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丨从厦新校,到新教育华南样本
厦门市新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厦新校”),作为华南地区第一所由政府与新教育研究院合作办学的学校,办学已三年,成效如何?给同安乃至厦门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疑问,2024年5月,我们到厦门走访了学校、附近居民以及厦门市同安区教育界相关人士。
那几日,厦门市市花三角梅(也是厦新校的校花)热烈地盛开着,正如厦新校一样,洋溢着勃勃生机。
厦门同安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厦门、金门文化的发源地,钟表鼻祖苏颂、理学大师朱熹、抗英名将陈化成等名人灿若群星,文化传承使得同安成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兴贤育才”是同安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
基于这样的历史传统,厦门同安教育同仁们一直都在努力追求好的教育。
早在2000年,厦门同安就有了新教育的萌芽,一批活跃在新教育的资深网友开启了同安人对新教育的关注;2005年,同安区构建了网络教育平台——同安辰星论坛,与新教育开展网络连线互动,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成为新教育种子;2010年,梧侣学校成为厦门同安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2014年,新教育萤火虫厦门站在同安扎根……之后,同安区滨城小学、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同安区五显中心小学等先后成为新教育实验校。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深入,晨诵、午读成为区内许多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家校合作共育也成为共识,很多学校的办学综合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可以看出,新教育实验早就在同安区开花结果了。正因如此,2018年同安区才成功承办了“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以“让世界看同安,让同安听世界”的办会高度,展示了同安人文教育的独特魅力。
正如新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的那样,同安区教育人文积淀深厚,新教育实验在同安区人民政府、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说,同安区是福建新教育实验研究的发源地、排头兵。
2021年初,同安区教育局与苏州新教育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这件事,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其实,同安区委、区政府早就提出,要尝试借力借势,引进优秀的教育品牌,合作办学,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正好当时区属公办九年制学校四口圳学校建成落地,9月份就必须正式开学,硬件设施已经具备,配套的软件设施怎么办?新教育实验就成为同安区的最优选择。和新教育实验接触了十几年,有梧侣学校的成功案例在前,同安区对新教育的理念和办学成效抱有很大的信心。
因此,2021年1月6日,同安区政府与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全国的新教育研究成果、人才都将汇聚同安,丰富同安教育内涵,提升同安教育品质。
同安区将四口圳学校委托给苏州新教育研究院管理(即后来的厦门市新教育学校),开展有效的办学活动,努力将该校办成一所具有鲜明新教育特色的高品质学校,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同安区希望通过打造新教育学校这张名片,带动周边更多学校实现优质发展,为区域教育水平提升注入新动能。
厦新校办学后不久,新教育研究院华南总部便落户同安,以同安为核心,向全省和南部省市辐射,在校园文化创设、学校管理、课程开发、课堂改革、教师成长等领域传递先进理念,推进科研实践。
这就意味着,以厦门市新教育学校为核心,同安区将成为新教育华南区域的展示中心、教育科研中心。
短短三年的办学,在师资水平、生源基础没有优势的情况下,王益民校长带着他的团队日夜操劳,依旧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比如,这一两年历次质量检测均跨入全区第一方阵。
当然,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们在学校里过得幸不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王校长非常具有前瞻性,他提出发展科技特色,短短三年厦新校就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接下来,同安区将会资源放大,采取“1+N”模式,争取将科学教育打造成同安区的教育特色项目。
下一个三年,同安区希望厦新校能朝厦门市一流学校努力,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干部和教师,将优质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辐射全区。
当然,同安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海洋文化、侨民文化、宗族文化等,同安区也希望厦新校能够更深地扎根同安大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反过来赋能新教育实验。
第451期/2024年/6月刊
文稿 | 金鑫
排版 | 张庆
审核 | 金鑫 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