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西将投资1300亿发展绿色环保,引入碧水源、启迪环境等龙头企业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同时点击“赞”“在看”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环保装备、绿色环保服务,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广泛应用。将重点培育壮大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欣贸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广西桥哥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引进北京碧水源、启迪环境、格林美等龙头企业、配套企业。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阅读


广西在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大力推进PPP模式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环保装备、绿色环保服务,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广泛应用。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再生钢铁、再生铜铝铅锌、再生塑料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赤泥、碳酸钙废料、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机电设备再制造。绿色环保装备重点发展节能机电设备、智能照明、固废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境监测设备、节能降耗降碳设备等产品。绿色环保服务重点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广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环境服务,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型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设梧州再生资源基地和玉林、百色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支持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广西绿色环保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路径具体如下:



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快成长、上规模,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全区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



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

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桂政发〔2021〕50号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工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关键。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振兴,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实施工业强桂战略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节 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增长4.7%、4.5%、1.2%,到202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5221亿元,是2017年的1.1倍。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增长12.2%、11.1%、7.7%,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5.7、6.8、7.6个百分点,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支撑力量。工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2018—2020年,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7%,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工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5%左右,工业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


第二节  龙头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作为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的主干工程,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打好“扶、引、育”组合拳,龙头企业数量增长、规模扩大、带动作用凸显。截至2020年底,全区百亿元产值企业达到15家,比2017年翻一番;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1家。大力实施“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再倍增计划,科技企业快速壮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806家,瞪羚企业107家,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新突破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取得实效。重点推进有色金属、机械、汽车、冶金、石化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2018—2020年共认定智能工厂示范企业88家、数字化车间17家。大力推进糖、铝、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节能技改,组织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分别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园区6个、10个,分别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工厂45个、81个,分别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产品30种、17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底,全区拥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986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4%提高到“十三五”末的16%。轻工业振兴发展扬帆起航。认定自治区级特色轻工产业园区23个,家用电器、黄金珠宝等轻工产业快速发展,柳州建设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轻工业“断层缺位”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支持每个设区市发展3—4个主导产业,工业重点县发展1—2个特色优势产业。南宁市工业基础明显增强,北钦防临港大工业布局逐步优化,柳州、桂林、玉林等市工业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第四节  产业集群产业链发展呈现新优势


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施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超过500项,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了10个千亿元产业,其中食品、冶金、汽车三个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积极推进构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形成了包括载货汽车、客车、乘用车、车用内燃机、汽车零部件等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持续推进机械产业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集团)、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集团),南宁高端装备制造城、广西智能制造城(柳州)、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两企三城”机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防城港钢铁基地1号高炉系统及配套炼钢轧钢系统建成投产,实现了高端板材重大突破。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取得新进展。华友钴业、湘潭电化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落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加快构建“油、煤、气、盐”多元石化化工产业体系,林产化工、钛白新材料等特色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南宁声学、北海新型显示、桂林智能终端等产业集聚发展,成为全区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充分发挥林木资源优势,打造原材料基地—人造板—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发展,桂林、南宁、梧州、玉林市生物医药产值规模占全区生物医药产值的80%以上,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立足资源整合,加强布局优化,初步形成以贺州、来宾为重点的精品碳酸钙产业集群。


第五节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开工建设“双百”项目74个,累计完成投资2065亿元;开工建设“双新”项目312个,累计完成投资810亿元。“千企技改”项目力促产业转型提质。围绕补链强链延链、扩大先进产能、提升工艺装备、推进智能制造、加快绿色改造五大重点,累计推进2196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869个,完成投资1026亿元。


第六节  工业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34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960万吨,淘汰水泥、造纸、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178万吨,取缔“地条钢”产能540万吨。实行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36亿元。工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行重大项目清单及融资需求推送机制,启动建立1000亿元规模的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设立新兴产业直接股权投资资金。推行区域评估制度和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深化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改革,建立“要素资源随项目走”机制,实现资源要素向优质工业项目、重大工业项目配置。工业开放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印度尼西亚工厂年产12万辆整车、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年产350万吨钢铁等一批标志性对外合作项目建成投产。汽车、工程机械、内燃机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国内建立区域生产基地,上汽通用五菱在重庆、青岛等地布局了产业基地,柳工集团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建立多个生产基地。金属新材料、石化化工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海外建立一批原材料保供基地。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广西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大于挑战。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广西“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和“两个高于”目标,对推进工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第一节  发展机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西,系统阐述了广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四个突出特点”,提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四个新”总要求和四个方面重要工作要求,为广西发展全方位确标定向、擘画蓝图,为广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建设,西部大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左右江革命老区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必将为广西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方位深化工业开放合作带来重大机遇。


广西要发挥好基础条件、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提高制造业比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制造强区。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新兴经济体产业发展加速崛起,广西传统生产要素支撑作用弱化和比较优势不明显,与越南等国家在产业中低端领域竞争愈加激烈,在产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跨越中,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先进地区将会形成更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大广西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合作的困难和挑战。


广西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产业是广西最大的短板,工业是最大的弱项,创新能力不足是最大的制约,广西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转型升级压力增大。从产业结构看,传统资源型工业比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轻重工业比约为1∶4,轻工业发展长期滞后。从创新能力看,研发投入不足,2020年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为173.2亿元,研发强度仅为0.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从绿色转型看,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超过4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质量效益看,工业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薄弱,高端产品和头部品牌少,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从要素保障看,能源供应和电力保障趋紧,芯片及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工业稳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全国各地抢抓发展机遇,东部发达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中部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区域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将吸引周边地区人才、技术向粤港澳大湾区、海南、成渝等地转移,形成先进要素的“虹吸效应”和产业发展的“锁定效应”,广西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加快工业现代化是广西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高质量发展必须翻过的“山”,是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紧紧盯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全面推进工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打造东西合作、内外合作产业新高地,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产业名片,着力建设西部制造强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创新支撑产业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好重要产业关键技术攻坚战,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能,使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工业发展整体布局,强化能耗“双控”,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工业振兴的体制机制障碍;高水平扩大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把扩大产业投资放在第一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坚持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两业融合、产城融合,形成竞争新优势、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第三节  发展定位


围绕战略定位,打造东西合作、内外合作产业新高地。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独特区位优势,高水平扩大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国家内需体系,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 RCEP 其他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推动东西合作、内外合作,奋力打造产业合作新高地。


聚焦资源禀赋,打造产业名片。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加快补链强链延链,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做大做强高端金属新材料、石化化工、汽车、机械、木材加工、精品碳酸钙、制糖等产业,建设面向东盟的南方汽车出口制造基地、区域性机械装备生产及出口基地、光伏玻璃及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基地,加快建设中国糖都,打造世界碳酸钙之都。


聚力加快发展,打造西部制造强区。围绕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目标,突出抓好工业振兴,聚焦优势产业持续补链强链延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消费品制造业,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重构,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和绿色新材料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万亿元产业集群。


第四节  奋斗目标


一、奋进2025


——规模总量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期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以上”包括本数,下同),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较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到2025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


——集聚发展呈现新提升。到2025年,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5%以上,产值千亿元园区达到10个,产值500亿元园区(不含千亿元园区)达到10个。


——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3%,累计新增创新型企业达到500家。


——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较2020年降幅均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创建绿色工厂60家以上、绿色园区20个以上。



二、展望2035


到203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立起门类齐全、产业链紧密结合、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大产业链核心技术、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新材料2个万亿元产业集群,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全面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形成工业开放新格局,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步伐加快,能耗“双控”取得显著成效,绿色发展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构建形成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第四章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比较优势,按照提质增效、做大存量,补链延链、培育增量,优化结构、扩容提质,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推动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业链从缺失向完整转变、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旧结构转换、新旧模式转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高度协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做优传统产业


推动制糖、有色金属、机械、汽车、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到2025年,全区传统产业产值超过1.7万亿元。



一、制糖


重点发展蔗糖精深加工、糖业循环经济,推动制糖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建设崇左、来宾糖业基地,提升原料蔗保障能力,组建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加快产业集群化、集团化发展,推进糖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循环高效、工艺先进的世界级制糖产业基地。蔗糖精深加工重点发展精制糖,延伸发展冰糖、液体糖、红糖、专用糖、功能糖等糖品深加工产业,提高中高端食糖比例,提升原料保障能力和产品质量、档次,培育提升一批自主品牌。糖业循环经济重点开展糖蜜深加工和蔗渣纸浆、造纸、可降解材料等高值化利用,推进蔗叶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利用。



二、有色金属


突出结构调整优化,重点发展铝、铜、稀有金属精深加工,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强新工艺技术研发,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增强资源控制和开发利用能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铝精深加工坚持优存量、扩增量,重点完善上游配套产业,延伸下游产业链,加快向再生铝、生态铝转型升级,建设中国—东盟新兴铝产业基地、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南宁高端铝产业基地、防城港生态铝工业基地、来宾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铜精深加工重点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发展再生铜,打造广西北部湾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玉林、防城港和崇左铜精深加工基地。稀有金属精深加工重点延长铅、锌、锡、锑、镓、铟、钨产业链,建设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



三、机械


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进柳工集团、玉柴集团,南宁高端装备制造城、广西智能制造城(柳州)、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两企三城”建设,支持桂林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支持企业在东盟国家和欧洲市场建设机械装备产业基地、零部件供应链产业园区,形成技术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工程机械重点加快产品创新,拓展产品多元化系列化。内燃机重点推动车用船用发动机向大型化重型化转型,加快研发新能源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智能电网重点建设柳州智能电网产业园,发展并网技术装备、输配电设备、智能电表技术装备。仪器仪表重点建设桂林、柳州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发展智能电表、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高端信息计测仪器。农业机械重点发展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烘干设备、拖拉机,支持适应不同作物和环境的智能农机研发应用。



四、汽车


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全产业链,稳步扩大中高端车型比例,打造升级版广西柳州汽车城和品牌国内一流、产品体系完善、零部件配套安全可控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建设面向东盟的南方汽车出口制造基地。乘用车重点发展中高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轿车,加快多用途汽车(MPV)产品升级,培育新宝骏、风行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商用车重点发展中重型载货车、牵引车、客车。改装车重点发展冷藏车、搅拌车、环卫车、救护车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发展增压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系统、铸件等重点零部件,培育电子控制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配套产品。统筹安排上汽通用五菱柳州、重庆、青岛、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基地整车、零部件生产。加快整车及配件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实施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支持发展整车出口、散件组装、整车基地建设等国际化业务。



五、冶金


重点发展先进钢铁新材料、不锈钢,加快发展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领域用材,坚持控上游强中游扩下游,全面推广减碳降耗先进技术,推动冶金产品向中高端升级,推进广西企业与央企战略重组,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设原料保障可靠、精深加工突出、优势产品丰富、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先进钢铁新材料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高强轻质合金材料。不锈钢重点发展300系、400系不锈钢及装饰、厨卫等制品,开发应用于能源装备、环保设备、汽车制造等领域的产品。建设防城港、柳州、梧州、贺州再生钢铁加工产业基地,构建防城港—北海—玉林—梧州不锈钢产业带。



七、石化化工


以减油增化、精深加工为方向,推动延链补链、产品升级,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可降解材料,打造广西北部湾石化基地,支持百色发展精细化工,加强与东盟国家化工产能合作,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建设面向东盟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环保涂料、钛白新材料等产品。高端精细化工在减油增化基础上创新发展高端医药中间体、特种电解质、特种添加剂、助剂、胶黏剂、林产化工等产品。可降解材料重点发展生物基材料、石化基材料。



第二节  做大新兴产业


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快成长、上规模,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全区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聚焦“屏芯端网”产业链,重点发展声学光学、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设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南宁、北海、桂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研发基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声学光学重点发展摄像模组、电声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等。新型显示重点发展显示屏、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芯片、触控模组等产品。智能终端重点发展手机、智能电视、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网络通信设备重点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通信、光通信等产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加快行业应用、高端工业、信息安全等应用软件研发和推广。



二、新能源汽车


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加快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品牌影响力,建设柳州、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打造以纯电动汽车为主、产品体系完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小微型纯电动汽车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纯电动中高端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轿车、客车和冷链物流车、中重卡运输车,积极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支持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提高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培育“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配套产品,开发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智能驾驶座舱信息系统、智能驾驶元器件、智能网联模块等智能驾驶零部件。


三、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器装备制造、高技术船舶、机器人、海上风电装备、海洋装备、文旅体装备制造,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和关键短板,积极打造具有特色能级、创新驱动、核心技术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发展地铁车辆、轻轨车辆、云轨车辆、有轨车辆等整机产品,开发符合东盟市场需要的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器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应用于航测、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无人机。高技术船舶重点发展高性能内河船舶、海洋船舶。机器人重点发展康养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海上风电装备重点发展风电整机,建设广西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海洋装备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捕捞装备,建设沿海海工装备基地。文旅体装备制造聚焦旅游“穿、住、行”,重点发展游乐设施装备、户外运动装备、旅游交通装备等,支持柳州建设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防城港建设中国—东盟健康运动产业园。



四、生物医药


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建设桂林、南宁、梧州、玉林、防城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医药制造业加快发展,打造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中药民族药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现代中成药大品种、新品种。化学药重点发展化学原研新药、中高端特色原料药、小品种原料药以及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制剂新药。生物技术药重点发展血液制品、生物酶制剂、治疗性基因工程药物等优势产品。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性能诊疗设备、植入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建设南宁、桂林、防城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柳州康复辅具产业园区。生命健康重点发展生物基因科学、精准医疗、智慧医疗。



五、新材料


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稀土新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石墨烯,建设玉林、河池、百色、崇左、钦州等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区域性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产品优势突出、下游应用广泛的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材料以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主,加快发展锂电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高端产品。稀土新材料重点发展永磁、催化、发光、新型储氢及功能陶瓷新材料等下游应用产品。新型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特种高端铝合金材料。石墨烯重点发展粉体及薄膜制备、超级电容、增强聚苯乙烯泡沫(EPS)、润滑油、远红外瑶药贴膏电热膜等下游应用产品。



六、绿色环保


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环保装备、绿色环保服务,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广泛应用。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再生钢铁、再生铜铝铅锌、再生塑料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赤泥、碳酸钙废料、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机电设备再制造。绿色环保装备重点发展节能机电设备、智能照明、固废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境监测设备、节能降耗降碳设备等产品。绿色环保服务重点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广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环境服务,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型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设梧州再生资源基地和玉林、百色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支持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第三节 做实特色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及港口、矿产和林木资源等特色优势,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做实特色食品、木材加工、现代轻工纺织、茧丝绸、精品碳酸钙等特色产业,推动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全区特色产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



一、特色食品


结合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植物油加工、谷物加工及特色米粉、酿酒、肉制品、水产品、精制茶、乳制品、天然饮用水及饮料制造、果蔬加工、休闲食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积极开发新型食品,支持设区市建设特色食品产业基地,打造生态特色突出、多元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植物油加工重点发展大豆油、菜籽油、山茶油加工,积极培育植物油加工产品自主品牌。谷物加工及特色米粉重点推广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酿酒重点推进桂酒振兴,深挖桂酒文化,提升桂酒品牌影响力,做强做优高品质白酒。肉制品重点发展冷鲜肉、肉类。水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制品。精制茶重点开发名优茶、茶饮料及茶叶深加工产品,推动产业化发展,打造桂茶品牌。乳制品培育壮大水牛乳等特色制品。天然饮用水及饮料制造重点培育高端饮用矿泉水品牌,做强做优天然饮用矿泉水和山泉水。果蔬加工重点开发果蔬汁、果蔬干等精深加工产品。休闲食品重点发展烘焙、糖果、调味品等产品,打造高品质、多样化、健康化的休闲食品产业链体系。




二、木材加工


重点发展板材、家具产业,建设南宁、柳州、崇左、贵港绿色家居产业基地和钦州进口木材产业中心,打造原材料基地—人造板—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构建产品丰富、附加值高的全国重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板材加工重点发展超薄型高密度纤维板、轻质纤维板、超强刨花板、新型复合材料、弯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巩固提升产品质量,做强做优人造板产业。家具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家具、定制家具、红木仿古家具、适老化康养智慧家具家居、环保健康儿童家具等产品。



三、现代轻工纺织


面向市场需求,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加强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元素等有机融合,促进现代造纸、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工艺美术、黄金珠宝、日用消费品等产业高端补链、终端延链,培育区域性知名品牌,打造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质效优良的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现代造纸产业重点发展文化纸、环保型健康型高档生活用纸、高强度的高档包装用纸和纸板、高技术含量特种纸,建设广西北部湾纸及纸制品产业基地。家用电器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空调、节能冰箱、智能厨房、智能小家电等产品,建设柳州、梧州、桂林、崇左等家用电器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棉纺织业、印染业、服装业、羽绒业,建设贵港、玉林、梧州、来宾等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工艺美术产业重点发展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工艺美术精品、具有八桂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和贴近生活的实用工艺品。黄金珠宝产业重点发展黄金加工、珠宝加工,建设梧州人造宝石首饰基地、贺州黄金珠宝加工基地。日用消费品产业重点发展化妆品、医美、功能性个人护理、专业健康洗涤、衣架家居、塑料金属制品,推动日用消费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



四、茧丝绸


以巩固茧丝原料基地、延伸丝绸产业链为主线,以打造丝绸制造大省、强省为目标,巩固“东桑西移”、“东丝西移”成果,加快“东绸西移”步伐,巩固茧丝原料基地,大力发展织绸、印染深加工,推进茧丝绸产业链延伸。集中力量发展丝绸精深加工,突破关键环节,稳步提升缫丝加工能力和品质、品种丰富度,加快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把茧丝绸业打造成为广西惠农富农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五、精品碳酸钙


坚持合理布局、严格准入,重点发展专用高端碳酸钙粉体加工、下游应用、碳酸钙装备,建设贺州、来宾等碳酸钙产业基地,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具有全国引领力的精品碳酸钙产业集群。专用高端碳酸钙粉体加工重点发展食品用、化妆品用、医药用、高端工业专用型碳酸钙。下游应用重点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碳酸钙绿色环保涂料、钙基新型塑料建材。碳酸钙装备重点发展矿山绿色开采装备、新型碳酸钙粉体制造装备,规划建设贺州碳酸钙装备产业园。



第五章  优化产业布局


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规划统筹和布局优化,深化自治区、市、县联动、园区对接、区域协同,支持设区市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3—4个主导产业,协同构建跨区域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关联水平,缩短供应链距离,形成布局科学、分工配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南向为引领,以东融为重点,以北联和西合为协同,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重振柳州工业雄风,推进北钦防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的“两带两区”工业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产业带


依托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以南宁、柳州、桂林为重点支撑,抢占通道产业制高点,打造工业主轴,加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密切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产业合作,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联动,加快形成陆海联动、有机衔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产业走廊。提升南宁首府地位和对外开放优势,支持南宁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轻工产业,打造南宁东部产业新城;充分发挥柳州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支持柳州发展汽车、智能装备制造、轻工产业、先进新材料,推动柳州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加强桂林理工类院校专业支撑,支持桂林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先进新材料。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进南宁高端装备制造城、广西智能制造城(柳州)建设,支持桂林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争取国家支持南宁发展新能源汽车,柳州布局发展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桂林布局发展客车及新能源客车;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进南宁布局发展声学光学、网络通信设备等,桂林布局发展光通信微波通信、智能终端,柳州布局发展汽车电子。



第二节  西江沿线产业带


依托内河航运优势,发挥南宁、柳州引领带动作用,以百色、河池、崇左、来宾、贵港为重点,强化西江产业廊道建设,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新材料、特色食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产业,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提升大湾区腹地产业支撑能级,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产业深度合作发展格局。支持百色发展新型生态铝、木材精深加工、能源产业、绿色新材料,河池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轻工产业、生物医药和化工、电子信息,崇左发展金属新材料、糖业循环经济、高端家居、跨境电子信息,来宾发展高端碳酸钙、冶金及金属新材料、高端家具家居、化工新材料,贵港发展汽车及电动车、高端家具家居、新型建材、纺织服装。打造以特种钢(贵港)、生态铝(百色)、稀有金属材料(河池)、铝精深加工(来宾)、铜锰稀土新材料(崇左)为重点的沿江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支持百色、南宁、崇左建设原料林基地,壮大以南宁、柳州、崇左、贵港、钦州为重点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



第三节  北钦防临港工业集聚区


按照北钦防一体化要求,发挥港口优势,优化临港产业布局,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融合发展,主动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化工、高端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统筹布局临海大工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建设连接东盟、粤港澳大湾区的桥梁和枢纽,形成连接西南、面向东盟的产业协作新格局。支持北海发展先进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工产业,钦州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防城港发展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粮油加工、装备制造。打造广西北部湾石化产业基地,推动北海布局发展精细化工,钦州布局发展化工新材料。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北海布局发展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计算机及外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钦州布局发展新型显示。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北海布局发展海洋探测观测装备、豪华游艇,钦州布局发展海工装备、海上风电装备,防城港布局发展船舶装配套件、绿色环保装备等。打造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北海布局发展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不锈钢新材料,钦州布局发展新能源材料,防城港布局发展金属新材料。



第四节  桂东南工业东融先导区


以梧州、玉林、贺州为重点,发挥区位优势,明确精准承接产业及细分领域,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化要素衔接、平台对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产业,构建一批面向大湾区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链迈向中高端,打造新时代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支持梧州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再生资源、轻工产业,玉林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先进新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贺州发展高端碳酸钙、金属新材料、轻工产业、电子信息。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梧州布局发展新型合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玉林布局发展新能源材料、不锈钢材料、铜基新材料,贺州布局发展稀土、钨新材料。打造轻工产业集群,推动梧州布局发展纺织服装、宝石加工,玉林布局发展纺织服装、皮革、玩具、板材家具、日用陶瓷,贺州布局发展黄金珠宝,支持梧州、玉林做大做强日用消费品产业。



第五节  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在“两带两区”工业发展格局下,以打造工业走廊为重要抓手,以区域发展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建立跨市产业合作协调、重大事项共商共建机制,加快建设南钦工业走廊、玉北工业走廊、柳来河工业集聚区,推动产业协同合作,促进“陆海”、“江海”联动发展。加强城市间产业链分工与协作,围绕研发、生产、服务、应用等环节,采用“总部+制造”、“终端+配套”、“研发+转化”等模式,完善供应链、协作链。支持主导产业相近或具备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的设区市协同构建一批跨市产业链,精准开发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鼓励各设区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参股、并购、合作等方式进行垂直整合。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产业优势,推动与周边城市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构建以南宁、柳州、桂林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主的临港大工业产业集群。发挥千亿元园区、500亿元园区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与百亿元园区、特色园区形成互联互通、互促互动的发展格局。



第六节  统筹县域工业发展


强化县域工业统筹,将县域工业纳入自治区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和布局推进,突出县域工业特色优势,强化产业链联动协同,推动县域工业振兴发展,打造一批工业经济强县。


一、优化县域特色产业布局


实施农林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各县(市、区)重点发展1—2个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优势,优先发展食品制造、木材加工等特色加工业,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推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区对接,培育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强化产业链招商,推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支持工业经济强县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企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上下游产业配套、特色优势明显的县域工业园区。实施“一县一业”品牌培育,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形成“一县一业”、“一业一品”县域工业发展格局。推行“资源+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模式,支持民族自治县创建特色园区、特色小镇,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转型升级,统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打好特色牌、绿色牌、长寿牌、富硒牌,打造梧州六堡茶、柳州螺蛳粉、河池丹泉酒、横州茉莉花、荔浦木衣架、广西精制糖、广西长寿饮用水、广西壮瑶药(含罗汉果)、广西生丝、广西山茶油等品牌产品。到2025年,全区建成农产品加工集聚区300个以上。



二、培育工业经济强县


制定培育壮大工业经济强县政策措施,建立工业经济强县动态评价机制,对发展成效突出的工业经济强县给予财政资金、生产要素等支持。按照抓龙头、强配套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承接一批重大项目,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经济强县。支持扶绥、平果、横州、桂平、北流、合浦、博白、宾阳、鹿寨、藤县等县(市)创建西部工业强县,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引导有条件的县域探索新模式,打造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强县。突出特色集聚发展,强化产镇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产业“特而精”、功能“聚而合”的特色小镇。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依托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特色小镇,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县域特色工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能力。



第六章  培育壮大优质骨干企业


聚焦“补短板、强基础、扬优势”,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百家龙头企业、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百家单项冠军企业“三百”培育工程,加快引入和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促进中小微企业繁荣发展,引领带动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打造领航企业新方阵


实施“百亿强企”、“千亿跨越”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通过招大引强、培育扶持、战略重组等方式打造领航企业新方阵。重点打造柳钢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千亿元级企业,重点培育玉柴集团、柳工集团、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等500亿元级企业,重点提升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广西三创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百亿元级企业竞争力,形成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行业领军企业。聚焦“三大三新”,加强与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对接,引进一批世界领先、国内一流、行业顶尖的央企、湾企、民企。支持领航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稳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到2025年,全区力争培育千亿元级企业、500亿元级企业、百亿元级企业分别达到5家、10家、30家。



第二节  壮大骨干企业新实力


按照各行业遴选2—3家、各设区市遴选3—5家、各县(市、区)遴选1—2家重点企业的原则,培育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生态主导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支持工业产值超过50亿元企业和超过10亿元的高成长性企业成为骨干企业,支持“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加快发展,形成一批“链主”、生态主导型骨干企业。鼓励骨干企业围绕主业多元化发展,支持骨干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技术、业务、品牌和渠道等要素并购重组,实现快速裂变扩张。力争全区每年新增自治区级“单项冠军”企业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第三节  推动企业融通新发展


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产业链本地化协作配套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专项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互通衔接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分类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强化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配套融合发展,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到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第四节  提质创品实现新跨越


深入实施质量强桂、品牌强桂战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实施系统化质量管理,建立全产业链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树立一批质量标杆,鼓励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和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推动“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互认。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一批高水平检测认证中心,支持优势品牌提质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名优品牌、知名企业,开展“老字号”品牌企业振兴行动。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鼓励企业持自主商标品牌出口产品,针对性开展商标品牌海外布局,推动中国—东盟知名品牌互认。


第七章  突出创新引领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明确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升级方向,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全面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使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第一节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瓶颈、短板问题,以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为牵引,部署实施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创新资源打好汽车、机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制定产业链重大技术攻关清单,建立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探索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结题”的协同机制,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实施“科技搭桥行动”,推进工业企业与院士团队研发合作,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技术,实施高端并购、强强联合。支持行业协会参与策划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工程。



第二节  加强新产品创新开发


聚焦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组织开展自治区级新产品认定工作,定期公布重点新产品,推进产品由低端向高端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围绕满足生活消费升级、生产智能制造,在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木材加工、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等行业开展产品设计创新,培育一批“技术领先、性能优良、品质卓越”的工业精品,形成一批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加强新产品研发服务与指导,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新产品研发及应用,打造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以补链强链延链为导向,积极开展产品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布局一批新产品研发项目。加强新产品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广西工业精品宣传活动,重点支持处于市场培育期的新产品推广应用。



第三节  打造技术服务平台


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实施千企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关键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用足用好RCEP规则,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广西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总部和研发中心、检测中心,高水平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引进第三方机构,支持以企业为盟主组建一批面向行业发展的创新联盟;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关键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和区内外科研院所组建一批产业链创新联盟。以园区为主体创建一批服务平台和孵化器。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创建一批高水平、公益性、专业性的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



第八章  扩大开放合作


立足独特区位优势,高水平扩大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 RCEP 其他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构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第一节  构建紧密协作、协同发展的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抢抓国家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等重大机遇,建立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结对合作机制,推动相关省份在广西建立代工产业基地,构建形成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紧密协作、协同发展的“8+5”产业链,实现既“承接”又“融入”。通过抓龙头、带配套,高效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汽车、现代轻工纺织、高清视频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装备制造8大产业链,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推动高端金属新材料、建材、碳酸钙、林板材、果蔬加工等5大产业链加快发展,深度开拓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强化供应链基地建设,着力提升产品供应能力。



第二节  构建互联互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与东盟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双向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长期合作机制,着力提升产业“双循环”能力,拓展发展空间。主动对接东盟国家市场,全面提升中马“两国双园”、中越“两国两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产业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高端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4大优势产业链,辅助发展机械装备、特色食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特色产业链,构建形成“4+N”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第三节  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基地


用足用好RCEP原产地积累和关税减让规则,以及东盟国家制造低成本优势,积极谋划与东盟产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构筑互联共赢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关键产业链,建设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平台,及时掌握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外迁情况,争取外迁企业在广西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生产环节和高价值环节,加快打造一批元器件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出口制造基地,建设一批海外原材料保供基地、初级加工基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境内外布局,推动东盟特色产业与广西乃至全国优势产业有机对接,建设面向全球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供应链服务平台。



第四节  打造跨境产业合作工业园区


支持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相关主体通过托管、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方式与广西打造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新模式,建设一批产业共建型、产业配套型、功能共建型、资源开发型、飞地经济型、临港型产业合作示范区。积极谋划与东盟产业链互联互通,创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试验区,争取国家支持在东兴、凭祥市建设国家级跨境产业合作试验区,打造“东西合作+内外合作”的重要制造基地。创新东兴、凭祥、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体制机制,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功能,壮大边贸商品落地加工特色产业,加快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依托东盟国家产能成本优势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配套完备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链垂直分工协作,打造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优化“两国双园”模式,创建一批“两国多园”、“多国多园”产业园区,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推进汽车、机械、制糖等特色优势产业在东盟国家布局,建立境外园区。



第五节  提升重大开放合作平台带动力


高水平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高端制造、跨境合作等领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吸引更多头部企业落户广西,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打造内联外合、承上接下的区域性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建成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标准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提升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内地与港澳关系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产业合作示范区发展能级。


第九章  践行绿色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工业发展整体布局,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第一节  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一、推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


加快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火力发电、建材、石化化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和改造升级。采用更新高效节能设备、建设能源管理中心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鼓励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对标国内同业标杆,应用节能与清洁生产技术,支持存量项目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对新建项目要按照标杆水平进行设计和建设。推进汽轮机通流改造、发电厂灵活性改造、水泥窑炉热工效率提升、烧结余热发电、低温低电压铝电解、电机及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6%。



二、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积极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降低火电企业发电煤耗,大力推动燃煤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严格规范自备电厂运行管理,严禁违规新建燃煤自备机组。在工业园区及热负荷集中地区有序建设和改造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推进工业领域天然气替代和电能替代。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热、电负荷相对集中的工业聚集区有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探索“光伏+标准厂房”模式。在屋顶资源丰富、电力消纳能力较好的县域,积极组织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试点工作。


第二节  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健全完善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广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加快园区生态化、绿色化改造,建设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服务机构和系统集成供应商,开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诊断、资源综合利用咨询等服务。到2025年,全区创建绿色工厂60个以上、绿色园区20个以上,开发绿色产品30种以上。



第三节  培育壮大绿色产业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新兴产业规模,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绿色产业链,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集群,支持河池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大力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机电、工程机械、办公设备等方面的再制造产业。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赤泥路基化及建材化应用、碳酸钙废料资源化利用,建设再生钢加工基地,推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聚焦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等领域,推进钢铁、印染、造纸、化工、制革等行业水资源高效化改造,推广应用中低品位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数据中心高效制冷和高盐废水、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及回用等绿色装备。


第十章  深化六大改革


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健全工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钢铁、汽车等行业国有企业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混改等方式做大做强做优。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搭建国有企业与民营资本合作平台。支持国有企业采用投资入股、并购重组、控股等多种方式,对具备可持续发展预期、投资回报率高、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和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引入各类基金,通过参与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整合、项目投资等方式,实施股份制改造,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


第二节  深化园区体制改革


深化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分离,依照法定程序赋予园区相应自治区级和市级管理权限。创新园区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开展园区企业化、市场化建设运营改革试点,全面推行“管委会+专业投资运营公司”模式。建立收益回报和风险分担机制,形成“投入—产出—再投入”可持续运营模式,培育专业市场运营主体。支持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按相应职责和权限授权园区管委会依法审批投资项目行政许可、项目建设审查、区域环评等事项。优化环评制度,开展园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符合园区规划环评条件的单个项目可不单独开展环评。开展自治区级园区“亩产论英雄”考核评价,依据考评结果实行奖惩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对评为先进的园区,优先在调区扩区、建设用地、资金扶持、招商推介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节  深化工业用地改革


严格落实工业用地占比考核,加大重点项目用地供给保障和自治区核销保障;每年设区市和工业增加值排名前35位的县(市、区)出让土地总量中,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占比不低于30%;自治区级及以上开发区、高新区等园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总量不下降。探索建立园区管委会土地收储制度,按下一年度项目新增用地的30%制定土地收储计划。适当放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配套设施用地面积比例。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支持各类园区采取直接授权(或委托)方式对红线范围内的用地审批开展改革试点。


第四节  深化投融资改革


多渠道筹措工业发展建设资金,组建市场化、企业化运营管理的工业投融资平台。改革工业直接股权投资资金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管理方式,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新兴产业直接股权投资;拓宽基金合作范围和社会资本参与渠道。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为传统企业改造、绿色产业发展加大信贷发放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排污权质押、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和环境权益交易、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等融资业务,支持南宁、柳州、桂林、贺州创建广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


第五节  深化审批服务改革


实施产业准入“一业一证”改革和新兴产业市场准入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承诺告知制。加快工业项目开竣工手续办理,允许工业招商项目按要求提前办理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等手续。鼓励设区市将工业园区“七通一平”建设纳入土地一级整理建设内容,实行工业用地“净地”出让。加强工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衔接,推动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审批合并办理。


第六节  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


持续推进经营性用户用电计划全面放开,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参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统筹协调的电力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完善电力价格机制,持续推进输配电价与上网电价改革,平稳实施销售电价改革,推行峰谷分时电价,健全完善分时电价机制;落实“两高”行业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加强与产业和环保政策协同。完善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机制,健全储能支持政策。理顺电网供电管理体制,推进地方电网与主电网融合发展。优化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开电力行业竞争性业务,推动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和增量配电试点项目落地。


第十一章  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


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以智赋能、以数提效,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助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打造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发展高端智能数字化产品,全方位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第一节  加快数字产业创新驱动


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培育发展新计算产业,形成一批原创性 5G 技术或应用成果,以数据核心要素驱动数字产业新模式发展。培育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培育壮大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数字创意等数字产业,提升5G、核心电子元器件等智能终端制造业水平。打造南宁、柳州、桂林、北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小语种搜索引擎建设,发展基于网络实时翻译、语言包开发等技术的各类小语种软件和服务。支持南宁、桂林、北海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创建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广投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桂林华为科技城等数字经济产业园。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慧广电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第二节  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


建立工业互联网新基建项目库,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实施互联网网络优化提升计划,增设至其他省市方向的直联电路,扩容已有方向的出口宽带。规划建设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数据采集、汇聚和应用。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管理,推动平台数据与服务互联互通,创建一批具有特定行业属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广西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广西工业互联网梦工厂)建设和运营。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支持设区市建设一批“5G+工业互联网”、“双千兆+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园、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



第三节  构建智能制造体系


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企业研究、制定(修订)国家智能装备标准、智能工厂标准、智慧供应链标准、智能服务标准、智能赋能技术标准、工业网络标准,加快形成一批体现广西技术优势和产业特色、有利于智能制造新模式广泛应用的先进标准。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对标工作,探索创建智能制造标准化创新示范基地。开展国家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标准贯标工作,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申报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鼓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搭建智能制造标准化试验验证平台,开展全过程试验验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第四节  发展高端智能数字化产品


发挥南宁、柳州、桂林智能制造引领作用,围绕汽车、机械、冶金、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支持装备制造企业研制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仓储与物流、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成套装备。聚焦生产生活对智能硬件的多元化高端消费需求,着力增强智能制造新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智能穿戴、智能电网、智能车载、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家庭和工业级智能产品的有效供给。鼓励企业开展产品智能化改造、新型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培育服务业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农业机械,大力发展智能汽车和无人机、无人高性能船舶等智能运载工具。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卡脖子”技术。



第五节 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化管理。推动运营数字化管理,支持企业对零件、设备、产线等进行可视化管理,推动企业信息化系统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基于数据开展生产经营流程优化重构。推动组织数字化管理,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推广应用工作,推动大中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管理新模式。


网络化协同。发展协同研发设计,引导电子、机械、轻纺等行业企业,开展基于模型的设计(MBD)、集成产品研发流程(IPD),探索网络协同设计、众包研发设计应用。推进协同生产,引导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行业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网络化协同的制造体系。鼓励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基于平台,推进供应链精准协同。


个性化定制。推进个性化设计,鼓励服装、电子、家居等传统行业企业跨界发展,根据不同人群和应用场景,研发个性化定制产品。推进定制化生产,鼓励汽车、工程机械等企业发展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智能化与柔性化制造系统,增强柔性制造能力。推进柔性供应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客户需求分析,优化供应链战略和网络,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


服务化延伸。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搭建产品互联网网络与服务平台,开展设备预测性维护、能效优化、衍生服务等智能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开展制造资源、创新资源共享,发展共享制造。发展共享汽车、车联网等专业化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开放产品研发、制造、物流、平台等,从制造商向产品服务提供商、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


制造业双创。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支持制造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多方联合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基础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多种创新载体。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创新创业团队与制造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突破。加大对重点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应用支持力度。


工业电子商务。推广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全业务流程电子商务。鼓励重点产业开展商品网上交易。引导中小企业探索“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方式,建立与产业特色相适应的工业品网络零售和分销体系。


第六节  打造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


推动产业链向产业网络重构,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不断提高全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聚焦供应链、园区、行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需要,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制定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标准,通过数据贯通,构建透明的数字化供应链,打造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驾驶舱”,基于区块链实现产业链跟踪,基于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决策、风险感知。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制定园区智能化转型路线图,推进园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升级,加快5G网络建设,提供低时延、高宽带、广覆盖、可定制的网络环境,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智慧园区。培育智能制造典型示范行业,引导有条件的行业采用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共享工厂、未来工厂。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推动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新型网络技术在企业试验和试点应用,加快企业全链条智能化改造,提升中小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第十二章  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全面对接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对标对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大标志性工程,突出关键节点发力,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化试点示范、基础再造、扩群强链、优化升级、倍增发展、梯度培育、数字转型、招商引资,增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第一节  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


紧抓国家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健全完善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强链补链、加快动能转换、推广智能制造、促进绿色发展,研究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评价标准,培育建设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市、县(市、区)、园区,全力支持柳州市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创建自治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市,支持工业经济强县创建自治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市、区),支持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园区。



第二节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立足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发展实际、发展需求,积极承接一批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推进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需求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纳入国家总体布局。提升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五基”能力,优化先进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及整机生产制造工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实施重点产品及工艺示范推广“一条龙”应用计划,发布工业强基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攻关专项目录,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一批“五基”技术和产品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用好用足支持政策,推动“五基”成果示范应用,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认定和应用推广。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在重点产业领域争创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基础性、关键性领域,建设未来技术学院。



第三节  实施扩群强链建设工程


完善“一个产业集群、一名自治区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撑带动强的现代产业集群。推动设区市功能定位与集群发展协同匹配,支持设区市间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强化产业链分工协作、紧密合作,推动跨区域资源集聚和整合,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标对表,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行业协会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面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新型专业化服务商。突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便捷的外协与定制加工供应链体系,做优做强重点支柱产业链。聚焦重点领域,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面向市场需求,加快补齐产业短板,构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质效优良的轻工产业链。



第四节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工程


深入实施新一轮“千企技改”,推动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实施产业链补链强链改造,推动企业聚焦产业链缺失和后续环节开展技术改造,引导协作企业、配套企业加快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施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创建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一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开展需求驱动、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大力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发展设备预测性维护、装备能效优化、产品衍生服务等服务型制造。



第五节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


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引导国内外资本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超前布局一批生物工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关键企业和项目,推动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壮大向海新兴产业,建设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推动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产业联盟,构建粤桂琼与东盟海洋合作圈。探索构建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鼓励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升级项目的中长期融资投入,加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形成一批共享、共创、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第六节  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


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加快“小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做强做精主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关联度高、竞争力强、在细分行业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着力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力引进培育“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初创型成长性科创企业发展。努力培育独角兽企业,打造新经济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七节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平台引领作用,加快布局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大产业数字化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促进信息技术与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的全面融合,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及全流程集成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的嵌入式应用,提高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鼓励企业实施一批两化融合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推进面向企业、区域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第八节  实施招商引资工程


把招商引资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产业大招商作为头号工程,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保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招商引资强大合力。重点实施工业大招商行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上中下游企业配套的项目库,重点引进行业前10名、关键零部件行业前20名头部企业及一批能耗低、环境友好、成长空间大、产业链长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项目。聚焦“三大三新”产业、“双百双新”项目,大规模开展“点对点”以商招商、协会招商、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服务签约项目,提高项目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


第十三章  提升要素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提升能耗、电力、土地、融资、人才、数据等要素精准配置能力,构建形成适配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


第一节  创新能耗管理方式


一、改革完善能耗“双控”机制


严控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并适当增加管理弹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参考。对工业能耗总量实行预算管理、能耗强度实行精细管理、新建项目实行能耗总量弹性控制。探索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强化重点用能企业和高耗能项目节能管理,严格项目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管理,强化节能监察执法,压实企业节能主体责任。


二、强化高耗能项目管理


坚持能耗“双控”不动摇,从严从紧抓好“两高”项目审批管理。重点支持关系全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工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到2025年,各行业增量企业能耗强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各行业整体能耗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严格高耗能项目能效准入要求。分行业制定工艺技术装备和能耗限额准入标准。新改扩建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项目的单位产品能耗要达到国家发布的能效标杆水平,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之外项目的单位产品能耗要达到国家能耗限额标准的先进水平、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引导能耗较大的新兴产业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工艺、绿色节能技术装备,提高能效水平,降低能耗强度。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项目,国家有产能置换要求的,落实国家压减产能和能耗指标以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后,方可履行审批手续。


第二节  增强电力供应能力


一、优化电源建设


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安全稳妥发展先进核电,将核电作为广西未来电力供应的重要保障之一,持续推动新一批核电机组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大力发展陆上风电,积极发展光伏发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海上风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积极发展新型储能,着力提高储能水平,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在红水河等流域开展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适度发展清洁高效煤电,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深度开发水电,加快在建水电项目建设。



二、加强电网建设


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广泛接入、用电负荷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加快输电通道建设,大力推进220千伏及以上主电网新建续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优化城乡配电网网架结构,加快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积极开展配电自动化升级、智能用电小区、智能楼宇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


第三节  强化工业用地保障


一、优化工业用地供应方式


对符合产业布局的项目,采取长期租赁、先租赁后出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方式配置工业用地,弹性确定土地出让年限,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在工业用地出让时明确投资、建设、税收、环境等标准,推动项目在最短时间内落地建设,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土地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调整完善产业用地出让政策,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支持设区市创新工业供地方式,制定工业产业用地“红线”制度,对工业产业区块实行分级管控,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优先保障主导产业用地需求。支持土地复合利用,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支持灵活确定工业用地供应方式。


二、提升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健全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工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经批准的原工业用地范围内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指标符合规定的,其增加建筑面积部分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在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鼓励现有制造业企业通过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调整用地结构的方式,增加服务于制造业生产的设施和经营场所。新增建筑面积比例不超过原总建筑面积15%的,可继续按原用途使用土地,不收取土地出让金,但不得分割。


三、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


推进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完善自治区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盘活存量用地、闲置土地,实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落实城镇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政策,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推动城市更新和功能再造,为优质项目落地挖掘存量用地空间。建立用地跟踪、监管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批后监管。


四、创新耕地占补平衡


优化项目用地布局,引导工业新建项目科学选址,主动避让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工业“新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所需费用由项目建设单位承担。实行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机制,对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项目所需补充耕地指标,符合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申请的,在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库指标充足情况下,做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


第四节  拓宽工业融资渠道


一、提高制造业融资占比


建立制造业产融合作“白名单”制度,鼓励和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推动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开展制造业原材料设备、半成品、成品、知识产权等抵押担保,降低制造业抵押担保费率和准入门槛。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担保规模,支持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丰富面向制造业的担保产品。探索建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根据企业生产、建设、销售的周期和行业特征,合理确定损失差别化补偿以及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稳步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技改贷款和信用贷款比例。


二、加大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对有品牌、有订单、有效益但暂时出现资金流动紧张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产业链关键核心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给予合理的信用额度、利率优惠和贴息,畅通上下游企业资金流。发挥广西重点工业企业专项转贷资金、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加大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支持力度。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接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或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建的供应链融资平台,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深化各类银行合作,为重点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实施差异化优惠支持政策。


三、创新工业融资方式


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引入券商、中介机构参与机制,发展区域股权市场;引进和培育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发展私募投资基金和众筹平台;鼓励工业企业发行各类信用类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创新融资模式。争取国家投贷联动试点政策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广西设立股权投资公司,通过“股权+债权”模式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广供应链融资,将金融机构、制造业企业纳入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各级人民政府采购平台。探索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碳排放权贷款和以品牌为基础的商标专利权质押贷款等方式,积极开展银税贷、银关贷、银电贷、信用贷。强化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投资促进、金融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联合创建工业融资需求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融资顾问服务。


推动企业跨境融资。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下进行跨境融资。引导金融机构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多种方式,为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深化跨境金融创新,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


第五节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企业家。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建立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制造业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能力建设,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视野、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快建设一支涵盖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后备人才等各层次人才且梯队结构合理的创新型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瞄准重点产业,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和创新团队。聚焦产业链重大技术攻关清单,依托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培养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能够解决产业共性问题的科研团队和学科带头人。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平台、研发中心、创新基地等引才聚才育才用才载体,设立博士后创新岗位,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团队。


三、建设一支新时代工匠人才队伍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造就更多“广西工匠”。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引导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加快建设柳州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校地企全方位合作,布局一批新兴学科专业,加快建设新工科,新建一批职业教育技术学院、普通本科高校与政府、行业龙头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批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四、建设一支国际化高端人才队伍


聚焦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化与东盟人才合作,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区和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探索构建中国—东盟人才大数据库,招引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和团队,打造面向RCEP的国际人才高地。采用委托合作、联合共建等模式,鼓励企业在海外科技人才集聚地和创新要素集聚区,建设一批海外引才基地和“人才飞地”,打造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拥有较高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国际化高端人才队伍。


第六节  强化数据共享应用


一、建立企业大数据平台


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壮美广西·政务云、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立制造业企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数据共享交换。推动工业企业数据上云、信息上云,全面采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生产所需要素、供应链、交易、生产产品、融资需求、市场营销、研发设计等数据和信息,畅通部门间信息数据,建设一批大数据行业平台。加强涉及空间的数据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平台协调衔接共享。


二、开展企业大数据应用


建设面向全产业链的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平台,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和园区。提升大数据平台支撑作用,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服务资源,引导工业企业、平台服务商、第三方开发者培育一批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APP。打造工业数据应用生态,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工业大数据或工业互联网全场景解决方案供应商。


第十四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抓好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企业、突出创新引领、扩大开放合作、践行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加快数字化发展、实施重点工程、提升要素支撑等方面的任务落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形成上下协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健全市、县(市、区)一把手抓工业机制,加强工业管理干部配备、培养、使用。


第二节  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弘扬法治环境,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严格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利,强化企业产权、企业家权益司法保护。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组织工业振兴特派员采取组团工作方式服务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和重点招商项目,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项目投资承诺制,实行“先进后验”模式。实施产业准入“一业一证”改革,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我帮办”工作机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综合负担。提升行业协会服务重要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和重大投资项目策划论证能力。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扩投资、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作用,重点推进“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建设,打好落地开工、困难问题攻坚、前期谋划“三大战役”。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着力做优工业存量。建立健全重点工业项目库,统筹项目布局、资源配置,分级组织实施、协调推进。


第四节  加快园区建设


开展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行动,支持自治区级及以上园区重点发展2个主导产业;设立工业项目入园准入门槛,明确主导产业细分行业,分行业制定关键入园指标。坚持公共要素资源统一配置共享,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园区集聚,集中建设现代物流设施、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和综合能源体系。推动园区企业开放生产制造场景和数据,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企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和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实现数据与信息共享。创新标准厂房建设模式,推广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标准厂房建设实行“定制模式”,推动龙头企业“轻资产入驻”。统筹产业发展、居住生活、公共管理等空间和设施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园区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第五节  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以产业发展引领带动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园区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建立“一园一清单”,补齐配套设施短板,将园区内的交通、能源、信息、物流、管道等设施全面纳入“五网”大会战项目计划统筹推进,加大对道路、供水、供电、给排水等各类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国家级园区实现“七通一平”,自治区级以上园区及工业经济强县园区实现“五通一平”。布局交通、物流等设施,建立以园区为核心的交通物流枢纽,打通园区连接铁路站场、港口、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规划建设一批支持重点园区发展的公路,适度延伸高速公路、二级公路至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一批园区铁路专用运线,打造一批辐射范围广、标准化水平高、综合服务能力强的物流园区。


第六节  强化规划落实


加强与国家、自治区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对各设区市工业规划实施的指导,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指导性、权威性,对符合规划的产业、项目、园区,在资金、土地、能耗等生产要素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和奖励。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组织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对规划目标、任务进展情况、执行过程、实施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对标对表先进经验,明确发展短板、存在问题、制约因素,督促规划目标、各项任务落实完成。完善评价办法,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作为市、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近期热文    





山高速、山发展、山能源、水发…山东省级环保平台归哪家?
邻避真的是垃圾焚烧的宿命吗?
2021年度环卫年服TOP10重磅来袭!前三名突破十亿
7家十大上榜!2021年度环卫年服TOP10重度来袭!
年末盘点土壤修复市场丨“十四五”开局之年行业竞争呈现三大特点 重点关注四大趋势

十二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绿谷 | 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校长”蒋超与金州浮沉(11449)

总书记批示:“十四五”期间,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来抓(9666)

2021固废&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等11大榜单揭晓(7401)
发改委、工信部: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5976)

报告发布:“十四五”有机固废迎来确定性的机遇和变革,市场空间有望超过2000亿(4912)
绿谷丨归来仍是少年——“不死鸟”韩小清的征服与妥协(4480)

中国水务投资实控人或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4325)

更名首年:光大环境展全身所长,创无限未来!(3941)

生态修复规模达4000多亿,国家鼓励但社会资本愿意来吗?(3614)
报告发布:我国土壤修复跨入起步阶段,“万亿级”理论需求难以落地,“百亿级”市场规模稳步提升(3273)

专项债:2022年或超3万亿  但环保行业不要希冀过多(3160)


备注括号内为总阅读次数,统计时间截至1月5日9:15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编辑 | 刘彤、赵利伟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