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环保人的独白:阅读的目的-有效工作、编织之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个环保人的读白 Author 郭永伟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同时点击“赞”“在看”

对职场人而言,有效工作、有效决策非常重要,阅读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聚焦工作,那么应该如何阅读,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来看看此文吧,或将有所启发。


来源:一个环保人的读白     作者:郭永伟

---------相关阅读---------
●   故事单:2021年我关注的7个水圈好故事●   《创新的窘境》二之:华为灰度与环保创新●   污水处理“国家科技奖”中的《创新者窘境》●   一位环保人的书单:十年重读——从环保技术到品牌艺术



阅读的目的


自问:阅读必须要有目的吗?


自答:当然不是,无用之书更有用。但我的日常阅读大部分都有目的;想解释某个现象、想学习某个理论、想思考某个大问题、或纯粹享受文字的美感......本文思考的即是为达工作目的而做的那部分阅读。


自问:其他途径不能达到这些目的吗?


自答:当然也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路径。我也不只有看书一种,所以标题中“阅读”是个广义,就如我这个人公众号简介一样,它包括:读书、读人、读故事。




这篇笔记底稿写于两年前,当时读到一篇文章颇有感悟:薛涛:学习管理(学)容易忽略的三个常识(点击查看)

作者强调了工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几个关键词:概率、判断力、实践。


文章直戳痛点,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困惑于此:看了那么一些书,判断力和实践应用却一直都很笨拙。


今时今日虽已有进步,却依然差了不少火候;又有新的所想所悟,便拿出来梳理、修改、扩展一番。


有效决策、有效工作


“概率、判断力、实践”的合力导向了每一个职场人都应明确的目标:有效工作。


有效工作能够降低出错概率;有效工作依赖大量实践经验;有效工作基于敏锐的判断力。


超越“最终目的”的所谓“高效”并不常见;且早已有管理学研究阐明,很多时候“高效”比“低效”更容易滑向“无效”,《创新者的窘境》现象就是一例。


当下环保职场人所面对的困扰,更多其实是不够“有效”;偏颇的认知却导向了对“高效”的盲目追求,比如——


  • 只看团队高效、不管个人无效

  • 追求短期高效、导致长期无效

  • 重视战术高效、忽视战略无效


“有效”应是最佳工作状态,既是评价一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准,也是好管理和差管理的根本区别(无论大、小企业)。


有效工作是,一切在合法时间内保质足量交付;有效工作是,一切符合最初要求,不多不少不好不坏刚刚好;有效工作是,一切服务于最终目的。


三者都基于有效决策。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写有效决策的要素:


  • 明确问题的性质;

  • 明确解决问题的边界条件、原则;

  • 找到正确的决策(解决方案);

  • 将决策转化为行动;

  • 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


5个步骤都强烈依赖于对事件的深刻认知,进而依赖于理论知识和经验记忆的充分结合。


阅读是达成这一“结合”最普遍有效的途径。


我称之为编织,编织一张认知之网。


这张网由我们一生所收集的各类信息“自然融合+有意编织”而成,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大多时间里都很不显眼,看似毫无用处、好像随时会被忘掉。


但就像我们吃过的肉、喝过的牛奶一样,信息经过择选后会转化为知识,进而转化为网的基本组织;日积月累的经验又对其不断修正,慢慢发现,有效信息的吸收越来越快、有效知识的应用越来越有质量。


薛涛文中“判断力”自此而来。


德鲁克“明确问题的性质、明确边界条件和原则”自此而来。


有效决策自此而来。


我把这认知之网类比为现实世界的蜘蛛网,尝试理解其将繁杂的信息吸附黏住、而后编码归档的过程,比如:


  •  管理学

  •     营销学

  •        传播学

  •           心理学

  •              符号和修辞


码好后,这些知识点便安静的躺在了一间“图书馆”里。


大多数时间里你意识不到它们的大量存在,可一旦需要,大脑总能迅速提取、解码,并运算出一套决策框架;因为更适合自己,所以它不比“德鲁克”的理论差,但需要绝对时间的实践和悉心编织。


我个人读书,从不愿背诵原文或为哪一个观点而痴迷,却十分在意这“编织”的过程,看它如何运转,看它如何助我下判断、帮我有效工作。


编织(一),网的形状


对蜘蛛来说,结网时它首先要确定周围的环境:有哪几棵树、哪几根草、又有怎样的墙角;它还要预判,有多少虫子会路过落网、有没有熊孩子会破坏计划。


对我们而言,“形状”理解为“领域边界”;薛涛文中的关键词“实践”应限定在边界之内。


但凡有目的的阅读,就必然有自己的领域;在可控范围内尽可能扩大边界,有助于对领域内核更好的理解。


举例说明。


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也经常引借“战略、战术、敌人、计策”等战争词汇做商业表述。


于是当我想学习些商业时,便最好读一读战争领域的经典。


恰当此时,欧洲战场提供了非常好的现实对照,而想要读懂俄乌战争,我必须扩展边界。


这张网要包括:军事《孙子兵法》《战争论》、人类发展《枪炮、病菌和钢铁》、故事思维《今日简史》、欧洲史《年代四部曲》、乌克兰历史地理《基辅1941史上最大合围战》、经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地缘看世界》、美元霸权《货币战争》、能源《能源重塑世界》、普京《强权与铁腕》。


在今日之前,有意无意中我便织好了这张网,于是比较顺利地达成目的——对战略的理解有小小提升。


但这张网有其形状,网内的工作比网外更忙碌,所以“边界”一定不能无限扩散。比如俄乌案例中,以“战略”为中心的网无关于“艺术和文学”,我便不会去听听柴可夫斯基或专门读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二人确实当了某一次主角。


编织(二),网的密度


对于蜘蛛来说,一天的忙活能否有回报、以及未来几天是否会饿肚子,取决于这张网的细节。它不能太密、否则什么飘灰粉尘都往上粘;更不能太疏、否则任何飞蛾爬虫都拦不住。


网的边界受限,但密度自由可控,编的越细致、逮到的有效信息越多、吃的越丰盛。


对于我们来讲,“密度”代表系统性的耕耘;薛涛文中的关键词“判断力”多来自于系统性积累。


这种累积,以往多在于“有效工作、有效思考”的理想状态。


但处在疫情下的碎片化时代,上班、下班时间都被切的一地鸡毛,使得我们私以为的“工作和思考”,往往缺乏累积、更少有系统性可言。


如“5分钟商学院”一类文章,已成为当下职场人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它们简单、便捷、却没有时间帮你编织,一切都靠读者自己,如果先天缺乏系统的网,所谓“高效”阅读根本无效——因为读不懂。


比如来自刘润公众号的一篇《不要和不懂业务的人去讨论管理》(点击查看)曾火爆朋友圈,我观察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群,非常有趣:第一类注重标题,好像在表达一种“自己很懂别人不懂”的情绪;第二类关注内容,好好读文章、默默吸收消化。


大部分人都是第一种,将它狼吞虎咽吃成了爽文快餐,语言轻蔑、疯狂转发,如果说真的对工作有什么影响,我想大概他会从此拒绝和下属或求知者谈管理;或许他们就是真的读不懂,其网面密集于技术、销售或其他,此一处编织的属实生疏了些。


后一种应也不在少数,但能看到的只有一二人,他们把作者传达的知识和经验痛快的收藏为自有;这阅读一定会对其工作产生影响——更加积极认真的与领导和圈内好友交流沟通,因为“承上启下”、“翻译能力”、“什么才叫懂业务”才是刘润文章的主题,根本不是情绪。


刘润们太知道媒体是怎么一回事了,他把标题写给情绪激愤的职场人散播,又把内容写给真正能读懂的人共鸣,两全其美、真是厉害!


编织(三),网的韧性


研究表明,有些蛛丝的强度比同等重量的钢丝还要大,弹性也非常好,是人类所知最牢固的材料之一;对于蜘蛛来说,这关系到战场的生死存亡。


对于我们而言,认知之网的韧性、以及薛涛文中的关键词“概率”都不是先天而来固始不变的;它是工作学习中修炼的主题,核心在于几个锚点的选定、并不断强化其间的联系。


这要求锚点合围区域内的阅读要通透,最好是全集、精读。


比如我以前读的历史书,都是通史或大历史观之类的极简史,畅快淋漓之余却无根所依,不能举一反三、便很快会忘掉;我无法将晚清政府与共产党宣言联想到一起,甚至无法将自己代入到身处其中的激荡四十年中。


后来偶然读到侯仁之先生的《北平历史地理》,顿觉找到了一个可靠锚定,所有历史故事都以北京城的发展变迁为依后,在华北大平原穿行便有了生于历史中的感觉,1789-1945那段欧洲史,和自己仿佛也开始有了实在关系。


再如我读E20薛涛先生的书和文章,多感慨于其对行业的观察真是既立体又深刻:立体体现在格局之高、视野之大、洞见之精;而深刻如“中国三大关系”等模型和原创工具,必然应归功于其PPP、环保、管理三个锚点合围区域内的硬核故事了。


又如我曾听过一堂清华大学王凯军老师的课,当时其实很失望,因为他竟然讲了“商业创新”而不是“科学技术”;可后来结合这篇文章时却颠覆了想法、暗自道歉(JIEI | 王凯军:从好氧颗粒污泥发展看科研的基因和终极目标是什么?(上)JIEI | 王凯军:从好氧颗粒污泥发展看科研的基因和终极目标是什么?(下)


以“编织”思维思考,老师的意思大概是,中国环保科研工作者的认知之网必须要有“商业应用”的锚点,同样,商业界也极其缺乏“理论基础”的突破。


荷兰、Lettinga教授、Mark教授、帕克公司及颗粒污泥“丰盛-饥饿”理论的故事值得全行业学习。


结语


形状、密度、韧性——有了这张网,才足以应对虚实交杂的信息,做好理论知识和经验记忆的结合,进而有效决策、有效工作。


编织需要时间,天赋强者与生俱来,天赋弱则慢慢总会有,强求不来、着急不得,我等能控制了的,唯有下足日日不辍之功而已。


而“编织”本身也需要编织。


我常鼓励自己以及25到35岁上下的好友,凡事切莫着急钻进去,要关注战略高度上批判思维的养成,那是“编织之网”的锚点,也是阅读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完)。




TIPS


我总结西方商业书籍的坑,大概有两类不必读:1是成功人士的各类传记,确有好的、但大多纯属自嗨;2是以大量不合时宜不接地气的案例反复证明某一个论点的畅销书,很多都只是爽文、甚至翻译还很差。


相对应也有两类必读:1是创造知识理论框架的大师学者,比如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菲利普科特勒等;2是能够结合本土现实案例,对东西方理论做结合、精练和升华的观察者,比如吴晓波大败局、华与华方法、薛涛环保PPP等



本文作者


郭永伟——读者、跑者、环境守卫者





近期热文    





环境部等联合发布第二批58个EOD模式试点项目名单
总书记主持财经会议:推进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PPP规范发展
污水费能覆盖成本吗?县级以上城市缺口四到六千万元每日
山东省政府+水发集团,山东省环保集团将这样组建
薛涛评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计划1.3万亿产值背后机会与挑战

三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世事无常,止于至善:博天浮沉记(20492)

北控水务集团、首创环保集团、上海城投,苏伊士、中节能国祯齐聚!“六化”团标筹划中(6427)

最高奖补2亿!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要开展啦(5342)

68岁董明珠连任!格力要布局环卫了!(5291)

茅台切入环保啦!酿酒+流域生态修复!与环科院等牵手(4977)

中持股份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状态(4377)

厦门大动作!城投+城规院+市政集团,水务、垃圾处理运营实力强化(3770)

长江环保集团+首创环保等预中标湖北一污水厂扩建及管网项目(3732)

今年!豫、晋、湘、甘将释放109个环保项目(3666)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号:今年环保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3599)

走进青岛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厂现场评审(3468)

环保上市公司人才年龄+学历结构是啥样?(3416)

污水管网、污泥问题被代表重点关注,建议有哪些?今后怎么做?(3407)

走进北控环境集团、绿色动力、瀚蓝环境、康恒环境和旺能环境——“双百跨越”第三轮来袭(3362)

又有多家环保企业签下盐湖提锂订单,这条赛道火了?(3346)


备注括号内为总阅读次数,统计时间截至4月1日9:30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编辑 | 刘蓁、汪茵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