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其仁:疫劫中怎样活下来

周其仁 王育琨频道 2021-11-23

活下去的倔强

中国人这些年的焦躁、浮躁、浮华之风,造假之风,像新冠病毒一样侵害着每一颗善良的心,也侵害着这个国家!众多的知名学者学问越做越不接地气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周其仁这样的经济学家!

周其仁从不端着架子说话,而是坐下来,看着你的眼睛,一字一句说你最想听的话。下面这个演讲不长,没有花哨的逻辑和宏阔的背景,他就是跟你坐在一起拉家常。

“传染率极高,死亡率不低,它中间有个东西就是潜伏期长,潜伏期还有更可怕的,最近变成很不确定的因素,他无症感染,就是这个东西。”

“据说人脑主要的功能都是预测,正常情况下我们几乎对这种预测无感,但是人脑还有一些功能,人体还有一些功能,当预测的事情没有发生,意外的事情发生怎么对付?这就不能靠预测对付它,对付不了,意外就是意外,不确定。”

“万一估计错了,万一那个东西不管用,万一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生命也好、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国家也好,都不能放弃,不能撒手,所以预测不灵的时候怎么做决策?”

“什么叫人体的爆发力?遇到紧急情况身体能动员剩余的力量。意外发生时候的应对,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别,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

一般地看,这其中没有震撼人心的大词,也没有什么警句,可就是让人感到舒服和入心。他不是在说理论,而是在跟你一起思考。

周其仁是我从80年代初就一直心仪的学者。90年代在世界银行做顾问时遇到他,我的心跳加速,脸一下子就红了。

新冠肆虐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个人和企业该如何活下去?一如周其仁关注话下来,我也是关注我们究竟该怎么活?其实,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无穷性,可是我们不知道这个秘密。

说道理没用。人生重大的觉醒来自于对质感生命的感受,而不是对知识的了解。于是,我是想用有质感的生命撞醒和激发渴望向上的生命。一如周其仁,我特别看重人的本源智慧王育琨:企业战疫智慧

王育琨手记

2020.04.09


阅读推荐:

世界秩序灾难中系统重置
王育琨:企业战疫智慧
新视野|人类文明正在系统重置
这是历史的重要时刻
特斯拉:我为什么牛?
特斯拉:我是未来
田涛:华为需要一个特斯拉


新冠疫劫肆虐全球
推动我们进入一个更有意识的未来
为我们带来更多神圣的智慧与转变


王育琨:唤醒你沉睡的智慧和潜能

(农历生日演讲,阳历生日转发)


北大教授周其仁最新演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难以估量,怎样才能幸存下来?

周其仁

来源 | 正和岛

本文为周其仁教授4月5日直播演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目前很难做可靠的预测,不要说预测,因为这个疫情非常特别,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的“黑天鹅”,它的翅膀还没有完全伸开,你怎么估计?

1、新冠杀伤力远超非典

人类预计都是从已知出发,向未知走,从过去出发,慢慢的推断将来。因为中国2003年曾发生过非典,所以这事情一发生,一般是参照非典,非典来的时候也是来势汹汹,等到引起注意,已经是超级传播者,也是战时状况。

我当时还记得,北京街上已经没人了。所以这次新冠疫情来的时候,我们自觉不自觉都拿非典来对比,事后来看,当时(非典)冲击来的时候很多人都高估了它的影响,结果等到它一蔓延,中国真到了上上下下来对待,北京是4月换市长,当时全国应对,用一个季度解决了问题解决。

但是非典在2003年的时候是前所未有的,没有已知的。过去黑死病是欧洲爆发的,包括西班牙流感等,我们没遇到过这个事情,所以要好好刺激经济,要好好对冲它,这是主流的看法。

其实非典的影响不像估计的那么高,而且,我们是2002年正式加入WTO,2003年中国对外开放上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一个非典的冲击,就是一个季度的冲击。然后经济有报复性反弹,等到疫情控制住了,恐惧消失,市场接上。以至于到了2003年底,有认为经济是否出现了过热,如果过热要早下手调控。

但是另外的意见说非典的影响很大。这两个意见在互相犹豫当中,到了2004年就是过热,当时第一个撞到枪口的是无锡的民营钢企,2004年宏观调控一直到了2008年,那时候压都压不住。

所以这次疫情来的时候,对经济的预期很多时候参照的也是非典。1月23日武汉封城,然后到了3月,就是一个季度,加上春节本来就淡,认为可能今年后半年、后三个季度还可以追上来,还可以有反弹,甚至大概可以八九不离十,完成6%(GDP增速)的增长,这是很多人的预测。

但是后来发现,2003年的非典不能完全推论这次的新冠。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先是国内采取有效对策后,很多中心城市采取一级响应,稳住。看确诊的人数,武汉和湖北以外的地方,节节下降,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规模大一点的非典的呈现。

但是很快,海外输入开始增加,这次疫情的覆盖面是全球,这是非典不能比的。当时非典就是香港、广东等一些地区严重一点,美国当时死了一个人,加拿大有一些案例。这次全球主要经济体都覆盖了,中国不断还有输入性病例,情况一下子就绷紧了。

非典时中国是刚加入WTO,而现在中国与全球的关联水平不可同日而语,情况倒过来,疫情这把刀就很锋利,来来往往。中国在外的人中,光留学生就有150万,现在才回来了30万,还有很多小小留学生。


然后你发现全球对疫情的应对极不平衡,欧洲、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对病毒的判断差异很大,只要隔几天确诊病例就是翻倍的,迟两个月应对就不得了。

现在看来,发达国家不是靠人说服他,是病毒说服他。看来做工作,病毒比人管用。

意大利10%的死亡率,哪个社会能够接受?一种情况是,有的国家有能力,有应对疫情的医疗设施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忽略了危险。

但是还存在另一种情况,有些国家就是当真也没有能力应对疫情的蔓延,比如印度怎么办,非洲怎么办,千万别以为报告低的就是没事,它可能是没有测试能力。如果国际援助进去以后,它治疗的能力会提高。但是有人认为,这还远着呢。

其实不会远了,如果全球很多国家都被疫情覆盖,一开始不重视的国家和地区现在开始重视防疫,那么就很可能出现关、封的情况,那这个经济影响就来了。

还有一些国家,因为不重视导致疫情蔓延开来,经济就会垮。所以,这次“黑天鹅”的翅膀还没有完全展开,那你怎么估计他对经济的影响,到底还要持续几个季度?

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可能丢掉,全球的影响可能是两个季度,但是两个季度够吗?没有人知道,所以现在没有办法对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影响做出预测。


2、怎样成为幸存者?

预测现在很难做,做出来也不大灵,企业怎么决策和行动?其实你回到不确定性的概念,所谓不确定性,就是经验上无法把握,连概率都把握不了。

这个疫情还有变异,又会和全球不同国家组合成什么结果,我很难预测。还有人倒过来问,你在企业当家,到底今年增长多少?这个问题现在也很难有靠谱的预测,估计都很难。那么企业怎么行动?不确定性情况下怎么做决策?

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进一步问,如果预测错了,我们怎么着?活不活?继续作战不作战?

你就设想一个场景,你带一队人马去跟人拔河,所有专家根据各种数据肯定你赢,胜券在握,你也信心满满,上场一拉发现不对了,看着就是失利,眼看就要输,这时候怎么决策?

你是撒手找专家说当年你怎么预测的?还是死不撒手尽你最大努力去拔?哪怕输了这场比赛也不能输了人,这是不确定环境下决策的场景。

过去我跟EMBA的同学上课时经常讲这句话,“到底你把预测放到第一位还是把应对放到第一位”,当然预测很重要,人都要想想以后怎么样,尤其是企业,几万人跟着你,企业物流、成本,假如人如果没有想法,这个仗怎么打?

据说人脑主要的功能都是预测,正常情况下我们几乎对这种预测无感,但是人脑还有一些功能,人体还有一些功能,当预测的事情没有发生,意外的事情发生怎么对付?这就不能靠预测对付它,对付不了,意外就是意外,不确定。


什么叫人体的爆发力?遇到紧急情况身体能动员剩余的力量。意外发生时候的应对,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别,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

首先在观念上,正常情况企业是尽可能收集情报做预测,做不了预测要做估计,做不了估计要做一定的推测,这个工作永远要做。

但是第二个工作非常重要,万一估计错了,万一那个东西不管用,万一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生命也好、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国家也好,都不能放弃,不能撒手,所以预测不灵的时候怎么做决策?

目前这几个月来,我的看法就是承认有很多事情将来到底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用常识把已知的信息做一些梳理,把往未来怎么走的基本问题理清楚,这个可能性是有的。

比如说现在的疫情我们都不是流行病学专家,但是世界上有很好的流行病学专家,比如说钟南山,上海的张文宏,国际上也有很多,几十年他们天天都在研究这个东西,不是临时变成热门话题研究的专家,是花很多年研究出来的,那你要花时间把他们研究的东西好好认真看看,你要判断它对经济的影响,那你要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特点是什么,你要做一个梳理。

目前我们看到的信息和我们能理解的信息,这场病它是有特别之处,这个新冠病毒,它有特别之处,特别是在什么地方,传染率极高,怎么全球这么多国家都会中招呢?

传染能力非常强,但是非常特别的地方是死亡率并不低,因为病毒流行本来就是对冲的,传播力强死亡率就低。因为他要通过宿主传播,如果死亡率很高,宿主死了,传染就停了。

但是这次为什么有这两个组合呢?传染率极高,死亡率不低,它中间有个东西就是潜伏期长,潜伏期还有更可怕的,最近变成很不确定的因素,他无症感染,就是这个东西。


3、瘟疫中的存量和流量损失

其他技术细节,专家讲了我也听不懂,但这个特征现在看到,那这个特征它对经济的影响,它最基本面最底线,你画一条什么线呢?我的看法,这一场新冠病毒它对经济影响,一个最显著的也是一个特征,存量损失不大,流量掉的非常快。

很多人说这是二战以来最厉害的一次冲击,你就拿这些跟战争比,战争是什么特点,战争是大规模摧毁城市,炸掉铁路,人大量死亡,二战1000万人死亡。

这次是死人,死亡率从和平时期的疾病的死亡率,在现代情况下,让人觉得难以容忍,是偏高的,尤其跟它的传播率看它是偏高,但是总人口因为这场病减少多少?这个跟战争不能比。


所以我们说存量,飞机就是不飞了,火车站就是不开了呀,汽车都在啊,城市都在啊,马路都在啊。它是流量次数的减少,所有产品都在,没有毁掉,病毒没有这个本事,战争年代有时候经济流量还不低,因为他有军工生产供前线,打后勤仗啊,炮弹车马不断往前送,他的流量,战时经济流量并不低。倒是战争结束,多少部队复员成了一个挑战。

我们这次面对的问题是,存量损失很小微不足道,流量继续下降。流量下降好几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我非常看重,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在两三个月、三四个月,四五个月,五六个月没有收入。

第二个有钱没法花了,或者怕不敢出去玩了,或者想出去的话,现在有很多规则不让出去花。一级响应,封城封街。

第三,我们可不是WTO以后的那个往上冲的形势下发生的疫情冲击,前面特朗普已经开打贸易战了,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有影响,脱钩声音四起。

在贸易战的脱勾情况下雪上加霜,因为全球化财富在来来往往当中生产的,突然这个来来往往停了,虽然固定资产都在、设备都在、存量都在,流量大幅度下去了。

你让我梳理,大概就是这么框架性的东西。疾病对经济影响有一个特点,战争不能比,某种程度过去的黑死病不能比,西班牙大流感不能比,西班牙大流感的时候决策重点各国都在想一战怎么结束啊?想封也封不到今天这个水平。 

所以,这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基本的问题。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953@qq.com


 延伸阅读 


2020 打磨深度思考力

2020:向正在发生的未来学习

新视野|人类文明正在系统重置

世界秩序灾难中系统重置

王育琨:企业战疫智慧

这是历史的重要时刻

特斯拉:我为什么牛?

任正非:我心中的英雄

田涛:华为需要一个特斯拉

特斯拉:我是未来

陶斯亮:依靠还是依赖?

张文宏能走多远?

疯头会:疫劫开启更有意识的未来

韩国外长有乾坤

比尔·盖茨的14个思考

老子对话贝佐斯:且愚蠢,且徘徊

王健:改变从认知开始

贝佐斯的“徘徊”哲学

任正非:力出一孔

任正非:造物—改命—无我

桑塔格:文字的良心

李斌的三次悬崖勒马

施一公:灰度呀,灰度!

郭台铭:未来世界会有中美两套系统

孙宏斌的至暗时刻

国礼百雀羚给战疫中最可爱的人

储德群战疫记

不抱怨,生命需自救

方方:病毒在抢救中医

德国人为什么爱中医

波克特:中国人该觉醒了

李宁先|战疫 学中医自救

甲哥,你不该当逃兵!

中国商业史上永远的痛

任正非:活下去的倔强

任正非在至暗时刻微笑

王育琨:母亲的精神力

比尔·盖茨:还没有任何系统应对病毒爆发

邓小平:向真实低头的勇气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潜能量表: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