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四实验幼儿园里走一圈(以下简称四幼),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每一件设施、每一处环境,都能与孩子们互动。
楼道里展示着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操场一角的树木旁立着孩子们制作的植物说明;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绘本也在走廊中摆成一排……
在这里,老师以孩子们的想法作为课程的生发点,又在孩子们的探索中深挖课程的延展方向,一步一步形成以儿童为主的项目式活动园本课程——有点“想法”。
这是一场在四幼自主生发的教育变革——倾听儿童的想法,支持儿童的想法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让想法成为课程,因想法萌生行动,把想法扎进土壤,使想法持续生长。
以此,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尝试着从儿童的问题出发,追随儿童的兴趣与好奇不断深入,帮助儿童建立在学习中聚焦问题,积极思考,全心投入,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
四幼里,有个动物园,养着一群鸡鸭还有两头小鹿。动物园一侧,是特意开辟的种植角,每个班都在这里种下了自己喜欢的植物。分管后勤的副园长许敬热情地告诉我们,每天早上,饲养员会打开小动物的家门,它们会自由地外出散步。小鸭子会成群结队去园内的水池中游泳,而小鸡和小鹿则更喜欢一头扎进植物角,啃食植物。“孩子们通过观察被啃食的植物,进一步了解了小动物的特征,进而激发他们探索小动物们最喜欢吃什么。”许园长继续补充,“当然,养什么动物也是孩子们自己投票选择的。”在筹建“动物园”时,四幼面向全体小朋友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孩子们最希望在幼儿园里养哪些小动物,最终,小鸭、小兔、小鸡和小鹿成功出线。可令孩子们难过的是,小兔虽可爱,但每次轮到小兔“透气”时,它们不但大量啃食植物角中的各类绿植蔬菜,甚至还会刨出植物的根茎,连根带叶全吃掉。最后,孩子们决定让小兔呆在家里,他们分组轮流带小兔放风,这才让植物角得以“喘息”。“在我们四幼,孩子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许敬自豪地说。从教二十年的许敬回忆起自己的教学生涯,从上世纪90年代的分科教学到2000年左右的主题课程教学,再到四幼以儿童为主的项目式活动课程,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逐渐从教师主导转变为儿童主导。一路走来,作为保障后勤的园长,许敬的转变也很大。“就像园内的落叶,曾经的我在巡园时如果看到地上的落花落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请保洁阿姨清扫。但现在,我会任由落花满地。”她解释,四幼曾经开展过关于玉兰花、桂花、银杏叶等植物的相关课程,活动缘起便是孩子们发现落花、捡拾落叶、闻香而探等等。“如果我们及时清扫了这些落花落叶,可能就没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植物探究。”“所以啊,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将幼儿园里的一切都交给孩子,即便是一地落叶,也能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以儿童的兴趣和想法为原点,四幼形成了以儿童为本的项目式活动园本课程——有点“想法”。副园长朱娜解释,“简单、重复、可复制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培养出未来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注重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创新与创造、协同交流、学会学习等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系列能力,都可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奠基。”她想起四幼刚独立的那一年,那时的她还在一线教学,教学的内容是美慧树课程。该课程包含了8个循环主题,96本图画书和1000多个活动方案,但实际上老师们能够用到的内容都很相似。而“有点‘想法’”项目式活动没有统一的预设目标,旨在以儿童的兴趣和问题作为起点,以项目式系列活动方式开展生活经验探索课程。“这一过程完全由幼儿主导,老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负责观察幼儿的兴趣走向和调整活动的操作难度。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构建新的经验,在深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时任大二班教师的董雨楠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对地上的落花十分好奇,她便带着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小朋友将花瓣扔进竹筒捣碎,花香味一下就从竹筒中飘了出来。董雨楠问,“为什么花瓣闻起来不香,但捣碎了就很香?”孩子们争相回答,“因为花瓣有汁水,那个汁水是香的。”“我想把这个香味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分享。”“我也想要把香味带回家分享。”观察到孩子“把花香带回家”的共同愿望,董雨楠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可以用玉兰花制作香水、香膏等物品。虽然她自己都不会,但制作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体验,即便是失败,也可以探究失败的原因,和孩子们一起总结经验,多次尝试直到成功。带着如此想法,董雨楠与孩子们一同开展了如何留香的探索之旅。探索前,她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和他们一起梳理并确定要尝试的留香方法。探索中他们积极尝试,仔细观察,探究后他们总结发现,梳理经验,仅探究玉兰花的留香方法就能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在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收获颇丰。朱娜是董雨楠“遇见玉兰”项目活动的指导老师。在董雨楠申报项目活动时,朱娜会在幼儿年龄特点和活动架构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项目式活动在指导层面存在一定难度,即便是同一话题,不同的班级创生出的活动也并不相同。但儿童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需要在大方向把好关,细节层面留给老师更多发挥空间,让他们在观察后,在与小朋友们交流后,自行决定课程走向。”“创生出一系列项目式活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朱娜坦言。有老师带着小班的孩子们在植物角栽种植物时,发现小朋友们浇水后,鞋子上也有水,裤子上也有水,唯独植物上没有水。通过仔细观察,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甚至在使用漏勺盛水。“在成年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对孩子们而言可能是还未有的生活经验,所以老师一定要善于观察,从小事从细节抓起。”朱娜接着说,这位老师让孩子们想办法浇水,孩子们接了一大桶水,可几个人一起都抬不起来,小朋友们自主选择不同的浇水工具——勺子、纸杯、水壶等等,探究什么工具适合浇水。通过观察,老师又发现他们浇水时有的小组从植物上方浇,有的小组从侧面浇,有的小组从植物底部浇后,又延伸出了“从什么位置浇水,植物能喝到更多水”的探究活动。孩子们兴趣浓厚,在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积极。创生课程的核心在于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和探究,教师应更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如果以成年人注重结果的视角设计活动,难免会陷入创生课程的误区。一开始,许多老师仍然带着预设的心态。一旦孩子发问,便将过程和结果通通架构好,从而忽略了儿童自我探索带来的其他可能。朱娜回忆,在幼儿园动物园养了小鸡和小鸭后,有一个班的小朋友在与鸡和鸭互动时发现了一枚蛋。小朋友们极为好奇,不知道这到底是鸡蛋还是鸭蛋,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但没人说得清到底是什么蛋。基于这一话题讨论,善于架构项目式活动的老师可以基于孩子的兴趣点创生许多课程。例如从市场上购买几枚鸡蛋鸭蛋,让孩子们了解鸡蛋和鸭蛋的不同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采用的辨别方法、聆听孩子观察后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制订下一步的活动,或是探索用什么方式孵蛋,或是开展相关美术活动、食育活动。但那一位老师在观察到孩子们对这枚蛋的兴趣后,没有思考如何让小朋友在项目活动中得到锻炼,而是直接买来孵蛋器,想带着孩子们直接以孵蛋的方式来探索这枚蛋的属性。“其实孵蛋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位老师不仅没能带着孩子们成功孵化,也没有组织大家一起探究为什么会失败。”朱娜表示,“这位老师观察到了儿童的共同兴趣点,捕捉到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但在活动的架构过程中走入了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这是典型的预设课程思维,也是年轻教师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周炳伶老师所在的美术功能室中陈列着许多小朋友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来自美术功能室的七个分区——图案纹样区、综合材料区、雕艺区、泥塑区、国画区、景观区和户外写生区。孩子们把水城农民画画在楼梯的扶手墙面上;把乒乓球拍贴上金色锡纸制作出铜镜;以农民画的风格画出自己的家庭或班级;用园内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制作心仪的景观。在参观桌面上绘画的敦煌壁画时,一幅放在桌面上,看上去掉色严重的作品十分惹眼。周老师介绍,这幅画原本被压在透明的塑料桌板下,小朋友们平时在桌板上作画,桌板上洒的全是颜料。她在拿起桌板准备清洗时发现,由于小朋友们平时喜欢趴在桌板上,桌板和下面的壁画黏在了一起,将二者分开后许多颜料都黏在了桌板底部。“我准备用这幅掉色的画开展一次‘文物修补’活动,让感兴趣的小朋友一起来修复这幅画。”周炳伶说美术功能室的每一类作品在周炳伶眼中都是一段故事,一段包含了她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四幼逐步成长的故事。就以泥塑区的青铜器作品来讲,以前在泥塑区孩子们更多的是捏娃娃、捏动物。一次,一名小朋友捏了一个杯子,这个杯子与其他杯子不同,杯子的底部有四个角。其他小朋友都很好奇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周炳伶敏锐地发现,这带有四角的杯子与青铜器有些形似。她便让小朋友们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了解青铜器的特点,哪些东西属于青铜器,哪些东西不属于青铜器。第二天,在听了小朋友们的讨论后,她拿出准备好的图片,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解青铜器常见的造型和表面的花纹。最后,孩子们一起在泥塑区捏起了“青铜器”,塑形、雕刻、上色,一系列工序后,小朋友们都做出了自己专属的“青铜器”。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青铜器的制作中,大家都想将自己的作品摆上陈列柜,可陈列柜大小有限,如何才能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能被大家看到?“当时我还没有创生过任何活动,感受到孩子们对作品展示的热情,我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了。”周炳伶回忆说。既然没办法把所有作品都放在陈列柜上,那为什么不把这些作品分散到幼儿园中,让孩子们以游戏的形式将这些作品以寻宝的名义“挖掘”出来呢?伴随着这一想法,周炳伶的第一次创生活动“青铜宝藏”就此落地。“老师将孩子们的作品投放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放在一些不怎么显眼的位置,孩子们便一起寻宝,找到青铜器最多的小组就是胜利者。”周炳伶还制作了一些不符合青铜器标准的泥塑作为“赝品”与青铜器一同投放,只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增加他们的游戏体验。“就例如,青铜器原本是金色的,因为长时间的氧化而变成如今斑驳的状态,我会投放一些颜色艳丽的‘赝品’以及金色的‘赝品’,让他们在真真假假的作品中开动头脑,寻找出‘真品。’”“回想起曾经的自己,用教小学的方式在幼儿园上课,真挺神奇的。”周炳伶笑着说,刚来四幼时,她用心备了好几堂课,感觉这些教案能够用很长时间。没想到,在这里根本没有固定的教案可用,无论小朋友选择在哪个区域玩,都要通过观察他们的兴趣走向,及时调整活动方向,让他们能够在兴趣的加持下,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以前也没有想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在一项活动中坚持很久,三天,五天,可能就是他们的极限了。”令周炳伶没想到的是,但凡能贴合孩子兴趣的内容,他们都能专注投入,许多小朋友能坚持整整一个月,在同一区域打磨自己作品的经历。为了给孩子们更充裕的时间在各领域进行全面的探索,四幼的美术功能室、传统名艺室、阅读室、木工坊不断调整对班级的开放时间,从每周一次,到每周两天,再到如今的每个班持续一个月,或是上午,或是下午。一个月后,他们又会轮换到传统名艺室、紧接着又一个月后轮换到木工坊。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体验不同的项目活动,也能专注完成稍微复杂一些的作品。如今的她已经不再为孩子们作品的“好”与“坏”把关,而是以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去赞美。也正是在教学方法有所改变后,她收获了能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发现教育契机的能力,即便是在成年人眼里很不起眼的细节中。2019年到四幼任教的李婵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对口”青年教师。可刚到这里时,面对四幼的项目式活动,李婵也不知道如何开展。“在学校就没有学到过这些,所以一开始只能从游戏着手,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第一次有目的的观察,是李婵注意到两名幼儿借助细竹片开展“挑小棒”这一民间游戏。在众多小棍中,两人各选一根作为挑棍,将其余小棍扔至桌上,需挑起交叉的小棍。挑动中有小棍晃动,需轮换到对方,无晃动则一直继续。当小棍被挑完后,手上小棍更多的一方获胜。“刚开始并没有有意识地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问题,但是我发现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创新规则,协商遵守。”挑小棍锻炼的是手部的精细化动作,班里比较厉害的小朋友甚至可以在不失误的情况下将桌上的小棍挑完。完全没有了游戏体验的另一方就会提出修改游戏规则的想法,一人挑一次,或者一人挑三次,失败了就立即换人,让双方都能有参与游戏的机会。也正是通过这次观察,李婵逐渐明白了给予解决问题的机会是创生项目活动的要领。“作为老师,应该关注到孩子的兴趣和问题,给予探究机会,让他们大胆尝试。”也正是这一次“开悟”让她渐入佳境,创生出了许多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度高的项目式活动,最长的一次项目式活动甚至持续了一个学期之久。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她在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不会以成人的思维去引导儿童,而是在活动过程中与小朋友一起提出猜想,一起探索,一起验证。在带中班的时候,李婵班里的小朋友在沙池里挖到了鹅卵石。“老师,我又挖到宝藏了。”孩子高兴地叫,“我要把沙池挖到底,看看还能挖到多少颗。”挖了大约一分钟,孩子突然抬头问李婵:“老师,你知道沙池有多深吗?”“你们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人知道沙池到底有多深。”这个问题也勾起了李婵的好奇,她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让儿童在真实情境下,通过测量给予的动手操作机会,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灵活掌握和运用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回到班里,小朋友向小组的同伴们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没有人知道沙池到底有多深。有小朋友回答说:“我们量一量就好了,用那个圆形的可以拉出来的长尺子。”另一个小朋友则否定了这一提议:“那个尺子太软了,塞不进沙池里。”一番讨论后,孩子们确定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用铁锹、水管试一试,插入沙池底部,做上标记后用皮尺测量标记的长度就可以得到沙池的深度。第一天,孩子们兴冲冲来到沙池旁。可他们发现,无论是水管还是铁锹,都无法插入坚硬的沙池。“这样不行,我们还是挖个洞把工具塞进去测量吧。”有小朋友灵机一动,提出了新的建议,孩子们纷纷开始用手中的铁锹开始挖洞。活动进行到这一步,幼儿已经收获了许多经验。他们在探索中发现了沙子虽然细小,但当很多沙子堆放在一起时,硬度却很大。在不断的失败和尝试中,他们主动思考,相互讨论,最终决定更换策略,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第二天,孩子们用铁锹挖开沙子,经过几个小组的测量后,却得出了不同的测量结果。原来,是挖掘时的方向不一致,有的小组挖的洞是垂直的,有的小组挖的洞是倾斜的,当他们插入水管标记时,误差也就由此产生。“有老师跟我说过,要贴着墙角测量才是准确的。”一名小朋友及时提醒,其他小朋友恍然大悟,大家又一起来到沙池一角,最终经过测量,得出了正确的数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扮演的是支持者的角色,满足孩子的材料需求,但不随意介入他们的活动。”在发现孩子们遇到问题或者留下问题隐患时,她又是一名思考的观察者,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去科学地分析儿童,预想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思考出现孩子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当如何引导。当孩子们成功得到正确的沙池深度数值后,李婵又提出了“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测量出沙池的深度”这一问题。结果就有孩子发现,沙池的围栏外侧也可以进行测量,而且测量出的数值与正确的数值相同。当得知这一方法同样可以测出沙池深度时,孩子们愣住了,甚至有小朋友认为自己太笨了,如果早点想到这一方法,就不用下那么多功夫挖洞了。做出挖洞决策的小朋友也十分气馁,认为自己的点子并不是什么好办法。遇到这一情景,李婵出面安慰道:“测量围栏外侧的长度告诉了我们沙池和围栏一样高,但如果我们不挖到沙池底部,就连老师也不会相信沙池只有围栏那么深,所以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是的,如果我们不挖到沙池底部,我肯定会觉得这个沙池有100米深。”小朋友释怀地说。李婵喜欢与孩子们一同探索,许多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就连她也会产生兴趣。“与其去搜索问题的原理再一板一眼告诉他们,不如让孩子们自己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她坚信,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遇到问题时,孩子们能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毕竟,我们是在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奠基,当孩子们习惯于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时,这种习惯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李婵自信地说。
文稿 | 彭运康
排版 | 张庆、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彭运康、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