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丨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新教育办学三年记
邱华国
新教育学校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新学年教育总校长
“新教育”之风很快也吹到中国。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教育杂志》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提出“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吹响了中国新教育行动的号角。1919年2月,《新教育》杂志在上海创刊。同年7月22日,陶行知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发表了一次著名的讲演,题目就叫《新教育》。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观点,为新教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纪20年代,国内许多教育家都把他们的教育探索称为“新教育”,并纷纷提出各自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方案,共同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
可以这样说,一百多年来,中外教育人士以尊重儿童的个性与自由为核心价值追求,推进教育的改进与变革。
2000年,朱永新教授以出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为起始点,正式发起了“新教育实验”这一民间教育改革行动。
新教育实验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进行了20多年矢志不渝的探索与实践。
有新教育,就有新教育学校。
在中国,“新教育实验”24年来汇聚了一大批有志有识的教育人,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并通过推进“十大行动”和构建“五大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新教育实验推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新教育实验学校,可以说是推进新教育实验的主渠道。2002年10月,新教育实验第一所实验学校——苏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至今已累计有15个地级市、190多个区县加入新教育实验区,近9000所学校成为实验学校,900多万师生参与新教育实验。一个人的梦想,已经成为千万人的行动。新教育实验以行动悄然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新教育实验学校也正在成为全国中小学校的一种新样态。
20多年来,新教育实验依托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的相关机构孵化出了近20个专项研究项目组,研究范围涉及中小学教育的大多数领域,为实验学校提供了丰富而立体的研究成果。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推进与持续深耕,一些锐意进取的实验区、实验校不满足于对学校的“零部件”进行改进,而是怀揣着对教育系统革新的热切期盼,开始关注全方位快速转化新教育成果,并期待通过机制创新、系统重置,依托学校,整体性、系统化地推进新教育实验。
基于以上背景,在新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以“基于新教育、发展新教育、丰富新教育”为准则的独立办学机构——北京新学年教育公司(以下简称“新学年教育”)在2019年应运而生。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昌明基金会(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国内知名教育管理专家卢志文先生担任理事长。
经过两年的筹备,以新学年教育作为举办主体的苏州新教育学校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开学。同日,新教育研究院、新学年教育共同接受当地政府授权委托管理的厦门市新教育学校、徐州市新教育学校迎来首届学生。
相比以往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这三所学校均直接以“新教育学校”冠名,学校由新学年教育组建的团队直接整体管理。
从此,新教育实验在继续发展新教育实验学校、深耕新教育“十大行动”的同时,正式开启整体办学的新征程。新教育基地学校的建设呈现出发展“新教育实验校(实验区)”与举办“新教育学校”两种形态共生的新局面。
▲徐州新教育学校“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校园景观
新教育办学,以“有效促进新教育实验成果系统转化,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探索未来学校的可能样态”为基本宗旨,以“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作为使命,积极探索学校的整体性转型与系统性跃升。
新教育办学,有这样一个前提性共识:不在于增添“一所学校”,而在于增加“一种学校”。
办学三年来,新学年教育旗下的各学校均以秉持新教育理念、积极践行新教育行动以及超预期的办学质量,成为当地区域内教育高质量追求、新品质办学的典型校,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赞誉。
苏州市新教育学校,作为一所新创办的民办非营利完全中学,在独特的“先生文化”引领下,秉持新教育实验“三种质量一起抓”(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生命性质量)的基本质量观,通过持续完善卓越课程体系与基于双智教学平台的“理想课堂”建设,“让每位师生成为重要人物”。
厦门市新教育学校以“童在这里”为核心表达,对新教育“十大行动”进行系统的校本转化。学校科技教育成果斐然,并成为教育部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学业成绩在历次质量监测中拾阶而上,目前已进入区内第一方阵。
徐州市新教育学校,则以新教育实验核心话语之一——“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表达,有序而协同地推进构筑理想课堂、建设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等新教育实验行动,学校学业质量全区领先,部分教育教学成果开始辐射周边。
淮安市新教育学校,由原来的施河镇初中、施河镇中心小学合并而成。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因素影响下,这两所学校虽然地处全国闻名的“教具之乡”,却因招生不足而走到了岌岌可危的窘迫境地。2022年8月,两校合并成九年制学校,并委托新学年教育进行全面管理。学校全面引入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与实践,两年来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招生数量大幅增长,成为从“乡村振兴”到“乡村振学”的创新办学典范。
除了独立举办、委托管理的学校之外,新学年教育在江苏无锡、徐州、广东云浮等地以深度共创的方式合作办学,还对成都淮州新城、无锡经济开发区等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专业教育咨询服务。
基于新教育实验举办的新教育学校,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如:
依托新教育实验二十多年成果进行办学,因此办学初期呈现更多的不是“破坏性”创新,而是传承与转化;
坚持新教育实验秉持的行动哲学,着力于对当下“主流学校”真实问题进行切实解决;
积极回应未来社会对学校创新的呼唤,尽可能用前瞻的眼光、改革的方式创新学校办学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比前文提到的那些国外“实验”性质、“革新”特色凸显的新教育学校,新教育办学也是在办另一种“新教育学校”。
一所学校的运营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嵌套系统,内部的教育实施系统与外部的办学支持系统相互开放、相互作用,整体上决定着这所学校办学系统的性质、水平、结构与功能。新教育办学,就是需要努力将这两个系统的创新结合起来,将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办学所必须遵循的组织运作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于是,新学年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创生了“新办学”的行动追求。
新教育实验,着力于“五个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学校是教育发生的主要空间,“新办学”就是将“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作为轴心,转动其他四个改变。主要在于:
“新”在学校价值追求的矫正,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从世俗化办学到培养不畏考试、超越分数的“学生”的引领性办学;
“新”在学校发展方式的改变,从守在学校墙内墨守成规的封闭式办学,到“打开校门办学校”的开放式办学;
“新”在学校治理体系的变革,从经验型办学到支持校长在充分激活内外资源赋能体系基础上的智慧型办学。
“新”在学校办学的使命,以办好当下学校为前提,为中国基础教育提供独具价值的办学经验与生动样本,并积极为未来学校探路,坚持“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
一言以蔽之,新学年教育就是要感召一群有智有识、有情有义的教育同道,在共创一套有章有法、有血有肉的办学系统中,成就一种有根有魂、有声有色的学校样态。
(一)激发办学活力:以创新办学机制为基础
新学年教育在办学过程中,首先从机制层面入手,根据办学主体、管理主体的不同形成了三种办学基本模式。
一是“1+N+X”模式下的区域合作办学。针对学校教师编制不足、绩效激励乏力、课程教学创新滞后等现实问题,借鉴成都等地区较为成熟的创新办学经验,与一些有着良好新教育实践基础的区域共创,形成了“1+N+X”合作办学模式。
“1”是指委托管理一所学校。区(县)政府按照“两自一包”(管理自主、教师自聘、经费包干)的基本方式,将一所公办学校委托给新学年教育实施办学,并赋予学校足够的人权、财权、事权,以有效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如厦门新教育学校、徐州新教育学校,以及刚启动合作不久的新教育萧山实验小学等。“N”是指若干联动学校。以委托管理的学校为基地,形成若干所紧密型联动发展学校。
而“X”,则是指以“1”与“N”为基础,在全区域拓展若干新教育实验项目,或组织若干有实效、有影响力的新教育相关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淮安新教育学校。该校基于特别的资源优势,对这一办学模式进行再创新:由当地企业家为教育注资赋能,新学年教育接受政府委托进行管理,形成一个由政府主导、机构举办、社会资助的三方合作共创的全新办学模式。
二是独立举办民办非营利学校。2020年,苏州吴江区政府在现有学位资源已经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有意借力于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社会办学力量让教育形态更加多元、教育品质更快提升。经多方考察,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新教育。一年后,有了苏州新教育学校。
三是“深度共创”模式。一些学校日常运转正常,发展良好,并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积淀,但在新的发展阶段,依靠自身力量追求高质量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广东喜耀粤西学校、无锡华锐学校;也有的学校在发展历史中面临新的重大机遇,需要借助外力对学校进行“系统重置”,如徐州华顿学校。这些学校如果像以往那样,或聘请专家团队不定期入校指导,或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种校园开放活动,或与高校、机构开展一些项目化合作,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了。
出于对教育的生长性、长期性,以及办学的现场性、复杂性特征的深刻认识,新学年教育提出了与前述各学校进行“共创”,“变单向输血为共同造血”的合作思路,得到了有关学校的积极响应。在共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全要素关注、多项目联动、一轴心领航”的深度共创基本框架。
新学年教育一方面为深度共创学校组织新教育通识培训、协助优化学校管理体系、对接各种办学资源,另一方面将“学为中心”理想课堂作为“轴心项目”重点共创,围绕追求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一起切磋琢磨,不断探索。广东喜耀粤西、无锡华锐等学校在此合作模式下,课堂变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有效带动了学校整体改进。
▲苏州市新教育学校课堂
(二)创新战略布局:以提升组织认知为前提
对“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新办学”基本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决定了各新教育学校“赞赏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避免什么”的行动力度、协同程度、坚守韧度。另外,作为一个完整的办学体系,不能只有价值观作为“方向标”,还需确立战略目标及行动总框架作为“施工总图谱”与“脚手架”。
2022年春,新学年教育将疫情居家这一特殊时期“变危为机”,组织了十多位新教育专家、校长团队,历时130天进行集中研创,编制了《新学年办学总纲》(以下称“总纲”)。
《总纲》首先萃取了20多年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发展成功经验——以党的教育方针及新教育理念体系为魂,以“十大行动”为纲,以日常课程教学活动为网。在此基础上,总纲围绕“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这一新教育办学使命,以办学逻辑对新教育实验成果进行梳理、整合、转化。
《总纲》根据办学逻辑,对新教育理念体系与“十大行动”进行了统整,形成了十个部分。从理念、六大行动,到资源赋能、质量展评,形成了一个办学闭环。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核心观点及其释义进行统领,并在正文中具化为“基本共识”“实施策略”“特别警醒”三个部分。
两年多来,总纲对系统有效地提升组织认知、指导办学行为所起的引领性作用越来越凸显。随着对“新办学”理解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总纲也将持续迭代、完善。
(三)转变管理方式:让集团化办学优势得以彰显
集团化办学,是当下国内许多区域教育提质扩优主要路径之一,不乏成功案例。但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优质资源稀释、同质化严重、管理效率降低,人们所期待的扩优提质效应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新学年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努力在总纲统领下,围绕“开卷式管理、系统化赋能、共创型生态”走新型集团化发展之路。
一是推进“开卷式管理”。新学年教育总是不遗余力为提升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搭建平台。一个组织的发展往往与管理团队的认知高度关联。为此,除了组织各校管理者参加新教育各种相关活动、参与办学总纲的讨论,利用寒暑假组织学校管理研习营等活动之外,更注重组织其他研修活动。
对学校管理者来说,系统的专业阅读,自然是提升认知的首选路径。2024年元旦,以新学年教育校级领导为主要成员的“校长先读会5年之旅”(简称“先读会”)正式开启。先读会遵循办学总纲中的“六有”(有书、有时、有场景、有伴、有导、有展评)进行组织。如今,每天读书打卡已经成为新学年教育许多校长的生活方式。
每学期一次的“新办学”考察研修活动,让校长们先后走进了上海翔宇教育集团、四川成都巴德美际国际学校、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浙江杭州萧山银河小学教育集团、浙江杭州云谷学校、杭州育才教育集团、云南昆明丑小鸭中学等国内名校,感受学校文化,与知名校长、专家们进行深度“问对”,打开新视界、寻找新标杆。
二是进行“系统化赋能”。对于学校来说,集团化价值在于提供单个学校难以获取的资源,助力单个学校完成难以完成的任务。
新教育办学的资源赋能,围绕“学以成人”的育人总目标,依托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建设理想课堂、家校社合育、资源赋能项目为重点落实“五育并举”;通过“三重发展”基本路径(真实毕业、素质升学,砺长越己),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的。
三是建设“共创型生态”。根据学校内部教育系统与外部支持系统的关系——即新学年教育总部与各学校之间的关系——把“新办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平台化资源加持型”的1.0阶段,二是“系统化多维赋能型”的2.0阶段,三是“生态化共创共享型”的3.0阶段。
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描绘了未来学校的基本样态——学习中心。基于素养导向的育人需求,学校该走出标准化、经验型的传统办学模式,逐步走向基于个性化、智慧型的办学新样态。
教育的真理古今中外相通。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判断一所学校是否属于“新教育学校”,不在于学校的名称和历史,不在于学校的类别与大小,也不在于学校所处地域和国别,关键在于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而作为中国新世纪新教育实验背景下的“新教育学校”,其真实样态尚在逐步成型中——或许不会有真正的“成型”。因为,教育即生长,寻找即寻见,生长的过程、追寻的过程本身就是核心价值所在。正所谓,未来不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而是需要我们共同创造的地方。
第438期/2024年/6月刊
文稿 | 邱华国
排版 | 张庆
审核 | 金鑫 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