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透视
这一民间教育改革行动,于2000年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发起,目前成效卓著,产生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影响。
许新海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
新教育实验问世的背景,可概括为三个层面:
第一,基于对当下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
纵观中国教育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获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基础教育缺乏应有的对现实目标的超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当代中国教育的变革与进步,催生着新的教育行动。
第二,基于对古今中外“新教育”理论的系统把握。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便是新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被称为“新教育之父”的英国教育家雷迪,以及巴德利、怀德海、沛西·能等,此外还有德国教育家利茨等。雷迪认为,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促进儿童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压抑儿童的发展。在我国,陶行知先生也曾明确提出“新教育”概念。他说:“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耳。”蔡元培、陈鹤琴、黄炎培等人的论著中,皆对新教育有涉及。1949年,毛泽东主席明确提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东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特征,新的时代总是呼唤着新的教育。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如何发展,如何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深切关注的重大论题。
第三,基于一个人对一个故事产生的一个念想。
1999年,朱永新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1950年元旦,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曾对前去探望的彼得·德鲁克(后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这则故事让朱永新深受触动,“我的这些理念,这些‘理想’能变成现实吗?我能不能构建出属于教育的今天而不是明天的实践蓝图?”他于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我的教育理想》和《新教育之梦》,这两部著作在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理想旋风”。在一些学校、教师自发地开展了“理想教育实验”。
怀抱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理想,构建属于今天的教育实践蓝图,朱永新走出书斋,发起了新教育实验。
而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立意,可概述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价值追求。新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还应该强调完整。幸福,是目的方向;完整,是质量标准。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比分数更重要。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教育的质量,不是分数,而是成长。完整的教育质量,应该是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的整体提升。新教育希望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成长”,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成为更好的自己。
围绕此核心价值观,新教育实验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一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形成一个拥有共同愿景与语言的共同体。
对理想课堂,追求的是注重知识、生活与生命深刻共鸣。关于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关于学校文化,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学校文化之魂,要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活出来”。
此外,新教育实验的价值立意还有许多。比如艺术教育“成人之美”,扩宽生命的长宽高,习惯养成第二天性,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科学之光照亮求真创新之路,人文之火温暖幸福家园,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阅读搭建精神的天梯,写作创造美好生活,以口才塑造人才,在文化立场而言,注重“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新教育认为,文化既有在特定历史中与具体环境相适应的形式部分(如中国文化中的礼乐、习俗、古代法律等),也有超越时代的精神实质部分(如仁、义、爱、自强不息、道法自然等)。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最珍贵的精神珍品,留下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中国书法、中国画、四大发明……新教育人的使命,就是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通过努力来推动文化的自我创生,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这个时代重新显现并焕发青春。
作为一项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改革实验,新教育实验的出发点,就在于进行“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它有五大目标,或者说五大使命: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五是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
这五个改变的目标,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新教育实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新教育实验已走过二十四个年头
新教育实验的主要内涵,以十大行动为代表,分别为: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
而新教育实验的主要特征,可分为八大维度:
一是行动性;二是民间性;三是公益性;四是整体性,出发点在于进行“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不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而是一种整体性的教育生活改造;五是传承性,吸纳人类文明精华,尤其是在教育哲学精华的基础上,再次重建以儒道为根基和核心的教育哲学,使教育变革和思考深深扎根于传统的土壤,成为传统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六是学术性,新教育学术是新教育立身之本,每年召开一次年度研讨会,集中研究一个主题,探讨和解决一个教育难题,形成一份年度主报告,不断地推进新教育学术建设;七是人文性;八是开放性,新教育实验不是一个精英俱乐部,而是一个宽容开放的团队,积极吸纳各种人才加入新教育共同体。
20多年来,新教育实验促进了各实验区(校)师生的生命成长和学校发展,促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全国累计已有15个地级市、190多个区县加入新教育实验区,累计近9000所学校成为实验学校、900多万师生参与新教育实验。
而多家媒体,也对该实验进行了深度报道。《南风窗》最早敏锐地把新教育实验称为中国“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2002年,《中国教育报》就说:“‘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虽然尚未成就‘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枝奇葩。”
2010年7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在新教育实验课题结题论证会上高度评价:“这是学会‘十一五’课题中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课题之一。它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而是由一批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的追梦人的自觉行动;不是要我搞,而是我要搞,有很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而是在继承借鉴基础上的改革创新,因此不是废墟上的重建,不是零起点,因而能根深叶茂。它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它的团队成了我国教育研究和改革的一支生力军。”
2015年1月,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说:“朱永新老师带领的新教育实验团队遍及我国大部分省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创造了很多好的做法,而且还总结出比较深邃的、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行动指南,我们找不出理由不去支持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教授题字
今后,新教育实验的探索将围绕以下四大方面来深入:
二是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新教育实验学校62%在农村或者边远地区,20多年来,新教育实验在改变农村学校的教育生态,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后,将通过“新教师基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素养整体提升项目等抓手,在未来新教育实验资源配置方面,更多关注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更多关注困难人群,更多关注学校教育内部的隐性教育公平问题。
▲2009年11月,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山西绛县召开
三是进一步深化新教育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师培养体系再造探索。通过“新教师基金”五大项目探索新时代卓越教师和校长培养的新路径,构建在职优秀教师和校长走向卓越的新模式;培养“明日之师”造就一批拥有时代创新精神、未来教师职业人格、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高度职业认同和“三专”(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能力,能够在未来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
四是进一步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推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2014年,新教育实验提出当下的学校将演变成学习中心,当下教学的概念将变为学习的概念,当下的教师将成为成长伙伴,当下的标准化教育将变为定制化和个性化教育。2020年至2022年,催生了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数百万人次的校长、教师在线参加了新教育实验、统编教材、新父母成长等各种主题的研训,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学校、未来课程和未来课堂的模样。今后,未来学校的转型探索将继续得以推进,开展未来学习中心前瞻性试点。
第437期/2024年/6月刊
文稿 | 许新海
排版 | 张庆
审核 | 金鑫 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