价值。

「新潮·新教育家」:那么,这篇文章打动您了吗?

刘洋:假若学生对宋濂的“劝学”无动于衷,那这篇文章的教育价值势必很难落地。这也是语文教学经常遇到的一大困难——如何搭建好读者和作者的经验链接。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古代散文,王荣生教授有个观点,散文教学的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但实际上,学生包括老师,都不可能具有与宋濂等同的经验。

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因此我认为,读书的第一要务是建立文章和自我的连接。

我的少年时光是在湖南农村度过的,“手指不可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的严寒,我深有体会,生活虽“无鲜肥滋味之享”,但也确实认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而宋濂“幼时即嗜学”“遍观群书”“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勤勤恳恳与专心致志,我是不及人家万一的。

这样来读《送东阳马生序》,我多少能够连接作者和自己,连接过去和现在,把自己假设成作者的倾诉或劝勉对象。如此,把读宋濂变成读自我,进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

「新潮·新教育家」:您会在课堂上讲自己的这些过往经历吗?

刘洋:会的。“亲其师信其道”,“亲”就是一种情感交流。老师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自己的成长经历或生活感受,就像评书中的闲话,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公开地自我表露,是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情感交流

作为语文老师,我在课堂上坦露自己的求学经历,反思成长得失,给学生营造出积极信任的气氛,或许能引发学生进行自我表露。学生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才有可能使得《送东阳马生序》所渲染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情。共情,是走进文本的第一步。


「新潮·新教育家」:这篇文章在励志之外,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的理解维度?

刘洋:我想先指出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教育中,文史哲是不分的。以学习古文或古诗词为例,如果我们对作者所处的时代、人生经历、个人学术思想有更多了解,肯定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这就是孟子强调的“知人论世”。学识渊博的老师如果能延伸课文的边界,课堂会更吸引学生。

回到宋濂身上,他在这篇文章中,有屈从和讨好皇权之嫌,比如他谦称“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不失温恭君子之风范,但紧接一句“而承天子之宠光”。对此,我们要给予理解。

宋濂的劝学,没有离开赢得功名的老路子。“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他通过奋斗,终于跻身王公大臣的圈子,能够天天跟随皇帝,天下人都夸赞他。但赢得功名是不是读书的最高目标甚至唯一目标,现代读者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史学家钱穆认为,宋濂、刘基、王袆这批明朝开国文臣,“群才荟集,历代开国,无此盛况”,但“春风桃李,较之秋菊冬梅,其内在生命力之强弱,已不相侔。而又经受外面朝廷大力之驱遣束缚,故明代开国之新人,乃远不如旧元隐遁之孑遗”。在他看来,明代学人“屈从当代政制,仅供鞭策,与两汉、唐、宋之书生从政不同。”

在明代,大部分文化精英屈服于君权之下。这是宋濂的时代局限性,而他的结局也很悲惨。

「新潮·新教育家」:这种学科融合,对老师的阅读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刘洋:阅读确实能够让教育变好。一个有学术追求的老师,在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中,他的观念和精神气象会变化,再通过“躬行实践”,来激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能帮助教师完成对自身生命的成全,也最有可能促成学生生命的自我成全。

作为一名教师,我几乎每天都和书打交道,读书是我的生存法宝。我很感激书籍,是书籍给了我站立讲台的勇气,并激励我永不止步。如果说我前进的方向是在一步步告别浅薄,那都将归功于读书——在读书中生存,在读书中热爱。

一个人的品格教育,阅读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尤其是读经典书籍。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哪本书的功劳最大?我个人首推《史记》。司马迁身受奇耻大辱,但扛起了整个民族的尊严,在个人生命“轻于鸿毛”的时代,他始终把最有温度的目光投向人伦、人情、人格。

曹雪芹也是把最赤忱的情感给予了“人”,为“人”而写,写好每一个“人”,甚至所谓的“坏人”。像贾环遭到所有人的厌弃,但曹雪芹还是会为他设计一个彩霞姑娘,真心实意地对他好。

我们对“人”的认识应该是多元的,对自己的认识更应是无止境的。《史记》和《红楼梦》这两本书最能帮助我“认识人,认识自己”。

为推动学生的阅读趣味,我选择为学生而写,《听刘老师讲史记》《听刘老师谈阅读》《听刘老师讲课文》,已成系列读书札记。我相信人才是在不经意间熏陶出来的,我把这些读书札记发布在我的个人公众号上,或打印出来贴在墙报上,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熏”吧。

「新潮·新教育家」:但现实中竞争和内卷的环境,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很苦很沉重。

刘洋:多年来,我的课堂上,每周都会给学生留一节课,让他们自由阅读。我相信学生在这种自由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

“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有一本书叫《教育的情调》,书中有一个观点特别吸引我——“跳出教育中思维定式的‘陷阱’,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情调。”但面临中考和高考,多少学生能够有学习的情调?如何带领学生找寻学习的情调,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棘手的问题。

美国未来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他的《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一书中提到的两大能力,我觉得有助于帮学生寻找学习的情调。

一是娱乐感——拥有快乐的竞争力。他把游戏作为最佳的学习手段,认为快乐是点燃创造力的引擎。我们可以尝试把知识的过关、能力的提升、与同学的比拼都设计成游戏。比如作文分享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言人”发布(朗读)作品,“记者”(同学)们发表见解,还可以提问,“发言人”要答“记者”问。这样轮番过招,收获的不仅是欢声笑语,也会有真知灼见。这样的游戏,能帮助我们打破冰冷的知识与学习趣味之间的藩篱。

第二个能力是意义感——探寻人生的终极幸福。所谓意义感,既可以是“理想”“使命”“价值观”“目标”,也可以指在日常学习中的坚持、自律、自信、平静、从容、热情、互助……

富有意义的艰苦求学旅程,并不是在紧张、惶恐中寻找奶酪,而是走完这段旅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苦难不值得歌颂,值得歌颂的是在苦难中掌握了参与社会生活所必备的技能,磨砺出人生的精神境界和力量。

如何在忙碌中保留一点学习的情调,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对新的思维充满好奇,才能摆脱陈规陋习,从惯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摆脱苦学的思维定式,追求好学与乐学的可持续成长之路。


「新潮·新教育家」:对于品格教育,您认为该秉承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尺度?

刘洋:不管是600年前的宋濂,还是当今的教育,都流行对“学习结果”的重视,流行教育的可测量、可见性,流行教育的资格化和社会化功能,诸多流行都在指向教育的制造、塑造功能。

宋濂“家贫”,然后“勤且艰”,最后“承天子之宠光”,这个逆袭的过程,指向教育之强。但是,教育不能简约为类似机器运作的过程,天下读书人“勤且艰”者多矣,但不一定人人都会获得“承天子之宠光”的结果,教育也可以是缓慢的、不确定的。“今虽耄老,未有所成”虽是宋濂的谦辞,似乎也是不少人的常态。

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养成价值判断力。中国教育的进步不仅要有对知识、对师道的尊重,还可以理解为对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唤醒。经常“叱咄”学生,恐怕会吓跑他们。

身为教育者,要克服殖民式思维方式——不把他者(儿童、学习者)简单界定为有某种短缺的客体,避免占据高高在上的位置,去填充受教育者“我以为”的短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专”的确是“业精”与“德成”的重要品质,但不是唯一品质。

另外,教育者还要克服自我中心主义——遇到问题,是“自我中心”地去对待,还是“问题中心”地去对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面对“不勤奋”的学生,如果老师以“自我中心”去对待,“不勤奋”就成了对学生的否定;如果以“问题中心”去对待,那就思考眼前这个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如何解决……

师者亦为思者,即使面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励志经典,我们也需以思想来思考,抵抗简单化思维方式,减少无力的说教,多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多对思想再思考。

「新潮·新教育家」:在您看来,家校社的影响在一个人的品格成长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刘洋: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接受信息影响、不断被塑造的漫长过程。家校社在一个人的品行养成上,都有重大责任。

不管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都在强调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易经》中讲“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受到的家庭教育越好,他的品格底色越浓厚,品格之根越扎实,老师负担会轻松一些,学校教育也容易事半功倍。

进入读书阶段,孩子在校时间要超过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学校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孩子的心智心性还在形塑期。

观察生活我们能发现,有些人踏入社会后,品行会有比较大的变化,有些人则能够持守如初,这里面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但我相信,只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到位了,很大程度上能抵抗社会不良环境的侵蚀。

「新潮·新教育家」:也就是说,家庭和学校在目标上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而要警惕社会的不良影响?

刘洋: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太大了,尤其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一个潮流或风气形成了,能迅速席卷无数人。为什么说现在的小孩早熟,就是他借助电子产品或人际交往等途径,学到了太多良莠不齐的东西。

青少年的天性之一,就是模仿。古人对此早有警醒,比如“诲淫诲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都是在讲禁忌。有些事、有些场所,小孩子是不能看、不能做、不能进的。

「新潮·新教育家」:确实,单单像学校规定学生的发型,就产生过很多冲突。针对这样的现象,星河学校是怎样引导的?

刘洋: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何塑造学生阳光健康的美好形象,是全社会高度关注又亟待突破的现实课题,如果任由这些问题泛滥,必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在德育工作中,我校特别注重践行“美好教育”理念,目标是培养“言谈文雅,举止优雅,情趣高雅”的三雅之人,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重点放在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比如“淑女节”和“君子节”,就是我校为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而推出的德育创新活动。

「新潮·新教育家」:培养“君子”“淑女”,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历史上是很重视“因性施教”的。

刘洋:因性施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有倡导,男孩和女孩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有一定区分。现实是,一方面我们的传统在遗失,另一方面,国外的价值观在涌入。我们不能固守传统,也不能盲目排外,而应该“择其善者”。

一提到淑女,很多人会想到传统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其实不是。淑女是对美好女子的雅称,自古以来寄予了人们对女子品质的期望。除了“真善美”,我们更希望“淑女们”温婉大方,具备真诚、独立、勇敢、坚毅等品质。我校三月举行的“淑女节”,分博学多才小淑女、阳光运动小淑女、心灵手巧小淑女,小淑女评选及《我型我秀》风采展。

四月的“君子节”,则以班会的形式启动。5分钟名师讲解视频《什么是君子》,然后例举君子人物如诸葛亮、苏轼等,引导学生讨论君子的特征。活动包括看电影、读书,写观后感;围绕君子行为进行绘画、武术等艺术表演;家长参与拍摄情景剧;获评“年级君子”的学生收集父母等身边人的采访视频,谈学生的变化,这种影像形式是一种成长记录,是长辈的期待,更是一种激励,引导孩子“见贤思齐”。

在设计活动时,我们尽可能让家长多参与,这样家长不仅能见证孩子的成长,更能扮演孩子的人生榜样。

我们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比如清洁公园、慰问老人等,提高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我们希望女孩们与“淑”同行,在心中种下一颗关于“美好、优雅”的种子,持续浇灌,对标美好、内化美好、延续美好。我们希望男孩们“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文化的命脉。



-END-
封面故事丨访谈罗晓晖:致学习,快乐比苦难更重要美育丨带着孩子建一座美术馆那些被“水蛭型父母”吸血的孩子,一个个都活成了药渣……“追蛇效应”下的家长:跟孩子较劲已经输了!麻木应试,无法创新,你被功利化教育“僵化”了吗?

381期/2024年

文稿 | 高洪云

排版 | 张庆、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高洪云、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